CN113896486B -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6486B
CN113896486B CN202111495107.4A CN202111495107A CN113896486B CN 113896486 B CN113896486 B CN 113896486B CN 202111495107 A CN202111495107 A CN 202111495107A CN 113896486 B CN113896486 B CN 1138964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ailings
waterproof
water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51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6486A (zh
Inventor
赵庆朝
李伟光
邬君慧
李勇
朱阳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51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64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64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64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64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64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8/00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 C04B28/02Composition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ntaining inorganic binders or the reaction product of an inorganic and an organic binder, e.g. polycarboxylate cements containing hydraulic cements other than calcium sulfates
    • C04B28/04Portland cem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00474U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in C04B2111/00
    • C04B2111/00482Coating or impregnation materials
    • C04B2111/00508Cement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2111/00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or mixtures to prepare them,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function, property or use
    • C04B2111/20Resistance against chemical, physical or biological attack
    • C04B2111/27Water resistance, i.e. waterproof or water-repellent materia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本发明的防水材料由质量比为(1~3.5):1的固体料和液体料组成;以质量份数计,固体料由硅酸盐水泥100~630份和尾矿100~450份组成;液体料为乳液100~360份;尾矿选自铜尾矿、金尾矿、钨尾矿、钼尾矿和铅锌尾矿中的至少一种;尾矿的粒径为‑100~+400目。本发明采用粒径为‑100~+400目的细粒级尾矿替代传统的天然水洗河沙和天然矿石生产的重钙粉,实现了对‑100~+400目细粒级尾矿的高值利用;通过适宜粒径的尾矿与其他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进一步赋予涂层优异的涂层强度、延伸率、不透水性和抗渗压力。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背景技术
目前,水性建筑防水涂层,又称防水涂料、防水浆料、防水砂浆等,在建筑领域应用非常普遍。但目前防水浆料所用的原材料中大多为天然水洗河沙或级配机制砂,其制备得到的防水涂层主要用于防水级别较低的部位,无法单独作为一道防水层进行使用。
目前,许多矿业企业开始进行尾矿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利用尾矿化学成分与建筑材料相近的特点,将尾矿代替部分粘土制备烧结砖、免烧砖,用做水泥生料的原材料,用于生产瓷砖、建筑用轻骨料、预拌砂浆等。在细粒级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体系中,最难利用的是100~400目粒级尾矿,因此,如何实现100~400目粒级尾矿的高值利用,以得到力学性能优异、防水效果好的建筑防水涂层,意义重大。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材料,通过各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可提高其制备的防水涂层的强度和延伸率,并且有效提高涂层的不透水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方便、简单、易于实现。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涂层,由如上所述的防水材料制得,具有更高的涂层强度、延伸率、不透水性和抗渗压力。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材料,由质量比为(1~3.5):1的固体料和液体料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由硅酸盐水泥100~630份和尾矿100~450份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为乳液100~360份;
所述尾矿选自铜尾矿、金尾矿、钨尾矿、钼尾矿和铅锌尾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尾矿的粒径为-100~+400目。
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以下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630份和铜尾矿100~450份和第一添加剂0.02~2.5份;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乳液100~360份、水1~60份和第二添加剂0.02~2份;
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和憎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消泡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硅酸盐水泥包括P·Ⅰ、P·Ⅱ、P·O、P·S·A、P·S·B、P·P、P·F和P·C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不小于42.5MPa;
和/或,所述乳液包括水性丙烯酸乳液聚合物和聚苯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包括密胺型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和改性聚羧酸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保水剂包括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憎水剂包括有机硅类憎水剂和硬脂酸盐类憎水剂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消泡剂包括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和/或,所述防腐剂包括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活性聚氧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铜尾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SiO2 40%~45%、Al2O3 7%~10%、CaO22%~27%、MgO 1.5%~3%、K2O 1%~2%、Na2O 0.5%~0.8%、Fe2O3 12%~16%和SO3 2%~3.7%。
如上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固体料和所述液体料混匀。
优选地,所述固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部分硅酸盐水泥和部分尾矿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添加剂,再加入剩余部分的硅酸盐水泥和剩余部分的尾矿,再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得到固体料;
和/或,所述液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和第二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液相,向所述混合液相中加入乳液,再进行第三搅拌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时间为5~10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转速为300~2000r/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转速≤200r/min;
和/或,所述部分硅酸盐的质量为硅酸盐总质量的40%~60%;
和/或,所述部分尾矿的质量为尾矿总质量的40%~60%。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由如上所述的防水材料制得;
所述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防水材料涂覆于建筑基材的表面,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水涂层。
优选地,所述涂覆的次数为2~3次;
连续两次涂覆的间隔时间为12~24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防水材料采用-100~+400目的细粒级尾矿替代传统的天然水洗河沙和天然矿石生产的重钙粉,拓展了防水涂层的材料来源,实现了对-100~+400目细粒级尾矿的高值利用;通过适宜粒径的尾矿与其他组分的协调配合作用,进一步赋予涂层优异的力学性能和防水性能。
(2)本发明中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3)本发明的建筑防水涂层相较于传统的防水涂层而言具有更高的涂层强度、延伸率、不透水性和抗渗压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建筑防水涂层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所用铜尾矿的X射线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材料,由质量比为(1~3.5):1的固体料和液体料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由硅酸盐水泥100~630份和尾矿100~450份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为乳液100~360份;
所述尾矿选自铜尾矿、金尾矿、钨尾矿、钼尾矿和铅锌尾矿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尾矿的粒径为-100~+400目。
本发明中的尾矿中不含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烧失量不超过8%,SO3的含量不超过3.7%。
本发明通过适宜用量的硅酸盐水泥、尾矿和乳液的配合,选择适宜粒径的尾矿,协调发挥作用,得到的防水材料能够完全满足防水砂浆的各项技术指标,并且能够充分利用细粒级尾矿,相较于传统的水泥河沙和级配机制砂,极大的提高了建筑防水涂层的强度和延伸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固体料和液体料的质量比还可以选择1:1、1.1:1、1.2:1、1.3:1、1.4:1、1.5:1、1.7:1、2:1、2.2:1、2.5:1、2.7:1、3:1、3.2:1或3.5:1。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硅酸盐水泥为100~630份,还可以选择120份、150份、170份、200份、210份、230份、250份、270份、300份、320份、350份、370份、400份、420份、450份、470份、500份、520份、550份、570份或600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尾矿为100~450份,还可以选择120份、150份、170份、200份、220份、250份、270份、300份、320份、350份、370份、400份、420份或450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乳液为100~360份,还可以选择120份、150份、170份、200份、220份、250份、270份、300份、330份或360份。
本发明中,尾矿的粒径-100~+400目具体是指:尾矿的粒径尺寸能从100目的网筛筛孔通过,而不能从400目的网筛筛孔通过。
优选地,所述尾矿的粒径为-100~+200目、-200~+300目或-300~+400目。
利用细粒级尾矿生产防水浆料,不仅破解了砂源紧张的难题,还获得了一种稳定的低成本的砂源;另外,对于矿业企业而言,解决了其细粒级尾矿无法处置的难题,使原本处置较为棘手的固废摇身一变成为了具有价值的资源,利用细粒级尾矿生产建筑用防水浆料,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优选地,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以下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600份和铜尾矿100~400份和第一添加剂0.02~2.5份;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乳液100~360份、水1~60份和第二添加剂0.02~2份;
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和憎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消泡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固体料中还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和憎水剂中的至少一种,液体料中还包括消泡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通过添加适量的上述添加剂,与其他组分配合,可进一步提高防水材料的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第一添加剂为0.01~2.5份,还可以选择0.05份、0.1份、0.5份、0.7份、1份、1.2份、1.5份、1.7份、1.9份、2份、2.2份或2.5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第二添加剂为0.01~2份,还可以选择0.05份、0.1份、0.5份、0.7份、1份、1.2份、1.5份、1.7份或2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第一添加剂为减水剂0.01~0.5份和保水剂0.01~2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质量份数计,所述第二添加剂为消泡剂0.01~0.5份和防腐剂0.01~1.5份。
优选地,所述硅酸盐水泥包括P·Ⅰ、P·Ⅱ、P·O、P·S·A、P·S·B、P·P、P·F和P·C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不小于42.5MPa。
P·Ⅰ是指不掺杂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P·Ⅱ是指是掺入≤5%粒化高炉矿渣或掺入≤5%石灰石的硅酸盐水泥。P·O表示普通硅酸盐水泥。P·S·A和P·S·B表示矿渣硅酸盐水泥,为新水泥标准中矿渣硅酸盐水泥的两个代号。P·P表示火山灰硅酸盐水泥。P·F表示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C表示复合硅酸盐水泥(含两种以上的掺合料)。
和/或,所述乳液包括水性丙烯酸乳液聚合物和聚苯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乳液包括水性丙烯酸乳液聚合物50~100份和聚苯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50~260份。
优选地,所述减水剂包括密胺型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和改性聚羧酸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的减水剂,减水率高,增强混合浆料的力学性能。
和/或,所述保水剂包括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水剂包括质量比为1:(1~1.5)的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
本发明通过添加适宜用量的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作为保水剂,可进一步提高浆料的保水性,粘结力,进而提高防水防水材料的力学性能。
和/或,所述憎水剂包括有机硅类憎水剂和硬脂酸盐类憎水剂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采用适宜用量的有机硅类憎水剂和硬脂酸盐类憎水剂,具有抗酸碱、耐老化、防碳化、泛碱、防潮、防霉等作用。
和/或,所述消泡剂包括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本发明通过添加适宜用量的消泡剂可消除浆料防水材料在成膜过程中的气泡,保证涂层的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和/或,所述防腐剂包括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活性聚氧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通过添加适量的防腐剂,可提高建筑涂层的防腐与阻锈效果,提高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提高涂层的机械强度。
优选地,所述铜尾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SiO2 40%~45%、Al2O3 7%~10%、CaO22%~27%、MgO 1.5%~3%、K2O 1%~2%、Na2O 0.5%~0.8%、Fe2O3 12%~16%和SO3 2%~3.7%。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如上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固体料和所述液体料混匀。
本发明中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将各组分混合即可。
优选地,所述固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部分硅酸盐水泥和部分尾矿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添加剂,再加入剩余部分的硅酸盐水泥和剩余部分的尾矿,再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得到固体料;
和/或,所述液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和第二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液相,向所述混合液相中加入乳液,再进行第三搅拌处理。
本发明按照上述加料顺序可进一步提高各组分的混合均匀性,提高防水材料制备涂层的力学性能及防水性能。
优选地,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还可以选择11min、12min、13min或14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时间为5~10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时间为5~10min,还可以选择6min、7min、8min或9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还可以选择11min、12min、13min、14min、15min、16min、17min、18min或19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转速为300~2000r/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转速为300~2000r/min,还可以选择400r/min、500r/min、600 r/min、700r/min、800r/min、900r/min、1000 r/min、1200r/min、1500r/min、1700r/min或1900r/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转速≤200r/min。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转速还可以选择10r/min、r/min、50r/min、100r/min、120r/min、150r/min、170r/min或190r/min。
和/或,所述部分硅酸盐的质量为硅酸盐总质量的40%~60%。
和/或,所述部分尾矿的质量为尾矿总质量的40%~6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由如上所述的防水材料制得。
所述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防水材料涂覆于建筑基材的表面,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水涂层。
本发明的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采用100~400目的细粒级尾矿便替代天然水洗河沙和重钙粉,减少了原材料的种类,且100-400目细粒级尾矿相较于天然河沙和重钙粉而言,其粒度为连续级配,分布均匀,矿物组成稳定、成分波动小,有利于产品的稳定性,级配的优化可有利于改善防水涂层的内部结构,提高密实性,有利于产品强度增长。本发明的涂层具有更高的强度、延伸率、不透水性和抗渗压力。
优选地,所述涂覆的次数为2~3次;
连续两次涂覆的间隔时间为12~24h。还可以选择13h、14h、15h、16h、17h、18h、19h、20h、21h、22h或23h。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本发明中建筑防水涂层的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本发明中所用的铜尾矿的X射线衍射图如图2所示,图2中的石英为SiO2,水钙铝榴石化学式为Al2Ca3H3.36O12Si2.16,石灰石为CaCO3
实施例所用的铜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见表1所示:
表1铜尾矿的主要化学成分
Figure P_211208133546988_988650001
实施例1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6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2份、铜尾矿400份、乳液S400360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40份;铜尾矿的目数为-100~+200目;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O 42.5水泥;
所述减水剂为聚醚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所述消泡剂为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所述防腐剂为活性聚氧硅烷;
上述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铜尾矿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和铜尾矿,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b)液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所述将自来水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加入消泡剂、防腐剂,设定转速为300r/min,搅拌5min,之后加入乳液,设定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搅拌10min后,得到预制液体料,包装密封待用;
(c)将步骤(a)得到的预制固体料和步骤(b)得到的液体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基础防水涂层材料防水材料。
实施例2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6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2份、铜尾矿400份、乳液S400270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60份;铜尾矿的目数为-200~+300目;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C 42.5水泥;
所述减水剂为改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所述消泡剂为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所述防腐剂为活性聚氧硅烷;
上述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液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所述将自来水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加入消泡剂、防腐剂,设定转速为350r/min,搅拌5min,之后加入乳液,设定搅拌器转速为150r/min,搅拌10min后,得到预制液体料,包装密封待用;
(b)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铜尾矿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铜尾矿,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c)将步骤(b)得到的预制固体料和步骤(a)得到的液体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基础防水涂层材料防水材料。
实施例3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1份、铜尾矿100份、乳液S400115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10份;铜尾矿的目数为-300~+400目;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Ⅰ42.5水泥;
所述减水剂为聚醚类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所述消泡剂为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所述防腐剂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上述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铜尾矿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铜尾矿,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b)液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所述将自来水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加入消泡剂、防腐剂,设定转速为300r/min,搅拌10min,之后加入乳液,设定搅拌器转速为100r/min,搅拌15min后,得到预制液体料,包装密封待用;
(3)将步骤(a)中得到的预制固体料和步骤(b)得到的液体料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基础防水涂层材料防水材料。
实施例4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1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1份、铜尾矿140份、乳液S400220份;铜尾矿的目数为-300~+400目;
所述硅酸盐水泥为P·O 42.5水泥;
所述减水剂为密胺型减水剂;
上述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铜尾矿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铜尾矿,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b)将步骤(a)得到的预制固体料和乳液S400混合搅拌均匀,即得到基础防水涂层材料防水材料。
实施例5
一种防水材料,固体料和液体料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由硅酸盐水泥500份和尾矿350份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为乳液S400 350份;
所述尾矿的粒径为-200~+300目。
实施例6
一种防水材料,除铜尾矿组成为:以质量百分比计,-100~+200目铜尾矿30%、-200~+300目铜尾矿30%和-300~+400目铜尾矿40%;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
实施例7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实施例1中的防水材料分三次均匀辊涂在建筑基层表面,控制辊涂间隔时间为18h,最后一次辊涂结束并经24h养护后,即得到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
实施例8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实施例2中的防水材料分三次均匀辊涂在建筑基层表面,控制辊涂间隔时间为12h,最后一次辊涂结束并经24h养护后,即得到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
实施例9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实施例3中的防水材料分三次均匀辊涂在建筑基层表面,控制辊涂间隔时间为20h,最后一次辊涂结束并经24h养护后,即得到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
实施例10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实施例4中的防水材料分三次均匀辊涂在建筑基层表面,控制辊涂间隔时间为20h,最后一次辊涂结束并经36h养护后,即得到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
实施例11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除防水材料采用实施例5中是的防水材料,其他条件同实施例7。
实施例12
一种建筑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除防水材料采用实施例6中是的防水材料,其他条件同实施例7。
对比例1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6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2份、重钙100份、70~140目的水洗砂300份、乳液S400 360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40份;
本对比例中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重钙、二分之一量的水洗砂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重钙和水洗砂,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b)、(c)同实施例1。
对比例2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6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2份、重钙100份、70~140目水洗砂300份、乳液S400 270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60份;
本对比例中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同实施例2;
(b)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重钙、二分之一量的水洗砂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重钙和水洗砂,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c)同实施例2。
对比例3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1份、重钙80份、70~140目水洗砂20份、乳液S400 115份、消泡剂0.3份、防腐剂1份和水10份;
本对比例中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重钙、二分之一量的水洗砂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重钙和水洗砂,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b)、(c)同实施例3。
对比例4
一种防水材料,由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10份、MC10W(纤维素醚)0.3份、减水剂1份、70~14目水洗砂140份、乳液S400 220份;
本对比例中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料制备:按照配合比先将二分之一量的硅酸盐水泥、二分之一量的水洗砂加入到搅拌容器中,再加入全部量的纤维素醚、减水剂,再加入剩余量的硅酸盐水泥、水洗砂,搅拌10min,得到预制固体料,包装待用;
步骤(b)同实施例4。
实验例
对实施例1~4中的防水涂层材料和对比例1~4中的防水涂层材料分别进行延伸率、拉伸强度的测试,对实施例1和对比例1做横向变形、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的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性能测试结果
Figure P_211208133547066_066774001
由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防水涂层材料在乳液用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100~+200目尾矿砂等比例替代传统的防水涂层材料中的重钙和水洗河沙时,保持良好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同时,提高了材料的横向变形能力。
由实施例2~4和对比例2~4的检测结果可知,本发明制备的细粒级尾矿基建筑防水涂层材料,具有较好的柔韧性,细粒级尾矿砂100%替代传统的防水涂层材料中的重钙和水洗河沙时,防水涂层依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并能提高产品的延伸率和拉伸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质量比为(1~3.5):1的固体料和液体料组成;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固体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硅酸盐水泥100~630份、铜尾矿100~450份和第一添加剂0.02~2.5份;
以质量份数计,所述液体料由以下组分组成:
乳液100~360份、水1~60份和第二添加剂0.02~2份;
所述第一添加剂包括减水剂、保水剂和憎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添加剂包括消泡剂和防腐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铜尾矿的粒径为-100~+400目;
所述铜尾矿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SiO2 40%~45%、Al2O3 7%~10%、CaO 22%~27%、MgO 1.5%~3%、K2O 1%~2%、Na2O 0.5%~0.8%、Fe2O3 12%~16%和SO3 2%~3.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酸盐水泥包括P·Ⅰ、P·Ⅱ、P·O、P·S·A、P·S·B、P·P、P·F和P·C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不低于42.5MPa;
和/或,所述乳液包括水性丙烯酸乳液聚合物和聚苯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包括密胺型减水剂、聚羧酸减水剂和改性聚羧酸减水剂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保水剂包括纤维素醚和木质纤维素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憎水剂包括有机硅类憎水剂和硬脂酸盐类憎水剂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消泡剂包括改性硅聚二甲基硅氧烷类消泡剂;
和/或,所述防腐剂包括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和活性聚氧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4.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固体料和所述液体料混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部分硅酸盐水泥和部分尾矿的混合物中加入第一添加剂,再加入剩余部分的硅酸盐水泥和剩余部分的尾矿,再进行第一搅拌处理,得到固体料;
和/或,所述液体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水和第二添加剂的混合物进行第二搅拌处理,得到混合液相,向所述混合液相中加入乳液,再进行第三搅拌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15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时间为5~10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时间为10~20min;
和/或,所述第二搅拌处理的转速为300~2000r/min;
和/或,所述第三搅拌处理的转速≤200r/min;
和/或,所述部分硅酸盐的质量为硅酸盐总质量的40%~60%;
和/或,所述部分尾矿的质量为尾矿总质量的40%~60%。
7.一种防水涂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水材料制得;
所述防水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防水材料涂覆于建筑基材的表面,干燥后得到所述防水涂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水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的次数为2~3次;
连续两次涂覆的间隔时间为12~24h。
CN202111495107.4A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Active CN1138964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5107.4A CN113896486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5107.4A CN113896486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6486A CN113896486A (zh) 2022-01-07
CN113896486B true CN113896486B (zh) 2022-03-01

Family

ID=79025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5107.4A Active CN113896486B (zh) 2021-12-09 2021-12-09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648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59054A (zh) * 2022-04-16 2022-09-1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利用铜尾矿制备高海拔地区尾矿库防扬尘与水土流失保护层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0231A1 (en) * 2012-11-01 2014-05-08 Brien Joshua V Cementitious material for cold weather applications
CN104291741A (zh) * 2013-07-20 2015-01-21 吕孟龙 憎水改性碱激发无机聚合物涂覆修复材料
CN104291740A (zh) * 2013-07-20 2015-01-21 吕孟龙 碱激发无机聚合物防水涂料
CN105645883A (zh) * 2016-03-02 2016-06-08 李金平 一种绿色环保聚合物防水砂浆
CN111794393A (zh) * 2020-06-13 2020-10-20 王福州 一种建筑施工缝冗余可靠性密封处理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6486A (zh) 2022-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84416B (zh) 3d打印用双组分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Fan et al. Influence of slag content on the bond strength, chloride penetration resistance, and interface phase evolution of concrete repaired with alkali activated slag/fly ash
CN107572958A (zh) 超低粘度水泥浆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5617B (zh) 混凝土防腐蚀抗侵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81350A (zh) 一种地聚物高强灌浆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13788A (zh) 一种少硅酸盐熟料组分复合水泥及其制备方法
CN1994709A (zh) 一种掺合料裹骨料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10759699B (zh) 一种底层抹灰石膏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68714B (zh) 一种铝酸盐水泥基喷射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142698A1 (en) Slag-based hydraulic binder, dry mortar composition comprising same and system for activating a slag-based binder
CN103964796A (zh) 一种适用于富水砂层的盾构隧道同步注浆浆液
CN115057680A (zh) 一种绿色自修复高效渗透结晶双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96486B (zh) 一种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防水涂层
CN109970415A (zh) 一种适用于离岸岛屿富水地层的珊瑚微粉基耐水注浆材料
EA036829B1 (ru) Ускоритель для гидравлической композиции
CN104829261B (zh) 一种红砂岩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56757B (zh) 一种轻质石膏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9455B (zh) 一种钛石膏复合路基材料原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钛石膏复合路基材料
CN114105557B (zh) 一种抹灰砂浆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1892B (zh) 砂浆稠化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498646A (zh) 一种利用工业碱渣制取的免烧砖及其制取方法
KR20160012296A (ko) 유·무기 복합 무시멘트 흙 콘크리트 조성물 및 흙 콘크리트 2차제품
CN114988799A (zh) 高水高强水泥基自流平砂浆及应用
KR20160072834A (ko) 흙 콘크리트 2차제품
CN113716914A (zh) 一种板岩骨料高流态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