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1476A -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1476A
CN113891476A CN202111272879.1A CN202111272879A CN113891476A CN 113891476 A CN113891476 A CN 113891476A CN 202111272879 A CN202111272879 A CN 202111272879A CN 113891476 A CN113891476 A CN 113891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ing
tci
user equipment
tbs
base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287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287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1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1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1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6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the resource being in the space domain, e.g. bea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信令。本公开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进行数据接收,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Description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本申请为2018年12月2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80002595.0、发明名称为“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的中国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在NR(New Radio,新无线技术)中,当通信频段位于FR(Frequency Range,频率范围)2时,由于高频通信的路径损耗较大,为了保证覆盖范围以及抵抗路径损耗,通常需要基于beam(波束)进行数据传输。其中,FR2指代频率大于6GHz的高频段。比如,对于基于波束的接收过程,基站通过信令指示type D的TCI(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传输配置指示)状态,从而告知用户设备接收时需要使用的接收波束。其中,每个TCI状态对应一个RS(Reference Signal,参考信号)标识,该RS既可以是非零功率CSI-RS(Channel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也可以是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同步信号块)。
相关技术中基站通过信令仅指示一个波束方向,比如对于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的接收过程,不同TB(Transport Block,传输块)由同一个TRP(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传输接收点)的同一个panel发送,所以不同TB使用的TCI状态也是一样的,即基站告知用户设备使用同一个接收波束来接收这些TB。
然而,未来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多输入多输出)需要支持基于多个TRP或多个天线面板(panel)的数据传输,即基站需要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相应的,用户设备需要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那么相关技术中用于指示一个接收波束方向的信令将不再适用于未来的演进,为此,在诸如不同TB由不同TRP或panel发送的情况下,如何设计新的信令,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实现数据传输,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所述基站生成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接入控制)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
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至少两个RRC信令,所述至少两个RRC信令中的每个RRC信令各自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每个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多个TCI状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组;
所述基站生成至少两个MAC信令,每个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一个所述TCI状态组中的N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第三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MAC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
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两个RRC信令,所述至少两个RRC信令中的每个RRC信令各自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每个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多个TCI状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组;
第三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两个MAC信令,每个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一个所述TCI状态组中的N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所执行的操作。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中所执行的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数据传输时,本公开实施例的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实施环境包括基站101和用户设备102,基站101与用户设备102之间通过通信网络连接。
针对基于波束的接收过程,TCI状态用于告知用户设备102在接收PDCCH(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SCH时,具体是使用与接收基站101发送的哪个SSB或CSI-RS一样的接收波束。其中,基站101通过DCI信令中的TCI域来指示用户设备102接收PDSCH中传输的TB时使用的接收波束。相关技术中,基站101通过DCI信令仅指示一个接收波束方向。示例性地,对于一个PDSCH的两个TB,由于由同一个TRP的同一个panel发送,所以二者对应的TCI状态也一致。以这两个TB分别为TB1和TB2为例,则相应的DCI信令可如下所示:
For transport block 1: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5bits
-New data indicator–1bit
-Redundancy version–2bits
For transport block 2: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5bits
-New data indicator–1bit
-Redundancy version–2bits
……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0bit if higher layer parametertci-PresentInDCI is not enabled;otherwise 3bits.
由上述DCI信令可知,TB1和TB2对应相同的TCI状态,即基站101告知用户设备102使用同一个接收波束来接收这两个TB。进一步地,为了明确基站101具体如何指示用户设备102的一个接收波束,下面以PDSCH的接收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1、基站101生成RRC信令,使用该RRC信令指示多个TCI状态。
其中,多个TCI状态的数量可为最多64个或最多128个,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2、基站101生成MAC信令,再使用该MAC信令指示激活该RRC信令中的部分TCI状态。
其中,部分TCI状态的数量可为8个,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同样不进行具体限定。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该RRC信令中包含的TCI状态数量少于8时,基站101可以无需生成MAC信令。
3、基站101生成DCI信令,再使用该DCI信令指示该MAC信令激活的多个TCI状态中的一个TCI状态,用于用户设备102接收PDSCH使用,即基站101告知用户设备102使用一个接收波束来接收PDSCH包含的所有TB。
4、基站101下发DCI信令给用户设备102,该DCI信令指示用户设备102接收该PDSCH时,使用接收该TCI状态中包含的RS标识对应的RS时使用的接收波束,详见下表1示例。
表1
Figure BDA0003329267050000091
以上描述针对单一接收波束方向,然而未来MIMO需要支持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即基站101需要使用多个发送波束进行数据发送,相应的,用户设备102需要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为此,如何指示TCI状态便成为了本公开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以下实施例对基站101与用户设备102之间通过多波束实现数据传输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基站,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201中,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该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该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该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在步骤202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该信令,用于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所述基站生成MAC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至少两个RRC信令,所述至少两个RRC信令中的每个RRC信令各自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每个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多个TCI状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组;
所述基站生成至少两个MAC信令,每个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一个所述TCI状态组中的N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01中,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该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该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该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在步骤302中,用户设备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交互主体为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01中,基站生成RRC信令,该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该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
其中,用于发送多个TB的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TCI状态子组。示例性地,发送的多个TB为通过PDSCH发送的TB,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以实现基站使用多个波束方向进行数据传输。示例性地,比如要发送的TB数量为3个,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两个TB使用同一个panel发送,而另一个TB使用另一个panel发送,而这两个panel既可以为来自同一个TRP的不同panel,也可以为分别来自两个TRP的panel。其中,不同panel发送的TB,用户设备也需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因此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TCI状态子组。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TB也可以使用不同的panel发送,而这三个panel既可以为来自同一个TRP的不同panel,也可以为分别来自三个TRP的panel。
针对该步骤,通过一个RRC信令统一指示多个panel对应的所有候选TCI状态。
以发送两个TB为例,若基站使用一个发送波束发送时RRC信令指示64个TCI状态,则针对使用两个发送波束发送的情况,RRC信令指示的TCI状态数量可不小于64且不大于128个,构成一个TCI状态组。其中,在该TCI状态组中,前面X个TCI状态对应一个panel,形成一个TCI状态子组,后面Y个对应另一个panel,形成另一个TCI状态子组,相应的,该TCI状态组可如下所示:
TCI#0
TCI#1
……
TCI#X-1
TCI#X
……
TCI#X+Y-1
如上所述,该TCI状态组中包含的X+Y个TCI状态被划分为两个TCI状态子组,其中,TCI#0至TCI#X-1形成一个TCI状态子组,TCI#X至TCI#X+Y-1形成另外一个TCI状态子组。示例性地,假设X和Y的取值均为64,则TCI#0至TCI#63形成一个TCI状态子组,对应一个panel;TCI#64至TCI#127形成另外一个TCI状态子组,对应另一个panel。
在步骤402中,基站生成MAC信令,该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针对该步骤,同样通过一个MAC信令统一指示激活TCI状态。
其中,M的取值为正整数,比如M的取值可为8,或者也可以针对不同的TCI状态子组M取值不一样,比如对于TCI状态子组#1M取值为8,而对于TCI状态子组#2M取值为6,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继续以发送两个TB为例,若针对PDSCH的发送过程使用一个发送波束进行数据传输,且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RRC信令指示的64个TCI状态中的其中8个,则针对使用两个发送波束发送的情况,MAC信令可以指示激活RRC信令指示的X+Y个TCI状态中的16个,且这16个TCI状态不能够来自同一个TCI状态子组,比如其中8个来自一个TCI状态子组,而另外8个来自另一个TCI状态子组。相应地,用于指示激活TCI状态的MAC信令则需要占位X+Y bit。
另外,MAC CE(Control Element,控制元素)还需要指示serving cell(服务小区)ID,BWP(Bandwidth Part,部分带宽)ID等。
综上所述,MAC信令指示激活的TCI状态还需分别来自各个TCI状态子组。示例性地,当两个TRP发送多个TB时,若每个TRP仅有一个panel时,则MAC信令指示激活的全部TCI状态里不能仅对应一个TRP,因为基站发送给用户设备的DCI信令需要指示至少两个波束方向,而针对该种情况一个TRP同时仅对应一个波束方向。而若两个TRP发送多个TB,但是每个TRP有至少两个panel,则MAC信令指示激活的全部TCI状态便可能均对应一个TRP,但是对应该TRP的不同panel,这样后续DCI信令便能够指示至少两个波束方向,每个波束方向对应一个panel。
在步骤403中,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该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的多个TB对应该至少两个TCI域,一个TCI域用于指示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该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其中,第一DCI信令在本文中也称之为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如上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且这些TCI状态均是属于被MAC信令指示激活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DCI信令中包含的TCI域的个数不小于2且不大于发送的TB的个数。示例性地,假设发送三个TB,其中两个TB使用一样的panel发送,而另一个TB使用另外一个panel发送,那么使用一样的panel发送的这两个TB对应一个TCI域,另一个TB对应另外一个TCI域。
以两个TB各自对应一个TCI域为例,则第一DCI信令可如下所示:
For transport block1: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5bits
-New data indicator–1bit
-Redundancy version–2bits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0bit ifhigher layer parametertci-PresentInDCI is not enabled;otherwise 3bits.
For transport block 2: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5bits
-New data indicator–1bit
-Redundancy version–2bits
-Transmission configuration indication–0bit if higher layer parametertci-PresentInDCI is not enabled;otherwise 3bits.
……
在步骤404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DCI信令。
在步骤405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一DCI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其中,用户设备接收到的DCI信令中包含多个TB的TCI状态,而TCI状态中包括RS标识(又称为RS ID或RS index),用户设备根据TCI状态中的RS标识确定相应的RS,进而使用接收相应RS的接收波束来接收相应的TB。
以上过程中,以两个panel如panel#1和panel#2发送多个TB为例:
1、RRC信令给出TCI状态子组#1和TCI状态子组#2,其中TCI状态子组#1对应panel#1发送TB时所用的X个候选TCI状态,TCI状态子组#2对应panel#2发送TB时所用的Y个候选TCI状态。
2、MAC信令给出TCI状态子组#1和TCI状态子组#2中分别被激活的M个TCI状态,其中MAC信令的低X个bit用来激活TCI状态子组#1中X个候选TCI状态中的M个TCI状态;MAC信令的高Y个bit用来激活TCI状态子组#2中Y个候选TCI状态中的M个TCI状态。
3、第一DCI信令给出MAC信令激活的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其中第一DCI信令中的第一个TCI域用来激活MAC信令低X个bit激活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第一DCI信令中的第二个TCI域用来激活MAC信令高Y个bit激活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
这样用户设备才能根据DCI-MAC-RRC信令获得各个panel发送的每个TB的准确的TCI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接收波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述,上述步骤403至步骤405还可以被下述步骤406至步骤408替换。
在步骤406中,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该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的多个TB对应一个TCI域,且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该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上述步骤403是在第一DCI信令中设置了多个TCI域,通过至少两个TCI域来指示多个TB的TCI状态,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还支持第二DCI信令通过一个TCI域来统一指示多个TB的TCI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该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示例性地,以发送两个TB为例,其中一个TB可以对应该TCI域的前A bit,另一个TB可以对应该TCI域的剩余的后Bbit。其中,A和B的取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另外,针对使用一个TCI域的情况,相较于步骤403中的一个TCI域,该TCI域的bit数会增加。
在步骤407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DCI信令。
在步骤408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二DCI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以上过程中,以两个panel如panel#1和panel#2发送多个TB为例:
1、RRC信令给出TCI状态子组#1和TCI状态子组#2,其中TCI状态子组#1对应panel#1发送TB时所用的X个候选TCI状态,TCI状态子组#2对应panel#2发送TB时所用的Y个候选TCI状态。
2、MAC信令给出TCI状态子组#1和TCI状态子组#2中分别被激活的M个TCI状态,其中MAC信令的低X个bit用来激活TCI状态子组#1中X个候选TCI状态中的M个TCI状态;MAC信令的高Y个bit用来激活TCI状态子组#2中Y个候选TCI状态中的M个TCI状态。
3、第二DCI信令给出MAC信令激活的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其中第二DCI信令中的TCI域的低Abit用来激活MAC信令低X个bit激活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第二DCI信令中的TCI域的高Bbit用来激活MAC信令高Y个bit激活的M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
这样用户设备才能根据DCI-MAC-RRC信令获得各个panel发送的每个TB的准确的TCI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接收波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交互主体为基站和用户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601中,基站生成至少两个RRC信令,该至少两个RRC信令中的每个RRC信令各自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每个TCI状态组中包含多个TCI状态。
除了如上述步骤401所示通过一个RRC信令来指示TCI状态集合外,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还支持通过至少两个RRC信令来指示TCI状态集合。相应地,用于发送多个TB的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TCI状态组。示例性地,发送的多个TB可为由PDSCH发送的TB。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以实现基站使用多个波束方向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基站使用不同panel发送的TB,用户设备也需使用不同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因此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TCI状态组。
以发送两个TB为例,针对使用两个发送波束发送的情况,生成两个RRC信令,每一个RRC信令中包括一个TCI状态组。其中,TCI状态组可如下所示:
一个RRC信令包含的TCI状态组1:
TCI#0
TCI#1
……
TCI#X-1
另一个RRC信令包括的TCI状态组2:
TCI#0
TCI#1
……
TCI#Y-1
如上所述,第一个TCI状态组包括X个TCI状态,对应一个panel;第二个TCI状态组包括Y个TCI状态,对应另一个panel。示例性地,假设X和Y的取值均为64,则在一个TCI状态组中包括TCI#0至TCI#63共64个TCI状态,对应一个panel;在另一个TCI状态组中同样包括TCI#0至TCI#63共64个TCI状态,对应另一个panel。
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独立的TCI状态组可以使用不同的RRC信令在不同时间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以使用同一个RRC信令同时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步骤602中,基站生成至少两个MAC信令,每个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一个TCI状态组中的N个TCI状态。
在使用至少两个RRC信令指示TCI状态集合的情况下,本公开实施例同样通过至少两个MAC信令来指示激活TCI状态。
其中,N的取值为正整数,比如N的取值为8,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针对不同的panel,N的取值也可以不一样。需要说明的是,N和M的取值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实施例对此同样不进行具体限定。
继续以发送两个TB为例,若针对PDSCH的发送过程使用一个发送波束进行数据传输,且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RRC信令指示的64个TCI状态中的其中8个,则针对使用两个发送波束发送的情况,还需两个MAC信令来指示激活TCI状态。换一种表达方式,针对该种情况需要两个MAC信令,其中一个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其中一个TCI状态组中的8个TCI状态,需要占位Xbit;另一个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另一个TCI状态组中的8个TCI状态,需要占位Ybit。
另外,两个MACCE还需要分别指示serving cell ID,BWP ID和TRP ID等,本公开实施例对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综上所述,每一个MAC信令指示激活的TCI状态还需分别来自各个TCI状态组。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MAC信令可以在不同时间发送给用户设备,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合为一个MAC信令发送给用户设备。
在步骤603中,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该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的多个TB对应该至少两个TCI域,一个TCI域用于指示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该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该步骤同上述步骤403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4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一DCI信令。
在步骤605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一DCI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以上过程中,以两个panel如panel#1和panel#2发送多个TB为例:
1、RRC信令#1给出TCI状态组#1、RRC信令#2给出TCI状态组#2,其中TCI状态组#1对应panel#1发送TB时所用的X个候选TCI状态,TCI状态组#2对应panel#2发送TB时所用的Y个候选TCI状态。
2、MAC信令#1给出TCI状态组#1中被激活的N个TCI状态、MAC信令#2给出TCI状态组#2中被激活的N个TCI状态。
3、第一DCI信令给出MAC信令激活的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其中第一DCI信令中的第一个TCI域用来激活MAC信令#1激活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第一DCI信令中的第二个TCI域用来激活MAC信令#2激活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
这样用户设备才能根据DCI-MAC-RRC信令获得各个panel发送的每个TB的准确的TCI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接收波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所述,上述步骤603至步骤605还可以被下述步骤606至步骤608替换。
在步骤606中,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该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的多个TB对应一个TCI域,且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该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该步骤同上述步骤406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607中,基站向用户设备发送第二DCI信令。
在步骤608中,用户设备根据第二DCI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
以上过程中,以两个panel如panel#1和panel#2发送多个TB为例:
1、RRC信令#1给出TCI状态组#1、RRC信令#2给出TCI状态组#2,其中TCI状态组#1对应panel#1发送TB时所用的X个候选TCI状态,TCI状态组#2对应panel#2发送TB时所用的Y个候选TCI状态。
2、MAC信令#1给出TCI状态组#1中被激活的N个TCI状态、MAC信令#2给出TCI状态组#2中被激活的N个TCI状态。
3、第二DCI信令给出MAC信令激活的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其中第二DCI信令中的TCI域的低Abit用来激活MAC信令#1激活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第二DCI信令中的TCI域的高Bbit用来激活MAC信令#2激活的N个TCI状态中的其中一个TCI状态。
这样用户设备才能根据DCI-MAC-RRC信令获得各个panel发送的每个TB的准确的TCI状态,从而获得准确的接收波束。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综上所述,以上两个实施例中对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进行了详细地解释说明。即,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计指示多个波束的信令,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支持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适用于未来的演进,提高了通信鲁棒性。详细来讲,本公开实施例实现了:1、基站通过一个DCI信令能够调度多个TB的发送,且多个TB能够使用至少两个panel发送,即多个TB能够对应至少两个TCI状态,而非多个TB均对应一个TCI状态;2、一个DCI信令可以通过一个TCI域联合指示多个TB的TCI状态;3、一个DCI信令可以通过至少两个TCI域分别独立指示多个TB的TCI状态;4、多个TB能够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且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实现多波束发送。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参照图8,该装置包括第一生成模块801和发送模块802。
第一生成模块801,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发送模块802,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参见图9,该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803,被配置为生成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第三生成模块804,被配置为生成MAC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801,还被配置为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801,还被配置为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生成模块803,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两个RRC信令,所述至少两个RRC信令中的每个RRC信令各自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每个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多个TCI状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组;
第三生成模块804,被配置为生成至少两个MAC信令,每个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一个所述TCI状态组中的N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801,还被配置为所述基站生成第一DCI信令,所述第一DCI信令中包括至少两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至少两个TCI域,一个所述TCI域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生成模块801,还被配置为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且所述一个TCI域的其中部分比特用于指示所述多个TB中一个或至少两个TB的TCI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N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上述所有可选技术方案,可以采用任意结合形成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的框图。参照图10,该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1001,第二接收模块1002。
第一接收模块100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第二接收模块10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数据传输时基站可以向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该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而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其中,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多个TB对应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这样用户设备在接收到该信令后,便可根据该信令确定用于接收该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各个TB,本公开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实现了基站使用多个发送波束方向进行数据发送时,用户设备能够使用多个接收波束来进行数据接收,该种数据传输方式能够适用于基于多个TRP或多个panel的数据传输,使得基站与用户设备之间通过多波束进行数据传输成为可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设备的框图。例如,用户设备11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用户设备1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02,存储器1104,电源组件1106,多媒体组件1108,音频组件1110,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的接口1112,传感器组件1114,以及通信组件1116。
处理组件1102通常控制用户设备1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108和处理组件1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用户设备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用户设备1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106为用户设备1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用户设备1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在所述用户设备1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TP(Touch Panel,触摸面板)。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用户设备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10包括一个MIC(Microphone,麦克风),当用户设备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112为处理组件1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用户设备1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检测到设备1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组件为用户设备1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检测用户设备1100或用户设备1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用户设备1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用户设备1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用户设备1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或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16被配置为便于用户设备1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用户设备1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16还包括NFC(Near 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应用专用集成电路)、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evice,数字信号处理设备)、PLD(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指令可由用户设备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用户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用户设备能够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基站的框图。参见图12,该基站包括处理器1201、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202及收发器1203。其中,处理器1201被配置为执行如下指令:
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TB的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panel发送,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为来自同一TRP的不同panel或来自不同TRP的panel,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用于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基站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基站能够执行上述数据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所述基站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所述基站生成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包括:
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4.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用户设备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5.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RRC信令用于指示一个TCI状态组,所述TCI状态组中包含的多个TCI状态被分成至少两个TCI状态子组,所述至少两个panel中的每个panel各自对应一个所述TCI状态子组;
第三生成模块,被配置为生成媒体接入控制MAC信令,所述MAC信令用于指示激活每个所述TCI状态子组中的M个TCI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生成模块,还被配置为所述基站生成第二DCI信令,所述第二DCI信令中包括一个TCI域;
其中,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一个TCI域;所述第二DCI信令用于在每M个TCI状态中指示一个TCI状态。
8.一种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生成用于指示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所述信令。
10.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基站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的信令,所述信令中包括多个传输块TB的传输配置指示TCI状态,所述多个TB由至少两个天线面板panel发送,且所述多个TB对应所述用户设备的至少两个接收波束;
根据所述信令确定用于接收所述多个TB中各个TB的接收波束,并使用确定的接收波束来接收所述各个TB。
CN202111272879.1A 2018-12-25 2018-12-25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Pending CN113891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2879.1A CN113891476A (zh) 2018-12-25 2018-12-25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123579 WO2020132885A1 (zh) 2018-12-25 2018-12-25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111272879.1A CN113891476A (zh) 2018-12-25 2018-12-25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201880002595.0A CN109792745B (zh) 2018-12-25 2018-12-25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595.0A Division CN109792745B (zh) 2018-12-25 2018-12-25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1476A true CN113891476A (zh) 2022-01-04

Family

ID=6650075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2879.1A Pending CN113891476A (zh) 2018-12-25 2018-12-25 指示波束进行数据传输的方法、基站及用户设备
CN201880002595.0A Active CN109792745B (zh) 2018-12-25 2018-12-25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2595.0A Active CN109792745B (zh) 2018-12-25 2018-12-25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902990B2 (zh)
EP (1) EP3905803A4 (zh)
JP (2) JP7295958B2 (zh)
KR (1) KR20210101295A (zh)
CN (2) CN113891476A (zh)
BR (1) BR112021012623A2 (zh)
SG (1) SG11202107012UA (zh)
WO (1) WO20201328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5761B (zh) * 2019-06-13 2024-01-0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12134598B (zh) * 2019-06-25 2022-06-07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指示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13383595B (zh) * 2019-07-26 2023-06-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JP2022548192A (ja) * 2019-08-06 2022-11-17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情報処理方法、ネットワーク機器、ユーザ機器
WO2021027763A1 (en) * 2019-08-12 2021-02-1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beam determination for drx, u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1075338A1 (ja) * 2019-10-15 2021-04-22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CN110856258B (zh) * 2019-11-08 2022-02-22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多点发送波束指示方法和设备
WO2021114274A1 (zh) * 2019-12-13 2021-06-1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678339B2 (en) * 2019-12-13 2023-06-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roup-based multi-beam operation
CN114071759B (zh) * 2019-12-17 2023-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激活或去激活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的方法和装置
KR20220124743A (ko) * 2020-01-17 2022-09-14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통신 처리 방법, 장치 및 컴퓨터 저장 매체
CN113259952B (zh) * 2020-02-07 2022-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1159355A1 (en) * 2020-02-12 2021-08-19 Apple Inc. Robust uplink and downlink beam indication
CN113347714A (zh) * 2020-02-18 2021-09-03 索尼公司 电子设备、无线通信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164025A1 (zh) * 2020-02-21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
WO2022051923A1 (en) * 2020-09-09 2022-03-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ctivation of joint dl/ul tci state for single dci and multiple trps
WO2022066740A1 (en) * 2020-09-24 2022-03-31 Cirik Ali Cagatay Default downlink signaling in control channel repetition
WO2022077309A1 (zh) * 2020-10-15 2022-04-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22077464A1 (en) * 2020-10-16 2022-04-21 App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beam tracking in a high frequen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205055A1 (en) * 2021-03-31 2022-10-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block specific beam configuration for multiple transport block transmission
WO2023130247A1 (en) * 2022-01-05 2023-07-13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ulti-dci multi-trp based ul transmission in unified tci framework
WO2023130394A1 (zh) * 2022-01-07 2023-07-13 富士通株式会社 系统信息的提供方法及装置
WO2023206290A1 (zh) * 2022-04-28 2023-11-0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Pusch传输配置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07873A1 (zh) * 2022-04-29 2023-11-0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波束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52581B (zh) 2010-03-22 2018-04-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物理数据信道中复用来自用户设备的控制和数据信息
JP6238305B2 (ja) 2011-09-16 2017-11-29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ビーム割り当て装置及び方法
US9137698B2 (en) * 2012-02-24 2015-09-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eam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11101951B2 (en) * 2016-09-29 2021-08-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10506587B2 (en) 2017-05-26 201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indication in next generation wireless systems
TW201907680A (zh) * 2017-06-14 2019-02-16 美商Idac控股公司 無線網路中統一波束管理
US11368962B2 (en) 2017-06-16 2022-06-21 Intel Corporation Beam management with multi-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 multi-panel operation
CN108092754B (zh) 2017-11-17 2021-10-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参考信号信道特征配置方法和装置、及通信设备
US20230254088A1 (en) * 2022-02-09 2023-08-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p dormancy indication inside c-drx active time in mtrp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05803A1 (en) 2021-11-03
SG11202107012UA (en) 2021-07-29
CN109792745A (zh) 2019-05-21
JP2022515635A (ja) 2022-02-21
EP3905803A4 (en) 2022-08-10
BR112021012623A2 (pt) 2021-09-08
JP7295958B2 (ja) 2023-06-21
WO2020132885A1 (zh) 2020-07-02
US20220078766A1 (en) 2022-03-10
CN109792745B (zh) 2021-11-23
US11902990B2 (en) 2024-02-13
KR20210101295A (ko) 2021-08-18
JP2023091035A (ja) 2023-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745B (zh) 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17717B (zh) 测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US1119108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in-device coexistence interference, user equipment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EP4106437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ata transmission apparatus
KR102647507B1 (ko) 세컨더리 서빙 셀의 빔 실패의 보고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11294177B (zh) 资源发送方法及装置、终端配置方法及装置
US20240138017A1 (en) Beam configuration method, beam configuration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095857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57239A (zh) 通信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46331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45898B (zh) 波束失败请求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27654A (zh)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传输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1924121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283352A1 (en) Beam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CN114938704A (zh) 一种传输用户设备能力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40562A (zh) 资源确定方法、资源确定装置及存储介质
RU2772489C1 (ru)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абонентское оборудование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WO2024082313A1 (zh) 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601926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326107A (zh) 一种波束指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997454A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68923A (zh) 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830717A (zh) 通信参数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04851A (zh) 一种确定资源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472735A (zh) 一种传输配置指示状态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