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0994B -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0994B
CN113890994B CN202111164062.2A CN202111164062A CN113890994B CN 113890994 B CN113890994 B CN 113890994B CN 202111164062 A CN202111164062 A CN 202111164062A CN 113890994 B CN113890994 B CN 113890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human body
portrait
body postur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406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0994A (zh
Inventor
王晨博
黄文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Glory Sma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406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0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0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4Computer-aided capture of images, e.g. transfer from script file into camera, check of taken image quality, advice or proposal for image composition or decision on when to take im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80Camera processing pipelines; Componen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包含有人像的原始图像,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指示用户以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提高了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之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Description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每个人都希望将生命中的某些瞬间记录下来,因而拍照功能成为了人们使用最为频繁的功能。人们在儿时往往会拍摄一些照片,纵然时光流逝,人们仍然可以通过观看这些旧照片来唤起对过去的回忆。目前,人们经常会通过重现过去的场景,来重新拍摄儿时的旧照片,以纪念自己的成长过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在该方法中,获取原始图像,然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之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之后,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人像的图像。比如,原始图像可以是在用户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用户儿时的人像。
原始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
该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该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
在本申请中,可以从拍摄图像中提取人像,如可以对拍摄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之后,可以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且将预设图像作为背景,来对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预设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就是用户所需的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且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来对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进行修复,来得到预设图像。或者,预设图像为从存储的多张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即预设图像可以为新选用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
可选地,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在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进一步地,获得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原始图像包含多张人像,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相应地,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的操作可以为: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相应地,拍摄图像包含多个人像,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拍摄图像中的这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在本申请中,获取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之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多个用户一一按照与该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多个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原始图像包含多张人像,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之前,还可以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确定至少一个指定人像。相应地,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相应地,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的操作可以为: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相应地,拍摄图像包含至少一个人像,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均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这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在本申请中,获取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确定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之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的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至少一个用户一一按照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至少一个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可选地,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图像分割(segmentation)是指将图像细分为多个图像子区域(即像素集合,也可称为超像素)的过程,也即是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相似性质的区域的过程。图像分割的目的是简化或改变图像的表示形式,使得图像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图像分割通常用于定位图像中的物体和边界(如直线、曲线等)。具体来讲,图像分割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目标从图像中分割出来的过程。示例地,图像分割可以包括三个过程:一、目标检测,即在图像上绘制目标框。二、目标分类,即对于每个目标框,确定对应的类别,区分到底是人,还是其他类别。三、像素级目标分割,对于每个目标框,在像素层面区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可以使用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原始图像中的人像,以得到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示例地,该图像分割算法可以为掩膜基于区域的卷积神经网络(mask region-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Mask R-CNN)等能够分割人像的图像分割算法。
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目标是在图像中定位人体部位并建立人体表现形式(如人体骨架等)。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在人体被遮挡的情况下,分割出的人体轮廓可能不完整,因而将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后得到的人体轮廓作为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从而以该人体基本轮廓为基础,以人体骨架为核心,向外膨胀绘制人体完整轮廓,之后就可将该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对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时,可以使用人体姿态估计算法来确定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的人体骨架,以得到该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示例地,该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可以为OpenPose算法等。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在该方法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含人像。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原始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所述终端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所述终端将所述拍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后,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融合图像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预设图像为所述原始图像中的背景,且可以是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对所述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得到所述预设图像。或者,所述预设图像为所述终端从存储的多张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即所述预设图像可以是所述终端上传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
在本申请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有人像的原始图像。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并发送给终端。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并发送给终端。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所述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群组创建请求;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群组创建请求后,创建群组,所述群组包括多个用户账号,所述多个用户账号包括所述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所述服务器将所述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包括: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登录有所述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的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其中,多个终端一一登录有所述多个用户账号,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后,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包括: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对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终端,所述服务器确定所述一个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在所述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与所述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对应;所述服务器以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所述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包括: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后,从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所述终端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所述终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一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以指示其他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其中,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后,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包括: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所述服务器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对于所述多个终端的每一个终端,若所述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所述服务器以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所述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可选地,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终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含人像。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原始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将所述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
所述终端,用于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所述终端,用于将所述拍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拍摄图像后,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融合图像发送给所述终端。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图像拍摄方法行为的功能。所述图像拍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模块,所述至少一个模块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拍摄装置,所述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支持图像拍摄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的程序,以及存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拍摄方法所涉及的数据。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所述图像拍摄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拍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图像拍摄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第三方面、第四方面、第五方面、第六方面和第七方面所获得的技术效果与上述第一方面中对应的技术手段获得的技术效果近似,在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软件系统的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图像拍摄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原始图像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人体姿态信息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相机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相机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融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原始图像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人体姿态信息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相机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融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图像拍摄过程的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原始图像的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人体姿态信息的示意图;
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相机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相机拍摄界面的示意图;
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拍摄图像的示意图;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融合图像的示意图;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图像拍摄过程的示意图;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图像拍摄系统的示意图;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提及的“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比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比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在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之前,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终端予以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终端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接下来对终端100的软件系统予以说明。
终端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安卓(Android)系统为例,对终端100的软件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100的软件系统的框图。参见图2,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层,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游戏,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这些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比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的显示界面,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比如,包括显示短信通知图标的视图,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包括显示图片的视图。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100的通信功能,比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比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比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比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比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比如:SGL)等。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比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拍照场景,示例性说明终端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原始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相机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相机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相机应用,再调用内核层启动摄像头驱动,通过摄像头193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系统进行说明。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3,该图像拍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301和服务器302。
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可以与服务器302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服务器302可以是一台服务器,或者是包括多台服务器的服务器集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可以在服务器302中注册用户账号,注册成功后,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可以登录所注册的用户账号,以使用所注册的用户账号,与服务器302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服务器302与登录有其他用户账号的其他终端301进行通信。
示例地,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均可以安装有目标应用。目标应用是能够与服务器302通信的应用。多个终端301中的每个终端301可以启动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中向服务器302注册用户账号,注册成功后,就可以在目标应用中登录所注册的用户账号,以在目标应用中使用所注册的用户账号,与服务器302进行通信,以及通过服务器302与登录有其他用户账号的其他终端301进行通信。
多个终端301和服务器302可以执行下文图4实施例、图11实施例或图19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对旧照片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如果用户想要重现旧照片中的场景,怀念往昔,则可以使用下文图4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4,该方法包括:
步骤401: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人像的图像。比如,如图5所示,原始图像可以是在用户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用户儿时的人像A。
原始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在检测到目标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目标应用,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启动指令、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2: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原始图像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该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该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比如,图5中的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A的人体姿态为:侧身站立且单臂向前伸。
其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该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该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细分为多个图像子区域(即像素集合,也可称为超像素)的过程,也即是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相似性质的区域的过程。图像分割的目的是简化或改变图像的表示形式,使得图像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图像分割通常用于定位图像中的物体和边界(如直线、曲线等)。具体来讲,图像分割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目标从图像中分割出来的过程。示例地,图像分割可以包括三个过程:一、目标检测,即在图像上绘制目标框。二、目标分类,即对于每个目标框,确定对应的类别,区分到底是人,还是其他类别。三、像素级目标分割,对于每个目标框,在像素层面区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可选地,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可以使用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原始图像中的人像,以得到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示例地,该图像分割算法可以为Mask R-CNN等能够分割人像的图像分割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目标是在图像中定位人体部位并建立人体表现形式(如人体骨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在人体被遮挡的情况下,分割出的人体轮廓可能不完整,因而将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后得到的人体轮廓作为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从而以该人体基本轮廓为基础,以人体骨架为核心,向外膨胀绘制人体完整轮廓,之后就可将该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对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时,可以使用人体姿态估计算法来确定该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的人体骨架,以得到该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示例地,该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可以为OpenPose算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对于图5所示的原始图像,服务器可以先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A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6所示的人像A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A的人体姿态信息。
步骤403:服务器将该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终端。
步骤404: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该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该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直接调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或者,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该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显示第一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打开相机应用,之后,若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一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启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该确认指令用于确认启动相机应用,该确认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比如,该人体姿态信息为图6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则终端接收到该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在如图7所示的相机拍摄界面700中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图7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匹配的人体姿态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相同。也即,图7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可以与图6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的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步骤405: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用户就可以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摆出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图8所示的相机拍摄界面700中显示有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用户摆出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匹配的人体姿态后,点击相机拍摄界面700中的拍摄按钮702,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终端就可以获取到如图9所示的拍摄图像,拍摄图像中包含人像B,人像B的人体姿态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701匹配的人体姿态类似。
步骤406:终端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终端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之前,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直接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针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和该拍摄图像一起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407: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该拍摄图像后,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接收到终端发送的该拍摄图像后,可以从该拍摄图像中提取人像,如可以对该拍摄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之后,服务器可以将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且将预设图像作为背景,来对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预设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就是用户所需的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终端上传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示例地,若终端向服务器仅发送了该拍摄图像,则服务器将原始图像中的背景作为预设图像,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对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得到预设图像。若终端向服务器不仅发送了该拍摄图像,还发送了背景图像,则服务器将该背景图像作为预设图像。
其中,服务器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在将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将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的目标位置处,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比如,图9所示的拍摄图像中包含人像B,预设图像为图5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图5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A所处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则如图10所示,服务器以人像B为前景,且以图5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1001为背景,将人像B融合到背景1001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1002。
步骤408:服务器将融合图像发送给终端。
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有人像的原始图像。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并发送给终端。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并发送给终端。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如果用户想要重现旧照片中的场景,怀念往昔,但曾经的小伙伴都分居各地,则可以使用下文图11实施例或图19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1,该方法包括:
步骤110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群组创建请求。
群组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群组,该群组是后续用于实现图像拍摄的群组。第一终端登录有第一用户账号,该群组创建请求携带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也即,请求创建群组的是第一用户账号,第一用户账号请求添加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至该群组,以用于进行后续的图像拍摄。
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目标应用,接着在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中点击群组创建选项,以打开用户账号列表,之后,用户从用户账号列表展示的多个用户账号中选择至少一个用户账号作为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然后点击完成选项,以向服务器发送群组创建请求。也就是说,终端在检测到目标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检测到群组创建指令时,显示用户账号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用户账号列表展示的多个用户账号中的至少一个用户账号的选择指令时,将所选择的至少一个用户账号作为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并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该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的群组创建请求。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目标应用,该群组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创建群组,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需要添加至群组的用户账号。该启动指令、该群组创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102: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群组创建请求后,创建群组。
该群组的成员包括多个用户账号,即包括第一用户账号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是用于后续实现图像拍摄的用户账号。
步骤1103: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图像。比如,如图12所示,原始图像可以是在使用第一终端的用户以及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的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使用第一终端的用户儿时的人像C和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儿时的人像D。第二终端为登录有第二用户账号的终端。
原始图像可以是第一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目标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然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第一终端在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104: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原始图像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一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比如,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D的人体姿态为:侧身站立且单臂向前伸。
其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于该多个人像中的每一个人像,对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细分为多个图像子区域(即像素集合,也可称为超像素)的过程,也即是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相似性质的区域的过程。图像分割的目的是简化或改变图像的表示形式,使得图像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图像分割通常用于定位图像中的物体和边界(如直线、曲线等)。具体来讲,图像分割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目标从图像中分割出来的过程。示例地,图像分割可以包括三个过程:一、目标检测,即在图像上绘制目标框。二、目标分类,即对于每个目标框,确定对应的类别,区分到底是人,还是其他类别。三、像素级目标分割,对于每个目标框,在像素层面区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可选地,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可以使用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以得到该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示例地,该图像分割算法可以为Mask R-CNN等能够分割人像的图像分割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目标是在图像中定位人体部位并建立人体表现形式(如人体骨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在人体被遮挡的情况下,分割出的人体轮廓可能不完整,因而将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后得到的人体轮廓作为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从而以该人体基本轮廓为基础,以人体骨架为核心,向外膨胀绘制人体完整轮廓,之后就可将该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对某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时,可以使用人体姿态估计算法来确定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的人体骨架,以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示例地,该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可以为OpenPose算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对于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服务器可以先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C和人像D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人像C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13中的a图所示的人像C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C的人体姿态信息,并且,对人像D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13中的b图所示的人像D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D的人体姿态信息。
步骤1105:服务器根据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登录有该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的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用于指示,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中每个用户账号在原始图像中所对应的人像。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服务器设置的,也可以是第一终端设置并发送给服务器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示例地,若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服务器设置的,则服务器获取该对应关系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获取一一登录有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的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当前人像,即当前正在使用各个终端的用户的人像,然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等)将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当前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某个终端的当前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某个人像匹配成功,说明当前正在使用这个终端的用户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指示的人员是同一人,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这个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对应。如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出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人像,也就确定出了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服务器获取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当前人像时,服务器可以调用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摄像头,以拍摄当前正在使用各个终端的用户的人像作为各个终端的当前人像。或者,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当前人像,服务器可以接收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当前人像。这种情况下,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可以拍摄当前正在使用自身的用户的人像作为当前人像并发送给服务器,或者,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可以在检测到针对相册列表中的某张人物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人物图像作为当前人像发送给服务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当前人像。
示例地,若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第一终端设置并发送给服务器的,则服务器获取该对应关系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识别出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后,对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进行标记,并将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后,根据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标记,设置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送给服务器。如此,服务器就可以获得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终端根据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标记,设置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之间的对应关系时,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在接收到针对原始图像中的某个人像的标记与该群组中的某个用户账号之间的关联指令时,确定这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对应。如此,终端可以确定出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人像,也就确定出了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说明的是,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包括第一用户账号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第一终端登录有第一用户账号,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一一登录有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账号。服务器向登录有该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的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也即向一一登录有该多个用户账号的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具体是向登录有第一用户账号的第一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向登录有第二用户账号的第二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步骤1106:对于多个终端中的每一个终端,这个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这个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直接调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或者,这个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显示第一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打开相机应用,之后,若这个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一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启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该确认指令用于确认启动相机应用,该确认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这个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比如,第一终端登录有第一用户账号,第一用户账号与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C对应,人像C的人体姿态信息为图13中的a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第二终端登录有第二用户账号,第二用户账号与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D对应,人像D的人体姿态信息为图13中的b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
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人像C的人体姿态信息,第一终端可以在如图14中的a图所示的相机拍摄界面1401中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3。图14中的a图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3匹配的人体姿态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相同。也即,图14中的a图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3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可以与图13中的a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的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第二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人像D的人体姿态信息,第二终端可以在如图14中的b图所示的相机拍摄界面1402中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4。图14中的b图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4匹配的人体姿态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相同。也即,图14中的b图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404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可以与图13中的b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的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步骤1107:这个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这个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用户就可以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摆出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这个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图15中的a图所示的第一终端的相机拍摄界面1500中显示有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501。使用第一终端的用户摆出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501匹配的人体姿态后,点击相机拍摄界面1500中的拍摄按钮1502,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第一终端就可以获取到如图15中的b图所示的拍摄图像1503,拍摄图像1503中包含人像E,人像E的人体姿态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501匹配的人体姿态类似。
图16中的a图所示的第二终端的相机拍摄界面1600中显示有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601。使用第二终端的用户摆出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601匹配的人体姿态后,点击相机拍摄界面1600中的拍摄按钮1602,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第二终端就可以获取到如图16中的b图所示的拍摄图像1603,拍摄图像1603中包含人像F,人像F的人体姿态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1601匹配的人体姿态类似。
步骤1108:这个终端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对于第一终端来说,第一终端获取到拍摄图像后,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之前,第一终端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使用第一终端的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第一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直接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若第一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和该拍摄图像一起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对于第二终端来说,第二终端获取到拍摄图像后,可以直接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1109:服务器接收到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以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接收到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就获得了多个拍摄图像,然后可以从该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提取人像,如可以对每个拍摄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其中的人像。之后,服务器可以将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且将预设图像作为背景,来对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预设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就是用户所需的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第一终端上传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示例地,若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仅发送了拍摄图像,则服务器将原始图像中的背景作为预设图像,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对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得到预设图像。若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不仅发送了拍摄图像,还发送了背景图像,则服务器将该背景图像作为预设图像。
需说明的是,该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中每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即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也就是说,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即一个终端登录的用户账号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一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与这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是对应的。因而可以参考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来融合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预设图像,具体如下所述。
其中,服务器以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在将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将该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比如,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图15中的b图所示的拍摄图像1503以及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图16中的b图所示的拍摄图像1603。拍摄图像1503中包含人像E,拍摄图像1603中包含人像F。预设图像为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其中,拍摄图像1503中的人像E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C对应,拍摄图像1603中的人像F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D对应,则拍摄图像1503中的人像E对应的目标位置为原始图像中的人像C所处的位置,拍摄图像1603中的人像F对应的目标位置为原始图像中的人像D所处的位置。则如图17所示,服务器以人像E和人像F为前景,且以图12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1701为背景,将人像E融合到背景1701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以及将人像F融合到背景1701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1702。
步骤1110:服务器将融合图像发送给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
每个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并根据多个用户账号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登录有该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的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之后,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接收到的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后,则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以该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并将融合图像发送给每个终端。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18来对上文图11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拍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18,该图像拍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7)。
(1)输入旧照片。
旧照片包含多个人像。比如,旧照片可以是在多个用户儿时拍摄的照片,旧照片包含该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儿时的人像。
(2)提取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
可以先对旧照片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于该多个人像中的每一个人像,对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3)确定用户身份。
作为一种示例,可以调用摄像头拍摄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当前人像,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等)将该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的当前人像与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某个用户的当前人像与旧照片中的某个人像匹配成功,说明这个用户与旧照片中的这个人像指示的人员是同一人,则可以将旧照片中的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这个用户使用的终端。
作为另一种示例,可以显示旧照片,并在旧照片中对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进行标记。然后用户可以手动将旧照片中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与对应的用户账号关联起来,之后,可以将旧照片中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登录有对应的用户账号的终端。
(4)指导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按照对应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
可以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对应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对应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旧照片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旧照片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
(5)获取到多个拍摄图像后,提醒用户是否选用新背景。
在获取到多个拍摄图像后,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用户不选用新背景,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旧照片的背景,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先对旧照片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再在图像融合时使用修复后的图像。若用户选用新背景,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新选用的背景图像。
(6)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与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新照片。
可以先对旧照片的人像位置关系进行检测,即可以获取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背景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在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背景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进行融合,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新照片比较自然。
(7)输出新照片。
用户可以查看新照片。由于新照片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旧照片中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新照片的背景是旧照片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新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旧照片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参见图19,该方法包括:
步骤1901: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图像。比如,如图20所示,原始图像可以是在多个用户的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多个用户儿时的人像G、人像H、人像I。
原始图像可以是第一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第一终端中打开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第一终端在检测到目标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目标应用,然后在目标应用的应用界面上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目标应用,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启动指令、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902: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原始图像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
一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比如,图20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I的人体姿态为:侧身站立且单臂向前伸。
其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于该多个人像中的每一个人像,对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图像分割是指将图像细分为多个图像子区域(即像素集合,也可称为超像素)的过程,也即是将图像分成若干具有相似性质的区域的过程。图像分割的目的是简化或改变图像的表示形式,使得图像更容易理解和分析。图像分割通常用于定位图像中的物体和边界(如直线、曲线等)。具体来讲,图像分割是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目标从图像中分割出来的过程。示例地,图像分割可以包括三个过程:一、目标检测,即在图像上绘制目标框。二、目标分类,即对于每个目标框,确定对应的类别,区分到底是人,还是其他类别。三、像素级目标分割,对于每个目标框,在像素层面区分,什么是前景,什么是背景。
可选地,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可以使用图像分割算法来分割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以得到该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示例地,该图像分割算法可以为Mask R-CNN等能够分割人像的图像分割算法,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目标是在图像中定位人体部位并建立人体表现形式(如人体骨架等)。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服务器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时,在人体被遮挡的情况下,分割出的人体轮廓可能不完整,因而将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后得到的人体轮廓作为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该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从而以该人体基本轮廓为基础,以人体骨架为核心,向外膨胀绘制人体完整轮廓,之后就可将该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可选地,服务器对某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时,可以使用人体姿态估计算法来确定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的人体骨架,以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示例地,该人体姿态估计算法可以为OpenPose算法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对于图20所示的原始图像,服务器可以先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G、人像H、人像I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人像G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21中的a图所示的人像G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G的人体姿态信息,并且,对人像H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21中的b图所示的人像H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H的人体姿态信息,对人像I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如图21中的c图所示的人像I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像I的人体姿态信息。
步骤1903:服务器将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第一终端。
进一步地,服务器识别出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后,还可以对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进行标记,然后将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发送给第一终端。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将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标记与其人体姿态信息关联后再发送给第一终端。
步骤1904:第一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后,从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
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是使用第一终端的至少一个用户在后续拍摄时需要参考的人体姿态。该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是使用各个第二终端的用户在后续拍摄时需要参考的人体姿态。
可选地,第一终端可以显示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在接收到针对原始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标记的选择指令时,将所选择的至少一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标记关联的人体姿态信息作为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将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除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之外的其他每个人体姿态信息均作为第二人体姿态信息。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关联的人像的标记。该选择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905:第一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第一终端中的目标应用可以直接调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或者,第一终端中的目标应用可以显示第一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打开相机应用,之后,若第一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一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启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该确认指令用于确认启动相机应用,该确认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第一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比如,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包括图20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人像H和人像I的人体姿态信息,即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包括图21中的b图和c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
这种情况下,第一终端可以在如图22所示的相机拍摄界面2200中显示与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和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图22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匹配的人体姿态与人像H的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相同,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匹配的人体姿态与人像I的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相同。也即,图22所示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可以与图21中的b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的轮廓线的形状相同,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可以与图21中的c图所示的人体完整轮廓的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步骤1906:第一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第一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至少一个用户就可以一一按照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该至少一个用户可以一一摆出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第一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比如,图23所示的第一终端的相机拍摄界面2200中显示有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和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使用第一终端的一个用户摆出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匹配的人体姿态,且另一用户摆出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匹配的人体姿态后,点击相机拍摄界面2200中的拍摄按钮2203,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第一终端就可以获取到如图24所示的拍摄图像,拍摄图像中包含人像J和人像K,人像J的人体姿态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1匹配的人体姿态类似,人像K的人体姿态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2202匹配的人体姿态类似。
步骤1907:第一终端将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第一终端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之前,第一终端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使用第一终端的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第一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直接将该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若第一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和该拍摄图像一起发送给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908:第一终端将该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一一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
步骤1909:对于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任意一个第二终端,这个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这个第二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直接调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或者,这个第二终端中的目标应用接收到第二人体姿态信息后,可以显示第一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打开相机应用,之后,若这个第二终端检测到针对第一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启动相机应用,以显示相机拍摄界面,并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该确认指令用于确认启动相机应用,该确认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这个第二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步骤1910:这个第二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这个第二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用户就可以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摆出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这个第二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1911:这个第二终端将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1912: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以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就获得了多个拍摄图像,然后可以从该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提取人像,如可以对每个拍摄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其中的人像。之后,服务器可以将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且将预设图像作为背景,来对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预设图像进行图像融合,融合后的图像就是用户所需的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第一终端上传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示例地,若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仅发送了拍摄图像,则服务器将原始图像中的背景作为预设图像,这种情况下,服务器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对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得到预设图像。若第一终端向服务器不仅发送了拍摄图像,还发送了背景图像,则服务器将该背景图像作为预设图像。
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对应。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服务器设置的。
示例地,服务器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等)将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某个拍摄图像中的某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某个人像匹配成功,说明这两个人像指示的人员是同一人,则服务器可以确定这个拍摄图像中的这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对应。如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出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每个人像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人像,也就确定出了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服务器以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服务器在将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将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比如,服务器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图24所示的拍摄图像,该拍摄图像包含人像J和人像K,以及接收到第二终端发送的图25所示的拍摄图像,该拍摄图像包含人像L。预设图像为图20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其中,拍摄图像中的人像L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G对应,拍摄图像中的人像J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H对应,拍摄图像中的人像K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I对应,则拍摄图像中的人像L对应的目标位置为原始图像中的人像G所处的位置,拍摄图像中的人像J对应的目标位置为原始图像中的人像H所处的位置,拍摄图像中的人像K对应的目标位置为原始图像中的人像I所处的位置。则如图26所示,服务器以人像J、人像K和人像L为前景,且以图20所示的原始图像中的背景2601为背景,将人像J融合到背景2601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将人像K融合到背景2601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以及将人像L融合到背景2601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2602。
步骤1913:服务器将融合图像发送给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
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并发送给第一终端。之后,第一终端从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第一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并且,第一终端将该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一一发送给至少一个第二终端。每个第二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接收到的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后,则将拍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以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并将融合图像发送给第一终端和该至少一个第二终端中的每个第二终端。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27来对上文图19实施例所述的图像拍摄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参见图27,该图像拍摄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1)-步骤(7)。
(1)输入旧照片。
旧照片包含多个人像。比如,旧照片可以是在多个用户儿时拍摄的照片,旧照片包含该多个用户中的每个用户儿时的人像。
(2)提取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
可以先对旧照片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然后对于该多个人像中的每一个人像,对这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这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3)判断用户是否在现场。
(4)若用户在现场,则指导在现场的用户按照对应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若用户不在现场,则将对应的人体姿态发送给不在现场的用户使用的终端,以通过该终端指导不在现场的用户按照对应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
可以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对应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对应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旧照片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旧照片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
(5)提醒用户是否选用新背景。
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用户不选用新背景,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旧照片的背景,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图像修复技术先对旧照片中的背景进行修复,再在图像融合时使用修复后的图像。若用户选用新背景,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新选用的背景图像。
(6)获取到多个拍摄图像后,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作为前景,与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新照片。
可以先对旧照片的人像位置关系进行检测,即可以获取旧照片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多个拍摄图像中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背景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在将多个拍摄图像中的每个拍摄图像中的人像融合到背景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进行融合,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新照片比较自然。
(7)输出新照片。
用户可以查看新照片。由于新照片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旧照片中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新照片的背景是旧照片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新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旧照片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接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系统进行说明。
图2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系统的示意图。参见图28,该图像拍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终端2801。
多个终端2801中的任意两个终端2801之间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或有线连接进行通信,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多个终端2801中的每个终端2801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掌上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多个终端2801中的每个终端2801可以具有相机应用。多个终端2801可以执行下文图29实施例、图30实施例或图31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对旧照片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如果用户想要重现旧照片中的场景,怀念往昔,则可以使用下文图29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
图2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拍摄方法可以内嵌于相机应用中,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应用来实现。参见图29,该方法包括:
步骤2901:终端获取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人像的图像。比如,原始图像可以是在用户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用户儿时的人像。
原始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在检测到相机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相机应用,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启动指令、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902: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该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该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
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与上文图4实施例的步骤402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2903: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终端在启动相机应用且在相机应用中选取了原始图像后,相机应用可以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然后自动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步骤2904: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用户就可以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用户可以摆出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终端获取拍摄图像之后,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
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针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此时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2905: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终端新选用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
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与上文图4实施例的步骤407中服务器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终端获得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包含有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之后,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如果用户想要重现旧照片中的场景,怀念往昔,且曾经的小伙伴都聚集在一起,则可以使用下文图30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
图3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拍摄方法可以内嵌于相机应用中,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应用来实现。参见图30,该方法包括:
步骤3001:终端获取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图像。比如,原始图像可以是在多个用户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儿时的人像。
原始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在检测到相机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相机应用,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启动指令、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002: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
一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这个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
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与上文图11实施例的步骤1104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003: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终端在启动相机应用且在相机应用中选取了原始图像后,相机应用可以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后,自动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步骤3004: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多个用户就可以一一按照与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多个用户可以一一摆出与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终端获取拍摄图像之后,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
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针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此时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005: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终端新选用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
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对应。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终端设置的。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即是拍摄图像中的这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所处的位置对应。
示例地,终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等)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拍摄图像中的某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某个人像匹配成功,说明这两个人像指示的人员是同一人,则终端可以确定拍摄图像中的这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对应。如此,终端可以确定出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人像,也就确定出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终端在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进行融合,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终端获得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之后,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多个用户一一按照与该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多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多个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如果用户想要重现旧照片中的场景,怀念往昔,且曾经的小伙伴中有部分小伙伴聚集在一起,有个别小伙伴在外地,则可以使用下文图31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方法来实现。
图3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方法的流程图。该图像拍摄方法可以内嵌于相机应用中,而无需额外安装其他应用来实现。参见图31,该方法包括:
步骤3101:终端获取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原始图像是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图像。比如,原始图像可以是在多个用户儿时拍摄的一张照片,即可以是一张旧照片,该旧照片包含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儿时的人像。
原始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存储的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示例地,用户可以在终端中打开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打开相册列表,之后从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选择一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也就是说,终端在检测到相机应用的启动指令时,启动相机应用,然后在相机应用中检测到相册显示指令时,显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原始图像。
该启动指令用于指示启动相机应用,该相册显示指令用于指示显示相册列表,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原始图像。该启动指令、该相册显示指令、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102:终端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确定至少一个指定人像。
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是终端在后续指导用户进行拍摄时需要使用到其人体姿态的人像。
示例地,终端可以先从原始图像中识别多个人像,然后对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进行标记,显示带有标记的原始图像。终端在检测到针对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至少一个人像的标记的选择指令时,将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作为指定人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指定人像的标记,该选择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103: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
一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用于指示这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即身姿架势。
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与上文图11实施例的步骤1104中服务器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的操作类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步骤3104: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示例地,终端在启动相机应用且在相机应用中选取了原始图像后,相机应用可以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的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后,自动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用于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即是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由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是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所以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可以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达到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的效果。
步骤3105: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至少一个用户就可以一一按照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具体来说,至少一个用户可以一一摆出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触发拍摄指令,以指示拍摄完成,此时终端就可以获取到拍摄图像。该拍摄指令用于指示进行拍摄,该拍摄指令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终端获取拍摄图像之后,还可以显示第二提醒消息,以提醒用户是否需要选用新背景。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否认指令,则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
若终端接收到针对第二提醒消息的确认指令,则展示相册列表,之后,在检测到针对相册列表展示的多张图像中的一张图像的选择指令时,将这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此时在后续图像融合时采用该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用于指示不选用新背景,即采用原始图像中的背景。该确认指令用于指示选用新背景,此时需要选择一张图像作为背景图像。该选择指令用于选择背景图像。该否认指令、该确认指令和该选择指令均可以由用户触发,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操作、滑动操作、语音操作、手势操作、体感操作等操作进行触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3106: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目标图像是终端预先获取到的包含有人像的图像,目标图像中的人像和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可以融合到一张图像中。比如,该旧照片包含多个用户中每个用户儿时的人像。拍摄图像是该多个用户中聚集在一起的部分用户拍摄得到,即拍摄图像中的人像是聚集在一起的部分用户的人像。目标图像是该多个用户中处于外地的个别用户拍摄得到,即目标图像中的人像是处于外地的个别用户的人像。目标图像可以是终端从其他终端处获取到的,目标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可以与原始图像中的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即目标图像可以是其他终端采用与终端获取拍摄图像类似的方式得到的。
预设图像可以预先进行设置。比如,预设图像可以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可以为终端新选用的一张用以作为背景的图像。
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对应。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终端设置的。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对应,即是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这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所处的位置对应。
示例地,终端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如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等)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某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某个人像匹配成功,说明这两个人像指示的人员是同一人,则终端可以确定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这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这个人像对应。如此,终端可以确定出拍摄图像以及目标图像中的每个人像在原始图像中对应的人像,也就确定出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终端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的操作可以为: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然后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以及目标图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终端在将拍摄图像以及目标图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时,可以采用图像融合算法(包括但不限于基于调制的图像融合算法、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融合算法等)进行融合,且在融合时可以采用图像平滑算法(包括但不限于简单平滑算法、高斯平滑算法等)进行人像边缘与背景的像素平滑,实现图像和谐化,使得到的融合图像比较自然。
终端获得融合图像后,可以显示融合图像,并存储融合图像。如此,用户就可以查看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包含有多个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确定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之后,终端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该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的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然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即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至少一个用户一一按照与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至少一个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的至少一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图3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由软件、硬件或者两者的结合实现成为计算机设备的部分或者全部,该计算机设备可以为图1所示的终端。参见图32,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3201、第二获取模块3202和显示模块3203。
第一获取模块3201,用于获取原始图像,原始图像包含人像;
第二获取模块3202,用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显示模块3203,用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
第三获取模块3204,用于在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图像融合模块3205,用于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
可选地,原始图像包含多张人像,第二获取模块3202用于:
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
显示模块3203用于:
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多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拍摄图像包含多个人像,图像融合模块3205用于:
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
若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
以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可选地,原始图像包含多张人像,该装置还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确定至少一个指定人像;
第二获取模块3202用于:
获取原始图像中的至少一个指定人像中每个指定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
显示模块3203用于:
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拍摄图像包含至少一个人像,图像融合模块3205用于:
获取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均与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
若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拍摄图像或目标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
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拍摄图像中的人像和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预设图像中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可选地,第二获取模块3202:
对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
对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可选地,预设图像为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预设图像为从存储的多张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包含有人像的原始图像,然后获取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之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即按照该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也就是指示用户以与原始图像中人像的人体姿态相同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从而可以重现原始图像的拍摄,如此,可以提高拍摄效率和拍摄效果。进一步地,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该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后,若获取到拍摄图像,则以该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进行图像融合,得到融合图像。由于融合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与原始图像中的人像的人体姿态类似,且融合图像的背景是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用户新选用的背景,所以融合图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原始图像的场景重现,从而满足了用户对图像效果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装置在图像拍摄时,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另外,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图像拍摄装置与图像拍摄方法实施例属于同一构思,其具体实现过程详见方法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结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据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为本申请提供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以得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
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与所匹配的人体姿态的人体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所述拍摄图像包括多个人像;
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通过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将所述拍摄图像中多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多个人像进行匹配;
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得到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
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与所述每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与所述每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融合图像,包括: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进行匹配,所述目标图像是预先获取到的包含有人像的图像;
若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目标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得到所述目标人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
以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和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所述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拍摄图像中的多个人像和所述目标图像中的人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与所述每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包括:
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
对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的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像为所述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所述预设图像为从存储的多张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
5.一种图像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原始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与所匹配的人体姿态的人体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所述终端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所述终端将所述拍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所述服务器通过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所述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得到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
所述服务器以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与所述每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群组创建请求;
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群组创建请求后,创建群组,所述群组包括多个用户账号,所述多个终端一一登录有所述多个用户账号;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群组中的多个用户账号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之间的对应关系,向登录有所述多个用户账号中的每个用户账号的终端发送对应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后,从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和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
所述终端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第一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显示至少一个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所述终端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人体姿态信息一一发送给至少一个其他终端,以指示其他终端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第二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
8.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原始图像进行人像分割,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
所述服务器对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基本轮廓进行人体姿态估计,得到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完整轮廓作为人体姿态信息。
9.如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图像为所述原始图像中的背景,或者,所述预设图像为所述终端从存储的多张图像中选择的一张图像。
10.一种图像拍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终端和服务器;
所述终端,用于向所述服务器发送原始图像,所述原始图像包含多个人像;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所述原始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的人体姿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用于将所述多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发送给所述终端;
所述终端,用于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发送的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后,在相机拍摄界面显示与所述至少一个人体姿态信息中的每个人体姿态信息指示的人体姿态匹配的人体姿态指示区域,以指示用户按照与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匹配的人体姿态进行拍摄,所述人体姿态指示区域的区域边界线的形状与所匹配的人体姿态的人体轮廓线的形状相同;
所述终端,用于在所述相机拍摄界面检测到拍摄指令后,获取拍摄图像;
所述终端,用于将所述拍摄图像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发送的拍摄图像后,获取所述原始图像中的多个人像中每个人像所处的位置作为目标位置;
所述服务器,用于通过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多个人像进行匹配,若所述多个终端中的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一个人像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所述一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与所述原始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所处的目标位置对应,以得到所述拍摄图像中的所述一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
所述服务器,用于以所述多个终端中的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人像为前景,且以预设图像为背景,将所述多个终端中每个终端的拍摄图像中的每个人像融合到所述预设图像中与所述每个人像对应的目标位置处,得到所述融合图像。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4062.2A 2021-09-30 2021-09-30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909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062.2A CN113890994B (zh) 2021-09-30 2021-09-30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4062.2A CN113890994B (zh) 2021-09-30 2021-09-30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994A CN113890994A (zh) 2022-01-04
CN113890994B true CN113890994B (zh) 2022-12-23

Family

ID=7900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4062.2A Active CN113890994B (zh) 2021-09-30 2021-09-30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099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6841A (ja) * 2003-10-31 2005-05-26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画像出力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配信サーバ、画像配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21179773A1 (zh) * 2020-03-07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82352B2 (ja) * 2010-11-16 2013-04-17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画像合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680480B (zh) * 2013-11-28 2019-04-02 腾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EP2887640A1 (en) * 2013-12-23 2015-06-24 Thomson Licensing Guidance method for taking a picture, apparatus and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5574006A (zh) * 2014-10-10 2016-05-1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建立拍照模板数据库、提供拍照推荐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5872381A (zh) * 2016-04-29 2016-08-17 潘成军 趣味图像拍摄方法
CN108777766B (zh) * 2018-08-10 2021-0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多人拍照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351185A (zh) * 2019-08-07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拍照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602396B (zh) * 2019-09-11 2022-03-2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合影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32618B (zh) * 2019-12-31 2022-09-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辅助拍照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36841A (ja) * 2003-10-31 2005-05-26 Casio Comput Co Ltd 画像出力装置、画像出力方法、画像出力処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画像配信サーバ、画像配信処理プログラム
WO2021179773A1 (zh) * 2020-03-07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0994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75494B2 (en) Combining first user interface content into second user interface
US11775079B2 (en) Navigating through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US20220383577A1 (en) Personalized avatar real-time motion capture
US20240062494A1 (en) Presenting available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items in association with multi-video clip capture
US11615592B2 (en) Side-by-side character animation from realtime 3D body motion capture
US11653069B2 (en) Subtitle splitter
CN116508063A (zh) 身体动画共享和再混合
US11645933B2 (en) Displaying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with tutorial content
WO2021195404A1 (en) Speech-based selec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for detected objects
US20240256220A1 (en) Speech-based selec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for detected objects
US20240248579A1 (en) Presenting available functions for a captured image within a messaging system
KR100785617B1 (ko) 멀티미디어메시징서비스를 이용한 사진 전송시스템 및 그방법
US20230394819A1 (en) Displaying object names in association with augmented reality content
CN113890994B (zh) 图像拍摄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700554B (zh) 信息的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7950882A (zh) 图像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8259825A (zh) 一种存储空间的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1

Address after: 201306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Glory Smart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Unit 3401, unit a, building 6, Shenye Zhongcheng, No. 8089, Hongli West Road, Donghai community, Xiangmih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40

Patentee before: Honor Devic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