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710B -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710B
CN113885710B CN202111289739.5A CN202111289739A CN113885710B CN 113885710 B CN113885710 B CN 113885710B CN 202111289739 A CN202111289739 A CN 202111289739A CN 113885710 B CN113885710 B CN 1138857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area image
determining
target user
identit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8973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5710A (zh
Inventor
刘逸伦
聂利波
宋德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8973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57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7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至少在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区域图像,确定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根据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控制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Description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以及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家用电器越来越智能化,但是对家用电器进行启动和操作依据主要使用按键,触摸,遥控这三种操作方式。对于按键操作与遥控操作,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不容易找到对应的按键进行操作,而且按键力度不受控制,按键寿命有限,受结构尺寸变化的影响,容易出现卡死或虚键等失效现象,且操作体验感较差,操作难度高,而且按键需要到家用电器的位置进行操作,使得操作复杂,降低了用户的体验感,相关技术中的触摸屏虽可以触摸亮屏,但是仍需要用户走到家用电器面前进行操作,便捷性不高,对于容易附着油烟污垢的家用电器,不仅会弄脏用户的手指,而且会使得触摸屏不灵敏。
上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
在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只是用来加强对本文所描述技术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背景技术中可能包含某些信息,这些信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并未形成在本国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以及智能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可选地,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包括: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确定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所述预定操作;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可选地,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可选地,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包括:建立第一初始模型;使用多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型,多组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所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身份信息;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所述目标用户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模型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身份信息。
可选地,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建立第二初始模型;使用多组第二数据对所述第二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模型,多组所述第二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所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肢体动作信息;使用所述第二模型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可选地,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之后,在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区域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用户;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或者夹角小于预定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冠状面,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预定角度小于90°,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夹角小于所述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第一确定单元以及控制单元,其中,所述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系统,包括智能设备以及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任一种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中,首先,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然后,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最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应该理解的是,当元件(诸如层、膜、区域、或衬底)描述为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直接在该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存在中间元件。而且,在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当描述有元件“连接”至另一元件时,该元件可“直接连接”至该另一元件,或者通过第三元件“连接”至该另一元件。
正如背景技术中所说的,现有技术中的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处理器以及智能系统。
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典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上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
步骤S102,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
步骤S103,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上述的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首先,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然后,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最后,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具体地,可以在智能设备的附近设置热源检测装置,来检测上述移动热源。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肢体动作信息可以为手势信息或者其他预定动作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习惯或者喜好等自行设置,上述肢体动作信息也可以为连贯的动作信息。
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包括: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确定控制指令,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上述预定操作;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无需使用按键、触摸或者遥控方式就能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身份信息;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肢体动作信息。
具体地,上述目标用户可以为多个,各用户的手势或者姿态习惯不同,上述方法可以通过区域图像确定对应身份信息和肢体动作信息,方便了后续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肢体动作,控制上述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进一步地保证了操作的简单便捷高效,同时,可以较为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的控制习惯,进一步地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种具体的实施例,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身份信息,包括:建立第一初始模型;使用多组第一数据对上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型,多组上述第一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上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身份信息;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上述目标用户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模型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上述身份信息。不同用户的手势和姿态习惯不同,根据第一模型分析确定身份信息,有利于分辨不同姿态对应的预设工作任务。
具体地,可以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预处理,调整图像一些参数,例如亮度、颜色等等,使得图像可以更加清晰,以便进行检测。
为了进一步明确人体特定姿态对应的预设工作任务,本申请的又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建立第二初始模型;使用多组第二数据对上述第二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模型,多组上述第二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上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肢体动作信息;使用上述第二模型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根据上述第二模型确定肢体动作信息,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训练样本,使得动作识别模型训练所得结果会越来越精确。
在各个场景中,家用电器一般为多个,为了避免出现用户对某一家用电器做出预定动作的指令时,其他家用电器误识别进行误操作的现象,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之后,在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区域图像中是否存在上述目标用户;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或者夹角小于预定角度,其中,上述第一平面为上述目标用户的冠状面,上述第二平面为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所在的平面,上述预定角度小于90°,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在确定上述第一平面与上述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夹角小于上述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即在上述目标用户正对或者正面斜对着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摆出手势或者姿势,才能触发目标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在上述目标用户侧对着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摆出手势或者姿势,不识别该手势或者姿势。上述方法通过确认目标用户的朝向,防止误触发智能设备。
另外,为了进一步地避免目标智能设备已经执行上述预定操作,但是用户不知晓,并持续做出预定肢体动作的情况,目标智能设备在执行上述预定操作后,可以进行提醒,例如,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
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例如,在椭圆机上,用户可以设定为运动满半个小时,才可以打开零食柜等等。
具体地,上述区域图像可以为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也可以为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进行介绍。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10、第一确定单元20以及控制单元30,其中,上述获取单元10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上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上述第一确定单元20用于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上述控制单元30用于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单元获取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确定单元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通过控制单元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具体地,可以在智能设备的附近设置热源检测装置,来检测上述移动热源。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上述肢体动作信息可以为手势信息或者其他预定动作信息,用户可以根据习惯或者喜好等自行设置,上述肢体动作信息也可以为连贯的动作信息。
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控制单元包括第一确定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上述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确定控制指令,上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上述预定操作;上述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上述控制指令。这样进一步地保证了无需使用按键、触摸或者遥控方式就能实现对智能设备的控制,从而进一步地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二确定模块和第三确定模块,其中,上述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身份信息;上述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肢体动作信息。
具体地,上述目标用户可以为多个,各用户的手势或者姿态习惯不同,上述装置可以通过区域图像确定对应身份信息和肢体动作信息,方便了后续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肢体动作,控制上述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进一步地保证了操作的简单便捷高效,同时,可以较为灵活地满足不同用户的控制习惯,进一步地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根据本申请的再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上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第一建立子模块、第一训练子模块和第一分析子模块,其中,上述第一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第一初始模型;上述第一训练子模块用于使用多组第一数据对上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型,多组上述第一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上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身份信息;上述第一分析子模块用于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上述目标用户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模型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上述身份信息。不同用户的手势和姿态习惯不同,根据第一模型分析确定身份信息,有利于分辨不同姿态对应的预设工作任务。
具体地,可以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预处理,调整图像一些参数,例如亮度、颜色等等,使得图像可以更加清晰,以便进行检测。
为了进一步明确人体特定姿态对应的预设工作任务,本申请的又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第二建立子模块、第二训练子模块和第二分析子模块,其中,上述第二建立子模块用于建立第二初始模型;上述第二训练子模块用使用多组第二数据对上述第二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模型,多组上述第二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上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肢体动作信息;上述第二分析子模块用于使用上述第二模型对上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根据上述第二模型确定肢体动作信息,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收集训练样本,使得动作识别模型训练所得结果会越来越精确。
在各个场景中,家用电器一般为多个,为了避免出现用户对某一家用电器做出预定动作的指令时,其他家用电器误识别进行误操作的现象,本申请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以及第三确定单元,其中,上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之后,在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之前,确定上述区域图像中是否存在上述目标用户;上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或者夹角小于预定角度,其中,上述第一平面为上述目标用户的冠状面,上述第二平面为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所在的平面,上述预定角度小于90°,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四确定模块,上述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上述第一平面与上述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夹角小于上述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即在上述目标用户正对或者正面斜对着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摆出手势或者姿势,才能触发目标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在上述目标用户侧对着上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摆出手势或者姿势,不识别该手势或者姿势。上述装置通过确认目标用户的朝向,防止误触发智能设备。
另外,为了进一步地避免目标智能设备已经执行上述预定操作,但是用户不知晓,并持续做出预定肢体动作的情况,目标智能设备在执行上述预定操作后,可以进行提醒,例如,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
本申请的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多个智能设备之间的联动,例如,在椭圆机上,用户可以设定为运动满半个小时,才可以打开零食柜等等。
具体地,上述区域图像可以为摄像装置获取的图像,也可以为热成像仪获取的图像。
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述获取单元、上述第一确定单元以及上述控制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较为繁琐,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感较差的问题。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上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上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至少以下步骤:
步骤S101,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上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
步骤S102,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
步骤S103,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至少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步骤S101,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上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
步骤S102,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
步骤S103,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种典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系统,包括智能设备以及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其中,上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任一种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
上述智能系统包括智能设备以及其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任一种上述的控制方法。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系统中,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首先,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然后,至少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最后,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2)、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通过获取单元获取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在上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通过第一确定单元根据上述区域图像,确定上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通过控制单元根据上述身份信息以及上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上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3)、本申请的上述智能系统,包括智能设备以及其控制装置,上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任一种上述的控制方法。相比现有智能设备的控制方式非常繁琐,无法直接与智能设备产生互动,导致使用者的使用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的上述智能系统中,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控制方法根据不同用户的肢体动作信息,来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对应的预定操作,操作简单,便捷高效,保证了用户体验感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
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之后,在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区域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用户;
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或者夹角小于预定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冠状面,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预定角度小于90°,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
在确定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夹角小于所述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包括: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确定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所述预定操作;
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所述控制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包括:
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包括:
建立第一初始模型;
使用多组第一数据对所述第一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一模型,多组所述第一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所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身份信息;
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所述目标用户的情况下,使用第一模型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身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包括:
建立第二初始模型;
使用多组第二数据对所述第二初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第二模型,多组所述第二数据中的每组均包括:历史区域图像以及所述历史区域图像中用户的历史肢体动作信息;
使用所述第二模型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分析,确定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6.一种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区域为位于目标智能设备一侧的区域;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控制所述目标智能设备执行预定操作,
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确定单元以及第三确定单元,其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检测到移动热源的情况下,获取目标区域的区域图像之后,在至少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目标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肢体动作信息之前,确定所述区域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目标用户;所述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区域图像中存在目标用户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是否平行或者夹角小于预定角度,其中,所述第一平面为所述目标用户的冠状面,所述第二平面为所述目标智能设备的操作界面所在的平面,所述预定角度小于90°,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第四确定模块,所述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平行或者夹角小于所述预定角度的情况下,根据所述区域图像,确定所述身份信息以及所述肢体动作信息。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所述程序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智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设备;
所述智能设备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89739.5A 2021-11-02 2021-11-02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Active CN1138857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739.5A CN11388571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89739.5A CN11388571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710A CN113885710A (zh) 2022-01-04
CN113885710B true CN113885710B (zh) 2023-12-08

Family

ID=7901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89739.5A Active CN113885710B (zh) 2021-11-02 2021-11-02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71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2019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深圳市国华识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控制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0955879A (zh) * 2019-11-29 2020-04-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741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1652971A (zh) * 2020-06-09 2020-09-11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70302A (zh) * 2020-11-17 2021-01-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肢体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3146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62019A1 (zh) * 2016-03-24 2017-09-28 深圳市国华识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控制方法和智能终端
CN110955879A (zh) * 2019-11-29 2020-04-0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367415A (zh) * 2020-03-17 2020-07-03 北京明略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1652971A (zh) * 2020-06-09 2020-09-11 上海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270302A (zh) * 2020-11-17 2021-01-26 支付宝(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肢体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031465A (zh) * 2021-03-22 2021-06-25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710A (zh) 2022-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8961B2 (en) Image analysis for user authentication
EP3284016B1 (en) Authentication of a user of a device
CN104956292B (zh) 多个感知感测输入的交互
RU2608462C2 (ru) Обработка пользовательской входн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с отслеживанием глаз
JP2018526702A (ja) 表示画面に基づく指紋採取制御方法、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898996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681399B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5104257A1 (en) Human-to-computer natural three-dimensional hand gesture based navigation method
CN103890696A (zh) 经认证的手势辨识
CN102200830A (zh) 基于静态手势识别的非接触控制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09230927B (zh) 电梯的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188145B2 (en) Gesture control systems
KR20190030140A (ko) 시선 추적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기 위한 사용자 단말
CN106843669A (zh) 应用界面操作方法和装置
CN114138121B (zh) 用户手势识别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
CN108762497A (zh) 体感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56359A (zh) 3d体感交互适配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5710B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智能系统
CN110908580B (zh) 控制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591215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屏拍照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43384A (zh) 应用启动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210126809A1 (en) Identifying abnormal usage of electronic device
CN109032343A (zh) 基于视觉和力觉触觉增强现实的工业人机交互系统及方法
CN105912253B (zh) 一种虚拟拍照按键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824462B (zh) 一种检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