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6161A - 一种枕头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枕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6161A
CN113876161A CN202111398762.8A CN202111398762A CN113876161A CN 113876161 A CN113876161 A CN 113876161A CN 202111398762 A CN202111398762 A CN 202111398762A CN 113876161 A CN113876161 A CN 1138761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llow
height
adjusting
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876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6161B (zh
Inventor
许志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tai Cheng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antai Cheng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tai Cheng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antai Chengzhi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876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61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61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61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61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61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81Pillows comprising a neck support, e.g. a neck roll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GHOUSEHOLD OR TABLE EQUIPMENT
    • A47G9/00Bed-covers; Counterpanes; Travelling rugs; Sleeping rugs; Sleeping bags; Pillows
    • A47G9/10Pillows
    • A47G9/1027Details of inflatable pillow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Bedding I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枕头,包括弓形体、气囊垫、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及限容袋,所述弓形体包括弓形板及底板,所述弓形体设于缓冲套内,所述气囊垫设在弓形板上,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底板上,所述弓形体和气囊垫设置于限容袋内。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底板上,还包括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弓形板的两端与底板的两端分别对应通过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连接。本发明在枕头的任意位置变换睡眠姿势时,能自动地使头部处于相应的合适高度,能通过适当调节使所选择的高度变成合适高度的枕头,能通过增减气囊垫内的压力解决枕头承托力不足或过大的问题,高度调节过程缓慢、柔和,无噪音,不用外部动力,防止落枕,有效地保护颈椎部和肩部,改善睡眠。

Description

一种枕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枕头,属于日用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结构决定了仰卧睡眠和侧卧睡眠需要不同承托高度的枕头。“合适高度”:不论侧卧还是仰卧,使头颈部肌肉处于完全放松状态的高度。公告号为CN106308271A的枕头满足了适应不同睡姿自动调节承托高度的要求,但是上述专利中所公开的枕头存在下列不足:能够实现自动调节的范围限于头部位于枕头中间附近的有限范围,而头部位于枕头的两边时不能实现自动调节;对应于不同的人体参数和床垫参数,即使设置多种相应的枕头规格,有时因测量误差或判断失误或头部重量超出设计范围,用户所选择的枕头存在高度不合适或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失效的问题;侧卧和仰卧睡姿变化时,高度调节速度过快,打扰睡眠。
另外,目前有一种利用气动原理实现枕头全长度范围内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当睡姿变换时,置于肩背部下面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压力变化,启动枕头的内置气泵或放气阀动作,自动调节适应不同睡姿的承托高度,这种枕头的先天不足是需要不断充电或外接电源,高度调节过程有枕头内置气泵的充气或放气阀启动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限于头部位于枕头中间位置,枕头自动调节范围大,能在人们睡眠姿势变换时,利用不同睡眠姿势的体位势能变化悄无声息地将枕头承托高度自动而柔和地调节至合适高度的枕头。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枕头,包括弓形体、缓冲套、气囊垫、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及限容袋,所述弓形体设于所述缓冲套内,所述弓形体包括弓形板及用于支撑弓形板的底板,所述气囊垫设置在所述弓形板的上面且在所述缓冲套的外面,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限容袋内设有所述弓形体及气囊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弓形体的上方有气囊垫,气囊垫内充满空气或其他流体,不论在枕头的何处,头部对于枕头的压力(以下简称“横向力P”)能通过气囊垫内部的受压空气以均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板,引起弓形板的变形,解决了现有的枕头必须是头部在枕头中部位置才可以实现枕头高度自动调节的问题;弓形体及气囊垫置于限容袋内,气囊垫充气后占据限容袋内弓形体和缓冲套以外的空间。本发明利用了根据睡姿变化时横向力P值变化规律设计成的能适应不同睡眠姿势自动调节承托高度的弓形体,并且利用了气囊垫内的气体在任意位置受到挤压时,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力的特性,将作用于枕头任意位置的随着不同睡姿变化的横向力P转化为作用于弓形板的均布载荷增量,并且与气囊垫的初始充气压力迭加,使弓形板变形、失稳和失稳状态下反弹,在这个过程中枕头内头部下面气囊垫内的的气体流动,实现自动调节承托高度;弓形体和气囊垫的变形将迫使缓冲套内的气体压力随之变化,在缓冲套上设置限制气体出入缓冲气囊的节流阀之后,缓冲套就对于弓形体的变形有了阻尼作用;人的头部重量不因睡姿而变,因此,通过测量气囊垫内气压值与相同条件下对应于头重的标准气压值比较,有效地确认承托高度是否合适,这一方法对比凭感觉的判断要准确。总之,本发明在枕头的任意位置变换睡眠姿势时,能自动地使头部处于相应的合适高度,能比较准确地判断所选枕头高度是否合适,能通过适当调节使所选择的高度不大合适的枕头变成合适高度的枕头,能通过增减气囊垫内的初始充气压力解决所选择的枕头承托力不足或过大的问题,高度调节过程变得缓慢、柔和,无噪音,不用外部动力,防止落枕,有效地保护颈椎部和肩部,改善睡眠。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地,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采用浮动支撑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采用弹性薄板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体采用可调节仰卧承托高度的浮动支撑,浮动支撑能在仰卧时对于已经失稳状态的弓形板限位(承托)高度进行调整,可以解决现有的枕头不能独立调节仰卧承托高度的问题。用户根据身体结构参数和床垫硬度参数确定枕头规格后,有时因测量误差或对于床垫硬度判断失误所选用枕头的仰卧承托高度并不合适,高度误差较大,这时需要调节,可以解决现有的枕头一旦根据人体结构等参数确定规格后即使发现仰卧高度不合适或自动调节功能失效也不能单独调节仰卧承托高度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弓形板、第二弓形板及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弓形板上,所述第一弓形板的内端与第二弓形板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弓形体的外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弓形板的外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弓形板与第二弓形板形成双拱弓形板,双拱弓形板的总的弦长不变时,任一拱的弦长变化将迫使另一拱的弦长和弦高相应变化,利用此原理实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独立调节仰卧高度;第一弓形板及第二弓形板采用弹性薄板材料制成,通过调节杆改变仰卧高度调节机构的双拱弓形板中第一弓形板的曲率,从而改变第二弓形板的曲率,实现仰卧高度调节。当调节杆的调节长度变短时,迫使第一弓形板的曲率变小,由于双拱弓形体两端限位于弓形体的底板,迫使第二弓形板曲率变大,弦高变大,仰卧承托高度增加,反之,当调节杆调节长度变长时,由于双拱弓形板是具有弹性的板材制成,双拱弓形板的第一弓形板反弹,曲率变大,第二弓形板的曲率变小,仰卧承托高度变矮;可根据使用枕头的仰卧合适高度的情况,适当调整枕头的仰卧承托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弓形板设置在所述弓形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弓形板为小拱结构,所述第二弓形板为大拱结构。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调节杆改变小拱的曲率,反向改变大拱的曲率,实现仰卧高度的无极调节;大拱位于弓形板中部的下方位置,能对已经处于失稳状态的弓形板的变形位置起到限位或承托作用,从而满足仰卧承托高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采用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弓形板上设有螺栓孔或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杆选用调节螺栓,一方面取材方便,便于维护,成本低,另一方面通过调节螺栓及调节螺母调整小拱的曲率操作方便、精准、并且调节灵敏度高,即大拱弦高的变化量是小拱的弦高变化量的数倍;由于弓形板采用弹性薄板材料,螺栓孔加工难度大,可以在第一弓形板上固定调节螺母,通过调节螺栓与调节螺母的螺纹配合实现对调节螺母位置的调整,从而实现对第一弓形板的曲率或弦高的调整。当拧紧调节螺栓时,小拱曲率变小,由于双拱弓形体两端固定于弓形体的底板,迫使大拱弓形板曲率变大,弦高变大,仰卧承托高度增加,反之,当拧松调节螺栓时,由于双拱弓形板是由弹性板材制成,双拱弓形板的小拱反弹,曲率变大,大拱弓形板曲率变小,仰卧承托高度变矮。
进一步地,还包括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弓形板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连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参数和床垫硬度参数通过调节弓形板与底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独立调节侧卧承托高度,可以解决现有的枕头不可独立调节侧卧高度的问题。根据用户的身体结构参数和床垫硬度参数选择枕头规格后,有时因测量误差或对于床垫硬度判断失误,所用枕头的侧卧承托高度对比合适高度误差较大,甚至可能因此导致枕头的自动调节高度的功能失效的问题,这时需要独立调节侧卧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内调节板、外调节板及对调整之后内、外调节板定位的锁紧机构,所述内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弓形板或底板的两端,所述外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或弓形板的两端。所述内调节板分别与所述弓形板的两端或底板的两端固接,所述外调节板分别与所述底板的两端或弓形板的两端固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侧卧高度调节机构中的内侧的内调节板与弓形板固接即固定连接,外侧的外调节板与底板固接,两个调节板一旦调节到位后通过锁紧机构实现内外调节板固接,通过锁紧机构稳定固定内、外调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并结合限容袋的容积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侧卧设定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内调节板或外调节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锁紧螺栓的螺纹孔,所述外调节板或内调节板上设有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活动的槽孔。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具体锁紧机构可通过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实现内外调节板相对锁紧和放松,松开螺栓后可以调节内、外调节板的相对位置,一旦调整到位后,拧紧锁紧螺母,固定了内、外调节板之间的相对位置,实现设定侧卧高度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槽及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内调节板的外表面上,所述滑槽固定在对应侧的所述外调节板的内表面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侧卧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顺利,弓形板与底板之间仅限于高度方向上的上、下动作,不发生左、右方向偏移或旋转,在调整弓形板与底板之间相对位置时能更加精准。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套包括缓冲气囊及用于缓冲气囊内的空气与外部相通的节流阀或节流孔,所述节流阀或节流孔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上。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缓冲气囊采用不透气的合成革或皮革。现有的枕头在仰卧与侧卧睡姿变化时,仰卧和侧卧的承托高度调节过程较快,调节过快就会打扰到人的睡眠;包裹在弓形体外侧的缓冲套对于弓形体变形、失稳和反弹的速度起到阻尼作用,使弓形板变形的速度受到限制,在卧姿变换时承托高度缓慢变化,不打扰睡眠。
进一步地,所述气囊垫包括密封气囊及设于密封气囊上的充气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密封气囊用密封性优良的聚氨酯薄膜或橡胶制成,所述气囊垫和被缓冲套包裹的弓形体置于限容袋内,通过充气嘴向密封气囊内充气,填充限容袋内弓形体和缓冲套以外的空间。在枕头的任意位置睡姿变换时,随着横向力P的变化,气囊垫内的气压也随之变化,以分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体,引起弓形体中的弓形板变形量变化、失稳或失稳状态下反弹,调节过程受到缓冲套的阻尼作用,实现不同睡眠姿势条件下平稳地使枕头承托高度均处于合适高度,用气压表连接气囊垫上的充气嘴测量气压,确认承托高度是否合适,如果需要调节,通过容积调节拉链调节气囊垫的容量,具体拉开拉链时容积变大,反之容积变小,适当调节侧卧和仰卧的承托高度,如果需要单独调节侧卧和仰卧的高度,则通过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或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调节侧卧和仰卧的高度;如果因头部重量过大或过小,即超出自动枕头出厂设定范围,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失效,通过适当放气降低气囊垫内的初始充气压力,提高承托力,或者通过适当向气囊垫充气加大初始充气压力,减小承托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弓形体及其侧卧和仰卧高度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气囊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限容袋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弓形体;101、弓形板;102、内调节板;103、外调节板;104、滑块;105、锁紧螺母;106、底板;2、枕套;3、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01、第一弓形板;302、第二弓形板;303、调节螺栓;4、气囊垫;401、密封气囊;402、充气嘴;5、缓冲套;501、缓冲气囊;502、节流阀;6、限容袋;601、布袋;602、调节拉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6所示,一种枕头,包括弓形体1、缓冲套5、气囊垫4、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及限容袋6,所述弓形体1设于所述缓冲套5内,所述弓形体1包括弓形板及用于支撑弓形板的底板106,所述气囊垫4设置在所述弓形板的上面且在所述缓冲套的外面,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设置在所述底板106上,所述限容袋6内设有所述弓形体1及气囊垫4。限容袋6外侧设有枕套2。
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采用浮动支撑结构。
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采用弹性薄板材料。
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弓形板301、第二弓形板302及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弓形板301上,所述第一弓形板301的内端与第二弓形板302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弓形板301的外端与所述底板106连接,所述第二弓形板302的外端与所述底板106连接。
所述第二弓形板302设置在所述弓形体1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弓形板301为小拱结构,所述第二弓形板302为大拱结构。通过调节杆改变小拱的曲率,反向改变大拱的曲率,实现仰卧高度的有效调节;大拱位于弓形板中部的下方位置,能对弓形板101失稳后的变形起到限位(承托)作用,从而满足仰卧承托高度的要求。
所述调节杆采用调节螺栓303,所述第一弓形板301上设有螺栓孔或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栓303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
还包括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弓形板的两端与所述底板106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连接。侧卧时可根据使用者的侧卧合适高度要求调整弓形板与底板106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实现不同睡眠姿势条件下承托高度都能处于睡姿相应的合适高度,可以解决现有的枕头不能独立调节侧卧高度的问题。根据枕头使用者的身体结构参数和床垫硬度参数确定规格后,有时因测量误差或判断失误或头部重量超出设计范围实际枕头侧卧高度不合适或因侧卧高度过高可能导致自动调节高度的功能失效的问题。
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内调节板102、外调节板103及对调整之后内、外调节板103定位的锁紧机构,所述内调节板102分别设置在所述弓形板101的两端,所述外调节板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106的两端。侧卧高度调节中的内侧的内调节板102与弓形板固接即固定连接,外侧的外调节板103与底板106固接,两个调节板一旦调整到位后通过锁紧机构实现固接,通过锁紧机构稳定固定内、外调节板103之间的相对位置,并结合限容袋6的容积进行调节,从而实现侧卧设定高度调节。
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105,所述内调节板102或外调节板103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锁紧螺栓的螺栓孔,所述外调节板103上设有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活动的槽孔。具体锁紧机构由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105组成,松开螺栓后可以调节内、外调节板103的相对位置,一旦调整到位后,拧紧锁紧螺母105,则对内、外调节板103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实现设定侧卧高度调节。
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滑槽及与滑槽相适配的滑块104,所述滑块104固定在所述内调节板102的外表面上。为了保证侧卧高度调节机构的调节过程弓形板与底板106之间仅高度方向上的上、下动作,不发生左、右方向偏移和旋转,故设置了导向组件,具体可以是滑块104与内调节板102固接,并且置于外调节板103上的滑槽内,在调整弓形板与底板106之间相对位置时能防止旋转变更且更加精准。
所述缓冲套5包括缓冲气囊501及用于缓冲气囊501内的空气与外部相通的节流阀502,所述节流阀502设置在所述缓冲气囊501上。现有的枕头在仰卧与侧卧睡姿变化时,往往仰卧和侧卧的调节过程较快,调节过快就会打扰到人的睡眠;包裹在弓形体1外侧的缓冲套5对于弓形体1变形、失稳和反弹的速度起到阻尼作用,使弓形板变形的速度受到缓冲套5吸入或放气速度的限制,在卧姿变换时承托高度缓慢变化,不打扰睡眠。
所述气囊垫4包括密封气囊401及设于密封气囊401上的充气嘴402。
所述限容袋6上设有用于调节限容袋6容积的调节拉链602。限容袋6可采用延伸率小、柔软并且透气性好的布料或带孔网状材料,形成布袋601其上设置容积调节拉链,调节拉链调节限容袋6的容积,具体拉锁时限容袋6的容积变小,拉开时限容袋6的容积变大,以满足气囊垫4内空气量的增减要求,从而配合侧卧设定高度的调节。限容袋6体积大时,在设定气压条件下气囊垫4内可以注入较多的空气,侧卧高度和仰卧高度同时提高,反之,限容袋6体积小,侧卧和仰卧高度同时变低。
该枕头包括弓形体、仰卧高度调节机构、缓冲套、气囊垫和限容袋,弓形体包括弓形板、底板及连接弓形板与底板的侧卧高度调节机构,侧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内侧调节板、外侧调节板、导向组件、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双拱弓形板、调节螺栓及调节螺母;缓冲套包裹弓形体,气囊垫在弓形体的上面,带有缓冲套的弓形体和气囊垫置于限容袋内,限容袋外侧有枕套;侧卧高度调节机构的内侧调节板与弓形板固接,外侧调节板与底板固接,滑块与内侧调节板固接,并且置于外侧调节板上的滑槽内,当拧松锁紧螺母之后,两个侧板上下相对滑动,调节侧板总高度,然后拧紧锁紧螺母,这时内、外侧调节板相对固定;仰卧高度调节机构中的双拱弓形板用具有良好弹性的薄钢板做成,并且一端与底板固接,另一端与底板铰接,调节螺母固定于小拱的第一弓形板上,大拱的第二弓形板位于弓形体中间部位,调节螺栓的头部置于底板上,上部与调节螺母连接,轴向固定,周向自由;在枕头的任意位置睡姿变换时,随着横向力P的变化,气囊垫内的气压也随之变化,以分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体的弓形板上,引起弓形板变形量变化、失稳或失稳状态下反弹,调节过程受到缓冲套的阻尼作用,实现不同睡眠姿势条件下平稳地使枕头承托高度均处于合适高度,用气压表连接气囊垫上的充气嘴测量气压,确认承托高度是否合适,如果需要调节,通过容积调节拉链调节气囊垫的充气量,即拉开调节拉链时容积变大,反之容积变小,适当调节侧卧和仰卧的承托高度,如果需要单独调节侧卧和仰卧的高度,则通过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或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分别调节侧卧和仰卧的高度;如果因头部重量过大或过小,超出自动枕头出厂设定范围,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失效,可通过适当放气降低气囊垫内的初始充气压力,提高承托力,或者通过适当向气囊垫充气,提高初始充气压力,减小承托力。
人们睡眠时,如果头部偏离合适高度,会使一部分颈部肌肉变得紧张,导致从侧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仰卧时横向力P值变大,从仰卧合适高度变换为侧卧时横向力P值变小。从侧卧变换为仰卧时,不论头部在枕头的什么位置,头部对于枕头压力增大,使气囊垫内气压上升,气囊垫内的气压以均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板,使弓形板的变形增加并失稳,这些变化过程在缓冲套的阻尼作用下缓慢地发生,头部下面气囊垫内的气体被挤到因弓形板变形留出的空间,仰卧高度下降至合适高度,反之,从仰卧变换为侧卧时,横向力P减小,使气囊垫内气压减小,作用于弓形板上的均布载荷减小,使失稳状态的弓形板反弹,同样地,这些变化过程在缓冲套的阻尼作用下缓慢地发生,气囊垫内的气体重新分布,侧卧高度上升至合适高度。
用气压表分别检测气囊垫的初始气压和侧卧、仰卧时的气压值,分别确认侧卧和仰卧时的气压值是否与自身头部重量相对应的标准气压值相符,判断承托的高度是否处于合适高度。头部重量可以通过排水法或其他其测量法获得,例如,可以通过测量头围和头的长度以及脖颈直径和长度等参数,计算出头部体积后换算出头部重量近似值。
侧卧高度调节机构与弓形板和底板固接;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固定于弓形体的底板上,通过选择适当的弓形体结构参数,通过调节气囊垫内的气压,设定侧卧和仰卧两个合适高度以及承托力;当枕头承受横向力P作用时,气囊垫内的空气压力以均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板,当睡眠姿势变换时,引起横向力P变化,使弓形板变形,因侧卧变为仰卧使横向力P引起的弓形板内的纵向力超过失稳的临界值,弓形板失稳,气囊垫内头部下面的气体随之流动,承托高度下降,而因仰卧变为侧卧使横向力P变小,失稳状态的弓形板反弹,气囊垫内头部下面的气体随之增加,承托高度提高,实现不同位置和不同睡眠姿势条件下承托高度处于睡姿相应的合适高度。
弓形体上方设有气囊垫,弓形体和气囊垫置于限容袋内,气囊垫充气后占据限容袋内弓形体和缓冲套以外的空间,因此气囊垫内的初始充气压力(以下简称p1)作用于弓形板,另外不论在枕头的何处,横向力P使气囊垫内的气压上升,其增量(以下简称Δp)随着睡姿变化,实际作用于弓形板上的压力(以下简称p2)是p1与Δp之和,即p2=p1+Δp,并且p2以均布载荷的形式作用于弓形板,弓形板受到随着睡姿变化的p2作用后将引起弓形板变形、失稳和失稳后反弹,例如,当p2小于弓形板失稳的临界压力pcr(对应于弓形板失稳的临界纵向力Ncr)时,弓形板处于弹性变形状态,即侧卧状态,当p2大于临界压力pcr时,即侧卧转变为仰卧时,弓形板失稳,而p2小于弓形板失稳后的反弹临界压力时,即仰卧转变为侧卧时,失稳状态的弓形板反弹,因此解决了现有的枕头上的横向力P只有在枕头中部位置时才可以实现枕头高度自动调节的问题;由于弓形体结构参数确定之后引起弓形板失稳的临界压力pcr和失稳后反弹的临界压力是一定的,枕头的承托力可以表述为Δp*S=(p2-p1)*S,其中S为均布载荷实际有效作用面积,所以气囊垫内p1越大,承托力越小,反之气囊垫内p1越小,枕头的承托力越大,利用这一规律解决了头部重量超出设计范围时高度自动调节功能失效的问题,例如,因头部重量过大导致侧卧时承托力不足,p2*S大于弓形板失稳的临界压力Pcr,不能维持侧卧合适高度,这时适当减小p1,即可增大承托力,或因头部重量过小侧卧转仰卧时横向力P过小,p2小于失稳的临界压力pcr,导致仰卧时枕头高度不能降低的问题,这时适当增加p1,即可减小承托力;包裹弓形体的缓冲套对于弓形体的弓形板变形过程起到阻尼作用,解决了高度调节速度过快的问题,由于弓形体上增设了侧卧高度调节机构和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可以通过分别调节侧卧高度和仰卧高度将并不合适的枕头高度调节至适合于个性化需要的合适高度;本发明利用了根据睡姿变化时横向力P值变化规律设计成的能适应不同睡眠姿势自动调节承托高度的弓形体,并且利用了气囊垫内的气体受到挤压时,向各个方向传递压力的特性,将作用于枕头任意位置的随着不同睡姿变化的横向力P转化为作用于弓形板的均布载荷增量,并且与初始充气压力迭加,使弓形板变形、失稳和失稳状态下反弹,在这个过程中枕头内头部下面气囊垫内的的气体流动,实现自动调节承托高度;弓形体和气囊垫的变形将迫使缓冲套内的气体压力随之变化,在缓冲套上设置限制气体出入缓冲气囊的节流阀之后,缓冲套就对于弓形体的变形有了阻尼作用;人的头部重量不因睡姿而变,因此,通过测量气囊垫内气压值与相同条件下对应于头重的标准气压值比较,有效地确认承托高度是否合适,这一方法对比凭感觉的判断要准确。本发明的改善效果与目前市面上的只能通过充气量设定某一高度的充气枕或自动调节高度的充气枕对比,其效果优势也显得尤为明显。
本发明具体涉及人体颈椎部保健科学、空气动力学和薄壁结构弹性力学,通过确认枕头高度是否合适,然后调节枕头高度至合适高度,实现在枕头的任意位置侧卧和仰卧两种睡眠姿势变换时均能自动调节承托高度,使头颈部处于合适高度,获得更好的保护颈部和改善睡眠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枕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弓形体、缓冲套、气囊垫、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及限容袋,所述弓形体设于所述缓冲套内,所述弓形体包括弓形板及用于支撑弓形板的底板,所述气囊垫设置在所述弓形板的上面,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弓形体及气囊垫设于所述限容袋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采用浮动支撑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采用弹性薄板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仰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第一弓形板、第二弓形板及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长度可调,所述调节杆设置在所述第一弓形板上,所述第一弓形板的内端与第二弓形板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弓形体的外端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弓形板的外端与所述底板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弓形板设置在所述弓形体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一弓形板为小拱结构,所述第二弓形板为大拱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采用调节螺栓,所述第一弓形板上设有螺栓孔或用于与所述调节螺栓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卧高度调节机构,所述弓形板的两端与所述底板的两端之间分别通过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卧高度调节机构包括内调节板、外调节板及对调整之后内、外调节板定位的锁紧机构,所述内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弓形板的两端或底板的两端,所述外调节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的两端或弓形板的两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锁紧螺栓及锁紧螺母,所述内调节板或外调节板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锁紧螺栓的安装孔,所述外调节板或内调节板上设有用于所述锁紧螺栓活动的长条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套包括缓冲气囊及用于缓冲气囊内的空气与外部相通的节流阀或节流孔。
CN202111398762.8A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枕头 Active CN1138761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762.8A CN11387616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枕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8762.8A CN11387616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枕头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6161A true CN113876161A (zh) 2022-01-04
CN113876161B CN113876161B (zh) 2023-01-24

Family

ID=7901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8762.8A Active CN113876161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枕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6161B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4011Y (zh) * 2005-04-04 2006-05-31 金国强 颈康枕
CN1860963A (zh) * 2005-05-12 2006-11-15 周巽 柔性气囊用于护颈的使用方法
CN201094475Y (zh) * 2007-07-17 2008-08-06 范河山 多功能高度可调保健枕头
CN104545202A (zh) * 2015-01-13 2015-04-29 张超 设有柔软弹性层调节安装固定结构的枕头
CN106308271A (zh) * 2015-06-23 2017-01-11 许志远 枕头
CN206499226U (zh) * 2016-11-24 2017-09-19 许志远 一种靠垫
CN107802141A (zh) * 2017-12-27 2018-03-16 佛山佳运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气囊枕头
CN108078305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安徽锦庭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枕头
US20180332983A1 (en) * 2017-05-21 2018-11-22 GoSmart Inc. Inflatable pillow with adjustable height
KR101935722B1 (ko) * 2018-05-18 2019-04-03 김수형 일체형기능베개
CN210493581U (zh) * 2019-09-18 2020-05-12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失眠枕
CN211704186U (zh) * 2020-02-28 2020-10-20 上海妙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枕位可调节保健枕头
CN214631429U (zh) * 2021-04-29 2021-11-09 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一种婴儿头颈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84011Y (zh) * 2005-04-04 2006-05-31 金国强 颈康枕
CN1860963A (zh) * 2005-05-12 2006-11-15 周巽 柔性气囊用于护颈的使用方法
CN201094475Y (zh) * 2007-07-17 2008-08-06 范河山 多功能高度可调保健枕头
CN104545202A (zh) * 2015-01-13 2015-04-29 张超 设有柔软弹性层调节安装固定结构的枕头
CN106308271A (zh) * 2015-06-23 2017-01-11 许志远 枕头
CN206499226U (zh) * 2016-11-24 2017-09-19 许志远 一种靠垫
US20180332983A1 (en) * 2017-05-21 2018-11-22 GoSmart Inc. Inflatable pillow with adjustable height
CN108078305A (zh) * 2017-12-21 2018-05-29 安徽锦庭家纺有限公司 一种保健枕头
CN107802141A (zh) * 2017-12-27 2018-03-16 佛山佳运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气囊枕头
KR101935722B1 (ko) * 2018-05-18 2019-04-03 김수형 일체형기능베개
CN210493581U (zh) * 2019-09-18 2020-05-12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失眠枕
CN211704186U (zh) * 2020-02-28 2020-10-20 上海妙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枕位可调节保健枕头
CN214631429U (zh) * 2021-04-29 2021-11-09 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一种婴儿头颈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6161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34957B2 (en) Mattress arrangement, such as a bed, having zones with adjustable height/firmness
US5608931A (en) Springlike couplings of flexible walls of inflatable body supports
US20100313359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 pillow adjustment
US20160206114A1 (en) Device for supporting a user's body
CN113876161B (zh) 一种枕头
CN111053396A (zh) 软硬可调床椅垫及其调节方法
US8146187B2 (en) Mattress and mattress replacement system with and intrinsic contour feature
CN109431159A (zh) 一种带床围的新型充气床
CN212280723U (zh) 基于睡姿自动调整床面的床装置
CN108669950A (zh) 一种高度自调节枕
CN115429082A (zh) 一种记忆枕头的多维调节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CN212036994U (zh) 一种自动调节高度的枕头
CN113663285B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跑步机及其减震性能自适应调节方法
CN211883238U (zh) 一种高度自调枕头
CN215021021U (zh) 侧卧辅助垫
CN220045377U (zh) 一种寝具
TWM591868U (zh) 基於睡姿自動調整床面之床裝置
CN220631780U (zh) 一种可调节式枕头
CN115998116A (zh) 一种智能压感调节卧具的智能调节方法及设备
CN221012752U (zh) 一种自适应寝具
CN220384746U (zh) 一种软硬度可调的床垫
CN219556856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智能充气保健枕
CN218219809U (zh) 一种智能调节枕头
CN217338104U (zh) 一种弹力可调节的枕头
CN212140803U (zh) 一种“l”自调式充气型多功能下肢体位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