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2891B -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2891B
CN113872891B CN202111241105.2A CN202111241105A CN113872891B CN 113872891 B CN113872891 B CN 113872891B CN 202111241105 A CN202111241105 A CN 202111241105A CN 113872891 B CN113872891 B CN 1138728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chip
indicator lamp
interface
ether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11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2891A (zh
Inventor
胡跃申
罗晓航
孔建
姜渭鹏
何兴谷
朱尤伟
朱一峰
卢金奇
雷鸣东
张鹏望
李阳
郑新明
贺红资
周威振
肖潇
蒙有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Dali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Dali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1112411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2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2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00Details of selecting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 H04Q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Q1/028Subscriber network interface de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与交换机芯片连接,能够将光学数据和交换机数据相互转换、以太网接口模块,与交换机芯片连接,能够将以太网数据和交换机数据相互转换、USB接口模块,与交换机芯片连接,能够将USB数据和交换机数据相互转换、Type‑C接口模块,与交换机芯片连接,能够将Type‑C数据和交换机数据相互转换、交换机芯片,能够将交换机芯片连接的任意一个交换机接口传输至交换机芯片的交换机数据,转发至交换机芯片连接的其它交换机接口。从而能够实现多种电接口和光接口之间的相互转换,使得工作人员在检测光纤网络时,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接口的测试工具,都能顺利的进行检测。

Description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电转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由于光信号具有不受电磁干扰、低传输损耗、适合长距离传输、传输量大等优点,因此使用光信号传输的光纤网络逐渐取代传统的使用电信号传输的电信网络,因此,光纤的使用也越来越普及。工作人员在对光纤网络进行测试时,需要将光信号转换为适合测试设备的电信号以便于进行检测,而由于不同的测试工具使用的电信号接口不同,所以如何将光信号转换为所需接口的电信号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技术中,使用光电协议转换器来将光信号转换为RJ-45电信号,传输至笔记本进行检测。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采用的测试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如果采用的测试工具是平板电脑或者超薄型笔记本时,该测试工具并不具备RJ-45电接口,仅具备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因此无法使用传统的光电协议转换器来进行转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适用于不同的电接口的电信号的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以太网接口模块、USB接口模块、Type-C接口模块、交换机芯片;其中,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将从所述光接口输入的光学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光学数据并从所述光接口输出;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包括以太网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将从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并从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出;
所述USB接口模块,包括USB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USB接口模块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将从所述USB接口输入的USB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USB数据并从所述USB接口输出;
所述Type-C接口模块,包括Type-C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Type-C接口模块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将从所述Type-C接口输入的Type-C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Type-C数据并从所述Type-C接口输出;
所述交换机芯片,用于将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的任意一个交换机接口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的交换机数据,转发至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的其它交换机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交换机芯片接收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交换机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然后获取接收到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所述光功率的数值,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的亮暗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交换机芯片向所述光电转换模块传输交换机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然后获取发送到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所述光功率数值,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所述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的亮暗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所述USB接口模块、所述Type-C接口模块、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器、所述光电转换模块、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所述USB接口模块、所述Type-C接口模块、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进行供电;所述Type-C接口模块通过所述Type-C接口用于接受外部电源的电量输入,并将所述电量传输至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电源模块进行充电;所述USB接口模块可通过所述USB接口,将所述电源模块传输至所述USB接口模块的电量输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指示灯、第二电源指示灯、第三电源指示灯;电源管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模块的当前电量以及所述电源模块是否正在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源模块正在充电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不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不亮;在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高于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不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不亮;在所述电源模块的电量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不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不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模块包括光连接器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包括相互连接的以太网连接器芯片和网络变压器芯片,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所述USB接口模块包括USB连接器芯片、第一电容保护器件、第一以太网芯片,所述USB连接器芯片与所述第一电容保护器件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保护器件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所述Type-C接口模块包括Type-C连接器芯片、第二电容保护器件、第二以太网芯片,所述Type-C连接器芯片与所述第二电容保护器件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保护器件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以太网指示灯,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第二以太网指示灯,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接口为10M\100M\10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USB接口和所述Type-C接口为10M\1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信号接口为单纤单模光接口。
上述光电接口转换装置,通过设置光电转换模块,能够将外部输入的光学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光学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模块,能够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输出。通过设置USB接口模块,能够将USB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USB数据输出。通过设置Type-C接口模块,能够将Type-C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Type-C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交换机芯片,能够将任意一个接口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发给其他的交换机接口。从而能够实现将光学数据、以太网数据、USB数据、Type-C数据,都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能够相互转发。使得光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Type-C接口能够任意的相互转换。使工作人员在检测光纤网络时,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接口的测试工具,都能顺利的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光电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功率指示灯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光电接口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接收光功率范围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发送光功率范围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交换机芯片的电路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光电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以太网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USB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Type-C接口模块的电路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的电路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指示灯的电路图;
附图标记说明:10-光电转换模块,20-以太网接口模块,30-USB接口模块,40-Type-C接口模块,50-交换机芯片,60-控制器,71-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5-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80-电源模块,90-电源管理模块,91-第一电源指示灯,92-第二电源指示灯,93-第三电源指示灯,41-第一以太网指示灯,42-第二以太网指示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空间关系术语例如“在...下”、“在...下面”、“下面的”、“在...之下”、“在...之上”、“上面的”等,在这里可以用于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明白,除了图中所示的取向以外,空间关系术语还包括使用和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翻转,描述为“在其它元件下面”或“在其之下”或“在其下”元件或特征将取向为在其它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和“在...下”可包括上和下两个取向。此外,器件也可以包括另外地取向(譬如,旋转90度或其它取向),并且在此使用的空间描述语相应地被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光电转换器,在工作人员使用不同的测试工具的时候,无法适配不同的测试工具上的电接口。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在于,现有技术中的光电转换器仅包括一个电接口,通常为RJ-45电接口,而目前采用的测试工具越来越多样化,如果采用的测试工具是平板电脑或者超薄型笔记本时,该测试工具并不具备RJ-45电接口,仅具备USB接口或者Type-C接口,因此无法使用传统的光电协议转换器来进行转换。
基于以上原因,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为适用于不同的电接口的电信号的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该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0、以太网接口模块20、USB接口模块30、Type-C接口模块40、交换机芯片50。
光电转换模块10,包括光接口和交换机接口,光电转换模块10的交换机接口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光接口输入的光学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光学数据并从光接口输出。
以太网接口模块20,包括以太网接口和交换机接口,以太网接口模块20的交换机接口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以太网接口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并从以太网接口输出。
USB接口模块30,包括USB接口和交换机接口,USB接口模块30的交换机接口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USB接口输入的USB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USB数据并从USB接口输出。
Type-C接口模块40,包括Type-C接口和交换机接口,Type-C接口模块40的交换机接口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Type-C接口输入的Type-C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Type-C数据并从Type-C接口输出。
交换机芯片50,用于将交换机芯片50连接的任意一个交换机接口传输至交换机芯片50的交换机数据,转发至交换机芯片50连接的其它交换机接口。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光电转换模块,能够将外部输入的光学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光学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以太网接口模块,能够将以太网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输出。通过设置USB接口模块,能够将USB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USB数据输出。通过设置Type-C接口模块,能够将Type-C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发送给交换机,也能够将接收到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Type-C数据输出。通过设置交换机芯片,能够将任意一个接口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发给其他的交换机接口。从而能够实现将光学数据、以太网数据、USB数据、Type-C数据,都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能够相互转发。使得光接口、以太网接口、USB接口、Type-C接口能够任意的相互转换。使工作人员在检测光纤网络时,无论使用的是何种接口的测试工具,都能顺利的进行检测。
示例性地,光电转换模块10包括光连接器芯片,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
示例性地,以太网接口模块20包括相互连接的以太网连接器芯片和网络变压器芯片,网络变压器芯片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
示例性地,USB接口模块30包括USB连接器芯片、第一电容保护器件、第一以太网芯片,USB连接器芯片与第一电容保护器件连接,第一电容保护器件与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第一以太网芯片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
示例性地,Type-C接口模块40包括Type-C连接器芯片、第二电容保护器件、第二以太网芯片,Type-C连接器芯片与第二电容保护器件连接,第二电容保护器件与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第二以太网芯片与交换机芯片50连接。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以太网指示灯41、第二以太网指示灯42。
第一以太网指示灯41,与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第一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
第二以太网指示灯42,与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第二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
示例性地,以太网接口为10M\100M\10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示例性地,USB接口和Type-C接口为10M\1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示例性地,光接口为单纤单模光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控制器60。
控制器60,分别与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以及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在交换机芯片50接收到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时,控制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亮;然后获取接收到的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光功率的数值,分别控制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的亮暗状态。
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二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三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四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五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六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七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八接收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亮。当光功率数值落入对应的范围时,控制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处于对应的亮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来显示处理器芯片是否正在接收光功率,通过设置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来表示该光功率的数值所处的范围,从而能够检测接收的光功率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控制器60。
控制器60,分别与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以及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在交换机芯片50向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交换机数据时,控制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亮;然后获取发送到的光电转换模块10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光功率数值,分别控制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的亮暗状态。
具体地,如图5所示,第一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二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三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四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五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六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
第七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不亮。
第八发送功率预设范围表示为: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亮。当光功率数值落入对应的范围时,控制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处于对应的亮暗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来显示处理器芯片是否正在发送光功率,通过设置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来表示该光功率的数值所处的范围,从而能够检测发送的光功率的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电源模块80。
电源模块80,分别与控制器60、光电转换模块10、以太网接口模块20、USB接口模块30、Type-C接口模块40、以及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为控制器60、光电转换模块10、以太网接口模块20、USB接口模块30、Type-C接口模块40、以及交换机芯片50进行供电。
具体地,Type-C接口模块40通过Type-C接口用于接受外部电源的电量输入,并将电量传输至电源模块80,为电源模块80进行充电。USB接口模块30可通过USB接口,将电源模块80传输至USB接口模块30的电量输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源模块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进行供电,使得在使用光电接口转换装置时,无需再携带电源,从而使光电接口转换装置更加轻便。并且能够通过Type-C接口为电源充电,以及通过USB接口使用电源为其他设备进行充电。进一步增加了光电接口转换装置的功能,还能够作为电源使用,使得光电接口转换装置的功能更加多样化。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光电接口转换装置还包括:第一电源指示灯91、第二电源指示灯92、第三电源指示灯93、电源管理模块90。
电源管理模块90,分别与第一电源指示灯91、第二电源指示灯92、第三电源指示灯93、电源模块80连接,用于采集电源模块80的当前电量以及电源模块80是否正在进行充电,在电源模块80正在充电时,控制第一电源指示灯91亮、第二电源指示灯92不亮、第三电源指示灯93不亮;在电源模块80的电量高于上限阈值时,控制第一电源指示灯91不亮、第二电源指示灯92亮、第三电源指示灯93不亮;在电源模块80的电量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第一电源指示灯91不亮、第二电源指示灯92不亮、第三电源指示灯93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电源管理模块,以及电源指示灯,能够显示电源模块的电量情况,以及电源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得用户能够直观的看到电源模块的情况。
示例性地,如图6至图13所示,提供了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的电路图,包括光电转换电路、以太网接口电路、USB接口电路、Type-C接口电路、交换机芯片电路、电源管理电路、处理器电路。
其中,如图6所示,交换机芯片电路包括交换机芯片RTL8367S-CG、电容C23、晶振器X1、电容C17、电容C18、电阻R19、电阻R59、电阻R60、电容C13、电容C14、电容C15、电容C16、电容C31、电容C32、电阻R10、电感L7、储存芯片AT24C64M/TR、电阻R31、电容C28、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容C59、电容C57、电容C58、电容C62、电容C60、电容C61。交换机芯片的引脚128、116、102、90、82、67、59、42、41、33、21、17、11接电源,引脚122、108、95、69、58、37、27、20、14、6接VDDL端,引脚125、119、115、111、105、99、96、89、85、68、62、61、57、44、43、40、34、32、24、18、12、1接地,电容C23的第一端接地,电容C23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114连接,电阻R25的第一端接VDDL,电阻R25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114连接,电阻R19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9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13连接,电阻R10的第一端接电源,电阻R10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60连接,电容C31、电容C31的第一端接地,电容C31、电容C31的第二端接VDDL端以及电感L7的第一端,VDDL接口分别与电容C59、电容C57、电容C58、电容C62、电容C60、电容C6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59、电容C57、电容C58、电容C62、电容C60、电容C61的第二端接地,,电感L7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63、64连接,电容C29、电容C30的第一端接地,电容C29、电容C30的第二端与电阻R32的第一端以及交换机芯片的引脚65、66连接,电阻R32的第二端接电源,晶振器X1的2、4端接地,晶振器X1的第1端和第3端分别与电容C18和电容C1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8和电容C17的第二端接地,晶振器X1的第1端和第3端分别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83、84连接,储存器芯片的引脚5、6分别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88、87连接,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79、76、75、74连接,储存器芯片的引脚8接电源,引脚8与电阻R3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1的第二端与电容C2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1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86连接,电容C28的第二端接地,储存器芯片的引脚1、2、3、4接地。
如图7所示,光电转换电路包括光连接器芯片744410001、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的第一端和VCCT(发射电源)接口连接,电阻R9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与连接器芯片的引脚2、4、5、6、8连接,电阻R9的第二端与连接器芯片的引脚3连接,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17、20、9、10、14、11接地,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9、18、13、12分别与交换机芯片RTL8367S-CG的引脚36、35、38、39连接。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5与VCCT(发射电源)接口连接、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6与VCCR(接受电源)接口连接。
如图8和图13所示,以太网接口电路包括以太网连接器芯片R-RJ45R08P-C000、网络变压器芯片G2406S、电阻R15、电阻R16、电阻R1、电容C1、电容C4、灯泡M3。以太网连接器芯片的引脚9与电源连接,引脚12接地,电阻R15的第一端用于连接LED灯,第二端与以太网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1连接,电阻R16的第一端与以太网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0连接,电阻R16的第二端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72连接,以太网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2、3、4、5、6、7、8分别与网络变压器芯片的引脚13、14、16、19、20、17、22、23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接M3,电容C4的第二端与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的第二端与网络变压器芯片的引脚15、18、21、24连接,电容C1的第一端接地,第二端与网络变压器芯片的引脚10、7、4、1连接,网络变压器芯片的引脚12、11、9、8、6、5、3、2分别与交换机芯片RTL8367S-CG的引脚2、3、4、5、7、8、9、10连接。
如图9和图13所示,USB接口电路包括USB连接器芯片USB2USB-302S、电容保护器件USBLC6-2SC6、以太网芯片RTL8152B-VB-CG、闪存芯片MX25L1606EM1I-12G、电阻R35、电阻R34、电阻R52、电阻R42、电阻R41、电阻R2、电阻R36、晶振器X2、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35、电容C36、C38,全向天线F3、指示灯芯片LED2、电阻R17、电阻R18、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电容C76、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USB连接器芯片的引脚5、6、4接地与电阻R34、电阻R35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4、电阻R35的第二端接地,USB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与全向天线F3的第一端连接,全向天线F3的第二端与电源连接,全向天线F3的第二端与电容保护器件D4的引脚5连接,USB连接器芯片的引脚2与电容保护器件D4的引脚6、1连接,USB连接器芯片的引脚3与电容保护器件D4的引脚4、3连接,电容保护器件D4的引脚2接地,电容保护器件D4的引脚1、3分别与以太网芯片U7的引脚7、8连接,电阻R52的第一端接电源,电阻R52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1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9、12、16、23与V10-U连接,V10-U分别与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电容C7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3、电容C74、电容C75、电容C76的第二端接地,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0、13、1与电阻R42、电阻R41、电阻R2的第一端、以及VCC33接口连接,VCC33接口分别与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的第二端接地,电阻R42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4连接,电阻R41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8连接,电阻R2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9连接,晶振器X2的2、4端接地,晶振器X2的第1端与电容C36的第一端以及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1连接,晶振器X2的第3端与电容C35的第一端以及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2连接,电容C36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35的第二端接地并且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5、电阻R3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6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4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8与闪存芯片的引脚5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7与电阻R1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8的第二端与指示灯芯片LED2的引脚4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6接地,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3、4、5分别与交换机芯片RTL8367S-CG的引脚103、104、106、107连接,闪存芯片U9的引脚3、7、8接电源,闪存芯片U9的引脚4接地,闪存芯片U9的引脚8与电容C3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8的第二端接地,闪存芯片U9的引脚5、6分别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7、18连接,闪存芯片U9的引脚1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5连接。
如图10和图13所示,Type-C接口电路包括Type-C连接器芯片USB2USB-302S、电容保护器件USBLC6-2SC6、以太网芯片RTL8152B-VB-CG、闪存芯片MX25L1606EM1I-12G、全向天线F2、二极管D6、电阻R47、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电阻R46、电容C42、电容C43、电容C44、电容C45、电容C46、电容C47、电容C37、电容C71、电容C70、电容C69、电容C72、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Type-C连接器芯片的引脚13、14、15、16接地,Type-C连接器芯片的引脚B4A9、A4B9与全向电线F2的第一端连接,全向电线F2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6的正极接电源,Type-C连接器芯片的引脚B7、A7分别与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4连接,Type-C连接器芯片的引脚B6、A6分别与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6连接,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4与引脚3连接,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6与引脚1连接,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2接地,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5接电源,电容保护器件的引脚1、3分别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8、7连接,电阻R47的第一端接电源,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1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9、12、16、23与V10-T连接,V10-T分别与电容C71、电容C70、电容C69、电容C72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1、电容C70、电容C69、电容C72的第二端接地,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0、13、1与电阻R43、电阻R44、电阻R45的第一端、以及VCC33接口连接,电阻R43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4连接,电阻R44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8连接,电阻R45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9连接,VCC33接口分别与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66、电容C67、电容C68、电容C65、电容C64、电容C63的第二端接地,晶振器X3的2、4端接地,晶振器X3的第1端与电容C46的第一端以及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1连接,晶振器X3的第3端与电容C47的第一端以及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2连接,电容C46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47的第二端接地并且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5、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4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8与闪存芯片的引脚5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7与电阻R17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17的第二端与指示灯芯片LED2的引脚2连接、以太网芯片的引脚6接地,以太网芯片的引脚2、3、4、5分别与交换机芯片RTL8367S-CG的引脚117、118、120、121连接,闪存芯片U8的引脚3、7、8接电源,闪存芯片U8的引脚4接地,闪存芯片U8的引脚8与电容C38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38的第二端接地,闪存芯片U8的引脚5、6分别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7、18连接,闪存芯片U8的引脚1与以太网芯片的引脚15连接。
如图11和图13所示,电源管理电路包括电源管理芯片TP5000-QFN16、电源指示灯芯片LED4、电阻R20、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电阻R24、电容C22、电容C33、电容C20、电容C19、二极管D1、电感L5、开关SW1、电阻R33、二极管D3、开关管Q1、开关SW2、电容C24、电容C25、DC-DC芯片U4、电感L6、二极管D2、电阻R29、电阻R30、电容C26、电容C27。电容C22和电容C33的第一端接地,电容C22和电容C33的第二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6、1、2、以及电源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7、11、6、7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3与开关SW1的第一端连接,开关SW1的第二端接电源,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2通过电阻20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0通过电容C20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9通过电容C21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8和引脚9分别连接在电阻R22和电阻R24的两端,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8与电容C19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19的第二端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3、4与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接地,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3、4、5与电感L5的第一端连接,电感L5的第二端与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8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6与电阻R2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3的第二端与电源指示灯芯片的引脚3、5连接,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15、14分别与电源指示灯芯片的引脚4、6连接,电源指示灯芯片的引脚2与电阻R2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1的第二端接地,电源指示灯芯片的引脚1接电源,电阻R33的第一端接地,电阻R33的第二端接电源,电阻R33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电阻R33的第二端与开关管Q1的基极连接,开关管Q1的漏极与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开关管Q1的发射极与电源管理芯片的引脚9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开关SW2的引脚2连接,开关SW2的引脚3与电容C24、电容C25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4、电容C25的第一端接VIN,电容C24、电容C25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24、电容C25的第一端与电感L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25的第一端与DC-DC芯片U4的引脚4、5连接,电感L6的第二端与DC-DC芯片U4的引脚1连接,DC-DC芯片U4的引脚2接地,电感L6的第二端与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与电阻R2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29的第二端与DC-DC芯片U4的引脚3连接,DC-DC芯片U4的引脚3与电阻R3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30的第二端接地,电容C26、电容C27的第一端接电源,电容C26、电容C27的第二端接地。
如图12和图13所示,控制器电路包括处理器芯片STM8S003F3U6TR、指示灯芯片LED6、指示灯芯片LED3、指示灯芯片LED4、电阻R28、电阻R27、电阻R48、电阻R49、电阻R50、电阻R51、电阻R53、电阻R54、电阻R55、电阻R56、电阻R57、电阻R58、电容C7、电容C6、排针芯片GP26-2520WV-4P。电阻R27的第一端与连接器芯片744410001的引脚8连接,第二端与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0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8、9分别与连接器芯片744410001的引脚4、5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7与指示灯芯片LED6的引脚4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6接电源以及电阻R3的第一端,电阻R3的第二端与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连接,电阻R3的第二端还与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并且与处理器芯片的引脚4以及电容C6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6的第二端与处理器芯片的引脚5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4、16、17分别与电阻R58、电阻R57、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8、电阻R57、电阻R56的第二端分别与指示灯芯片LED3的引脚2、4、6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8、19、20分别与电阻R55、电阻R54、电阻R53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5、电阻R54、电阻R53的第二端分别与指示灯芯片LED4的引脚2、4、6连接,指示灯芯片LED3的引脚1、3、5接电源,指示灯芯片LED4的引脚1、3、5接电源,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3与交换机芯片的引脚86连接,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2与电阻R48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8的第二端与电阻R50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0的第二端接电源,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1与电阻R49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49的第二端与电阻R51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1的第二端接电源,处理器芯片的引脚15与排针芯片的引脚1连接,排针芯片的引脚2接电源,排针芯片的引脚3接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光电接口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光电转换模块(10)、以太网接口模块(20)、USB接口模块(30)、Type-C接口模块(40)、交换机芯片(50);其中,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包括光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所述光接口输入的光学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光学数据并从所述光接口输出;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20),包括以太网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20)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入的以太网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以太网数据并从所述以太网接口输出;
所述USB接口模块(30),包括USB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USB接口模块(30)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所述USB接口输入的USB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USB数据并从所述USB接口输出;
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包括Type-C接口和交换机接口,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的交换机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将从所述Type-C接口输入的Type-C数据转换为交换机数据并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或者将所述交换机芯片(5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转换为Type-C数据并从所述Type-C接口输出;
所述交换机芯片(50),用于将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的任意一个交换机接口传输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的交换机数据,转发至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的其它交换机接口;
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包括光连接器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
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20)包括相互连接的以太网连接器芯片和网络变压器芯片,所述网络变压器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
所述USB接口模块(30)包括USB连接器芯片、第一电容保护器件、第一以太网芯片,所述USB连接器芯片与所述第一电容保护器件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保护器件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
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包括Type-C连接器芯片、第二电容保护器件、第二以太网芯片,所述Type-C连接器芯片与所述第二电容保护器件连接,所述第二电容保护器件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与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
控制器(60),分别与所述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所述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所述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所述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在所述交换机芯片(50)接收到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1)亮;然后获取接收到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所述光功率的数值,分别控制所述第二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2)、所述第三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3)、所述第四接收光功率指示灯(74)的亮暗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
控制器(60),分别与所述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所述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所述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所述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在所述交换机芯片(50)向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传输交换机数据时,控制所述第一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5)亮;然后获取发送到的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的交换机数据对应的光功率的数值,根据所述光功率数值,分别控制所述第二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6)、所述第三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7)、所述第四发送光功率指示灯(78)的亮暗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8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60)、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20)、所述USB接口模块(30)、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连接,用于为所述控制器(60)、所述光电转换模块(10)、所述以太网接口模块(20)、所述USB接口模块(30)、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以及所述交换机芯片(50)进行供电;
所述Type-C接口模块(40)通过所述Type-C接口用于接受外部电源的电量输入,并将所述电量传输至所述电源模块(80),为所述电源模块(80)进行充电;
所述USB接口模块(30)可通过所述USB接口,将所述电源模块(80)传输至所述USB接口模块(30)的电量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电源指示灯(91)、第二电源指示灯(92)、第三电源指示灯(93);
电源管理模块(90),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91)、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92)、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93)、所述电源模块(80)连接,用于采集所述电源模块(80)的当前电量以及所述电源模块(80)是否正在进行充电,在所述电源模块(80)正在充电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91)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92)不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93)不亮;在所述电源模块(80)的电量高于上限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91)不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92)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93)不亮;在所述电源模块(80)的电量低于下限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源指示灯(91)不亮、所述第二电源指示灯(92)不亮、所述第三电源指示灯(93)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以太网指示灯(41),与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
第二以太网指示灯(42),与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以太网芯片工作时亮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太网接口为10M\100M\10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SB接口和所述Type-C接口为10M\100M自适应数据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口为单纤单模光接口。
CN202111241105.2A 2021-10-25 2021-10-25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Active CN113872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1105.2A CN113872891B (zh) 2021-10-25 2021-10-25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1105.2A CN113872891B (zh) 2021-10-25 2021-10-25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891A CN113872891A (zh) 2021-12-31
CN113872891B true CN113872891B (zh) 2023-09-05

Family

ID=789978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1105.2A Active CN113872891B (zh) 2021-10-25 2021-10-25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289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4478Y (zh) * 2008-08-26 2009-07-15 谊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usb以太网络转换器
CN207321464U (zh) * 2017-10-17 2018-05-04 深圳市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sd、tf卡座及rj45接口的多功能转换器
CN110708263A (zh) * 2019-08-31 2020-01-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
CN210166776U (zh) * 2019-06-27 2020-03-20 深圳市东景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Tpye-c接口转换装置
CN111858425A (zh) * 2020-06-02 2020-10-30 深圳市周立功单片机有限公司 一种usb-光纤转换装置及usb通信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35887U (en) * 2008-01-31 2008-07-01 Optoway Technology Inc Fiber-USB Ethernet converter
WO2019071466A1 (zh) * 2017-10-11 2019-04-18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接头转换器
WO2019071579A1 (zh) * 2017-10-13 2019-04-18 广东高普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接口转接电路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274478Y (zh) * 2008-08-26 2009-07-15 谊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纤-usb以太网络转换器
CN207321464U (zh) * 2017-10-17 2018-05-04 深圳市迪比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sd、tf卡座及rj45接口的多功能转换器
CN210166776U (zh) * 2019-06-27 2020-03-20 深圳市东景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Tpye-c接口转换装置
CN110708263A (zh) * 2019-08-31 2020-01-17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交换机
CN111858425A (zh) * 2020-06-02 2020-10-30 深圳市周立功单片机有限公司 一种usb-光纤转换装置及usb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891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31998A (zh) 一种光模块及光模块的固件烧写方法
CN108919711A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Linux的远程信息交互系统
CN113872891B (zh) 光电接口转换装置
CN210112219U (zh) 基于usb控制的多路蓝牙麦克风系统
CN202364221U (zh) 带有光功率测试的网络测试装置
CN210348482U (zh) Rs485接口与rs232接口自动切换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14795156U (zh) 一种多功能线缆故障检测仪
CN20796798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的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210465520U (zh) 一种可与智能手机配合使用的数字示波器
CN210514598U (zh) 一种4~20mA标定器
CN203119505U (zh) 电力系统防误钥匙的红外信息传输电路及其装置
CN212211026U (zh) 一种管理型交换机的无线管理装置
CN206893301U (zh) 带多功能usb接口的音视频播放器
CN109450546A (zh) 远程数据集抄光纤通信装置、采集器及双线通信网络系统
CN215116490U (zh) 一种移动设备电流、电压及功率的动态检测装置
CN217591106U (zh) 一种蓝牙串口记录分析仪
CN108320423A (zh) 一种具有报警系统的户外光伏灯具
CN214756656U (zh) 一种光电复合缆盘及隧道内电缆敷设的安全监控系统
CN216561766U (zh) 一种集成主板数据采集模块
CN214042308U (zh) Ar显示设备中相机数据回传电路结构
CN220253676U (zh) 一种智慧安全插座及其控制系统
CN209118489U (zh) 远程数据集抄光纤通信装置、采集器及单线通信网络系统
CN218886021U (zh) 一种交直流多通道电压电流检测电路
CN210326675U (zh) 一种便携式调试辅助装置
CN214335054U (zh) 一种交流电流传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Hu Yueshen

Inventor after: Zhang Pengwang

Inventor after: Li Yang

Inventor after: Zheng Xinming

Inventor after: He Hongzi

Inventor after: Zhou Weizhen

Inventor after: Xiao Xiao

Inventor after: Meng Youxiang

Inventor after: Luo Xiaohang

Inventor after: Kong Jian

Inventor after: Jiang Weipeng

Inventor after: He Xinggu

Inventor after: Zhu Youwei

Inventor after: Zhu Yifeng

Inventor after: Lu Jinqi

Inventor after: Lei Mingdong

Inventor before: Hu Yueshe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