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2741A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72741A CN113872741A CN202111039035.2A CN202111039035A CN113872741A CN 113872741 A CN113872741 A CN 113872741A CN 202111039035 A CN202111039035 A CN 202111039035A CN 113872741 A CN113872741 A CN 113872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 information
- frequency resource
- time
- physical layer
-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3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 H04L1/0038—Blind format det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因此,本公开实现了控制信息接收端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分案申请说明
本申请是基于申请号为201980000878.6,申请日为2019年5月24日,发明创造名称为“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的中国专利发明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V2X(Vehicle to Everything,车联网)通信中,可以包括V2V(Vehicle toVehicle,车车互联)通信、V2I(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车和路互联)通信和V2P(Vehicle to Pedestrian,车人互联)通信等。现有技术中,可以利用现有的蜂窝通信技术支持V2X通信,即利用原有蜂窝网络中终端设备和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进行通信(上行/下行通信);也可以直接通过设备之间的直连链路进行通信(直连通信)。但是,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V2X通信中只能支持一些基础的安全方面的V2X应用。因此,为了支持新的V2X业务和满足新的V2X技术要求,NR(New Radio,新空口)V2X通信需要提供更高的通信速率,更短的通信延时,更可靠的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并使用所述下行信令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使用预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根据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获取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包括:
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将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不同的物理层参数;
使用所述对应的物理参数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发送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
可选地,所述对应的物理层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包括:
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或者
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从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检测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
根据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不同的所述物理层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并使用所述下行信令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预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添加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第一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发送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不同的物理层参数;
第二发送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对应的物理参数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发送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
可选地,所述对应的物理层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第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可选地,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可选地,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或者
第二处理子模块,被配置为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二接收模块包括:
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检测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
指示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不同的所述物理层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可选地,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还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该第二时频资源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可以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从而实现了控制信息接收端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本公开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还可以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实现了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如图1所示,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10-130:
在步骤110中,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可以固定,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可以不固定;第一物理层信道可以为PSCCH(Physical 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直连控制信道)。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通过PSCCH发送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在PSCCH上接收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需要进行盲检测。
相关技术中,为了支持直连通信的单播、组播业务使用物理层HARQ(Hybrid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重传机制,在由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给控制信息接收端的SCI(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物理层直连通信控制信息)中需要包含额外的HARQ相关信息。例如,HARQ进程ID,物理层源ID,NDI(New Data Indicator,新数据指示),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等。而对于广播通信,由于不支持HARQ反馈,则不需要这些控制信息。由于车联网业务需要同时支持单播、组播和广播业务,所以在车联网通信中会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控制信息。但是,针对大小不一致的控制信息,如果使用同一种调制编码方式来传输,会占用不同大小的时频资源,造成盲检复杂度的增加。
因此,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把控制信息分割成两部分进行传输,即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固定,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不固定,这样不论单播、组播还是广播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大小都一致,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大小不一致(例如,广播可能就没有第二部分信息)。对于控制信息接收端,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接收需要进行盲检测,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接收可以不进行盲检测,而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来接收,这样可以减少控制信息接收端的盲检复杂度。
其中,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可能包括共有的信息、以及和用户感知有关的信息,例如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相关PSSCH传输所使用的频率资源(例如,起始PRB(Physical Resource Block,物理资源块)位置,起始PRB大小等),PSSCH传输时间相关信息(也可能隐性或者固定,则不需要指示),盲重传相关信息(blindretrasnmission),资源占用相关信息(如指示未来的资源占用),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相关指示信息等。另外,目标地址也有可能提放在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可以包括额外的控制信息。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支持HARQ重传,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可以包括HARQ相关信息,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可以不包括HARQ相关信息,这样即保证了能够支持HARQ重传,还避免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情形。
在步骤120中,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该第二时频资源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有可能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一样使用控制信道即PSCCH进行传输,也有可能和数据一起使用数据信道即PSSCH(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直连共享信道)进行传输,所以,控制信息发送端在发送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之前,需要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通知控制信息接收端,这样便于控制信息接收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其中,影响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一起使用数据信道即PSSCH进行传输时,影响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的因素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1)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信息比特数大小;(2)所述PSSCH的时频资源大小;(3)所述数据使用所述PSSCH传输时的调整编码方式;(4)所述数据使用所述PSSCH传输时的比特数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120之前,还可以包括:
(1-1)根据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1-2)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1-1)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可以与上述(1-2)中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1-1)中的第一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传输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以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上述(1-1)中的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比如:预定义或者预配置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例如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正交相移键控)调制,1/3码率;之后根据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进行信道编码后)的信息比特数计算出给定调制编码方式下所需要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的个数(即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又比如:预定义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方式,例如QPSK调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编码效率和PSSCH中预定传输的数据的信息比特数相关;假设PSSCH中可供数据或者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为K,数据在信道编码前的比特数为M,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比特数为N,那么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即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K成正比,和M成反比,和N成正比,其具体实现过程如公式(1)所示。
上述公式(1)中,K为PSSCH中可供数据或者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N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是数据在信道编码前的比特数,C是为其他可能影响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占用时间频率单元数目的参数。
又比如:定义多种可能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方式,通过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的信息域指示具体使用哪种调制编码方式。例如: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包含2比特信息,可以指示4种可能的调制编码方式;或者,通过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的某些信息域隐性的指示使用哪种调整编码方式,例如当MCS域指示数据调制编码方式为QPSK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使用调制编码方式1,当MCS域指示数据调制编码方式为16QAM(QuadratureAmplitude Modulation,正交幅度调制)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使用调制编码方式2,等等。
又比如:定义调节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alpha(即第一参数),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是{1、1.2、1.4、…}中的一个;那么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即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alpha的取值成正比,其具体实现过程如公式(2)所示。第一指示信息为3比特信息,可以指示8个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方法计算第二时频资源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即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上述公式(2)中,K为PSSCH中可供数据或者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占用的时间频率单元数目,N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比特数,M是数据在信道编码前的比特数,alpha是调节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上述(1-2)时,可以使用基站下行信令配置中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或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第一参数的取值来实现,其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2-1)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并使用所述下行信令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2-2)使用预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上述(1-2)时,可以使用基站下行信令配置中的第一映射关系或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第二映射关系来实现,其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3-1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3-2)获取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步骤130中,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有可能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一样使用控制信道即PSCCH进行传输,也有可能和数据一起使用数据信道即PSSCH(PhysicalSide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直连共享信道)进行传输,所以,这里的用于传输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能是PSCCH,也有可能是PSSCH。也就是说,上述步骤110中的第一物理层信道和上述步骤130中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另外,对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来说,上述步骤110、步骤120和步骤130这三个步骤之间可以是并列关系,没有严格的时间上的前后关系。因此,本公开中对上述步骤110、步骤120和步骤130这三个步骤之间的执行顺序不作限制。
在一实例性场景中,如图2所示,包括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A和UE B。其中,UE A用于表征控制信息发送端UE B,用于表征控制信息接收端。
UE A可以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UEB;还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UE B,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该第二时频资源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可以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UE B;
与此对应的,UE B可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UE A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还可以接收UE A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可以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UE A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还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该第二时频资源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可以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从而实现了控制信息接收端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并建立在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10-330:
在步骤310中,将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一部分。比如:将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的信息域中。
在步骤320中,将携带有第一指示信息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第一物理层信道可以为PSCCH。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通过PSCCH发送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在PSCCH上接收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需要进行盲检测。
针对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随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时,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随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控制信息接收端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并建立在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10-420:
在步骤410中,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不同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不同的物理层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来隐式指示该第一指示信息的信息内容。
在步骤420中,使用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向控制信息接收端发送承载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第一物理层信道可以为PSCCH。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通过PSCCH发送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在PSCCH上接收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需要进行盲检测。
针对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利用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隐性指示第一指示信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410中的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4-1)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DMRS(DemodulationReference Sgnal,解调参考信号)序列号;
(4-2)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时,可以用于承载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隐性指示第一指示信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控制信息接收端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效率。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如图5所示,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510-530:
在步骤510中,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出现大小不一致的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把控制信息分割成两部分进行传输,即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固定,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大小不固定,这样不论单播、组播还是广播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大小都一致,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大小不一致(例如,广播可能就没有第二部分信息)。对于控制信息接收端,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接收需要进行盲检测,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接收可以不进行盲检测,而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来接收,这样可以减少控制信息接收端的盲检复杂度。
其中,用于承载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可以为PSCCH。也就是说,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通过PSCCH发送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在PSCCH上接收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需要进行盲检测。
在步骤520中,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有可能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一样使用控制信道即PSCCH进行传输,也有可能和数据一起使用数据信道即PSSCH(PhysicalSide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直连共享信道)进行传输,所以,控制信息发送端在发送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之前,需要通过第一指示信息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通知控制信息接收端。与此对应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接收到第一指示通知后,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520之后,还可以包括:
(5-1)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5-2)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5-1)中的第一参数的取值可以与上述(5-2)中的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成正比。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5-1)中的第一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用于传输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以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上述(5-1)中的第一参数可以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执行上述(5-1)时,可以使用基站下行信令配置中的第一映射关系或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第二映射关系来实现,其实现过程可以包括:
(6-1)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或者
(6-2)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
在步骤530中,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有可能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一样使用控制信道即PSCCH进行传输,也有可能和数据一起使用数据信道即PSSCH进行传输,所以,这里的用于传输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能是PSCCH,也有可能是PSSCH。也就是说,上述步骤510中的第一物理层信道和上述步骤530中的第二物理层信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还可以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实现了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并建立在图5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在执行步骤520时,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610:
在步骤610中,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指示信息可以为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一部分。比如:第一指示信息位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的信息域中。并且,由于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随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所以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直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并建立在图5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520时,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710-720:
在步骤710中,检测承载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
本公开实施例中,针对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第一物理层信道可以为PSCCH。并且,由于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利用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隐性指示第一指示信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710中的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参数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项:
(7-1)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DMRS序列;
(7-2)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在步骤720中,根据第一物理层信道使用的物理层参数确定第一指示信息,不同的物理层参数对应不同的第一指示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效率。
与前述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实施例。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并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如图8所示,该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81,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第二发送模块82,被配置为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第三发送模块83,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控制信息发送端可以将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还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该第二时频资源为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可以将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从而实现了控制信息接收端能够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8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一计算模块91,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第一确定模块9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10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并使用所述下行信令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二确定子模块102,被配置为使用预配置中指示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确定模块92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11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或者
第四确定子模块112,被配置为获取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8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82可以包括:
添加子模块121,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第一发送子模块122,被配置为将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时,可以将第一指示信息随同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控制信息接收端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8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发送模块82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131,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的物理参数,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对应不同的物理层参数;
第二发送子模块132,被配置为使用所述对应的物理参数向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发送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3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对应的物理层参数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在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时,可以用于承载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隐性指示第一指示信息,这样控制信息接收端就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控制信息接收端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效率。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可以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并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如图14所示,该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141,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第二接收模块142,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第三接收模块143,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控制信息接收端可以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部分控制信息,还可以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实现了根据控制信息发送端的指示来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而不需要盲检,并降低了盲检复杂度,还提高了直连通信的通信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4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151,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第二计算模块15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参数包括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调制编码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51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161,被配置为接收基站下行信令配置,得到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或者
第二处理子模块162,被配置为使用预配置中包含的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与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并使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4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7所示,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包括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42可以包括:
获取子模块171,被配置为从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直接从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获取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并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准确性,还提高了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4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所述第二接收模块142可以包括:
检测子模块181,被配置为检测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
指示信息确定子模块18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不同的所述物理层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在图18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第一物理层信道的DMRS序列;
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时所使用的传输格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通过检测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并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以及在第二时频资源上接收该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从而提高了控制信息指示的灵活性,也提高了接收第二部分控制信息的效率。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4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图5至图7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
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装置1900可以被提供为控制信息发送端。如图19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资源配置装置1900,该装置1900可以是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
参照图19,装置19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901,存储器1902,电源组件1903,多媒体组件1904,音频组件19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1906,传感器组件1907,以及通信组件1908。
处理组件1901通常控制装置19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9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9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9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9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904和处理组件19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9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9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9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9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903为装置19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9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19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904包括在所述装置19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9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9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9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9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9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902或经由通信组件19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9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906为处理组件19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9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9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907可以检测到装置19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9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907还可以检测装置1900或装置19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9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9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9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9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9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9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9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9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9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9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9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9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19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1900的处理器19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1900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所述装置用于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
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装置2000可以被提供为控制信息接收端。如图20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连资源配置装置2000,该装置2000可以是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
参照图20,装置20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001,存储器2002,电源组件2003,多媒体组件2004,音频组件20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2006,传感器组件2007,以及通信组件2008。
处理组件2001通常控制装置20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2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0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0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0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0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004和处理组件20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0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20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0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20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2003为装置2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20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20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004包括在所述装置20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20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2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20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0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0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002或经由通信组件20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0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2006为处理组件20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20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0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007可以检测到装置20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20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2007还可以检测装置2000或装置20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20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20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20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20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20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0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0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0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0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0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20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0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0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000的处理器20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2000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20)
1.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参数: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相关PSSCH传输所使用的频率资源、PSSCH传输时间相关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包括:
将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添加到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将携带有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相关信息。
9.一种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方法包括: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个参数:调制与编码策略MCS、相关PSSCH传输所使用的频率资源、PSSCH传输时间相关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参数的取值;
根据所述第一参数计算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和所述第一参数的取值成正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数据传输所使用的物理层信道;所述第一参数包括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编码效率的比值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包括:
检测承载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的所述第一物理层信道所使用的物理层参数;
根据所述使用的物理层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不同的所述物理层参数对应不同的所述第一指示信息。
16.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第二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第三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17.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第二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第三接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18.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或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9-15任一所述的控制信息传输方法。
19.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发送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将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占用第一时频资源发送至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将第一指示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将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占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发送至所述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20.一种控制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直连通信中的控制信息接收端,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部分控制信息和第二部分控制信息;
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在第一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一物理层信道接收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一物理层信息为物理直连控制信道PSCCH;
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时频资源的大小,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为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传输所占用的时间频率资源;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携带在所述第一部分控制信息中;
在所述第二时频资源上通过第二物理层信道接收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部分控制信息;所述第二物理层信道为物理直连共享信道PSSC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39035.2A CN113872741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9/088437 WO2020237449A1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1980000878.6A CN110326353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2111039035.2A CN113872741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0878.6A Division CN110326353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72741A true CN113872741A (zh) | 2021-12-31 |
Family
ID=6812637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0878.6A Active CN110326353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202111039035.2A Pending CN113872741A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80000878.6A Active CN110326353B (zh) | 2019-05-24 | 2019-05-24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120064B2 (zh) |
EP (1) | EP3979730B1 (zh) |
JP (1) | JP7397098B2 (zh) |
KR (1) | KR20220006612A (zh) |
CN (2) | CN110326353B (zh) |
BR (1) | BR112021023459A2 (zh) |
ES (1) | ES2955403T3 (zh) |
PL (1) | PL3979730T3 (zh) |
SG (1) | SG11202113031TA (zh) |
WO (1) | WO202023744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210006318A1 (en) * | 2019-07-03 | 2021-01-07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AU2019468597C1 (en) * | 2019-09-30 | 2024-06-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CN112702711B (zh) * | 2019-10-23 | 2022-08-09 |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车联网终端无线连接方法和装置 |
WO2021088081A1 (zh) * | 2019-11-08 | 2021-05-1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和通信装置 |
US12009932B2 (en) * | 2020-09-25 | 2024-06-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ype 3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codebook for sidelink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793092A (zh) * | 2015-11-19 | 2017-05-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
JP2017516323A (ja) * | 2014-03-31 | 2017-06-15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2D通信方法、D2D通信対応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およびeNode B |
CN107277923A (zh) * | 2016-04-01 | 2017-10-2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善使用配置资源的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631912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029102B (zh) * | 2015-09-24 | 2022-04-19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
CN107027177B (zh) * | 2016-01-29 | 2019-12-13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检测方法及装置 |
JPWO2017142031A1 (ja) * | 2016-02-19 | 2018-12-13 |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US10757690B2 (en) * | 2016-11-03 | 2020-08-2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information piggyback in shared channel |
CN108365879B (zh) * | 2017-01-26 | 2021-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发送方法和装置及数据接收方法和装置 |
CN108633020B (zh) * | 2017-03-23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信息发送、接收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0067782A1 (en) * | 2018-09-28 | 2020-04-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groupcast feedback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20200236667A1 (en) * | 2019-01-23 | 2020-07-23 | Lg Electronics Inc. |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mat of nr v2x |
US11229042B2 (en) * | 2019-02-12 | 2022-01-18 |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nd communicating multi-stage side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TWI736174B (zh) * | 2019-03-21 | 2021-08-1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系統中處理裝置到裝置回饋傳送的方法和設備 |
-
2019
- 2019-05-24 WO PCT/CN2019/088437 patent/WO202023744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9-05-24 BR BR112021023459A patent/BR112021023459A2/pt unknown
- 2019-05-24 SG SG11202113031TA patent/SG11202113031TA/en unknown
- 2019-05-24 CN CN201980000878.6A patent/CN110326353B/zh active Active
- 2019-05-24 PL PL19930611.9T patent/PL3979730T3/pl unknown
- 2019-05-24 ES ES19930611T patent/ES2955403T3/es active Active
- 2019-05-24 JP JP2021568145A patent/JP73970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9-05-24 US US17/613,901 patent/US121200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9-05-24 CN CN202111039035.2A patent/CN113872741A/zh active Pending
- 2019-05-24 KR KR1020217040420A patent/KR2022000661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9-05-24 EP EP19930611.9A patent/EP3979730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7516323A (ja) * | 2014-03-31 | 2017-06-15 | パナソニック 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 プロパティ 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オブ アメリカ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D2D通信方法、D2D通信対応ワイヤレスデバイス、およびeNode B |
CN106793092A (zh) * | 2015-11-19 | 2017-05-3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信道资源的获取方法及设备 |
CN107277923A (zh) * | 2016-04-01 | 2017-10-20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改善使用配置资源的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
CN108631912A (zh) * | 2017-03-23 | 2018-10-09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传输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ERICSSON: ""R1-1813648 Ericsson - On 2-stage PSCCH design"", 3GPP TSG_RAN\\WG1_RL1, 3 November 2018 (2018-11-03), pages 1 - 2 * |
MEDIATEK INC.: ""R1-1900196 On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3GPP TSG_RAN\\WG1_RL1, 12 January 2019 (2019-01-12) * |
MEDIATEK INC.: ""R1-1906553 Discussion on sidelink physical layer structure"", 3GPP TSG_RAN\\WG1_RL1, 4 May 2019 (2019-05-04), pages 2 * |
华为等: ""R1-1906596"", 3GPP TSG_RAN\\WG1_RL1, 4 May 2019 (2019-05-0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220006612A (ko) | 2022-01-17 |
ES2955403T3 (es) | 2023-11-30 |
BR112021023459A2 (pt) | 2022-01-18 |
JP2022533350A (ja) | 2022-07-22 |
PL3979730T3 (pl) | 2023-11-20 |
CN110326353A (zh) | 2019-10-11 |
WO2020237449A1 (zh) | 2020-12-03 |
JP7397098B2 (ja) | 2023-12-12 |
EP3979730B1 (en) | 2023-08-09 |
SG11202113031TA (en) | 2021-12-30 |
CN110326353B (zh) | 2021-09-28 |
EP3979730A1 (en) | 2022-04-06 |
US12120064B2 (en) | 2024-10-15 |
US20220263638A1 (en) | 2022-08-18 |
EP3979730A4 (en) | 2022-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825467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0326353B (zh) | 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0945826B (zh) | 反馈方法、反馈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068084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user equipment | |
US11528744B2 (en)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systems for transmitting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9156028B (zh) | 上行消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391467B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10945825B (zh) | 反馈方法、反馈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8401480B (zh) | 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886789B (zh) | 确定上下行切换点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0383749B (zh) | 控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945815A (zh) | 直连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指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1200487A (zh) |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harq-ack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9451802B (zh) | 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终端及基站 | |
CN108702775B (zh) |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12514294A (zh) | 反馈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和基站 | |
CN106792880B (zh) | 下行链路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9121464B (zh) | 下行harq反馈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 |
CN109792619B (zh) | 信令检测的实现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基站 | |
CN110574465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
RU2780818C1 (ru) |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нформации управления | |
US12133227B2 (en) | Feedback method, feedback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400336A (zh) | 一种传输配置方法、传输配置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