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2642A -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2642A
CN113872642A CN202111244175.3A CN202111244175A CN113872642A CN 113872642 A CN113872642 A CN 113872642A CN 202111244175 A CN202111244175 A CN 202111244175A CN 113872642 A CN113872642 A CN 1138726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ine
lin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password
code match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4417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2642B (zh
Inventor
余波
雷开军
邓勇
龙涛
廖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Kang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Kang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Kang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Kangt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4417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2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2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2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3/00Line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3/54Systems for transmission via power distribution lines
    • H04B3/544Setting up communications; Call and signall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20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e.g. CAD, simulation, modelling, system secur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中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并上电后会经网线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由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反馈对码应答消息,使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通过对码应答消息确定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属于已对码设备时,采用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自身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从而通过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约束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

Description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技术是一种以电力线作为信息传输介质将网络信号调制到电力线上进行传输的技术,而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线通信技术已被持续引入到家庭网络中进行使用,往往需要在同一用户网络内添加多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并通过每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其他电子设备无线连接/有线连接,以方便用户使用对应电子设备访问该用户网络。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面上的电力线通信设备大多是生产厂家出于生产成本考虑设计的能够大批量生产的通用型设备,这种通用型设备在被生产制造时需要配置相同连网域名及相同连网密码,使不同用户的多个通用型设备在被聚集地利用电力线链路来搭建多个用户各自的用户网络时,往往会存在不同用户的通用型设备自行地相互组网的现象,导致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能够对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自适应对码调整,使对应电力线通信设备仅能接入到对码后的设备连网密码所对应的用户网络中,以约束电力线通信设备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所述对码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并经所述网线将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所述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检测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所述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及所述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进行标识数值大小比较;
在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对应身份标识数值更大或身份标识数值更小的电力线通信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本端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对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对码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连网密码更新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码状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
其中,所述对码状况检测模块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方式,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密码构建选取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密码构建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密码构建更新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以下内容:
本申请中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并完全上电时会经网线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由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反馈该对码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使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通过对码应答消息确定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属于已对码设备时,采用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自身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从而实现对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约束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的组成示意图之二。
图标:10-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20-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30-网线;100-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10-对码请求发送模块;120-对码应答接收模块;130-连网密码更新模块;140-对码状况检测模块;150-密码构建选取模块;160-密码构建指示模块;170-密码构建更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每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在被实际部署之前可以利用网线30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与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进行直接连接,使这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针对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让这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调整为非出厂连网密码的同一连网密码,以将这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约束成仅能接入到对码后的设备连网密码所对应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以图1所示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为例,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可利用网线30直接连接,由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自身并未对码时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以约束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其中,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可以是已与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成功对码的电力线通信设备,此时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在未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连接之前实质已经被约束到某个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成功对码后也将被约束到前述那个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可以是还未与任何电力线通信设备成功对码的电力线通信设备,此时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在成功对码后将被约束到同一个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
在本申请中,为确保上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能够向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以约束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上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实现前述功能,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照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2所示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10~步骤S230。
步骤S210,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网线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未对码设备用于表示对应电力线通信设备尚未与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针对设备连网密码进行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因此当某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会维持在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的状态下,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尚未被约束到某个仅能接入的用户网络下。因此,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上电后会相应地检测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以确定当前自身是否需要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其中,所述已对码设备用于对应电力线通信设备已与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成功针对设备连网密码进行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因此当某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已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将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互不相同,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已被约束到某个仅能接入的用户网络下。
因此,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检测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自身上电并确定自身为未对码设备时,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将相应地通过所述网线30向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发送对码请求消息,以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码请求消息以广播报文的形式通过所述网线30传输给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
步骤S220,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对码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并经网线将对码应答消息发送给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对码请求消息后,会响应该对码请求消息生成携带有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当前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的对码应答消息,并将所述对码应答消息通过网线30反馈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
步骤S230,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而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在作为已对码设备时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出厂连网密码互不相同。因此,当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接收到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后将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以确定自身应该如何对自身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存储有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出厂连网密码,其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各自的出厂连网密码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检测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可以包括:
针对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还可以包括用于表示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对码标识字段,若所述对码标识字段内的字段标识数值置于1则表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为已对码设备,若所述对码标识字段内的字段标识数值置于0则表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为未对码设备,因此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可通过读取所述对码应答消息中的对码标识字段的方式直接确定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
当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接收到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后检测到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已对码设备时,本申请中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对码操作实质需要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约束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当前所对应的有效连网网络下,则需将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当前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维持在相同状态,即采用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所述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对码操作,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约束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所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
由此,本申请可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210~步骤S230,确保上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能够在自身并未对码时向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以约束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使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可选地,请参照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与图2所示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相比,图3所示的第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240~步骤S260。
步骤S240,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在接收到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后检测到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是未对码设备时,本申请中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对码操作实质需要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约束到同一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需将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当前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调整为不是出厂连网密码(包括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各自的出厂连网密码)的同一连网密码,此时需要由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从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中选取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作为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其中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用于针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构建匹配的非出厂连网密码(包括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各自的出厂连网密码)的设备连网密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可随机选取自身或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身份标识进行标识数值大小比较;
在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中,选取对应身份标识数值更大或身份标识数值更小的电力线通信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各自的身份标识可采用MAC地址进行表达。
步骤S250,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向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密码构建指令包括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和/或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确定出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后,会选取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和/或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身份标识作为构建连接密码所需的基础数据,而后基于该基础数据生成包括该基础数据的密码构建指令,并将该密码构建指令下达给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步骤S260,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按照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网线采用待录入密码对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及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获取到自身匹配的密码构建指令后,会调用自身预存的密码构建策略对该密码构建指令所包括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和/或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身份标识进行处理,生成对应的待录入密码,而后采用该待录入密码对自身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并通过网线30将该待录入密码传输给对端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实现对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及第一设备连网密码的内容同步更新,完成对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对码操作,从而将作为未对码设备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和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约束到同一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密码构建策略在所述密码构建指令仅记录有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时的策略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将对应身份标识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字符串转换、将对应身份标识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字符删减、将对应身份标识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字符添加等;所述密码构建策略在所述密码构建指令记录有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时的策略内容可以是,但不限于,将两个身份标识按照特定规则进行字符串拼接、基于一个身份标识对另一个身份标识进行部分字符替换、基于一个身份标识对另一个身份标识进行部分字符删减、基于一个身份标识对另一个身份标识进行部分字符添加等。
由此,本申请可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240~步骤S260,将作为未对码设备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和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约束到同一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在本申请中,为确保每个电力线通信设备能够在未对码时配合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以约束发起对码调整流程的电力线通信设备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应用于上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或上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实现前述功能,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4所示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10~步骤S330。
步骤S310,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端设备即为运行所述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对端设备即为通过所述网线30与所述本端设备直连的另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例如,若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作为本端设备,则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将对应作为对端设备;若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作为本端设备,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将对应作为对端设备。其中,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也相同。
由此,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可以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因此,当本端设备在自身上电并确定自身为未对码设备时,该本端设备将相应地通过所述网线30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以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
步骤S320,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步骤S330,在本端设备根据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当本端设备基于接收到的对码应答消息确定出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时,需将本端设备约束到对端设备当前所对应的有效连网网络下,则需将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维持在相同状态,即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将本端设备约束到对端设备所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
由此,本申请可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310~步骤S330,确保本端设备能够在自身并未对码时向对端设备发起针对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流程,以约束本端设备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使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可选地,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5所示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与图4所示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相比,图5所示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S340~步骤S360。
步骤S340,在本端设备根据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步骤S350,向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步骤S360,在本端设备作为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网线采用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由此,本申请可通过执行上述步骤S340~步骤S360,将作为未对码设备的本端设备和对端设备约束到同一用户的有效连网网络下,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在本申请中,为确保每个电力线通信设备能够对应执行上述图4或图5所示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每个可以经网线30与其他电力线通信设备直连的电力线通信设备处安装一个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并对该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进行功能模块划分的方式来对应执行上述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的具体组成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的组成示意图之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可以包括对码请求发送模块110、对码应答接收模块120及连网密码更新模块130。
对码请求发送模块110,用于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对码应答接收模块120,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连网密码更新模块130,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其中,所述本端设备即为运行所述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对端设备即为通过所述网线30与所述本端设备直连的另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例如,若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作为本端设备,则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将对应作为对端设备;若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20作为本端设备,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10将对应作为对端设备。其中,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也相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对码状况检测模块140,所述对码状况检测模块140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方式,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可选地,请参照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的组成示意图之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密码构建选取模块150、密码构建指示模块160及密码构建更新模块170。
密码构建选取模块150,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密码构建指示模块160,用于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密码构建更新模块170,用于在本端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100,其基本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与前述的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上述的针对第二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的描述内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也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方式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综上所述,在本申请提供的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中,本申请中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并完全上电时会经网线向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由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反馈该对码请求消息所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使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通过对码应答消息确定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属于已对码设备时,采用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自身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从而实现对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的自适应对码调整操作,约束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仅能接入的有效连网网络,确保低成本的通用型电力线通信设备在实际部署时可以直接接入到用户期望网络中,避免出现不同用户的电力线通信设备相互干扰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一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响应所述对码请求消息生成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并经所述网线将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所述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对所述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第二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检测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或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包括:
针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在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
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所述第二设备连网密码及所述第一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对码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身份标识进行标识数值大小比较;
在所述第一电力线通信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力线通信设备中,选取对应身份标识数值更大或身份标识数值更小的电力线通信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5.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步骤,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在本端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8.一种电力线通信对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通过网线直接相连的两个电力线通信设备中的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对码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上电时检测到自身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经所述网线向对端设备发送对码请求消息,其中本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本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
对码应答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对端设备反馈的与所述对码请求消息对应的对码应答消息,其中所述对码应答消息包括对端设备当前的设备连网密码;
连网密码更新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已对码设备的情况下,采用对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对本端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对端设备在作为未对码设备时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对端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所述装置还包括:
对码状况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
其中,所述对码状况检测模块检测本端设备或对端设备是未对码设备还是已对码设备的方式,包括:
针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中任意一个电力线通信设备,将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出厂连网密码进行比较;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相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未对码设备;
若该电力线通信设备的设备连网密码与对应的出厂连网密码不同,则判定该电力线通信设备为已对码设备。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密码构建选取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根据所述对码应答消息检测到对端设备为未对码设备的情况下,从本端设备与对端设备中选取目标密码构建设备;
密码构建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发送密码构建指令,其中所述密码构建指令包括本端设备和/或对端设备的身份标识;
密码构建更新模块,用于在本端设备作为所述目标密码构建设备时,按照所述密码构建指令生成匹配的待录入密码,并经所述网线采用所述待录入密码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各自的设备连网密码进行内容同步更新,以完成对本端设备及对端设备的对码操作。
CN202111244175.3A 2021-10-26 2021-10-26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72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4175.3A CN11387264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44175.3A CN11387264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642A true CN113872642A (zh) 2021-12-31
CN113872642B CN113872642B (zh) 2023-09-01

Family

ID=7899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44175.3A Active CN113872642B (zh) 2021-10-26 2021-10-26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264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260A (zh) * 2023-07-03 2023-08-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电网通讯系统的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543A (zh) * 2013-04-2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码方法、对码控制设备及对码设备
CN104242989A (zh) * 2013-06-24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码方法和装置
CN106341869A (zh) * 2016-10-31 2017-01-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码方法及其装置
WO2017125019A1 (zh) * 2016-01-19 2017-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家庭网络组网的方法及装置和网络设备、存储介质
CN112584338A (zh) * 2020-12-09 2021-03-30 深圳市智路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扩展物联网自动组网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8543A (zh) * 2013-04-24 2013-08-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码方法、对码控制设备及对码设备
CN104242989A (zh) * 2013-06-24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对码方法和装置
WO2017125019A1 (zh) * 2016-01-19 2017-07-2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家庭网络组网的方法及装置和网络设备、存储介质
CN106341869A (zh) * 2016-10-31 2017-01-18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码方法及其装置
CN112584338A (zh) * 2020-12-09 2021-03-30 深圳市智路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线扩展物联网自动组网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260A (zh) * 2023-07-03 2023-08-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电网通讯系统的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6527260B (zh) * 2023-07-03 2023-12-01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一种电网通讯系统的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642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12830B2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の低電力送信プロビジョニング
EP3318048B1 (en) Bluetooth low energy addresses generation
US10999275B2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access for a limited user interface (UI) device
CN102891890B (zh) 一种终端之间的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10830968A (zh)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6370985B2 (ja) 端末によって接続を確立するための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6663110B2 (ja)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接続処理方法及び接続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04506492A (zh) 一种多终端帐号同步的方法及装置
CN109996229B (zh) 基于dht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20170104180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 간의 인증 수행 방법
CN113365227A (zh) Wi-sun网络系统、基于wi-sun网络系统的入网方法、装置及设备
TW201438498A (zh) 無線網路系統及其連線方法
CN107395633A (zh) 一种网络检测方法、网络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
CN113872642A (zh) 电力线通信对码方法及装置
CN112566113A (zh) 密钥生成以及终端配网方法、装置、设备
CN113810427B (zh) 一种渗透测试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546352A (zh) 一种基于无线登录的远程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3196721B (zh) 物联网设备的发现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5227627B (zh) 一种播放设备分组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08684021B (zh) 一种蓝牙低功耗通信方法和装置
EP1622318B1 (en) System and methods for joining the correct wireless network
CN110602732B (zh) 无线配置参数同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22859A (zh) 一种设备联网的方法及装置
KR20210092982A (ko) 저전력 무선 리모콘을 이용한 IoT 장치 제어 방법, IoT 허브 및 IoT 시스템
CN114124275A (zh) 一种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