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3403A -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3403A
CN113863403A CN202111237912.7A CN202111237912A CN113863403A CN 113863403 A CN113863403 A CN 113863403A CN 202111237912 A CN202111237912 A CN 202111237912A CN 113863403 A CN113863403 A CN 113863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quake
building foundation
rod
groun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79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桂昌
刘富明
李朝磊
王跃力
李钢
娄磊
李冬玲
周红
曹玉虎
苏悦
潘梓鑫
陈璞
陈博
晁会军
潘文华
徐小全
耿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2379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3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3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34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7/00Repair of damaged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00Improving or preserving soil or rock, e.g. preserving permafrost soi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8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transmission of vibrations or movements in the foundation soi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侧插设有承重柱;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杆、固定板、贯穿杆、旋转槽、旋转杆和橡胶板,所述地面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机构。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对承重柱的晃动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增加承重柱的稳定性和强度,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由于地震而倒塌,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基加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灾害,很难避免。据统计,由于地壳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地球上每年约有500多万次地震,但只有约5万次的地震能被人类感受到,真正具有破坏性的地震约有1000次,七级以上的大地震一年仅有十几次。而且对于地震的预警,近几十年来通过不懈的努力,对于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也仅仅能够提前几十秒进行地震预警。
现有技术中的一般建筑,并没有从地基的层面进行加固。特别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区域,如果遇到地震,尤其是高等级的强地震,很容易造成建筑倒塌并导致人员伤亡。
本发明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出发,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能够对建筑的地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由于地震而倒塌,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建筑没有从地基的层面进行加固,特别是处于地震带上的区域,如果遇到地震,尤其是高等级的强地震,很容易造成建筑倒塌并导致人员伤亡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
架体,所述架体包括地面,所述地面的内侧插设有承重柱;
活动机构,所述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支撑杆、固定板、贯穿杆、旋转槽、旋转杆和橡胶板,所述地面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机构,所述地面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
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橡胶垫、支撑板、活动板、第一活动杆和第一缓冲块,所述地面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缓冲机构,所述承重柱的底端贴合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板。
优选的,所述承重柱为建筑地基的承重柱,其内部设置有钢筋框架,并外浇混凝土形成。
优选的,所述承重柱为建筑地基的承重柱,其为钢结构承重柱,特别是实心钢材,或者空心钢材。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插设连接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支撑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杆,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旋转槽是包括内螺纹的通孔;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进行配合传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均为梯形螺纹、锯齿螺纹、矩形螺纹中的一种。
优选的,为了保证抗震加固装置的强度,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的材料均为40Cr、65Mn、T12、40WMn、18CrMnTi等中的一种,并经过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为HRC 25-46;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182-203GPa;特别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螺纹传动的强度和寿命,保证地震发生时对建筑地基的保护,并提高其抗震等级,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和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之间满足Y·E大于等于4750小于等于8975。
优选的,特别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螺纹配合时的强度,并保证地震时能够对建筑地基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其抗震等级,所述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支撑柱的直径φ之间满足以下经验关系:
E=α·(Y/φ);
其中,α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1.12-3.04。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朝向支撑柱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手动转轮,以便于橡胶板能够卡紧支撑柱。
优选的,所述抗震加固装置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振动传感器,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或者支撑柱上,并通过变速箱与旋转杆朝向支撑柱外侧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能够使橡胶板能够卡紧支撑柱。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地面上,并与控制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呈四组均匀分布在地面的表面,所述贯穿杆贯穿连接有固定板。
优选的,所述贯穿杆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旋转槽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块,所述第一缓冲块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柱。
优选的,所述弹簧柱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缓冲块,所述第二缓冲块的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活动杆呈两组对称分布在第一缓冲块的表面,所述第二活动杆呈两组对称分布在第二缓冲块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橡胶板中设置有钢板;所述钢板以及设置在钢板外部的橡胶板的形状与承重柱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刚性材质板,特别是钢板,在受到地震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随后又恢复原貌,能够对地震能量进行抵消吸收,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为一体式冲压结构,且与承重柱的底部过盈配合,且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在地震时承重柱能够将受到的力传导至支撑板,进而通过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后恢复原貌,能够对地震能量进行抵消吸收,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可调属性的材料(场相应机械超材料),当地震时,该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变硬,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强度和抗震等级。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缠绕在钢筋框架的外侧,所述钢筋框架作为铁芯,以提高产生的磁性。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
优选的,所述可调属性的材料包括中空格子结构,所述中空格子结构中注入粘性、磁响应流体。所述的粘性、磁响应流体包括铁磁颗粒。所述中空格子结构作为结构件设置在支撑柱的四周表面。
优选的,所述钢板中设置有电磁体,所述电磁体中的第二电磁线圈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所述电源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固定块、支撑杆、固定板、贯穿杆、旋转槽、旋转杆、橡胶板和连接杆的配合,能够对建筑地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
2、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橡胶垫、支撑板、活动板、第一活动杆、第一缓冲块、弹簧柱、第二缓冲块和第二活动杆的配合,便于对承重柱的晃动,进行有效的缓冲,从而增加承重柱的稳定性,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防止建筑由于地震而倒塌,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支撑板为一体式冲压结构,且与承重柱的底部过盈配合,且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在地震时承重柱能够将受到的力传导至支撑板,进而通过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后恢复原貌,能够对地震能量进行抵消吸收,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
4、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抗震加固装置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振动传感器,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或者支撑柱上,并通过变速箱与旋转杆朝向支撑柱外侧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能够使橡胶板能够卡紧支撑柱;从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到橡胶板能够卡紧支撑柱的过程中,地震产生的振动能量能够进行抵消一部分,从而减小地震危害,进而卡紧后提高建筑地基的强度和抗震等级,提高安全性。
5、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缠绕在钢筋框架的外侧,所述钢筋框架作为铁芯,以提高产生的磁性。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所述支撑柱外侧设置有可调属性的材料(场相应机械超材料),当地震时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振动数据的阈值,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接通,支撑柱中的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磁场,使场相应机械超材料瞬间变硬,提高建筑地基的强度和抗震能力。而且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场相应机械超材料还未变硬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抵消地震瞬间产生的能量,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6、本发明的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通过设置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和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之间满足的关系,提高传动螺纹配合时的强度,并保证地震时能够对建筑地基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其抗震等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固定板处的俯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1、地面;12、承重柱;2、活动机构;21、固定块;22、支撑杆;23、固定板;24、贯穿杆;25、旋转槽;26、旋转杆;27、橡胶板;28、连接杆;3、缓冲机构;31、橡胶垫;32、支撑板;33、活动板;34、第一活动杆;35、第一缓冲块;36、弹簧柱;37、第二缓冲块;38、第二活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
架体1,架体1包括地面11,地面11的内侧插设有承重柱12;
活动机构2,活动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支撑杆22、固定板23、贯穿杆24、旋转槽25、旋转杆26和橡胶板27,地面11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机构2,地面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2;
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橡胶垫31、支撑板32、活动板33、第一活动杆34和第一缓冲块35,地面1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缓冲机构3,承重柱12的底端贴合连接有橡胶垫31,橡胶垫31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板32,支撑板32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板33,通过橡胶板27是一种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保障橡胶板27对承重柱12固定的稳定性,并在地震受到冲击时,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晃动,以抵消地震产生的能量,对地基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
所述支撑杆22的插设连接在固定板23的内侧,支撑杆2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杆24,固定板23的内侧开设有旋转槽25,旋转槽25为一通孔,且内部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旋转槽25的内侧设置有旋转杆26,所述旋转杆26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螺纹与外螺纹配合;所述旋转杆2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板27,支撑杆22的表面连接有连接杆28,通过连接杆28连接每组支撑杆22,和支撑杆22形成三角形稳定形形状,从而保障支撑杆22支撑固定板23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块21呈四组均匀分布在地面11的表面,贯穿杆24贯穿连接有固定板23,通过支撑杆22被贯穿杆24固定在固定板23的内侧,从而对固定板23的位置进行支撑。
所述贯穿杆24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内侧,旋转槽25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表面,通过贯穿杆24贯穿支撑杆22,从而将支撑杆22固定在固定板23的内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杆22的位置进行活动,便于对固定板23的位置进行支撑。
所述活动板3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4,第一活动杆3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块35,第一缓冲块35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柱36,弹簧柱36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缓冲块37,第二缓冲块37的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8,通过支撑板32震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杆34和第二活动杆38的活动,通过弹簧柱36对第一缓冲块35和第二缓冲块37进行缓冲,从而对两组第一活动杆34和两组第二活动杆38进行缓冲,从而有效减少支撑板32的震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固定块21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2,通过贯穿杆24贯穿支撑杆22将支撑杆22设置在固定板23的内侧,从而对固定板23进行支撑,通过旋转旋转杆26,从而使旋转杆26在旋转槽25内侧进行活动,从而改变橡胶板27的位置,使橡胶板27抵合承重柱12的表面,从而对承重柱12进行固定,从而有效对承重柱12进行加固;并通过旋转杆26和贯穿杆24进行活动,橡胶板27抵合承重柱12,从而对承重柱12进行固定,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稳定性。通过承重柱12的底端贴合橡胶垫31,橡胶垫31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从而保障对承重柱12震动时的缓冲,通过承重柱12的震动时带动支撑板32的震动,从而带动活动板33的震动,从而带动第一活动杆34和第二活动杆38震动,从而带动第一缓冲块35和第二缓冲块37活动,通过弹簧柱36对第一缓冲块35和第二缓冲块37的活动进行缓冲,从而有效减小震动,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
实施例2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包括:
架体1,架体1包括地面11,地面11的内侧插设有承重柱12;
活动机构2,活动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支撑杆22、固定板23、贯穿杆24、旋转槽25、旋转杆26和橡胶板27,地面11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机构2,地面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21,固定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2;
缓冲机构3,缓冲机构3包括支撑板32、活动板33、第一活动杆34和第一缓冲块35,地面1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缓冲机构3,所述支撑板32为具有一定弹性的刚性材质板,特别是钢板,在受到地震时能够产生一定程度的形变,随后又恢复原貌,能够对地震能量进行抵消吸收,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所述支撑板32为一体式冲压结构,且与承重柱12的底部过盈配合,且之间进行固定连接,从而在地震时承重柱12能够将受到的力传导至支撑板32,进而通过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后恢复原貌,能够对地震能量进行抵消吸收,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减小甚至避免地震的危害。
所述支撑板32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板33,通过橡胶板27是一种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保障橡胶板27对承重柱12固定的稳定性,并在地震受到冲击时,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晃动,以抵消地震产生的能量,对地基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
所述承重柱12为建筑地基的承重柱,其内部设置有钢筋框架,并外浇混凝土形成,或者为钢结构承重柱,特别是实心钢材,或者空心钢材。
所述支撑杆22的插设连接在固定板23的内侧,支撑杆2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杆24,固定板23的内侧开设有旋转槽25,旋转槽25的内侧连接有旋转杆26,旋转杆2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板27,支撑杆22的表面连接有连接杆28,通过连接杆28连接每组支撑杆22,和支撑杆22形成三角形稳定形形状,从而保障支撑杆22支撑固定板23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块21呈四组均匀分布在地面11的表面,贯穿杆24贯穿连接有固定板23,通过支撑杆22被贯穿杆24固定在固定板23的内侧,从而对固定板23的位置进行支撑。
所述贯穿杆24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内侧,旋转槽25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表面,通过贯穿杆24贯穿支撑杆22,从而将支撑杆22固定在固定板23的内侧,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支撑杆22的位置进行活动,便于对固定板23的位置进行支撑。
所述活动板3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4,第一活动杆3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块35,第一缓冲块35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柱36,弹簧柱36的表面连接有第二缓冲块37,第二缓冲块37的表面连接有第二活动杆38,通过支撑板32震动时,带动第一活动杆34和第二活动杆38的活动,通过弹簧柱36对第一缓冲块35和第二缓冲块37进行缓冲,从而对两组第一活动杆34和两组第二活动杆38进行缓冲,从而有效减少支撑板32的震动。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和2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抗震加固装置还包括电机、控制器、振动传感器,所述电机固定在固定板或者支撑柱上,并通过变速箱与旋转杆朝向支撑柱外侧的一端传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能够使橡胶板能够卡紧支撑柱。所述振动传感器设置在地面上,并与控制连接。
当地震发生时,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使橡胶板能够迅速卡紧支撑柱,从而提高建筑地基的强度和抗震等级,对地基进行保护,提高安全性。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振动数据的阈值,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控制控制电机转动。所述阈值的设定根据建筑的结构等综合确定,原建筑的抗震等级高,则阈值大;原建筑的抗震等级低,则阈值小。
所述支撑柱12外侧设置有可调属性的材料(场相应机械超材料),所述支撑柱中设置有第一电磁线圈,所述第一电磁线圈缠绕在钢筋框架的外侧,所述钢筋框架作为铁芯,以提高产生的磁性。所述第一电磁线圈与电源之间设置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
所述可调属性的材料包括中空格子结构,所述中空格子结构中注入粘性、磁响应流体。所述的粘性、磁响应流体包括铁磁颗粒。所述中空格子结构作为结构件设置在支撑柱的四周表面。
所述钢板中设置有电磁体,所述电磁体中的第二电磁线圈通过第二开关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所述电源通过电流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二电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吸引。
当地震时,所述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至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中预设振动数据的阈值,当振动传感器检测地面振动数据超过预设的阈值时,控制器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接通,支撑柱中的第一电磁线圈产生磁场,同时钢板中的第二电磁线圈也产生磁场,使场相应机械超材料瞬间变硬,提高建筑地基的强度和抗震能力。而且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场相应机械超材料还未变硬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从而抵消地震瞬间产生的能量,进而能够更好地提高建筑地基的抗震能力。
所述支撑杆的插设连接在固定板的内侧,所述支撑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杆,所述固定板的内侧开设有旋转槽,所述旋转槽的内侧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靠近支撑柱的一侧设置有橡胶板,所述支撑杆的表面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旋转槽是包括内螺纹的通孔;所述旋转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内螺纹进行配合传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均为梯形螺纹、锯齿螺纹、矩形螺纹中的一种。
为了保证抗震加固装置的强度,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的材料均为40Cr、65Mn、T12、40WMn、18CrMnTi等中的一种,并经过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为HRC 25-46;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182-203GPa;特别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螺纹传动的强度和寿命,保证地震发生时对建筑地基的保护,并提高其抗震等级,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和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之间满足Y·E大于等于4750小于等于8975。当表面硬度不足,容易导致磨损严重,当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不合适时,容易产生断齿、掰齿等,特别是在地震时产生很大的振动的冲击的情况下,所有需要综合考虑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和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两个因素的关系。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是指从表面开始向材料内部5mm之内的硬度;其内部材料是指从表面开始向材料内部5mm之内的其他材料。
为了保证抗震加固装置的强度,所述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的材料均为40Cr、65Mn、T12、40WMn、18CrMnTi等中的一种,并经过表面热处理。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为HRC 25-46;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为182-203GPa;特别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螺纹传动的强度和寿命,保证地震发生时对建筑地基的保护,并提高其抗震等级,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和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之间满足Y·E大于等于4750小于等于8975。
特别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传动螺纹配合时的强度,并保证地震时能够对建筑地基进行更好的防护,提高其抗震等级,所述所述的表面热处理后内螺纹和外螺纹配合处洛氏硬度Y、内部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支撑柱的直径φ(取值范围为0.25-0.4米)之间满足以下经验关系:
E=α·(Y/φ);
其中,α为关系系数,取值范围为1.12-3.04。
实施例4
为了验证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抗震能力,在地震模拟平台上建设两个同样的建筑进行试验,采用以下试验进行对比验证:
试验1、在长宽均为8米(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的地面上建造三层建筑,每层的高度均为3米;采用钢筋混凝土做8个柱子作为建筑的支撑柱(正方形的四个角各设一个柱子,每一边的中央设置一个柱子),且每个柱子深入地面0.8米,每个柱子的截面均为圆形,半径为0.3米。
试验2、也是在在长宽均为8米(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的地面上建造三层建筑,每层的层高、柱子的数量、尺寸以及深入到地面以下的深度均与试验1相同,并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经验证,试验2中的建筑地基抗震能力提高了75-86%,明显提高了建筑地基的抗震等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8)

1.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1),所述架体(1)包括地面(11),所述地面(11)的内侧插设有承重柱(12);
活动机构(2),所述活动机构(2)包括固定块(21)、支撑杆(22)、固定板(23)、贯穿杆(24)、旋转槽(25)、旋转杆(26)和橡胶板(27),所述地面(11)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机构(2),所述地面(11)的表面活动连接有固定块(21),所述固定块(2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支撑杆(22);
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支撑板(32)、活动板(33)、第一活动杆(34)和第一缓冲块(35),所述地面(1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缓冲机构(3),所述支撑板(32)为一体式冲压结构且具有一定弹性的刚性材质板,与承重柱(12)的底部过盈配合,且之间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承重柱(12)的底端贴合连接有橡胶垫(31),所述橡胶垫(31)的表面连接有支撑板(32),所述支撑板(32)的表面连接有活动板(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插设连接在固定板(23)的内侧,所述支撑杆(22)的内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杆(24),所述固定板(23)的内侧开设有旋转槽(25),所述旋转槽(25)的内侧连接有旋转杆(26),所述旋转杆(26)的表面连接有橡胶板(27),所述支撑杆(22)的表面连接有连接杆(28)。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21)呈四组均匀分布在地面(11)的表面,所述贯穿杆(24)贯穿连接有固定板(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杆(24)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内侧,所述旋转槽(25)呈两组对称分布在固定板(23)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3)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活动杆(34),所述第一活动杆(34)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第一缓冲块(35),所述第一缓冲块(35)的表面连接有弹簧柱(3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杆(34)呈两组对称分布在第一缓冲块(35)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活动杆(38)呈两组对称分布在第二缓冲块(37)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中设置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缠绕在支撑柱(12)中的钢筋框架的外侧,所述钢筋框架作为铁芯;所述电磁线圈与电源之间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控制器控制其通断;所述支撑柱(12)外侧设置有可调属性的材料(场相应机械超材料),地震时该材料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瞬间变硬。
CN202111237912.7A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Withdrawn CN113863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7912.7A CN113863403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7912.7A CN113863403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3403A true CN113863403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7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7912.7A Withdrawn CN113863403A (zh) 2021-10-25 2021-10-25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34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7619A (zh) * 2022-05-23 2022-07-12 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式地基结构及减震式建筑结构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3216A (ja) * 2013-02-27 2014-09-08 Joho Kagaku Kenkyusho:Kk 重量構造物の可塑性コロイドによる免震構造と免震素材
CN108951936A (zh) * 2018-10-10 2018-12-07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减震支座
CN211114196U (zh) * 2019-10-27 2020-07-28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一种建筑防震装置
CN211735870U (zh) * 2019-11-20 2020-10-23 谢亿民工程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建筑房屋结构
CN212453158U (zh) * 2020-05-12 2021-02-02 李炳玉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CN112900502A (zh) * 2021-02-05 2021-06-04 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
CN213625190U (zh) * 2020-06-17 2021-07-06 河南省吉安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CN213682601U (zh) * 2020-10-26 2021-07-13 广东汉盈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建筑稳定性的橡胶基垫抗震装置
CN214006083U (zh) * 2020-12-11 2021-08-20 武汉华罡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63216A (ja) * 2013-02-27 2014-09-08 Joho Kagaku Kenkyusho:Kk 重量構造物の可塑性コロイドによる免震構造と免震素材
CN108951936A (zh) * 2018-10-10 2018-12-07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装配式减震支座
CN211114196U (zh) * 2019-10-27 2020-07-28 福州市建筑设计院 一种建筑防震装置
CN211735870U (zh) * 2019-11-20 2020-10-23 谢亿民工程科技(常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建筑房屋结构
CN212453158U (zh) * 2020-05-12 2021-02-02 李炳玉 一种土木工程减震装置
CN213625190U (zh) * 2020-06-17 2021-07-06 河南省吉安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桥梁安全性能的公路桥梁避震支座
CN213682601U (zh) * 2020-10-26 2021-07-13 广东汉盈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可提高建筑稳定性的橡胶基垫抗震装置
CN214006083U (zh) * 2020-12-11 2021-08-20 武汉华罡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
CN112900502A (zh) * 2021-02-05 2021-06-04 河南裕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装配式建筑地基的抗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7619A (zh) * 2022-05-23 2022-07-12 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式地基结构及减震式建筑结构
CN114737619B (zh) * 2022-05-23 2023-10-03 江西省第十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减震式地基结构及减震式建筑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2803B (zh) 一种可更换横向配置预应力筋自复位耗能桥墩
CN103866687B (zh) 一种耗能自复位桥梁墩柱结构
CN101748900B (zh) 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加固方法
CN109208641A (zh) 一种基于装配式地下结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中柱节点及复位方法
CN113863403A (zh) 一种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装置
CN104453002A (zh) 一种摇摆阻尼自复位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209011358U (zh) 一种sma自复位隔震支座
CN113802623A (zh)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的抗震加固方法
CN109610734A (zh) 一种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CN108442554A (zh) 一种可恢复磁流变液剪切阻尼器耗能剪力墙
CN113982013B (zh) 一种建筑用的防震地基结构及其搭建方法
JP2017503943A (ja) 弾性ベアリング
CN106522376A (zh) 旋转式弧形轨道抗拉隔震装置
Wei et al. Modification methods for infilled RC frames with and without openings with slides and formed steel: experimental study
CN112982730A (zh) 一种具有调谐-摇摆-摩擦复合分级耗能功能的自复位墙体
CN201671185U (zh) 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
CN110847423B (zh) 一种半钢接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CN111576631A (zh) 一种可升降式单层建筑
CN201217858Y (zh) 一种防震建筑基础支座
CN216142219U (zh) 一种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JP2008121401A (ja) 地盤改良型減震装置
CN1211543C (zh) 碟式竖向隔震耗能阻尼器
CN203795452U (zh) 一种软土场地长短组合桩抗震地基
CN206693418U (zh) 一种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震支座
CN109235683B (zh) 一种隔震建筑的抗拉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