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2989A -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2989A
CN113852989A CN202010600141.2A CN202010600141A CN113852989A CN 113852989 A CN113852989 A CN 113852989A CN 202010600141 A CN202010600141 A CN 202010600141A CN 113852989 A CN113852989 A CN 1138529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e
data
terminal
response message
user 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014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行双双
徐修强
吴艺群
陈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014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298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2526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893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29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29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可以在终端传输数据失败的情况下,为该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以避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而导致重新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较低。该方法包括: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Description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信系统中,终端可以通过下述5种数据传输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user plane data,UP data):四步(4-step)随机接入(random accesschannel,RACH)方式、提前数据传输(early data transmission,EDT)方式、两步(2-step)RACH方式、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或基于竞争的(contention-based)免授权(configured grant,CG)传输方式。
其中,4-step RACH方式中,终端通过与网络设备间的四次信令交互完成随机接入,并在随机接入成功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EDT方式中,终端通过与网络设备间的四次信令交互完成随机接入,并在第三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2-step RACH方式中,终端通过与网络设备间的两次信令交互完成随机接入,并在随机接入成功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中,终端通过与网络设备间的两次信令交互完成随机接入,并在第一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中,终端不需要进行随机接入,而是在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有效时,直接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
上述5种方式中,4-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四次信令交互后传输用户面数据;EDT方式的终端在四次信令中的第三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2-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两次信令交互后传输用户面数据;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两次信令中的第一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的终端竞争到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由此可以知道,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延,和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延在上述5种方式中较小。
上述5种方式中,每种方式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在传输用户面数据时,会因为资源碰撞或拥挤等原因出现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当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时,终端会尝试采用当前的数据传输方式重传该用户面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同样会因为资源碰撞或拥挤导致传输再次失败。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可以在终端传输数据失败的情况下,为该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传输方式,以避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而导致重新传输数据的成功率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其中一种情况,终端可以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其中另一种情况,终端可以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可以避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从而可以提高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时的成功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为该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该响应消息为该终端在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基于上述方法,终端可以根据终端本次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终端还可以根据终端在本次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前,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的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如此可以提高终端确定第二方式的灵活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该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该第一数值为该终端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基于上述方法,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次数大于一个阈值时,终端才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如此,可以避免终端在数据传输不成功时频繁切换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最大次数。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性能调整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最大次数,以提高传输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基于上述方法,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基于上述方法,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时,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可以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EDT方式。也就是说,当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EDT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时,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可以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也就是说,当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响应消息为该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若该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先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在该数据发送失败时,确定第二方式。如此,若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发送数据成功,终端可以不用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该终端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其中,该第一数值为该终端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基于上述方法,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次数大于一个阈值时,终端才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如此,可以避免终端在数据传输不成功时频繁切换传输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之前,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基于上述方法,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若该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该终端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可以先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在该数据发送失败时,确定第二方式。如此,若终端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后,发送数据成功,终端可以不用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基于上述方法,当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时,终端可以根据数据的传输块的大小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基于上述方法,当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时,终端可以根据数据的传输块的大小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该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基于上述方法,当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时,终端可以根据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和数据的传输块的大小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基于上述方法,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三指示信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基于上述方法,终端可以通过资源指示信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如此,响应信息中可以不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这样可以不用增加响应消息的负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个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该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并在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的响应消息。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该第一阈值为该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最大次数。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响应消息为终端配置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最大次数,以便终端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最大次数确定何时确定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结束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基于上述方法,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时,第二方式可以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EDT方式。也就是说,当网络设备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接收数据失败时,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EDT方式重新接收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基于上述方法,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时,第二方式可以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也就是说,当网络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接收数据失败时,网络设备可以采用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重新接收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基于上述方法,网络设备可以通过资源指示信息隐式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如此,可以不用增加响应消息的负载。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和处理模块;发送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该通信装置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处理模块,用于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通信装置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在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该第一数值为该通信装置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该通信装置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其中,该第一数值为该通信装置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该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处理模块,具体用于若该通信装置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和发送模块;接收模块,用于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在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该第一阈值为该终端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通信装置发送该数据的最大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通信装置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七方面所述的装置和/或上述第八方面所述的装置。
可以理解的,上述提供的任一种通信装置、芯片、计算机可读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通信系统等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4-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EDT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通过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五;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六;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该通信系统可以为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新无线(newradio,NR)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通信系统以及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等,不予限制。下面仅以图1所示通信系统1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系统10的架构示意图。图1中,通信系统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101(仅示出了1个)以及可以与网络设备101进行通信的终端102-终端104。图1仅为示意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适用场景的限定。
在图1中,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提供无线接入服务。具体来说,每个网络设备都对应一个服务覆盖区域,进入该区域的终端可通过Uu口与网络设备通信,以此来接收网络设备提供的无线接入服务。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可以通过Uu口链路通信。其中,Uu口链路可以根据其上传输的数据的方向分为上行链路(uplink,UL)、下行链路(downlink,DL),UL上可以传输从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的上行数据,DL上可以传输从网络设备向终端传输的下行数据。例如:图1中,终端103位于网络设备101的覆盖区域内,网络设备101可以通过DL向终端103发送下行数据,终端103可通过UL向网络设备101发送上行数据。
图1中的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1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LTE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NR中的基站(gNodeB或gNB)或收发点(transmission receiving point/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3GPP后续演进的基站,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基站可以是: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小站,中继站,或,气球站等。多个基站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同一种技术的网络,也可以支持上述提及的不同技术的网络。基站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共站或非共站的TRP。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网络设备还可以是服务器,可穿戴设备,机器通信设备、或车载设备等。以下以网络设备为基站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多个网络设备可以为同一类型的基站,也可以为不同类型的基站。基站可以与终端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中继站与终端进行通信。终端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基站进行通信,例如,终端可以与支持LTE网络的基站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网络的基站通信,还可以支持与LTE网络的基站以及5G网络的基站的双连接。
图1中的终端,例如:终端102、终端103或终端104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可以是手机(mobile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终端、车载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终端、辅助驾驶中的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车载终端、工业控制终端、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机器终端、UE代理或UE装置等。终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
其中,上述中继可以是上述网络设备,也可以是上述终端,不予限制。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在本申请中,终端可以是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是应用穿戴式技术对日常穿戴进行智能化设计、开发出可以穿戴的设备的总称,如眼镜、手套、手表、服饰及鞋等。可穿戴设备即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到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一种便携式设备。可穿戴设备不仅仅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的功能。广义穿戴式智能设备包括功能全、尺寸大、可不依赖智能手机实现完整或者部分的功能,例如:智能手表或智能眼镜等,以及只专注于某一类应用功能,需要和其它设备如智能手机配合使用,如各类进行体征监测的智能手环、智能首饰等。
在本申请中,终端可以是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系统中的终端,IoT是未来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技术特点是将物品通过通信技术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人机互连,物物互连的智能化网络。本申请中的终端可以是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中的终端。本申请的终端可以是作为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者单元而内置于车辆的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车辆通过内置的所述车载模块、车载模组、车载部件、车载芯片或者车载单元可以实施本申请的方法。
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中,终端(例如终端102-终端104)可以通过下述5种数据传输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向网络设备(例如网络设备101)发送用户面数据:4-step RACH方式、EDT方式、2-step RACH方式、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或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下面对上述5种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介绍:
(1)4-step RACH方式
请参考图2,图2为终端通过4-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终端通过4-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步骤201-步骤207。
步骤2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RACH预配置信息(RACH preconfigration)。
其中,RACH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的参数。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的资源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资源可用是传输资源、时频资源、或其他形式的资源,不予限制。
步骤202: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CH预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随机接入请求包括preamble。该随机接入请求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一消息或消息1(Msg1)。
步骤203: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random access response,RAR)。
其中,随机接入响应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二消息或消息2(Msg2)。
步骤204: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R,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该上行数据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三消息或消息3(Msg3)。Msg3可以包括控制面数据(control plane data,CP data),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息。示例性的,RRC信息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RRC connectionestablishment request)或RRC连接恢复请求(RRC connection resume request)等。
步骤205: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上行数据,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
其中,竞争解决消息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四消息或消息4(Msg4)。
可以理解的,如果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后续可以执行步骤206;否则,终端确定此次随机接入失败。
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消息。该确认消息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竞争解决消息中。
步骤206: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上行调度授权(UL grant)信息。
其中,该上行调度授权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数据的资源。
步骤207: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用户面数据。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用户面数据。
(2)EDT方式
请参考图3,图3为终端通过EDT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与上述图2所示方法不同的是,用户面数据不是在随机接入成功后发送,而是在发送控制面数据时,也发送用户面数据。具体的,终端通过EDT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步骤301-步骤305。
步骤3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RACH预配置信息(RACH preconfigration)。
步骤302: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CH预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步骤303:网络设备在检测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终端发送RAR。
上述步骤301-步骤303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图2所示方法中步骤201-步骤202的描述,不予赘述。
步骤304: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R,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行数据。
其中,该上行数据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三消息或消息3(Msg3)。Msg3可以包括控制面数据和用户面数据。其中,控制面数据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204中所述。
步骤305: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上行数据,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
其中,竞争解决消息又被称为随机接入过程中的第四消息或消息4(Msg4)。
可以理解的,如果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否则,终端确定此次随机接入失败。
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竞争解决消息中。
(3)2-step RACH方式
请参考图4A,图4A为终端通过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终端通过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步骤401-步骤405。
步骤4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RACH预配置信息(RACH preconfigration)。
其中,RACH预配置信息包括随机接入的参数。例如,随机接入前导码(preamble)的资源等。
步骤402: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CH预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随机接入请求也可以称为消息A(MsgA)。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相当于上述图2中的Msg1和Msg3,也可以理解为,是将Msg1和Msg3“一起发送”。这里的上行数据是控制面数据,比如RRC信息。示例性的,RRC信息包括RRC连接建立请求或RRC连接恢复请求等。
步骤403: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请求,并向终端发送消息B(MsgB)。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B。
其中,消息B即针对随机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也可以称为Msg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和针对上行数据的响应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接收到随机接入请求后,可以检测preamble并对控制面数据进行译码。
其中一种情况,网络设备对preamble检测成功,对控制面数据译码成功。消息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和针对上行数据的响应消息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消息B可以称为成功随机接入响应(success RAR)。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终端接收到消息B并解调成功,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后续可以执行步骤404;否则,终端确定此次随机接入失败。
终端接收到消息B并解调成功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acknowledgement,ACK)消息。该确认消息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消息B中。
步骤404: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上行调度授权信息。
其中,该上行调度授权信息用于指示用户面数据的资源。
步骤405: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用户面数据。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用户面数据。
其中另一种情况,网络设备对preamble检测成功,对控制面数据译码失败。消息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消息B可以称为回退随机接入响应(fallbackRAR)。
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指示Msg3的传输,例如,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包括Msg3的传输资源的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再次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Msg3包括上述控制面数据。具体的,如图4B所示,图4A所示的步骤404-步骤405可以被步骤406-步骤407替代。
步骤406: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其中,Msg3包括上述控制面数据。
步骤407: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Msg3,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接收到Msg3,对Msg3包括的控制面数据译码成功,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可以理解的,如果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
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竞争解决消息中。
基站收到终端反馈的确认消息后,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执行上述步骤404和步骤405,终端完成用户面数据的发送。
(4)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请参考图5,图5为终端通过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与上述图4A或图4B所示方法不同的是,用户面数据不是在随机接入成功后发送,而是在发送控制面数据时,也发送用户面数据。具体的,终端通过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步骤501-步骤503。
步骤501: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RACH预配置信息(RACH preconfigration)。
步骤502: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RACH预配置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随机接入请求。
其中,随机接入请求也可以称为消息A(MsgA)。随机接入请求包括随机接入前导码和上行数据,相当于上述图3中的Msg1和Msg3,也就是说,该上行数据中既包括控制面数据又包括用户面数据。
步骤503: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随机接入请求,并向终端发送消息B(MsgB)。
其中,消息B即针对随机接入请求的响应消息,也可以称为Msg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和针对上行数据的响应消息中的至少一种。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接收到随机接入请求后,可以检测preamble并对用户面数据进行译码。
其中一种情况,网络设备对preamble检测成功,对用户面数据译码成功。消息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和针对上行数据的响应消息中的至少一种。在这种情况下,消息B可以称为成功随机接入响应(success RAR)。
其中另一种情况,网络设备对preamble检测成功,对用户面数据译码失败。消息B包括针对随机接入前导码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消息B可以称为回退随机接入响应(fallbackRAR)。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消息B。
若消息B为成功随机接入响应,终端确认消息B中携带的竞争解决消息正确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确认随机接入成功。
可选的,若消息B为回退随机接入响应,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指示Msg3的传输,例如,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包括Msg3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再次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Msg3包括上述用户面数据。具体的,如图6所示,图5所示的方法还包括步骤504和步骤505。
步骤504:终端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
其中,Msg3包括上述用户面数据。
步骤505: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Msg3,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接收到Msg3,对Msg3包括的用户面数据译码成功,向终端发送竞争解决消息。
可以理解的,如果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则可以确定随机接入成功;否则,终端确定此次随机接入失败。
终端接收到竞争解决消息并确认竞争解决正确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确认消息。该确认消息的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包括在上述竞争解决消息中。
(5)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
请参考图7,图7为终端通过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的流程示意图。终端通过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可以包括步骤701-步骤503。
步骤701:终端确定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为终端配置了免授权传输(configured granttransmission,或者grant-free transmission)。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配置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池,终端有用户面数据到达时,终端在该资源池中确定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进一步的,终端有用户面数据到达,并且在TA未超时或有效时,终端在该资源池中确定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
可以理解的,上述资源池是多个终端共享的。因此,终端进行基于竞争的CG传输时,可能发生资源碰撞,导致传输失败。除此之外,终端之间还可能发生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碰撞,同样会导致传输失败。
步骤702:终端通过该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用户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接收到来自终端的用户面数据后会检测DMRS,并且对用户面数据译码。网络设备在检测DMRS和译码时可能有以下3种情况:
情况1:网络设备对DMRS检测成功,并且对用户面数据译码成功,会向终端发送确认消息,用于确认用户面数据解调成功。
情况2:网络设备对DMRS检测成功,但是对用户面数据译码失败,会基于DMRS向终端发送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向终端指示或调度该用户面数据的传输。该响应消息可以承载于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者,该响应消息可以承载于PDCCH和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PDSCH)。
情况3:网络设备对DMRS检测失败,对用户面面数据译码失败,网络设备既不发送确认消息,也不发送响应消息。
上述5种方式中,4-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四次信令交互后传输用户面数据;EDT方式的终端在四次信令中的第三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2-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两次信令交互后传输用户面数据;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终端在两次信令中的第一次信令交互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的终端直接在资源池中确定资源,并通过确定的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由此可以知道,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延,和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的数据传输时延在上述5种方式中较小。
上述5种方式中,每种方式用于传输用户面数据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终端(例如终端102-终端104)在传输用户面数据时,会因为资源碰撞或拥挤等原因出现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当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时,终端会尝试采用当前的数据传输方式重传该用户面数据。例如,若终端初始时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传输用户面数据,在数据传输失败时,终端可能继续尝试选择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同样会因为资源碰撞或拥挤导致传输再次失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下述图9-图14所示的方法。
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10仅用于举例,并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具体实现过程中,通信系统10还可以包括其他设备,同时也可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网络设备和终端的数量,不予限制。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图1中的各网元,例如网络设备101、终端102、终端103或终端104,可以是一个装置内的一个功能模块。可以理解的是,该功能模块既可以是硬件设备中的元件,例如,终端或网络设备中的通信芯片或通信部件,也可以是在硬件上运行的软件功能模块,或者是平台(例如,云平台)上实例化的虚拟化功能。
例如,图1中的各网元均可以通过图8中的通信装置800来实现。图8所示为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801,通信线路802,存储器803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804。
处理器8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微处理器,特定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用于控制本申请方案程序执行的集成电路。
通信线路8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例如总线。
通信接口804,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接口,无线接入网接口(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接口(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
存储器8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通过通信线路802与处理器相连接。存储器也可以和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器通常可以具有非易失性。其中,存储器8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所涉及的计算机执行指令,并由处理器8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也可以称之为应用程序代码,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8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的CPU0和CPU1。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8中的处理器801和处理器807。这些处理器中的每一个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一个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和/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具体实现中,作为一种实施例,通信装置8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805和输入设备806。输出设备805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来显示信息。例如,输出设备805可以是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发光二级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显示设备,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设备,或投影仪(projector)等。输入设备806和处理器801通信,可以以多种方式接收用户的输入。例如,输入设备806可以是鼠标、键盘、触摸屏设备或传感设备等。
上述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一个通用设备或者是一个专用设备。在具体实现中,通信装置800可以是台式机、便携式电脑、网络服务器、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移动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终端设备、嵌入式设备或有图8中类似结构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通信装置800的类型。
下面结合图1-图8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网元之间的消息名字或消息中各参数的名字等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也可以是其他的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或“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中的“第一方式”等具有不同编号的方式,该编号仅为用于上下文行文方便,不同的次序编号本身不具有特定技术含义,比如,第一方式,第二方式等,可以理解为是一系列方式中的一个或者任一个。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下述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他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个步骤或者具有相同功能的步骤或者消息在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互相参考借鉴。
可以理解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和/或网络设备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这些步骤仅是示例,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执行其它步骤或者各种步骤的变形。此外,各个步骤可以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呈现的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有可能并非要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全部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的具体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未特别限定,只要可以通过运行记录有本申请实施例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代码的程序,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进行通信即可,例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终端,或者为应用于终端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或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为应用于网络设备中的部件,例如,芯片,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下述实施例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的执行主体分别为终端、网络设备为例进行描述。
首先,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或者EDT方式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901-步骤903。
步骤901: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102-终端104中的任一终端。网络设备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
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5或图6中所述,不予赘述。
对应的,网络设备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步骤902: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其中,数据接收失败可以是指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但是对全部或者部分数据译码错误(比如网络设备对前导检测正确,对用户面数据译码错误)。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对前导检测正确,对用户面数据译码错误时,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的是针对前导的响应消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例如,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用户面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其中,第二方式可以为4-step RACH方式或者EDT方式。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为图5或图6中的回退随机接入响应。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或者第一阈值的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为1比特指示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为1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特殊字符串或特殊字符。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字符串finish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1比特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为0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反之亦然。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方式的标识。以4-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1,EDT方式的标识为ID 2为例,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1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2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其中,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例如,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步骤504中的Msg3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在这种情况下,该响应消息可以为步骤503中的消息B。
示例性的,第三指示信息为1比特指示信息。例如,第三指示信息为0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第三指示信息为1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反之亦然。或者,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特殊字符串或特殊字符。例如,第三指示信息包括Y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第三指示信息包括N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则终端在随机接入成功后再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
进一步可选的,第三指示信息还可以用于指示第二方式。例如,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第三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若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第三指示信息还指示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其中,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最大次数。示例性的,第一阈值的信息包括第一阈值的索引;或者,第一阈值的信息包括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大于0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的描述仅是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的示例,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不予限制。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隐式指示第二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消息可以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如此可以不增加响应消息的负载。第二方式与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PRACH)资源或preamble序列有关联关系。其中,PRACH用于传输随机接入请求。
示例性的,以网络设备将preamble序列分为A组和B组,A组preamble序列与EDT方式关联,B组preamble序列与4-step RACH方式关联为例,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A之前,选择A组preamble序列,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A之前,选择B组preamble序列,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隐式指示该第三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消息可以不包括第三指示信息。如此可以不增加响应消息的负载。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步骤901中数据的资源。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或者,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
例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后续可以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后续可以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
又例如,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后续可以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后续可以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可以是根据检测到的网络状态确定的。例如,网络设备检测到4-step RACH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网络设备检测到的EDT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步骤903: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第一数值为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的次数。第一阈值为预配置的,例如,第一阈值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一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一阈值的信息配置该第一阈值。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9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3,终端第3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同理,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4,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此时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后续终端采用第二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后续,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不论第一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都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其中一种情况,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可以立即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不执行步骤504和步骤505,而是直接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9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另一种情况,终端接收响应消息后,也可以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若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例如竞争解决消息),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执行步骤504和步骤505,并在数据还未传输成功的情况下,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9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可以理解的,上述示例中,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并且确认竞争解决成功,则表示终端成功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终端无需再次发送该数据。
可以理解的,响应消息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过程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下述情况1-情况4。
情况1: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第二指示信息通过1比特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为例,若第二指示信息为0,则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反之亦然。
示例性的,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方式的标识,4-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1,EDT方式的标识为ID 2为例,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2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情况2: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第三指示信息为1比特指示信息为例,第三指示信息为0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第三指示信息为1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反之亦然。
示例性的,以第三指示信息包括特殊字符串或特殊字符为例,第三指示信息包括Y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第三指示信息包括N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可以理解的,在情况2中,终端还可以根据PRACH资源或preamble序列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2中网络设备通过隐式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中对应的描述。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但是不指示第二方式。
情况3: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第二指示信息通过1比特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第三指示信息为1比特指示信息为例,若第二指示信息为0,则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反之亦然。第三指示信息为0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第三指示信息为1时,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反之亦然。
情况4: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例如,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阈值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根据PRACH资源或preamble序列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用参考上述步骤902中网络设备通过隐式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中对应的描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根据资源指示信息中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是否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其中,资源指示信息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2中所述。
示例性的,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小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终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终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示例性的,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终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响应消息中包括的上行数据(PUSCH)的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一个门限值,则终端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以及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基于图9所示的方法,终端可以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上述图9所示的方法中,终端是根据步骤901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在具体应用中,在步骤901之后,终端可能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若在步骤901之前,终端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也就是说,在步骤901之前,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终端也可以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1001-步骤1004。
步骤1001: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001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1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1002: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其中,数据接收失败可以是指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数据,但是对用户面数据译码错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例如,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用户面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其中,第二方式可以为4-step RACH方式或者EDT方式。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为图5中的回退随机接入响应。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或者第一阈值的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和第一阈值的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2中所述,不予赘述。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
进一步可选的,若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三指示信息;或者,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携带用户面数据,则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根据该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第一数值加1。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003。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所述。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并且确认竞争解决成功,则该用户面数据传输成功。
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第三指示信息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Msg3时,不携带用户面数据,则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根据该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不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第一数值加1。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003。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所述。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并且确认竞争解决成功,则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并根据该上行调度授权信息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消息,第一数值加1。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003;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所述。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后,预设时间内接收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则该用户面数据传输成功。
其中,第一数值和第一阈值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1003: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003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1中所述,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步骤1003中的数据与步骤1001中的数据相同;或者,步骤1003中的数据为步骤1001中的一部分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003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步骤1004: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步骤1002中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也可以是步骤1001之前,终端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也就是说,在步骤1001之前,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例如,步骤1001为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在步骤1001之前,终端第1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步骤1002中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终端也可以根据步骤1001之前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所述。
可以理解的,响应消息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过程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下述情况1-情况4。
情况1: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情况2: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
情况3: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
情况4: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三指示信息。例如,响应消息包括第一阈值的信息。
上述情况1-情况4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3中情况1-情况4中所述。
基于图10所示的方法,在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且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多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因此,终端有可能多次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后续,当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可以根据任一次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上述图9和图10所示的方法中,终端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在具体应用中,终端有可能未接收到该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如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1101-步骤1102。
步骤1101: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101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1中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101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步骤1101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例如,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阈值的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阈值的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902中所述。
步骤1102: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但该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第一数值为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的次数。第一阈值为预配置的,例如,第一阈值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一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一阈值的信息配置该第一阈值。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0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但是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终端尝试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3,终端第3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同理,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但是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终端尝试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4,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此时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后续终端采用第二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后续,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不论第一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都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其中一种情况,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可以立即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不执行步骤504和步骤505,而是直接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0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另一种情况,终端接收响应消息后,也可以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若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例如竞争解决消息),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后,执行步骤504和步骤505,并在数据还未传输成功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001是终端第2次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根据响应消息向网络设备发送包括用户面数据的Msg3。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未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或者,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但是确认竞争解决失败,终端确定结束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可以理解的,上述示例中,若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Msg3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竞争解决消息,并且确认竞争解决成功,则表示终端成功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终端无需再次发送该数据。
可选的,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包括: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二方式为EDT方式;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其中,第二阈值为正数。
可以理解的,EDT方式中的Msg3可以携带的数据大小是有限的,例如,Msg3可以携带的数据大小为56比特或72比特。因此,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56比特或72比特时,Msg3无法携带,此时可以通过4-step RACH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示例性的,以第二阈值为56比特为例,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60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35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基于图11所示的方法,终端可以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可以避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从而可以提高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时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除了上述图9、图10或图11所述的方法之外,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第二方式。例如,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确定第二方式。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是指第二方式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二方式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其中,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可以为EDT方式或4-step RACH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EDT方式为例,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但该响应消息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和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并且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为例,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
下面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EDT方式、2-step RACH方式或者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为例,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如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1201-步骤1203。
步骤1201: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其中,终端可以为图1中的终端102-终端104中的任一终端。网络设备为图1中的网络设备101。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
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过程可以参考上述图7中所述,不予赘述。
对应的,网络设备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步骤1202: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其中,数据接收失败可以是指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数据,网络设备对DMRS检测成功,但是对用户面数据译码错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其中,第二方式可以为4-step RACH方式、EDT方式、2-step RACH方式或者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为图7中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第一阈值的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示例性的,第一指示信息为1比特指示信息。例如,第一指示信息为1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或者,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特殊字符串或特殊字符。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包括字符串finish时,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终端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其中,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示例性的,第二指示信息通过2比特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例如,第二指示信息为00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01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0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1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或者,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方式的标识。以4-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1,EDT方式的标识为ID 2,2-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3,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4为例,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1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2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3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4时,第二指示信息指示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其中,第一阈值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最大次数。示例性的,第一阈值的信息包括第一阈值的索引;或者,第一阈值的信息包括第一阈值。第一阈值为大于0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第一指示信、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的描述仅是第一指示信、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的示例,在具体应用中,第一指示信、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一阈值的信息还可以是其他形式的,不予限制。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隐式指示第二指示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响应消息可以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如此可以不增加响应消息的负载。第二方式与图7中的资源池中的资源或DMRS资源有关联关系。
示例性的,以网络设备将DMRS资源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A组DMRS资源与EDT方式关联,B组DMRS资源与4-step RACH方式关联,C组DMRS资源与2-step RACH方式关联,D组DMRS资源与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关联为例,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之前,选择A组DMRS资源,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之前,选择B组DMRS资源,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之前,选择C组DMRS资源,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如果终端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用户面数据之前,选择D组DMRS资源,则后续终端可以确定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可以是根据检测到的网络状态确定的。例如,网络设备检测到的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小于或等于第一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网络设备检测到2-stepRACH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小于或等于第二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网络设备检测到的EDT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小于或等于第三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网络设备检测到的4-step RACH方式的资源利用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门限值时,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其中,第一门限值、第二门限值、第三门限值和第四门限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可以理解的,网络设备指示的第二方式可以是根据EDT方式、4-step RACH方式、2-stepRACH方式和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用于传输数据的资源的使用情况确定的。例如,在考虑了数据时延要求的情况下,网络设备优先指示资源使用率较低的方式。
步骤1203: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第一数值为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的次数。第一阈值为预配置的,例如,第一阈值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一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一阈值的信息配置该第一阈值。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201是终端第2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3,终端第3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同理,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后,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的第一数值为4,第一数值等于第一阈值,此时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后续终端采用第二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后续,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不论第一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都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201是终端第2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可以理解的,响应消息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过程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下述情况1和情况2。
情况1: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示例性的,以第二指示信息通过2比特指示信息指示第二方式为例,若第二指示信息为00,则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0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若第二指示信息为10,则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为1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示例性的,以第二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方式的标识,4-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1,EDT方式的标识为ID 2,2-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3,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的标识为ID 4为例,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1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2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3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第二指示信息包括ID 4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情况2: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阈值的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可以根据图7中的资源池中的资源或DMRS资源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用参考上述步骤1202中网络设备通过隐式指示第二指示信息中对应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根据上述图9、图10或图11所示的方法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的方式;或者,终端可以确定采用EDT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采用4-step RACH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基于图12所示的方法,终端可以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上述图12所示的方法中,终端是根据步骤1201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在具体应用中,在步骤1201之后,终端可能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在这种情况下,若在步骤1201之前,终端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也就是说,在步骤1201之前,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终端也可以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如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1301-步骤1304。
步骤1301: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301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1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1302: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网络设备向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其中,数据接收失败可以是指网络设备接收到该数据,但是对用户面数据译码错误。
其中,该响应消息可以用于指示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其中,第二方式可以为4-step RACH方式、EDT方式、2-step RACH方式或者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为图7中的响应消息。
可选的,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阈值的信息。其中,第二指示信息和第一阈值的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2中所述,不予赘述。
对应的,终端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
可以理解的,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终端执行下述步骤1303。若加1后的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3中所述。
其中,第一数值和第一阈值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3中所述,不予赘述。
步骤1303: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303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1中所述,不予赘述。
可以理解的,步骤1303中的数据与步骤1301中的数据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303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步骤1304: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该响应消息可以是步骤1302中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也可以是步骤1301之前,终端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也就是说,在步骤1301之前,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到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例如,步骤1301为终端第2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在步骤1301之前,终端第1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并接收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步骤1302中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终端也可以根据步骤1301之前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3中所述。
可以理解的,响应消息包括的内容不同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过程不同。具体的,可以参考下述情况1和情况2。
情况1: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
情况2: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二指示信息。例如,响应消息包括第一阈值的信息。
上述情况1和情况2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3中情况1和情况2中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根据上述图9、图10或图11所示的方法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的方式;或者,终端可以确定采用EDT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采用4-step RACH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基于图13所示的方法,在用户面数据传输失败,且第一数值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终端可以多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因此,终端有可能多次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后续,当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可以根据任一次接收到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各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或网络性能的情况等,对终端进行调度,降低终端选择相同的数据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时失败的概率。另外,通过网络设备的调度,还可以提高每种数据传输方式的资源利用率。
上述图12和图13所示的方法中,终端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在具体应用中,终端有可能未接收到该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该响应消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如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该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包括步骤1401-步骤1402。
步骤1401: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步骤1401的具体过程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1中所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1401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步骤1401之后,预设时间内终端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例如,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和/或,第一阈值的信息。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一阈值的信息的介绍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2中所述。
步骤1402: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预设时间内,终端为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但该响应消息不包括第一指示信息。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其中,第一数值为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上述数据的次数。第一阈值为预配置的,例如,第一阈值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一阈值为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通过响应消息中的第一阈值的信息配置该第一阈值。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401是终端第2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但是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第一数值为3,终端第3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同理,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但是该回退随机接入响应中未包括用于确定第二方式的信息,终端知道本次数据传输失败。终端将第一数值加1,加1后的第一数值为4,第一数值大于第一阈值,此时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后续终端采用第二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终端接收到该响应信息后,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后续,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也就是说,当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时,不论第一数值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终端都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具体的,可以参考上述步骤1203中,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根据响应消息确定第二方式的情况。
示例性的,以第一阈值为3为例,若第一数值为2,也就是步骤1401是终端第2次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终端接收到包括第一指示信息的响应消息后,确定结束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包括: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其中,第三阈值为正数。
可以理解的,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中的MsgA可以携带的数据大小是有限的,例如,MsgA可以携带的数据大小为56比特或72比特。因此,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56比特或72比特时,MsgA无法携带,此时可以通过2-step RACH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示例性的,以第三阈值为56比特为例,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65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30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第二方式,包括: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终端测量的RSRP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终端测量的RSRP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第二方式为EDT方式;终端测量的RSRP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其中,第四阈值和第五阈值为正数。进一步可选的,终端是基于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block,SSB)测量RSRP的,具体的,可以参考常规技术中的方法。
可以理解的,RSRP的值可以指示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信道的质量。示例性的,相对于RSRP较小的情况,RSRP较大时,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更好。如此,当终端测量到终端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道质量较好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或2-step RACH方式,以减小传输数据的时延。
示例性的,以第四阈值为30dBm,第五阈值为72比特为例,若终端测量的RSRP为35dBm,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60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若终端测量的RSRP为38dBm,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80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2-stepRACH方式;若终端测量的RSRP为25dBm,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60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EDT方式;若终端测量的RSRP为22dBm,数据的传输块大小为75比特,则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4-step RACH。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根据上述图9、图10或图11所示的方法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的方式;或者,终端可以确定采用EDT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若终端确定的第二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后续,终端采用2-step RACH方式传输数据失败时,终端可以采用4-step RACH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
基于图14所示的方法,终端可以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如此,可以避免通信系统中的终端采用相同的传输方式重新传输该数据,从而可以提高终端重新传输该数据时的成功率。
可以理解的,除了上述图12、图13或图14所述的方法之外,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在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其他方式确定第二方式。例如,终端可以根据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确定第二方式。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是指第二方式为标准中定义的;或者,第二方式是网络设备预配置的。其中,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可以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2-step RACH方式、EDT方式或4-stepRACH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 RACH方式为例,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但该响应消息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和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并且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2-stepRACH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2-step RACH方式为例,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2-stepRACH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EDT方式为例,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在预设时间内,终端未接收到响应消息;或者,终端接收到响应消息,但该响应消息未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和上述第一指示信息,并且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示例性的,以预定义或预配置的方式为4-step RACH方式为例,终端采用基于竞争的CG传输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并接收到来自网络设备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上述第一指示信息,但是该响应消息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方式的信息时,终端确定第二方式为4-stepRACH方式。
上述主要从各个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操作,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终端或者网络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5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终端或者终端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或其他可实现上述终端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终端的功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5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发送模块1501和处理模块1502。
当通信装置是终端时,发送模块可以是发送器,可以包括天线和射频电路等,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例如基带芯片等。当装置是具有上述终端功能的部件时,发送模块可以是射频单元,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当装置是芯片系统时,发送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输出接口、处理模块可以是芯片系统的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
发送模块1501,用于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例如,结合图9,发送模块15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901。又例如,结合图12,发送模块1501可以用于执行步骤1201。
处理模块1502,用于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该通信装置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处理模块1502,用于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条件确定该通信装置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例如,结合图9,处理模块1502可以用于执行步骤903。又例如,结合图11,处理模块1502可以用于指示步骤110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在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502,具体用于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该第一数值为该通信装置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响应消息为该通信装置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处理模块1502,具体用于若该通信装置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根据该响应消息确定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处理模块1502,具体用于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其中,该第一数值为该通信装置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的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16所示,该通信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1503,该接收模块1503,用于接收来自该网络设备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通信装置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处理模块1502,具体用于若该通信装置根据该响应消息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该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根据该预设条件确定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EDT方式;该通信装置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该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操作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示例性的,图16中的发送模块1501、处理模块1502和接收模块15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6中的处理模块15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图16中的发送模块1501和接收模块1503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通信接口8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执行上述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比如,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情况下,图17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或其他可实现上述网络设备功能的组合器件、部件等,该通信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图17所示的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701和发送模块1702。
接收模块1701,用于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例如,结合图9,接收模块1701用于执行步骤901。又例如,结合图12,接收模块1701用于执行步骤1201。
发送模块1702,用于在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该终端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确定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例如,结合图9,发送模块1702用于执行步骤902。又例如,结合图12,发送模块1702,用于执行步骤120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该第一阈值的信息;该第一阈值为该终端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通信装置发送该数据的最大次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该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结束采用该第一方式向该通信装置发送该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该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该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响应消息包括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指示信息为资源指示信息,该资源指示信息所指示的资源的大小用于确定终端根据响应消息发送第三消息时,是否携带该用户面数据。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操作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特定ASIC,电路,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该通信装置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形式。
比如,图8中的处理器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通信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
示例性的,图17中的接收模块1701和发送模块1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处理器801调用存储器803中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来实现。或者,图17中的接收模块1701和发送模块1702的功能/实现过程可以通过图8中的通信接口804来实现。
由于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可执行上述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的结构示意图。芯片18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801以及接口电路1802。可选的,所述芯片180还可以包含总线1803。其中:
处理器18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8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8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通信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接口电路1802用于数据、指令或者信息的发送或者接收。处理器1801可以利用接口电路1802接收的数据、指令或者其它信息,进行加工,可以将加工完成信息通过接口电路1802发送出去。
可选的,芯片180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操作指令和数据。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可选的,存储器存储了可执行软件模块或者数据结构,处理器1801可以通过调用存储器存储的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可存储在操作系统中),执行相应的操作。
可选的,芯片180可以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通信装置中。可选的,接口电路1802可用于输出处理器1801的执行结果。关于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可参考前述各个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处理器1801、接口电路1802各自对应的功能既可以通过硬件设计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设计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这里不作限制。
图19示出了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如图19所示,该通信系统190中可以包括:终端1901和网络设备1902。需要说明的是,图19仅为示例性附图,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图19所示通信系统190包括的网元以及网元的个数。
其中,终端1901具有上述图15或图16所示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用于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1902发送数据,并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接收到的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终端1901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在该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根据预设条件确定终端1901重新传输该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网络设备1902具有上述图17所示通信装置的功能,可以用于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1901的数据,并在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向终端1901发送针对该数据的响应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该通信系统190对应网元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
在所述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或者,
在所述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或者,
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在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前,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的次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阈值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结束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
所述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终端采用第一方式向网络设备发送数据之后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
所述终端根据接收到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确认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确定所述第二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第一数值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
其中,所述第一数值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的次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结束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若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来自所述网络设备的确认消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方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10、11或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14.根据权利要求1、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
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15.根据权利要求1、10或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
所述终端根据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终端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包括:
所述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所述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所述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小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EDT方式;
所述终端测量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小于或等于第四阈值,且所述数据的传输块大小大于或等于第五阈值,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
16.一种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采用第一方式接收来自终端的数据;
所述数据接收失败的情况下,所述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发送针对所述数据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确定重新传输所述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数据所采用的第二方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阈值的信息;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终端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的最大次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结束采用所述第一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6-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方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括用户面数据;
所述第一方式为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或者提前数据传输EDT方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6-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方式为基于竞争的免授权传输方式;所述第二方式为四步随机接入方式、EDT方式、两步随机接入方式或携带用户面数据的两步随机接入方式。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6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00141.2A 2020-06-28 2020-06-28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8529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0141.2A CN113852989A (zh) 2020-06-28 2020-06-28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02526 WO2022001893A1 (zh) 2020-06-28 2021-06-25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0141.2A CN113852989A (zh) 2020-06-28 2020-06-28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2989A true CN113852989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2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0141.2A Pending CN113852989A (zh) 2020-06-28 2020-06-28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2989A (zh)
WO (1) WO202200189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68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651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网络设备
US201901045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 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CN110169186A (zh) * 2017-01-05 2019-08-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WO2020019194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WO2020034319A1 (en) * 2018-09-27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110913498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27860A (zh) * 2017-07-31 2019-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0913499B (zh) * 2018-09-18 2022-07-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00886B (zh) * 2019-07-12 2022-04-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过程回退方法、设备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34651A (zh) * 2016-08-10 2018-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终端、网络设备
CN110169186A (zh) * 2017-01-05 2019-08-2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随机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90104553A1 (en) * 2017-09-29 2019-04-04 Media Tek Inc. High Reliability an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WO2020019194A1 (zh) * 2018-07-25 2020-01-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CN110913498A (zh) * 2018-09-18 2020-03-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终端
WO2020034319A1 (en) * 2018-09-27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a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TC: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2-step RACH"", 《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 1700587》, 9 January 2017 (2017-01-09) *
OPPO: ""Fall back mechanisms for 2-steps RACH"",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106 R2-1905599》, 2 May 2019 (2019-05-02)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68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1893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85737B (zh)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US20150195854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ention based transmission
CN112351450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设备及系统
EP4171110A1 (en) Harq-ack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382379A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US20230231665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cknowledgement (harq-ack)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3840390A (zh)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271625A (zh) 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KR20230074243A (ko) 네트워크 디바이스를 액세스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11565459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398596B (zh) 一种处理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188267A1 (e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18929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3852989A (zh) 确定数据传输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225307A1 (e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088507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通信设备以及网络设备
EP4271055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US2023024765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encoding of inter-ue coordination messages
CN112398591B (zh) 一种确定侧行链路资源的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WO2022042948A1 (en) Early pdcch / cg activation based on survival time
US11979241B2 (en) Methods, terminal device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using transmission on a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
CN112889326A (zh) 参数重配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050369A1 (en) Access procedure for cell free mimo
CN111294844B (zh) 波束失败恢复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338228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