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9337A -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9337A
CN113849337A CN202111436065.7A CN202111436065A CN113849337A CN 113849337 A CN113849337 A CN 113849337A CN 202111436065 A CN202111436065 A CN 202111436065A CN 113849337 A CN113849337 A CN 1138493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eption
target
abnormity
log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6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9337B (zh
Inventor
赵路
赵增义
张益军
王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ei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ei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ei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Feihu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ianji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6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93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93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93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93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93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93Remedial or corrective 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52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66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tracing or monitoring
    • G06F11/3476Data logg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利用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当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

Description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业务系统被上线使用,为保证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需要对业务系统所产生的系统异常进行监控和统计。
目前处理系统异常的方式为:由运维人员查询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采集到的系统日志,再根据系统日志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但是,一方面,随着业务系统的访问量增多,系统日志的数量也会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当涉及到多个业务系统时,需分别利用每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来查询和统计系统异常;前述两方面的情况,均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查询和统计系统异常,并且人工处理的方式容易出现纰漏,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较低和准确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人工处理系统异常的方式存在的效率较低和准确性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公开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所述配置信息为针对所述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和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判断所述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
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所述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所述系统异常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异常名称;
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目标异常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所述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报警阈值;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定时任务,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二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启动所述定时任务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若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现次数大于所述报警阈值,向目标对象发送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包含: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第二出现次数和报警阈值。
优选的,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或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优选的,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包括: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确定日志信息中包含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且不在预设白名单中的所述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其中,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堆栈信息,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匹配字符串;
相应的,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包括: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获取在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得到的与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数量,并将所述日志数量作为所述系统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过滤不是异常日志的所述系统日志。
优选的,配置所述业务系统的所述配置信息的过程,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各个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当检测到配置目标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目标系统为任意所述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异常名称、报警阈值和匹配字符串;
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所述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第一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所述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第二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优选的,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查看所述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时,从所述第一显示界面跳转至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所述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详情。
优选的,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包括:
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异常处理窗口;
利用在所述异常处理窗口键入的处理类型和异常解释,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各个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当检测到查看目标系统的异常处理记录的操作时,在所述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第三显示界面,所述目标系统为任意所述业务系统,所述第三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公开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所述配置信息为针对所述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和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判断所述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所述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所述系统异常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异常名称;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目标异常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所述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为: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利用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当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本方案中,根据配置信息和所采集的系统日志,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向用户提供查看系统异常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以及提供对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的功能,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及时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界面的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图2(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日志查看界面的示意图;图2(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窗口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记录界面的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在多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配置信息的流程图;
图6(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置信息界面的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图6(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图6(d)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图6(e)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图6(f)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图6(g)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图6(h)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显示界面的另一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的实现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由背景技术可知,目前在处理系统异常时,需要由运维人员查询业务系统运行过程中所采集到的系统日志,再根据系统日志查询和统计系统异常。但是由于业务系统的数量较多以及系统日志的数量较多,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查询和统计系统异常,并且人工处理的方式容易出现纰漏,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较低和准确性较差。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根据配置信息和所采集的系统日志,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向用户提供查看系统异常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以及提供对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的功能,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以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可应用于异常中心管理平台。
参见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101: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在具体实现步骤S101的过程中,持续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需要说明的是采集的系统日志所对应的业务系统为接入异常中心管理平台的系统。也就是说,持续采集已接入异常中心管理平台的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在具体实现中,利用日志收集服务,以订阅消费kafka系统日志消息的方式,采集各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也可以其它方式采集系统日志,对于采集系统日志的方式不做限定。
在采集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之后,需要对所采集的系统日志进行筛选,筛选出异常日志,筛选出异常日志的方式详见以下步骤。
步骤S102:利用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
需要说明的是,配置信息为针对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也就是说,对于每个业务系统,预先对该业务系统配置相应的配置信息,且在配置信息中定义了该业务系统对应的系统异常的类型,每个业务系统均配置相应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指定信息和报警阈值,指定信息用于判断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关于如何配置某一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的具体内容,详见以下本发明实施例图5所示出的内容。
在具体实现步骤S102的过程中,采集得到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之后,对于每个业务系统,利用该业务系统所对应的配置信息,从该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中确定该业务系统的各类型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即确定每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
由前述内容可知,每一业务系统预先定义了与之对应的系统异常的类型,且每一类型的系统异常存在与之相应的指定信息。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述所提及的每一类系统异常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或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也就是说,在配置某一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系统异常时,可选择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和/或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需要说明的是,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是根据系统日志中的堆栈信息确定得到的,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是根据用户所键入的信息(如异常名称)配置得到。
对于某一类系统异常,若该系统异常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则该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为堆栈信息,若该系统异常为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则该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为匹配字符串。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的堆栈信息,包含在各个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中,即各个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均采用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的堆栈信息,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的堆栈信息不需要单独配置;对于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各个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中的匹配字符串可由用户根据需求进行配置。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利用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具体方式为:对于某一业务系统,从该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中,确定日志信息包含任一类系统异常(该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且不在预设白名单中的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其中,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堆栈信息,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匹配字符串。
具体而言,对于某一业务系统及其对应的各类型系统异常,从该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中,确定日志信息包含任一该类型系统异常(该业务系统对应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堆栈信息或匹配字符串)且不在预设白名单中的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如果所确定的某一异常日志的日志信息中包含了某一类型系统异常的指定信息,则表示该异常日志与该系统异常存在对应关系。
例如:假设系统异常B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系统异常C为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于某一系统日志,若该系统日志的日志信息中存在系统异常B对应的堆栈信息,且该系统日志对应的系统异常B不在预设白名单中,则确定该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且与系统异常B存在对应关系;若该系统日志的日志信息中存在系统异常C对应的匹配字符串,且该系统日志对应的系统异常C不在预设白名单中,则确定该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且与系统异常C存在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白名单中指示了哪些类型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不用于统计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第一出现次数的确定方式详见以下步骤)。在确定得到各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后,需根据各异常日志的格式和内容,对所有异常日志进行统一规范处理,具体而言,对于任一异常日志,将该异常日志对应的系统异常的类型名称封装至该异常日志中。后续通过异常日志中所封装的系统异常的类型名称,即可统计得到各类型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
优选的,将进行统一规范处理后的异常日志进行存储,例如,将异常日志存储到elasticsearch,与此同时,将不是异常日志的系统日志进行过滤(或者说忽略不是异常日志的系统日志),以完成对系统日志的过滤。
步骤S103: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类系统异常都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对于某一类系统异常,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即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预设时间段相当于时间滑动窗口,当前时间为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时的时间。
由上述步骤S102中的内容可知,用户在打开异常处理界面之前,已持续确定各个业务系统的各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在具体实现步骤S103的过程中,用户在打开异常处理界面时,需对各个业务系统的各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进行统计;统计方式为:对于每一业务系统的每类系统异常,获取在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得到的与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数量,并将该日志数量作为该类系统异常在该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
例如:用户在打开异常处理界面时,假设在系统异常B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得到的与系统异常B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数量为100,则确定系统异常B在与其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出现次数为100次。
通过上述方式,即可确定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
由上述内容可知,每一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中还包括了该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报警阈值;可以理解的是,可对所有系统异常设置相应的报警阈值,也可仅针对需要监控的系统异常设置报警阈值,不需要监控的系统异常可不设置报警阈值,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可通过定时任务,定时统计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此处是指已配置报警阈值的系统异常)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出现次数,以实现针对系统异常的出现次数的监控。
优选的,对于每一业务系统,按照预设的定时任务,根据该业务系统的异常日志,确定该业务系统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出现次数,其中,每类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二预设时间段,对于每类系统异常,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第二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至启动定时任务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对于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若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第二出现次数大于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报警阈值,向目标对象发送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包含: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第二出现次数和报警阈值。目标对象在收到告警信息之后,可通过查看相应的信息进行异常分析和处理。
例如:假设业务系统A所对应的系统异常B的报警阈值为100次,若通过上述方式确定系统异常B的第二出现次数为101次,则以邮件的方式向运维人员发送该系统异常B对应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包含:该系统异常对应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第二出现次数和报警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确定第二出现次数的方式,可参见上述关于确定第一出现次数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104: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
用户在打开异常处理界面时,通过上述步骤S103确定各个业务系统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之后,在具体实现步骤S104的过程中,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具体而言,在异常处理界面中,分别展示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
例如:在异常处理界面中,展示业务系统A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展示业务系统B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展示业务系统C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
为更好解释说明如何分别展示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以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异常处理界面的示意图进行举例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图2(a)的异常处理界面中所显示的仅为部分业务系统对应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
如图2(a),分别展示“cloud.cachecloud-web.online”和“sohutv_cc”这两个业务系统对应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如对于“cloud.cachecloud-web.online”这一业务系统,该业务系统对应的类型名称为“BindingException”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为278次(也可视为未处理的该系统异常的数量为278),也就是说,在上一次处理系统异常至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这一时间段内,类型名称为“BindingException”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为278次,其它类型的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步骤S105: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异常为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系统异常,即目标异常为某一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系统异常,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分别展示每个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异常名称之后,用户可通过在该异常处理界面中进行操作,查看任意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系统异常的详情信息,所查看的系统异常即为目标异常。
在具体实现步骤S105的过程中,当用户在异常处理界面中点击目标异常对应的控件时(如点击目标异常的类型名称),此时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在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该曲线可以天为单位),以及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该生成曲线可反映未处理的目标异常在每一天(仅示例)的数量。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目标异常存在历史处理记录,可在第一显示界面显示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相关信息,以便运维人员确认目标异常的解决方式和排查目标异常出现的根本原因;同理,如果目标异常不存在历史处理记录,可不显示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相关信息。
例如:假设用户点击异常处理界面的“cloud.cachecloud-web.online”这一业务系统中类型名称为“BindingException”的系统异常时(此时该系统异常即为目标异常),所显示的第一显示界面如图2(b);需要说明的是,异常处理界面的信息显示方式可参见图2(a)。
如图2(b),第一显示界面的上方区域显示了目标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和累计未处理异常量(也就是未处理的目标异常的数量),该生成曲线展示了每一天(以日期区分不同时间,也可以其它时间单位区分,不做限定)未处理的目标异常的数量;第一显示界面的下方区域显示了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优选的,在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了目标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之后,用户还可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例如可查看最近3小时(仅示例)内的异常日志;具体而言,在第一显示界面中,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时,从第一显示界面跳转至异常日志查看界面,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显示有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详情。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显示界面中设置有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控件,当用户点击该控件时,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此时生成带有筛选条件的kibana访问路径(仅举例),根据该kibana访问路径进入kibana的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详情,以供用户进行异常分析。
例如:结合图2(b)所示出的第一显示界面,当用户点击“近3小时日志”这一控件时,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此时从第一显示界面跳转至异常日志查看界面,异常日志查看界面如图2(c)所示。
步骤S106:当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在具体实现步骤S106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显示界面展示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之后,用户可在第一显示界面中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当用户在第一显示界面中处理目标异常时,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在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异常处理窗口;利用在该异常处理窗口键入的处理类型和异常解释,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具体而言,用户在第一显示界面中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时,在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异常处理窗口,用户根据对目标异常的分析结果和历史处理记录(如果存在的话可结合历史处理记录),在异常处理窗口中确定目标异常的处理类型和异常解释,以完成对目标异常的处理。
例如:结合图2(b)所示出的第一显示界面,当用户点击“处理”这一控件时,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此时在第一显示界面中弹出异常处理窗口,异常处理窗口如图2(d)所示,异常处理窗口中显示了目标异常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和异常数量(未处理的数量),用户可在异常处理窗口中选择处理类型和填写异常解释,并点击“提交”控件完成对目标异常的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之后,第一预设时间段之前的目标异常不在异常处理界面中展示,具体可通过查看异常处理记录的方式查看该目标异常的相关信息。
优选的,用户可通过处理记录查看界面查看各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当检测到查看目标系统的异常处理记录的操作时,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第三显示界面,目标系统为任意业务系统,第三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
例如: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处理记录界面如图3(a)所示;当用户在处理记录界面中点击“sohutv_cc”这一业务系统(即目标系统)时,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第三显示界面,第三显示界面中显示了“sohutv_cc” 这一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第三显示界面如图3(b)所示,其中第三显示界面中所显示的处理记录按时间进行排序。
由上述内容可知,对于某一类系统异常,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在实际数据处理过程中,第一预设时间段会随着用户处理系统异常的时间和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时间而发生变化,如图4所示,假设用户上一次处理某类系统异常的时间为0点01分,用户在19点整打开异常处理界面时,向用户显示[00:01-19:00]这一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某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假设用户在19点03分处理了系统异常,某类系统异常的下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即为[19:03-用户下一次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时间]。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所提及的图2(a)至图2(d)的示意图,以及图3(a)至图3(b)的示意图,以及图4的示意图,均仅用于举例说明,并不用于对本方案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配置信息和所采集的系统日志,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向用户提供查看系统异常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以及提供对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的功能,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1步骤S102中涉及的配置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的过程,参见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置配置信息的流程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1的过程中,用户可通过配置信息界面配置各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具体而言,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显示配置信息界面,在该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配置信息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a)。
步骤S502:当检测到配置目标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操作时,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系统为任意业务系统,也就是说,用户可在配置信息界面中选择配置任意业务系统的配置信息,用户所选择的业务系统即为目标系统;第二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异常名称、报警阈值和匹配字符串等信息。其中,显示各类系统异常的匹配字符串具体是指:显示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匹配字符串。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3的过程中,用户可在配置信息界面中选择目标系统,此时检测到配置目标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操作,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用户可在第二显示界面配置目标系统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相关参数。
步骤S503: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第一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3的过程中,用户可在第二显示界面中新增目标系统的某一类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或者,修改目标系统的某一类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或者,删除目标系统的某一类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具体而言,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第一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例如:结合图6(a)示出的配置信息界面,当用户选择“sohutv_cc”这一业务系统(此时即为目标系统),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此时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如图6(b),用户可在图6(b)示出的第二显示界面中,选择新增、修改或删除任意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当用户需新增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时,用户点击图6(b)中的“新增”控件,弹出如图6(c)所示的“增加阈值”弹窗,用户在该“增加阈值”弹窗中添加任意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当用户需修改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时,用户点击图6(b)中任意系统异常的“修改”控件,弹出如图6(d)所示的“修改阈值”弹窗,用户在该“修改阈值”弹窗中修改该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当用户需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时,用户点击图6(b)中任意系统异常的“删除”控件,弹出如图6(e)所示的“删除阈值”弹窗,用户在该“删除阈值”弹窗中删除该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步骤S504: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第二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1步骤S102中的内容可知,业务系统对应的系统异常可以由用户自行定义(相当于自定义哪些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用户可通过第二显示界面来对某一业务系统对应的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进行配置(即新增、修改或删除)。
在具体实现步骤S504的过程中,在第二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系统对应的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如图6(f)示出的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中,在第二显示界面中显示目标系统对应的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用户可在第二显示界面中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具体而言,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第二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例如:结合图6(f)示出的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用户点击图6(f)中的“新增”控件,弹出如图6(g)所示的“新增自定义异常”弹窗,用户可在该“新增自定义异常”弹窗新增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同理,用户可以选择修改或删除任一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在此不一一举例说明。
优选的,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图1步骤S102中提及的预设白名单,也可在该第二显示界面中完成预设白名单的配置,如图6(h)示出的第二显示界面的示意图,用户可在图6(h)示出的第二显示界面中新增、修改或删除预设白名单中的系统异常,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日志信息包含预设白名单中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匹配字符串的系统日志不作为异常日志。
需要说明的是,图6(a)至图6(h)所示出的示意图仅用于举例说明,不对本方案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信息界面向用户提供新增、修改或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功能,以及向用户提供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功能,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为更好解释说明上述所提及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的相关内容,通过图7示出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的实现原理图进行举例说明。
如图7,利用日志收集服务在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如图7中的系统1日志和系统2日志),并结合从mysql中获取的白名单和自定义系统异常配置信息等信息,过滤出异常日志,将异常日志存储在elasticsearch中;利用日志处理服务统计各类系统异常的出现次数(如统计第一出现次数和第二出现次数)和判断是否发送告警信息,以及向用户(Actor)发送告警信息和响应用户处理系统异常的操作,同时,还可维护mysql中的处理记录和异常配置信息(如报警阈值的配置信息和自定义系统异常的配置信息);mysql可用于存储相关数据,如存储告警阈值(也就是上述提及的报警阈值)、异常处理记录(也就是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和日志过滤条件等; topic为消息主题,kafka为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
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相对应,参见图8,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处理装置包括:采集单元801、第一确定单元802、第二确定单元803、显示单元804、第一检测单元805和第二检测单元806;
采集单元801,用于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第一确定单元802,用于利用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配置信息为针对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和指定信息,指定信息用于判断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一类系统异常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或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在具体实现中,第一确定单元802具体用于:对于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确定日志信息中包含任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且不在预设白名单中的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其中,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为堆栈信息,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为匹配字符串。
优选的,第一确定单元802还用于:过滤不是异常日志的系统日志。
第二确定单元803,用于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每类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在具体实现中,第二确定单元803具体用于:对于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获取在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得到的与该类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数量,并将该日志数量作为该类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
显示单元804,用于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异常名称;
第一检测单元805,用于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目标异常为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系统异常,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第二检测单元806,用于当检测到处理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配置信息和所采集的系统日志,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向用户提供查看系统异常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以及提供对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的功能,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优选的,结合图8示出的内容,配置信息还包括每一类系统异常对应的报警阈值;该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按照预设的定时任务,根据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该类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二预设时间段,第二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该类系统异常的时间至启动定时任务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告警单元,用于对于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若系统异常对应的第二出现次数大于报警阈值,向目标对象发送系统异常对应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包含:系统异常对应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第二出现次数和报警阈值。
优选的,结合图8示出的内容,第一确定单元802包括:第一响应模块、检测模块、第二响应模块和第三响应模块,各个模块的执行原理如下:
第一响应模块,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配置目标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操作时,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目标系统为任意所述业务系统,第二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异常名称、报警阈值和匹配字符串。
第二响应模块,用于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第一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第三响应模块,用于在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第二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配置信息界面向用户提供新增、修改或删除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功能,以及向用户提供新增、修改或删除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功能,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进而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优选的,结合图8示出的内容,该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时,从第一显示界面跳转至异常日志查看界面,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显示有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详情。
优选的,结合图8示出的内容,该处理装置还包括:
响应单元,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各个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查看目标系统的异常处理记录的操作时,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第三显示界面,目标系统为任意业务系统,第三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根据配置信息和所采集的系统日志,确定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利用异常处理界面向用户提供查看系统异常的相关信息的功能,以及提供对系统异常进行处理的功能,不需要用户以人工处理的方式查询并统计系统异常,提高处理系统异常的效率、准确性和时效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或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所述配置信息为针对所述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和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判断所述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
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所述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所述系统异常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异常名称;
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目标异常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所述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包括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报警阈值;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按照预设的定时任务,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二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二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二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启动所述定时任务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若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第二出现次数大于所述报警阈值,向目标对象发送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包含: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服务名称、异常名称、第二出现次数和报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为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或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包括: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确定日志信息中包含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指定信息且不在预设白名单中的所述系统日志为异常日志,其中,默认配置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堆栈信息,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对应的所述指定信息为匹配字符串;
相应的,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包括:
对于所述业务系统的每一类系统异常,获取在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确定得到的与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数量,并将所述日志数量作为所述系统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过滤不是异常日志的所述系统日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置所述业务系统的所述配置信息的过程,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各个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当检测到配置目标系统的配置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配置信息界面中显示第二显示界面,所述目标系统为任意所述业务系统,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异常名称、报警阈值和匹配字符串;
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所述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的第一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所述系统异常的报警阈值;
在所述第二显示界面中,响应于针对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的第二配置操作,新增、修改或删除所述用户自定义的系统异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检测到查看所述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操作时,从所述第一显示界面跳转至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所述异常日志查看界面显示有所述目标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的日志详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包括:
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显示异常处理窗口;
利用在所述异常处理窗口键入的处理类型和异常解释,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用户的操作指令,在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各个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名称;
当检测到查看目标系统的异常处理记录的操作时,在所述处理记录界面中显示第三显示界面,所述目标系统为任意所述业务系统,所述第三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各类系统异常的处理记录。
10.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至少一个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利用所述业务系统的系统日志和预设的配置信息,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日志,所述配置信息为针对所述业务系统所配置的信息,所述配置信息至少包含:每一类所述系统异常对应的异常名称和指定信息,所述指定信息用于判断所述系统日志是否为异常日志;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响应用户打开异常处理界面的操作,根据所述异常日志确定各类型的系统异常在对应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出现次数,其中,对于每类系统异常,所述系统异常对应一个第一预设时间段,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为:上一次处理所述系统异常的时间至打开所述异常处理界面的当前时间之间的时间段;
显示单元,用于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各类所述系统异常的所述第一出现次数和所述异常名称;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查看目标异常的详情信息的操作时,在所述异常处理界面中显示第一显示界面,所述目标异常为所述业务系统对应的任一类所述系统异常,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至少包含:所述目标异常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生成曲线,以及所述目标异常的历史处理记录;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当检测到处理所述目标异常的操作时,利用在所述第一显示界面中键入的异常处理信息,对所述目标异常进行处理。
CN202111436065.7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493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6065.7A CN11384933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6065.7A CN11384933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9337A true CN113849337A (zh) 2021-12-28
CN113849337B CN113849337B (zh) 2022-03-01

Family

ID=789822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6065.7A Active CN113849337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933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129A (zh) * 2016-09-09 2017-01-11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异常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775633A (zh) * 2016-11-15 2017-05-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默认Launcher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634818A (zh) * 2018-10-24 2019-04-16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438A (zh) * 2019-09-25 2020-02-21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日志告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74095A (zh) * 2020-02-24 2020-06-1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1595A (zh) * 2020-05-25 2020-09-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2344A (zh) * 2020-11-18 2021-02-2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日志异常的告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26129A (zh) * 2016-09-09 2017-01-11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程序异常信息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6775633A (zh) * 2016-11-15 2017-05-31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切换默认Launcher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634818A (zh) * 2018-10-24 2019-04-16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分析方法、系统、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30438A (zh) * 2019-09-25 2020-02-21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日志告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274095A (zh) * 2020-02-24 2020-06-12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51595A (zh) * 2020-05-25 2020-09-11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异常日志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22344A (zh) * 2020-11-18 2021-02-26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日志异常的告警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9337B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1911B (zh) 一种异常检测方法和装置
US11586972B2 (en) Tool-specific alerting rules based on abnormal and normal patterns obtained from history logs
US11102224B2 (en) Systems and user interfaces for dynamic and interactive investigation of bad actor behavior based on automatic clustering of related data in various data structures
CN108170580A (zh) 一种基于规则的日志报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5183625B (zh) 一种日志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US10592308B2 (en) Aggregation based event identification
US7966526B2 (en) Software event recording and analysis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US20190052660A1 (en) Enterprise policy tracking with security incident integration
US1066483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al-time, load-driven multidimensional and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of monitored transaction executions for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tasks like statistical anomaly detection
US2007015058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system performance levels across a network
CN109714187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日志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42525B2 (en) Extracting and labeling custom information from log messages
CN116300561A (zh) 用于监测制造的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方法
EP3244354A1 (en) Task-based health data monitoring of aircraft components
CN110427307A (zh) 日志解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0180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frastructure metrics
US20200012990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network-based intelligent cyber-security
US9372734B2 (en) Outage window scheduler tool
Ligus 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CN111308984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电机驱动器、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557415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5553770A (zh) 一种数据采集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56548B (zh) 异常数据的监听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KR20110037578A (ko) 통합 보안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통합 보안 모니터링 방법
CN113849337B (zh) 一种系统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