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9790A -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9790A
CN113839790A CN202111123931.7A CN202111123931A CN113839790A CN 113839790 A CN113839790 A CN 113839790A CN 202111123931 A CN202111123931 A CN 202111123931A CN 113839790 A CN113839790 A CN 113839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information
target
user
ent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393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龚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ejian Technology Co ltd
Ireader Technology Co Ltd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ejian Technology Co ltd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ejian Technology Co ltd, Zha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ej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393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97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9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9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02Details
    • H04L12/16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 H04L12/18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 H04L12/185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special services to substations for broadcast or conference, e.g. multicast with management of multicast group membershi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上述方法使得用户加入用户群组变得智能化且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拓展展示信息的评论区的社交功能。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针对电子设备显示的各种信息,诸如:书籍信息、新闻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乐信息、戏曲信息、编程信息、前端设计信息等,例如对于同类型信息感兴趣的人有需要构建一个兴趣群组,并在该兴趣群组里面进行社交或沟通。
然而,目前构建群组的方式大多是采用线下面对面建群的方式,或者由运营人员或管理员在线上发布某个兴趣所对应的群组号信息,使得看到上述群组号信息的人员得以加入。上述群组号构建的方式需要用户通过搜索来进行申请,覆盖的用户范围有限,并且入群方式不够智能化。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第二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上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上述可执行指令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先存储的展示信息与入群接口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或者,根据上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上述属性信息关联的特定用户群组,并将上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确定为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其中,上述属性信息用于限定上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内容信息、类型信息、创作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或组合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当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时,根据预设的群组优先级,在上述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中确定待推送的特定入群接口信息;以及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特定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根据上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加入条件和上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中确定上述用户符合加入条件的特定用户群组;以及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在又一种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用户群组和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其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其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或者上述电子设备的可执行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统计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的发言频次;确定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各个用户的评论加精状态;将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发言频次超过设定阈值且处于评论加精状态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以及向上述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目标展示信息包含书籍信息,例如为书籍详情页。
第三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上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以及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是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第四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上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上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上述可执行指令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用户在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以及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是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评论区的评论包括:第一评论和第二评论,上述第一评论或上述第二评论被预先设置为上述特定评论,上述特定评论的操作按钮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按钮被预先设置为目标操作按钮。其中,上述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当用户触发上述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按钮时,视为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目标操作按钮与除上述目标操作按钮之外的其他操作按钮的显示样式互异。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上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或者上述电子设备的可执行指令还使得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接收用户账号通过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发起的入群申请;响应于上述入群申请,将上述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加入至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所对应的用户群组中。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包括:接收多个入群通知,其中每个入群通知中携带有一个或多个入群接口信息;或者,接收一个入群通知,所述入群通知中携带有多个入群接口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和上述第四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中,目标展示信息包含书籍信息,例如为书籍详情页。
第五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的部分或全部:
(1)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的情况下,触发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起推送请求,在服务器接收到携带有触发信息的推送请求之后,可以确定与触发信息中的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并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入群通知并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入群通知,上述入群通知中可以携带有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入群接口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入群接口信息加入至对应的用户群组,方便且快捷,并且可以大概率保证用户加入至匹配的用户群组中。
(2)上述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种展示信息的用户群组加入的场景,展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书籍信息、新闻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乐信息、戏曲信息、编程信息、前端设计信息等,以应用至电子书阅读场景作为示例,在实施时,用户只需要在书籍评论区对特定评论实施目标操作(例如为点赞操作)来触发上述方法的执行,服务器将上述入群通知发送/推送给终端设备之后,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可以通过上述入群通知中的入群接口信息来加入至心仪的书友群中,拓展了书评的社交功能,并使得了书友群的加入变得智能且方便快捷,有助于提升书籍读者对电子书阅读平台的群体归属感和方便读者之间的交流。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系统架构;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4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4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4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4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用户交互界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上述方法使得用户加入用户群组变得智能化且方便快捷,并且能够拓展展示信息的评论区的社交功能。
根据一种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
根据另一种实施例,上述数据处理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在终端设备的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以及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并在用户界面进行显示,上述入群通知根据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系统架构。
参照图1所示,适用于本公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系统架构100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是用于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诸如:电子书阅读类软件/应用、购物类应用、短视频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新闻客户端应用、即时通信工具、外卖类应用、社交平台软件、软件开发类应用等(仅为示例)。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文本、图片、视频等至少一种播放的电子设备,或者上述终端设备101、102、103也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电子设备。例如,上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智能手表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利用终端设备101、102、103所浏览的应用界面或者网页提供服务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仅为示例)。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请求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例如根据用户请求获取或生成的网页、信息、或数据等)反馈给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第一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般可以由服务器105执行;或者,也可以由不同于服务器105且能够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通信的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执行。本公开第二个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一般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执行。在进行具体实施例的理解时,可以将第一个实施例和第二个实施例结合起来,以理解整体的数据流交互过程。
应该理解,图1中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终端设备、网络和服务器。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本公开的第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201、S202和S203。操作S201~S203可以由服务器执行,该服务器为安装有应用软件的终端设备提供服务支持,上述应用软件可以是各种类型的通讯客户端应用,在前述的系统架构100已经详细介绍,这里不再示例。
在步骤S201,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
展示信息是指终端设备上展示的一种或多种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书籍信息(例如为书籍详情页展示的书籍信息)、新闻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乐信息、戏曲信息、编程信息、前端设计信息等,上述目标展示信息是指终端设备上展示的当前展示信息,可以是书籍信息中的某一本书、某一本书的章节/段落/行等;也可以是新闻信息中的某一条新闻、某一条新闻的文字段落/图片等;也可以是视频信息中的某一个短视频、某一个视频帧、某一个视频片段等;也可以是音乐信息中的某首曲子、某首曲子中的某句话/某个副歌/某个节奏等;也可以是戏曲信息中的某个戏曲、某个戏曲的选段等;也可以是编程信息的某段编程代码、某个功能对应的编程语言形式等;也可以是前端设计信息中的某个前端界面设计、某个界面渲染效果等。
上述特定评论是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中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触发条件的评论,上述目标操作为预设的具有触发功能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场景中,上述特定评论可以是后台研发人员、后台管理员或运维人员等在各个书籍信息的用户评论数据中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触发条件的评论,例如为优质评论或精选评论等。或者,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上述特定评论可以是由后台研发人员、后台管理员或运维人员等预先配置好的单独的一个评论选项,该评论选项用于在评论区显示,例如可以采用置顶显示,该评论选项的提示内容例如为:“对我进行点赞或支持,便可以加入到书友圈”。
相应的,在一些实施例场景中,上述目标操作可以是在上述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触发条件的评论的已有操作按钮中,指定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按钮对应的操作。或者,在另一些实施场景中,上述目标操作也可以是由后台研发人员、后台管理员或运维人员等在预先配置好的评论选项中预设的具有触发功能的目标操作,例如为点赞操作。
下面参照图1来描述步骤S201的实施场景。
参照图1所示,以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安装的应用软件为电子书阅读类软件(上述电子书阅读类软件可以是:某个电子书阅读app,或者支持网页版电子书的浏览器等软件形式)作为示例,当用户在终端设备101、102、103的电子书阅读类软件的用户界面上展示的书籍《故都的秋》的书籍详情页(目标展示信息的一种示例)的评论区中,在特定评论的操作按钮,例如点赞按钮、回复按钮、支持按钮等中对点赞按钮进行点击,视为用户对该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了点赞操作。
假设预设的目标操作为点赞操作,则在用户对终端设备上的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了点赞操作的情况下,会触发终端设备101、102、103向服务器105发送推送请求,则在服务器105一侧,接收到上述推送请求,且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触发信息。
上述终端设备是指用户使用的终端设备,在实施场景中,发送推送请求的终端设备的个数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在服务器一侧可以对高并发的推送请求进行处理。每个终端设备的用户(使用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例如,一个用户使用多个终端设备,或者多个用户使用一个终端设备,或者多个用户使用各自的终端设备等场景均适用。
上述用户是指在采用已注册的用户账号登录上述应用软件并使用上述应用软件的使用者,上述用户账号可以是当前使用者自己的账户,也可以是其他人的账户,例如为当前使用者采用朋友、家人的账户进行登录来使用上述应用软件。
在步骤S202,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步骤S202的实施场景中,在接收到推送请求的情况下,服务器105根据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的触发信息:“用户在终端设备101、102、103的电子书阅读类软件的用户界面上展示的书籍《故都的秋》的书籍详情页实施了点赞操作”,来确定与上述触发信息中的书籍《故都的秋》(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示例性的,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喜欢阅读《故都的秋》的书友群(用户群组的一种示例)的入口信息,喜欢阅读与《故都的秋》同类型的借景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喜欢《故都的秋》的作者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喜欢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喜欢在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故都的秋》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喜欢阅读《故都的秋》的作者写的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喜欢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的入口信息等。
上述入口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以下形式:入群的超链接、用户群组的接口ID信息等。
上述书友群既可以采用第三方即时通讯类软件构建的用户群组,也可以是电子书阅读类软件上所集成的即时通讯组件中构建的用户群组。
在步骤S203,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上述入群通知中携带有入群接口信息,该入群接口信息可以是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入群通知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可以通过发送/推送信息(可以是手机短信、应用软件上的通知信息或者其他信息推送方式)、弹窗形式、悬浮窗口等形式来在终端设备上展示入群通知。
例如,在一实施场景中,可以向终端设备(客户端)推送入群消息,上述入群消息可以包含: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或全部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在另一实施场景中,为了实现对用户的轻打扰,还可以是弹窗形式来从终端设备弹出该入群消息,或者以悬浮窗口的样式来直接显示相应的入群控件。
尽管上述场景是以电子阅读场景下的实施过程作为示例,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不局限于电子阅读场景,可以拓展至任何在信息展示时通过评论区的操作来进行用户群组的入群接口信息推送的场景。
基于上述步骤S201~S203,在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的情况下,触发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起推送请求,在服务器接收到携带有触发信息的推送请求之后,可以确定与触发信息中的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并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入群通知并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入群通知,上述入群通知中可以携带有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入群接口信息,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显示的入群接口信息加入至对应的用户群组,方便且快捷,并且可以大概率保证用户加入至匹配的用户群组中。
上述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种展示信息的用户群组加入的场景,展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是:书籍信息、新闻信息、视频信息、图片信息、音乐信息、戏曲信息、编程信息、前端设计信息等,以应用至电子书阅读场景作为示例,在实施时,用户只需要在书籍评论区对特定评论实施目标操作(例如为点赞操作)来触发上述方法的执行,服务器将上述入群通知发送/推送给终端设备之后,用户在终端设备上可以通过上述入群通知中的入群接口信息来加入至心仪的书友群中,拓展了书评的社交功能,并使得了书友群的加入变得智能且方便快捷,有助于提升书籍读者对电子书阅读平台的群体归属感和方便读者之间的交流。
下面结合图3A和图3B来描述步骤S202的两种实施方式。
图3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3A所示,上述步骤S202中,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步骤S311。
在步骤S311,根据预先存储的展示信息与入群接口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展示信息与入群接口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从而在步骤S202中,直接根据预先存储的绑定关系来确定与目标展示信息相关联的入群接口信息为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上述绑定关系用于限定展示信息与入群接口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一个展示信息(例如某本书、或某本书的ID),可以关联有多个入群接口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绑定关系中,基于目标展示信息具有的不同属性,同一个目标展示信息可以对应于多个不同的入群接口信息,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目标展示信息的内容信息、类型信息、创作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或组合信息。其中,上述至少一种信息的含义是: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上述属性信息,上述组合信息的含义是:可以将上述各个属性信息:内容信息、类型信息、创作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中的两个或多个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属性信息。
以电子书阅读的场景为例,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电子书与书友群的入口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电子书ID-书友群入口/接口的ID,使得用户在对某个电子书的特定评论进行点赞操作(目标操作)时,可以在服务器一侧确定与上述电子书ID所关联的书友群入口/接口的ID。
例如,一个电子书ID可以同时关联有多个书友群接口ID,并且不同的书友群ID分别表示不同的书友群属性。例如,书友群接口A所对应的是“同书籍书友群”,书友群接口B所对应的是“同作者书友群”,而书友群接口C所对应的是“同类书籍的书友群”
下面以一个具体示例来描述。在绑定关系中,《故都的秋》这一书籍IDgududeqiu对应于4个入群接口信息,分别为:书籍IDgududeqiu→入口ID1,书籍IDgududeqiu→入口ID2,书籍IDgududeqiu→入口ID3,书籍IDgududeqiu→入口ID4。示例性的,上述4个入群接口信息分别为:喜欢阅读《故都的秋》的书友群的入口ID1(基于目标展示信息的内容信息这一属性信息),喜欢阅读与《故都的秋》同类型的借景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的入口ID2(基于目标展示信息的类型信息这一属性信息),喜欢《故都的秋》的作者的书友群的入口ID3(基于目标展示信息的创作者信息这一属性信息),喜欢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的书友群的入口ID4(基于目标展示信息的发布者信息这一属性信息)。
图3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步骤S202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3B所示,上述步骤S202中,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步骤S321。
在步骤S321,根据上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上述属性信息关联的特定用户群组,并将上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确定为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其中,上述属性信息用于限定上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内容信息、类型信息、创作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或其组合信息。
本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得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例如,《故都的秋》这一书籍(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包括:《故都的秋》中的全文或某个段落(内容信息)、借景抒情类散文(类型信息)、《故都的秋》的作者(创作者信息)、××电子书平台(发布者信息)、××电子书平台上的借景抒情类散文(类型信息和发布者信息的组合属性信息)。
则根据上述属性信息,确定与上述属性信息关联的特定用户群组分别为:喜欢《故都的秋》中的全文或某个段落的书友群C1,喜欢借景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C2,喜欢《故都的秋》的作者的书友群C3、喜欢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书籍的书友群C4、喜欢在××电子书平台上阅读借景抒情类散文的书友群C5。进一步将上述特定用户群组C1~C5的入口信息:入口ID1~入口ID5(例如为书友群接口)确定为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下面结合图4A~图4D来描述步骤S203的四种实施方式。
图4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4A所示,上述步骤S203中,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S411: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本实施例中,将步骤S202中得到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全部涵盖于入群通知中并发送给终端设备。
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例如,在电子书阅读类场景下,可以在入群通知中,将各个书友群的入口信息都推给终端设备,使得用户可以选择心仪的用户群组来加入。
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一侧,可以是收到多个入群通知,每个入群通知中携带有一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每个以由用户触发感兴趣的入群通知中的入口信息来加入到相应的书友群中。
或者,一个入群通知中集成有分别对应多个书友群的接口的多个控件,通过检测用户对某个控件的触发操作来使得用户加入到对应的书友群中。
图4B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当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时,根据预设的群组优先级,在上述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中确定待推送的特定入群接口信息;以及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特定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上述预设的群组优先级用于限定各个用户群组的推送优先级,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不限制入口信息的推送个数,也可以限制入口信息的推送个数。
下面参照图4B来以限制入口信息的推送个数的情况作为示例。可以理解的是,不限制入口信息的推送个数时,根据群组优先级,可以将多个入口信息先后进行推送;或者在同时推送时放置的顺序进行对应设置,例如优先级较高的入口信息放置于优先级较低的入口信息之前。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4B所示,上述步骤S203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S421和S422。
在步骤S421,根据上述用户群组的推送优先级和预设的推送个数,在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确定待推送的特定入群接口信息。
例如,在电子书阅读类场景下,上述书友群C1~C5具有预设的推送优先级,采用“>”表示优先级高于,示例性的,预设的推送优先级为:C1>C2>C3>C4>C5,预设的推送个数可以是:默认全部推送,或者推送比例为80%(数值仅作为示例,可以调整),或者推送个数为1个、2个、3个(在后台根据应用场景需要预先设置,数值可以变化或更新)等。
当书友群C1~C5预设的推送优先级为:C1>C2>C3>C4>C5,预设的推送个数为2个时,在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入口ID1~入口ID5中确定特定入群接口信息为:入口ID1和入口ID2。
在步骤S422,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特定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对应的,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入口ID1和入口ID2的入群通知。
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用户群组预设的推送优先级和推送个数,来确定待推送的特定入群接口信息,上述特定入群接口信息可以是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
图4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4C所示,上述步骤S203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S431和S432。
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在步骤S431,根据上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加入条件和上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中确定上述用户符合加入条件的特定用户群组。
上述一个用户群组例如为:普通用户群,上述多个用户群组例如为普通用户群和高级用户群,例如高级用户群包含作者在内。
示例性的,上述普通用户群加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是:任何用户均可以加入,活跃度超过特定阈值的用户才可以加入,特定话题参与度超过预设值的用户才可以加入,对于某本书的阅读量超过设定阅读量的用户才可以加入等。
示例性的,上述高级用户群的加入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是:在普通用户群中活跃度超过设定值的用户才可以加入,在普通用户群中活跃度超过设定值且发言内容被选为精选发言的用户才可以加入,对某个作者的书籍阅读量超过设定值的用户才可以加入,对某本书同类书籍阅读量超过设定阅读量的用户才可以加入等。
根据上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上述用户群组的加入条件,可以判断当前用户是否符合各个用户群组的加入条件,并得到符合加入条件的特定用户群组。
在步骤S432,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本实施例中,通过基于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加入条件和上述用户的用户信息,来确定入群通知中携带的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上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可以是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中的部分或全部信息,通过符合条件的判断设置,将符合条件的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推送给终端设备,从而实现定向邀请,避免不具备入群条件的用户在接收到入群通知后,无法入群导致的客户抱怨。
图4D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实施例的步骤S203的详细实施流程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4D所示,上述步骤S203中,上述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以下步骤:S441。
在步骤S441,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第一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本实施例中,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用户群组和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在一些场景中,位于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的用户满足预设条件之后才能加入至第二等级用户群组。
例如,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例如为普通用户群,第二等级用户群组为高级用户群,例如高级用户群包含作者在内。本实施例中,位于上述普通用户群中的用户满足预设条件之后才能加入至高级用户群,用户通过在书籍的评论区中点击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按钮触发的推送请求,对应由服务器所推送/发送的入群通知,是关于普通用户群(等级较低的第一等级用户群组)的入群通知,用户并不能直接进入高级用户群中。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本实施例中,在参照图4D描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数据处理的方法除了包括上述步骤S201~S203之外,还包括以下步骤:S501、S502和S503,为了简化示意,在图5中仅示意了步骤S501~S503。上述步骤S501~S503在步骤S201~S203之后执行。
在步骤S501,统计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的发言频次和发言内容打标状态。
上述发言内容打标状态例如包括:发言内容被禁止、发言内容被选为精选发言等。
例如,在电子书阅读场景下,步骤S501可以是:统计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的发言频次;确定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各个用户的评论加精状态。
在步骤S502,根据上述用户发言频次和发言内容打标状态,将发言频次超过设定阈值且发言内容打标状态包括预设次数的目标打标状态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在电子书阅读场景下,将上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发言频次超过设定阈值且处于评论加精状态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例如,将发言频次超过100次且发言内容打标状态包括2次(具体次数可以调整呢)精选发言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在步骤S503,向上述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包含上述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将上述目标用户主动发送包含高级用户群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基于上述步骤S501~S503,能够向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符合条件的目标用户主动推送入群通知,实现对各类用户的入群通知的个性化推荐。
本公开的第二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上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601、S602和S603。
在步骤S601,接收用户在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
例如,用户在终端设备的电子书阅读类软件的书籍X的评论区对各个评论信息进行操作,例如对评论1进行支持操作,对评论2进行点赞操作,对评论3进行回复操作。
在步骤S602,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
示例性的,特定评论为评论2,目标操作为点赞操作。
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用户对评论2(特定评论)进行点赞操作(目标操作)时,触发上述终端设备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
在终端设备执行步骤S601和S602之后,对应于服务器一侧,执行步骤S201~S203,由服务器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相应的,在终端设备一侧,执行步骤S603。
在步骤S603,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并在用户界面进行显示,上述入群通知是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用户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参照图7所示,在终端设备的用户交互界面700中,上述评论区的评论包括:第一评论710和第二评论720,上述第一评论或上述第二评论被预先设置为上述特定评论,这里以第一评论710被设置为特定评论作为示例,上述特定评论710的操作按钮中的一个或多个操作按钮(例如为五角星示例的点赞按钮)被预先设置为目标操作按钮。
其中,上述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包括以下步骤:当用户触发上述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按钮时,视为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
上述第一评论与上述第二评论关于同一个操作的操作按钮的显示具有区别或者不具有区别。例如参照图7所示,在用户交互界面上,可以通过对普通评论与特定评论的点赞按钮进行不同风格的渲染,以向用户进行差异化展示,第一评论710的点赞按钮在用户交互界面700上呈现五角星形状,第二评论720的点赞按钮在用户交互界面700上呈现心形。
在上述各个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接收用户账号通过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发起的入群申请;响应于上述入群申请,将上述用户账号对应的用户加入至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所对应的用户群组中。
用户可以通过点击目标入群接口来发起入群申请,实现快捷和智能化的加入群组。
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各个技术方案可以全部或部分操作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本公开的第三个示例性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
图8示意性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参照图8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800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和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803,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可执行指令时,实现第一个实施例或第二个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具体而言,当上述电子设备实施第一个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时,上述可执行指令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上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上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确定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根据上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上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上述各个步骤的详细实施过程可以参照第一个实施例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具体而言,当上述电子设备实施第二个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时,上述可执行指令使得上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接收用户在终端设备的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当检测到上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以及接收上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并在用户界面进行显示,上述入群通知是上述服务器根据与上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上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述电子设备可以是:安装有应用软件的终端设备或为上述应用软件提供服务支持的服务器,或者是:能够与上述终端设备和/或上述服务器进行通信的服务器集群中的服务器。在一示例性场景中,例如上述应用软件为以下软件中的一种或多种:电子阅读类软件、短视频软件、搜索软件、外卖软件等。
上述存储器803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存储器803具有用于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空间。例如,用于可执行指令的存储空间可以包括分别用于实现上面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的各个可执行指令。这些可执行指令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这些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诸如硬盘,光盘(CD)、存储卡或者软盘之类的程序代码载体。这样的计算机程序产品通常为便携式或者固定存储单元。该存储单元可以具有与上述电子设备中的存储器803类似布置的存储段或者存储空间等。可执行指令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通常,存储单元包括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方法操作步骤的可执行指令,即可以由例如诸如801之类的处理器读取的程序代码,这些程序代码当由电子设备运行时,导致该电子设备执行上面所描述的方法中的各个步骤。
本公开的第四个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上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个实施例或第二个实施例描述的数据处理的方法。
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装置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装置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所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
确定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所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
根据预先存储的展示信息与入群接口信息之间的绑定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或者,
根据所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属性信息,确定与所述属性信息关联的特定用户群组,并将所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确定为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其中,所述属性信息用于限定所述目标展示信息的内容信息、类型信息、创作者信息、发布者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信息或组合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
当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时,根据预设的群组优先级在所述多个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中确定待推送的特定入群接口信息;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特定入群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
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的加入条件和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在所述一个或多个用户群组中确定所述用户符合加入条件的特定用户群组;以及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特定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包括第一等级用户群组和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各个用户的发言频次;
确定所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各个用户的评论加精状态;
将所述第一等级用户群组中发言频次超过设定阈值且处于评论加精状态的用户确定为目标用户;
向所述目标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等级用户群组的入口信息的入群通知。
7.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用户在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其中所述入群通知是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推送请求,所述推送请求中携带有以下触发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接收到的用户对目标展示信息的特定评论实施的目标操作;
确定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入群接口信息,生成并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入群通知;其中所述入群通知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和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在目标展示信息的评论区对评论的操作信息;
当检测到所述操作信息中包括对特定评论的目标操作时,向服务器发送推送请求;以及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入群通知,其中所述入群通知是所述服务器根据与所述目标展示信息关联的目标入群接口信息而生成的,且用于被触发以将相应用户添加至特定用户群组。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23931.7A 2021-09-24 2021-09-24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397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931.7A CN113839790A (zh) 2021-09-24 2021-09-24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3931.7A CN113839790A (zh) 2021-09-24 2021-09-24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9790A true CN113839790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9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3931.7A Pending CN113839790A (zh) 2021-09-24 2021-09-24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979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20373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duct conversations among social groups
CN109257191A (zh) * 2018-08-09 2019-01-22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31466A (zh) * 2020-09-14 2020-1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320373A1 (en) * 2010-06-25 2011-12-29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duct conversations among social groups
CN109257191A (zh) * 2018-08-09 2019-01-22 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的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31466A (zh) * 2020-09-14 2020-12-25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32409B2 (en) Presenting entity profile information to a user of a computing device
CN10707077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US9564040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alerts
US20170277993A1 (en) Virtual assistant escalation
US20160255139A1 (en) Structured updated status, requests, user data & programming based presenting & accessing of connections or connectable users or entities and/or link(s)
CN109190101B (zh) 阅读笔记生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5915634A (zh) 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及用户终端
JP2017530431A (ja) 迷惑電話番号確定方法、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US8726171B1 (en) Communication initiation control
CN109074555A (zh) 一步任务完成
US20140337711A1 (en) Automatic Website Generation
CN110262851B (zh) 接口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1369209A (zh) 事务提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7315A (zh) 智能推荐服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9047850A1 (zh) 标识的显示方法和装置、请求的响应方法和装置
CN107644053A (zh) 通知的场境信息
WO2022233157A1 (zh) 基于音乐社交应用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KR20210091125A (ko) 사용자 참여를 사용하는 엔티티 기반 검색 시스템
CN105912586B (zh) 一种信息搜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2351350A (zh) 一种内容显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00096935A (ko) 다중 프로필을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0633391A (zh) 一种信息搜索方法及装置
WO2017165253A1 (en) Modular communications
CN109995940A (zh) 通信业务连接界面显示方法及设备
CN113839790A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