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6045A -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6045A
CN113836045A CN202111427508.6A CN202111427508A CN113836045A CN 113836045 A CN113836045 A CN 113836045A CN 202111427508 A CN202111427508 A CN 202111427508A CN 113836045 A CN113836045 A CN 1138360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gic
assertion
test
interface
mapping re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750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维
连正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gyuan Cloud Chai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gyuan Cloud Chai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gyuan Cloud Chai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gyuan Cloud Chain Interne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2750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604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60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60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 G06F11/3692Test management for test results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8Software testing
    • G06F11/3672Test management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上传的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用例获取业务接口;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使得接口自动化的断言不再需要测试人员手动编写,测试人员只需根据实际测试场景输入对应的入参,终端设备就能根据入参对接口自动化进行断言,并在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返回值,从而输出对应的断言结果,提高断言的有效性和减低了维护断言的成本。

Description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测试领域,尤其涉及发明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接口逻辑脚本测试的过程中,自动化的测试是一种常见的测试手段,接口自动化的断言一般是通过测试人员手动编写,而编写过程对于测试人员来说工程量巨大,非常浪费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且编写的断言的质量不高,导致需测试人员浪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返回维护断言,因此,现有技术中的断言普遍存在的无效性,导致测试人员需耗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断言进行维护,进而导致维护的成本也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因断言普遍存在的无效性,导致测试人员需耗费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对断言进行维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传的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用例获取业务接口;
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以获得埋点信息;
根据所述埋点信息,获取所述逻辑场景对应的逻辑脚本。
可选地,所述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项。
可选地,所述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的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包括: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在所述数据项中调取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
根据所述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可选地,所述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自动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表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等待触发条件以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
可选地,所述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包括:
接收到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后,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可选地,所述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试入参进入对应的测试场景,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所述测试场景的判断;
根据判断的结果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断言结果是否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则不输出任何提示;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失败,则输出所述断言结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通过对接收的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实现逻辑场景中相应数据的采集,为后续的环节进行提供数据支撑,通过基于埋点获取逻辑脚本,因为对接口自动化断言主要是对接口的逻辑脚本进行测试,所以基于埋点获取逻辑脚本能够避免测试人员的手动输入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通过终端设备自动遍历所有的逻辑脚本,能够节省测试人员对所有逻辑脚本进行检查而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且终端设备遍历的速度相比于测试人员检查的速度快,因此也能是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速度提升,加快断言的进度,通过终端设备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使得接口自动化的断言不再需要测试人员手动编写,测试人员只需根据实际测试场景输入对应的入参,终端设备就能根据入参对接口自动化进行断言,并在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返回值,从而输出对应的断言结果,节省了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也提高断言的有效性,避免了断言质量不高到导致的需对接口断言进行维护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在终端终端上建立逻辑脚本的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使得测试人员在进行接口自动化断言的时候无需手动进行编写,只需输入实际测试场景中对应的入参就能自动生成断言结果,即节省了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又降低了维护成本。
由于现有技术中,接口自动化的断言一般是通过测试人员手动编写的,这对于测试人员来说非常的浪费时间和精力,且往往手动编写的质量不高,导致需浪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返回维护断言。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只需在终端设备上传业务接口,终端设备就能自动对业务接口进行测试用例的提取,并对测试用例对应的逻辑脚本进行遍历,从而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使得测试人员无需再进行手动编写,只需输入实际测试场景的入参就能得到断言结果。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装置可以是PC,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生成装置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其中,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屏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移动终端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屏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重力加速度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移动终端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当然,生成装置还可配置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生成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生成装置结构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
在图1所示的生成装置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上传的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用例获取业务接口;
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包括: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以获得埋点信息;
根据所述埋点信息,获取所述逻辑场景对应的逻辑脚本。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之后,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项。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的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包括: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在所述数据项中调取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
根据所述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之后,将自动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表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等待触发条件以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包括:接收到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后,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测试入参进入对应的测试场景,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所述测试场景的判断;
根据判断的结果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之后,判断所述断言结果是否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则不输出任何提示;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失败,则输出所述断言结果。
参照图2,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包括:
步骤S10,接收上传的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用例获取业务接口;
测试人员只需在终端设备上上传测试用例,终端设备就能自动在测试用例中提取业务接口。
而测试用例是指对一项特定的软件产品进行测试任务的描述,体现测试方案、方法、技术和策略,其内容中就包括了业务接口,而本申请中的测试用例是为了满足接口自动化断言。
业务接口是指业务逻辑访问和控制底层网络资源的接口,例如SIP(Sessioninitializ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应用服务器与软交换设备之间的SIP业务接口和Parlay应用服务器与Parlay能力服务器之间的Parlay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等等,用于业务执行时访问网络资源的目的地。
步骤S20,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执行主体是终端设备。
为了辅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以下相关名词进行解释:
逻辑场景是由逻辑脚本构成的运行环境,而逻辑脚本则是测试前期依据一定的格式编写的可执行文件,具体的逻辑脚本依据具体的文件为准,本申请不做限定。
另外,埋点是数据采集领域的术语,指的是针对特定的用户行为或事件进行捕捉、处理和发送的相关技术及其实施过程,其实质解释先监听软件应用运行过程中的时间,当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判断和捕获。
终端设备通过对上传的业务接口对应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从而根据埋点而获得的埋点信息中获取逻辑场景中触发的逻辑脚本,能够避免人工捕捉触发的逻辑脚本导致的信息遗漏的情况,即节省了测试人员的时间,又提高了捕捉速度。
可选地,步骤S20中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包括:
步骤A1,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以获得埋点信息;
步骤A2,根据所述埋点信息,获取所述逻辑场景对应的逻辑脚本。
并在提取的业务接口中的逻辑场景中进行埋点,以在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捕捉,避免关注事件的遗漏造成的断言结果错误,最后再根据捕捉的事件,即埋点信息获取事件对于的逻辑脚本,从而可获得具体的可执行文件,进而进行有效性的接口自动化断言,避免遗漏的逻辑脚本造成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质量不高进而解决了常规技术中逻辑脚本的代码繁琐造成的逻辑脚本遗漏导致的维护效率低的问题。
可选地,步骤S20中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B,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项。
当终端设备接收到逻辑脚本之后,将逻辑脚本自动加载到脚本解析器中进行逻辑脚本的解析,并得到解析后的数据项。
其中,数据项是逻辑脚本中的一种属性模板。
步骤S30,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遍历是指沿着某条搜索路线,依次对树或者图中的每个节点均做一次访问,而访问节点所做的操作依赖于具体的应用问题,具体的访问操作可能是检查节点的值、更新节点的值等,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遍历方式,其访问检点的顺序是不一样的,而在本申请中,主要就是指根据逻辑场景中的进行埋点所捕获的事件的顺序进行遍历,从而提取预置的入参和返回值建立映射关系表,使得测试人员不再需要手动测试入参对应的代码或者问题是否准确,只需输入需要的入参,终端设备就可在映射关系表中将与入参对应的返回值直接提取出来,加快了测试的速度,进而加快了业务的进度。
其中入参是类似于请求接口,例如a入参对应检验代码是否准确,b入参对应检验问题是否准确等,根据不同的入参可进入不同的测试场景。
而返回值是指测试结果对应的数值,例如输入a入参检验到代码错误,则输出a返回值生成代码错误的断言结果,b入参检验问题错误,则输出b返回值生成问题错误的断言结果,根据不同的返回值可生成对应的断言结果。
可选地,步骤S30中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的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包括:
步骤C1,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在所述数据项中调取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
步骤C2,根据所述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通过终端设备对逻辑脚本的自动遍历,能够在根据埋点所获得捕获的事件中,对逻辑脚本的数据项进行提取,因数据项为一种属性模板,因此能够在数据项中提取到预置的入参和预置的返回值,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入参和返回值不同带来的混乱,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是不可变的。
在提取到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之后,就能根据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建立它们之间的映射关系表,根据映射关系表,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快速找到对应的测试返回值,不再需要经过复杂的计算,节省了为得到断言结果而需经过的繁琐的编写和计算过程,有效减低了测试人员的工作强度。
可选地,步骤C2中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D,将自动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表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等待触发条件以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
将建立好的映射关系表存储在终端设备的预设数据库中,能够在终端设备监测到用户测试人员上传测试入参时,直接调取出映射关系表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需要注意的是,测试入参和测试返回值与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测试入参时测试人员输入的,测试返回值是根据测试入参在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出来的用来生成断言结果的数值,而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是构成映射关系表的基础,是前期为了节省接口自动化断言的时间而制定的映射关系表,测试入参和测试返回值一次测试只有一组,而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有若干组。
其中,触发条件的判断为测试人员是否上传测试入参。
步骤S40,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传的测试用例中直接进行业务接口的提取,避免了测试人员手动提取导致的复杂度,通过对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实现自动对需要关注的事件发生时进行捕捉,避免人工捕捉导致的关注事件的遗漏,从而导致的断言结果错误所引起的断言维护,通过遍历逻辑脚本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使得测试人员不再需要手动测试入参对应的代码或问题是否准确,只需输入需要的入参,终端设备就可在映射关系表中将与入参对应的返回值直接提取出来,加快了测试的速度,进而加快了业务的进度,提高了接口自动化断言的质量。
进一步的,参照图3,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基于上述步骤S40所示的实施例,所述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包括:
步骤S41,接收到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后,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当测试用例上传时,终端设备需实时检测测试人员是否上传了测试入参,若监测到测试人员上传了测试入参,则将预设数据库中的映射关系表触发,使得能够根据接收的测试入参直接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为测试人员节省了手动编写代码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提升了提取的测试返回值的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
步骤S42,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在终端设备提取到测试返回值后,就能够根据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能够提高生成的断言结果的质量,使得断言的有效性提高,避免维护断言所需耗费的额外时间。
可选地,步骤S41中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E1,基于所述测试入参进入对应的测试场景,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所述测试场景的判断;
步骤E2,根据判断的结果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测试人员在输入测试入参后,终端设备就能够根据测试入参进行对应的测试场景,从而在测试场景中对接口自动化的逻辑脚本进行检验,从而逻辑脚本是否能够运行,从而输出判断结果至映射关系表中,终端设备在映射关系表中根据判断结果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便于自动生成断言结果,实现了断言结果的自动生成,且节省了接口自动化断言的时间,提升了业务的进度,进而节约了测试成本。
可选地,步骤S42中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步骤F1,判断所述断言结果是否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
通过对断言结果的判断从而判断逻辑脚本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步骤F2,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则不输出任何提示;
若逻辑脚本能够正常运行,则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不输出任何提示,便于测试人员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
步骤F3,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失败,则输出所述断言结果。
若逻辑脚本不能够正常运行,则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输出断言结果,例如errorcode(错误代码),errormessage(错误问题)提示测试人员具体错误事件和预期的断言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测试人员的测试入参自动进行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提取,为测试人员节省了手动编写代码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提升了提取的测试返回值的准确性和测试人员的时间和精力,通过根据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能够提高生成的断言结果的质量,使得断言的有效性提高,避免维护断言所需耗费的额外时间。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装置,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时实现上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所述基于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传的测试用例,基于所述测试用例获取业务接口;
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以获得埋点信息;
根据所述埋点信息,获取所述逻辑场景对应的逻辑脚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述业务接口的逻辑场景进行埋点,获取所述逻辑场景的逻辑脚本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解析以得到数据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自动建立不同的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包括:
通过遍历所述逻辑脚本,在所述数据项中调取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
根据所述预置入参和预置返回值,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建立所述入参和返回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将自动建立的所述映射关系表保存在预设数据库中,等待触发条件以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包括:
接收到测试人员上传的测试入参后,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所述映射关系表,基于所述测试入参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测试入参进入对应的测试场景,对所述逻辑脚本进行所述测试场景的判断;
根据判断的结果在所述映射关系表中提取对应的测试返回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返回值自动生成断言结果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判断所述断言结果是否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正确,则不输出任何提示;
若所述断言结果为逻辑脚本断言失败,则输出所述断言结果。
9.一种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处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口自动化断言的接口逻辑生成处理程序是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其特征在于,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的步骤。
CN202111427508.6A 2021-11-29 2021-11-29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360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508.6A CN113836045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7508.6A CN113836045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6045A true CN113836045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718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7508.6A Pending CN113836045A (zh) 2021-11-29 2021-11-29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604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745A (zh) * 2012-12-31 2013-04-03 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生成断言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0292A (zh) * 2014-12-18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元测试的断言验证方法和装置
WO2020155778A1 (zh) * 2019-02-03 2020-08-06 苏州市龙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3648A (zh) * 2019-06-03 2020-10-23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App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48606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19745A (zh) * 2012-12-31 2013-04-03 青岛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生成断言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60292A (zh) * 2014-12-18 2016-07-13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单元测试的断言验证方法和装置
WO2020155778A1 (zh) * 2019-02-03 2020-08-06 苏州市龙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法、测试装置、测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13648A (zh) * 2019-06-03 2020-10-23 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App的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2148606A (zh) * 2020-09-22 2020-12-29 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埋点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26645B (zh) 用户界面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78556B (zh) 应用测试方法及装置
CN106649126B (zh) 一种对应用程序进行测试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97052A (zh) 接口测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807841B (zh) 服务器模拟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0378B (zh) 质控测试申请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23002A (zh) 一种代码调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57475A (zh) 代码漏洞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75390A (zh) 日志采集系统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69068A (zh) 自动化测试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55509B (zh) 应用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783756A (zh) 一种自动测试方法、终端、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61948A (zh) 设备智能自检方法、设备智能自检系统以及存储介质
US20230267228A1 (en) Det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000566A (zh) 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7291460B (zh) 电视终端及编译服务器代码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CN111061637B (zh) 接口测试方法、接口测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858383A (zh) 移动app的数据埋点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6045A (zh) 接口自动化断言的逻辑生成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259039A (zh) 数据库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600213A (zh) 基于应用程序的漏洞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2199254B (zh) 数据模型的扫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43831A (zh) 一种测试脚本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838929A (zh) 系统错误排查方法和系统错误排查装置
CN111078571B (zh) 模拟响应的测试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