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5031A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5031A
CN113835031A CN202010502147.6A CN202010502147A CN113835031A CN 113835031 A CN113835031 A CN 113835031A CN 202010502147 A CN202010502147 A CN 202010502147A CN 113835031 A CN113835031 A CN 113835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heat
temperature
model
paramet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0214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5031B (zh
Inventor
陈森
王稳
孙新乐
高顺航
王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0214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5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5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5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5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5/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 G01N25/1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thermal means by investigating thermal conductivit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67Software therefor, e.g. for battery testing using modelling or look-up t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电池设计参数标定难度较大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行业内对更大单体容量、更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电池热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般的,大型电池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分布不均匀都会加速电池性能的衰退,甚至可能产生热失控引发安全问题。相关技术中,动力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件检测到正负母线Busbar温度。然而,传感器的监测范围是有限的,为了获得电池内部更多位置的温度,增加布置温度传感器也增加了电池的设计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电池参数标定难度较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若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包括: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可选的,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输入的所述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尺寸参数、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在所述电池中布置的温感线。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测温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标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模型处理模块,用于: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可选的,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输入的所述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尺寸参数、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在所述电池中布置的温感线。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任一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初始参数、标定工况指标和电池产热模型确定估计温度,进而得到估计温度与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测量温度之间的偏差,基于偏差迭代优化电池的标定参数,能够为电池仿真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电池标定参数,辅助电池设计。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所示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标定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动力电池系统通常由多个电池模组串联组成,先由电芯组装成为模组,再将模组连接整合成为整包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模组壳体及其连接固定件浪费了大量的电池包空间,也使整包的体积能量密度和重量能量密度远小于单体能量密度。如今,电池行业内都在推行的大模组甚至是无模组的方案,如“CTP”、“刀片电芯”等高能量密度的整包也即将量产应用。MC(Module Cell)电芯是多腔体电芯,腔体数随制造工艺的提升可增多。相比刀片电芯,MC电芯相当于把刀片电芯堆叠在一起,两个相邻的壳壁变为一个内腔壳壁,腔体数越多,能量密度可进一步加大。但随者电芯尺寸的进一步增大,组合电芯在使用过程的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很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分布不均匀都会加速电池性能的衰退,甚至引起严峻的热失控安全问题。因此,识别出MC电芯在使用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尤为重要。在实际电池使用过程中,使用工况负责,如果对MC电芯每个腔体内都布置温感线,不仅费时费力,还增加了成本。
也就是说,电池包中的电芯受排布的影响,每个电芯所处的温度场是有差异的。而多数热失控都是由电芯内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引发的,因此需要提前识别出不同温度场环境的电池的内外温度分布。
通过简单的实验外加仿真的方法对MC电芯的温度分布进行预测,不仅可以提前识别使用工况下的电池风险,还能优化电池的使用边界,对电池的热设计和使用尤为重要。
目前的测试(受布置温感线数量的限制)和仿真(一般会忽略壳体和盖板的影响)中,难以准确知道电芯内外部更多位置的温度,如正负极连接片温度、正负极Busbar温度,极组与极组之间的温差、极组与壳体内壁的温差等。对此,需要在仿真模型中输入更多的更为准确的电池参数,以便完善仿真模型,进而仿真得到更为准确的电池温度。
如图1所示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1,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其中,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输入的所述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尺寸参数、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
可以通过实验获取该初始参数。具体的,该尺寸参数可以包括电芯尺寸参数。热力学参数可以包括正负极材料的材质、电解液材质等。
其中,所述动力学参数用于表征电池内部的反应情况,可以从以下维度上进行动力参数表达:离子在电解质中的迁移电阻(Rsol);离子在电极表面的吸附电阻和电容(Rad,Cad);电化学双电层电容(Cdl);空间电荷层电容(Csc);离子在电极电解质界面的传输电阻(Rincorporation);离子在表面膜中的输运电阻和电容(Rfilm,Cfilm);电荷转移(Rct);电解质中离子的扩散电阻(Zdiffusion);电极中离子的扩散(Zdiffusion)——体相扩散(Rb)和晶粒晶界中的扩散(Rgb);宿主晶格中外来原子/离子的存储电容(Cchem);相转变反应电容(Cchem);电子的输运(Re)。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电极过程的响应时间不同,总的来说:电荷转移<表面反应<电子传输<界面扩散<固相反应<体相扩散,离子在电极、电解质材料内部的扩散以及固相反应一般对应的是速率控制步骤。
S12,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
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S13,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S14,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初始参数、标定工况指标和电池产热模型确定估计温度,进而得到估计温度与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测量温度之间的偏差,基于偏差迭代优化电池的标定参数,能够为电池仿真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电池标定参数,辅助电池设计。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在标定得到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S15,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其中,所述测试工况指标可以是根据所述电池实际使用时的额定功率或者最大功率设定的。
S16,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值得说明的是,上述标定参数是已经在模型优化过程中重新调整标定得到的。
S17,若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输入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条件可以是通过最高安全温度设定的。如果超过最高安全温度则确定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出现异常现象。电池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对电池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
所述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包括: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具体的,上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可以是3D电化学模型。上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可以是3D热模型。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晰的理解本公开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3所示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参数标定流程示意图。使用COMSOL Multiphisics仿真软件实施以下具体方案:
步骤一:进行电芯设计。具体的设计过程中,确定电芯的原始参数(初始参数)。
步骤二:建立3D化学模型,并将获取的所述电芯设计的原始参数输入所述3D化学模型,计算得到的热源作为极组的产热率加载到3D热模型中。
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3D电化学模型包含五部分:包含正极集流体、正极多孔电极、隔膜、负极多孔电极、负极集流体,对每个部分进行物理场设置。一个3D电化学模型为极组中的一个电池单元,极组相当于若干的电池单元并联。在电化学模型中设置充放电模式,作为控制步骤。
其中,正极的集流体的厚度为集流体厚度一半。负极集流体的厚度为集流体厚度一半。正极多孔电极可以是单面涂覆的形态。
步骤三:建立3D热模型,可将3D热模型产生的温度作为输入反馈到上述3D电化学模型中,由此影响电化学模型中的温度敏感型的参数。3D热模型不仅包含四个电芯极组,还包括铝壳、盖板、母线Busbar等详细结构。为简化模型。其中,为简化模型,与导电无关的部件可忽略。四个极组采用电化学-热耦合模型,其余部位采用电-热耦合模型。如不存在焊接点,各部位的电阻率是均匀的,建立盖板的电-热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考虑盖板导热,从正/负极Busbar到正/负极极耳处导电产热(忽略焊接处导热),可计算得到平均电阻RAl和RCu。六个部位焊接处总电阻减去平均电阻,即为焊接部位电阻。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平均电阻的可以基于如下步骤:建立盖板的3D电-热模型,在正/负极柱区域进行外接电流设置,实现加载电流到热模型中;外部电流通过盖板上正/负极柱连接电芯内部正/负极极耳,在正负极极耳与极组的交界面设置电压为0,通过计算可得到平均电阻(忽略焊接处)。
具体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定义3D热模型。
(1)极组的处理:每个极组包括若干个电池单元,在实际工况下,内部温度场分布复杂,而非均匀分布。但是如果把整个极组(N个3D电化学单元)都放到模型中,会存在网格数目过大的问题,普通计算机难以计算,即使用服务器进行计算,也存在修参操作复杂,计算一次耗时过长的现象。
如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示的是一种模型示意图。为简化网格化,仅用两个长方体代替每个腔体内的两个极组,四个腔总共有8个极组。
在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参数包括比热容;所述部件包括比热容不同的多个子部件;获取所述电池的部件的热参数,包括:获取每一所述子部件的比热容、密度和尺寸;根据多个所述子部件的所述比热容、所述密度和所述尺寸计算相对于所述部件的总质量的比热容平均值,将所述比热容平均值作为所述部件的比热容。
示例的,可以根据上述可选实施方式对极组赋予平均比热容、平均密度、不同方向上的平均热导率。
极组平均比热容采用质量平均的方法,这里需考虑极组中的每个部件,具体的可以按照下述公式求解:
Figure BDA0002525180300000101
其中,ρ表示密度,Cp表示部件在其密度下的比热容,d表示部件的尺寸,i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
在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热参数包括沿预设方向的热导率;所述部件包括沿所述预设方向依次排列的热导率不同的多个子部件;获取所述电池的部件的热参数,包括:获取所述每一所述子部件的热导率和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尺寸;根据多个所述子部件的所述热导率和所述沿所述预设方向的尺寸,计算相对于所述部件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总尺寸的热导率平均值,将所述热导率平均值作为所述部件在所述预设方向上的热导率。
计算不同方向导热参数采用等效热阻串并联的方法。例如,在多个极组叠加排列的厚度方向导热参数可以通过热阻并联的方式求解:
Figure BDA0002525180300000102
其中k表示每一极组的导热参数,d表示每一极组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而同一极组的展向导热参数可以通过热阻串联的方式求解:kridi=∑ikidi,其中,k表示每极组在展向不同部位的导热参数,d表示极组在展向上的尺寸。
(2)极耳的处理:在一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电池热分布模型中正极极耳的厚度为多个所述极组的正极极耳的厚度之和,在所述电池热分布模型中负极极耳的厚度为多个所述极组的负极极耳的厚度之和。
整个极组的极耳厚度为单个极组所有正/负极极耳的总厚度。产热率可表示为:
Figure BDA0002525180300000103
其中,Itab为极耳处的电流,σtab为极耳的电导率,Atab为与极耳厚度相关的系数。
(3)盖板及焊接处:存在金属导电的部位均会产生电阻,如正负极连接片与极耳的焊接处、正负极连接片的焊接处、Busbar与正负极柱的焊接处等。从正极Busbar处开始,总电阻分为六部分:正极Busbar到正极极柱之间的电阻、正极极柱到正极连接片的电阻、正极连接片到正极极耳焊接处末端的电阻;以及,负极Busbar到负极极柱之间的电阻、负极极柱到负极连接片的电阻、负极连接片到负极极耳焊接处末端的电阻。具体实施时,可以用用万用表分别测试出这六部分的电阻Rweld
如不存在焊接点,各部位的电阻率是均匀的,建立盖板的电-热模型。如考虑从正/负极母线Busbar到正/负极极耳处导电产热,可计算得到平均电阻RAl和RCu。六个部位焊接处电阻减去平均电阻,即为焊接部位电阻。
(4)界面热阻的确定:在铝壳与电芯极组的交界面、极组和极组间的交界面处,由于有热阻的存在,导致温度不连续而热流密度连续。在电芯展面选择一个点,添加温感线探测这一点在铝壳处和极组处的温度,在固体传热物理场添加薄层,根据两个位置的温差确定热阻值,此界面无实际物理意义,可以设置密度和比热容均为0。各个交界面的热阻确认都按照此种方法。
(5)散热设置:可以在铝壳和盖板表面设置热对流,对流换热系数可根据同尺寸铝壳进行标定测试得到。
在热模型中把所有部位的热源(受电流影响)加载到物理场中,在铝壳和盖板表面设置热对流,对流换热系数可根据同尺寸铝壳进行标定测试得到。
步骤四:参数辨识。具体的,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由此即完成参数标定步骤。
在热模型中把所有部位的热源(受电流影响)加载到物理场中,在铝壳和盖板表面设置热对流,对流换热系数可根据同尺寸铝壳进行标定测试得到。在热模型中不同位置添加温度探针,监测这些位置点的温度,然后与实际测试得到的同一位置点的温度做对比,验证模型的精度。
在实际电池中布置相对应的温感线用于温度测试,得到上述测量温度。同样的,在3D模型中添加同位置的探针用于探测此位置点的温度,得到上述估计温度。在标定过程中,对电池进行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即输入不同的标定工况指标,并得到充放电数据。其中,得到的温度数据用于标定模型中的热参数,同样可以根据不同倍率充放电性能数据标定模型中的动力学参数。
具体的,温感线可以布置在如下任意位置:正极连接片、负极连接片、电芯内部中央、电芯内部中央、电芯内部正极侧、电芯内部负极侧、电芯外部大面中央、电芯外部盖板中央、电芯外部正极侧面、电芯外部负极侧面、外部正极柱、外部负极柱。
其中,正面、中央等位置描述为一种示例性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温感线布置在其他温度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位置。或者,增加/减少温感线的布置数量。
步骤五:标定后的模型可用于预测复杂工况下,电芯不同位置的温度,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先获取测试工况指标,其中,所述测试工况指标可以是根据所述电池实际使用时的额定功率或者最大功率设定的。再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其中,标定参数是已经在模型优化过程中重新调整标定得到的。若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输入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其中,所述预设的温度条件可以是通过最高安全温度设定的。如果超过最高安全温度则确定出现异常现象。电池设计人员可以根据该提示信息对电池设计做出相应的调整。
基于本公开提供的实施方式,如果用真实结构的电芯进行温度分布预测,可以使客户得到更多的电芯内外温度数据(包括盖板、壳体的任意位置),更直观的可视化的内外温度效果图。能够通过此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电芯不同位置的温度分布数据,节省测试资源,进行正向热设计。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610,用于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620,用于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测温模块630,用于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标定模块640,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基于初始参数、标定工况指标和电池产热模型确定估计温度,进而得到估计温度与传感器测量得到的测量温度之间的偏差,基于偏差迭代优化电池的标定参数,能够为电池仿真模型提供更为精确的电池标定参数,辅助电池设计。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模型处理模块,用于: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可选的,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输入的所述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尺寸参数、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
可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在所述电池中布置的温感线。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任一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任一项所述信息处理方法。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其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若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包括: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参数包括输入的所述电池的电芯的一种或多种参数:尺寸参数、动力学参数、热力学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在所述电池中布置的温感线。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池的初始参数和标定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参数和所述标定工况指标输入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估计温度,其中,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电池的参数、工况指标与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的对应关系;
测温模块,用于获取设置在所述预设位置的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测量温度;
标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温度和所述估计温度之间的偏差,调整所述初始参数得到所述电池的标定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测试工况指标;
模型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标定参数和所述测试工况指标输入所述预设的电池产热模型,得到所述电池的预设位置的测试温度;
所述装置还包括提示模块,所述提示模块用于,在所述测试温度未符合预设的温度条件时,输出用于提示所述预设位置温度异常的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产热模型包括第一产热子模型和第二产热子模型,其中,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化学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用于确定所述电池因电能转化而产生的热量;模型处理模块,用于:
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
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热量信息更新所述环境温度,并重新执行将所述初始参数和环境温度输入所述第一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一热量信息,以及将所述第一热量信息和所述初始参数输入所述第二产热子模型得到第二热量信息的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满足稳态条件;
根据满足所述稳态条件下的所述第二热量信息和所述第一热量信息,确定所述预设位置的所述估计温度。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执行时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02147.6A 2020-06-04 2020-06-04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35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147.6A CN113835031B (zh) 2020-06-04 2020-06-04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02147.6A CN113835031B (zh) 2020-06-04 2020-06-04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031A true CN113835031A (zh) 2021-12-24
CN113835031B CN113835031B (zh) 2023-07-07

Family

ID=78963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02147.6A Active CN113835031B (zh) 2020-06-04 2020-06-04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50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389A (zh) * 2022-02-23 2022-05-2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内部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420401A (zh) * 2022-08-25 2022-12-02 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预警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4604A (zh) * 2017-03-29 2017-09-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
CN108595840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建立方法、系统及极耳尺寸的优化方法
CN109975711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池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0165314A (zh) * 2019-04-30 2019-08-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芯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获取装置
CN110764004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包热仿真的分析方法
CN111090955A (zh) * 2019-12-20 2020-05-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3d和1d耦合标定的电池包一维热模型建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34604A (zh) * 2017-03-29 2017-09-0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工况特性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方法
CN109975711A (zh) * 2017-12-28 2019-07-05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电池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8595840A (zh) * 2018-04-25 2018-09-2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锂离子电池的模型建立方法、系统及极耳尺寸的优化方法
CN110165314A (zh) * 2019-04-30 2019-08-23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电芯性能参数获取方法及获取装置
CN110764004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宝能(广州)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电池包热仿真的分析方法
CN111090955A (zh) * 2019-12-20 2020-05-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3d和1d耦合标定的电池包一维热模型建模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20389A (zh) * 2022-02-23 2022-05-20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内部温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5420401A (zh) * 2022-08-25 2022-12-02 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方法、预警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5031B (zh) 2023-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sseinzadeh et al. A systematic approach for electrochemical-thermal modelling of a large format lithium-ion battery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US20210328449A1 (en)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Ye et al. Effect of thermal contact resistances on fast charging of large format lithium ion batteries
Xiao et 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heat generations of a pouch type LiMn2O4/carbon high power Li-polymer battery
Cavalheiro et al. Effects of nonuniform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n degradation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Ganesan et al. Physics based modeling of a series parallel battery pack for asymmetry analysis, predictive control and life extension
CN111062137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性能预测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Yeow et al. 3D thermal analysis of Li-ion battery cells with various geometries and cooling conditions using abaqus
CN107749444B (zh) 电池组模块和用于监测电池组模块的方法
Ma et al. Electro-thermal modeling of a lithium-ion battery system
Zhang et al.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n the thermal behavior of cylindrical lithium-ion batteries based on the electrochemical-thermal coupling model
CN113835031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53377B (zh) 基于电化学-热-老化与三维降阶的电池组寿命预测方法
Liu et al. Review of thermal coupled battery models and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for lithium-ion battery heat generation in EV battery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15563759A (zh) 一种用于预测电芯充放电过程中的热分布仿真方法
Arunachala et al. Inhomogeneities in large format lithium ion cells: A study by battery modelling approach
Li et al. Control-oriented modeling of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using physics-based equivalent circuits
Hosseinzadeh et al. Unballanced performance of parallel connected large format lithium 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
Yazdanpour et al. A circuit-based approach for electro-thermal modeling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Liu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lithium-ion cell characteristics at different discharge rates
Yuan et al. Quantification of electrochemical-mechanical coupling in lithium-ion batteries
Ceyda et al. Investigation of thermal behavior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under different loads
Jung et al. Spatial measurement of heat generation in a pouch-type lithium-ion battery
Ma et al.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rm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vehicle applications
Samadani et al. Thermal Behavior of Two Commercial Li-Ion Batteries for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899 Xincheng Avenue, Jintan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VOLT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