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7357A -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7357A
CN113827357A CN202111253821.2A CN202111253821A CN113827357A CN 113827357 A CN113827357 A CN 113827357A CN 202111253821 A CN202111253821 A CN 202111253821A CN 113827357 A CN113827357 A CN 1138273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utment
digital model
denture
inner crown
too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382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海石
许小伟
陈刚
高永波
石永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aier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382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735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73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73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8Artificial teeth; Making sam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13/00Dental prostheses; Making same
    • A61C13/0003Making bridge-work, inlays, implants or the like
    • A61C13/0004Computer-assisted sizing or machining of dental prosthes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其中,义齿结构用于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和第二基牙上,所述义齿结构包括:内冠体,所述内冠体套设在第一基牙上,所述内冠体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连接桥体,所述连接桥体与所述内冠体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所述连接桥体填充所述第一基牙和所述第二基牙之间的缺失牙位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两端基牙无共同就位道的情况下,采用一体式的冠桥体结构的义齿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还不便于义齿戴入口腔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齿修复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背景技术
共同就位道是指可摘局部义齿各组成部分在口内戴入时的共同方向和角度。由于局部义齿一般均有2个以上的基牙,义齿上的固位体必须按同一方向戴入,义齿才能就位。而各个基牙的位置、形态、倾斜度、倒凹及牙周健康状况等均不同,缺牙的数目、部位也各异,故必须借助观测仪,根据一定原则用平均倒凹和调节倒凹的方法来确定义齿的就位道。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均为传统工艺,在固定义齿的基牙牙体中,要求每个基牙的就位道必须互相平行,但是现有一些需要安装义齿的情况中无法保证每一例口腔预备出的基牙就位道全部合格。例如缺失牙较多,两端基牙不整齐,导致无共同就位道。在两端基牙无共同就位道的情况下,采用一体式的冠桥体结构的义齿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还不便于义齿戴入口腔。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两端基牙无共同就位道的情况下,采用一体式的冠桥体结构的义齿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还不便于义齿戴入口腔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用于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和第二基牙上,其中,所述义齿结构包括:
内冠体,所述内冠体套设在第一基牙上,所述内冠体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连接桥体,所述连接桥体与所述内冠体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
所述连接桥体填充所述第一基牙和所述第二基牙之间的缺失牙位置。
进一步,所述内冠体包括:第一牙体部,所述第一牙体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基牙上;
连接悬臂部,所述连接悬臂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上,所述连接悬臂部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桥体,所述连接悬臂部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进一步,所述连接桥体包括:缺失牙体部,所述缺失牙体部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以及
卡嵌槽,所述卡嵌槽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朝向所述内冠体一端的底部;
所述连接悬臂部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
进一步,所述连接桥体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背离所述内冠体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基牙卡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缺失牙体部包括多个缺失牙体,多个所述缺失牙体的下部依次连接。
进一步,多个所述缺失牙体包括:第二牙体部、第三牙体部以及第四牙体部;
所述卡嵌槽开设在所述第二牙体部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第四牙体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牙体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基牙卡嵌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内冠体与后牙相邻设置,所述连接桥体背离所述内冠体的一端与前牙相邻设置。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方法,用于上述的义齿结构,其中包括步骤:
通过获取患者口内的信息数据,在数字化软件内进行义齿设计;
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其中,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一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连接桥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二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将内冠体数字模型和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分别导入到制造设备,并制造成内冠体和连接桥体。
进一步,所述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的步骤中:
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包括: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上;
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包括: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
卡嵌槽数字模型,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朝向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一端的底部;
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用于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其中,通过将义齿结构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和第二基牙上,即使第一基牙和第二基牙有方向不同的就位道,通过将本义齿结构中的内冠体套设在第一基牙上,所述内冠体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这样就使内冠体作为一个基牙,该内冠体与第二基牙形成固定义齿的就位基牙,而具有了相同的就位道,再通过所述连接桥体与所述内冠体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所述连接桥体填充所述第一基牙和所述第二基牙之间的缺失牙位置。从而使连接桥体实现简单连接,实现精密附着件的效果,其连接方式灵活,制作方便,又能满足患者口腔需求。并且具有极佳的固位和完美的美学自然观,最后完美的解决了制作义齿连桥时缺少就位道,两基牙的就位道不同,而导致的就位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需要修补的牙齿的缺失牙位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的实施例的拆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的实施例的连接在一起后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的实施例的内冠体连接在牙齿缺失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00、第一基牙;110、第二基牙;120、后齿;130、前齿;200、内冠体;210、第一牙体部;211、第一凹槽;220、连接悬臂部;300、连接桥体;310、缺失牙体部;320、卡嵌槽;330、第二凹槽;341、第二牙体部;342、第三牙体部;343、第四牙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传统方式中,根据一定原则用平均倒凹和调节倒凹的方法来确定义齿的就位道,具体例如:1.平均倒凹法(均凹式、垂直戳入):将模型方向调节在各基牙的近远中向和颊舌向倒凹比较平均的位置,然后画出基牙的导线,根据此导线设计制作的义齿,其共同就位道方向即为两端基牙长轴交角的平分线方向。2.调节倒凹法(调凹式、旋转与斜向戴入):调凹就是使倒凹适当地集中在某些基牙或基牙某个侧面上。义齿采用斜向就位,可利用制锁作用,增强义齿固位,并可以缩小前牙缺牙区与邻牙间的间隙以及美观。
传统方法中通过制作临时冠,提供诊断信息:在去除各轴面倒凹及颌面预备完成后,制作临时冠桥体,可用白色自凝塑料(前牙同时用牙片),调至拔丝后期刚不沾手时,捏成和桥体长度等长的条状,将其按压于各基牙的各个面及基牙与临时牙之间的邻间隙,要求一定严密贴合,邻间隙要充分进入,用雕刻刀修正形态,让患者坐正中位置,前伸及侧方咬合,用手指感觉自凝树脂已经开始发热,此时自凝树脂已经开始凝固但未凝固完全时,马上取出在60-80℃水中侵泡一下,再马上放入口内复位,然后取出侵泡于热水中,凝固后磨去两端基牙及邻牙之间的塑料,之后置于口内就位,如果能在口内顺利戴入,则说明义齿各轴面以及取得共同就位道。
在操作过程中,无共同就位道的情况下,不仅制作工艺复杂,而且还不便于义齿戴入口腔。而且在操作过程中对手工和经验要求很高,不能灵活修改。且制作过程中不能预览完成效果,并且传统工艺费时费力,工序繁杂,依赖人力,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无法满足所有条件。
如图1、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用于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100和第二基牙110上,如图1、图4所示,特别应用在第一基牙100和第二基牙110之间间隔有多个缺失牙位置,且第一基牙100和第二基牙110没有公共的就位道。所述第一基牙100靠近后齿120设置,所述第二基牙110靠近前齿130设置。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义齿结构包括:内冠体200,以及连接桥体300。所述内冠体200套设在第一基牙100上,所述内冠体200与所述第二基牙110具有共同就位道,即所述内冠体200的底部与第一基牙100的外形轮廓相配,所述内冠体200有一部分的外形轮廓与所述第二基牙110的外形轮廓相匹配,例如具有相同的形态、倾斜度、倒凹等,从而使内冠体200的该部分与所述第二基牙110具有共同就位道。所述连接桥体300与所述内冠体200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110上,所述连接桥体300填充所述第一基牙100和所述第二基牙110之间的缺失牙位置。因为通过设置内冠体200而具有共同就位道,从而就方便所述连接桥体300的拆卸连接。
如图2所示,通过上述结构,通过将义齿结构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100和第二基牙110上,即使第一基牙100和第二基牙110有方向不同的就位道,通过将本义齿结构中的内冠体200套设在第一基牙100上,所述内冠体200与所述第二基牙110具有共同就位道,这样就使内冠体200作为一个基牙,该内冠体200与第二基牙110形成固定义齿的就位基牙,而具有了相同的就位道,再通过所述连接桥体300与所述内冠体200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110上,所述连接桥体300填充所述第一基牙100和所述第二基牙110之间的缺失牙位置。从而使连接桥体300实现简单连接,实现精密附着件的效果,其连接方式灵活,制作方便,又能满足患者口腔需求。并且具有极佳的固位和完美的美学自然观,最后完美的解决了制作义齿连桥时缺少就位道,两基牙的就位道不同,而导致的就位困难的问题。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中,所述内冠体200包括:第一牙体部210,以及连接悬臂部220。如图1、图4所示,所述第一牙体部210套设在所述第一基牙100上,具体结构中,所述第一牙体部21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211,所述第一基牙100卡嵌在所述第一凹槽211内;所述第一凹槽211的内壁与所述第一基牙100的外壁轮廓相匹配,这样通过第一凹槽211就能将第一牙体部210直接固定在第一基牙100上。所述连接悬臂部220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210上,所述连接悬臂部220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桥体300;具体为所述连接悬臂部220与所述第一牙体部210一体成型,并位于所述第一牙体部210朝向第二基牙110的一侧。所述连接悬臂部220与所述第二基牙110具有共同就位道,即连接悬臂部220为内冠体200的就位道部分,这样通过内冠体200将连接悬臂部220连接在第一基牙100上,从而使连接悬臂部220代替第一基牙100作为义齿的就位基牙,方便连接桥体300的就位连接。
如图2、图3所示,所述连接桥体300包括:缺失牙体部310,卡嵌槽320和第二凹槽330。所述缺失牙体部310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200,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110上。所述卡嵌槽320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310朝向所述内冠体200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悬臂部220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320。所述第二凹槽330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310背离所述内冠体200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基牙110卡嵌在所述第二凹槽330内。第二凹槽330的内壁与第二基牙110的外壁轮廓相匹配。从而方便连接桥体300与第二基牙110相连接。缺失牙体部310的两端作为连接部分而分别用于连接连接悬臂部220以及第二基牙110,连接悬臂部220与第二基牙110共同固定在需要修补的缺失区域的两端,对缺失牙体部310进行限位固定,这样方便连接桥体300的就位连接,通过连接桥体300的缺失牙体部310对牙齿的缺失位进行填补,从而实现义齿在口腔中的初步安装。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缺失牙体部310包括多个缺失牙体,多个所述缺失牙体的下部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缺失牙体的上部凸出设置,形成义齿结构,通过多个所述缺失牙体填充在口腔中的缺失牙位置,从而对牙齿进行修补。多个所述缺失牙体的下部一体成型,这样使整个连接桥体300的结构强度高。连接桥体300结构更稳定。
本实施例中以对相邻的四颗牙进行修补为例,多个所述缺失牙体包括:第二牙体部341、第三牙体部342以及第四牙体部343,第二牙体部341靠近内冠体200设置,所述卡嵌槽320开设在所述第二牙体部341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330开设在所述第四牙体部343;第四牙体部343通过第二凹槽330连接在所述第二基牙110上。这样通过内冠体200连接在第一基牙100上,内冠体200形成第一牙体,对第一基牙100进行修补,通过连接悬臂部220和第二基牙110对连接桥体300的两端进行固定,使第四牙体部343套设在第二基牙110上而对第二基牙110进行修补。连接桥体300上的第二牙体部341、第三牙体部342位于缺失牙位置,对两个缺失牙进行修补。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内冠体200与后牙相邻设置,所述连接桥体300背离所述内冠体200的一端与前牙相邻设置。具体为,所述内冠体200靠近后牙设置,后牙较大,其处理后的第一基牙100与内冠体200的连接区域就较大,这样内冠体200就能进行稳定固定。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方案还提出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方法,用于上述的义齿结构,其中包括步骤:
步骤S100、通过获取患者口内的信息数据,在数字化软件内进行义齿设计。
具体过程中,通过获取患者口内的信息数据进行义齿设计,数字化软件结合工作模型设计,设计出义齿的桥体,就位道方向与另一侧基牙就位道方向一致,要保证义齿能够在基牙上达到理想贴合的修复位置。
步骤S200、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其中,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一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连接桥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二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具体过程中,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通过数字模型方便进行结构修改,进行结构设计以及优化,操作灵活。
所述步骤S200中:
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包括: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上;
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包括: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
卡嵌槽数字模型,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朝向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一端的底部;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用于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
通过在软件设计中,可以模拟出口腔中第一基牙及第二基牙的形态。在软件中可以灵活的对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进行设计,使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的外部与第二基牙具有相同的就位道,从而使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在软件模拟过程中,与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和第二基牙进行适配。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直至精密配合为止,这样减少手工直接成型的工作难度。
步骤S300、将内冠体数字模型和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分别导入到制造设备,并制造成内冠体和连接桥体。
具体过程中,通过模拟好的模型可以直接通过制造设备进行制造,例如3D打印,CNC加工等。本方案中先将义齿做分体,戴好内冠体后,位于后牙侧的内冠体上的悬连接悬臂部既解决了第二牙体部、第三牙体部以及第四牙体部的固位问题,也保证有了共同就位道。
上述过程中,通过将由原来的手工操作义齿过程转换应用到数字化中,利用软件来解决就位道问题,不仅在制作过程中节省时间,节约成本,而且能更加直观的看到制作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具体结构中,在靠近后牙(第一基牙)的近中位置制作一个带连接悬臂部的内冠体,该连接悬臂部和前牙(第二基牙)形成共同就位道,根据连接桥体的外形和角度与连接悬臂部构成一个可拆卸式桥体的义齿。这样即保证了桥体的稳定性,又获得了冠桥两端基牙的共同就位道。牙列缺失较多,患者基牙情况较差,无共同就位道,不具备直接做连桥的条件。可以将连桥拆解开来,做出精密附着件的效果,既很灵活,制作方便,又能满足患者口腔需求。并且具有极佳的固位和完美的美学自然观,最后完美的解决了制作连桥缺少就位道,就位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以从传统转换到数字化当中,通过设计,能很好的解决关于基牙无就位道,不能共同就位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用于套设在间隔设置的第一基牙和第二基牙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义齿结构包括:
内冠体,所述内冠体套设在第一基牙上,所述内冠体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连接桥体,所述连接桥体与所述内冠体可拆卸连接,并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
所述连接桥体填充所述第一基牙和所述第二基牙之间的缺失牙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冠体包括:第一牙体部,所述第一牙体部套设在所述第一基牙上;
连接悬臂部,所述连接悬臂部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上,所述连接悬臂部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桥体,所述连接悬臂部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体包括:缺失牙体部,所述缺失牙体部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另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基牙上;以及
卡嵌槽,所述卡嵌槽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朝向所述内冠体一端的底部;
所述连接悬臂部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桥体还包括: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背离所述内冠体一端的底部,所述第二基牙卡嵌在所述第二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失牙体部包括多个缺失牙体,多个所述缺失牙体的下部依次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缺失牙体包括:第二牙体部、第三牙体部以及第四牙体部;
所述卡嵌槽开设在所述第二牙体部的底部,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所述第四牙体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牙体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基牙卡嵌在所述第一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冠体与后牙相邻设置,所述连接桥体背离所述内冠体的一端与前牙相邻设置。
9.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义齿结构,其中包括步骤:
通过获取患者口内的信息数据,在数字化软件内进行义齿设计;
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其中,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一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连接桥体数字模型用于与第二基牙外表结构相匹配设置,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与所述第二基牙具有共同就位道;
将内冠体数字模型和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分别导入到制造设备,并制造成内冠体和连接桥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数字化软件内将义齿结构拆分为可拆卸连接的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桥体数字模型的步骤中:
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包括: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以及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牙体部数字模型上;
连接桥体数字模型包括: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一端连接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以及
卡嵌槽数字模型,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开设在所述缺失牙体部数字模型朝向所述内冠体数字模型一端的底部;
所述连接悬臂部数字模型用于卡嵌连接所述卡嵌槽数字模型。
CN202111253821.2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Pending CN1138273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3821.2A CN113827357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3821.2A CN113827357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7357A true CN113827357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6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3821.2A Pending CN113827357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735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1256A1 (en) * 2021-09-01 2023-03-09 Exocad Gmbh Compensating deviations using a simulation of a manufacturing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1256A1 (en) * 2021-09-01 2023-03-09 Exocad Gmbh Compensating deviations using a simulation of a manufacturi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12804A1 (en) Overdenture and Dental Implant Framework
CN106999265B (zh) 用模板制造牙科假体的方法
AU200420041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ental Prosthesis
EP1651132B1 (en) Kit for preparing a dental abutment
KR101799873B1 (ko) 의치의 모형 제작 및 제작
CN109620443B (zh) 一种可摘局部义齿及其制作工艺
US6422864B1 (en) Facial registration tool
WO2013124452A1 (en) Virtually reducing and milling artificial teeth
CN109803604B (zh) 用于人造牙齿的共同放置支撑件
CN110269706B (zh) 一种义齿的数字化制作方法
CN109874292B (zh) 牙齿美学修复模型、牙齿装饰设备
KR102105919B1 (ko) 반복적으로 교체가 가능한 틀니착탈부재를 포함하는 무치악 환자용 틀니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Baba et al. CAD/CAM removable prosthodontics
US10682210B1 (en) Digital full arch method for immediate definitive dental prostheses
CN113813057B (zh) 计算机同步设计牙齿桩核、冠的全数字化设计方法
CN113827357A (zh)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数字化制作方法及义齿结构
CN216167983U (zh) 一种具有共同就位道的义齿结构
US5246368A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e and fitting of partial dental appliance
TWI686182B (zh) 植牙輔具及其製造方法
US20230270530A1 (en) Removable partial denture
KR102510423B1 (ko) 디지털 오버덴쳐 제조방법
KR102396859B1 (ko) 치아 수복물 제조시스템
EP3097887A1 (en) Artificial pre-mounted teeth in a fixed and repeatable position for making a dental prosthesi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uch prostheses
US11090134B2 (en) Assembly for fabricating dental veneer
CN114712008B (zh) 全口活动义齿树脂块及数字化全口活动义齿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