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7120A - 一种多功能刀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刀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7120A
CN113827120A CN202111064064.4A CN202111064064A CN113827120A CN 113827120 A CN113827120 A CN 113827120A CN 202111064064 A CN202111064064 A CN 202111064064A CN 113827120 A CN113827120 A CN 1138271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head
motor
seat
transmission
hea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40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佰胜
余志强
林可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ping Huayi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406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71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7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71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47/00Kitchen containers, stands or the like,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Cutting-boards, e.g. for bread
    • A47J47/16Stands, or holders for kitchen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00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 B24B3/36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of cutting blades
    • B24B3/54Sharpening cutting edges, e.g. of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or holding the tools of cutting blades of hand or table kni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刀架,多功能刀架包括主刀座和位于主刀座一侧的磨刀座,磨刀座包括壳体、磨头组件、传动件和电机,磨头组件设置于壳体上部,用于研磨刀具;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第一传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与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方向相交,第一传动件与磨头组件连接;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磨头组件下方,电机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中,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磨头组件下方,电机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通过两个传动件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使得电机能够布置于磨头组件下方,从而充分利用磨头组件下方的空间,缩减磨刀座的宽度及多功能刀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刀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刀架。
背景技术
刀具为厨房内的食材切割工具,不同的食材所适用的刀具不相同,比如蔬菜、肉类、猪脚及水果,对应蔬菜、肉类通常适用切片刀,对于猪脚则通常适用斩骨刀,对于水果则会备一柄水果刀,另外,很多家庭还会准备一些日式刀具或者西式刀具。因此,很多家庭会准备多把刀具,为了收纳这些刀具,通常会购置刀架,另外为了研磨这些刀具,很多家庭会购置磨刀装置。但是,刀架和磨刀装置为两个相互独立的产品,对于单独的产品来说,功能单一。在将刀架与磨刀装置结合时,磨刀装置本身结构的长度远远大于宽度,并且磨刀装置上磨刀槽的延伸方向与其长度方向垂直,刀架与磨刀装置结合后,容易导致结合后的刀架在宽度上的尺寸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刀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刀架与磨刀装置结合后存在的宽度尺寸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刀架,所述多功能刀架包括主刀座和设置于所述主刀座一侧的磨刀座,所述磨刀座包括:
壳体;
磨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用于研磨刀具;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磨头组件连接;
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磨头组件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
可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磨头组件包括转轴和至少一个磨刀轮,各所述磨刀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磨头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磨头组件;
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可选地,所述磨刀座还包括:
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磨头安装座,与所述电机安装座连接,用于安装所述磨头组件。
可选地,所述磨头安装座包括两侧板和两连接板,两所述侧板间隔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并排间隔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其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一端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二端连接,两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磨头组件的第一轴承座。
可选地,所述磨头安装座还包括与两所述侧板一一对应设置的两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侧板的下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机安装座连接。
可选地,所述磨头安装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侧板第二端的下部。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和顶盖,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磨头安装座上,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朝向下方的两个第二轴承座,两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两所述第一轴承座一一对应;
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磨头安装座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对合而夹紧所述磨头组件上的轴承,另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对合而夹紧所述磨头组件上的另一轴承。
可选地,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的内侧设有与电机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仿形座,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内侧设有与电机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二仿形座;
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时,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第二仿形座从所述电机的两侧夹持所述电机。
可选地,所述多功能刀架还包括侧刀座,所述侧刀座设置于所述主刀座的远离所述磨刀座的一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中,电机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磨头组件下方,电机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本实施例的整体布局中,磨刀座位于主刀座的一侧,通过两个传动件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使得电机能够布置于磨头组件下方,从而充分利用磨头组件下方的空间,缩减磨刀座的宽度,同时也缩减了多功能刀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的另一视角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中的磨刀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多功能刀架中的磨头组件、磨头安装座、电机安装座和传动组件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分解示意图。
图中:
1、主刀座;11、第一收纳孔;12、第一嵌接槽;13、第二嵌接槽;14、架刀面;
2、磨刀座;21、下壳;211、塑料内壳;2111、套接槽;212、第二金属壳;2121、第二折边;
22、顶盖;221、第二轴承座;
23、磨头组件;231、转轴;232、磨刀轮;
24、传动组件;241、第一锥齿轮;242、第二锥齿轮;
25、电机;
26、电机安装座;261、第一扣合件;2611、第一仿形座;262、第二扣合件;
27、磨头安装座;271、侧板;272、连接板;273、第一轴承座;274、固定板;275、加强板;
28、第二塑料底座;281、第二承托槽;
29、木质肩部;
3、侧刀座;31、木质座体;311、第二收纳孔;312、安装槽;32、第一金属壳;321、第一折边;33、第一塑料底座;331、第一承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6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刀架,如图1、图2及图6所示,多功能刀架包括主刀座1和设置于主刀座1一侧的磨刀座2。磨刀座2包括壳体、磨头组件23、传动组件24和电机25。
磨头组件23设置于壳体的上部,用于研磨刀具;传动组件24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第一传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第一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与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方向相交,第一传动件与磨头组件23连接。电机25设置于壳体内且位于磨头组件23下方,电机25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本实施例的整体布局中,磨刀座2位于主刀座1的一侧,通过两个传动件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使得电机25能够布置于磨头组件23下方,从而充分利用磨头组件23下方的空间,缩减磨刀座2的宽度,同时也缩减了多功能刀架在宽度方向的尺寸。
还有一点,本发明中,在多功能刀架上,将主刀座1和磨刀座2集成在一起,使得多功能刀架既能够收纳放置刀具,还能够使用磨刀座2对刀具进行研磨,从而对刀具进行养护,确保刀具的刀刃锋利。
另外在主刀座1的顶部设有用于收纳刀具的第一收纳孔11,在需要收纳刀具时,将刀具放入第一收纳孔11内即可。当然,为了便于残留于刀具上的水排出,第一收纳孔11延伸至主刀座1的底部,第一收纳孔11贯穿主刀座1,水分可以直接从第一收纳孔11排出。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主刀座1的底部设置一些排水孔,通过排水孔排出水分。
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锥齿轮241,第二传动件为第二锥齿轮242,第一锥齿轮241与第二锥齿轮242啮合,第一锥齿轮241设置于磨头组件23的转轴231上,第二锥齿轮242的轴心向下延伸,第二锥齿轮242与电机25连接。如此,通过两个锥齿轮改变动力传递方向,便于电机25布置于磨头组件23下方,避免电机25占用磨刀座2在宽度方向的空间。
在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为蜗轮,第二传动件为蜗杆,蜗轮与磨头组件23的周转连接,蜗杆一端与蜗轮啮合,蜗杆的另一端向下延伸并与电机25连接,如此,通过蜗轮蜗杆进行传动换向,使得电机25能够位于磨头组件23的下方,避免电机25占用磨刀座2在宽度方向的空间。
在磨头组件23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磨头组件23包括转轴231和至少一个磨刀轮232,各磨刀轮232设置于转轴231上。电机25设置于磨头组件23的下方,电机25的输出轴朝向磨头组件23。第一锥齿轮241固定于转轴231上,第二锥齿轮242固定于电机25的输出轴上。电机25输出动力,并通过传动组件24传递动力,传动组件24与磨头组件23的转轴231连接,进而驱动转轴231和磨刀轮232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磨刀座2还包括电机安装座26和磨头安装座27。电机安装座26设置于壳体内,用于安装电机25。磨头安装座27与电机安装座26连接,用于安装磨头组件23。在磨刀座2内,通过电机安装座26和磨头安装座27分别对电机25和磨头组件23进行安装,为电机25和磨头组件23提供安装位置。
具体来说电机安装座26通过锁紧件固定于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磨头安装座27包括两侧板271和两连接板272,两侧板271间隔并排设置,两个连接板272并排间隔设置,两连接板272设置于两侧板271之间。其一块连接板27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71的第一端连接,另一块连接板272的两端分别与两块侧板271的第二端连接。两连接板272上均设有用于安装磨头组件23的第一轴承座273。两侧板271与位于两侧板271之间的两连接板272连接,磨头安装座27整体呈框形,而第一轴承座273则设置于连接板272上,在磨头安装座27的中间预留出磨头组件23的工作空间,尤其提供了磨刀轮232的旋转空间。
对于磨头安装座27与电机安装座26的连接实施方式,具体来说,如图4、图6所示,磨头安装座27还包括与两侧板271一一对应设置的两固定板274,固定板274设置于对应的侧板271的下部,固定板274与电机安装座26连接,借助固定板274与电机安装座26的连接,使得磨头安装座27与电机安装座26连接,使得磨头安装座27和电机安装座26均与壳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磨头安装座27还包括加强板275,加强板27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271的第一端连接。固定板274设置于对应的侧板271第二端的下部。加强板275的两端分别与两侧板271的第一端连接,通过加强板275增加两侧板271第一端的连接强度度,同时两侧板271的第二端又通过对应的固定板274与电机安装座26连接,借助电机安装座26形成对两侧板271的第二端的加强,如此,通过增设加强板275及将固定板274的位置设置在侧板271第二端,使得两侧板271的两端均获得加强,从而对磨头安装座27形成整体的强化,提高磨头安装座27的强度。
在壳体和磨头安装座27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壳体包括下壳21和顶盖22,顶盖22固定于磨头安装座27上,顶盖22的内侧设有朝向下方的两个第二轴承座221。磨头安装座27上设有两个第一轴承座273,两第二轴承座221与两第一轴承座273一一对应。
顶盖22安装于磨头安装座27时,其中一个第二轴承座221与对应的第一轴承座273对合而夹紧磨头组件23上的轴承,另一个第二轴承座221与对应的第一轴承座273对合而夹紧磨头组件23上的另一轴承,通过顶盖22与磨头安装座27的配合将磨头组件23固定于磨头安装座27上,提高磨头组件23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电机安装座26与下壳21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电机安装座26包括第一扣合件261和第二扣合件262,第一扣合件261的内侧设有与电机25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仿形座2611,第二扣合件262的内侧设有与电机25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二仿形座。第一扣合件261内的第一仿形座2611对电机25的一侧仿形,第二扣合件262内的第二仿形座对电机25的另一侧仿形,第一扣合件261与第二扣合件262扣合时,第一仿形座2611和第二仿形座围合形成与电机25形状相适配的仿形腔,第一仿形座2611和第二仿形座从电机25的两侧夹持电机25,从而将电机25固定,避免电机25晃动,提高电机25安装的稳定性。
另外,第一扣合件261和第二扣合件262中,其中一个扣合件与前述下壳21固定连接。
在多功能刀架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多功能刀架还包括侧刀座3。主刀座1位于中间,侧刀座3设置于主刀座1的第一侧,磨刀座2设置于主动主刀座1的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侧刀座3的顶部设有用于收纳刀具的第二收纳孔311。在本实施例中,多功能刀架中间位置布置主刀座1,在主刀座1的左右两侧分别住址侧刀座3和磨刀座2,通过设置磨刀座2,使得多功能刀架集成刀具研磨功能,通过设置侧刀座3扩展了刀具的收纳空间。并且,这种左中右布局的方式,具有更好的对称性,多功能刀架放置于台面上的稳定性更高,不易倾倒。
为了排出刀具滴漏至第二收纳孔311内的水分,第二收纳孔311贯穿至侧刀座的底部,具体来说是第二收纳孔311贯穿木质座体31的底部。为了避免积水,下文中的第一塑料底座33上设有排水孔。
在多功能刀架的其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主刀座1为木质,侧刀座3的外侧面设有第一金属壳32,磨刀座2的外侧面设有第二金属壳212。从整体上来看,中间为木质,两侧在视觉上为金属材质,在材质上和视觉上具有对称性。木质为原生态材质,金属材料具有金属光泽,具科技感,本实施例的多功能刀架在材质选择上,原生态与科技相结合,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另外,木质主刀座1,能够避免刀具刀刃磨损,能够很好地保护刀具。
在侧刀座3的其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侧刀座3还包括木质座体31,第一金属壳32设置于木质座体31的外侧面。在侧刀座3上,主体结构为木质座体31,在木质座体31的外侧面设置第一金属壳32壳体,木质座体31为收纳刀具的结构,能够对刀具起到保护作用。
进一步地,如图2、图3所示,木质座体31的外侧面上设有安装槽312,安装槽312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木质座体31的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木质座体31的内侧面为朝向主刀座1的侧面为内侧面,与内侧面相邻的侧面及远离主刀座1的侧面均为外侧面。第一金属壳32的两端设有第一折边321,第一金属壳32安装于安装槽312内,两第一折边321折向木质座体31的内侧面。安装槽312位于木质座体31的外侧面,并且延伸至木质座体31的内侧面,而第一金属壳32安装于安装槽312内,并且第一金属壳32的两个第一折边321也者向木质座体31的内侧面,从而形成对木质座体31外侧面的完全包覆,第一金属壳32安装更加稳定,不易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安装槽312向下延伸至木质座体31的底部。侧刀座3还包括第一塑料底座33,第一塑料底座33固定于木质座体31的底部,第一塑料底座33上设有与第一金属壳32的下边缘对应设置的第一承托槽331。第一金属壳32的下边缘嵌入第一承托槽331内。如此,安装槽312形成朝向下方的开口,在安装第一金属壳32时,第一金属壳32能够保持与安装槽312相是配的形状从木质座体31的底部向上套于安装槽312内,避免外掰第一金属壳32以将第一金属壳32直接从木质座体31的外侧面安装,不会改变第一金属壳32的形状,使得第一金属壳32与安装槽312具更高的适配性。
还有,在木质座体31的底部设有第一塑料底座33,通过第一塑料底座33承托第一金属壳32,避免第一金属壳32脱落,提高第一金属壳32安装的稳定性。
再有,第一塑料底座33上设有前述第一承托槽331,第一金属壳32的下边缘嵌入第一承托槽331内,第一承托槽331形成对第一金属壳32下边缘的固定,再次提高第一金属壳32安装的稳定性。
最后,第一塑料底座33为塑料材质,因此,具有易塑形的特点,能够轻易塑形出第一承托槽33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主刀座1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嵌接槽12,侧刀座3部分嵌入第一嵌接槽12内,木质座体31与主刀座1粘接。为了进一步缩减多功能刀架的宽度,在主刀座1的第一侧设有第一嵌接槽12,侧刀座3部分嵌入第一嵌接槽12内,缩减侧刀座3占用宽度方向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磨刀座2还包括塑料内壳211。第二金属壳212的两端设有第二折边2121,第二金属壳212包覆于塑料内壳211的外侧面,两第二折边2121折向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在本实施例中,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为朝向主刀座1的侧面为内侧面,与内侧面相邻的侧面及远离主刀座1的侧面均为外侧面。第二金属壳212的两端均设有第二折边2121,而且,在第二金属壳212套设于塑料内壳211的外侧面时,第二折边2121还折向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从而形成对塑料内壳211外侧面的完全包覆,第二金属壳212安装更加稳定,不易脱落。
在磨刀座2中,外壳为第二金属壳212,内壳为塑料内壳211,第二金属壳212提升产品的外观品质,更高的硬度,更好的防刮保护性能,塑料内壳211具有更好的可塑性,能够成型用于固定安装前述磨头组件23、传动组件24和电机25的结构。
前述下壳21包括塑料内壳211和第二金属壳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主刀座1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嵌接槽13,磨刀座2部分嵌入第二嵌接槽13内。为了进一步缩减多功能刀架的宽度,在主刀座1的第二侧设有第二嵌接槽13,磨刀座2部分嵌入第二嵌接槽13内,缩减磨刀座2占用宽度方向的空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第二嵌接槽13向下延伸至主刀座1的底部;塑料内壳211与主刀座1固定连接,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的两侧边缘设有用于套接安装第二金属壳212的套接槽2111。第二金属壳212包覆塑料内壳211,近乎完全覆盖塑料内壳211上的用于与主刀座1连接的位置,因此,本实施例中,先将塑料内壳211固定于第二嵌接槽13内,再以套接的形式安装第二金属壳212。具体来说,第二嵌接槽13向下延伸至主刀座1的底部,为第二金属壳212从下向上套接提供安装通过路径。塑料内壳211固定于第二嵌接槽13内时,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紧贴第二嵌接槽13,塑料内壳211的内侧面设置的套接槽2111,第二金属壳212在从下往上套接时,第二金属壳212的第二折边2121能够嵌入套接槽2111内为第二金属壳212的套接安装提供安装空间,最终使得塑料内壳211先固定于第二嵌接槽13的情况下,具有第二折边2121的第二金属壳212还能够包覆塑料内壳211的外侧面。
更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磨刀座2还包括第二塑料底座28,第二塑料底座28固定于塑料内壳211的底部,第二塑料底座28上设有与第二金属壳212的下边缘对应设置的第二承托槽281;第二金属壳212的下边缘嵌入第二承托槽281内。在塑料内壳211的底部设有第二塑料底座28,通过第二塑料底座28承托第二金属壳212,避免第二金属壳212脱落,提高第二金属壳212安装的稳定性。
再有,第二塑料底座28上设有前述第二承托槽281,第二金属壳212的下边缘嵌入第二承托槽281内,第二承托槽281形成对第二金属壳212下边缘的固定,再次提高第二金属壳212安装的稳定性。
最后,第二塑料底座28为塑料材质,因此,具有易塑形的特点,能够轻易塑形出第二承托槽28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磨刀座2的顶部设有向上凸起的顶盖22,顶盖22上设有磨刀槽,顶盖22的两侧设有木质肩部29。在塑料内壳211的上部,两木质肩部29设置于顶盖22的两侧,通过木质肩部29覆盖塑料内壳211的上部,对于磨刀座2来说,覆盖内壳的上部外观,提高外观品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刀座1的高度高于侧刀座3的高度和磨刀座2的高度。在整体布局中,中间高两侧低,在空间上错落有致,主刀座1使用空间的高度高,侧刀座3和磨刀座2使用空间的高度低,避免使用空间集中,刀具收纳位置分散,取放更加方便,磨刀座2研磨刀具也更加方便。
主刀座1高,侧刀座3和磨刀座2低,重心集中,稳定性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主刀座1的顶部设有架刀面14,架刀面14的法线向主刀座1的正面倾斜。架刀面14的法线向正面前些,即架刀面14的靠近正面的一侧的高度低于架刀面14的靠近背面的一侧,即架刀面14朝向用户,用户使用是能够更加全面地看到所有的刀具,便于用户取放刀具。
进一步地,法线的倾斜角度为10度至60度。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刀架包括主刀座和设置于所述主刀座一侧的磨刀座,所述磨刀座包括:
壳体;
磨头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部,用于研磨刀具;
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传动件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传动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的传动方向相交,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磨头组件连接;
电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磨头组件下方,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运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为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为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组件包括转轴和至少一个磨刀轮,各所述磨刀轮设置于所述转轴上;
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磨头组件的下方,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朝向所述磨头组件;
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刀座还包括:
电机安装座,所述电机安装座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安装所述电机;
磨头安装座,与所述电机安装座连接,用于安装所述磨头组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安装座包括两侧板和两连接板,两所述侧板间隔并排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板并排间隔设置于两所述侧板之间,其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一端连接,另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二端连接,两所述连接板上均设有用于安装所述磨头组件的第一轴承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安装座还包括与两所述侧板一一对应设置的两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侧板的下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电机安装座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头安装座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侧板的第一端连接;
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对应的所述侧板第二端的下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下壳和顶盖,所述顶盖固定于所述磨头安装座上,所述顶盖的内侧设有朝向下方的两个第二轴承座,两所述第二轴承座与两所述第一轴承座一一对应;
所述顶盖安装于所述磨头安装座时,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对合而夹紧所述磨头组件上的轴承,另一个所述第二轴承座与对应的所述第一轴承座对合而夹紧所述磨头组件上的另一轴承。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座包括第一扣合件和第二扣合件,所述第一扣合件的内侧设有与电机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一仿形座,所述第二扣合件的内侧设有与电机表面形状相适配的第二仿形座;
所述第一扣合件与所述第二扣合件扣合时,所述第一仿形座和所述第二仿形座从所述电机的两侧夹持所述电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刀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刀架还包括侧刀座,所述侧刀座设置于所述主刀座的远离所述磨刀座的一侧。
CN202111064064.4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刀架 Pending CN1138271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4064.4A CN11382712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刀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4064.4A CN11382712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刀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7120A true CN113827120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59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4064.4A Pending CN11382712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多功能刀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712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D579742S1 (en) Power head with contour for cutting attachment
CN216724327U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216724328U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KR20120035556A (ko) 고기세절기
CN217137811U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113827120A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113786113A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106859397B (zh) 一种多功能的食品加工机
CN106264204B (zh) 料理机的粉碎打磨组件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376360Y (zh) 多功能磨刀器
CN113827119A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2882897Y (zh) 电动磨刀机
PL216592B1 (pl) Wieloczynnościowe urządzenie kuchenne
CN204909182U (zh) 料理机的粉碎打磨组件及具有其的料理机
CN210043831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9249984U (zh) 一种多功能刀架
CN213107202U (zh) 一种切菜切肉一体机
CN220218581U (zh) 一种带有磨刀功能的刀具壳及剪刀组件
JP3238522U (ja) 一体型両ディスク構成を有する研磨機
CN210931003U (zh) 一种磨汁脱浆机用刀盘结构及其磨汁脱浆机
CN211992109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电动磨刀器
CN220346037U (zh) 一种食物处理机用绞肉模块及食物处理机
CN220160133U (zh) 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研磨机构
CN215227005U (zh) 一种多功能切菜器
CN2403529Y (zh) 多用途型材切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