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5231A -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5231A
CN113825231A CN202010569424.5A CN202010569424A CN113825231A CN 113825231 A CN113825231 A CN 113825231A CN 202010569424 A CN202010569424 A CN 202010569424A CN 113825231 A CN113825231 A CN 113825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resource
resource configuration
target
frequency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94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世通
刘凤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942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52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1096 priority patent/WO202125450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5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5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2Avoidance of ingress interference, e.g. ham radio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7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between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第二节点接收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能力。

Description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频谱资源日趋紧张。为了提高频谱利用率,未来的基站部署将会更加密集。此外,密集部署还可以避免覆盖空洞的出现。在传统蜂窝网络架构下,基站通过光纤与核心网建立连接。然而在很多场景下,光纤的部署成本非常高昂。无线中继节点(relay node,RN)通过无线回传链路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可节省部分光纤部署成本。
一般情况下,中继节点与一个或多个上级节点建立无线回传链路,并通过上级节点接入核心网。上级节点可通过多种信令对中继节点进行一定的控制(例如,数据调度、定时调制、功率控制等)。另外,中继节点可为多个下级节点提供服务,与一个或多个下级节点建立接入链路。中继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中继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另一个中继节点。在某些情形下,上级节点也可以称为上游节点,下级节点也可以称为下游节点。
带内中继是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共享相同频段的中继方案,由于没有使用额外的频谱资源,带内中继具有频谱效率高及部署成本低等优点。带内中继一般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即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下级节点发送下行信号,而中继节点在接收其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时不能向其上级节点发送上行信号。NR的带内中继方案被称为一体化接入回传(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而中继节点被称为IAB节点。
在一些特定条件满足时(例如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隔离度高,或者其硬件能力可以支持复杂的干扰消除算法等),针对带内中继或带外中继,IAB节点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
相比于半双工模式,全双工模式的系统容量可以大幅提升。理论上,回传链路与接入链路的全双工模式可达容量是半双工模式的两倍。但是实际系统中,由于全双工两条链路的自干扰难以完全消除,理论增益往往难以获得。因此,如何提升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能力,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以提升全双工系统的自干扰消除能力。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分布式单元DU和移动终端MT,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
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DU至MT的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目标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目标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第一资源的持续时间、第一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可以为宿主基站)申请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使得在全双工模式下,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资源发送DMRS信号时,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不调用第一资源,避免了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对第一节点发送DMRS信号所产生的干扰,提升了第一节点获取自干扰信道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第一节点的自干扰消除能力。或者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资源发送DMRS信号时,第四节点不在第一资源上调度第一节点MT发送上行信号,避免了第一节点MT发送信号导致的无法对第一节点发送DMRS信号测量的冲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号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号为DU发送的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可以为宿主基站)申请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使得在全双工模式下,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资源向下级节点发送PTRS时,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不调用第一资源,避免了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对第一节点向下级节点发送PTRS所产生的干扰,提升了第一节点获取自干扰信号的相位噪声补偿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第一节点的自干扰消除能力。另外,第一资源为边缘资源块对应的资源,可以降低在第一节点DU发送的下行数据中间插入PTRS可能造成的多余开销,提升了自干扰消除的效率。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四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所述第四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所述第四节点调用所述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所述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目标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目标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第一资源的持续时间、第一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所述第一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应用于第一节点,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至移动终端MT的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号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发送的信号。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应用于第二节点,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第四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所述第四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所述第四节点调用所述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所述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第二节点。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方法。
示例性的,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硬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硬资源。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接口和处理器,所述通信接口用于该装置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数据或信号的收发。示例性的,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其它设备可以为第一节点,例如IAB节点。处理器用于调用一组程序、指令或数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调用的程序、指令或数据。所述存储器与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或数据时,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描述的方法。
所述通信接口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选的,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收发器。
所述收发器,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硬资源。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可选的,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收发器。
示例性的,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三方面或者第五方面所述的装置、和第四方面或第六方面所述的装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全双工模式工作示意图;
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流程图;
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4C为本申请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映射方式示意图;
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协议下行时隙配置示意图;
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节点资源组成示意图;
图4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资源组成示意图;
图4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硬资源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符号星座示意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TRS映射示意图;
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5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资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以期更好的实现接入链路和回传链路的空分复用。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本申请中所涉及的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另外,需要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可以应用于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例如新无线(new radio,NR)系统;或未来的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六代(6th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给出了IAB系统。一个IAB系统至少包括一个基站100,及基站100所服务的一个或终端101,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relay node,RN)及该中继节点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本申请实施例中,中继节点也可以称为中继设备,或者中继传输接收点(relay transmissionand receptio point,rTRP)。
例如,图1所示的IAB系统中,中继节点包括rTRP110、rTRP120和rTRP130,rTRP 11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111,rTRP 12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121,rTRP 130所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131。通常基站100被称为宿主基站(donor next generation node B,DgNB),rTRP 110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13连接到基站100。rTRP 120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23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 110以接入到网络的,rTRP 130是通过无线回程链路133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 110以接入到网络的,rTRP 12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121服务,rTRP 130为一个或多个终端131服务。图1中,中继节点rTRP 110和rTRP 120都通过无线回程链路连接到网络。在本申请中,所述无线回程链路都是从中继节点的角度来看的,比如无线回程链路113是中继节点rTRP 110的回程链路,无线回程链路123是中继节点rTRP 120的回程链路。如图1所示,一个中继节点(如120),可以通过无线回程链路(如123)连接另一个中继节点110,从而连接到网络,而且,中继节点可以经过多级无线中继节点连接到网络。
本申请实施例中,宿主基站也可以称为宿主(donor)节点,或者称为IAB donor。基站包括但不限于: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ase,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 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或新空口基站(比如gNB)等。
可以理解的是,IAB系统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中继节点。
通常,把提供无线回程链路资源的节点,如110,称为中继节点120的上级节点,而120则称为中继节点110下级节点。通常,下级节点可以被看作是上级节点的一个终端。应理解,图1所示的IAB系统中,一个中继节点连接一个上级节点,但是在未来的中继系统中,为了提高无线回程链路的可靠性,一个中继节点(如120)可以有多个上级节点同时为其提供服务。如图1中的rTRP 130还可以通过回程链路134连接到中继节点rTRP 120,即,rTRP 110和rTRP 120都为rTRP 130的上级节点。在本申请中,终端101,终端111,终端121,终端131,可以是静止或移动设备。例如移动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智能终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视频游戏控制台,多媒体播放器,甚至是移动的中继节点等。静止设备通常位于固定位置,如计算机,接入点(通过无线链路连接到网络,如静止的中继节点)等。中继节点rTRP 110,120,130的名称并不限制其所部署的场景或网络,可以是比如relay,RN等任何其他名称。本申请使用rTRP仅是方便描述的需要。
在图1中,无线链路102,112,122,132,113,123,133,134可以是双向链路,包括上行和下行传输链路。特别地,无线回程链路113,123,133,134可以用于上级节点为下级节点提供服务,如上级节点100为下级节点110提供无线回程服务。应理解,回程链路的上行和下行可以是分离的,即,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不是通过同一个节点进行传输的。下行传输是指上级节点向下级节点传输信息或数据,如节点100向节点110传输信息或数据;上行传输是指下级节点向上级节点传输信息或数据,如节点110向节点100传输信息或数据。所述节点不限于是网络节点还是终端,例如,在D2D场景下,终端可以充当中继节点为其他终端服务。无线回程链路在某些场景下又可以是接入链路,如回程链路123对节点110来说也可以被视作接入链路,回程链路113也是节点100的接入链路。应理解,上述上级节点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中继节点,下级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具有中继功能的终端,如D2D场景下,下级节点也可以是终端。
图1中,donor节点是指通过该节点可以接入到核心网的节点,或者是无线接入网的一个锚点基站,通过该锚点基站可以接入到网络。锚点基站负责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的数据处理,或者负责接收核心网的数据并转发给中继节点,或者接收中继节点的数据并转发给核心网。Donor节点一般可以通过有线的方式连接到网络,例如光纤线缆。
对于任意一个中继节点(或IAB节点)来说,包括两部分,用于实现类似基站的功能和类似终端的功能。可以参照图2所示,IAB节点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tion,MT)和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两部分。其中,MT是用于实现类似普通终端的功能模块,用于与上级节点通信,例如向上级节点发送上行(UL)数据,从上级节点接收下行(DL)数据。DU是用于实现类似普通基站的功能模块,用于与下级节点通信,例如向下级节点发送下行(DL)数据,从下级节点接收上行(UL)数据。
IAB节点的MT的传输资源可以分为下行(downlink,D),上行(uplink,U),灵活(flexible,F)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也是普通终端所支持的,可用信令指示。IAB节点的DU的传输资源可以分为上行(U),下行(D)和灵活(F)三种传输方向。DU的上行,下行和灵活资源还可分为硬资源(hard),软资源(soft)和不可用资源(not available)三类。DU hard资源表示DU始终可用的资源;DU soft资源表示对于该资源DU是否可用,依赖于上级节点的指示;DU not available资源表示DU不可用的资源。
带内中继一般具有半双工的约束,在一些特定条件满足时(例如回传链路和接入链路隔离度高,或者其硬件能力可以支持复杂的干扰消除算法等,或者中继节点具有多个射频通道独立的天线面板),针对带内中继或带外中继,IAB节点可以工作在全双工模式,即IAB节点的MT在接收其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时,DU可以向其下级节点发送下行信号,或者IAB节点的DU在接收其下级节点发送的上行信号时,MT可以向其上级节点发送上行信号。
具体地,请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IAB全双工模式工作示意图,如图3所示,IABDU向下级节点(IAB节点或终端)发送下行信号,MT向上级节点(IAB节点或宿主基站)发送上行信号,在这个过程中,DU发送的下行信号在空口(自由空间)中,经历自干扰信道后,到达MT接收天线被MT接收,即DU与MT之间产生了自干扰信号,使得MT从上级节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质量受到影响,因此MT接收到上行信号之后,需要对其中的自干扰信号进行消除,提升数据质量。在频域消除信号干扰的方式可以记为:
上级节点发给MT的有用信号=MT接收信号-DU发送给下级节点的数据×自干扰信道。
所以,由于DU发送给下级节点的数据可以通过内部连接直接获取,是理想且准确的。此时,IAB MT获取更为准确的自干扰信道,就能有效提升MT接收上级节点数据的性能。
更进一步的,如果考虑相位噪声的影响,消除信号干扰的方式可以记为:上级节点发给IAB MT的有用信号=MT接收信号-DU发送给UE的数据×自干扰信道×相位补偿。
此时,IAB MT对接收的干扰信号做准确的信道估计,以及相位补偿,才能确保全双工传输的性能。
基于上述描述,为了提升全双工传输性能,请参阅图4A,图4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402、第二节点接收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403、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404、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为IAB节点;第二节点是可以为第一节点配置资源的节点,例如宿主节点或者其他能进行IAB节点资源配置的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为IAB节点或终端。另外,还可以包括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第四节点可以为IAB节点或宿主节点。根据前述描述可知,第一节点在全双工模式工作时,其向第三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会对其接收第四节点的下行信号产生干扰,为了提升信号传输性能,需要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消除信号干扰,并获得第四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有用信号。
在新空口(New Radio,NR)中,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用于进行相干解调的信道估计。协议中定义了一系列资源映射规则,基站或终端按照协议规定的配置或规则确定DMRS信号的时域和频域资源位置。协议定义了type A和type B两种映射方式,以type A为例进行简单介绍。请参阅图4B,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映射方式示意图,如图4B所示,为一种typeA映射方式,DMRS映射在一个时隙中第三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位置,且没有额外的DMRS符号。或者,请参阅图4C,图4C为本申请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映射方式示意图,如图4C所示,为另一种typeA映射方式,DMRS映射在一个时隙中第三个OFDM符号位置,具有3个额外的DMRS符号。该种映射方式下由于时域上DMRS更密集,因此在终端高速移动场景下增益明显。
根据当前协议,IAB MT接收上级节点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以及DU向下级节点发送PDSCH,都将按照现有协议规定的DMRS放置规则,请参阅图4D,图4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现有协议下行时隙配置示意图,如图4D所示,采用Type 1前置1符号的DMRS配置(即DMRS在一个时隙的14个符号中放置在第3个符号位置),在没有任何协调机制的情况下,第四节点DU发送的DMRS、PDCCH或PDSCH信号,可能会与第一节点DU发送给第三节点的DMRS发生冲突。此时第一节点MT难以对自身DU发送的DMRS进行准确的自干扰信号估计,进而导致无法进行信道干扰消除。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以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其中第一资源为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例如第一资源可以为第一节点DU的硬(hard)资源,或者其他具有该特性的资源。具体请参阅图4E,图4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节点资源组成示意图,如图4E所示,目标资源为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即为IAB DU对应的资源,可选情况下,目标资源也可以只是IAB DU对应的资源,而并不限制在目标资源上发送的信号是否有第三节点接收。其中IAB DU对应的资源可以包括hard,soft以及not available资源。hard资源为DU始终可用的资源,且MT在该资源上不能被上级节点调用,或者被上级节点调用不会对DU发送下行信号产生影响,可避免DU发送下行信号的DMRS与上级节点向MT发送下行信号的DMRS发生冲突。soft资源为DU是否可以用依赖于上级节点指示的资源,not available资源为DU不可用的资源,对于soft资源和not available资源,上级节点是否在这些资源上调用MT不受限制,就可能发生DMRS冲突,因此,第一节点向第三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可用于请求获得DU的hard资源,即对于如图4E中的soft资源或not available资源,第一节点可以从中获取目标资源,并将其发送给第三节点,请求第三节点将其配置为hard资源,以避免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发送的DMRS、PDCCH或PDSCH信号,与第一节点DU发送给第三节点的DMRS发生冲突。
目标资源可以为soft资源、not available资源或者两者结合的资源。或者,在一些情况下,目标资源也可以是hard资源与soft资源或not available资源的结合资源。具体请参阅图4F,图4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资源组成示意图,第一节点DU用于向下级节点发送DMRS的资源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hard资源,第二部分为soft或not available资源,因为第一部分的hard资源不足以完成所有DMRS的传输,因此第一节点需要向第二节点请求将第二部分的soft或not available资源转换为hard资源。此时,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目标资源可以是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结合所对应的资源,如图4F所示。或者,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目标资源也可以是第二部分所对应的资源。
由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包括目标资源的类型信息,可以为hard、soft或not available等类型。另外,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用于描述资源大小和位置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目标资源的时隙索引、目标资源的符号索引,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目标资源的周期,目标资源的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等。
具体地,对于目标资源的时隙索引,例如10ms内60kHz子载波间隔最多有40个时隙,那么指示信息中指示的时隙索引可以为0~39中的任意值,表示一定时间内的某个时隙,也可以指示多个值对应多个时隙。基于其他的周期和子载波进行假设的情况下,时隙索引也可以是其他值。
具体的,对于目标资源的周期,示例性的,如果周期为10ms,那么指示目标资源每10ms生效一次。周期也可以与时隙索引等其他配置结合,例如同时周期为20ms,指示了时隙索引3,那么表示每20ms,在系统帧内的第三号时隙上存在该目标资源。
对于目标资源的符号索引,表示OFDM符号的索引值,一个时隙对应的OFDM符号可以是14个或12个,那么符号索引值可以是0~11中的任意值,或者0~13中的任意值。
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索引或符号索引可以用于指示目标资源时隙或符号的起始位置或结束位置,例如指示的时隙索引为4,符号索引为5,表示目标资源从第5个时隙第6个符号开始,那么指示信息中还应该包括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例如持续时间为5个符号,那么目标资源对应第5个时隙第6个符号至第11个符号的资源。或者,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索引或符号索引可以用于指示目标资源所占用的资源,例如指示的时隙索引为4,符号索引为5~10,标识目标资源为第5个时隙索引对应的第6个符号至第11个符号的资源。
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小区标识,表示目标资源可以是IAB DU的某个cell上的资源,cell可以是物理小区标识(physical cell identity,PCI)所指示的cell,也可以是NR小区全球标识(NR Cell Global Identity,NCGI)所指示的cell,也可以是一个载波或一个扇区等等。本发明不做限定。
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指示信息还可以指示目标资源的频域信息,可以由一个起始频点信息和一个带宽来表示,例如指示绝对无线频道编号(Absolute Radio FrequencyChannel Number,ARFCN)值和N个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表示ARFCN所指示的频点往上或者往下连续N个PRB,为所请求的资源。或者指示信息指示的目标资源的频域信息可以由起始频点和结束频点来表示,也可以由带宽和结束频点来表示等。或者隐式的,当前小区,或者当前载波,或者当前BWP(部分带宽)的最低频点,为起始频点。
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可以用于请求将目标资源中的部分资源确定为第一资源,也可以用于请求将目标资源中的全部资源确定为第一资源。
第二节点接收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后,对第一节点进行资源配置。可能情况下,第一节点请求的第一资源能够全部得到肯定确认,那么第二节点针对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可以为肯定确认信息,例如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为:请求将cell0上第5个时隙第6个符号至第11个符号的soft资源(目标资源)转换为hard资源(第一资源)。第二节点对目标资源进行检查或审核,确定目标资源可以转换成hard资源,然后向第一节点发送针对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的确认信息,第一节点根据接收到的确认信息确认请求的目标资源为hard资源,可以在上面向第三节点发送下行信号。或者第一节点请求的hard资源能够全部得到否定确认,那么第二节点针对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可以为否定确认信息,确定目标资源不能转换为hard资源,第一节点接收到否定确定信息后,可以继续请求其他目标资源为hard资源,或者等待其他时间再申请hard资源等。
可能情况下,第一节点请求的第一资源只能部分得到确认,那么第二节点针对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可以为资源的大小和位置信息,例如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为:请求将cell0上第5个时隙第6个符号至第11个符号的soft资源(目标资源)转换为hard资源(第一资源)。第二节点对目标资源进行检查或审核,确定目标资源中只有cell0上第5个时隙第6个符号至第8个符号的soft资源能够转换为hard资源,而第9个符号至第11个符号由于其他信令可能发送,只能保持为soft资源,那么第二节点反馈给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可以为被确定为hard资源的指示信息,第一节点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hard资源。因为确定的hard资源与第一节点请求为hard资源的目标资源并不相同,那么第一节点可以在确定的hard资源上发送下行信号,也可以继续请求其他目标资源为hard资源,或者等待其他时间再申请hard资源等。
可选情况下,在确定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405:第二节点向第四节点发送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使第四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第四节点调用硬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调用第一节点MT资源发送下行信号,那么为了避免第一节点DU发送下行信号时,同样的资源被第四节点调用向MT发送下行信号,第二节点在确定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请求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后,向第四节点发送资源配置信息,使第四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硬资源,那么第四节点不在该硬资源上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避免DMRS冲突。其中第一资源可以为第一节点DU的hard资源,具体如图4E所示,第一节点MT资源与DU的soft或not available资源可以为相同的资源,而DU的hard资源为第四节点不能调度的节点,或者被调度也不影响DU发送下行信号的资源,当第二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hard资源(第一资源)后,第四节点将不再调用该hard资源向MT发送下行信号。另外,第二节点向第四节点或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的先后顺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即步骤405可以在步骤403之前,也可以在步骤403之后。
可选情况下,也可以由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后,向第四节点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确认情况,以便第四节点不调用第一资源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
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资源之后,对第一资源进行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第一资源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因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404a、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
404b、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DU至MT的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第一节点DU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向第三节点发送DMRS,这个过程中DMRS同时通过自干扰信道发送到IAB MT,MT测量DMRS,并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由于该过程第一资源没有被上级节点调用向MT发送下行信号,则MT测量的DMRS可以确保较高的准确度,可用于消除MT接收上级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时,接收到的来自DU的干扰信号。
请参阅图4G,图4G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资源示意图,以第一资源为硬资源为例,如图4G中的(a)所示,硬资源(H-DL)可以是时隙上的前两个符号,在传统方法中,时隙上的前两个符号用于MT接收上级节点发送的PDCCH,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时隙中的前两个符号申请为硬资源,并用于DU发送DMRS,则可以避免上级节点向MT发送下行信号时可能产生的DMRS冲突(上级节点发送的DMRS在第三个符号上)。
或者,如图4G中的(b)所示,硬资源可以是全双工开始前的N个符号对应的资源。DU中的soft资源(S-DL)用于进行全双工,前N个符号为硬资源,被第一节点DU用于发送DMRS,完成信道自干扰估计,而第一节点MT不在该资源上被调度,则确保了DMRS不被干扰,进而确保了信道自干扰估计结果的准确性。由于获得的信道自干扰结果与后续全双工模式紧邻,因此在后续全双工模式下,根据该自干扰信道估计结果获取第一节点MT的有用信号也具有准确性。
或者,如图4G中的(c)所示,硬资源可以是与上级节点发送DMRS的资源频域正交的资源,在传统方法中,上级节点发送DMRS的资源一般在频域上梳状映射,如图中所示,横坐标表示时域,纵坐标表示频域,横坐标方向一格代表一个OFDM符号,纵坐标一格代表一个OFDM信号的子载波。DMRS在频域上间隔映射,有部分空白的资源(频域子载波未被占用),在一些场景中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图中空白部分为硬资源,即空白部分的资源不用于上级节点发送数据,而可以用于IAB DU发送DMRS参考信号,让IAB MT做自干扰信道估计。
第一节点DU通过硬资源向第三节点发送DMRS,第一节点MT通过自干扰信道接收到DMRS,并根据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进行信号干扰消除。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可以为宿主基站)申请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使得在全双工模式下,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资源向下级节点发送DMRS信号时,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不调用第一节点DU的第一资源,避免了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对第一节点向下级节点发送DMRS信号所产生的干扰,提升了第一节点获取自干扰信道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第一节点的自干扰消除能力。
可选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协议预设第一节点资源配置以避免第一节点下发DMRS信号与第一节点接收上级节点发送的信号冲突。例如:协议规定第一节点中,对于DU DL资源对应的MT DL资源,IAB节点不期望接收任何PDCCH信号。PDCCH一般在时隙前两个符号发送。MT不接收PDCCH(或上级节点不对MT发送PDCCH/PDSCH信号),则DU发送的参考信号不会与上级节点发送给MT的下行信号产生冲突。另外,协议还可以规定DU DL资源为hard资源。
或者,协议规定全双工传输开始前N个符号,IAB上级节点不调度IAB MT传输信/数据。N可以为大于0的正整数,例如N=2表示全双工传输前的两个符号都不被上级节点调度。
上述协议规定第一节点DU DL资源与MT DL资源在某些时域上时分正交,同样的,协议可以规定第一节点DU DL资源与MT DL资源在某些频域上频分正交,例如:协议规定IABMT DL与IAB DU DL的时隙资源重合时,两者在频域上不进行DMRS和PDSCH复用。
具体地可参阅图4G中的(c),对于单一端口的DMRS,一般在频域上梳状映射,协议可以约定第四节点不在空白频域资源上发送数据,使得得IAB DU可以利用这些空白资源发送DMRS参考信号,让IAB MT做自干扰信道估计。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协议规定第一节点用于下发DMRS的资源,且该资源不用于上级节点调用MT,可以使得第一节点在通信时直接通过下发的DMRS进行自干扰信道检测,且保证自干扰信道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MT获取到信号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中,第二节点为宿主节点,能够进行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能够调用第一节点MT进行数据下发。可选情况下,第二节点与第四节点为同一节点,即第二节点既能够进行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又能够调用第一节点MT进行数据下发,那么上述第四节点执行的步骤都由第二节点执行,且第二节点根据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确定了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之后,不需要再通知第二节点(即第四节点),第二节点本身已经获知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将不再调用第一资源向第一节点MT下发数据。这个过程减少了通知第四节点的步骤,同样提升了第一节点获取自干扰信道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第一节点的自干扰消除能力。
另外,根据前述描述可知,为了进一步消除信号干扰,还可以对接收到的干扰信号进行相位噪声补偿。具体地,由于5G NR相比4G LTE,首次支持高频频段(例如28GHz为代表的频段)。高频频段下,相位噪声对于系统性能的影响变得不可忽视。相位噪声一般可以由两部分组成:公共相位误差(common phase error,CPE)和载波间干扰(inter sub-carrierinterference,ICI)。
其中CPE会引起一整个时域OFDM符号所有频域子载波的信号发生公共的相位旋转,在QAM调制星座中,由于外围星座能量较高(距离原点最远),受影响越大。具体请参阅图5A,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制符号星座示意图,如图5A所示,为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64QAM)星座示意图,图5A中的(a)为标准理想64QAM星座图,图5A中的(b)为相位噪声影响下的64QAM,由于CPE的影响,最外围的星座点明显存在旋转。而ICI会引起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在调制星座上体现为类似高斯白噪声的星座模糊(即在标准星座的位置上散开),造成相位误差。
为了缓解相位噪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NR引入了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接收端通过接收PTRS,可以大致评估相位噪声对于信号造成的影响,从而至少部分补偿CPE导致的信号失真。
现有协议的下行PTRS信号一般为时域上连续的(或者间隔1、3、7个OFDM符号),频域上间隔N个RB映射在资源上。请参阅图5B,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PTRS映射示意图,如图5B所示,横轴为时域,纵轴为频域,填充部分的条形图为PTRS,其在时域上连续,在频域上间隔N个RB映射在资源上。
IABDU发送下行信号时,时频域分配的资源往往是连续的。如果IAB DU为了自身MT可以测量PTRS,而在频域资源上插入若干PTRS,难以与下行调度同时兼容,并且造成大量开销。
即使IAB DU为了让自身MT测量PTRS而在频域资源插入PTRS,如果MT在该资源位置上需要接收上级节点发送的有用信号,那么PTRS也会对MT期望接收的有用信号造成干扰,IAB MT根据PTRS做出的相噪估计也会不准确,尤其是当MT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能量大于DU泄露过来的干扰信号(其中包括PTRS),相噪估计准确率更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请参阅图5C,图5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另一种资源配置方法流程图,如图5C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502、第二节点接收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503、所述第二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504、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同样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为IAB节点;第二节点是可以为第一节点配置资源的节点,例如宿主节点或者其他能进行IAB节点资源配置的节点;第三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可以为IAB节点或终端。另外,还可以包括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第四节点可以为IAB节点或宿主节点。
根据前述描述可知,第一节点在全双工模式工作时,其向第三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会对其接收第四节点的下行信号产生干扰,为了提升信号传输性能,可以在估计出自干扰信道后,进一步进行相位补偿,消除信号干扰,并获得第四节点发送给第一节点的有用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节点MT通过接收第一节点DU发送的用于进行相位噪声评估的信号,确定相位补偿量,因此第一节点DU发送信号,例如PTRS信号的资源不能用于上级节点调度MT。另外,第一节点DU向第三节点发送的下行信号为连续的信号,如果在发送连续信号的资源中间插入PTRS,将难以与第三节点的调度同时兼容,并且造成大量开销。
因此,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其中用于指示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可以为以下一种或多种: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具体地,请参阅图5D,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5C所示,横轴为时域(每一格表示一个OFDM符号),纵轴为频域,目标资源可以处于频域边缘资源块上,包括上侧边缘(图5D中的(a)),下侧边缘(图5D中的(b)),或者上下侧边缘都占用(图5D中的(c))。指示信息中可以包括边缘资源块的索引值,例如当支持的最大PRB数为276时,资源块索引值为0,或者资源块索引值为275。或者每个符号上目标资源占用的边缘资源块个数大于1,那么资源块索引值可以对应起始资源块或结束资源块,并且指示资源块占用个数。
在图5D中示出的目标资源结构,在时域上都为连续结构,可选情况下,目标资源在时域上也可以为梳状结构,图5E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5E中所示,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为1/2,表示每间隔2个符号目标资源占用1个符号。同样的,目标资源处于频域边缘资源块上,可以占用上侧边缘(图5E中的(a)),下侧边缘(图5E中的(b)),或者上下侧边缘都占用(图5E中的(c))。
或者,图5F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标资源结构示意图,如图5F中所示,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也可以为1/4,表示每间隔4个符号目标资源占用1个符号。同样的,目标资源处于频域边缘资源块上,可以占用上侧边缘(图5F中的(a)),下侧边缘(图5F中的(b)),或者上下侧边缘都占用(图5F中的(c))。
与图4A~图4G对应的实施例相同,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的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用于进一步描述目标资源的大小或位置。
根据上述实施例描述的方式选取目标资源,然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请求将目标资源配置为第一资源,第一节点DU在第一资源上发送用于进行相位噪声评估的信号,例如PTRS,第一节点MT在第一资源上不被调度。
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之后,将获得第二节点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一种情况下,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目标资源能够全部被确定为第一资源,因此第二节点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为肯定的确认信息;或者,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目标资源全部不能被确定为第一资源,第二节点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为否定的确认信息。
在一种情况下,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目标资源中,部分资源能够全部被确定为第一资源,部分资源不能够被确定为第一资源,那么第二节点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可以为被确认为第一资源的指示信息,包括第一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例如目标资源为:cell0上时域密度1/2,资源块索引值0-1对应的资源;第二节点反馈的资源配置信息为:cell0,时域密度1/2,资源块索引值0。表示目标资源中cell0上时域密度1/2,资源块索引值0对应的资源被确认为第一资源。
因为第二节点确定的第一资源与第一节点请求为第一资源的目标资源并不相同,那么第一节点可以在确定的第一资源上发送PTRS,也可以继续请求其他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或者等待其他时间再申请第一资源等。
可选情况下,在确定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之后,该方法还包括步骤505:第二节点向第四节点发送资源配置信息,使第四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第四节点调用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第四节点为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可以调用第一节点MT资源发送下行信号,而DU的第一资源为第四节点不能调度的节点,或者被调度也不影响DU发送下行信号的资源,那么为了避免第一节点DU发送下行信号时,同样的资源被第四节点调用向MT发送下行信号,第二节点在确定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中请求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后,向第四节点发送资源配置信息,使第四节点确定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那么第四节点不在该第一资源上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避免对PTRS信号造成干扰。
可选情况下,也可以由第一节点接收到第二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后,向第四节点发送提示信息,提示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以便第四节点不调用该第一资源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
第一节点确定第一资源之后,对第一资源进行使用,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第一资源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因此步骤504中使用第一资源可以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504a、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504b、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道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道为DU至MT的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第一节点DU第一资源可以用于发送PTRS,且PTRS通过自干扰信道发送到IAB MT,MT测量PTRS,并进行相位补偿,由于该过程第一资源没有被上级节点调用向MT发送下行信号,则MT测量的PTRS可以确保较高的准确度,进而保证了根据PTRS进行相位补偿的准确度。
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可以为宿主基站)申请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使得在全双工模式下,第一节点通过目标资源向下级节点发送PTRS时,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不调用第一节点DU的第一资源,避免了第四节点向第一节点MT发送下行信号对第一节点向下级节点发送PTRS所产生的干扰,提升了第一节点获取自干扰信道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第一节点的自干扰消除能力。另外,目标资源为边缘资源块对应的资源,可以降低在第一节点DU发送的下行数据中间插入PTRS可能造成的多余开销,提升了自干扰消除的效率。
可选情况下,第一节点DU还可以通过第一资源发送其他信号,例如发送给终端的设备的PDSCH信号,或者参考信号,或者其他数据信号等。以第一节点DU在第一资源上发送数据信号为例,DU通过内部通道将数据信号发送到MT,且DU向外发送的数据信号通过自干扰信道被MT接收,MT可以根据内部通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和自干扰信道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进行相位噪声补偿。
可选情况下,还可以通过协议约定第一节点DU中用于发送PTRS的第一资源。例如,协议设定第一节点DU中,某个小区标识例如cell1上,时域密度为1/4,频域资源块索引为0的资源为用于发送PTRS的第一资源。通过协议约定用于发送PTRS的第一资源,提升了该资源的获取效率,且该资源不会不需要从第一节点下发其他数据的资源中获取,降低了获取PTRS的开销。另外该资源不用于上级节点调用MT,可以避免第一节点DU发送的PTRS与MT接收的上级节点信号之间造成干扰,保证相位补偿的准确性,进而提升了MT获取到信号的准确性。
在可选情况下,图4A~图4G对应的实施例可以与图5A~图5F进行结合,即第一节点向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该第一资源包括用于下发DMRS的资源和用于发送PTRS的资源,且这两种资源可以通过一条资源配置请求信息请求获得,也可以通过两条资源配置请求信息请求获得,然后第一节点通过DMRS进行自干扰信道估计,通过PTRS进行相位补偿,完成第一节点的干扰信号消除。
通过申请用于下发DMRS的第一资源和用于发送PTRS的第一资源,并根据这些第一资源进行信号发送,完成干扰信号消除,能够进一步提升第一节点自干扰消除的效率,提升第一节点MT有用信号的获取准确度。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分别从第一节点、第二节点、以及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6所示,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600,该装置600可以是上文中的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一种设计中,该装置600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操作/步骤/动作所一一对应的模块,该模块可以是硬件电路,也可是软件,也可以是硬件电路结合软件实现。一种设计中,该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601和通信模块602。
当用于执行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时:
通信模块602,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通信模块6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
处理模块601,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至移动终端MT的信道。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601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道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道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至移动终端MT的信道。
处理模块601和通信模块602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第一节点执行的其它对应的步骤或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当用于执行第二节点执行的方法时:
通信模块602,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处理模块601,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通信模块602,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通信模块602还用于:向第四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所述第四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所述第四节点调用所述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所述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处理模块601和通信模块602还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第二节点执行的其它对应的步骤或操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7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功能。当实现第二节点的功能时,该装置可以是第二节点,也可以是第二节点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二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当实现第一节点的功能时,该装置可以是第一节点,也可以是第一节点中的装置,或者是能够和第一节点匹配使用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装置7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720,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第一节点或第二节点的功能。装置7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7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接口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例如,通信接口710用于装置7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装置700是第二节点时,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第一节点。装置700是第一节点时,该其它装置可以是第二节点。处理器720利用通信接口710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示例性地,当实现第一节点的功能时,通信接口710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处理器720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当实现第二节点的功能时,通信接口710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处理器720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装置7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730,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730和处理器720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处理器720可能和存储器730协同操作。处理器720可能执行存储器730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710、处理器720以及存储器730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在图7中以存储器730、处理器720以及通信接口710之间通过总线740连接,总线在图7中以粗线表示,其它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仅是进行示意性说明,并不引以为限。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装置600和装置700具体是芯片或者芯片系统时,通信模块602和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基带信号。装置600和装置700具体是设备时,通信模块602和通信接口710所输出或接收的可以是射频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资源配置方法的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资源配置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该接口电路和该处理器耦合,该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传输资源配置,该接口电路用于与该芯片之外的其它模块进行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无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引用,例如方法实施例之间的方法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例如装置实施例和方法实施例之间的功能和/或术语可以相互引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1)

1.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节点,所述第一节点包括分布式单元DU和移动终端MT,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一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DU始终可用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
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DU至MT的信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目标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目标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第一资源的持续时间、第一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所述第一资源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DU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所述第一节点MT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号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号为DU发送的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8.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二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并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第四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所述第四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所述第四节点调用所述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所述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目标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目标资源的持续时间、目标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资源的起始符号索引、第一资源的持续时间、第一资源的周期、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包括所述目标资源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目标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13.根据权利要求8-9或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配置信息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资源的时域密度、边缘资源块的索引、时隙索引、小区标识、起始频点、结束频点或带宽。
1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应用于第一节点,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用所述第一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向所述第三节点发送解调参考信号DMRS;
测量所述DMRS,估计自干扰信道,所述自干扰信道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至移动终端MT的信道。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所述第一资源发送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
测量所述PTRS,得到自干扰信号的相位噪声补偿,其中,所述自干扰信号为所述第一节点分布式单元DU发送的信号。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应用于第二节点,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资源配置请求信息,所述资源配置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节点的目标资源为第一资源,所述目标资源为所述第一节点与第三节点进行通信传输的资源,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下级节点或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资源配置信息;
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一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向第四节点发送所述资源配置信息,使所述第四节点确定所述第一节点的第一资源,所述第四节点为所述第一节点的上级节点,且所述第四节点调用所述第一资源之外的其他资源向所述第一节点MT发送数据。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用于与其它通信装置进行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一组程序,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装置以实现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0.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用于调用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调用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权利要求8至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69424.5A 2020-06-20 2020-06-20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825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9424.5A CN113825231A (zh) 2020-06-20 2020-06-20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01096 WO2021254509A1 (zh) 2020-06-20 2021-06-18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9424.5A CN113825231A (zh) 2020-06-20 2020-06-20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5231A true CN113825231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247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9424.5A Pending CN113825231A (zh) 2020-06-20 2020-06-20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5231A (zh)
WO (1) WO202125450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260A1 (zh) * 2022-09-15 2024-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节点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79089A (zh) * 2022-08-08 2024-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扰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基站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876660B1 (en) * 2015-10-02 2023-11-0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CN109803406B (zh) * 2017-11-17 2023-07-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中继网络中时域资源的指示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TWI731383B (zh) * 2018-08-07 2021-06-21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節點操作方法及使用該方法的節點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55260A1 (zh) * 2022-09-15 2024-03-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调度方法和节点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54509A1 (zh) 2021-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74221B2 (ja) 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401515B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20220174668A1 (en) Transmissio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3565296A1 (en)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0831187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1756508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220394737A1 (e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067342A1 (en) Bandwidth part configurations for v2x communication
WO2020067343A1 (en) Waveform part configurations for v2x communication
WO2021254509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12399585A (zh) 一种资源复用方法及装置
CN112584518A (zh) 一种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88852B (zh)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09866A (zh)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以及网络节点
CN111698778B (zh) 指示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30388076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multi-panel pusch transmission
WO2022021241A1 (zh) 同步信号块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188286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multi-beam srs transmission
CN112398625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02530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US2023034550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40155581A1 (en)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47661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time domain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reporting
US20230275725A1 (en) User equipments, base stations and methods for time domain correlation information signaling
WO2023011437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通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