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4393B -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4393B
CN113824393B CN202111277374.4A CN202111277374A CN113824393B CN 113824393 B CN113824393 B CN 113824393B CN 202111277374 A CN202111277374 A CN 202111277374A CN 113824393 B CN113824393 B CN 113824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photovoltaic module
photovoltaic
unit
wall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7737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4393A (zh
Inventor
张庆
陶高周
汪睿
李二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7737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43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4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4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3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20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 H02S20/22Supporting structures directly fixed to an immovable obje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buil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30/00Structural details of PV modules other than those related to light conversion
    • H02S30/10Frame structur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其中,该光伏组件模组用于设置于墙面,光伏组件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模组单元。至少两个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每个模组单元包括一个框架单元和一个光伏组件;每个光伏组件和所在的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铰接,且还与相邻的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铰接。应用该光伏组件模组,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对建筑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一直以来得到快速发展。光伏组件(也可以称为光伏电池板)作为光伏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件,用于利用光能产生直流电。
传统的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应用于大型的地面电站、水上电站等,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与普及,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也得到了应用。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指利用屋顶铺设光伏组件,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后供给用户使用的光伏发电系统。但是,由于建立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要求屋顶有较大的面积来铺设光伏组件,因此一般适用于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楼房的楼顶等,对于居住在非顶楼的居民,则无法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使得光伏发电的推广受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能够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并且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该光伏组件模组可以设置于墙面,光伏组件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模组单元。各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以使模组单元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的每个模组单元各包括一个框架单元和一个光伏组件。每个模组单元中的光伏组件与框架单元铰接,且光伏组件还与下一个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铰接。
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至少一个侧杆。侧杆的上端与上横杆连接,侧杆的下端与下横杆连接。每个模组单元中的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侧杆的第一端铰接。每个模组单元中的光伏组件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框架单元的侧杆的第二端铰接,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光伏组件的第二端相对。
光伏组件一般为板状的构件,也即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为板的相对两侧,实际应用中可以为光伏组件的上侧和下侧。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处开有盲孔,侧杆处开有通孔,在进行铰接时,将光伏组件上的盲孔和侧杆处的通孔对齐,然后利用销钉穿过通孔并插入盲孔,以实现铰接,通过铰接将多个模组单元依次串联成串。
进一步的,在将光伏组件与所在模组单元的侧杆进行铰接时,在一些实施例中,侧杆的通孔可以开在侧杆的中部位置(对应第一端),也即将光伏组件铰接在侧杆的中部;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面积可能大于框架单元围成图形面积的一半,此时光伏组件可以铰接在侧杆的下部(对应第一端),以便于适当减小框架,节省材料。将光伏组件与相邻的下一个框架单元的侧杆进行铰接时,光伏组件与下一个框架单元的侧杆上侧的末端(对应第二端)处铰接,也即光伏单元与下一个框架单元的侧杆的铰接位置靠近下一个框架单元的上横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侧杆,每个模组单元中的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侧杆铰接。至少两个侧杆的第一端连接上横杆,至少两个侧杆的第二端连接下横杆。
实际应用中,框架单元可以包括两个侧杆,此时上横杆、下横杆和两个侧杆可以围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模组单元中的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侧杆铰接,以形成至少两个铰接点。至少两个铰接点中的全部或部分铰接点处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第一末端与所处铰接点对应的侧杆搭接,弹簧的第二末端与光伏组件的第一端搭接。
弹簧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维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使光伏组件能够接收足够的光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各铰接点的连线与弹簧的轴线向平行,此时当仅设置一个弹簧时,能为光伏组件提供足够的支撑力,避免光伏组件出现歪斜;当存在多个弹簧时,多个弹簧提供的作用力的施加方向统一,避免光伏组件出现歪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中,处于上侧的模组单元中使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处于下侧的模组单元中使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这是因为当光伏组件模组的所有光伏组件的受光角度一致时,上侧的模组单元中的弹簧为光伏组件提供的作用力,大于下侧的模组单元中的弹簧为光伏组件提供的作用力,因此可以在上侧的模组单元中使用劲度系数更大的弹簧,以确保能够提供足够大的作用力。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框架单元的下横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滚轮。
滚轮滚动时的摩擦力小,因此通过设置滚轮,便于光伏组件模组在墙面上进行下垂和上提,可以轻松应对墙面不平整的情况,以及轻松跨越墙面的障碍物,还能够减少在墙面上造成的划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根缆绳。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最顶部的模组单元的上横杆,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预设位置。也即通过缆绳将光伏组件模组挂在墙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二端通过一个或多个滑轮连接预设位置。
实际应用中,以上的一个或多个滑轮中可以包括定滑轮和动滑轮,定滑轮用于改变缆绳的受力方向,以便于缆绳的第二端与预设位置进行固定,动滑轮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在进行下垂或上提光伏组件模组时的用力,便于对光伏组件模组进行清洁和维护操作。也可以仅设置以上两种滑轮中的任意一种,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箍。一个或多个卡箍,用于将最底部的模组单元的下横杆与墙面固定;或,用于将最底部的模组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滚轮与墙面固定。
利用卡箍进行固定后,能够使光伏组件模组与墙面靠近并相对固定,减少光伏组件模组在风力作用下的晃动。此外,当将光伏组件模组最底部的模组单元与墙面固定后,通过调整上方缆绳的长度,可以改变模组单元中的弹簧的形变量,以调整光伏组件的受光角度,因此还能够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铺设于墙面,光伏组件模组包括框架单元和光伏组件,框架单元和光伏组件铰接。实际应用中,多个光伏组件模组可以并排排成一行以铺设在墙面上。
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对建筑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单元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至少一个侧杆。侧杆的上端与上横杆连接,侧杆的下端与下横杆连接。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一个侧杆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单元包括至少两个侧杆,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侧杆铰接。至少两个侧杆的第一端连接上横杆,至少两个侧杆的第二端连接下横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至少两个侧杆铰接,以形成至少两个铰接点。至少两个铰接点中的全部或部分铰接点处设置有弹簧,弹簧的第一末端与所处铰接点对应的侧杆搭接,弹簧的第二末端与光伏组件的第一端搭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簧的轴线与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平行,也即此时各铰接点的连线与弹簧的轴线向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单元的下横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滚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至少一根缆绳。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上横杆,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预设位置。也即通过缆绳将光伏组件模组挂在墙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二端通过一个或多个滑轮连接预设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箍。一个或多个卡箍,用于将下横杆与墙面固定;或,用于将一个或多个滚轮与墙面固定。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该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以上任意实现方式提供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光伏逆变器。光伏组件模组中的各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
实际应用中,光伏发电模组中包括的多个光伏组件可以串联形成光伏组串,或者多个光伏组件可以先串联形成多个光伏组串,多个光伏组串再并联连接,以满足电压需求。
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各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利用该光伏发电系统,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对建筑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系统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方法,该安装方法用于将以上实现方式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安装于建筑物的墙面,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建筑物墙面可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模组可用长度;
根据可用长度和每个模组单元所占用的安装长度,确定光伏组件模组中包括的模组单元的数量;
将对应数量的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后安装在建筑物墙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单元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在安装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簧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运输时的结构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首先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应用场景。
下面首先介绍光伏发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光伏发电系统一般包括光伏组件和光伏逆变器。
其中,光伏组件用于将光能转化为直流电(Direct Current,DC)。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光伏组件传输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Alternating Current,AC)。对于当前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为了确保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电压满足用户用电需求,需要铺设多个光伏组件,多个光伏组件可以串联连接形成光伏组串,或者多个光伏组件先串联形成多个光伏组串,多个光伏组串再并联连接。
铺设光伏组件需要占用一定的铺设面积,满足铺设面积要求的,一般为较大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或者楼房的楼顶等,这使得居住在非顶楼的居民,则无法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难以使用清洁电力,也使得光伏发电的推广受限。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光伏组件支架及光伏发电系统。该光伏组件模组可以设置于墙面,光伏组件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模组单元。各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以使模组单元沿竖直方向延伸。其中的每个模组单元各包括一个框架单元和一个光伏组件。每个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和光伏组件铰接。该方案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对建筑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说明中的“第一”、“第二”等用词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
本申请以下说明中的“上”、“下”、“左”和“右”等表示方位的用语仅是为了结合附图说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现方式,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一并参见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组单元的示意图。
光伏组件模组可以包括一个模组单元1或多个模组单元1,下面首先说明光伏组件模组中仅包括一个模组单元时的实现方式。
参见图2,此时模组单元1包括框架单元11和光伏组件12,也即光伏组件模块仅包括一个框架单元11和一个光伏组件12。
光伏组件12为板状的构件,也可以称为光伏电池板。
其中,框架单元11和光伏组件12铰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框架单元11上开有通孔,光伏组件12的第一端(也即图示的上端)开有盲孔。在进行铰接时,将光伏组件12上的盲孔和框架单元11处的通孔对齐,然后利用销钉穿过通孔并插入盲孔,以实现铰接。
实际应用中,可以将光伏组件模组并排设置,将多个光伏组件模组的输出进行汇集,以满足输出电压等级的要求。
下面说明光伏组件模组中包括至少两个模组单元时的实现方式。
当光伏组件模组包括多个模组单元时的实现方式如图1,此时各模组单元1依次连接成串。
此时每个模组单元1包括一个框架单元11和一个光伏组件12,每个光伏组件12和所在模组单元中的框架单元11铰接,并且还相邻的下一个模组单元1中的框架单元铰接,以使得各模组单元1依次连接成串。
此时可以根据电压输出等级的要求以及墙面上可用于铺设光伏组件模组的长度,确定出光伏组件模组中包括的模组单元的数量。
综上所述,应用本申请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现方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中以光伏组件模组包括多个模组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对于仅包括一个模组单元时的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继续参见图1和图2。
其中,框架单元11包括上横杆111、下横杆112和至少一个侧杆113。本申请实施例对框架单元11包括的侧杆113的数量不作具体限定,在此仅以框架单元11包括两个侧杆113为例。
侧杆113的第一端连接上横杆111,侧杆113的第二端连接下横杆112,此时上横杆111、下横杆112和两个侧杆113围成方形的框架。
光伏组件12为板状结构,光伏组件12包括用于进行连接的边框结构121。也即光伏组件12利用边框结构121与框架单元11进行铰接,下面具体说明。
当光伏组件12与所在模组单元1中的框架单元11进行铰接时,光伏组件12的第一端(在图中对应上端)的边框的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盲孔,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侧杆113的中部相对位置处分别开有一个通孔,通过一个销钉将光伏组件12第一端的边框的左侧与左侧的侧杆113铰接,通过另一个销钉将光伏组件12第一端的边框的右侧与右侧的侧杆113铰接;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12的面积大于框架单元11围成图形的面积的一半,此时也可以将在两个侧杆113的下部相对位置处分别开有一个通孔,用于铰接光伏组件12,以适当减小框架单元11,节省材料
当光伏组件12与相邻的下一个模组单元1中的框架单元11进行铰接时,光伏组件12的第二端(在图中对应下端)的边框的两侧分别开有一个盲孔,下一个框架单元的两个侧杆113的顶部接近末端的相对位置处分别开有一个通孔,通过一个销钉将光伏组件12第二端的边框的左侧与下一个框架单元的左侧的侧杆113铰接,通过另一个销钉将光伏组件12第二端的边框的右侧与下一个框架单元的右侧的侧杆113铰接。
将光伏组件12与相邻的下一个框架单元11进行铰接时,需要使铰接点与相邻的下一个框架单元11中的上横杆111隔开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对光伏组件12的受光角度进行调整时,光伏组件12受到上横杆111的限制。
对于光伏组件12,其第一端和第二端为边框结构121上相对的两端。
参见图3,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在安装时的示意图。
实际应用中,为了能够使光伏组件12位置一定的倾斜角度以接收足够的光照,在光伏组件12和侧杆113进行铰接时,还设置了弹簧2。
对于每个模组单元1,其中的光伏组件12和框架单元11的每个侧杆113进行铰接时,形成一个铰接点,弹簧2设置在铰接点处。
可以在每个铰接点处设置弹簧2,或者仅在一个或部分铰接点处设置弹簧2,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簧的示意图。
为了设置弹簧2,在铰接时,销钉依次穿过侧杆113的通孔后弹簧2插入光伏组件12的边框结构121的盲孔。
弹簧2的第一末端21与铰接点对应的侧杆113搭接,弹簧2的第二末端与光伏组件的第一端处的边框结构121搭接。
弹簧2用于支撑光伏组件12维持一定的倾斜角度,以使光伏组件能够接收足够的光照。弹簧的轴线如图4中的虚线所示。
当仅设置有一个弹簧2时,各铰接点的连线与弹簧的轴线向平行,此时弹簧2提供的支撑力方向与铰接点的连线垂直,以使弹簧2能够为光伏组件12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避免光伏组件12因为受力方向出现偏差而歪斜。
当设置有多个弹簧2时,各铰接点的连线与各弹簧2的轴线均平行,以使多个弹簧2提供的作用力的施加方向一致且均与铰接点的连线垂直,避免光伏组件12因为受力方向出现偏差而歪斜。
当光伏组件模组包括模组单元1时,一般希望所有模组单元1中的光伏组件12的受光角度一致,也即希望所有的光伏组件12的倾斜角度一致,受到重力的影响,使得上侧的模组单元1中的弹簧2为光伏组件12提供的作用力,大于下侧的模组单元1中的弹簧2为光伏组件12提供的作用力,因此可以在上侧的模组单元1中使用劲度系数较大的弹簧2,在下侧的模组单元1中使用劲度系数较小的弹簧。
其中,劲度系数,也称倔强系数或弹性系数,用于表征单位形变量时所产生弹力的大小。劲度系数,说明形变单位长度需要的力大,或者说弹簧“韧”。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框架单元11的下横杆112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滚轮3。
图1中以下横杆112(图中被滚轮3遮挡)上设置有一个滚轮3为例进行说明,此时滚轮3套在下横杆112的外部,滚轮3的横向宽度略小于下横杆112的横向宽度,以使下横杆112不直接接触墙面,进而保护下横杆112,并且使滚轮3与墙面充分接触。
滚轮3滚动时的摩擦力小,可以轻松应对墙面不平整的情况,以及轻松跨越墙面的障碍物,因此通过设置滚轮3,便于光伏组件模组在墙面上进行下垂和上提,也即便于进行铺设和维护。此外,还能够减少在墙面上造成的划痕。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箍4,以及一根或多根缆绳5。
图中以包括两个卡箍4和一根缆绳5为例进行说明。
其中,缆绳5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最顶部的模组单元1的上横杆111,缆绳5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预设位置,即通过缆绳5将光伏组件模组挂在墙面。
卡箍4用于将最底部的模组单元1的下横杆112与墙面固定,用于将最底部的模组单元1的滚轮3与墙面固定。
利用卡箍进行固定后,能够使光伏组件模组与墙面靠近并相对固定,减少光伏组件模组在风力作用下的晃动,提升了光伏组件模组的稳定性。
此外,当将光伏组件模组最底部的模组单元1与墙面固定后,通过调整上方缆绳的长度,可以改变模组单元中的弹簧的形变量,以调整光伏组件的受光角度,因此还能够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光伏组件模组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6。
图示光伏组件模组包括一个滑轮6,且为定滑轮,用于改变缆绳的受力方向,以便将缆绳的第二端与预设位置进行固定。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有动滑轮,动滑轮能够减少操作人员在进行下垂或上提光伏组件模组时的用力,便于对光伏组件模组进行清洁和维护操作。
滑轮的设置方式和工作原理为较为成熟的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滑轮的具体数量和设置方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综上所述,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此外,在弹簧的作用下,还可以调整光伏组件的受光角度,提升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并且通过设置滚轮和滑轮,便于沿墙面进行下垂和上提,进一步提升了实用性。
进一步的,参见图6,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运输时的结构图。
由于光伏组件和框架单元铰接后,模组单元可以进行折叠,因此便于进行低空作业、更换或清洗光伏组件。实际应用中,在30米高的墙面上安装光伏组件模组时,完全折叠后的运输高度可以达到为1.5米,仅为原来的1/20,极大程度上方便了运输。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方法,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7,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模组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701:确定建筑物墙面可用于安装光伏组件模组可用长度。
S702:根据可用长度和每个模组单元所占用的安装长度,确定光伏组件模组中包括的模组单元的数量。
S703:将对应数量的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后安装在建筑物墙面。
关于光伏组件模块的具体组成可以参见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长度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并将光伏组件模组安装在墙面上。
基于以上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模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发电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
参见图8,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发电系统的示意图。
图示光伏发电系统800包括:光伏发电模组801和光伏逆变器802。
其中,光伏发电模组801包括一个或多个两个模组单元1,每个模组单元1中包括铰接的框架单元11和光伏组件12。
关于光伏发电模组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以上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光伏发电模组中包括的多个光伏组件12可以串联形成光伏组串,或者多个光伏组件12可以先串联形成多个光伏组串,多个光伏组串再并联连接,以满足电压需求。
光伏逆变器802用于将光伏组件输入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后输出。
利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伏发电系统,摆脱了屋顶面积对铺设光伏组件的条件束缚,能够充分利用建筑墙面铺设光伏组件,对建筑类型没有特殊要求,并且可以直接加装在现有建筑的墙面,便于非顶楼居民享受光伏发电系统的便利,有助于推广光伏发电。此外,还可以保护建筑墙面免受长期日晒。进一步的,该光伏发电系统的光伏组件模组的结构简单,便于维护与运输,还可以根据实际可用的墙面面积选择合适数量的模组单元,实用性强。
应当理解,在本申请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用于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只存在A,只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及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另外,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和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设置于墙面,所述光伏组件模组包括至少两个模组单元;
所述至少两个模组单元依次连接成串;
所述至少两个模组单元中的每个模组单元包括一个框架单元和一个光伏组件;
每个所框架单元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至少一个侧杆;
每个所述侧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横杆,每个所述侧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横杆;
每个所述模组单元中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至少一个侧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每个所述模组单元中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二端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框架单元的侧杆的第一端铰接,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二端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组单元中的所述框架单元包括两个侧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模组单元中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至少两个侧杆铰接,以形成至少两个铰接点;
所述至少两个铰接点中的全部或部分铰接点处设置有弹簧;
所述弹簧的第一末端与所处铰接点对应的所述侧杆搭接;
所述弹簧的第二末端与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搭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的轴线与所述至少两个铰接点的连线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模组中,处于上侧的模组单元中使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大于处于下侧的模组单元中使用的弹簧的劲度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框架单元的下横杆上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根或多根缆绳;
所述一根或多根缆绳的第一端用于连接最顶部的所述模组单元的上横杆,所述一根或多根缆绳的第二端用于连接预设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滑轮;
所述至少一根缆绳的第二端通过所述一个或多个滑轮连接所述预设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模组还包括一个或多个卡箍;
所述一个或多个卡箍,用于将最底部的所述模组单元的下横杆与所述墙面固定;或,用于将最底部的所述模组单元的一个或多个滚轮与所述墙面固定。
10.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其特征在于,用于铺设于墙面,所述光伏组件模组包括框架单元和光伏组件;
所框架单元包括上横杆、下横杆和至少一个侧杆;
所述侧杆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上横杆,所述侧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下横杆;
所述模组单元中的所述光伏组件的第一端铰接在所述至少一个侧杆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11.一种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发电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模块,还包括光伏逆变器;
所述光伏组件模组中的各光伏组件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入端;
所述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端,用于连接所述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端;
所述光伏逆变器,用于将各所述光伏组件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
CN202111277374.4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Active CN1138243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374.4A CN113824393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77374.4A CN113824393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393A CN113824393A (zh) 2021-12-21
CN113824393B true CN113824393B (zh) 2024-05-14

Family

ID=7891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77374.4A Active CN113824393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4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9980699U (zh) * 2023-02-27 2023-11-07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挂画式光伏装置和建筑物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2615A (ko) * 2009-09-23 2011-03-30 (주)엘지하우시스 태양광 전지 모듈 조립체
CN202475308U (zh) * 2011-11-16 2012-10-03 陆建益 折叠式太阳能供电装置
CN106571771A (zh) * 2016-10-18 2017-04-19 清华大学 一种便携式收叠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
CN211981817U (zh) * 2020-06-09 2020-11-20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剪叉式太阳能板安装架
CN113489448A (zh) * 2021-08-20 2021-10-08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太阳能板折叠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4501B1 (it) * 2011-02-25 2013-11-22 Turina Sistema mobile a fisarmonica di pannelli schermanti fotovoltaici a celle solari a colorante organico dssc per le facciate degli edifici preesistenti e di nuova costruzione
US9263985B2 (en) * 2012-11-13 2016-02-16 Pi Solar Technology Gmbh Rooftop photovoltaic modu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32615A (ko) * 2009-09-23 2011-03-30 (주)엘지하우시스 태양광 전지 모듈 조립체
CN202475308U (zh) * 2011-11-16 2012-10-03 陆建益 折叠式太阳能供电装置
CN106571771A (zh) * 2016-10-18 2017-04-19 清华大学 一种便携式收叠型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
CN211981817U (zh) * 2020-06-09 2020-11-20 国网冀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剪叉式太阳能板安装架
CN113489448A (zh) * 2021-08-20 2021-10-08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太阳能板折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393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058749U (zh) 太阳能电池板安装设备及太阳能电池板承载件
EP1609189B1 (en) Solar array support methods and systems
EP3202029B1 (en) Portable solar photovoltaic array
US20080029144A1 (en) Supporting a solar energy collection device
CN113824393B (zh) 一种光伏组件模组及光伏发电系统
KR100872064B1 (ko) 태양광 발전장치
TW201432119A (zh) 具有太陽能追日裝置之建築物體
JP2013157478A (ja) 太陽光発電ユニットおよび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WO2012157964A1 (ko) 블라인드 형태의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및 블라인드 형태의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을 이용한 비닐하우스의 발광 및 발열 장치
JP4141935B2 (ja) 太陽光発電装置と風力発電装置を兼ね備えた建築物
NL1043899B1 (nl)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bevestigen en plaatsen van een PV systeem
CN114337511A (zh) 一种光伏设备
JP6933715B2 (ja) 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
CN208015650U (zh) 一种屋顶应用高效光伏发电系统
JP2021145496A (ja) 横配線方式に基づく太陽光発電システム、及び、横配線方式に基づく太陽光発電方法
IT202000003898A1 (it) Generatore fotovoltaico.
KR101820449B1 (ko) 폐석산을 이용한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07218629U (zh)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集中放置的一体化平台以及逆变器系统
KR102687403B1 (ko) 지붕 일체형 태양광모듈 조립체를 포함하는 태양광 발전장치
CN215818015U (zh) 一种屋顶分布式光伏固定结构
CN217601904U (zh) 一种轻质折叠天棚帘模式的光伏系统
CN221688575U (zh)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新能源光伏发电机组
KR102039952B1 (ko) 태양광 발전 시스템
CN221073796U (zh) 一种电力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装置
CN220605859U (zh) 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微电网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