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4103B -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4103B
CN113824103B CN202111381720.3A CN202111381720A CN113824103B CN 113824103 B CN113824103 B CN 113824103B CN 202111381720 A CN202111381720 A CN 202111381720A CN 113824103 B CN113824103 B CN 11382410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cable
cable mounting
box body
alarm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172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4103A (zh
Inventor
任升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Qu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che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che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che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172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41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4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41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1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0Details of 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1/06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operative powe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02H9/042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comprising means to limit the absorbed power or indicate damaged over-voltage protection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9/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 H02H9/04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limiting excess current or voltage without disconnection responsive to excess voltage
    • H02H9/044Physical layout, material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3/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directly responsive to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electric working condition with or without subsequent reconnection ; integrated protection
    • H02H3/02Details
    • H02H3/04Details with warning or supervision in addition to disconnection, e.g. for indicating that protective apparatus has functioned

Landscapes

  • Emergency Protection Circui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主支架、副支架、连接片以及触发盒体,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上端并与主支架、副支架连接,所述触发盒体设置于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外侧并与连接片相连接,所述触发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避雷器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扬声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避雷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阀片出现老化后,失去恢复高阻的能力,尤其是在户外恶劣环境下,雷击会造成避雷器被击穿后,导致维护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出避雷器的具体安装位置,严重影响电器维护恢复时间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防雷器,又称避雷器、浪涌保护器、电涌保护器、过电压保护器等,主要包括电源防雷器和信号防雷器,防雷器是通过现代电学以及其它技术来防止被雷击中的设备的损坏。避雷器中的雷电能量吸收,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和气体放电管。
氧化锌避雷器是具有良好保护性能的避雷器。利用氧化锌良好的非线性伏安特性,使在正常工作电压时流过避雷器的电流极小;当过电压作用时,电阻急剧下降,泄放过电压的能量,达到保护的效果。利用氧化锌的非线性特性起到泄流和开断的作用,当过电压侵入时,流过阀片的电流迅速增大,同时限制了过电压的幅值,释放了过电压的能量,此后氧化锌阀片又恢复高阻状态,使电力系统正常工作。
申请号为CN20202054146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壳体和感应器,感应器设置于壳体内侧,壳体两端侧壁上设有固定机构,壳体上端面上开设有内外连通的安装口,安装口内侧安装有引雷针,引雷针上设有用于对其进行收集的束针板,壳体内腔纵向设有导电柱,壳体下端面上开设有连接口,导电柱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口和连接口内侧,连接口内侧设有引下线,引下线与连接口侧壁连接处设有卡接机构,壳体内侧设有感应器。该实用新型通过卡接杆与卡接槽之间的配合,可以将引下线连同固定板整体卡接固定在连接口的内侧,拆卸时按动卡接杆将其推动至开槽中后,可以快速的解除对引入线和固定板的限利,进而将其取出对上侧装置进行更换。
然而,以上现有技术中的避雷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阀片出现老化后,失去恢复高阻能力,尤其是在户外恶劣环境下,雷击会造成避雷器被击穿后,导致维护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出避雷器的具体安装位置,严重影响电器维护恢复时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用以解决现有避雷器在长时间使用后,其内部阀片出现老化后,失去恢复高阻能力,尤其是在户外恶劣环境下,雷击会造成避雷器被击穿后,导致维护人员无法准确判断出避雷器的具体安装位置,严重影响电器维护恢复时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主支架、副支架、连接片以及触发盒体,所述连接片设置于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上端并与主支架、副支架连接,所述触发盒体设置于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外侧并与连接片相连接,所述触发盒体的内部设置有与避雷器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扬声器,所述连接片的顶部设置有切换动作件,所述触发盒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切换执行部,所述切换执行部与所述触发盒体的外侧连接,所述切换执行部与所述切换动作件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切换动作件包括第一线缆固定件、第二线缆固定件,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与连接片靠近主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与连接片靠近副支架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第二线缆固定件的外侧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的外侧开设有导通孔,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导通孔相配合的导通凸起。
进一步,所述切换执行部包括罩体、设置于所述罩体中的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主动齿轮,从动齿轮盘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外侧的摆动机构,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盘相啮合,所述连接片上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摆动机构活动连接的拨动转盘,所述拨动转盘上设置有拨动连接臂,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杆,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拨动连接臂通过所述拨动杆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摆动机构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盘相连接的摆动臂、摆动支杆,所述摆动支杆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支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动连接臂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底部还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片对称设置的稳固件。
进一步,所述连接片、稳固件上均连接有安装固定件,所述触发盒体通过所述安装固定件与所述主支架、副支架的外侧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的底部开设有导通连接柱,所述导通连接柱中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避雷器的顶部与所述导通连接柱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的底部设置有导槽,所述避雷器的顶部与所述导槽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第二线缆固定件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于外部线缆接入的线缆导接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本发明采用在避雷器的外侧并联触发盒体,当外部高电压侵入时,触发盒体中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及判断后通过扬声器发出警告声,提醒维护人员该避雷器生发保护动作需要对该位置的电器设备重点关注,同时,触发盒体中可采用高容量的电容,给电子元器件供电,即使避雷器被击穿后,阀片无法恢复,电子元器件可控制扬声器发出特定的持续紧急提示音,提醒维护人员出现过载的具体位置,利于后续对避雷器的更换;
2. 将主要使用的、替代使用的避雷器分别安装在本发明报警装置中的主支架、副支架上,利用切换执行部控制切换动作件的张合,解决主要使用的避雷器被击穿失去保护作用后,电器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有效保护的问题,其中第二线缆固定件向第一线缆固定件靠近,第一线缆固定件中连接的外部线缆通过导通孔与导通凸起的配合,外部线缆被第二线缆固定件引流到侧旁的替换避雷器并导通,克服了传统避雷使用的报警器只能发出失去保护功能的提醒;
3. 切换执行部可以在主要使用的避雷器状态良好中触发,替换使用的避雷器临时与外部电缆导通,防止主要使用的避雷器损坏后无法保护电器设备,此种状态下的主要使用的避雷器恢复后,切换执行部继续工作,替换使用的避雷器与外部电缆断开,恢复备用状态,扬声器发出间歇报警提示音,当主要使用的避雷器被雷电击穿后,切换执行部只将替换的避雷器与外部电缆导通后,停留不再运转,持续保护电器设备,此时的扬声器可发出急促报警提示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实施例去除避雷器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实施例中切换动作件、摆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实施例中加入切换执行部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主支架1、副支架2、连接片3、拨动转盘31、拨动连接臂311、触发盒体4、切换执行部41、罩体411、主动齿轮412、从动齿轮盘413、摆动机构414、摆动臂4141、摆动支杆4142;
切换动作件5、第一线缆固定件51、导通孔511、第二线缆固定件52、导通凸起521、拨动杆522、导通连接柱53、线缆导接槽54、导槽55;
稳固件6、安装固定件7、避雷器Y。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主支架1、副支架2、连接片3以及触发盒体4,连接片3设置于主支架1、副支架2的上端并与主支架1、副支架2连接,触发盒体4设置于主支架1、副支架2的外侧并与连接片3相连接,将主要使用的、替代使用的避雷器分别安装在本发明报警装置中的主支架1、副支架2上,触发盒体4的内部设置有与避雷器Y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扬声器,连接片3的顶部设置有切换动作件5,触发盒体4上还设置有与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切换执行部41,切换执行部41与触发盒体4的外侧连接,切换执行部41与切换动作件5相配合。该切换动作件5包括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第一线缆固定件51与连接片3靠近主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线缆固定件52与连接片3靠近副支架2的一端活动连接且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外侧相互铰接,第一线缆固定件51的外侧开设有导通孔51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外侧开设有与导通孔511相配合的导通凸起521。本发明采用在避雷器Y的外侧并联触发盒体4,当外部高电压侵入时,触发盒体4中的电子元器件检测及判断后通过扬声器发出警告声,提醒维护人员该避雷器生发保护动作需要对该位置的电器设备重点关注,同时,触发盒体4中可采用高容量的电容,给电子元器件供电,即使避雷器被击穿后,阀片无法恢复,电子元器件可控制扬声器发出特定的持续紧急提示音,提醒维护人员出现过载的具体位置,利于后续对避雷器的查找及更换。该第二线缆固定件52,第一线缆固定件51、连接片3可采用陶材料,而导通凸起521为金属导电材料,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于外部线缆接入的线缆导接槽54,第一线缆固定件51的底部开设有导通连接柱53,导通连接柱53的开设有内螺纹,避雷器的顶部与导通连接柱53相配合,主支架1、副支架2底部可用于对避雷器Y的固定,其两者底部可分别与接地线相连接。
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底部设置有导槽55,该导槽55内壁金属材质,避雷器的顶部与导槽55相配合。导槽55的加入是为了让替代使用的避雷器上部的接入端能够在第二线缆固定件52在张合两种状态中始终保持与导通凸起521的导电状态,使用时,外部需要保护的电器设备电缆的一端通过第一线缆固定件51中的线缆导接槽54引入并与导通连接柱53连通,避雷器通过螺纹与线缆导接槽54固定并导通,这样主要使用的避雷器Y就与外部电缆连通且并联在电器设备所在电路中了。利用切换执行部41控制切换动作件5的张合,解决主要使用的避雷器Y被击穿失去保护作用后,电器设备无法得到及时有效保护的问题,其中第二线缆固定件52向第一线缆固定件靠近,第一线缆固定件中连接的外部线缆通过导通孔511与导通凸起521的配合,外部线缆被第二线缆固定件52引流到侧旁的替换避雷器并导通,克服了传统避雷使用的报警器只能发出失去保护功能的提醒。
切换执行部41包括罩体411、设置于罩体411中的转动电机(图示未画出)、与转动电机连接的主动齿轮412,从动齿轮盘413以及设置于罩体411外侧的摆动机构414,摆动机构414包括与从动齿轮盘413相连接的摆动臂4141、摆动支杆4142,摆动支杆4142的一端与摆动臂4141活动连接,摆动支杆4142的另一端与拨动连接臂311相连接,主动齿轮412与从动齿轮盘413相啮合,连接片3上还转动连接有与摆动机构414活动连接的拨动转盘31,拨动转盘31上设置有拨动连接臂31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杆522,第二线缆固定件52、拨动连接臂311通过拨动杆522相连接。切换执行部41可以在主要使用的避雷器状态良好中触发,替换使用的避雷器临时与外部电缆导通,防止主要使用的避雷器损坏后无法保护电器设备,此种状态下的主要使用的避雷器恢复后,切换执行部41继续工作,替换使用的避雷器与外部电缆断开,恢复备用状态,扬声器发出间歇报警提示音,当主要使用的避雷器被雷电击穿后,切换执行部41只将替换的避雷器Y与外部电缆导通后,停留不再运转,持续保护电器设备,此时的扬声器可发出急促报警提示音。主支架1、副支架2的底部还连接有与连接片3对称设置的稳固件6,稳固件6的用于将主支架1、副支架2相连接固定。连接片3、稳固件6上均连接有安装固定件7,触发盒体4通过安装固定件7与主支架1、副支架2的外侧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导通凸起521一端可插入到导通孔511内并与导通连接柱53相接触,而导通凸起521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线缆固定件52中并与导槽55相导通,当切换动作件5闭合后,外部电器的电缆的电流导向通过该导通凸起521、导槽55被引入到替换使用的避雷器的上端,从而形成另一个防雷保护电路。
以上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Claims (8)

1.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对称设置的主支架(1)、副支架(2)、连接片(3)以及触发盒体(4),所述连接片(3)设置于所述主支架(1)、副支架(2)的上端并与主支架(1)、副支架(2)连接,所述触发盒体(4)设置于所述主支架(1)、副支架(2)的外侧并与连接片(3)相连接,所述触发盒体(4)的内部设置有与避雷器电性连接的电子元器件、扬声器,所述连接片(3)的顶部设置有切换动作件(5),所述触发盒体(4)上还设置有与所述电子元器件电性连接的切换执行部(41),所述切换执行部(41)与所述触发盒体(4)的外侧连接,所述切换执行部(41)与所述切换动作件(5)相配合;
所述切换动作件(5)包括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51)与连接片(3)靠近主支架(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52)与连接片(3)靠近副支架(2)的一端活动连接且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外侧相互铰接,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51)的外侧开设有导通孔(511),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外侧开设有与所述导通孔(511)相配合的导通凸起(52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执行部(41)包括罩体(411)、设置于所述罩体(411)中的转动电机、与所述转动电机连接的主动齿轮(412),从动齿轮盘(413)以及设置于所述罩体(411)外侧的摆动机构(414),所述主动齿轮(412)与从动齿轮盘(413)相啮合,所述连接片(3)上还转动连接有与所述摆动机构(414)活动连接的拨动转盘(31),所述拨动转盘(31)上设置有拨动连接臂(311),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底部设置有拨动杆(522),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52)、拨动连接臂(311)通过所述拨动杆(522)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机构(414)包括与所述从动齿轮盘(413)相连接的摆动臂(4141)、摆动支杆(4142),所述摆动支杆(4142)的一端与所述摆动臂(4141)活动连接,所述摆动支杆(4142)的另一端与所述拨动连接臂(311)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副支架(2)的底部还连接有与所述连接片(3)对称设置的稳固件(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3)、稳固件(6)上均连接有安装固定件(7),所述触发盒体(4)通过所述安装固定件(7)与所述主支架(1)、副支架(2)的外侧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51)的底部开设有导通连接柱(53),所述导通连接柱(53)中开设有内螺纹,所述避雷器的顶部与所述导通连接柱(53)相配合。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底部设置有导槽(55),所述避雷器的顶部与所述导槽(55)相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缆固定件(51)、第二线缆固定件(52)的上端均开设有用于外部线缆接入的线缆导接槽(54)。
CN202111381720.3A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Active CN1138241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1720.3A CN113824103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1720.3A CN113824103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103A CN113824103A (zh) 2021-12-21
CN113824103B true CN113824103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9194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1720.3A Active CN113824103B (zh) 2021-11-22 2021-11-22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410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219508A (ja) * 1990-01-23 1991-09-26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架空送電線路用避雷システム
CN2391360Y (zh) * 1999-09-06 2000-08-09 太原市晋波实业有限公司 分立自脱式避雷器装置
US7245473B2 (en) * 2003-09-30 2007-07-17 Prelec Michael L Switchable lightning arrester system
CN102565604B (zh) * 2010-12-07 2015-07-2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避雷器自动报警装置和方法
CN204290238U (zh) * 2014-12-11 2015-04-22 珠海市中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隔离故障的智能计数型防雷防断线装置
CN207761712U (zh) * 2017-12-29 2018-08-24 徐州江煤科技有限公司 煤矿安全监测系统
CN208078643U (zh) * 2018-05-07 2018-11-09 深圳市安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主从备份防雷器的装置
CN208209520U (zh) * 2018-06-06 2018-12-07 浙江雷拓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式电源防雷双重保护箱
CN213184972U (zh) * 2020-07-25 2021-05-11 大连科越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报警稳定强的避雷器
CN112201422A (zh) * 2020-10-10 2021-01-08 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避雷器劣化及故障报警装置、报警方法
CN214588270U (zh) * 2021-03-23 2021-11-02 陕西西套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报警式避雷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103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29990B (zh) 一种免维护充电桩电源防雷器
CN113824103B (zh) 一种防雷用自动报警装置
CN218333662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机械脱扣装置
CN114530837B (zh) 一种电力自动化开关柜
CN208654286U (zh) 一种智能汇流箱监测装置
CN210515624U (zh) 脱落报警机构与真空蚀刻机喷淋装置
CN210347892U (zh) 聚丙烯薄膜电容用短路放电装置
CN208142818U (zh) 一种新型智能电弧光保护装置
CN202004448U (zh) 一种通信机柜用电涌保护装置
CN216959040U (zh) 一种具有检测功能的配电箱
CN220933987U (zh) 一种用于浪涌保护器的塑料连接件
CN211017922U (zh) 一种高供高计箱式高压费控装置
CN211151315U (zh) 熔断器手车提示装置
CN218298449U (zh) 一种断路器灵敏度检测装置
CN113238155B (zh) 一种基于冲击放电的电池故障或失效检测方法
CN214543609U (zh) 便于检修的微机消谐装置
CN214660643U (zh) 一种可及时对叶片异常故障进行警示的风机塔
CN2783497Y (zh) 防雷器压敏组件的脱扣及报警装置
CN218333313U (zh) 一种报警式避雷器
CN211266069U (zh) 一种控制柜
CN210723800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光电元器件过电压保护装置
CN216121236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弱电工程安全供电装置
CN219832504U (zh)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永磁组件
CN216355340U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一体机
CN210073751U (zh) 一种配电系统用电路保护自动短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3

Address after: 264000 2309, 23rd floor, Yeda Science Park complex building, No. 300, Changjiang Road, Yanta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ina (Shan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 Yantai, Shandong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qulei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74000 east of Quancheng road and south of Wulongtan Road, Chengwu County, Heze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ZHONGCHENG LIGHTNING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