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3963A -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3963A
CN113823963A CN202111211075.0A CN202111211075A CN113823963A CN 113823963 A CN113823963 A CN 113823963A CN 202111211075 A CN202111211075 A CN 202111211075A CN 113823963 A CN113823963 A CN 1138239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ack
prosthetic foot
socket
metal prosthetic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107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斌
王京
方明照
陈宁宁
崔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21107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39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39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39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8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with built-in sens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该装置包括:插头,具有插头引脚和金属假脚;所述插头引脚和所述金属假脚,均设置在所述插头的本体上;插座,具有插座供电插孔和金属假脚插孔;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本体上;与所述插座的本体相匹配,还设置有插孔控制单元;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相连,被配置为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该方案,通过使插座系统具有接入识别功能,能够提升安全防护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插座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及具有该智能插座系统的用电设备(如光伏空调用电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光伏空调行业的飞速发展、以及光伏社区系统概念的完善,光伏系统涵盖了越来越多的设备、电器。但随之而来的社区用电安全问题也越发突出。
相关方案中,电器插座通常使用绝缘件插入插座内来实现防误触的目的,但未有接入识别功能,供电端口长期带电,安全防护性能较差。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以解决相关方案中电器插座通常使用绝缘件插入插座内来实现防误触的目的,但未有接入识别功能,供电端口长期带电,安全防护性能较差的问题,达到通过使插座系统具有接入识别功能,能够提升安全防护性能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插座系统,包括:插头与插座;其中,所述插头,具有插头引脚和金属假脚;所述插头引脚和所述金属假脚,均设置在所述插头的本体上;所述插座,具有插座供电插孔和金属假脚插孔;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本体上;与所述插座的本体相匹配,还设置有插孔控制单元;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相连,被配置为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与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也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包括: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两个所述金属假脚,包括:第一金属假脚和第二金属假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开关模块;其中,所述插孔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包括: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样模块,被配置为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与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相同的采样支路;每个所述采样支路,包括:限流模块和采样模块;在每个所述采样支路中,具有设定电压范围的直流电源,通过所述限流模块,连接至该采样支路所对应的一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一连接端;该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采样模块后接地;在不同的所述采样支路中,限流模块的阻值均不相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插座供电插孔与供电电源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提醒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和/或,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所述提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且在所述开关模块为继电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设置有一限流模块;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地之间,设置有第二限流模块。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用电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插座系统。
与上述用电设备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通过插孔控制单元,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插孔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包括:通过检测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通过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通过采样模块,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通过控制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通过显示模块,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和/或,通过控制模块,还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通过提醒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从而,通过使插座系统具有接入识别功能,能够提升安全防护性能。
插座系统在无用电设备接入时,其供电端口不带电;设备接入后自动识别,然后其供电端口得电。由控制端控制端子是否带电,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防护性能。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插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光伏社区用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交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b)为直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供电侧直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供电侧交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报警灯如二极管D2的闪烁规则表,其中,“——”表示D2慢闪,“.”表示D2快闪;
图7为两假脚短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图8为智能插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逻辑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中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中对金属假脚插孔异常的情况进行提醒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1-第一插孔(即第一假脚插孔);12-第二插孔(即第二假脚插孔);21-第一假脚;22-第二假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插座系统。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插座系统可以包括:包括:插头与插座。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匹配设置。
其中,所述插头,具有插头引脚和金属假脚。所述插头引脚和所述金属假脚,均设置在所述插头的本体上。所述金属假脚,是与所述插头引脚独立设置的假引脚。
所述插座,具有插座供电插孔和金属假脚插孔。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本体上。所述金属假脚,能够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与所述插座供电插孔独立设置的假插座插孔。
与所述插座的本体相匹配,还设置有插孔控制单元。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相连,被配置为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即,使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得电。
相关方案中,电器插座通常使用绝缘件插入插座内,来实现防误触的目的,但绝缘件拔插麻烦,且容易丢失,对于儿童防护性仍然较差,保护效果不佳,并未考虑用电的舒适性。并且,并没有用电设备接入识别功能,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用电安全方面的考虑。
考虑到,电器插座通常使用绝缘件插入插座内来实现防误触的目的,但未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供电端口长期带电,对于儿童防护性比较差,保护效果不佳。另外,在其他导电物体插入供电端口时候,会导致用电系统短路,进而引发安全问题。还有,供电端口带电时无显示功能,无法直观了解供电端口是否带电。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防护性能好,能够保证安全通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与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相同。
本发明的方案,适用于直流接口、单相交流接口、三相交流接口等其他场所,极大地提升了用电设备如光伏空调、逆变器、乃至其他插座的用户侧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也为两个。
两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包括: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
两个所述金属假脚,包括:第一金属假脚(21)和第二金属假脚(22)。
本发明的方案,还针对光伏空调系统用电安全问题,提出一种自动接入识别的光伏空调用电系统。图2为光伏社区用电系统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的方案提出的自动接入识别的光伏空调用电系统以及智能插座,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例子。
在如图2所示的光伏社区用电系统中,光伏社区会直接使用直流电和交流电。光伏板,经DC/AC模块(即直流电与交流电的转换模块)后,连接至电网。空电设备如光伏空调,连接至光伏板与DC/AC模块之间的线路。直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也连接至光伏板与DC/AC模块之间的线路。交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连接至DC/AC模块与电网之间的线路。
图3为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交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b)为直流侧带有假脚的用户侧插孔的结构示意图。通过在用电设备的插头上增加假脚(如第一假脚21和第二假脚22),用于和插座供电端口的插孔进行物理识别的作用。假脚,即为无任何电气连接的金属假脚,不带电。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在用电设备的插头上增加金属假脚(如第一假脚21和第二假脚22),在插座供电端口内增加假脚插孔、控制器(如DSP控制芯片)、电流传感器、以及在强电端口增加继电器等方式,构建检测控制回路,实现了用电设备插入插座供电端口后智能插座系统自动识别、判断、并通电(是电源给强电端口通电即插座的强电端口得电)的功能。其中,假脚插孔,如第一插孔(即第一假脚插孔)11和第二插孔(即第二假脚插孔)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开关模块。
其中,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
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在插头与插座中设置第一假脚21和第二假脚22、以及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实现了智能插座系统在无用电设备接入时,智能插座系统中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在用电设备接入后,自动识别设备接入,控制继电器(如继电器K1)闭合,使插座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带电进而为用电设备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采样模块,连接到所述控制模块。
其中,所述采样模块,被配置为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如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电流。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图4为供电侧直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4所示的例子中,相比于相关方案中的插座,增加两个假脚插孔(如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以及检测、逻辑处理电路。图4所示的例子,能够显示直流插座电路,可以实现在插座无插头接入时,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手即便触摸到插座内部的导电体也不会触点。在插座有插头插入后,自动识别,控制插孔得电,实现了用电安全。
图5为供电侧交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5所示的例子中,相比于相关方案中的插座,增加两个假脚插孔(如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以及检测、逻辑处理电路。图5所示的例子,能够显示交流供插座电路,可以实现在插座无插头接入时,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手即便触摸到插座内部的导电体也不会触点。在插座有插头插入后,自动识别,控制插孔得电,实现了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与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相同的采样支路。
每个所述采样支路,包括:限流模块和采样模块。限流模块,如限流电阻,如电阻R1、电阻R2中的至少之一等。在每个所述采样支路中,具有设定电压范围的直流电源,如+5V电源,通过所述限流模块,连接至该采样支路所对应的一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一连接端。该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采样模块后接地。
在不同的所述采样支路中,限流模块的阻值均不相同。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该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在无用电设备接入时,其供电端口不带电,即使触摸也不会触电,可有效防止儿童误触而触电。在有用电设备接入时,用电设备接入后由控制端进行自动识别,然后继电器K1的控制端控制插座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带电。这样,由继电器K1的控制端控制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是否带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导电物体插入时,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会自动识别不同的异常情况,并通过保护灯显示出来,此时强电不得电。插座的供电端口具有带电提示功能,强电端带电时,控制端绿色发光二极管常亮,提示用户注意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如继电器K1。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插座供电插孔与供电电源之间。
与图4所示的例子不同的是,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零线插孔与交流供电电源的零线N之间。继电器K2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火线插孔与交流供电电源的火线L之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提醒模块中的至少之一,以执行对金属假脚插孔异常的情况进行提醒的过程。
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和/或,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
所述提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当其他导电物体插入时,智能插座系统会自动识别不同的异常情况,并通过保护灯显示出来,此时强电不得电,有效保护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至少之一。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如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如二极管D2。
其中,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且在所述开关模块为继电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
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地。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插座供电端口中的强电端口带电时(即用电设备正在用电),DSP控制芯片会控制第一设定颜色(如绿色)的发光二极管常亮,代表插座供电端口中的强电端口带电,提示用户注意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设置有一限流模块。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地之间,设置有第二限流模块。
如图4所示,供电侧直流端口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继电器K1,二极管D1、二极管D2,DSP控制芯片U3,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5V直流电,经电阻R1、第一插孔11和电流传感器U1后接地。+5V直流电,还经电阻R2、第二插孔12和电流传感器U2后接地。电流传感器U1输出电流I1至DSP控制芯片U3的第一输入端,电流传感器U2输出电流I2至DSP控制芯片U3的第二输入端。DSP控制芯片U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经电阻R3后连接至继电器K1的线圈。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负极插孔与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继电器K2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正极插孔与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之间。DSP控制芯片U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经电阻R4后接地。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二极管D1为第一设定颜色(如绿色)发光二极管,用来识别强电端口是否带电。二极管D2为第二设定颜色(如红色)发光二极管,也叫报警灯,当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并判定异常导通插入时,报警灯或故障灯闪烁,警示。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为用电设备插头上假脚的插孔,用于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U1、U2为电流传感器,用来检测各自回路上的电流,以便用来判断是否有其他导体插入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电流传感器U1的采样值为电流I1,电流传感器U2的采样值为电流I2。继电器K1为双刀常开继电器,用来控制强电端口是否得电。
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均为限流电阻,其中,阻值R1≠R2,其目的是为了使I1≠I2,以便软件进行比较处理。电阻R3保证继电器K1的控制端的安全电流即可,电阻R4在保证二极管D2安全电流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以便报警灯如二极管D2尽可能闪烁非常明显。
如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正常情况下,两个+5V回路是断开的,即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检测到的电流为0。此时智能插座系统判定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无导体插入,继电器K1不得电,即强电端口不得电。此时仅有假脚插孔一侧带有5V电压。查资料可知,人体触摸低压时自身阻抗约十万Ω,因此不会触电。
图6为报警灯如二极管D2的闪烁规则表,其中,“——”表示D2慢闪,“.”表示D2快闪。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插孔11所在支路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先慢闪再快闪。在第二插孔12所在支路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先快闪再慢闪。在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短路的情况下,二极管D2连续快闪。
图7为两假脚短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例子,模拟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中同时插入导体。假设镊子分别插入两个假脚插孔,然后两个假脚插孔短路的一个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中,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图8为智能插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逻辑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智能插座系统运行时,智能插座系统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1、智能插座系统开始判断两个插孔中,是否有导体接入:若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2、当插孔有导电体接入时,智能插座系统开始判断两个插孔是否均有导体接入: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如图4所示,可以发现第一插孔11不是一个闭环的圆圈。可以理解为两个半圆,两半圆是没有电气连接的。即电阻R1、第一插孔11以及电流传感器U1此回路是断路,自然电流传感器U1是没法检测到电流的。当假脚插入后,起连接作用,将两个半圆连接起来。此时电阻R1、第一插孔11、第一假脚21以及电流传感器U1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电流值是一个定值。若DSP芯片检测到的电流I1与阀值Ref1相等,则判断第一插孔11中有导体插入。
步骤3、若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到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均有导体插入时候,直流电的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检测到不同的电流I1、电流I2并传输至DSP控制芯片U3进行处理。
具体地,DSP控制芯片U3判断是否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若是,则执行步骤31。否则,执行步骤32。Ref1、Ref2为软件内部设置的比较值。
步骤31、若DSP控制芯片U3判断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即软件判断I1≠I2,且I1=Ref1,I2=Ref2时,智能插座系统判定假脚接入识别正常,此时DSP控制芯片U3控制继电器K1进行导通,使强电端口得电,为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二极管D1常亮,提醒用户用电安全。
假设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自身的增益为a,则I1=Ref1=5/R1*a,I2=Ref2=5/R2*a。
步骤32、若DSP控制芯片U3判断不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则认为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短路,二极管D2快闪,警示。
假设R1<R2,若此时I1=I2=5/((R1*R2)/(R1+R2))<Ref2<Ref1。则判断智能插座系统有异常导体将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被短接,此时二极管D2会按照设置的规律进行闪烁,其简化图参见图7所示的例子。在此过程中,人体接触的最高电压为5V,因此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步骤4、若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到只有第一插孔11或第二插孔12有导体接入时,则判定智能插座系统有其他异常导体接入,DSP控制芯片U3会发出不同的脉冲,来控制报警灯如二极管D2根据一定的长短规律进行闪烁,闪烁2次为一组,并不断重复,其闪烁规则参见图6所示的例子。
具体地,在第一插孔11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一长一短闪烁。在第二插孔12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一短一长闪烁。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增加自动接入识别功能,其他异常导体插入报警功能,接口带电提示功能。在异常情况下系统强电端口均不得电,可有效防止儿童误触而触电,异常导体插入而触电等安全问题。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从而,通过使插座系统具有接入识别功能,能够提升安全防护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插座系统的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插座系统。
由于本实施例的用电设备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能够提升用户使用插座的用电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用电设备的一种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通过插孔控制单元,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即,使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得电。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防护性能好,能够保证安全通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通过插孔控制单元,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9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
步骤S110,通过检测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中通过检测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的具体过程,参见以下示例性说明。
下面结合图10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10中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通过采样模块,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如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电流。
步骤S220,通过控制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图4为供电侧直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4所示的例子中,相比于相关方案中的插座,增加两个假脚插孔(如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以及检测、逻辑处理电路。图4所示的例子,能够显示直流插座电路,可以实现在插座无插头接入时,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手即便触摸到插座内部的导电体也不会触点。在插座有插头插入后,自动识别,控制插孔得电,实现了用电安全。
图5为供电侧交流端口检测电路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如图5所示的例子中,相比于相关方案中的插座,增加两个假脚插孔(如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以及检测、逻辑处理电路。图5所示的例子,能够显示交流供插座电路,可以实现在插座无插头接入时,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手即便触摸到插座内部的导电体也不会触点。在插座有插头插入后,自动识别,控制插孔得电,实现了用电安全。
与图4所示的例子不同的是,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零线插孔与交流供电电源的零线N之间。继电器K2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火线插孔与交流供电电源的火线L之间。
步骤S120,通过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在插头与插座中设置第一假脚21和第二假脚22、以及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实现了智能插座系统在无用电设备接入时,智能插座系统中插座供电端口不带电。在用电设备接入后,自动识别设备接入,控制继电器(如继电器K1)闭合,使插座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带电进而为用电设备供电。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该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在无用电设备接入时,其供电端口不带电,即使触摸也不会触电,可有效防止儿童误触而触电。在有用电设备接入时,用电设备接入后由控制端进行自动识别,然后继电器K1的控制端控制插座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带电。这样,由继电器K1的控制端控制供电端口的供电端子是否带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导电物体插入时,具有自动接入识别功能的智能插座系统会自动识别不同的异常情况,并通过保护灯显示出来,此时强电不得电。插座的供电端口具有带电提示功能,强电端带电时,控制端绿色发光二极管常亮,提示用户注意用电安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对金属假脚插孔异常的情况进行提醒的过程。
下面结合图1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对金属假脚插孔异常的情况进行提醒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对金属假脚插孔异常的情况进行提醒的具体过程,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通过显示模块,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和/或,通过控制模块,还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
步骤S320,通过提醒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当其他导电物体插入时,智能插座系统会自动识别不同的异常情况,并通过保护灯显示出来,此时强电不得电,有效保护了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本发明的方案中,插座供电端口中的强电端口带电时(即用电设备正在用电),DSP控制芯片会控制第一设定颜色(如绿色)的发光二极管常亮,代表插座供电端口中的强电端口带电,提示用户注意用电安全。
如图4所示,供电侧直流端口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继电器K1,二极管D1、二极管D2,DSP控制芯片U3,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5V直流电,经电阻R1、第一插孔11和电流传感器U1后接地。+5V直流电,还经电阻R2、第二插孔12和电流传感器U2后接地。电流传感器U1输出电流I1至DSP控制芯片U3的第一输入端,电流传感器U2输出电流I2至DSP控制芯片U3的第二输入端。DSP控制芯片U3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经电阻R3后连接至继电器K1的线圈。继电器K1的第一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负极插孔与直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之间。继电器K2的第二常开触点,设置在插座的正极插孔与直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之间。DSP控制芯片U3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二极管D2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经电阻R4后接地。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二极管D1为第一设定颜色(如绿色)发光二极管,用来识别强电端口是否带电。二极管D2为第二设定颜色(如红色)发光二极管,也叫报警灯,当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并判定异常导通插入时,报警灯或故障灯闪烁,警示。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为用电设备插头上假脚的插孔,用于检测插头是否插入插孔。U1、U2为电流传感器,用来检测各自回路上的电流,以便用来判断是否有其他导体插入第一插孔11、第二插孔12。电流传感器U1的采样值为电流I1,电流传感器U2的采样值为电流I2。继电器K1为双刀常开继电器,用来控制强电端口是否得电。
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均为限流电阻,其中,阻值R1≠R2,其目的是为了使I1≠I2,以便软件进行比较处理。电阻R3保证继电器K1的控制端的安全电流即可,电阻R4在保证二极管D2安全电流的情况下尽可能小,以便报警灯如二极管D2尽可能闪烁非常明显。
如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正常情况下,两个+5V回路是断开的,即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检测到的电流为0。此时智能插座系统判定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无导体插入,继电器K1不得电,即强电端口不得电。此时仅有假脚插孔一侧带有5V电压。查资料可知,人体触摸低压时自身阻抗约十万Ω,因此不会触电。
图6为报警灯如二极管D2的闪烁规则表,其中,“——”表示D2慢闪,“.”表示D2快闪。在图4和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第一插孔11所在支路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先慢闪再快闪。在第二插孔12所在支路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先快闪再慢闪。在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短路的情况下,二极管D2连续快闪。
图7为两假脚短路的简化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的例子,模拟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中同时插入导体。假设镊子分别插入两个假脚插孔,然后两个假脚插孔短路的一个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图8为智能插座系统的一实施例的控制逻辑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智能插座系统运行时,智能插座系统的控制流程,包括:
步骤1、智能插座系统开始判断两个插孔中,是否有导体接入:若是,则执行步骤2。否则,返回步骤1。
步骤2、当插孔有导电体接入时,智能插座系统开始判断两个插孔是否均有导体接入:若是,则执行步骤3。否则,执行步骤4。
步骤3、若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到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均有导体插入时候,直流电的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检测到不同的电流I1、电流I2并传输至DSP控制芯片U3进行处理。
具体地,DSP控制芯片U3判断是否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若是,则执行步骤31。否则,执行步骤32。Ref1、Ref2为软件内部设置的比较值。
步骤31、若DSP控制芯片U3判断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即软件判断I1≠I2,且I1=Ref1,I2=Ref2时,智能插座系统判定假脚接入识别正常,此时DSP控制芯片U3控制继电器K1进行导通,使强电端口得电,为用电设备供电,同时二极管D1常亮,提醒用户用电安全。
假设电流传感器U1、电流传感器U2自身的增益为a,则I1=Ref1=5/R1*a,I2=Ref2=5/R2*a。
步骤32、若DSP控制芯片U3判断不满足I1≠I2、I1=Ref1、且I2=Ref2,则认为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短路,二极管D2快闪,警示。
假设R1<R2,若此时I1=I2=5/((R1*R2)/(R1+R2))<Ref2<Ref1。则判断智能插座系统有异常导体将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被短接,此时二极管D2会按照设置的规律进行闪烁,其简化图参见图7所示的例子。在此过程中,人体接触的最高电压为5V,因此不会存在安全问题。
步骤4、若智能插座系统检测到只有第一插孔11或第二插孔12有导体接入时,则判定智能插座系统有其他异常导体接入,DSP控制芯片U3会发出不同的脉冲,来控制报警灯如二极管D2根据一定的长短规律进行闪烁,闪烁2次为一组,并不断重复,其闪烁规则参见图6所示的例子。
具体地,在第一插孔11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一长一短闪烁。在第二插孔12导通的情况下,二极管D2一短一长闪烁。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增加自动接入识别功能,其他异常导体插入报警功能,接口带电提示功能。在异常情况下系统强电端口均不得电,可有效防止儿童误触而触电,异常导体插入而触电等安全问题。
由于本实施例的方法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用电设备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插头上设置金属假脚,在插座上设置与金属假脚对应的金属假脚插孔,在插座内部还设置有插座的供电端口检测电路,只有在插头插入插座、金属假脚插入金属假脚插孔、且供电端口检测电路中金属假脚插孔所在支路的电流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控制插座强电端口得电,进而插头通电,保证了用电设备的正常通电,也保证了用户的安全用电。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与插座;其中,
所述插头,具有插头引脚和金属假脚;所述插头引脚和所述金属假脚,均设置在所述插头的本体上;
所述插座,具有插座供电插孔和金属假脚插孔;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均设置在所述插座的本体上;
与所述插座的本体相匹配,还设置有插孔控制单元;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插座供电插孔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相连,被配置为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与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金属假脚的数量为两个的情况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也为两个;
两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包括:第一插孔(11)和第二插孔(12);
两个所述金属假脚,包括:第一金属假脚(21)和第二金属假脚(2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控制单元,包括:检测模块和开关模块;其中,
所述插孔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包括:
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
所述开关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采样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采样模块,被配置为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模块,包括:与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相同的采样支路;
每个所述采样支路,包括:限流模块和采样模块;在每个所述采样支路中,具有设定电压范围的直流电源,通过所述限流模块,连接至该采样支路所对应的一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一连接端;该金属假脚插孔的第二连接端通过所述采样模块后接地;
在不同的所述采样支路中,限流模块的阻值均不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继电器;
所述继电器的线圈,连接至所述控制模块;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设置在所述插座供电插孔与供电电源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显示模块和提醒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
所述显示模块,被配置为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
和/或,所述控制模块,还被配置为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
所述提醒模块,被配置为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醒模块,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和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其中,
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且在所述开关模块为继电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设置在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所述控制模块的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
在所述提醒模块包括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的另一个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之间,设置有一限流模块;在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与地之间,设置有第二限流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12.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系统。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插孔控制单元,只有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才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孔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包括:
通过检测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以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闭合指令;
通过开关模块,在接收到所述闭合指令的情况下,使所述开关模块自身由断开状态转换为闭合状态,以使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检测模块,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包括:
通过采样模块,采样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的参数,作为所述采样模块自身所在的采样支路中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
通过控制模块,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是否有参数,并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有参数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是否满足设定条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显示模块,在控制所述插头通过所述插座与供电电源连通的情况下,对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连通的情况进行显示;
和/或,通过控制模块,还在所述插头引脚插入所述插座供电插孔、所述金属假脚插入所述金属假脚插孔、且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不满足设定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提醒指令;
通过提醒模块,在接收到所述提醒指令的情况下,发起所述金属假脚插孔出现异常的提醒消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插座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一个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满足设定值;
在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的情况下,所述设定条件,为不同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均不相同、且每个所述金属假脚插孔的参数值满足相应的设定值。
CN202111211075.0A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Pending CN1138239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1075.0A CN113823963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1075.0A CN113823963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3963A true CN113823963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1075.0A Pending CN113823963A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396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9692B (zh) 配接器与配接器模块
CN106981785B (zh) 电源接口通断控制电路及安全电源装置
CN108901096A (zh) 市电电压漏电检测控制电路和方法
CN104950772B (zh) 一种洗碗机及其待机功耗控制装置和方法
CN1207211A (zh) 插座
CN106558810A (zh) 一种智能安全插座
CN216529685U (zh) 一种插座系统和用电设备
EP227094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measure load type and exclude the human body model
CN113823963A (zh) 一种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用电设备
CN104600763B (zh) 欠压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CN217467134U (zh) 零火线反接检测装置及电能表
CN204794018U (zh) 微机保护与测控装置
CN108270130B (zh) 插座及供电系统
CN112147538A (zh) 设备接地不良报警电路、接地不良报警装置以及开关装置
CN112310753B (zh) 一种智能插座、智能插座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215067204U (zh) 牙科器械的检测装置以及牙科器械
CN207691778U (zh) 一种皮肤护理设备
CN111669871A (zh) 一种防触电的双端led直管
CN205844440U (zh) 一种交流供电保护地可靠接地判定的检测电路
CN204633152U (zh) 具有提醒功能的开关柜
CN220475044U (zh) 一种插座安全供电电路及安全插座
CN205646356U (zh) 防触电插座
CN220692463U (zh) 电连接装置
CN215870725U (zh) 插座短路保护电路及插座
CN211697950U (zh) 不同交流负载共用电流检测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