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535B -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535B
CN113810535B CN202110668439.1A CN202110668439A CN113810535B CN 113810535 B CN113810535 B CN 113810535B CN 202110668439 A CN202110668439 A CN 202110668439A CN 113810535 B CN113810535 B CN 1138105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pplication
information
interface
call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684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0535A (zh
Inventor
尹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684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05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5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在方法中,第一应用获取通话对端的第一电话号码;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三应用获取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描述信息;所述第一用户描述信息用于记录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用户的信息;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描述信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应用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用户的电子设备设置有若干个应用,其中的一些应用之间会存在数据交互,一个应用可以从其他应用获取其他应用的数据,也可以向其他发送数据,调用其他应用的功能等等。但是,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如何保证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能够提高应用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第一应用获取通话对端的第一电话号码;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第一应用从第三应用获取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描述信息;第一用户描述信息用于记录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用户的信息;第一应用在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第一用户描述信息。该方法中,第一应用从第三应用获取第一用户描述信息之前,触发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进行鉴权,从而提高第一应用从第三应用获取数据的安全性,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系统安全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四应用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是第四应用中基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进行联系人搜索的界面;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控件;检测到针对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响应于第一操作,第四应用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从第一界面跳转至第二界面,第二界面是第三应用中基于第三应用记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联系人搜索的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五应用显示第三界面,第三界面显示有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第三界面包括第二控件;检测到针对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响应于第二操作,第五应用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触发第三应用基于第一电话号码发起通话。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六应用显示第四界面,第四界面显示有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第四界面包括第三控件;检测到针对第三控件的第三操作;响应于第三操作,第六应用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在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从第四界面跳转至第三应用中的第五界面,第五界面显示有第一电话号码在第三应用中关联的联系人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鉴权信息包括第二应用的包名和/或签名。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鉴权信息包括包名和签名,第二应用对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包括:第二应用从预设白名单中查找到鉴权信息中的包名;白名单中记录应用的包名和签名;第二应用比对白名单中包名对应的签名与鉴权信息中的签名一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应用从第三应用获取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描述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二应用向第三应用发送鉴权请求消息,鉴权请求消息包括第一应用的鉴权信息,以便于第三应用对第一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监听应用的安装和卸载信息;在监听到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七应用的安装或者卸载信息后,更新白名单中第七应用的安装卸载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监听到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五应用的安装或者卸载信息后,还包括:删除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五应用相关的数据,第一数据库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通话记录和联系人信息的数据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监听白名单中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第八应用是标记为已安装的应用;在监听到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后,更新白名单中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监听白名单中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包括:向第八应用发送监听请求消息,监听请求消息用于向第八应用注册开放能力信息变化的监听。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更新第一数据库中与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相关的数据,第一数据库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通话记录和联系人信息的数据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应用、第二应用、第四应用、第五应用和第六应用是系统应用,第三应用是第三方应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任一项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当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用于执行第一方面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五方面中的程序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介质上,也可以部分或者全部存储在不与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存储器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通话记录相关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另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应用间鉴权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通话记录详情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通话相关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8A~图8B为本申请联系人搜索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为本申请通话详情界面以及通话呼叫界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网络电话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电子设备的一种软件结构框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基于图13所示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的信息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5为本申请电子设备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电子设备中一般设置有若干个应用,其中的一些应用之间会存在数据交互,一个应用可以从其他应用获取、并使用其他应用的数据,也可以向其他发送数据,调用其他应用的功能等等。但是,应用之间的数据交互如何保证安全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电子设备的系统中一般内置有若干应用,这些应用被系统信任,无法由用户卸载,这些应用可以称为系统应用。其他可以由用户安装卸载的应用可以称为第三方应用。
由于第三方应用来源的不确定性,如果系统应用需要与第三方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需要确保第三方应用的安全性,进而保证系统应用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到的数据的安全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提高应用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尤其是提高系统应用与第三方应用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保证电子设备的数据安全,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通信应用众多。本申请实施例所称之通信应用是指能够实现用户之间在线通信的应用软件。具体的通信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例如可以是
Figure BDA0003118204370000031
Figure BDA0003118204370000032
Figure BDA0003118204370000033
Figure BDA0003118204370000034
Figure BDA0003118204370000035
等应用。
用户在工作中,所属企业为了企业内部员工之间通信的便捷和高效,往往会指定某一通信应用用于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进行沟通。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通信应用的实例中,该通信应用中,可以通过企业管理员账号建立一个企业,设置企业数据,例如企业内的员工信息等,企业内的员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在企业中所属部门、担任职务、电话号码、通信应用账号等;上述企业数据可以存储于通信应用的远端服务器中。企业管理员账号可以对远端服务器中存储的上述员工信息进行编辑操作,设置企业员工信息的查看权限,设置某一个员工的账号对企业员工信息的查看权限、通过企业员工信息向企业内其他员工发起通话的权限等,保证企业员工信息的安全性。另外,通信应用提供商也可以基于企业定制,为不同企业员工的账号提供不同的功能使用权限。
可选地,企业服务器也可以向通信应用的远端服务器发送企业数据,或者更新远端服务器中存储的企业数据。
用户在电子设备中安装该通信应用后,在通信应用中使用账号登录。如果企业数据中预先已经存储有该账号以及账号对应的员工信息,则该账号可以关联有企业以及员工信息。或者,如果企业数据中未存储该账号,用户可以在账号中设置关联的企业以及员工信息。如果具有权限,用户可以对账号关联的员工信息例如姓名、在企业中所属部门、担任职务、电话号码等进行修改,从而更新远端服务器中存储的对应数据。
以企业A为例,远端服务器中可以存储该企业A的若干个员工的员工信息,例如下表1所示。
部门 职务 姓名 电话号码 账号
部门1 组长 赵xx 12345678911 账号1
部门1 组员 钱xx 12345678922 账号2
部门2 组长 孙xx 12345678933 账号3
表1
以上员工信息被存储至企业通讯录中后,也可以称为联系人信息,或者企业联系人信息等。
用户在使用账号登录通信应用后,可以请求查看所属企业的员工信息,通信应用可以从远端服务器获取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显示给用户。如果通信应用为用户提供“拨号”控件,用户可以基于展示的员工信息,在通信应用中发起与其他员工的通话,上述通话的实现方式可以是基于用户与其他员工的电话号码发起的网络电话,也可以是在通信应用中基于用户的通信应用账号与某一员工的通信应用账号发起的语音通话等。每一种通信应用可以支持以上通话实现方式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例如,上述企业A中的员工赵xx在自身电子设备的通信应用中以账号1登录后,可以选择通信应用提供的企业员工信息查看功能,相应的,通信应用可以从远端服务器获取账号1关联的企业A的员工信息,例如上表1,将获取到的企业A的员工信息显示在电子设备的界面上,供用户赵xx查看。而且,用户赵xx可以选择某一个员工,进入该员工的详情界面,查看该员工的详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企业员工信息更新频率相对较低,通信应用可以将通信应用从远端服务器获取的企业员工信息例如上述表1存储于通信应用所在的电子设备中,并为其设置有效时长,在有效时长内,用户请求查看企业员工信息,通信应用将存储的企业员工信息显示给用户,超过有效时长,通信应用重新从远端服务器获取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将新获取的企业员工信息显示给用户,并且,更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企业员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说明中以账号关联一个企业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一个账号可以关联若干个企业,则在通信应用中登录该账号时,通信应用可以从远端服务器获取该账号关联的若干个企业的员工信息。
此外,通信应用中还可以基于账号设置开放能力信息,上述开放能力信息用于指示通信应用可以被其他应用调用的能力。例如通信应用中可以被开放的能力可以包括:联系人搜索跳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发起通话,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中,在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先进行鉴权处理,鉴权通过后才进行数据交互,从而提高了应用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尤其是系统应用与第三方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通过对第三方应用鉴权,确保第三方应用来源正规,从而保证了系统应用从第三方应用获取的数据的安全性,提高电子设备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用户体验。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1示出了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包括:
步骤101:第一应用检测到用户操作,响应于上述用户操作,确定与第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步骤102:第一应用从第二应用获取第二应用的鉴权信息。
步骤103: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
可选地,鉴权信息可以是第二应用的包名和/或签名。应用的包名是应用在一台设备上的唯一标识;应用的签名用于唯一标识应用开发者。
可选地,如果第二应用的鉴权信息是第二应用的包名和签名;可以先从预设的包名和签名的对应关系中查找是否存在第二应用的包名,如果存在,比对预设对应关系中第二应用的包名所对应的签名与第二应用的签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则鉴权成功,否则,鉴权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获取到的第二应用的签名可以是通过私钥加密后的签名,此时,如果白名单中记录的签名是加密后的签名,则无需使用公钥对获取到的第二应用的签名进行解密;或者,如果白名单中记录的签名是解密后的签名,则可以使用预设公钥对获取到的第二应用的签名进行解密处理,使用解密后的签名与白名单中包名对应的签名进行比对。
步骤104:如果鉴权结果是鉴权成功,第一应用与第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如果鉴权失败,说明与第二应用进行数据交互可能存在风险,则可以停止与第二应用进行数据交互。
该实施例中,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间,第一应用先对第二应用进行鉴权,鉴权成功后才进行数据交互,从而提高了两个应用之间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仅说明了第一应用对第二应用进行鉴权的情况,实际也可以由第二应用对第一应用进行鉴权,或者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互相鉴权,本申请不作限定。
以下,对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的具体实现进行更为详细的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可以为系统应用预设白名单,白名单中记录有若干个第三方应用的鉴权信息。第三方应用的鉴权信息可以包括:包名和/或签名。
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是被授权可以与电子设备的系统应用进行数据交互的第三方应用。
可选地,白名单中可以记录应用在电子设备中是否已安装的信息。
可选地,白名单中还可以记录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例如以通信应用为例,开放能力信息可以记录该通信应用开启搜索跳转、支持发起通话、支持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等能力。如果通信应用需要登录,还可以进一步记录上述能力信息关联的账号。
电子设备可以连接电子设备生产商提供的服务器。服务器在白名单更新后,可以向电子设备推送最新的白名单,电子设备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白名单,更新本地白名单。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向服务器获取最新的白名单,更新本地白名单。通过该处理,可以保证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白名单是最新的白名单,确保电子设备中的系统应用与第三方应用之间交互的安全性。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中设置有第一数据库,系统应用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库中记录的数据进行界面的显示和用户操作的响应等处理。如果系统应用需要调用第三方应用的能力,则第一数据库中可以记录有系统应用调用第三方应用能力所需的相关数据,例如,如果需要从第一系统应用的界面跳转至第三方应用的界面,则第一数据库中可以记录对应的界面跳转信息,用以指示第三方应用中该界面的访问路径。
基于以上,白名单中记录第三方应用开放的能力,而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第一系统应用调用第三方应用的能力所需的相关数据。一旦第三方应用的某一能力关闭,第一数据库中存储的与调用该能力相关的数据失效,可以删除;一旦第三方应用的某一能力开放,系统应用可以从第三方应用获取与开放能力相关的数据,存储于第一数据库中。
为了及时获知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变化,可以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信息,基于安装和卸载信息更新白名单,以及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三方应用相关的数据。
为了及时获知第三方应用开放能力的变化,可以监听第三方应用开放能力的变化,基于第三方开放能力的变化更新白名单,以及第一数据库中与第三方应用开放能力变化相关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库可以仅供一个系统应用调用,其他系统应用通过向该系统应用发送请求,才能调用第一数据库中的数据,或者,第一数据库也可以供多个系统应用调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以上描述中与第三方应用交互的系统应用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例如,可以由一个系统应用调用第三方应用的能力、存储至第一数据库、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变化、以及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或者,也可以由第一系统应用调用第三方应用的能力,存储至第一数据库,由第二应用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变化,由第三系统应用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等等。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例中,系统应用可以包括联系人应用、通话应用、鉴权应用。
通话应用用于向用户显示来电界面、去电界面和通话中界面,并完成上述界面对应的相应数据处理,例如通过电子设备向运营商网络侧发送通话请求,接收运营商网络侧发送的请求等等。
联系人应用用于为用户提供通话记录主界面、通话记录详情界面、通讯录主界面、联系人详情界面、拨号界面等界面,并完成上述界面对应的相应数据处理。
鉴权应用用于被其他应用调用,对第三方应用进行鉴权。可选地,如果第三方应用需要对系统应用鉴权,鉴权应用还可以用于配合第三方应用进行系统应用的鉴权。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应用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中通话应用、联系人应用和鉴权应用的实现可能会基于应用实现功能划分的不同而存在差别。例如通话应用和联系人应用通过一个应用实现,或者,通话应用与联系人应用的功能存在差别等等。
以下实施例中,将以上述联系人应用和通话应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
以系统应用是联系人应用,第三方应用是通信应用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进行示例性说明。
电子设备中设置有联系人数据库,联系人数据库中存储有通讯录、通话记录等数据。用户使用联系人应用时,联系人应用可以基于用户操作调用联系人数据库中的数据,完成界面显示,也可以基于用户操作修改联系人数据库中的数据。举例来说,如果用户打开联系人应用,进入通话记录主界面,例如图2中界面20所示,则联系人应用调用联系人数据库中存储的通话记录数据,从而在通话记录主界面显示通话记录列表;如果用户在通话记录主界面选择某一条通话记录,联系人应用显示该通话记录的详情界面,例如图2中界面21所示,此时,联系人应用需要调用联系人数据库中该条通话记录,将通话记录的信息显示在上述详情界面中;如果用户在通话记录主界面选择删除某一条通话记录,则联系人数据库中可以对应删除该条通话记录的数据。
此外,联系人应用如果需要调用通信应用的能力,此时,联系人数据库中还可以记录与调用通信应用的能力相关的数据信息。
举例来说,图2中界面21是陌生电话的通话详情界面,界面21中显示有对端电话号码“12345678900”,界面21中显示的对端用户信息是“陌生电话”,也即手机的通讯录中未存储该电话号码。此外,界面21中还显示有通信应用“X应用”对应的控件201。控件201用于被触发后跳转至X应用中的联系人详情界面,例如界面22所示。联系人详情界面用于显示联系人“孙xx”的详细信息,上述联系人“孙xx”是X应用中上述对端电话号码“12345678900”对应的联系人。界面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联系人的通话详情界面,显示有对端电话号码在通讯录中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例如图2中所示的姓名“张xx”。此外,界面23中还显示有“X应用”对应的控件202。控件202用于被触发后跳转至X应用中的联系人详情界面,例如界面24所示。联系人详情界面用于显示联系人“赵xx”的详细信息,上述联系人“赵xx”是X应用中上述对端电话号码“12345678900”对应的联系人。
为了支持上述控件201和控件202的功能实现,通信应用中需要开放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并设置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接口;
通信应用的白名单中,需要记录有:通信应用的包名和/或签名,通信应用已安装,通信应用开放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
联系人数据库的通话记录中需要记录界面跳转信息,该界面跳转信息用于指示通信应用中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联系人详情界面的访问信息。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联系人详情界面用于显示对端电话号码所属联系人的详细信息,例如图2中界面22所示。对端电话号码是通话记录中记录的对端电话号码,例如图2中的“12345678900”。
以下通过通信应用从安装到卸载的过程,结合图2所示场景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的实现。
步骤301:联系人应用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的变化信息。如果联系人应用监听到通信应用被安装,获取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与白名单中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比对一致后,将白名单中的通信应用标记为已安装。
可选地,通信应用对联系人应用也可以进行鉴权,鉴权过程也可以参考图1中的鉴权过程,这里不赘述。
以下对联系人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相互鉴权的过程举例说明。参见图4所示:
联系人应用向第三方应用发送鉴权请求,鉴权请求中携带联系人应用的包名和签名;
通信应用接收到鉴权请求,对联系人应用的包名和签名进行鉴权,根据鉴权结果向联系人应用发送反馈消息。如果鉴权成功,反馈消息中可以携带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如果鉴权失败,反馈消息中可以携带用于指示鉴权失败的信息;
联系人应用接收到反馈消息,如果反馈消息指示鉴权失败,则鉴权流程结束;如果反馈消息中携带第三方应用的包名和签名,对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进行鉴权,得到鉴权结果,鉴权流程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图4中以联系人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直接鉴权为例,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联系人应用也可以调用电子设备中预设的鉴权应用,由鉴权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鉴权,此时,图4中的联系人应用可以替换为鉴权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以联系人应用可以直接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的变化信息为例,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也可以调用电子设备中预设的监听应用来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的变化信息。
步骤302:联系人应用从通信应用获取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在白名单中对应保存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
联系人应用从通信应用获取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可以包括:
联系人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能力信息请求消息,能力信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通信应用已登录账号的开放能力信息;接收第三方应用反馈的开放能力信息。
假设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包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
可选地,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交互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界面跳转信息的查询,联系人应用可以向通信应用发送预定义的用于开放能力信息查询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相应的,通信应用可以向联系人应用返回对应的查找结果,也即通信应用的各种能力是否开放的信息。查找结果中携带的信息可以通过列名指定。如果反馈的能力信息中包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则列名可以指定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对应的列名。
联系人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能力信息请求消息之前,联系人应用可以对通信应用先进行鉴权,鉴权方法可以参考步骤102~步骤103,这里不赘述。
步骤303:联系人应用针对第一通话行为触发对端电话号码的界面跳转信息的获取流程。
本步骤可以在第一通话行为被触发后执行,具体时刻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例如,可以是第一通话行为执行过程中或者第一通话行为结束时执行本步骤;或者,也可以在第一通话行为结束后,电子设备从第三方应用获取已存储的通话记录中对端电话号码的界面跳转信息。举例来说,如果是去电场景,用户打开电子设备的拨号界面,键入需要拨号的电话号码“12345678900”,选择“拨号”控件,触发电子设备向电话号码“12345678900”拨打电话,此时一次通话行为被触发,之后的任意时刻可以触发对端电话号码“12345678900”的界面跳转信息的获取流程。
步骤304:联系人应用根据白名单中记载的已安装的通信应用,从通信应用获取包名和签名,与白名单中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比对,如果一致,执行步骤305。
本步骤的实现可以参考图1中的对应说明,这里不赘述。
其中,如果联系人应用对通信应用的鉴权成功,则联系人应用可以继续执行步骤305。
其中,白名单中可以包括若干个应用,且应用之间可以具有优先级,可以从已安装的应用中优先级最高的应用开始针对每个应用执行类似步骤304~步骤305的处理,直到轮询结束或者查找到开放能力包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的应用;或者,也可以不考虑应用之间的优先级,对于已安装的应用均执行类似步骤304~步骤305的处理,得到所有开放能力包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的应用,从每个具有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的应用获取界面跳转信息。
步骤305:联系人应用根据白名单确定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包括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从通信应用获取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界面跳转信息,将界面跳转信息存储至第一通话行为对应的第一通话记录中。
可选地,第一通话记录中还可以记录界面跳转信息的来源应用,也即通信应用的信息;如果通信应用需要登录才能查看联系人信息,第一通话记录中还可以记录界面跳转信息对应的通信应用账号。
本步骤可以包括:联系人应用向通信发送跳转信息请求消息,跳转信息请求消息中包括对端电话号码,跳转信息请求消息用于请求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联系人详情界面的界面跳转信息;接收第三方应用反馈的界面跳转信息。
可选地,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交互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界面跳转信息的查询,联系人应用可以根据预定义的查询参数和对端电话号码得到从通信应用的数据库查询界面跳转信息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相应的,通信应用可以向联系人应用返回对应的查找结果,也即查找得到的界面跳转信息。查找结果中携带的信息可以通过列名指定。
可选地,联系人应用将对端电话号码发送给通信应用之前,可以对电话号码进行有效性检测和/或格式化处理,从而将电话号码转换为满足通信应用要求的有效号码。
其中,有效性检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将电话号码中包括的某些非数字的字符例如“.”“、”“;”等去除。
格式化处理主要是将电话号码转换为满足预设格式要求的号码。例如,如果某一电话号码是“+86 12345678900”,其具有前缀“+86”,而预设格式要求中要求电话号码不具有“+86”“0086”等前缀,则可以通过格式化处理将上述号码“+86 12345678900”格式化为号码“12345678900”;再例如,如果某一电话号码是“12345678900”,其不具有前缀“+86”,而预设格式要求中要求电话号码具有“+86”的前缀,则可以通过格式化处理将上述号码“12345678900”格式化为号码“+8612345678900”。
可选地,通信应用对联系人应用也可以进行鉴权,鉴权过程也可以参考图1中步骤102~步骤103的鉴权过程,这里不赘述。
步骤306:联系人应用显示通话记录主界面,检测到针对于第一通话记录的详情查询操作,确定第一通话记录中存储有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界面跳转信息,在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详情界面显示第一控件。
第一控件用于被触发时根据界面跳转信息将界面跳转至第三方应用中的联系人详情界面。
通过以上处理,联系人应用可以显示图2中界面21所示的第一通话记录的详情界面。
步骤307:检测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触发联系人应用根据界面跳转信息将界面跳转至第三方应用的第一联系人详情界面。
第一联系人详情界面用于显示第三方应用中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联系人的详细信息。
本步骤可以包括:
联系人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界面跳转请求消息,界面跳转请求消息中携带通话记录中存储的上述界面跳转信息;界面跳转请求消息用于请求通信应用显示上述界面跳转信息指示的联系人详情界面。
相应的,通信应用接收到上述界面跳转请求消息,显示界面跳转信息指示的联系人详情界面。
可选地,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每次进行数据交互之前一般需要进行鉴权,如果本次数据交互之前还没有进行鉴权,则本步骤中检测到针对于控件的选择操作之后,触发通信应用跳转界面之前,第一应用可以获取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对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或者,通信应用也可以对第一应用进行鉴权,或者,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相互鉴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已经进行过鉴权,本步骤中也可以再次进行鉴权。鉴权方法可以参考图1和图4中的对应描述,这里不赘述。
可选地,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交互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界面跳转信息的查询,第二应用可以预设界面跳转接口的参数,例如包括action和extras,指定action参数的某一参数值用于指示所需操作为界面跳转,extras用于指示界面跳转信息;界面跳转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上述参数的参数值,从而实现向该第三方应用请求将界面跳转至联系人详情界面。
步骤308:联系人应用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如果监听到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根据监听到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更新第三方白名单中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
可选地,联系人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开放能力变化信息的监听,联系人应用可以向通信应用发送预定义的用于注册开放能力信息监听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相应的,通信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发生变化时,通信应用可以将其发送至联系人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本步骤中联系人应用也可以调用电子设备中预设的监听应用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
步骤309:如果联系人应用监听到通信应用的联系人详情界面跳转能力被关闭,通信应用删除第一通话记录中的界面跳转信息。
删除第一通话记录中的界面跳转信息后,如果再显示第一通话记录的详情界面,可以不显示第一控件,例如图5所示。
步骤310:联系人应用监听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的变化信息。如果联系人应用监听到通信应用被卸载,获取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与白名单中通信应用的包名和签名比对一致后,将白名单中的通信应用标记为已卸载。
步骤311:如果联系人数据库中存储有与通信应用相关的数据,可以将与通信应用相关的数据删除。
例如,如果步骤307和步骤308未执行,也即通信应用被卸载时第一通话记录存储有界面跳转信息,则本步骤中可以删除该界面跳转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中基于白名单中记载的鉴权信息对对端应用进行鉴权,从而可以保证与对端应用进行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图3所示实施例以通话详情界面显示控件用以跳转至第三方应用的联系人详情界面为例。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以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第三方应用中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为例。通话相关界面可以包括:来电界面、拨号界面、去电界面和通话中界面等。参见图6,可以在来电界面、拨号界面和/或去电界面中显示第三方应用中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进而,通话被接通,电子设备显示通话中界面,在通话中界面也可以显示第一员工信息。
举例来说,假设电话号码“12345678900”在通信应用中对应的员工信息包括:张XX,xx公司xx部门,可以将上述员工信息显示在通话相关界面中。例如图6中,拨号界面400可以显示用户拨打的电话号码,还显示该电话号码在通信应用中对应的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来电界面401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该电话号码在通信应用中对应的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去电界面402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该电话号码在通信应用中对应的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同样的,通话中界面403也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该电话号码在通信应用中对应的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
此时,如图7所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701:获取通话对端的第一电话号码。
本步骤涉及来电和去电两种应用场景。
对于来电场景,电子设备接收到运营商网络侧发送的来电消息,启动来电流程。此时,电子设备可以从通话应用或者联系人应用中获取通话对端的第一电话号码。
对于去电场景,用户可以打开电子设备的拨号界面,例如图6所示的拨号界面400,用户键入需要拨号的电话号码,例如图6中所示的“12345678900”,选择“拨号”控件41,相应的,电子设备接收到用户的拨号操作,可以获取用户在拨号界面300键入的电话号码,也即为通话对端的电话号码,例如上述图6中所示的“12345678900”。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在用户键入需要拨号的电话号码的过程中,实时获取用户在拨号界面400键入的电话号码,作为通话对端的电话号码,例如,用户在拨号界面400中键入“12345678900”的过程中,可以实时获取用户已键入的部分电话号码“1”“12”“123”…等作为通话对端的电话号码,分别触发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702:获取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对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
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可以包括通信应用的包名和/或签名,对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的方法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这里不赘述。
步骤703:从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获取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通信应用记录有第一账号所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
本步骤可以包括:
第一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可以包括第一电话号码,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
第一应用接收通信应用反馈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中携带通信应用查找到的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
第一应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用于从通信应用获取员工信息的应用,例如可以是通话应用,也可以是通话应用之外的应用。
可选地,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查询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就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员工信息的查询,第一应用可以根据第一电话号码以及预定义的查询参数得到从通信应用的数据库查询第一电话号码对应员工信息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相应的,通信应用可以向第一应用返回对应的查找结果。查找结果中携带的信息可以通过列名指定,例如假设希望查找结果中携带员工的姓名、账号和部门,则,可以预先定义通信应用向第一应用发送的返回值如下表1所示。
列名 描述 取值
name 员工姓名 String类型
employeeid 员工账号 String类型
department 员工部门 String类型
表1
可选地,第一应用将第一电话号码通过第一消息发送给通信应用之前,可以对电话号码进行有效性检测和/或格式化处理,从而将电话号码转换为满足通信应用要求的有效号码。有效性检测和格式化处理的具体方法这里不赘述。
对通信应用查找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的实现方法进行说明: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信应用如果在电子设备中存储有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且存储时间在有效时长内,通信应用可以从电子设备本地存储的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中查找得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员工信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通信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超过有效时长,通信应用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向通信应用的远端服务器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中携带第一账号以及第一电话号码;远端服务器从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中查找得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向通信应用反馈第四消息,第四消息中携带上述第一员工信息。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通信应用在电子设备中存储的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超过有效时长,通信应用可以重新从远端服务器获取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员工信息,从更新后的员工信息中查找得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
第一员工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企业信息、部门信息、姓名信息、职务信息、工号信息等。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步骤701中获取的第一电话号码是一个用户的完整电话号码,那么,从通信应用中获取到的一般是一个员工的员工信息;如果步骤701中获取的第一电话号码是不是用户的完整电话号码,例如步骤701中电子设备从拨号界面实时获取用户已键入的电话号码“1”或者“12”等,则从通信应用中获取到的可能是若干个员工的员工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
步骤704:在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第一员工信息。
与步骤701类似,本步骤涉及来电和去电两种应用场景。
对于来电场景,可以在来电界面中显示第一员工信息。进而,用户在来电界面中对“接听”控件执行选择操作,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接收到用户的接听操作,电子设备显示通话中界面,在通话中界面也可以显示第一员工信息。
对于去电场景,可以在拨号界面和/或去电界面中显示第一员工信息。进而,通话对端接听该次通话,电子设备显示通话中界面,在通话中界面也可以显示第一员工信息。
举例来说,假设电话号码“12345678900”的第一员工信息包括:张XX,xx公司xx部门,可以将上述第一员工信息显示在通话相关界面中。例如图6中,来电界面401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第一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去电界面402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第一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同样的,通话中界面403也可以不仅展示电话号码“12345678900”,还展示第一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电子设备在拨号界面中实时获取用户已输入的电话号码,并获取该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则拨号界面中可以动态显示用户已输入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例如,假设拨号界面中用户已输入电话号码是“1234567”,则拨号界面中显示的电话号码“1234567”对应的第一员工信息可能是2条员工信息:“张XX,xx公司xx部门,12345678900”“汪XX,xx公司xx部门,12345679000”。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第一员工信息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如果为用户描述信息设置的显示区域较小,无法同时显示全部用户描述信息,可以通过滚动、自动翻页等方式依次显示用户描述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话相关界面中除了显示第一员工信息之外,还可以显示第一员工信息的信息来源也即上述通信应用的信息,例如通信应用的名称。
通过上述处理,可以使得通话相关界面上显示相对更多的通话对端用户的信息,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而且,在该实现过程中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之前,第一应用先对通信应用进行鉴权,从而保证通信应用的来源正规安全,保证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数据交互的安全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系统安全性。
参见图8A所示,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适用场景的一种界面示意图。
界面81是搜索框界面,界面80是搜索结果显示界面,界面81包括搜索框801,用户可以在搜索框801中输入所需要搜索的联系人搜索关键字,联系人搜索关键字可以是数字、文字等。界面80用于显示基于联系人搜索关键字在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搜索联系人的搜索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图8A中以搜索框界面和搜索结果显示界面是2个独立的界面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也快可以将搜索框和搜索结果显示两个功能合并在一个界面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界面80中还显示有第一控件802,还显示有第一控件802的文字信息“搜索X应用中的联系人”。第一控件802用于被触发后跳转至第三方应用的联系人搜索界面。该第三方应用可以是需要用户登录才能进行联系人搜索的应用,也可以是无需用户登录即可以进行联系人搜索的应用。例如第三方应用可以是通信应用、黄页应用、号码标记应用等。黄页应用中记录有商户信息以及商户的联系方式,例如电话号码。号码标记应用用于记录具有标记信息的电话号码,例如,某一电话号码被标记为“快递电话”“推销电话”等。
用户在界面81的搜索框801中输入联系人搜索关键字,界面80所示的搜索结果显示界面实时显示关键字对应的搜索结果。例如界面82所示,为实时显示有搜索结果的搜索结果显示界面。
如图8A所示,用户选择第一控件802后,如果跳转成功,则从界面82跳转至例如界面83所示的联系人搜索界面,可以包括:搜索框803以及搜索结果显示区域804,用户可以在搜索框803中键入关键字,搜索结果显示区域804可以用于显示第三方应用根据关键字搜索到的联系人;如果跳转失败,可以向用户显示失败提示界面,例如界面84所示,界面84中显示有跳转失败提示信息“跳转X应用失败”,以及“确定”控件,用户选择“确定”控件,可以回到界面80或界面82。
跳转X应用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第三方应用被卸载,第三方应用需要登录后才能进行联系人搜索而第三方应用处于未登录状态,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跳转失败界面的具体提示信息不作限定。举例来说,跳转失败界面中可以仅提示跳转失败,例如界面84所示,也可以进一步向用户提示跳转失败的具体原因,例如图8B中界面85中向用户提示的信息为“X应用未登录,请先登录”。
需要说明的是,搜索结果显示界面中第一控件的文字信息可以用于向用户提示第一控件的功能。或者,如果第一控件不具有文字信息,搜索结果显示界面中还可以显示第一控件的文字说明信息,例如图8B中的界面86所示,第一控件805不具有文字信息,从而为其在界面86中对应显示文字说明信息“搜索X应用中的联系人”。
需要说明的是,界面82以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搜索到3个联系人为例。如果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未搜索到与关键字匹配的联系人,则搜索结果显示界面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无法查找到联系人”和第一控件802,例如图8B中界面87所示。
图9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该实施例中以第三方应用是通信应用为例。如图9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901:检测到用户的联系人搜索操作。
电子设备中一般为用户设置有联系人搜索功能,用户启动联系人搜索功能,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到用户的联系人搜索操作。
步骤902:检测通信应用是否处于已登录状态。
如果通信应用处于未登录状态,则无需执行后续步骤。
步骤903:如果通信应用处于已登录状态,第一应用获取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对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
步骤904:从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获取第一账号的搜索权限信息,如果获取到的搜索权限信息为具有搜索权限,执行步骤905。
第一账号的搜索权限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账号是否具有搜索企业联系人的权限。
通信应用中记录有第一账号所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
在通信应用中,可以设置第一账号是否具有搜索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的权限的信息,如果具有该权限,通信应用中可以提供对应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
可选地,本步骤可以包括:
预设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账号的搜索权限信息;搜索权限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账号是否具有搜索联系人信息的权限;
预设应用接收通信应用反馈的第二消息,第二消息包括搜索权限信息。
预设应用可以是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用于从通信应用获取第一信息的应用,例如可以是联系人应用或者搜索处理应用,也可以是联系人应用或者搜索处理应用之外的应用。
上述权限信息可以存储于通信应用的企业数据库中。企业数据库中可以记录登录过通信应用的各个账号对应的数据,其中包括已登录的第一账号对应的企业数据。
可选地,预设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查询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预设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预设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就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员工信息的查询,例如可以预先定义一用于进行搜索权限信息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并定义该URI的返回值的列名为搜索权限信息对应的列名,则预设应用可以向通信应用发送上述URI,通信应用可以相应的返回第一账号的搜索权限信息。
步骤905:显示搜索框界面和搜索结果显示界面,并在搜索结果显示界面显示第一控件,第一控件用于跳转至通信应用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
本步骤中显示的搜索框界面例如图8A中界面81所示,初始显示的搜索结果显示界面例如图8A中界面80所示。用户可以在界面81的搜索框中键入联系人搜索关键字,相应的,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到用户输入的联系人搜索关键字。之后,可以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中搜索与上述联系人搜索关键字匹配的联系人,得到搜索结果,在搜索结果显示界面显示搜索结果,例如图8A中界面82所示,显示有关键字“李”对应的搜索结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可以仅显示一个搜索界面,该搜索界面既包括搜索框界面的功能,也包括搜索结果显示界面的功能,相应的,可以在搜索界面显示第一控件。
步骤906:接收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跳转至通信应用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
通信应用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是通信应用为第一账号的用户提供的进行企业联系人搜索的界面,该企业联系人搜索的数据源可以是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上述联系人信息可以存储于通信应用的企业数据库中。在用户通过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进行企业联系人搜索时,如果企业数据库中存储的上述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在有效时长内,通信应用可以根据企业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上述查询;如果企业数据库中存储的上述联系人信息超过有效时长,通信应用可以从远端服务器获取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更新企业数据库中的对应数据,根据企业数据库中更新后的数据进行上述查询。
通信应用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例如图8A中的界面83所示,包括:搜索框803以及搜索结果显示区域804,用户可以在搜索框803中键入关键字,搜索结果显示区域804可以用于显示关键字对应的搜索结果,上述搜索结果是:第一账号所关联企业的联系人信息中与关键字匹配的联系人信息。
可选地,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每次进行数据交互之前一般都需要进行鉴权,如果本次数据交互之前还没有进行鉴权,则接收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之后,跳转至通信应用的企业联系人搜索界面之前,第一应用可以获取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对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或者,通信应用也可以对第一应用进行鉴权,或者,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相互鉴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已经进行过鉴权,本步骤中也可以再次进行鉴权。
该方法中,在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数据交互前,第一应用先对通信应用进行鉴权,从而保证通信应用的来源正规安全,保证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数据交互的安全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系统安全性。
以电子设备是手机为例,通过图10示出了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适用的场景示例。图10中界面11和界面12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信息处理方法提供的通话详情界面的示例图,通话详情界面用于显示一条通话记录的详细信息。
界面11显示的通话记录中,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是陌生号码,也即手机的通讯录中未存储该电话号码,因此,界面11显示有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12345678900”,以及控件111和控件112。控件111被用户选中后,电子设备使用运营商网络基于电话号码“12345678900”向对端用户发起通话,界面跳转至电子设备的去电界面。控件112被用户选中后,可以触发通信应用“X应用”基于电话号码“12345678900”向对端用户发起通话,界面跳转至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如果跳转成功,显示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2所示,如果跳转失败,可以显示跳转失败提示界面,例如界面13所示。
界面14显示的通话记录中,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存储于手机的通讯录中,因此,界面14显示有电话号码对应的联系人信息,例如图10中所示的姓名“张xx”,电话号码“12345678900”。界面14中还显示有控件111和控件112。控件111被用户选中后,电子设备使用运营商网络基于电话号码“12345678900”向对端用户发起通话。控件112被用户选中后,可以触发通信应用“X应用”基于电话号码“12345678900”向对端用户发起通话,界面跳转至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如果跳转成功,显示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5所示,如果跳转失败,可以显示跳转失败提示界面,例如界面23所示。
图11为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基于图10所示场景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在如图1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101:检测到针对于第一通话记录的详情查询操作。
第一通话记录是电子设备中存储的若干条通话记录中的任一条通话记录。
举例来说,用户选择通话记录主界面中的某一条通话记录,相应的,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于该条通话记录的详情查询操作。
步骤1102:响应于详情查询操作,第一应用从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获取鉴权信息,对鉴权信息鉴权成功。
本步骤的实现可以参考前述步骤中的相关描述,这里不赘述。
步骤1103:从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获取第一账号的通话权限信息。
通话权限信息用于记录第一账号是否具有通过通信应用发起通话的权限。通话权限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发起通话的权限、以及不具有发起通话的权限。
通信应用可以在电子设备中设置数据库,其中存储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第一账号的通话权限信息等。本步骤中可以从通信应用的数据库获取第一账号的通话权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数据库中存储的信息可以由通信应用的远端服务器在信息发生变化时向通信应用推送变化后的信息,也可以由通信应用向远端服务器查询远端服务器中第一账号关联的数据是否发生变化,在变化时基于远端服务器中的数据更新电子设备中存储的数据。
可选地,本步骤可以包括:第一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请求第一账号的通话权限信息;第一应用接收通信应用反馈的通信权限信息。
其中,上述第一应用是电子设备中设置的用于与通信应用交互、获取通话权限信息的应用,第一应用可以是通话记录详情处理应用或者联系人应用,也可以是上述通话记录详情处理应用或者联系人应用之外的应用,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信息查询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第一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信息查询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就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通信权限信息的查询,第一应用可以根据预定义的查询参数得到从通信应用的数据库查询通话权限信息的统一资源标识符(URI),相应的,通信应用可以向第一应用返回对应的权限信息。查找结果中携带的信息可以通过列名指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也可以不执行,此时,如果第一账号具有通话权限,则后续步骤1105中用户选择第一控件,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后,通信应用可以发起通话,界面成功跳转至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2或界面15所示;如果第一账号不具有通话权限,则后续步骤1105中用户选择第一控件,电子设备检测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后,通信应用无法完成发起通话的操作,从而通信应用可以显示呼叫失败提示界面,例如图10中界1323所示;或者,如果通信应用处于未登录状态,电子设备也可以显示呼叫失败提示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呼叫失败提示界面中提示的信息可以是上述“呼叫失败”,也可以是更为具体的呼叫失败原因,例如通信应用未登录、第一账号不具有通话权限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步骤1104:如果通话权限信息为第一账号具有发起通话的权限,在第一通话记录的通话详情界面上显示第一控件。
其中,第一控件用于被选中后触发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中的对端电话号码发起通话。
如果通话权限信息为第一账号不具有发起通话的权限,通话详情界面可以不显示上述第一控件。
步骤1105:检测到针对于第一控件的选择操作,触发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中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发起通话,并跳转至通信应用的通话呼叫界面。
通话呼叫界面是通信应用在发起通话时显示的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通信应用仅支持第一账号基于对端用户的电话号码拨打网络电话,则,上述触发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中的对端电话号码发起通话可以包括:
触发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的对端电话号码向对端用户拨打网络电话。
该步骤具体可以包括:预设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通信应用所在电子设备关联的电话号码,对端电话号码。
可选地,预设应用与通信应用之间进行上述请求消息发送时,可以使用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提供的标准接口实现,也可以由预设应用与通信应用的开发者自定义两个应用之间的网络电话拨打接口。以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是安卓系统为例,安卓系统中包括ContentProvider组件,该组件可以以标准化的方式在安卓系统的应用间共享数据。预设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就可以使用ContentProvider组件定义的标准接口来实现网络电话的拨打请求,例如可以预先定义一用于进行网络电话拨打的参数,并定义参数值,例如,可以定义参数action和extras,通过参数action的参数值可以向第三方应用指示需要执行网络电话拨打,通过参数extras的参数值可以向第三方应用指示被叫方电话号码,或者指示主叫方电话号码和被叫方电话号码;上述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携带上述参数的参数值,即可以实现向通信应用请求拨打网络电话。
需要说明的是,通信应用所在电子设备可能设置有2张sim卡从而绑定有2个电话号码,此时,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具体携带哪个电话号码,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例如电子设备中可以预设2个电话号码中的一个电话号码为默认电话号码,或者用户预先在电子设备中设置一个电话号码是默认电话号码,则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中可以携带该默认电话号码作为主叫方电话号码;或者,电子设备也可以基于2个电话号码在最近一段时间内的使用频率、时长等参数自主选择用户相对更为常用的电话号码作为上述主叫方电话号码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向通信应用发送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之前,还可以对需要携带的主叫方电话号码(通信应用所在电子设备关联的电话号码)和被叫方电话号码(通话记录的对端电话号码)分别进行有效性处理和/或格式化处理,从而将电话号码转换为满足通信应用要求的有效号码。有效性处理和格式化处理方法可以参考前述相关说明,这里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通信应用支持第一账号发起与其他通信应用账号之间的通话,也支持第一账号基于对端电话号码拨打网络电话,通信应用具体选择哪一种方式向第一通话记录的对端用户发起通话可以由通信应用来决定。例如,如果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存储有对端电话号码关联的第二账号,通话应用可以选择发起第一账号和第二账号之间的通话,否则,使用拨打网络电话的方式发起通话,则,上述触发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中的对端电话号码发起通话可以包括:
预设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通话请求消息,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通信应用所在电子设备关联的电话号码,对端电话号码。
此时,通话应用接收到通话请求消息,可以自主选择拨打网络电话或者发起应用内通话。相应的,基于上述操作可以触发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的对端电话号码拨打网络电话;或者,也可以触发通信应用向第二账号发起通话,第二账号是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通信应用账号。
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可以是:第一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例如上表1所示;也可以是第一账号的好友账号信息,例如各种即时通讯录中,每个应用账号会关联若干个其他应用账号作为好友,上述与应用账号关联的、作为好友的应用账号称为好友账号信息。
上述通话请求消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的实现方式,区别仅在于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可以指示通话方式为网络电话,而通话请求消息中无需指定通话方式。
向通信应用发送通话请求消息之前,也可以对通话请求消息需要携带的主叫方电话号码和被叫方电话号码进行有效性处理和格式化处理,具体方法不再赘述。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通信应用仅支持第一账号发起与其他通信应用账号之间的通话,则,上述触发已登录第一账号的通信应用基于第一通话记录中的对端电话号码发起通话可以包括:
触发通信应用向第二账号发起通话,第二账号是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通信应用账号。
该步骤具体可以包括:预设应用向通信应用发送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包括:对端电话号码。
相应的,通话应用接收到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可以根据对端电话号码从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查找到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二账号,向第二账号发起通话请求,并显示通话呼叫界面,通话呼叫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5所示。
上述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上述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的实现方式,区别仅在于网络电话拨打请求消息可以指示通话方式为网络电话,而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中可以指定通话方式为应用内通话。
向通信应用发送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之前,也可以对应用内通话请求消息需要携带的对端电话号码进行有效性处理和格式化处理,具体方法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该实现方式中,如果第一账号关联的联系人信息中没有对端电话号码对应的通信应用账号,则通信应用可以显示呼叫失败提示界面,例如图10中界面13所示,用以提示用户呼叫失败。呼叫失败提示界面中可以如界面13所示提示呼叫失败,也可以提示具体的失败原因,例如“未查找到账号”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
以下对图11所示实施例中的网络电话拨打流程进行说明。如果员工赵xx选择某一员工例如孙xx向孙xx发起网络电话。以下说明通信应用支持拨打的网络电话的实现原理。如图12所示,该网络电话涉及以下网络结构:手机1、远端服务器、通话中心以及手机2。
手机1的电话号码是“1234567911”,手机1安装有通信应用,用户“赵xx”使用账号1登录通信应用,该账号1关联有用户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用户“赵xx”在账号1下选择某一联系人“孙xx”,进入联系人界面,联系人“孙xx”的电话号码是“12345678933”,假设手机2是电话号码“12345678933”绑定的手机;用户“赵xx”选择“网络电话”拨号控件,触发向联系人“孙xx”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拨打网络电话;此时,可执行以下网络电话拨打流程:
手机1的通信应用向远端服务器发送网络电话拨打请求,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携带:账号1,作为主叫方的手机1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作为被叫方的联系人“孙xx”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或者,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携带:作为主叫方的账号1,作为被叫方的联系人“孙xx”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
远端服务器响应于网络电话拨打请求,向通话中心发送通话请求。如果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携带主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和被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则通话请求中也携带上述主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和被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如果网络电话拨打请求中携带账号1和被叫方电话号码“12345678933”,则远端服务器获取账号1关联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相应的,通话请求中携带账号1关联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作为主叫方号码,还携带被叫方号码“12345678933”。
其中,如果电子设备绑定有2个电话号码,通信应用可以选择预设的默认电话号码或者自主选择1个电话号码,例如选择最近一段时间内使用频率高、使用时长长的电话号码。
通话中心响应于通话请求,回拨主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11”和被叫方的电话号码“12345678933”,也即分别向手机1和手机2发送通话请求;
手机1和手机2分别接收到来电请求,用户“赵xx”在手机接听电话,用户“孙xx”在手机2接听电话,则手机1和手机2之间通过通话中心建立通话连接,实现通话,也即用户“赵xx”和“孙xx”之间实现通话。
可选地,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每次进行数据交互之前一般需要进行鉴权,如果本次数据交互之前还没有进行鉴权,则本步骤中接收到针对于控件的选择操作之后,触发通信应用发起通话之前,第一应用可以获取通信应用的鉴权信息、对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或者,通信应用也可以对第一应用进行鉴权,或者,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相互鉴权,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第一应用和通信应用之间已经进行过鉴权,本步骤中也可以再次进行鉴权。
图1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框图。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安卓(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层,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
应用层(Application,App)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13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通话业务应用、通讯录应用等。另外,应用层又可以分为界面、逻辑和数据三个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其中,界面模块用于信息展示,以供用户交互;逻辑模块用于信息处理;数据模块用于数据的存储。
具体的,如图13所示,界面模块包括:
通话相关界面处理模块,用于显示通话相关界面。通话相关界面可以包括:来电界面、去电界面、通话中界面等。
通话记录主界面处理模块,用于显示通话记录主界面。
搜索框界面处理模块,用于显示搜索框界面。
详情界面处理模块,用于显示通话详情界面和联系人详情界面。
逻辑模块包括:
详情处理模块,用于进行通话详情相关的数据处理。
搜索处理模块,用于进行联系人搜索相关的数据处理。
通话处理模块,用于进行通话相关处理,例如来去电相关数据处理、以及通话记录处理等。
第一鉴权认证模块用于对通信应用进行鉴权。
第二鉴权认证模块是通信应用的鉴权认证模块,用于对与通信应用进行数据交互的其他应用进行鉴权。
企业数据模块用于存储通信应用中已登录的账号下的联系人信息,和/或,已登录账号关联企业的员工信息。
其中,第二鉴权认证模块和企业数据模块可以是通信应用中的模块。
框架层(Framework,FWK)为应用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如图10所示,框架层包括:数据变化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安装/卸载监听模块,用于监听第三方应用的安装和卸载;联系人数据库,用于存储通话记录以及联系人信息。框架层还可以包括数据库协议框架、绘制渲染模块等。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图13中所示的传输通道模块、以及显示处理模块等。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可以包含显示驱动,IPC通信,音频驱动等。
图1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上述电子设备的软件结构的信息处理方法。如图14所示,可用于实现本申请信息处理方法,具体的,白名单识别模块用于实现对于白名单的更新;签名校验模块和白名单识别模块配合用于实现对于应用的鉴权;数据变化监听模块、签名校验模块和白名单识别模块用于实现基于第三方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变化的白名单更新,安装/卸载监听模块、签名校验模块以及白名单识别模块用于实现基于第三方应用安装/卸载的白名单更新,签名校验模块和联系人数据库用于实现联系人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新。
鉴权模块、企业数据模块可以是通信应用中的模块。
与上述实施例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1500可以包括: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及通信单元1503。其中,处理器1501、存储器1502及通信单元1503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存储器15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501用于从存储器1502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
其中,通信单元1503,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从而使电子设备可以与其它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1501,为存储设备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5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以执行电子设备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
存储器15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它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它磁存储设备,或者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它介质等。
上述处理器1501可以和存储器1502合成一个处理装置,更常见的是彼此独立的部件,处理器1501用于执行存储器1502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上述功能。具体实现时,该存储器1502可以集成在处理器1501中,或者,独立于处理器1501。
当存储器1502中的执行指令由处理器15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1500能够执行上述图3至图14所示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具体可参考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和中央处理器,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中央处理器与所述非易失性存储介质连接,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实现本申请图3至图14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图3至图14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本申请图3至图14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以下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以下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应用获取通话对端的第一电话号码;所述第一应用是系统应用;
触发第二应用获取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根据预设白名单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所述白名单中记录第三方应用的鉴权信息;所述第二应用是系统应用,所述第三应用是第三方应用;
在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三应用获取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描述信息;所述第一用户描述信息用于记录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用户的信息;
所述第一应用在所述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相关界面中显示所述第一用户描述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应用显示第一界面,所述第一界面是所述第四应用中基于电子设备的通讯录进行联系人搜索的界面;所述第一界面包括第一控件;
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一控件的第一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一操作,所述第四应用触发所述第二应用获取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从所述第一界面跳转至第二界面,所述第二界面是所述第三应用中基于所述第三应用记录的联系人信息进行联系人搜索的界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五应用显示第三界面,所述第三界面显示有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所述第三界面包括第二控件;
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二控件的第二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二操作,所述第五应用触发所述第二应用获取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触发所述第三应用基于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发起通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六应用显示第四界面,所述第四界面显示有第一电话号码的通话记录;所述第四界面包括第三控件;
检测到针对所述第三控件的第三操作;
响应于所述第三操作,所述第六应用触发所述第二应用获取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
在所述第二应用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后,从第四界面跳转至所述第三应用中的第五界面,所述第五界面显示有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在所述第三应用中关联的联系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应用的包名和/或签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包括所述第三应用的包名和签名时,所述根据预设白名单对所述第三应用的鉴权信息进行鉴权,包括:
所述第二应用从预设白名单中查找到所述第三应用的包名;所述白名单中记录应用的包名和签名;
所述第二应用比对所述白名单中所述第三应用的包名对应的签名与所述鉴权信息中所述第三应用的签名一致。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用从所述第三应用获取所述第一电话号码对应的第一用户描述信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二应用向所述第三应用发送鉴权请求消息,所述鉴权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的鉴权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三应用对所述第一应用的鉴权信息鉴权成功。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应用的安装和卸载信息;
在监听到所述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七应用的安装或者卸载信息后,更新所述白名单中所述第七应用的安装卸载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监听到所述白名单中记录的第七应用的安装或者卸载信息后,还包括:
删除第一数据库中与所述第七应用相关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库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通话记录和联系人信息的数据库。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监听所述白名单中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所述第八应用是标记为已安装的应用;
在监听到所述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后,更新所述白名单中所述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监听所述白名单中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变化信息,包括:
向所述第八应用发送监听请求消息,所述监听请求消息用于向所述第八应用注册开放能力信息变化的监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更新第一数据库中与所述第八应用的开放能力信息相关的数据,所述第一数据库是电子设备中用于存储通话记录和联系人信息的数据库。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应用是系统应用。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应用是系统应用。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应用是系统应用。
1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和用于执行程序指令的处理器,其中,当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该处理器执行时,触发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668439.1A 2021-06-16 2021-06-1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105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8439.1A CN11381053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68439.1A CN11381053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535A CN113810535A (zh) 2021-12-17
CN113810535B true CN113810535B (zh) 2022-08-30

Family

ID=7889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68439.1A Active CN113810535B (zh) 2021-06-16 2021-06-16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5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5183B (zh) * 2022-05-09 2023-09-19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 基于5g消息的鉴权方法及鉴权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074B (zh) * 2013-09-11 2018-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来电信息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897586B (zh) * 2016-08-04 2020-01-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权限管理方法与装置
KR101945453B1 (ko) * 2017-06-05 2019-04-17 주식회사 티피코리아 모바일 단말기에서 전화 애플리케이션의 상태를 확인하는 방법
CN108920972A (zh) * 2018-07-19 2018-11-30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多应用的pdc数据接口系统
CN110417724B (zh) * 2019-05-15 2021-06-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应用程序登录态联合鉴权的方法、系统、服务器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535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2297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ler identification customization and remote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812650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ely managing data stored on mobile devices, such as enterprise mobility data
US7089313B2 (en) Protocol independent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CN102739868A (zh) 移动终端的丢失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795174B (zh) 一种应用程序接口调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104412A (zh) 账户权限管理方法、管理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MX2008010234A (es) Un metodo y sistema para mejorar llamadas de voz, tal como mejorar llamadas de voz con servicios de datos.
US20140099923A1 (en) Subscriber device unlock
CN107710725B (zh) 用于通过电话号码验证用户的方法和系统
US1108241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channel authentication
WO2022262397A1 (zh) 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A2782005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global directory service
CN113810535B (zh) 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568542A (zh) 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0730446A (zh) 一种登录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022027B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解锁方法和装置
US10616418B2 (en) Dynamically generated call triggers
US11503456B1 (en) Maintaining electronic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eSIM) profiles across multiple mobile network operators (MNOs)
US20090254669A1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secure device
CN113821284B (zh) 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JP2010525627A (ja) エンドユーザの端末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ベース更新を通知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2738329B (zh) 一种数据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96256B (zh) 界面显示方法和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709803A (zh) 一种防止越权办理业务的方法和系统
US20170163816A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