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7884A -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7884A
CN113807884A CN202110961438.6A CN202110961438A CN113807884A CN 113807884 A CN113807884 A CN 113807884A CN 202110961438 A CN202110961438 A CN 202110961438A CN 113807884 A CN113807884 A CN 113807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
curve
power grid
constructing
co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14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7884B (zh
Inventor
孙可
王蕾
刘曌煜
王坤
钟宇军
戴攀
刘林萍
杨运国
周晓菲
张曼颖
黄晶晶
胡哲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14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7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7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7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4Fourier, Walsh or analogous domain transformations, e.g. Laplace, Hilbert, Karhunen-Loeve, transfor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06Q30/0206Price or cost determination based on market fact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8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 Y02P80/2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for sector-wide applications using renewable energ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计及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构造了频域负荷曲线和用能成本曲线,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了电网向园区输入电能曲线和耦合点变压器容量极限包络曲线,通过变压器容量分档评估的原则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合理确定和配置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通过本申请避免了依据典型日或运行方式定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避免了依据随机模拟定容而造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能量交互关系模糊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综合能源系统规划技术领域,特别的,尤其涉及一种园区综 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面向终端清洁、优质用能需求,综合能源系统被视为改善能源结构、提 高能源效率的关键技术,近年来综合能源系统规划与构建方法的相关研究被 广泛开展,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作为综合能源系统规划的重 要基础,相关研究也是热门课题。然而,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常规综合 能源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化特征,需有效区分,同时,现有关于综合能源系统 规划方法对系统的离、并网边界和系统与电网的能量交互关系研究不足,因 而无法合理配置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的变压器容量。因此,关于农业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的研究亟待开展。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一方面,城镇区域与乡村地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差 异化特征明显,城镇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直接从能源公司主网购入能量以满足 终端冷热电综合能源需求,重点针对多能负荷的不确定性,开展能源转化设 备选型与定容研究。而乡村地区,特别是乡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园区,区域太 阳能和生物质能具备一定的就地供能潜力,且由于负荷体量通常远小于城镇 区域,乡村综合能源系统需在充分考虑源荷就地供需关系的基础上,研究综 合能源系统与电网的能量交互关系,从而合理配置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的变压器容量。另一方面,关于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的能量交互关系 和与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研究,基于典型日的常规方法通过对长时间尺度 下能量供需两侧数据的聚类分析,形成典型日源荷特性曲线并确定供需关系, 进而可确定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的能量交互关系,以典型日的电网接入容量 为依据配置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基于运行方式的常规方法思路类似于典型日 方法,通过形成系统典型运行方式下的源荷供需关系,分析综合能源系统与 电网的能量交互关系并配置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基于随机模拟的评估方法可有效分析就地能源供给不确定性和负荷水平不确定性,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 与电网耦合的能量交互关系和与电网接入容量的动态评估。
综上所述,关于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的能量交互关系和与电网接入 容量确定方法研究,常规方法可以通过典型日或者最大运行方式进行确定, 配置耦合点电力变压器容量时易造成容量闲置,造成更大的空载损耗;而随 机模拟的方法可以模拟动态变化的过程,但相互关联变量的耦合关系不确定, 难以反应真实过程。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内容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 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包括:
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曲线,确定所述园区 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 收益曲线;
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并计算各典型场景 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 均值;
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并基于二维 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 线;
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构造 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 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 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 数,包括: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 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 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 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 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包括: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 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 傅里叶级数。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 曲线,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 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收益曲线;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 并计算各典型场景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 及光伏发电净收益均值;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 叶级数,并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 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线;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 量和能耗费用,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 包络线;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 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 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 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 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 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 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 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 傅里叶级数。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 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上述所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 入容量确定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 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 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 行如上述所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本申请所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通过计 及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构造了频域负荷曲线和用能成本曲线, 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了电网向园区输入电能曲线和耦合点变压器 容量极限包络曲线,通过变压器容量分档评估的原则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合 理确定和配置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通过本申请避免了依据 典型日或运行方式定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避免了依据随机模拟定容 而造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能量交互关系模糊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 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 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 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农业园区全年电负荷、热负荷及光伏发电情 况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农业园区全年生物质产量及供热情况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农业园区用能成本及光伏净收益曲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网向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 线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基于变压器容量极限包络线的定容过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装 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 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 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 量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园区综合能 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1: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曲线,确定所 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本步骤中,构造离散傅里叶函数中关于园区与电网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 的变量,涵盖园区电、热负荷,光伏发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电等源荷全 元素。
第一、园区热负荷及其用能成本,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61
和 Cth(t)=cthPth(t),式中,Pth(t)表示园区热负荷,单位kWh,Pth,i(t)表示园区 第i个用热单元的热负荷,园区共k个用热单元。Cth(t)表示热负荷的用能成本, 单位元,cth为供热单价。
第二、园区电负荷及其用能成本,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71
和CL(t)=cLPL(t), 式中,PL(t)表示园区热负荷,单位kWh,PL,i(t)表示园区第i个用电单元的电 负荷,园区共k个用电单元。Cth(t)表示电负荷的用能成本,单位元,cL为供 电单价。
第三、生物质转化为等值热能量的功率、处理成本及收益, PB(t)=ηth1γBmB1(t)+ηth2mB2(t)、CB(t)=cB1mB1(t)+cB2mB2(t)和 CBen(t)=cthPB(t)-CB(t),式中,PB(t)表示生物质转化为等值热能量的功 率,单位kWh。mB(t)表示生物质质量,单位kg。ηth1表示粪便类生物质发酵 气体热转化效率,为一折算系数,单位m3/kwh。ηth2表示秸秆类生物质直燃 热转化效率,为一折算系数,单位kg/kWh。γB为沼气产率。CB(t)表示生物质 处理成本,cB1和cB2分别表示粪便类和秸秆类生物质单位处理成本。CBen(t) 表示生物质供热的收益,单位元。
第四、光伏发电功率及其净收益,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73
和 CS(t)=(cL+cS-cA)PS(t),式中,PS(t)表示园区光伏发电功率,单位kWh, PS,i(t)表示园区第i个光伏单元的发电功率,园区共d个用电单元。CS(t)表示 园区光伏发电净收益,单位元,cS和cA分别表示光伏度电补贴价格和运维成 本。
第五、变压器容量及其能耗费用,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74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75
式中,PDN(t)表示电网向综合能源系统输入功 率,单位kWh,λth表示电-热效率,PN表示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 表示取整运算。CN表示变压器的能耗费用,单位元。
S102: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光伏发电曲线 及其净收益曲线。
S103: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并计算各典 型场景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及光伏发电 净收益均值。
本步骤中,根据农业园区用能结构和成本情况,构建农业园区综合能源 系统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计算各典型场景下农业园区的负荷均值、成本均 值、收益均值。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 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 傅里叶级数,如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81
式中, u1表示电负荷均值,v1表示用电成本均值。u2表示总热负荷均值,v2表示用 热成本均值。u3表示光伏功率均值,v3表示净收益均值。
S104: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并基 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 鲁斯曲线。
本步骤中,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是将图像从空间域转换到频域的变换方 法。图像实质上是二维的数表或矩阵。将空间域(二维灰度数表)的图像转 换到频域(频率数表)能够更直观地观察和处理图像,也更有利于进行频域 滤波等操作。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公式如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82
所示,式中,f(x,y)代表一幅大小为M×N的矩阵,其中x=0,1,2,···,M-1和y=0,1,2,···,N-1。F(u,v) 表示f(x,y)的傅里叶变换,可以转换为三角函数表示方法,其中u和v可用于 确定正余弦的频率。
F(u,v)所在坐标系被称为频域,由u=0,1,2,···,M-1和v=0,1,2,···, N-1定义的M×N矩阵常称为频域矩阵。f(x,y)所在坐标系被称为空间域,由x =0,1,2,···,M-1和y=0,1,2,···,N-1所定义的M×N矩阵常被称为 空间域矩阵。显然频域矩阵的大小与原空间域矩阵大小相同。频域矩阵中每 个点的都代表了一个频率为u和v的函数,这些函数在空间域的组合即为原 函数f(x,y)。相应地,二维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将频域的数表转换为空间域的二 维数表。
二维离散傅里叶逆变换的矩阵形式如f=G1 F G2所示,其中,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091
进一步的,上述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 数,包括: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 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 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 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 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S105: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 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S106: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若所述安德鲁 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执行S107,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 包络线,则执行S108。
S107: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 接入容量。
S108: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 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 统电网接入容量。
为了以实例来说明本申请的发明内容,本申请以浙江某地的一农业产业 园区为例,其全年时间尺度下的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电原始值如图2所 示,图2为农业园区全年电负荷、热负荷及光伏发电情况示意图,时间分辨 率均为1h。园区生物质主要为秸秆和畜禽粪便,全年主要依靠畜禽粪便发酵 气体就地转化供热,在10月末秸秆作物秋收期,秸秆热转化将带来额外的热 能供应,生物质产量及供热情况如图3所示。
模型中各类型参数如表1所示。
表1模型参数表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101
首先,基于各成本及收益模型,构造总热负荷用能成本曲线、电负荷用 能成本曲线、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如图4所示。该地区峰谷分式电价分别 为0.8和0.35元/kWh,除生物质供热外,均采用电采暖。
其次,计及全年8760个时间断面,确定典型场景下的功率均值和成本均 值,场景说明如表2所示,均值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负荷单位为kW,成 本及收益单位为元。
表2场景说明表(每种场景涉及多个时间断面)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111
表3各类原始曲线均值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112
然后,基于各典型场景下功率和成本均值,基于式
Figure BDA0003222184440000121
生成傅里叶级数,基于二 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线,如 图5所示。
接着,基于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 并结合构建的各典型场景农业园区用能情况,构造极限包络线,如图6所示。 其中,PN1=850kVA,PN2=950kVA,PN3=1150kVA。
由图6可知,在变压器容量为850kVA和950kVA的情况下,存在极限包 络线无法完全包裹的情况,因此,将变压器容量增加一档,并重新构造极限 包络线。最后,可得到极限包络线完全包裹的边界情况,并可确定电网向此 农业园区输入电能时耦合点的变压器容量应为1150kVA。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通过 计及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构造了频域负荷曲线和用能成本曲 线,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了电网向园区输入电能曲线和耦合点变 压器容量极限包络曲线,通过变压器容量分档评估的原则和数据可视化技术, 合理确定和配置农业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通过本申请避免了依 据典型日或运行方式定容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避免了依据随机模拟定 容而造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能量交互关系模糊的问题。
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确定方法,本实施例对应公开了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装 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71,用于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 热曲线,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第二处理单元72,用于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 区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收益曲线;
第三处理单元73,用于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 景,并计算各典型场景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 值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均值;
第四处理单元74,用于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 里叶级数,并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 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线;
第五处理单元75,用于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 容量和能耗费用,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 限包络线;
第六处理单元76,用于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 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 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处理单元74用于: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 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 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 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 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处理单元74用于: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 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 傅里叶级数。
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上 述第一处理单元、第二处理单元和第三处理单元等均作为程序单元存储在存 储器中,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上述程序单元来实现相应的功能。
处理器中包含内核,由内核去存储器中调取相应的程序单元。内核可以 设置一个或以上,通过调整内核参数来达到避免依据典型日或运行方式定容 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也避免依据随机模拟定容而造成的综合能源系统与 电网耦合能量交互关系模糊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 执行时实现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 述程序运行时执行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该电子设备80包括至 少一个处理器801、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802、总线803; 其中,所述处理器801、所述存储器802通过所述总线8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801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802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上述的所述园区 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本文中的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PC、PAD、手机等。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 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方法步骤的程序:
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曲线,确定所述园区 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 收益曲线;
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并计算各典型场景 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 均值;
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并基于二维 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 线;
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构造 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 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 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进一步的,所述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 数,包括: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 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 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 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 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更进一步的,所述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包括: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 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 傅里叶级数。
本申请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 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 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 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 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 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 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存储器和总 线。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等。
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 (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 存储器包括至少一个存储芯片。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 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 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 (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 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 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 (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 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 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 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 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 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 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 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 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 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 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 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 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 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曲线,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收益曲线;
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并计算各典型场景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均值;
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并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线;
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包括: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包括: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傅里叶级数。
4.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构造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热负荷曲线和生物质供热曲线,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总热负荷曲线;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构造园区电负荷曲线及用电成本曲线,并构造园区光伏发电曲线及其净收益曲线;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构建园区计及用能功率和成本的典型时间断面场景,并计算各典型场景下的用能负荷均值、用能成本均值、光伏发电功率均值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均值;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各组功率和成本均值,构造各典型场景的傅里叶级数,并基于二维离散傅里叶反变换构造电网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输入电能的安德鲁斯曲线;
第五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和能耗费用,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
第六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极限包络线与所述安德鲁斯曲线进行对比;
若所述安德鲁斯曲线未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根据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若安德鲁斯曲线超过所述极限包络线,则调整所述电网耦合点变压器容量重新构造面向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与电网能量交互关系的极限包络线,再次计算确定所述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构建离散傅里叶函数,所述园区与电网的净能量交互影响因素的变量包括:电负荷、热负荷、光伏发电、生物质供热和电网供热源荷全元素;
通过反变换构建不同方案的曲线组;
获取农业园区现场记录数据以及负荷及用能成本计算模型;
构造总热负荷、电负荷、光伏发电曲线,构造总热负荷用成本、电负荷用能成本以及光伏发电净收益曲线;
依据农业园区负荷和用能成本结构,构建农业园区典型用能场景求解各典型场景的功率均值、成本均值、收益均值;
基于三组负荷及成本均值参数,构造傅里叶级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处理单元用于:
以电负荷均值和用电成本均值为基波参数、以总热负荷均值和用热成本均值为二次谐波参数、以光伏功率均值和净收益均值为三次谐波参数,构建傅里叶级数。
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包括存储的程序,其中,在所述程序运行时控制所述存储介质所在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处理器连接的至少一个存储器、总线;其中,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
CN202110961438.6A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07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438.6A CN113807884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438.6A CN113807884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7884A true CN113807884A (zh) 2021-12-17
CN113807884B CN113807884B (zh) 2024-05-14

Family

ID=78941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1438.6A Active CN113807884B (zh) 2021-08-20 2021-08-20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78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0073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清华大学 多组分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1741A1 (en) * 2014-10-21 2016-04-28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determination for micro grid, and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IT201600123131A1 (it) * 2016-12-05 2018-06-05 Exergy Spa Processo e impianto a ciclo termodinamico per la produzione di potenza da sorgenti di calore a temperatura variabile
CN10925547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风电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优化方法
CN109840683A (zh) * 2018-12-21 2019-06-04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多能互补园区能源配置分析的方法
CN109992828A (zh) * 2019-02-22 2019-07-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10264088A (zh) * 2019-06-24 2019-09-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分配方法及计算机装置
WO2019200662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东北大学 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稳定评估与静态控制方法
CN111404183A (zh) * 2020-04-22 2020-07-1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储能协同配置方法、程序、系统与应用
CN111400641A (zh) * 2019-11-29 2020-07-1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11539572A (zh) * 2020-04-26 2020-08-14 湖南大云新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光沼微能源网的优化规划方法
CN111738502A (zh) * 2020-06-15 2020-10-02 上海交通大学 促进富余风电消纳的多能互补系统需求响应运行优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61741A1 (en) * 2014-10-21 2016-04-28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Limited System,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pacity determination for micro grid, and tangibl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IT201600123131A1 (it) * 2016-12-05 2018-06-05 Exergy Spa Processo e impianto a ciclo termodinamico per la produzione di potenza da sorgenti di calore a temperatura variabile
WO2019200662A1 (zh) * 2018-04-20 2019-10-24 东北大学 电-热-气综合能源系统的稳定评估与静态控制方法
CN109255471A (zh) * 2018-08-17 2019-01-22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风电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扩展规划优化方法
CN109840683A (zh) * 2018-12-21 2019-06-04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用于多能互补园区能源配置分析的方法
CN109992828A (zh) * 2019-02-22 2019-07-09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热电联产设备容量配置方法和系统
CN110264088A (zh) * 2019-06-24 2019-09-2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分配方法及计算机装置
CN111400641A (zh) * 2019-11-29 2020-07-10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含蓄热式电采暖的综合能源系统日前优化调度方法
CN111404183A (zh) * 2020-04-22 2020-07-10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多元储能协同配置方法、程序、系统与应用
CN111539572A (zh) * 2020-04-26 2020-08-14 湖南大云新能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光沼微能源网的优化规划方法
CN111738502A (zh) * 2020-06-15 2020-10-02 上海交通大学 促进富余风电消纳的多能互补系统需求响应运行优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E XIANG等: "Optimal Sizing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 in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Using Fourier–Legendre Series Based State of Energy Func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 vol. 33, no. 2, 30 November 2017 (2017-11-30), pages 2313 *
刘晓鸥: "区域综合能源系统运行调度与优化规划",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2021, 15 June 2021 (2021-06-15), pages 039 - 11 *
吴勇等: "考虑电/热/气耦合需求响应的多能微网多种储能容量综合优化配置",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 48, no. 16, 16 August 2020 (2020-08-16), pages 1 - 10 *
徐夏怡等: "考虑新建工业园区用能不确定性的"源-储"鲁棒优化配置", 《软件》, vol. 41, no. 08, 15 August 2020 (2020-08-15), pages 62 - 66 *
沈美燕等: "考虑效益耦合和时序关联特性...电网规划项目多阶段双Q优选", 《电力自动化设备》, vol. 40, no. 6, 10 June 2020 (2020-06-10), pages 22 - 28 *
王云龙: "基于太阳能和生物质耦合的综合能源系统模拟及经济性分析",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Ⅱ辑)》, no. 2021, 15 January 2021 (2021-01-15), pages 041 - 13 *
王尧等: "考虑风电与光伏机组出力下农村微网系统运行优化模型研究",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vol. 50, no. 02, 23 January 2020 (2020-01-23), pages 82 - 91 *
王海洋等: "基于主从博弈的社区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协同优化运行策略",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vol. 40, no. 17, 5 September 2020 (2020-09-05), pages 5435 - 5445 *
葛维春等: "《现代电力系统功率自动控制》", vol. 1, 31 August 2020,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pages: 225 - 255 *
郑伟民等: "考虑多能流广义储能作用的配电网协调规划", 《电力自动化设备》, 1 April 2021 (2021-04-01), pages 1 - 10 *
陈灵敏等: "计及综合需求响应的冷热电联供独立微网容量优化配置模型", 《南方电网技术》, vol. 13, no. 10, 20 October 2019 (2019-10-20), pages 44 - 53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0073A (zh) * 2023-11-22 2023-12-26 清华大学 多组分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290073B (zh) * 2023-11-22 2024-02-13 清华大学 多组分系统的资源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7884B (zh) 2024-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When weather matters: IoT-based electrical load forecasting for smart grid
Cong An optimization model for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a perspective of maximum utilization
Ndawula et al.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in power networks under uncertainty from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Feng et al. Solution sensitivity-based scenario reduction for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Agamah et al. A heuristic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algorithm for load-leveling and peak demand reduction using energy storage systems
WO2009103020A2 (en) Renewable energy deli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150600A (zh) 一种电网安全分析系统
Jones et al. Evaluation of distributed building thermal energy storage in conjunction with wind and solar electric power generation
Hall et al. Initial perspective on a 100% renewable electricity supply for Prince Edward Island
Azaioud et al. A low-voltage DC backbone with aggregated RES and BESS: Benefits compared to a traditional low-voltage AC system
Veremiichuk et al. Energy hub function optimization models during ukrainian energy resources market liberalization
Reddy et al. Profit-based conventional resource scheduling with renewable energy penetration
CN113807884B (zh) 一种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电网接入容量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4167731B (zh) 一种多区域多元电源协调规划方法
CN110414776B (zh) 分行业用电特性快速响应分析系统
CN115983733B (zh) 基于水位控制的电力市场出清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Göke AnyMOD–A graph-based framework for energy system modelling with high levels of renewables and sector integration
Fiorentzis et al. Improving reliability indices of the autonomous power system of Crete island utilizing extended photovoltaic installations
Sa’ed et al. Effect of demand side management on the operation of pv-integrated distribution systems
CN112865101A (zh) 一种考虑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线性化交易方法
CN114595591A (zh)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针对工业设施的负荷分解方法和装置
CN114358617A (zh) 一种基于电力数据的工业经济发展动态分析评估方法
Mihaela et al. Smart Hub Electric Energy Data Aggregation Platform for Prosumers Grid Integration
Micallef et al. Renewable Energy Communities in Islands: A Maltese Case Study
CN110768294A (zh) 一种分布式电源随机调度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