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6296A -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6296A
CN113806296A CN202010549975.5A CN202010549975A CN113806296A CN 113806296 A CN113806296 A CN 113806296A CN 202010549975 A CN202010549975 A CN 202010549975A CN 113806296 A CN113806296 A CN 1138062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rival
seismic data
file
arrivals
record nu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499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海伟
段文超
陈金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Sinopec Geophysical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5499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62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62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62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3File access structures, e.g. distributed ind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6File or folder operations, e.g. details of user interfa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4Redundancy elimination performed by the file system
    • G06F16/1748De-duplication implemented within the file system, e.g. based on file seg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差评初至;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通过去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通过索引文件信息直接确定差评初至地震数据中的位置,进而快速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从而避免了每次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差评初至文件时,都需要遍历地震数据,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Description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常规的地震数据处理的初至拾取流程,在初至拾取之后,需要对拾取的初至进行质量检查。初至的质量检查一项及其繁琐耗时的工作,处理人员需要对每个地震数据文件,逐炮翻检查看初至拾取的质量,而这个过程中,大多数炮的初至是不需要修改的,会耗费很多无用功。据统计,一个熟练的处理员一天也仅能检查数百炮,在地震采集数据规模呈指数增长的高分辨勘探中,工区炮数常为几万炮,甚至超过十万炮。这种情况下,无疑会耗费巨大的人力与物力,因此如何将这些初至不佳炮的数据集中提取出,让用户直接修改,使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包括: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地震数据;
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
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
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包括:
差评初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差评初至;
野外记录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初至文件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数据;
记录号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索引文件信息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上述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去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通过索引文件信息直接确定差评初至地震数据中的位置,进而快速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从而避免了每次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差评初至文件时,都需要遍历地震数据,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B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初至质控文件的展示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的快速提取差评初至流程示意图;
图6A为一个实施例中差评初至抽取前结果展示示意图;
图6B为一个实施例中差评初至抽取后结果展示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提供了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其包括:
步骤110,获取差评初至。
具体地,地震波波前到达某个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检波器检测到质点振动的时刻称为波的初至时间,简称初至。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一般也叫初至。
本实施例中,从地震数据中该获取差评初至。具体地,首先获得地震数据中的初至,随后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从初至中确定差评初至。本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可以是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是多个地震数据文件,当地震数据文件为多个时,则从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所构成的地震数据中获得所有的差评初至。应该理解的是,质量评价因子用于对初至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初至的质量的好与坏。这样,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即可获得质量较差的初至,即差评初至。
步骤120,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具体地,该野外记录号(FFID)为地震数据中的炮的记录号。地震数据中,每一炮均具有唯一的野外记录号。每一炮中包括至少一个初至,比如,每一炮中包括多个初至。在一炮中,只要存在一个差评初至,则可认为该炮的初至为差评初至,因此,在获得差评初至后,则可获取差评初至对应的炮的野外记录号。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读取预先建立的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差评初至对应的野外记录号。
步骤130,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该索引文件信息为预先建立,根据地震数据和地震数据中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创建而生成。该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各野外记录号的初至文件在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地获取初至文件,进而将初至文件提出。被提取的初至文件即为差评初至文件。应该理解的是,在前述步骤中获得的差评初至,仅仅是获得该差评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以及差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而并未获得该差评初至的文件。本步骤中,通过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从繁多的地震数据中快速定位差评初至的位置,进而将差评初至的初至文件获得,并提取。
本步骤中,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并且获得初至对应的地震数据,输出该初至文件以及地震数据。
在传统的差评初至提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遍历,而当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文件较多时,则需要分别对各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以查找到差评初至,导致效率较低。相较于传统的获取差评初至文件,本实施例中,无需对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能够快速定位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去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通过索引文件信息直接确定差评初至地震数据中的位置,进而快速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从而避免了每次在地震数据中查找差评初至文件时,都需要遍历地震数据,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B所示,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步骤101,获取地震数据。
具体地,地震数据可以是包括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本步骤中,获取各地震数据文件。
步骤102,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获取地震数据文件中,每一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该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即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记录了该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具体地,本步骤中,获取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通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不仅能够精确地获知炮的位置,还能够充分地获得炮内的各初至文件,避免获取炮的数据不完整。
步骤103,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本步骤中,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位置信息,建立索引文件信息。比如,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该索引文件信息用于记录并指示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比如,该索引文件信息通过哈希表记录。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用于索引的哈希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包含单个野外记录号的记录信息,比如包含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以及道数等信息,随后对地震数据的整体进行遍历,获取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并且根据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信息以及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建立一个哈希表。这样,通过在对差评初至文件获取前建立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使得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更为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的第一索引文件信息;根据初至质控文件读取质控文件,根据质控文件第二索引文件信息,该第二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以及各初至对应的野外记录号。
本实施例中,建立两个哈希表,一个为记录地震数据中野外记录号的炮的位置信息的哈希表,即第一索引文件信息,另一个为记录质控文件的野外记录号的哈希表,即第二索引文件信息。通过两个哈希表,能够快速的对差评初至文件进行定位,提高提取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索引文件信息后,删除索引文件信息内的重复的地震数据文件,具体地,将多个重复的地震数据文件中删除至剩一个,这样,能够使得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更精简,且提高了后续的差评初至文件的查找效率。具体地,在建立索引文件信息后,以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为单位进行循环,然后通过哈希表获取地震数据文件名为键,其对应所有的野外记录号,这样在该循环内,循环读取第二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文件与初至文件。
为了获取差评初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获取多个初至;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具体地,质量评价因子用于评价初至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对地震数据文件中的各初至进行评价,获得一个包含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各炮野外记录号以及初至质量评价因子的初至质控文件。如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该初至质控文件包含三列数据,三列数据分别为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初至对应的炮的以外记录号以及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通过该初至质控文件,即可获得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基于初至质控文件中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对初至质控文件的各初至进行排序,使得质量评价因子由高至底排列,质量评价因子较高的初至为较差的初至,而质量评价因子较低的初至为较佳的初至,这样,使得较差的初至能够排在初至质控文件的前面展示,便于从初至质控文件中筛选出差评初至。比如,按照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在排序中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排在预设顺序前的多个差评初至,也就是说,将排在前面的若干各初至作为差评初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获取多个初至;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本实施例中,同样的,可通过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多个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对应的炮的以外记录号以及质量评价因子,在获得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后,由于质量评价因子越大,则表明初至的质量越差,本实施例中,将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定义为差评初至,因此,通过筛选出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即可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A和图1B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比如,图1B的步骤101至步骤103可以是在步骤110之前执行,也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是在步骤110之前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快速按炮提取差评初至的思路:1、首先根据初至质量的评价因子,获取差评初至炮的文件名与炮的野外记录号(在文件中是唯一的),在此基础上,对差评炮按地震数据文件进行分类,按文件抽取差评炮地震数据、初至数据。
当前初至拾取的文件一般存为二进制格式,文件与原始地震数据文件一一对应。同时对整个工区而言,有一个总的初至质控文件写出每炮的初至质量评价,包括以下内容:该炮数据属于哪个地震数据文件,同时该炮的野外记录号(FFID),FFID在整个工区应为唯一值,最后是初至质量评价值。由于整个工区中初至不佳炮,只是少数一部分,而在该文件中,包含所有的地震数据,因此首先需要对所有的地震数据文件进行过滤,根据设置的阈值,留下所需的炮的文件号与FFID号,同时为了方便用户查看差评初至,本发明对初至质量的品质因子进行了排序,最差炮的初至排在最前,得到差评初至的文件,形如图4所示:
具体地,图4中的差评初至文件,只需要读取该文件中的前两列,因为提取地震数据文件与初至数据,并不需要初至质量信息。针对这种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即是按列读取文件与FFID,并抽取对应的地震数据与初至数据。但是显而易见的两个问题是,1、同一地震数据文件中,不同炮对应的地震数据文件、初至文件会被程序反复的打开、关闭并进行读取;2、当找到地震数据文件之后,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遍历,来寻找对应FFID的地震数据在整个文件的位置,进行读取并写出,这个问题对于初至文件同样存在;假设按顺序查找每炮数据耗时为O(1),对存在N炮数据的情况,查找地震数据以及初至数据的平均耗时,很容易可以得到为O(N/2),这种行为势必是非常低效的。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方法,按文件读取该文件中所有的初至不佳炮的地震数据、初至数据。
以下是建立索引的哈希表的过程:
1)第一步对上述的地震数据、初至数据文件分别建立索引文件:由于地震数据的格式是已知的,因此首先对地震数据文件建立索引文件,建立索引文件的原理如下,首先创建一个数据结构,包含单个FFID的记录信息,如该FFID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终止位置,道数等信息;其次对地震数据的整体做遍历,获取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最终建立一个哈希表,对应的键值对即为FFID号与该炮的数据结构;这样在任意输入FFID号之后,可以以O(1)的时间复杂度获取该炮的信息;同理对初至结果文件建立对应的索引,方便获取该炮初至文件;
2)第二步根据初至质控文件读取质控文件,同样地建立一个哈希表,其中键值对分别为地震数据文件名与FFID号。
3)首先通过哈希表去除重复的地震数据文件名,以文件名为单位进行循环,然后通过哈希表获取地震数据文件名为键,其对应所有的FFID号,这样在该循环内,循环读取第二步中的记录的FFID号对应的地震数据文件与初至文件。这样文件的读取打开即可以做到不再反复打开、关闭;同时使用哈希表,其查找操作时间复杂度为O(1)的特性,也极大地减少了遍历操作带来的性能浪费。
通过本发明方法的应用,可以迅速抽取差评地震数据与对其应的初至数据,通过实际资料的测试,结果正确,效率高,满足用户生产需求。
图5为快速提取差评初至的流程图,我们可以看到,该流程主要分为五个部分:1、读取差评初至文件;2、对读取的差评文件与其FFID建立哈希表;3、获取每个文件里所有差评炮的FFID;4、以文件为单位抽取差评炮的初至与地震数据;5、输出初至与地震数据文件。
应用某地震炮集数据对本文方法进行测:读取图4中的差评文件,对其中的差评地震数据与初至进行提取。原始的炮集文件如下所图6A所示,抽取之后的结果图6B所示,可以发现抽取后,框内的所显示留下的差评炮的炮数比去除之前少了许多,仅保留了差评炮的地震数据。
本发明涉及的方法技术是一项应用在初至拾取业务,对求取到的差评初至数据进行抽取归拢的技术。该技术关键点首先是对地震数据与初至数据分别建立索引文件,其次是通过哈希表建立地震数据文件名与其FFID号的对应关系,最后通过字节流的形式,迅速输出地震数据与初至数据文件。该技术原理简单,实现方便,计算速度快。实际资料的应用也有效地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处理人员不必再逐炮去查找初至差评的炮,为地震资料处理人员在实际生产中节省了大量的时间精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包括:
差评初至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差评初至;
野外记录号获取模块220,用于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初至文件获取模块230,用于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地震波波前到达某个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检波器检测到质点振动的时刻称为波的初至时间,简称初至。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一般也叫初至。
本实施例中,从地震数据中该获取差评初至。具体地,首先获得地震数据中的初至,随后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从初至中确定差评初至。本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可以是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是多个地震数据文件,当地震数据文件为多个时,则从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所构成的地震数据中获得所有的差评初至。应该理解的是,质量评价因子用于对初至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初至的质量的好与坏。这样,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即可获得质量较差的初至,即差评初至。
具体地,该野外记录号(FFID)为地震数据中的炮的记录号。地震数据中,每一炮均具有唯一的野外记录号。每一炮中包括至少一个初至,比如,每一炮中包括多个初至。在一炮中,只要存在一个差评初至,则可认为该炮的初至为差评初至,因此,在获得差评初至后,则可获取差评初至对应的炮的野外记录号。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读取预先建立的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差评初至对应的野外记录号。
具体地,该索引文件信息为预先建立,根据地震数据和地震数据中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创建而生成。该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各野外记录号的初至文件在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地获取初至文件,进而将初至文件提出。被提取的初至文件即为差评初至文件。应该理解的是,在前述步骤中获得的差评初至,仅仅是获得该差评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以及差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而并未获得该差评初至的文件。本步骤中,通过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从繁多的地震数据中快速定位差评初至的位置,进而将差评初至的初至文件获得,并提取。
在传统的差评初至提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遍历,而当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文件较多时,则需要分别对各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以查找到差评初至,导致效率较低。相较于传统的获取差评初至文件,本实施例中,无需对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能够快速定位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数据;
记录号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索引文件信息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具体地,地震数据可以是包括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比如,获取各地震数据文件。
获取地震数据文件中,每一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该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即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记录了该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具体地,获取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通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不仅能够精确地获知炮的位置,还能够充分地获得炮内的各初至文件,避免获取炮的数据不完整。
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位置信息,建立索引文件信息。比如,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该索引文件信息用于记录并指示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比如,该索引文件信息通过哈希表记录。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用于索引的哈希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包含单个野外记录号的记录信息,比如包含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以及道数等信息,随后对地震数据的整体进行遍历,获取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并且根据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信息以及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建立一个哈希表。这样,通过在对差评初至文件获取前建立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使得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更为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建立模块包括:
文件名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
去重复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评初至获取模块包括:
初至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初至;
质量评价因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质量评价因子排序单元,用于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
差评初至获取单元,用于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评初至获取模块包括:
初至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多个初至;
质量评价因子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差评初至获取单元,用于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关于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计算机设备,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其他计算机设备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地震波波前到达某个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检波器检测到质点振动的时刻称为波的初至时间,简称初至。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一般也叫初至。
本实施例中,从地震数据中该获取差评初至。具体地,首先获得地震数据中的初至,随后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从初至中确定差评初至。本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可以是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是多个地震数据文件,当地震数据文件为多个时,则从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所构成的地震数据中获得所有的差评初至。应该理解的是,质量评价因子用于对初至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初至的质量的好与坏。这样,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即可获得质量较差的初至,即差评初至。
具体地,该野外记录号(FFID)为地震数据中的炮的记录号。地震数据中,每一炮均具有唯一的野外记录号。每一炮中包括至少一个初至,比如,每一炮中包括多个初至。在一炮中,只要存在一个差评初至,则可认为该炮的初至为差评初至,因此,在获得差评初至后,则可获取差评初至对应的炮的野外记录号。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读取预先建立的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差评初至对应的野外记录号。
具体地,该索引文件信息为预先建立,根据地震数据和地震数据中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创建而生成。该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各野外记录号的初至文件在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地获取初至文件,进而将初至文件提出。被提取的初至文件即为差评初至文件。应该理解的是,在前述步骤中获得的差评初至,仅仅是获得该差评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以及差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而并未获得该差评初至的文件。通过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从繁多的地震数据中快速定位差评初至的位置,进而将差评初至的初至文件获得,并提取。
在传统的差评初至提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遍历,而当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文件较多时,则需要分别对各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以查找到差评初至,导致效率较低。相较于传统的获取差评初至文件,本实施例中,无需对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能够快速定位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地震数据。
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具体地,地震数据可以是包括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比如,获取各地震数据文件。
获取地震数据文件中,每一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该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即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记录了该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具体地,获取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通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不仅能够精确地获知炮的位置,还能够充分地获得炮内的各初至文件,避免获取炮的数据不完整。
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位置信息,建立索引文件信息。比如,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该索引文件信息用于记录并指示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比如,该索引文件信息通过哈希表记录。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用于索引的哈希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包含单个野外记录号的记录信息,比如包含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以及道数等信息,随后对地震数据的整体进行遍历,获取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并且根据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信息以及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建立一个哈希表。这样,通过在对差评初至文件获取前建立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使得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更为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
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
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具体地,质量评价因子用于评价初至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对地震数据文件中的各初至进行评价,获得一个包含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各炮野外记录号以及初至质量评价因子的初至质控文件。如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该初至质控文件包含三列数据,三列数据分别为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初至对应的炮的以外记录号以及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通过该初至质控文件,即可获得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基于初至质控文件中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对初至质控文件的各初至进行排序,使得质量评价因子由高至底排列,质量评价因子较高的初至为较差的初至,而质量评价因子较低的初至为较佳的初至,这样,使得较差的初至能够排在初至质控文件的前面展示,便于从初至质控文件中筛选出差评初至。比如,按照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在排序中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排在预设顺序前的多个差评初至,也就是说,将排在前面的若干各初至作为差评初至。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本实施例中,同样的,可通过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多个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对应的炮的以外记录号以及质量评价因子,在获得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后,由于质量评价因子越大,则表明初至的质量越差,本实施例中,将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定义为差评初至,因此,通过筛选出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即可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具体地,地震波波前到达某个观测点,在观测点上,检波器检测到质点振动的时刻称为波的初至时间,简称初至。在地震记录上第一个到达的波称为初至波。一般也叫初至。
本实施例中,从地震数据中该获取差评初至。具体地,首先获得地震数据中的初至,随后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从初至中确定差评初至。本实施例中,地震数据可以是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是多个地震数据文件,当地震数据文件为多个时,则从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所构成的地震数据中获得所有的差评初至。应该理解的是,质量评价因子用于对初至的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初至的质量的好与坏。这样,根据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即可获得质量较差的初至,即差评初至。
具体地,该野外记录号(FFID)为地震数据中的炮的记录号。地震数据中,每一炮均具有唯一的野外记录号。每一炮中包括至少一个初至,比如,每一炮中包括多个初至。在一炮中,只要存在一个差评初至,则可认为该炮的初至为差评初至,因此,在获得差评初至后,则可获取差评初至对应的炮的野外记录号。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读取预先建立的初至质控文件,获得差评初至对应的野外记录号。
具体地,该索引文件信息为预先建立,根据地震数据和地震数据中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创建而生成。该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各野外记录号的初至文件在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从而能够快速地获取初至文件,进而将初至文件提出。被提取的初至文件即为差评初至文件。应该理解的是,在前述步骤中获得的差评初至,仅仅是获得该差评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以及差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而并未获得该差评初至的文件。本步骤中,通过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从繁多的地震数据中快速定位差评初至的位置,进而将差评初至的初至文件获得,并提取。
在传统的差评初至提取的过程中,需要对地震数据进行遍历,而当地震数据的地震数据文件较多时,则需要分别对各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以查找到差评初至,导致效率较低。相较于传统的获取差评初至文件,本实施例中,无需对地震数据文件进行遍历,能够快速定位查找到差评初至文件,有效提高了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效率,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地震数据。
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具体地,地震数据可以是包括一个地震数据文件,也可以包括多个地震数据文件,比如,获取各地震数据文件。
获取地震数据文件中,每一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该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即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信息,该位置信息记录了该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具体地,获取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在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通过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不仅能够精确地获知炮的位置,还能够充分地获得炮内的各初至文件,避免获取炮的数据不完整。
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位置信息,建立索引文件信息。比如,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该索引文件信息用于记录并指示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比如,该索引文件信息通过哈希表记录。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地震数据中各野外记录号对应的炮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建立用于索引的哈希表。一个实施例中,创建一个数据结构,该数据结构包含单个野外记录号的记录信息,比如包含该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以及道数等信息,随后对地震数据的整体进行遍历,获取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并且根据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地震数据在整个地震数据文件中的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信息以及每炮对应的数据结构中每个关键字的信息建立一个哈希表。这样,通过在对差评初至文件获取前建立索引文件信息,能够使得差评初至文件的获取更为高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
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
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具体地,质量评价因子用于评价初至的质量。本实施例中,对地震数据文件中的各初至进行评价,获得一个包含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各炮野外记录号以及初至质量评价因子的初至质控文件。如图4所示,一个实施例中,该初至质控文件包含三列数据,三列数据分别为初至所在的地震数据文件的文件名称、初至对应的炮的以外记录号以及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通过该初至质控文件,即可获得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基于初至质控文件中各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对初至质控文件的各初至进行排序,使得质量评价因子由高至底排列,质量评价因子较高的初至为较差的初至,而质量评价因子较低的初至为较佳的初至,这样,使得较差的初至能够排在初至质控文件的前面展示,便于从初至质控文件中筛选出差评初至。比如,按照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在排序中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排在预设顺序前的多个差评初至,也就是说,将排在前面的若干各初至作为差评初至。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差评初至;
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获取地震数据;
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包括起始位置、终止位置和道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
检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是否存在重复,当检测到所述索引文件信息内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存在重复,将重复的地震数据的文件名称中的多个删除,仅保留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对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进行排序;
基于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的排序结果,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差评初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差评初至的步骤包括:
获取多个初至;
获取各所述初至的质量评价因子;
从各所述初至中筛选出所述质量评价因子大于预设阈值的初至,获得所述差评初至。
7.一种差评初至文件提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差评初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差评初至;
野外记录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差评初至的野外记录号;
初至文件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野外记录号和预先建立的索引文件信息,从所述地震数据中获取与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初至文件,其中,所述索引文件信息中记录了所述野外记录号对应的所述初至文件在所述地震数据中的位置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地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地震数据;
记录号位置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
索引文件信息建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地震数据中的各野外记录号的位置信息,建立所述索引文件信息。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010549975.5A 2020-06-16 2020-06-16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062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975.5A CN113806296A (zh) 2020-06-16 2020-06-16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49975.5A CN113806296A (zh) 2020-06-16 2020-06-16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6296A true CN113806296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892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49975.5A Pending CN113806296A (zh) 2020-06-16 2020-06-16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629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404A (zh) * 2012-11-0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资料的初至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50376A (zh) * 2015-06-04 2016-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sps炮点数据重复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0040A (zh) * 2015-10-12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叠前逆时偏移的多级数据索引方法及系统
CN108107471A (zh) * 2017-11-17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分方位初至数据体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9738946A (zh) * 2018-11-21 2019-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两步法剔除异常地震初至的方法及系统
CN110954941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404A (zh) * 2012-11-02 2013-03-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地震资料的初至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250376A (zh) * 2015-06-04 2016-12-2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执行sps炮点数据重复性检查的方法和装置
CN106570040A (zh) * 2015-10-12 2017-04-19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叠前逆时偏移的多级数据索引方法及系统
CN108107471A (zh) * 2017-11-17 2018-06-01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一种分方位初至数据体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0954941A (zh) * 2018-09-26 2020-04-0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化初至拾取方法及系统
CN109738946A (zh) * 2018-11-21 2019-05-1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 两步法剔除异常地震初至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齐永飞;黄艳林;陶龙书;宋宝国;蔡敏贵;聂明涛;: "基于508XT的动态滑动扫描高效采集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 石油管材与仪器, no. 03, 30 June 2018 (2018-06-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77489B1 (ko) 센서 태그 데이터를 위한 색인 검색 방법 및 장치
CN109522290B (zh) 一种HBase数据块恢复及数据记录提取方法
CN110569214B (zh) 用于日志文件的索引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88288B (zh) 数据关联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83457B (zh) Cgi接口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3473172A (zh) 检查后台程序内存泄露并定位泄露内存点的系统及方法
CN108319518A (zh)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文件碎片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9656929B (zh) 一种雕复关系型数据库文件的方法及装置
Liu et al. Improving the table boundary detection in pdfs by fixing the sequence error of the sparse lines
Silva Metric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 in document analysis: application to tables
CN111459796B (zh) 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82589B (zh) 一种用于操作历史重现的数据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3806296A (zh) 差评初至文件提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688629B1 (ko) 메타데이터 및 데이터 클러스터를 이용하는 파일 시스템 복구 방법 및 장치
CN115329169B (zh) 一种基于深度神经模型的档案归档计算方法
CN115904970A (zh) 回归测试方法及设备
CN116260866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政务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Huang et al. A method of bug report quality detection based on vector space model
CN114722960A (zh) 一种业务过程事件日志不完整轨迹检测方法与系统
CN114968663A (zh) 一种数据库内容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2527757B (zh) 基于大规模芯片测试结果的快速检索方法
CN114185785A (zh) 面向深度神经网络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测试用例约简方法
CN113342632A (zh) 仿真数据自动化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zeem The Data Carving-The Art of Retrieving Deleted Data as Evidence
CN111179997B (zh) 一种半导体存储器测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