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3858A -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3858A
CN113803858A CN202111111543.7A CN202111111543A CN113803858A CN 113803858 A CN113803858 A CN 113803858A CN 202111111543 A CN202111111543 A CN 202111111543A CN 113803858 A CN113803858 A CN 1138038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way
cooling
subway station
ai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154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03858B (zh
Inventor
郑程升
乔小博
邓保顺
郭永桢
鱼晟睿
樊航
黄泽茂
何磊
马江燕
王继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rst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154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38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3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3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03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3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riable-flow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实现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在满足环境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长期运行耗能最低,达到运行节电的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机组节能控制柜与地铁车站BAS系统的互联,实现BAS系统下发的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一键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2)机组节能控制柜通过对各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判断,并给出各受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指令,控制各受控设备运行;(3)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地铁地下车站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完全依靠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实现,其功能不仅应满足人员的舒适性需要,同时还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系统运行能耗一直居高不下。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无需机械制冷,是以自然界中可再生能源干空气能作为热湿交换与传递的驱动力,将被处理的高温干燥空气经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填料表面形成的水膜热质交换来降温冷却为相对饱和的低温湿空气,送入地铁站内进行消除余热,控制室内环境温度及湿度满足要求的一种通风空调系统。直接蒸发冷通风降温无需机械制冷,具有清洁环保、节水节电、低成本、低能耗的明显优势。通过节能运行自动控制方法,充分挖掘系统最佳运行潜力,以实现系统的整体高效低耗能,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资源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系统运行能耗高的问题,本发明实现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在满足环境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长期运行耗能最低,达到运行节电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机组节能控制柜与地铁车站BAS系统的互联,实现BAS系统下发的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一键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
(2)机组节能控制柜通过对各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判断,并给出各受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指令,控制各受控设备运行;
(3)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
步骤(1)中,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启动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启动运行,并按控制方法执行具体的运行状态和自动切换控制;
每天地铁运营结束,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停止运行;
当出现火灾或事故时,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并解除其对各受控设备的控制权限,交由BAS系统直接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进行火灾或事故通风运行。
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项包括: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循环水泵耗电量。
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数据计算分析或比较项包括: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受控设备实测耗电量总和、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η、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Φ。
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条件设定项包括:
设定地铁初期、近期、远期不同阶段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即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作为系统开机运行的基础;
设定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作为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转换的依据;
设定循环水泵启动开机运行的初始运转频率为35Hz、相应打开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当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调整到50Hz时,应打开前侧喷淋和顶部喷淋的各管路阀门;
设定系统启动运行时的T-T或T-T温度差值判断标准,作为系统开机运行时方式选择的基础。
步骤(3)中,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方法为: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机组节能控制柜接到BAS系统下发的系统运行启动命令后,首先对传感器所采集的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分别进行差值计算,当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低于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的温度差值达到且超过设定的判定值时,则确定为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反之则确定为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此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
当判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的实测值之和与在下一个自动采集周期当按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运行时的车站送风机、车站排风机及循环水泵耗电量计算值之和的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开启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及循环水泵启动运转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机械通风方式自动切换至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循环水泵的初始运转频率设定为35Hz,启动后可在35Hz与50Hz之间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和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自动切换;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35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或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开启;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50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开启;当循环水泵停止运转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关闭;
当判定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T和T及空气相对湿度Φ和Φ计算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及环比效率△η变化幅度自动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由初始的35Hz增加至50Hz或根据地铁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Φ、Φ及环比相对湿度△Φ变化幅度自动反向修正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的调整由50Hz再变回35Hz;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同步实时记录车站送风机和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当风机频率自动调整降低至初始运转频率时,并对连续的两个数据采集周期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与设定的判定值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停止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喷淋管路阀门关闭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自动切换至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如下:
(1)本发明可通过设定运行控制触发条件、进行自动判定和分析计算后,对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进行节能运行自动控制,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本发明可针对室外气象参数、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变化特点,在保持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不超允许设定范围的原则和运行设备总耗电量计算最小的原则下,实现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机械通风方式相结合运行以及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循环水系统的前侧喷淋、顶部喷淋及前侧+顶部喷淋结合的多种控制策略的自动调节控制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运行控制方法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T)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Φ)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η)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上次测试周期的η-本次测试周期的η、(△Φ)上次测试周期的Φ-本次测试周期的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为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本发明通过采集室内外环境温度和湿度参数、送风状态参数、风机与循环水泵设备的运行耗电量及运转状态,按相应的算法控制风机与循环水泵设备自动运行,以保证随地铁车站空调负荷的实时动态变化而相应自动调节,实现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在满足环境舒适度要求的前提下长期运行耗能最低,达到运行节电的目的。
参见图1,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机组节能控制柜与地铁车站BAS系统的互联,实现BAS系统下发的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一键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具体为: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启动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循环水泵及电动风阀、循环喷淋水管阀门)的启动运行,并按控制方法执行具体的运行状态和自动切换控制。
每天地铁运营结束,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停止运行。
当出现火灾或事故时,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并解除其对各受控设备的控制权限,交由BAS系统直接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进行火灾或事故通风运行。
(2)机组节能控制柜通过对各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判断,并给出各受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指令,控制各受控设备运行。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项包括: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循环水泵耗电量。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数据计算分析或比较项包括: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受控设备实测耗电量总和、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η)、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Φ)。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条件设定项包括:
设定地铁初期、近期、远期不同阶段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即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作为系统开机运行的基础;
设定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作为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转换的依据;
设定循环水泵启动开机运行的初始运转频率为35Hz、相应打开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当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调整到50Hz时,应打开前侧喷淋和顶部喷淋的各管路阀门;
设定系统启动运行时的T-T(或T-T)温度差值判断标准,作为系统开机运行时方式(机械通风方式、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选择的基础。
对于运营初期地铁客流偏低、空调负荷变化幅度不明显时,可设定采集周期为20-30分钟;随着运营时间和客流增长、空调负荷变化幅度变大时,为保证室内环境温湿度在要求的幅动范围内变化,可设定采集周期为10-15分钟。
(3)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策略方法为: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机组节能控制柜接到BAS系统下发的系统运行启动命令后,首先对传感器所采集的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分别进行差值计算,当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低于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的温度差值达到且超过设定的判定值时,则确定为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反之则确定为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此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
当判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采集周期即采集间隔时间可自行设定)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环比变化值范围可自行设定)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的实测值之和与在下一个自动采集周期当按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运行时的车站送风机、车站排风机及循环水泵耗电量计算值之和的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开启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及循环水泵启动运转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机械通风方式自动切换至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循环水泵的初始运转频率设定为35Hz,启动后可在35Hz与50Hz之间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和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自动切换。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35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或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开启;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50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开启;当循环水泵停止运转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关闭。
当判定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采集周期即采集间隔时间可自行设定)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环比变化值范围可自行设定)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T和T)及空气相对湿度(Φ和Φ)计算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及环比效率(△η)变化幅度(环比变化幅度范围可自行设定)自动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由初始的35Hz增加至50Hz(同步自动调整打开前侧喷淋管路或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循环水系统调整为前侧+顶部喷淋结合的淋水方式)或根据地铁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Φ、Φ)及环比相对湿度(△Φ)变化幅度(相对湿度限值、相对湿度环比变化幅度范围均可自行设定)自动反向修正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的调整由50Hz再变回35Hz(对应自动调整关闭前侧喷淋管路或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循环水系统调整为采用前侧喷淋或顶部喷淋的方式)。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同步实时记录车站送风机和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当风机频率自动调整降低至初始运转频率时,并对连续的两个数据采集周期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与设定的判定值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停止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喷淋管路阀门关闭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自动切换至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控制策略方法中所涉及的风机运转频率与风机运行风量换算、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温度控制所需通风风量计算、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计算均以专业基本理论计算公式为依据,不再赘述罗列。
实施例: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一、以某工程项目所在地的气候特征及工程特点,确定所有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周期按照间隔15分钟自动采集,并传输、记录存储、分析一次,所有风机、水泵设备的耗电量按实时测量、传输、记录存储。
二、系统联动运行接口控制界面为:所有采集数据的计算分析与比较判断均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实现,同时实现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控制功能;机组节能控制柜的全部数据(包含各受控设备的运行状态信息、故障报警信息)均可通过通讯传输方式上传给地铁车站BAS系统,并可接受和执行BAS系统下发的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一键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具体为:
(1)每天地铁运营开始,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启动命令通过BAS系统下发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循环水泵及电动风阀、循环喷淋水管阀门)的启动运行,并按控制方法执行具体的运行状态和自动切换控制。
(2)每天地铁运营结束,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运行命令通过BAS系统下发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停止运行。
(3)火灾或事故通风模式时,BAS系统下发机组节能控制柜的停止指令并解除其对各受控设备的控制权限,由BAS系统直接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进行火灾或事故通风运行。
三、以地铁运营初期阶段(初期阶段指地铁建成通车后的前3年时间段)为例,说明正常运行工况下系统由机械通风方式启动自动运行切换至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再由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自动运行切换至机械通风方式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具体如下:
条件设定1:风机初始运转频率设定为25Hz即可满足车站换气需求的通风量的需要。
条件设定2: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η>±5%时需要自动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即由35Hz增加至50Hz,或由50Hz降低至35Hz)。相对湿度变化幅度△Φ>±10%时自动反向修正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的调整(即50Hz再变回35Hz,或由35Hz再变到50Hz)。
条件设定3:当T-T(或T-T)≥10.3℃则需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反之当T-T(或T-T)<10.3℃则需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运行。
运行控制方法简述如下:
(1)每天地铁运营开始,机组节能控制柜接到BAS系统下发的系统运行启动命令后,首先对T-T(或T-T)的值进行计算,结果为11.6℃≥10.3℃,判定符合机械通风方式启动条件,则确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运转频率25Hz。
(2)在机械通风方式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间隔15分钟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当T-T(或T-T)温度差值环比每变化0.2℃,自动调整风机的运转频率变化1Hz。
机组节能控制柜实时进行各受控设备耗电量的统计与求和计算,经比较,本次分析周期内的耗电量实测值之和已超过在下一分析周期若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时的耗电量理论计算值之和,机组节能控制柜随即自动下发开启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循环水泵35Hz启动运转命,系统自动由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切换至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运行的状态。
(3)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间隔15分钟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当T-T(或T-T)温度差值环比每变化0.2℃,自动调整风机的运转频率变化1Hz。
机组节能控制柜同步计算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值η及环比值△η变化,当△η>±5%,自动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由初始的35Hz增加至50Hz,同步自动调整打开前侧喷淋管路阀门,循环水系统由顶部喷淋调整为前侧+顶部喷淋结合的淋水方式。
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同步计算相对湿度环比变化△Φ值,当△Φ>±10%,自动反向修正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的调整,即由50Hz再变回35Hz,对应自动调整关闭前侧喷淋管路阀门或顶部喷淋管路阀门。
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同步实时记录风机运转频率,当频率自动调整降低至25Hz时,且连续两个数据采集周期内T-T(或T-T)均为10.3℃,或上次数据采集周期T-T(或T-T)为10.3℃、且环比>0,则系统自动由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切换至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运行的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同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机组节能控制柜与地铁车站BAS系统的互联,实现BAS系统下发的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一键启动或停止控制指令;
(2)机组节能控制柜通过对各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与比较判断,并给出各受控设备的具体运行状态指令,控制各受控设备运行;
(3)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运行启动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启动运行,并按控制方法执行具体的运行状态和自动切换控制;
每天地铁运营结束,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至机组节能控制柜,由机组节能控制柜负责各受控设备的停止运行;
当出现火灾或事故时,BAS系统一键下发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的停止命令,并解除其对各受控设备的控制权限,交由BAS系统直接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进行火灾或事故通风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传感器采集数据项包括: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空气相对湿度值Φ、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循环水泵耗电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的数据计算分析或比较项包括: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受控设备实测耗电量总和、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η、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
参与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条件设定项包括:
设定地铁初期、近期、远期不同阶段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即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作为系统开机运行的基础;
设定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的允许范围值,作为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转换的依据;
设定循环水泵启动开机运行的初始运转频率为35Hz、相应打开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当水泵运转频率自动调整到50Hz时,应打开前侧喷淋和顶部喷淋的各管路阀门;
设定系统启动运行时的T-T或T-T温度差值判断标准,作为系统开机运行时方式选择的基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自动运行控制方法为:
每天地铁运营开始,机组节能控制柜接到BAS系统下发的系统运行启动命令后,首先对传感器所采集的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分别进行差值计算,当室外空气干球温度低于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的温度差值达到且超过设定的判定值时,则确定为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反之则确定为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此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初始运转频率为满足基本换气需求通风量对应的频率;
当判定采用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室外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送风机耗电量和地铁车站排风机耗电量的实测值之和与在下一个自动采集周期当按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运行时的车站送风机、车站排风机及循环水泵耗电量计算值之和的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开启顶部喷淋管路阀门及循环水泵启动运转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机械通风方式自动切换至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循环水泵的初始运转频率设定为35Hz,启动后可在35Hz与50Hz之间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变化幅度和地铁车站站厅或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变化幅度自动切换;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35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或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开启;当循环水泵的运转频率为50Hz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开启;当循环水泵停止运转时,循环水系统前侧喷淋管路和顶部喷淋管路的阀门均关闭;
当判定采用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进行自动节能运行期间,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对传感器自动采集传输的每组数据同步计算,并根据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出风口空气干球温度值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环比变化控制地铁车站送风机和地铁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自动增加或减少的调整,并根据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进风口和出风口的空气干球温度T和T及空气相对湿度Φ和Φ计算地铁车站组合式水膜蒸发空调冷却机组蒸发效率η及环比效率△η变化幅度自动调整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由初始的35Hz增加至50Hz或根据地铁车站站厅、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相对湿度Φ、Φ及环比相对湿度△Φ变化幅度自动反向修正循环水泵运转频率的调整由50Hz再变回35Hz;机组节能控制柜继续同步实时记录车站送风机和车站排风机的运转频率,当风机频率自动调整降低至初始运转频率时,并对连续的两个数据采集周期内室外空气干球温度T和地铁车站站厅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地铁车站站台公共区环境空气干球温度值T的温度差值与设定的判定值大小比较确定是否需要由机组机组节能控制柜下发停止循环水泵及循环水系统喷淋管路阀门关闭的指令,即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是否由蒸发冷却通风降温方式自动切换至机械通风方式进行节能运行。
CN202111111543.7A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03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543.7A CN11380385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1543.7A CN11380385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3858A true CN113803858A (zh) 2021-12-17
CN113803858B CN113803858B (zh) 2022-07-29

Family

ID=78896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1543.7A Active CN113803858B (zh) 2021-09-23 2021-09-23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385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811A (zh) * 2013-11-18 2014-02-12 西安工程大学 太阳能发电用于公交车站的自动控制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4344505A (zh) * 2014-11-14 2015-02-11 赵强飞 一种智能节能除湿调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2654A (zh) * 2015-09-02 2015-12-30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地铁站的一体化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8791341A (zh) * 2018-06-20 2018-11-13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干燥寒冷地区的双能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3450880A1 (fr) * 2017-09-05 2019-03-06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Procédé de supervision d'un système de climatisation d'un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véhicule ferroviaire comportant un système de climatisation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édé
CN112611076A (zh) * 2020-11-23 2021-04-06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scs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74811A (zh) * 2013-11-18 2014-02-12 西安工程大学 太阳能发电用于公交车站的自动控制式蒸发冷却空调系统
CN104344505A (zh) * 2014-11-14 2015-02-11 赵强飞 一种智能节能除湿调温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202654A (zh) * 2015-09-02 2015-12-30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地铁站的一体化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EP3450880A1 (fr) * 2017-09-05 2019-03-06 ALSTOM Transport Technologies Procédé de supervision d'un système de climatisation d'un véhicule ferroviaire et véhicule ferroviaire comportant un système de climatisation mettant en oeuvre ce procédé
CN108791341A (zh) * 2018-06-20 2018-11-13 中铁第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干燥寒冷地区的双能源地铁通风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611076A (zh) * 2020-11-23 2021-04-06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scs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熊理: "基于蒸发冷却智能化空调系统自动控制方案的探讨", 《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 *
郑程升: "蒸发冷却技术在乌鲁木齐地铁的应用分析", 《制冷与空调》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3858B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47275A (zh) 地铁站风水联动节能优化方法
CN201589376U (zh) 中央空调变水量变风量整体群控节能系统
CN102494387B (zh) 地铁bas通风空调系统节能控制方法
CN109059195B (zh) 用于削减电网负荷峰值的中央空调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CN112611076B (zh) 基于iscs的地铁车站通风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3234256A (zh) 动态负荷跟踪的中央空调冷源全局最优节能控制方法
CN209588261U (zh) 一种机房温控节能装置
CN210320428U (zh) 一种中央空调与集中供热结合的节能型智慧控制系统
CN102840725A (zh) 地埋管及冷却塔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4110782B (zh) 一种水蓄冷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
CN203980561U (zh) 一种机房用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202598761U (zh)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的户式中央空调系统
KR102560048B1 (ko) 연료전지 배열 활용 고효율 일체형 흡수식 냉방시스템
CN113483395B (zh) 低能耗住宅用环境控制一体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03858B (zh) 一种直接蒸发冷却地铁通风降温系统运行控制方法
CN105157187A (zh) 一种基站热源智能管理节能系统
CN202792751U (zh) 一种地埋管及冷却塔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控制系统
CN113218040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能效提升控制方法
CN210441402U (zh) 一种空调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CN202735718U (zh) 一种空调风扇联动系统
CN202254000U (zh) 一体式节能空调
CN114992731A (zh) 一种仅利用地热能和空气能实现建筑制冷的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1233486U (zh) 集成涡流管和半导体制冷片的空调室外机除霜系统
CN113834194A (zh) 地铁车站通风空调综合节能控制系统
CN202835574U (zh) 交直流双电源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