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841B -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841B
CN113794841B CN202111351362.1A CN202111351362A CN113794841B CN 113794841 B CN113794841 B CN 113794841B CN 202111351362 A CN202111351362 A CN 202111351362A CN 113794841 B CN113794841 B CN 1137948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nitoring
dimensional
area
coincidence
coincidence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36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4841A (zh
Inventor
卢朝晖
张建鑫
周檑胜
徐百超
徐睿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36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8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8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8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48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8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95Control of camera direction for changing a field of view, e.g. pan, tilt or based on tracking of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当所述一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本申请可以提高监控设备是否存在过度监控的识别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监控设备(比如摄像头等)已经在各个公共场所、私人场所等地随处可见,并且布局越来越密集。早期的监控设备通常是由不同的商家和行政单位等主体各自搭建的,各主体之间仅采用自己搭建的监控设备进行监控,监控设备资源并不共享。
随着视频监控建设一体化改革的推进,各主体之间的监控设备的共享逐渐被打通。此时就发现有部分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范围有较大的重叠,即存在多个监控设备针对某一共同区域同时进行监控,这就造成了监控设备的浪费。
传统针对监控设备浪费的问题,是由监控设备管理人员逐个核查来进行管理,对认为多余的监控设备进行调整。然而由人工逐个核查的方式效率低下,但其本质是检测多个摄像头之间的监控区域之间是否过度重合,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提高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重合度的计算效率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获取与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所述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当所述一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当所述一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或所述二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获取与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所述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重合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当所述一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过度监控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当所述一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或所述二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本申请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本申请各实施例中述的方法。
上述的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通过设置一维重合度阈值和二维重合度阈值,利用两个监控设备之间的边界坐标,得到相应的一维重合度,在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即可直接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无需进行二维重合度乃至三维重合度的计算,当一维重合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再进行二维重合度计算,并检测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如果不超过,则可以得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的结论,大大提高了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重合度计算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地面上的投影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CA、CB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监控区域投影及交集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坐标系转换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CA、CB的轴线角度的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确定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调整判定的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根据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调整判定的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申请的概念。
在此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而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这里使用的词语“一”、“一个(种)”和“该”等也应包括“多个”、“多种”的意思,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此外,在此使用的术语“包括”、“包含”等表明了所述特征、步骤、操作和/或部件的存在,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或部件。
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监控设备CA和监控设备CB分别具有各自的监控区域,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可称为监控设备的视场。有些监控设备可能存在多种监控属性,比如可同时进行车辆监测、人脸识别、治安监控等,不同的监控属性对监控对象的识别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同一监控设备针对不同的监控属性对应的有效监控区域并不相同。两个监控设备之间可能存在针对某一区域都进行了监控,此时,两者存在视场重合区域。监控设备CA和监控设备CB之间的视场重合区域是一个三维空间区域。若将两监控设备的有效监控区域在地面上进行投影,则监控设备CA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为∆ABC,监控设备CB在地面上的投影为∆DEF,∆ABC 与∆DEF交集为多边形CGEH。多边形CGEH与∆ABC 的比值,或者与∆DEF的比值可以反映出监控设备CA和监控设备CB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度。在确定了CA与CB之间的重合度之后,可以根据该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监控设备CA的监控区域或监控设备CB的监控区域。其中,监控设备包括可以用于进行拍摄监控作用的设备,比如包括摄像头或相机等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场景来说明,包括:
步骤202,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
本实施例中,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为需要检测是否存在具有监控重合的设备。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可以是两个相邻且具备同样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也可以是相邻,但具备不同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信息是用于反映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信息,可以指监控设备可满足对应监控属性的最大的监控范围。监控视场信息可包括对应监控区域的监控区域大小、位置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监控区域大小可为监控设备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三维监控区域范围、在某一个或多个预设的二维平面或一维度空间上投影的投影大小等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监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为监控设备的各监控边界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各监控边界线、边界面在相应坐标系下的表达式等信息。
该监控区域的边界在相应坐标系下具有对应的边界坐标,该边界坐标可以是在相应坐标系中,对应监控设备的边控区域的边界点的坐标。其中,该坐标系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所共用的坐标系,即统一坐标系。
步骤204,获取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
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相应监控区域的占比。比如可为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也可为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第一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第二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
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监控设备的重合度阈值,重合度阈值是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是否超过的临界点的数值或数值范围。重合度阈值可为相关作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值所制定,比如重合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40%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监控设备和/或监控属性,其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固定相同的数值,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不一样的数值或数值范围。比如不同型号的监控设备、不同监控目的、或不同监控地区、监控属性的重合度阈值可以各不相同。
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还可以包括三维重合度阈值。一维重合度表示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重合度,比如在如图3所示的轴线OX、OY、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轴线上的投影的重合度。二维重合度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某一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重合度,比如在如图3所示的平面YOX、ZOY、X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合度。类似地,三维重合度即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空间上的重合度。
如上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可为相关作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值所制定,比如重合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40%等。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建立监控设备的型号、监控目的、监控地区的重要性与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三维重合度阈值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监控设备、第二监控设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
步骤206,根据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
本实施例中,统一坐标系可以是以第一监控设备或第二监控设备中的一个所在位置建立的空间坐标系,也可以是选取任意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原点所建立起来的统一的空间坐标系。
电子设备可以首先计算出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预设轴线上的投影坐标,根据该投影坐标确定各监控设备的投影长度以及重合的长度,进而确定对应的一维重合度。其中,该一维重合度为重合的长度与对应监控设备的投影长度之间比值。在获知了监控设备的边界坐标之后,根据空间坐标系的投影关系,得到相应边界在坐标系轴线上的投影坐标,进而可以计算出对应监控设备的在各坐标系下的轴线上的投影长度以及投影重合长度。
电子设备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计算出第i监控设备在第a轴线上的投影长度l ia ,第i监控设备与第j监控设备在第a轴线上的投影重合长度l ija 。结合图3所示,轴线包括OX、OY、OZ轴线,第1轴线可为OX轴线,第2轴线可为OZ轴线,第3轴线可为OY轴线。则第i监控设备与第j监控设备的一维重合度即为l ija /l ia l ija /l ja 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该一维重合度仅包括上述在OX轴线、OZ轴线上的重合度,无需包含在OZ轴线上的重合度。即一维重合度仅包含在大地面坐标上的重合度,无需考虑在高度上的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维重合度包括第一一维重合度、第二一维重合度。第一一维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在预设轴线(设为第a轴线)的投影重合长度l 12a ,与第一监控区域在同一预设轴线上的投影长度l 1a 的第一占比,即l 12a / l 1a
第二一维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在预设轴线(设为第a轴线)的投影重合长度l 12a ,与第二监控区域在同一预设轴线上的投影长度l 2a 的第二占比,即l 12a /l 2a
步骤208,当一维重合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将一维重合度与一维重合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设置的重合度阈值,若超过,则说明可能存在过度重合,则需要做进一步的判断。具体地,当包含多个轴线上的重合度时,若每个一维重合度都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一维重合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若存在至少一个预设轴线上的重合度不超过对应一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
其中,二维重合度可以包在YOX、ZOY、X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合度,比如包括仅在XOZ一个平面上的重合度。
与一维重合度计算逻辑类似,电子设备可以首先计算出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预设平面上的边界点投影坐标,根据该投影坐标确定各监控设备的投影面积以及重合面积,进而确定对应的二维重合度。其中,该二维重合度为重合面积与对应监控设备的投影面积之间比值。在获知了监控设备的边界坐标之后,根据空间坐标系的投影关系,得到相应边界在预设平面上的投影坐标,进而可以计算出对应监控设备的在各预设平面下的轴线上的投影面积以及投影重合面积。
电子设备可以按照上述的方法计算出第i监控设备在第a平面上的投影面积S ia ,第i监控设备与第j监控设备在第a平面上的投影重合面积S ija 。结合图3所示,平面包括YOX、ZOY、XOZ平面,第1平面可为YOX平面,第2平面可为ZOY平面,第3平面可为XOZ平面。则第i监控设备与第j监控设备的二维重合度即为S ija /S ia S ija /S ja 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该二维重合度仅包括上述在XOZ平面上的重合度,无需包含在YOX、ZOY平面上的重合度。即二维重合度仅包含在大地面上的投影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二维重合度包括第一二维重合度、第二二维重合度。第一二维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在预设平面(设为第a平面)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a ,与第一监控区域在同一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面积S 1a 的第一占比,即S 12a / S 1a
第二二维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在预设平面(设为第a平面)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a ,与第二监控区域在同一预设平面上的投影面积S 2a 的第二占比,即S 12a /S 2a
步骤210,当二维重合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将二维重合度与二维重合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设置的二维重合度阈值,若超过,则说明可能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具体地,当包含多个平面上的重合度时,若每个二维重合度都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二维重合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若存在至少一个预设平面上的重合度不超过对应二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二维重合度不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
步骤212,当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或二维重合度不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本实施例中,如果识别出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则无需执行步骤208,可以直接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无需再进行二维重合度乃至三维重合度的计算和判定,可以提高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判定的效率。
上述的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通过设置一维重合度阈值和二维重合度阈值,利用两个监控设备之间的边界坐标,得到相应的一维重合度,在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即可直接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无需进行二维重合度乃至三维重合度的计算,当一维重合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再进行二维重合度计算,并检测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如果不超过,则可以得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的结论,大大提高了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重合度计算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边界坐标包括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在水平面上形成的梯形投影边界点的坐标。上述方法还包括边界点坐标计算的过程,该过程可在步骤202之前执行,具体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所述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水平视场角α 1 、第一垂直视场角β 1 、第一安装角度θ 1 、第一安装高度h 1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视场角α 1 、第一垂直视场角β 1 、第一安装角度θ 1 、第一安装高度h 1 计算出所述梯形投影DEBC的边界点坐标:
Figure M_211223160408195_195700001
Figure M_211223160408334_334273002
Figure M_211223160408414_414910003
Figure M_211223160408490_490542004
本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是指与监控设备相关的、用于确定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所需的必要参数信息,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了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
i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可包括第i监控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参数信息等,比如可包括监控设备的镜头焦距f i 、控制距离r i 、水平视场角 α i 、垂直视场角β i 、安装角度θ i 、安装高度h i 等其中的任意几种确定监控区域或监控视场的必要参数信息。
具体而言,针对某一监控设备,如图3所示,AM为监控设备的主轴线,OM为监控设备的控制半径r ,其中∠CAB为监控设备的水平视角α,∠KAN为相机的垂直视角 β,∠OAK为相机的安装角度θ
在获知以上信息后,则可以根据上述参数与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比如可以根据以上参数信息计算出监控设备在地面上的投影为一等腰梯形DEBC。其中,
Figure M_211223160408568_568725001
公式1
Figure M_211223160408631_631173001
公式2
Figure M_211223160408719_719573001
公式3
Figure M_211223160408851_851089001
公式4
Figure M_211223160408944_944717001
公式5
Figure M_211223160409041_041345001
公式6
根据公式2、3、和6,可知:
Figure M_211223160409119_119450001
公式7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得知等腰梯形DEBC的四角坐标为:
Figure M_211223160409350_350018001
Figure M_211223160409398_398734002
Figure M_211223160409553_553041003
Figure M_211223160409601_601499004
上述方案中,利用该推导计算公式,可以根据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直接计算出对应的边界坐标,大大提高了边界坐标计算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208包括:根据预设的投影面积计算函数F S (p i )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在二维平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S 1 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投影面积S 2 ;根据预设的重合面积计算函数F c (p i )计算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 ;根据预设的二维重合度计算函数F2(S 1 ,S 2 ,S 12 )计算出二维重合度,p i 表示第i监控设备的边界坐标。
其中,上述的二维平面可为如图3所示中的YOX、ZOY、XOZ平面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优选地,该二维平面仅为XOZ平面上。
以XOZ平面为例进行说明,监控设备在XOZ平面上的投影基本呈等腰梯形,根据上述的公式1~6以及个边界点坐标,可以得出其投影边界线的长度,进而可以得出对应监控设备的投影面积,从而可以得到第i监控设备的投影面积计算函数F S (p i )
如图4所示,第一监控设备CA、第二监控设备CB在统一坐标系的视场投影中,监控设备CA的视场投影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a1,a2,a3,a4},监控设备CB的视场投影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B{b1,b2,b3,b4},两者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 即为图中的交集C,C可为一凸多边形MNPK。可以理解,在其他情况下,两者的交集还可以是其他不同的形状。
针对交集C的多边形MNPK,其可划分成两个有向三角形∆MNP和∆PKM,C的面积S 12 = SMNP+SPKM。而三角形的面积可有海伦公式
Figure M_211223160409631_631233001
得到。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三条边长,p=(a+b+c)/ 2
具体来说,交集C的顶点有可能是A或B的顶点(设为第一类点),也可能是A、B的边的交点(设为第二类点)。针对属于A或B的顶点的情况,显然如果一个梯形的某个顶点在另一个梯形内(包括在边上)则该顶点是交集的一个顶点,因此我们只需依次对两个梯形A、B的顶点进行判断,检验其是否包含在另一个梯形中,即可求出第一类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待判断点与另一个梯形的全部边按顺序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总和与此梯形的面积进行大小比较,来判断该点的归属,若大则在该梯形的外部,不属于第一类点;否则,是交集C的顶点。
针对第二类点的计算方法,两个梯形相交可能有两条边重合(包括部分重合)的情况,显然重合的部分必是交集的一条边,这条边的顶点是已知两个多边形的顶点,即应属于第一类点,在第一类点的求法中显然已包括了这种顶点,因此我们在求A、B两个梯形的边的交点时,可以不计算两条边重合时的交点,而只计算两条边相交(不平行)时的交点。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线段的参数方程表示发计算出两条边的交点,即
x=a*t+b公式8
z=c*t+d 其中0<=t<=1 ;公式9
设线段的两个端点坐标分别是(x0,z0)和(x1,z1),则线段的参数方程可写成:
x=(x1–x0)*t+x0公式10
z=(z1–z0)*t+z0 其中 0<=t<=1;公式11
据此可以求两条边的交点。
在获得了交集C的交点之后,在利用上述的海伦公式,可以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 。综上,结合上述的公式1~公式11以及海伦公式等,可以得到S 12 与第一监控设备的坐标点A{a1,a2,a3,a4}和第二监控的坐标点B{b1,b2,b3,b4}之间的函数关系,即可以得到函数F c (p i )。其中,二维重合度计算函数F2(S 1 ,S 2 ,S 12 )S 12 S 1 S 2 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的占比。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各监控设备的坐标点与投影面积以及二维重合度的计算函数关系,可以在获知了坐标点数据之后,可以立即得到两个监控设备之间的二维重合度,进一步提高了二维重合度的计算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坐标系转换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在上述步骤202之前执行,如图5所示,其包括:
步骤502,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地理信息、第一监控参数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地理信息、第二监控参数。
本实施例中,地理信息包含对应监控设备的地理坐标以及监控设备的轴线角度。其中,地理坐标包含对应监控设备的经度和纬度,轴线角度为相机的监控朝向与北极形成的角度,该角度可以是通过大地坐标系中得到。比如以图6所示,其中第一监控设备CA和第二监控设备CB的轴线角度分别为φ a φ b ,两者的轴线角度差,即夹角φ=φ a -φ b
步骤504,根据第一地理信息建立第一监控坐标系。
步骤506,根据第二地理信息建立第二监控坐标系。
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所示,监控设备的监控坐标系的原点可以以监控设备在地面的投影为原点,其高度方向为OY轴,其监控朝向作为OX轴线,进而可以确定OZ轴,构建对应的监控坐标系。其中,OZ轴通常将监控设备的水平视场角α平分。在创建了每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坐标系之后,可以选取其中一个监控坐标系作为基准,将其设为统一坐标系,其中,可将第一监控坐标系作为统一坐标系。
步骤508,根据第二监控参数计算第二监控设备在第二监控坐标系下的第二监控边界坐标。
具体地,可以参考上述的第i监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水平视场角α i 、第一垂直视场角β i 、第一安装角度θ i 、第一安装高度h i ;所推导出来的边界坐标的计算公式或计算函数,计算出对应的监控边界坐标,比如可以分别计算出第一监控边界坐标、第二监控边界坐标。
步骤510,将第二监控边界坐标转换成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二边界坐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获知第一地理信息和第二地理信息时,可以利用空间几何原理,进过平移、偏转,可以得出两个监控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函数,进而可以利用该转换函数,将处于其中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点转换成在另一个坐标系下的坐标点。
具体来说,平移的过程如下:
其中,设R为地球半径,第一监控设备CA、第二监控设备CB地理坐标可以以WGS84坐标做基准,其中CA的经纬度地理坐标为(CA.lng,CA.lat),CB的经纬度地理坐标为(CB.lng,CB.lat)。以CA坐标系为基准,则CB相机坐标系统平移量分别为:
Figure M_211223160409724_724933001
公式12
Figure M_211223160409756_756198001
公式13
经平移后,CB在CA坐标系统的坐标即为
Figure M_211223160409787_787476001
,其中,CB相机投影四个顶点坐标为C{ c1,c2,c3,c4 }。
Figure M_211223160409865_865522001
公式14
Figure M_211223160409912_912434001
公式15
其中,i =1,2,3,4。
旋转的过程如下:
在实际应用中,CA、CB相机的轴线角度φ a φ b 是以大地坐标系统进行采集得到,CB的轴线方向与CA相机轴线方向往往是不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夹角φ=φ a -φ b ,CB相机坐标系经平移后,须向CA方向旋转φ,才能将CB坐标统一至CA坐标系中。CB坐标旋转变换后的投影坐标为D{d1,d2,d3,d4}:
其中,
Figure M_211223160409959_959330001
公式16
Figure M_211223160409991_991036001
公式17
通过上述公式12~17,可以得到第一监控坐标系与第二监控坐标系之间的坐标转换函数,该坐标转换函数与第一地理信息和第二地理信息相关,并用于将转换后的第二监控坐标系与统一坐标系重合,根据该转换函数,将上述的第二监控边界坐标转换成在统一坐标系下的边界坐标,即为上述的第二边界坐标。通过上述建立的坐标转换函数,可以快速得出各监控设备的在统一坐标系下的边界坐标信息,从而便于后续对重合度的计算。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包括根据监控属性确定边界坐标的方法,该方法可在上述步骤202之前执行,包括:获取预设的监控参数关系表,监控参数关系表中存储有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与第一监控参数的对应关系;从监控参数表中选取与等级最高的监控属性所匹配的第一监控参数;根据所选取的第一监控参数计算出第一边界坐标。
其中,不同的监控属性对应不同的监控目的或监控需求或监控场景,监控属性可包括监控车辆监测、人脸识别、治安监控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监控属性对监控对象的识别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同一监控设备针对不同的监控属性对应的有效监控区域并不一定相同。且不同参数的监控设备针对同一监控需求所对应的有效监控区域也并不一定相同。针对同一监控设备,越小的有效监控区域对应的监控属性的等级越高。
电子设备可预先存储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与其监控参数信息、监控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表,在确定了需要分析的监控设备后,可获取该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根据对应关联关系可以获取相应的监控视场信息和监控属性信息。
当存在多种监控属性时,可以根据该关系表,选取等级最高的监控属性对应的监控参数,进而根据选取的监控参数计算出相应的边界坐标,利用该边界坐标作为计算重合度。
上述方法中,通过进一步考虑到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因素,当监控设备存在多种监控属性时,可以选取等级最高的监控属性对应的监控参数进行边界坐标计算和重合度计算,避免存在多种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被误判为过度监控,提高了监控设备过度监控识别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二维重合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第一边界坐标信息和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上的三维重合度;当三维重合度超过三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
通过进一步计算两个监控设备的三维重合度,可以提高监控设备重合度计算的准确性,进一步降低了对过度监控的误判。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第一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第二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在步骤210之后,还包括:确定对较大的一个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本实施例中,选取重合度较大的监控设备作为待调整的监控设备,可以提高监控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场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
步骤702,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视场信息、第一监控属性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视场信息、第二监控属性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为需要检测是否存在具有监控重合的设备。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可以是两个相邻且具备同样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也可以是相邻,但具备不同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
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信息是用于反映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信息,可以指监控设备可满足对应监控属性的最大的监控范围。监控视场信息可包括对应监控区域的监控区域大小、位置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信息,监控区域大小可为监控设备在空间坐标系中的三维监控区域范围、在某一个或多个预设的二维平面或一维度空间上投影的投影大小等其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信息。监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为监控设备的各监控边界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各监控边界线、边界面在相应坐标系下的表达式等信息。
不同的监控属性对应不同的监控目的或监控需求或监控场景,监控属性可包括监控车辆监测、人脸识别、治安监控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不同的监控属性对监控对象的识别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同一监控设备针对不同的监控属性对应的有效监控区域并不一定相同。且不同参数的监控设备针对同一监控需求所对应的有效监控区域也并不一定相同。
电子设备可预先存储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与其监控视场信息、监控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在确定了需要分析的监控设备后,可获取该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根据对应关联关系可以获取相应的监控视场信息和监控属性信息。
步骤704,根据第一监控属性信息从第一监控视场信息中识别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
步骤706,根据第二监控属性信息从第二监控视场信息中识别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由于不同的监控属性的监控要求不同,可满足其监控要求的监控区域也并非是监控设备的整个的监控视场。电子设备可根据对应监控属性的要求对监控视场进行分析,识别出可满足该监控属性的要求的监控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步骤704和步骤706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不做限定,两者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704或步骤706。
步骤708,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第二监控区域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监控区域的重合度。
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相应监控区域的占比。比如可为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也可为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
在得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监控信息后,可进一步计算出两监控区域信息之间的重合区域信息。根据该重合区域信息、第一监控区域信息、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可以计算出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
步骤710,根据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和/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
本实施例中,在得到两个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之后,可以根据该重合度大小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中一个或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当确定需要对监控设备进行调整之后,电子设备可以对相应的监控设备进行标记,比如将该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等监控设备信息存储到相应的待调整设备列表中,并向用于调整监控设备的作业人员的终端发送提示信息,以提醒作业人员确定是否需要对相关监控设备进行监控区域的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调整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包括对监控设备的安装地点或监控参数信息等其中的一个或多个信息进行调整,比如可以调整监控设备的安装角度、安装高度等参数信息,也可以改变监控设备的安装地点,使得调整后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与其他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变小。
上述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通过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视场信息、第一监控属性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视场信息、第二监控属性信息;进而根据以上信息分别确定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信息;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计算相应的重合度;再根据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和/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由于该重合度可以反映出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空间大小,从而使得作业人员可以快速了解相关监控设备之间是否存在过度重复监控,进而对过度重复监控的其中一个或多个监控设备进行调整,以降低监控设备的资源浪费,提高监控设备的整体监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监控属性信息和第二监控属性信息中包含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步骤704包括: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控制距离;根据第一控制距离与第一监控视场信息确定第一监控区域信息;步骤706包括: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控制距离;根据第二控制距离从第二监控视场信息确定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其中,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可以有一种或多种,两个监控设备之间可以具有相同的一种或多种监控属性,也可以具有不同的监控属性,监控属性标识用于唯一识别一种监控属性。
由于不同种类的监控属性对应要求的监控识别精度并不一定相同。其中,不同的监控设备根据实际功能需求或监控属性要求,具有不同的控制距离,该控制距离一般根据实际应用经验估算得到,并取决于监控相机所采用的CCD靶面尺寸以及镜头焦距,不同的厂家有不同的设定。控制距离除了跟监控属性有关之外,还根据监控设备自身的镜头焦距、检测宽度、安装高度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监控参数相关。具体的,该控制距离可以是一个距离范围,比如为3米~10米、5米~20米、9米~35米等任意合适的范围。举例来说,同一型号的监控设备,应用于人脸抓拍/车牌识别的场景下,和应用于治安监控的场景下的实际控制距离可能并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监控设备的每种监控属性标识与该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的对应关系,在获取到对应的监控属性标识后,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控制距离。
在确定了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之后,可以从该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中,选取该控制距离对应的监控范围部分,从而可以获得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其中,第一监控区域不超过第一监控视场,第二监控区域不超过第二监控视场。
上述方法中,通过选取具有相同监控属性进行监控区域确定,避免了将不同监控属性的监控设备之间进行重合度检测,造成误判。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包括多种;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控制距离,包括:获取每一种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一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将数值范围最小的控制距离作为第一控制距离;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控制距离,包括:获取每一种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将数值范围最小的控制距离作为第二控制距离。
本实施例中,存在两个监控设备同时具有多种相同的监控属性的情况,对此,针对每个监控设备,电子设备可以识别出每种相同监控属性对应的控制距离,再从其中选取控制距离的数值范围最小的作为对应待进行重合度分析所需要的控制距离。
由于最小的数值范围对应的监控区域通常可以保证每种监控属性的要求,因此,以最小的数值范围对应的监控区域进行重合度计算,可以进一步提高对摄像头之间是否过度监控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702之前,还包括: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视场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视场信息。
本实施例中,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是指与监控设备相关的、用于确定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所需的必要参数信息,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了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
监控参数信息可包括监控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参数信息等,比如可包括监控设备的镜头焦距f、控制距离r、水平视场角 α、垂直视场角β、安装角度θ、安装高度h等其中的任意几种确定监控区域或监控视场的必要参数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包括: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
在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是确定的情况下,其监控区域也是确定的。因此,在确定了两个监控设备的位置及其监控区域后,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也是确定的。
电子设备在获知了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之后,则可以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来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以及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监控区域的位置信息可为监控设备的各监控边界点在相应坐标系下的坐标信息、各监控边界线、边界面在相应坐标系下的表达式等信息。
在得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监控信息后,可进一步计算出两监控区域信息之间的重合区域信息。根据该重合区域信息、第一监控区域信息、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可以计算出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与其重合度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计算算法,在获取了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之后,即可根据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或计算算法,直接计算出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包括:
步骤802,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
如上所述,在获知了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之后,即可以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监控范围。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与监控区域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或计算算法,在得到了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之后,即可以根据预先设置的对应关系或计算算法,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大小、监控区域边界的坐标信息等监控区域信息。
举例来说,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监控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设备控制距离r、水平视场角 α、垂直视场角β、安装角度θ、安装高度h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根据相关的几何关系,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边界点坐标、边界线或边界面的表达式等,进而根据该边界点、边界线、边界面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空间大小、空间投影面积等。上述的监控区域的边界点、边界线、边界面、监控区域空间大小、空间投影面积等都属于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信息。
步骤804,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类似的,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与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关系,也可以计算出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804和步骤802之间的执行顺序并不做限定,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步骤804或先执行步骤802。
步骤806,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度。
可以理解,在确定了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大小和位置、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大小和位置的情况下,两者的监控区域重合区域的大小和重合度也是已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第一监控区域信息、第二监控区域信息与重合度之间的计算关联关系,并可根据该关联关系计算出和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
举例来说,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边界点坐标、边界线和边界面的表达式,计算出两者的重合区域的边界点坐标、边界线和边界面的表达式,进而可以计算出重合区域的区域大小和重合度。
上述方案中,通过根据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监控区域信息,再根据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信息确定两者重合度,可以提高两个监控设备的重合度计算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步骤806包括:
步骤902,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区域信息与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和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
其中,统一坐标系可以是以第一监控设备或第二监控设备中的一个所在位置建立的空间坐标系,也可以是选取任意一个合适的位置作为原点所建立起来的统一的空间坐标系。视场投影区域信息可以包括对应监控设备的视场投影边界点坐标、边界线表达式等信息。投影可以是在坐标系下任意一个平面方向下的投影,比如为图3所示的XOY平面、XOZ平面或YOZ平面上的投影。
将两个监控设备放在统一坐标系下进行处理,并将监控区域三维空间的计算转换成二维投影面积的计算,以减小计算量,提高重合度的计算效率。
具体而言,针对某一监控设备,如图3所示,AM为监控设备的主轴线,OM为监控设备的控制半径r ,其中∠CAB为监控设备的水平视角α,∠KAN为相机的垂直视角 β,∠OAK为相机的安装角度θ。在获知以上信息后,则可以根据上述参数与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比如可以根据以上参数信息计算出监控设备在地面上的投影为一等腰梯形DEBC。等腰梯形DEBC的四角坐标为:
Figure M_211223160410027_027651001
Figure M_211223160410074_074533002
Figure M_211223160410121_121398003
Figure M_211223160410168_168289004
根据该四角坐标,可以计算出相应监控设备在地面投影的面积。
举例来说,针对两个监控设备CA、CB,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监控设备CA的坐标系为基准,通过对监控设备CB的坐标系进行平移、偏转,利用空间几何原理,将监控设备CB的坐标系转换成以监控设备CA的坐标系中,从而形成统一坐标系,得到监控设备CB在统一坐标系下的各投影边界点的坐标信息。
步骤904,根据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和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计算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第一视场投影面积和第二视场投影面积之间的投影重合面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得到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投影边界点坐标之后,即可以计算出两者重合区域的投影边界坐标信息,根据该投影区域边界坐标信息。
如图4所示,监控设备CA、监控设备CB在CA坐标系的视场投影中,监控设备CA的视场投影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a1,a2,a3,a4},监控设备CB的视场投影四个顶点坐标分别为B{d1,d2,d3,d4},两者的交集C可为一凸多边形MNPK。可以理解,在其他情况下,两者的交集还可以是其他不同的形状。
针对交集C的多边形MNPK,其可划分成两个有向三角形∆MNP和∆PKM,C的面积Sc=S∆MNP+S∆PKM。而三角形的面积可有海伦公式
Figure M_211223160410219_219546001
得到。其中a、b、c分别为三角形三条边长,p=(a+b+c)/ 2
步骤906,根据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投影重合面积计算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投影重合面积与第一视场投影面积之比和/或投影重合面积与第二视场投影面积之比。
上述通过投影的方式来计算两个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可以降低重合度计算的复杂程度,提高了重合度的计算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调整判定的过程包括:获取与重合度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判断重合度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当超过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监控设备调整判定的过程如图10所示,包括:
步骤1002,获取与重合度对应的重合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预先设置了监控设备的重合度阈值,重合度阈值是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是否超过的临界点的数值或数值范围。重合度阈值可为相关作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值所制定,比如重合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40%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监控设备和/或监控属性,其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可以是一个固定相同的数值,也可以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的不一样的数值或数值范围。比如不同型号的监控设备、不同监控目的、或不同监控地区、监控属性的重合度阈值可以各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002之前,还包括: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监控参数信息包含了监控设备的分辨率、监控地点、和监控目的等相关信息。监控目的可以包括用于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治安监控等类型;监控地点包括车辆交通路口、街道路口等类型,不同监控地点以及监控目的的监控重要性并不相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设置了不同的分辨率、监控地点类型和监控目的类型所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具体来说,监控地点与重合度阈值呈正相关,监控的分辨率与重合度阈值呈负相关。比如,监控地点越重要,则对应的重合度阈值越大,反之,如果监控设备的分辨率越低,则对应的重合度阈值也越大。
举例来说,可以对不同的分辨率、监控地点类型和监控目的类型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设置对应的权重,则重合度阈值可以为上述归一化后的分辨率、监控地点类型和监控目的类型的加权平均和。
步骤1004,判断重合度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006,否则,执行步骤1008。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将计算出来的重合度与对应的重合度阈值进行比较,判断两者的大小。
步骤1006,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步骤1008,不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其中,当比较确定重合度超过了对应的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对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否则,可以生成第一监控设备可第二监控设备的重合度处于合理范围内,不建议或无需进行调整的消息,便于相关处理人员获得判定结果。
上述方法中,通过设置对应的重合度阈值,从而使得针对监控设备之间是否重合有了量化标准,提高了对监控设备是否需要调整的规范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第一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第二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二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如图11所示,步骤706包括:
步骤1102,获取与重合度对应的重合度阈值。
步骤1104,确定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中较大的一个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参数信息或者监控环境并不一定相同,因此,两个监控设备的实际监控区域也并不一定相同,故而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也会有所不同。
步骤1106,当超过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较大的一个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电子设备可以比较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的大小,确定其中较大的是否超过了对应的重合度阈值。比如当第二重合度大于第一重合度时,可以进一步比较第二重合度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若超过了重合度阈值,则对第二重合度对应的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比如可以生成建议调整第二监控区域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与第二监控区域对应的客户端,使得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处理。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定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并对其中较大且超过了重合度阈值的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进行调整,而并非对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都进行调整,且调整的是重合度最大的一个,提高了监控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和三维重合度;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一维重合度表示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之间的重合度,比如在如图3所示的轴线OX、OY、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轴线上的投影的重合度。二维重合度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某一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之间的重合度,比如在如图5所示的平面YOX、ZOY、X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合度。类似地,三维重合度即表示多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空间上的重合度。
如上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可为相关作业人员根据实际经验值所制定,比如重合度阈值可以为20%、30%或40%等。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建立监控设备的型号、监控目的、监控地区的重要性与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三维重合度阈值之间的关联关系,并根据该关联关系确定与第一监控设备、第二监控设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判断重合度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当超过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包括:
步骤1202,判断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204,否者,执行步骤1210。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首先计算出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预设轴线上的投影坐标,根据该投影坐标确定各监控设备的投影长度以及重合的长度,进而确定对应的一维重合度。其中,该一维重合度为重合的长度与对应监控设备的投影长度之间比值。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维重合度可以包在OX、OY、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轴线上的投影的重合度,比如包括在该OX、OY、OZ三个轴线上的重合度。
当包含多个轴线上的重合度时,若每个一维重合度都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为是。
步骤1204,判断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206,否则,执行步骤1210。
类似地,当检测到一维重合度超过了对应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则进一步检测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了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区域信息与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和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根据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计算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第一视场投影面积和第二视场投影面积之间的投影重合面积;根据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投影重合面积计算二维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二维重合度可为上述的投影重合面积与第一视场投影面积之比和/或投影重合面积与第二视场投影面积之比。
同样地,电子设备可以计算出各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预设平面上的边界点投影坐标等信息,根据该投影坐标确定各监控设备的视场投影面积以及重合面积,进而确定对应的二维重合度。其中,二维重合度可以包在YOX、ZOY、X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合度,比如包括在该YOX、ZOY、XOZ三个平面上的重合度。
当包含多个轴线上的重合度时,若每个二维重合度都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为是。
步骤1206,判断三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208,否则,执行步骤1210。
电子设备可以进一步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体积、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体积,以及第一监控设备、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重合区域的重合体积,该重合体积与第一监控区域体积或第二监控区域体积之比则为三维重合度。
电子设备可比较计算出的三维重合度与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之间的大小。
步骤1208,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步骤1210,不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上述的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通过计算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和三维重合度,当一维重合度未超过对应一维重合度阈值的时候,即可判断出无需对第一监控设备或第二监控设备进行调整,从而无需进一步计算二维重合度或者三维重合度,降低了设备的计算量。当判定一维重合度超过了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的情况下,则再计算二维重合度,并判定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了二维重合度阈值,若不超过,则同样可终止三维重合度的计算;当二维重合度也超过了二维重合度阈值,则去计算出对应的三维重合度,只有当三维重合度超过了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时,则确定需要对其中的一个或多个监控设备进行调整,保证了调整的合理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提供了另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302,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参数信息可包括监控设备的设备位置信息、设备参数信息等,设备参数信息包括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r、水平视场角 α、垂直视场角β、安装角度θ、安装高度h等信息。
电子设备中预先存储了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并建立了监控参数信息和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之间的关联关系,在获知了需要进行重合度计算的监控设备的设备标识之后,可以根据该关联关系,获取对应的监控参数信息。
步骤1304,获取与第一监控设备、第二监控设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三维重合度阈值。
如上所述,重合度阈值是监控设备之间的重合度是否超过的临界点的数值或数值范围。重合度阈值可以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三维重合度阈值。
重合度阈值可以根据监控参数信息来确定,比如不同型号的监控设备、不同监控目的、或不同监控地区的重合度阈值可以各不相同。
步骤1306,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
步骤1308,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区域信息包括对应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边界点坐标信息。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信息可以根据对应的监控设备参数信息、监控设备的属性信息进行确定。比如,可以根据监控设备的参数信息,计算出对应监控设备的监控视场信息,再根据其对应的监控属性确定对应的控制距离,进而根据该控制距离从监控视场内确定对应的监控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该监控属性信息确定了对应的监控距离之后,可以根据该监控距离以及其他相关监控参数直接计算出对应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
步骤1310,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三维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是针对具体的监控设备的。具体而言,一维重合度包括第一一维重合度、第二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包括第一二维重合度、第二二维重合度;三维重合度包括第一三维重合度和第二三维重合度。其中,上述的第一一维重合度、第一二维重合度、第一三维重合度分别是对应重合区域和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比值;第二一维重合度、第二二维重合度、第二三维重合度分别是对应重合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之间的比值。
电子设备可以首先进行一维重合度的计算,在计算出一维重合度之后,执行下述步骤1312,在步骤1312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则再计算对应的二维重合度,计算出二维重合度之后再执行步骤1314,在步骤1312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则再计算对应的三维重合度。当步骤1312、步骤1314中的任意一个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则可以认为无需对第一监控设备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从而也就无需进行二维重合度、三维重合度的计算,提高了监控设备是否需要调整确认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上述的公式1~6计算出对应平面投影的边界点坐标,根据该边界点坐标可以计算出相应的投影面积和重合面积,进而可以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二维重合度,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二维重合度。
步骤1312,判断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执行步骤1314,否则执行步骤132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一维重合度可以包括在如图5所示的轴线OX、OY、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轴线上的投影的重合度。当每个第一一维重合度均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或者每个第二一维重合度均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判定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
步骤1314,判断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执行步骤1316,否则执行步骤1320。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二维重合度可以包括在如图5所示的平面YOX、ZOY、XOZ等其中一个或多个平面上的投影的重合度。当每个第一二维重合度均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或者每个第二二维重合度均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判定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
步骤1316,判断三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三维重合度阈值时,执行步骤1316,否则执行步骤1320。
在第二重合度也超过了第二重合度阈值之后,电子设备可进一步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三维边界信息,以及第二监控设备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三维边界信息,根据两者的三维边界信息确定重合区域的三维边界信息,进而分别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大小和重合区域大小。然后再计算出第一三维重合度和第二三维重合度。
电子设备可选取第一三维重合度和第二三维重合度中较大的一个与三维重合度阈值进行比较,当其超过三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判定为是。
步骤1318,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中,重合区域占比较大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本方案中,电子设备可以选取第一三维重合度和第二三维重合度中较大的三维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进行调整。比如如果第一三维重合度大于第二三维重合度,且也大于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则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步骤1320,不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1318之后,还包括:生成对待调整的监控设备的调整建议信息。
本实施例中,建议信息包括建议调整的监控地点、监控倾斜角等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监控设备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选取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监控地点,或者选取一个或多个合适的监控的水平视场角和垂直视场角,以供对应作业人员参考。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402,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
本实施例中,监控参数信息包括对应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监控角度和监控高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距离可以根据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相关,当监控设备包括多种监控属性时,可以根据对应的规则从其中选取一种属性进行参考来确定对应的控制距离。
步骤1404,获取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
本实施例中,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不同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监控参数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并不一定相同。
步骤1406,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在预设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边界坐标信息。
步骤1408,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计算出第二监控设备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边界坐标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获知了对应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监控角度和监控高度等监控参数信息之后,即可以在监控设备所处的统一坐标系下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信息。具体可以计算出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边界坐标,比如其边界点坐标、边界线坐标或表达式甚至边界面的坐标或表达式等信息。
步骤1410,根据第一边界坐标信息和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
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根据第一边界坐标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在一维轴线上的第一投影线段,根据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出第二监控设备在一维轴线上的第二投影线段,然后计算出两个投影线段的重合区域,进而得到重合线段。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可以计算出重合线段的长度与第一投影线段的长度的比值,该比值可以作为第一一维重合度,也可以计算出重合线段的长度与第二投影线段的长度的比值,该比值可以作为第二一维重合度。
步骤1412,比较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414,否则,执行步骤1424。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比较第一一维重合度和第二一维重合度中的较大者是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若超过,则说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可能存在过度监控的情况,但还不能完全确认,此时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若比较得到其中的较大者小于一维重合度阈值,则说明两个监控设备之间不存在过度监控,则无需进行重合度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简化重合度计算的复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分析如上所述的统一坐标系下的OX、OY、OZ等三个轴线上的投影,若各个投影下的一维重合度都小于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不存在过度监控,若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轴线的一维重合度小于一维重合度阈值,则还不能完全确定不存在过度监控,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保证重合度判定的严谨性。
步骤1414,根据第一边界坐标信息和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
步骤1416,比较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418,否则,执行步骤1424。
类似地,电子设备可以比较第一二维重合度和第二二维重合度中的较大者是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若超过,则说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可能存在过度监控的情况,但还不能完全确认,此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若比较得到其中的较大者小于二维重合度阈值,则说明两个监控设备之间不存在过度监控,则无需进行重合度的进一步分析,可以简化重合度计算的复杂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分析如上所述的统一坐标系下的YOX、ZOY、XOZ等其中的两个或三个平面上的投影,若各个投影下的二维重合度都小于重合度阈值,则判定不存在过度监控,若存在一个或一个以上轴线的二维重合度小于二维重合度阈值,则还不能完全确定不存在过度监控,则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以保证重合度判定的严谨性。
步骤1418,根据第一边界坐标信息和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上的三维重合度。
步骤1420,比较三维重合度是否超过三维重合度阈值,若是,则执行步骤1422,否则,执行步骤1424。
步骤1422,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
步骤1424,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上述的方法,通过对两个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的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以及三维重合度进行计算,在得到一维重合度或二维重合度小于相应的重合度阈值时,则可以得出两个监控设备之间不存在过度监控的情况,提高了监控设备的重合度计算效率和过度监控判定的效率,在二维重合度超过对应的重合度阈值的前提下,则再进行三维空间的重合度计算和是否超过阈值判定,也保证了重合度计算的严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1502、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其中,
信息获取模块1502用于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
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之间的重合度。
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用于根据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根据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和第二监控区域信息确定第一监控区域信息与第二监控区域信息在统一坐标系下的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和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根据第一视场投影区域信息、第二视场投影区域信息计算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第一视场投影面积和第二视场投影面积之间的投影重合面积;根据第一视场投影面积、第二视场投影面积、投影重合面积计算重合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还用于获取与重合度对应的重合度阈值;判断重合度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当超过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一维重合度、二维重合度和三维重合度;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和三维重合度阈值。
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还用于判断一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一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判断二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二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断三维重合度是否超过对应的三维重合度阈值,当超过三维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还包括重合度阈值确定模块1508,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确定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重合度包括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第一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第二重合度用于表征第二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
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还用于获取与重合度对应的重合度阈值;确定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中较大的一个是否超过重合度阈值;当超过重合度阈值时,确定对较大的一个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502还用于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视场信息、第一监控属性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视场信息、第二监控属性信息。
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属性信息从第一监控视场信息中识别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信息;根据第二监控属性信息从第二监控视场信息中识别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信息;根据第一监控区域信息、第二监控区域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监控区域的重合度;
监控设备调整模块1506还用于根据重合度确定是否调整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和/或第二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监控属性信息和第二监控属性信息中包含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
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控制距离;从第一监控视场信息中选取与第一控制距离对应的监控范围作为第一监控区域信息;获取与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控制距离;从第二监控视场信息中选取与第二控制距离对应的监控范围作为第二监控区域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包括多种;
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获取每一种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一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将数值范围最小的控制距离作为第一控制距离;获取每一种相同的监控属性标识相匹配的第二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将数值范围最小的控制距离作为第二控制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信息获取模块1502还用于获取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参数信息,监控参数信息包括对应监控设备的控制距离、监控角度和监控高度;重合度确定模块1504还用于根据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和第二监控参数信息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视场信息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视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7所示,提供了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该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1702,用于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获取与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
重合度计算模块1704,用于根据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当一维重合度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计算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
过度监控确定模块1706,用于当二维重合度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当一维重合度不超过一维重合度阈值,或二维重合度不超过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第一监控设备和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存储器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图18示出了用于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电子设备14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4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14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14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14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14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14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1401、ROM1402以及RAM 1403通过总线14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1405也连接至总线14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14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14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14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14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1409。通信部分14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14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1405。可拆卸介质14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14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14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承载指令的在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指令可以通过通信部分14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1411被安装。在该指令被中央处理单元(CPU)14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中描述的各个方法步骤。
尽管已经描述了示例实施例,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因此,应当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说明性的。

Claims (10)

1.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
获取与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所述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
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
当所述一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
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
当所述一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或所述二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包括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在水平面上形成的梯形投影边界点的坐标;
在所述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参数信息,所述第一监控参数信息包括第一水平视场角α 1 、第一垂直视场角β 1 、第一安装角度θ 1 、第一安装高度h 1
根据所述第一水平视场角α 1 、第一垂直视场角β 1 、第一安装角度θ 1 、第一安装高度h 1 计算出所述梯形投影DEBC的边界点坐标:
Figure M_211223160403115_115563001
Figure M_211223160403271_271767002
Figure M_211223160403318_318696003
Figure M_211223160403381_3811830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包括:
根据预设的投影面积计算函数F S (p i )计算出第一监控设备在二维平面上的第一投影面积S 1 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投影面积S 2
根据预设的重合面积计算函数F c (p i )计算出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之间的投影重合面积S 12
根据预设的二维重合度计算函数F 2 (S 1 ,S 2 ,S 12 )计算出所述二维重合度,所述p i 表示第i监控设备的边界坐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地理信息、第一监控参数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地理信息、第二监控参数;
根据所述第一地理信息建立第一监控坐标系,将所述第一监控坐标系作为所述统一坐标系;
根据所述第二地理信息建立第二监控坐标系;
根据所述第二监控参数计算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在第二监控坐标系下的第二监控边界坐标;
将所述第二监控边界坐标转换成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所述第二边界坐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之前,还包括:
获取预设的监控参数关系表,所述监控参数关系表中存储有所述第一监控设备的监控属性与第一监控参数的对应关系;
从所述监控参数表中选取与等级最高的所述监控属性所匹配的第一监控参数;
根据所选取的第一监控参数计算出所述第一边界坐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度阈值包括三维重合度阈值;所述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包括:
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信息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三维空间上的三维重合度;
当所述三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三维重合度阈值时,则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度包括第一重合度和第二重合度,所述第一重合度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所述第一监控区域的第一占比,所述第二重合度用于表征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之间的监控区域的重合区域与所述第二监控区域的第二占比;
在所述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之后,包括:
确定对较大的一个重合度对应的监控设备的监控区域进行调整。
8.一种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边界坐标和第二边界坐标,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分别表征第一监控设备的第一监控区域和第二监控设备的第二监控区域;获取与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相匹配的重合度阈值,所述重合度阈值包括一维重合度阈值、二维重合度阈值;
重合度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统一坐标系下的一维轴线上的投影上的一维重合度;当所述一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时,根据所述第一边界坐标和所述第二边界坐标计算所述第一监控区域和所述第二监控区域在所述统一坐标系下的二维平面上的投影上的二维重合度;
过度监控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二维重合度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后,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存在过度监控;当所述一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一维重合度阈值,或所述二维重合度不超过所述二维重合度阈值时,判定所述第一监控设备和所述第二监控设备不存在过度监控。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51362.1A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37948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362.1A CN113794841B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362.1A CN113794841B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841A CN113794841A (zh) 2021-12-14
CN113794841B true CN113794841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95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362.1A Active CN113794841B (zh) 2021-11-16 2021-11-16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8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7744B (zh) * 2022-04-25 2024-03-08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一种古生物领域的地质测量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1939A (ja) * 2004-07-27 2006-02-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2867086A (zh) * 2012-09-10 2013-01-0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3824278A (zh) * 2013-12-10 2014-05-28 清华大学 监控摄像机的标定方法和系统
CN104850693A (zh) * 2015-01-19 2015-08-1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1464795A (zh) * 2020-05-22 2020-07-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配置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631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头布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41939A (ja) * 2004-07-27 2006-02-09 Victor Co Of Japan Ltd 監視装置及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CN102867086A (zh) * 2012-09-10 2013-01-0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机的自动部署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03824278A (zh) * 2013-12-10 2014-05-28 清华大学 监控摄像机的标定方法和系统
CN104850693A (zh) * 2015-01-19 2015-08-19 安科智慧城市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布局方法和装置
CN111464795A (zh) * 2020-05-22 2020-07-2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监控设备配置的实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163175A (zh) * 2021-04-29 2021-07-23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摄像头布局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841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30139B2 (ja) 3次元データの生成方法、3次元データの生成装置、コンピュータ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US10346998B1 (en) Method of merging point clouds that identifies and retains preferred points
US7869667B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 alignment of raster data with vector data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CN111435438A (zh) 适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机器人的图形基准标记识别
CN111985036B (zh) 户型框线图绘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WO2023016271A1 (zh) 位姿确定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2019028721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tifying a wide-angle image
US10235800B2 (en) Smoothing 3D models of objects to mitigate artifacts
CN113794841B (zh) 基于重合度的监控设备调整方法和设备
CN113762272B (zh) 道路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3051027A1 (zh) 一种用于获取目标对象的实时图像信息的方法与设备
van den Hengel et al. Automatic camera placement for large scale surveillance networks
CN113326836B (zh) 车牌识别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00109A (zh) 电力巡检机器人的位置校正方法、电力巡检机器人及介质
CN115511870A (zh) 对象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559739B1 (ko) 가상 모델과 카메라 영상의 융합시스템
CN1143593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Li Spherical gradient operator
CN117670917B (zh) 图像边缘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932450B (zh) 一种交通违法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5439331B (zh) 角点的校正方法和元宇宙中三维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
David Detection of building facades in urban environments
CN112308924B (zh) 增强现实中摄像机的标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228683A (zh) 一种相机标定前图像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
Chen et al. Privacy-Preserving Arbitrary Hollow Polygon Geometric Range Query Scheme in Fog Computing-Based IoV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djustment method and equipment of monitoring equipment based on coincidence degre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6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Pledgee: Zhejiang Zhuj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Huandong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7169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0609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Pledgee: Zhejiang Zhuj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Huandong sub branch

Pledgor: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7169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and Equipment for Adjusting Monitoring Equipment Based on Coincidence Degre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

Pledgee: Zhejiang Zhuj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Ltd.

Pledgor: Zhejiang Yuanshu Technology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4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