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4741B -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4741B
CN113794741B CN202111358166.7A CN202111358166A CN113794741B CN 113794741 B CN113794741 B CN 113794741B CN 202111358166 A CN202111358166 A CN 202111358166A CN 113794741 B CN113794741 B CN 113794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sitor
information
user terminal
identity
face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816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4741A (zh
Inventor
谌军
石延辉
周翔胜
万涛
徐晟�
熊双成
包威
邓光武
蒋峰伟
吴梦凡
袁振峰
张鹏
陈稚华
陈奕海
石健
曾海涛
熊杭
谭明
周春阳
廖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Power Transmission Co
Priority to CN20211135816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47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4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4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4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 G06K17/002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 G06K17/0025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effecting co-operative working between equipment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6K1/00 - G06K15/00, e.g. automatic card files incorporating conveying and reading operations arrangements or provisiou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distant stations, e.g. from a sensing device the arrangement consisting of a wireless interrogation device in combination with a device for optically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方法包括: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访客身份信息为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若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本地端;本地端用于显示第一图形码;第一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若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用户终端;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访客信息档案中。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访客信息登记效率。

Description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公共安全,许多重要场所需要对来访人员进行信息登记,以对来访人员进行规范管理。
然而,传统技术中,对于进入重要场所的人员的身份信息都是工作人员手工登记的,当访客数量过多时,这种手工登记访客信息的方法无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造成了登记访客信息时效率低下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着访客信息登记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访客信息登记效率的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应用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
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
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
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访客进行身份认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访客进行身份认证,包括:
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
将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和/或,
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指纹图像,则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将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指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包括:
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得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
对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进行多尺度的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对应的多尺度图像特征;
对各所述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
对所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包括:
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
对所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
对所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
将所述细节特征转化为小波域的特征向量,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应用于云端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第一图形码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
登记指令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登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图形码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
信息采集指令下发模块,用于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
访客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
访客信息建档模块,用于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访客身份信息为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若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本地端;其中,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第一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并进行身份认证操作;然后,若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用户终端;其中,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最后,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访客信息档案中;如此,通过云端服务器、本地端以及用户终端的交互便能快速完成访客信息登记操作,将访客的来访登记信息与访客信息档案进行关联,从而不需要通过手工方式花费大量时间去登记访客的信息,进而提高了访客信息登记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访客信息登记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云端服务器102通过网络与本地端104进行通信,并通过网络与用户终端106进行通信。数据存储系统可以存储云端服务器102需要处理的数据。数据存储系统可以集成在云端服务器102上,也可以放在其他网络服务器上。其中,云端服务器102接收本地端104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访客身份信息为本地端104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然后,若云端服务器102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本地端104;其中,本地端104用于显示第一图形码;第一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106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102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然后,若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云端服务器102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用户终端106;其中,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106采集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最后,云端服务器102接收用户终端106返回的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访客信息档案中。其中,用户终端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便携式可穿戴设备可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头戴设备等。云端服务器102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本地端104可以但不限于是B包括有身份证读卡器、护照阅读器的自助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云端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0,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
其中,访客身份信息为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其中,身份证件可以但不限于是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回乡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和驾驶证等证件。
其中,访客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作信息、居住信息、联系方式等个人身份信息。
具体地,访客可以在进行来访登记时,访客需拿取自己的身份证件,如身份证、护照、港澳通行证、台胞证、港澳回乡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和驾驶证等证件放在本地端的身份读取模块上,从而使得本地端可以获取访客的身份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工作信息、居住信息、联系方式等个人身份信息,并将上述身份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S220,若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本地端。
其中,本地端用于显示第一图形码。
其中,第一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
其中,第一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
具体地,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后,在数据库中查找是否存储有包含上述访客身份信息的访客信息档案,若能查找到,则说明该访客已在云端服务器完成身份建档操作,数据库中存储有与上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云端服务器获取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后,向本地端发送第一图形码,第一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本地端显示第一图形码后,访客的用户终端可以扫描上述第一图形码,从而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进而使云端服务器后续可以通过访客信息档案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对访客进行身份验证操作。
步骤S230,若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用户终端。
其中,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其中,来访登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来访时间、来访事由、来访部门、来访联系人、受访人、受访部门等信息。
具体地,若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的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中的生物特征信息匹配成功,则云端服务器判定访客通过身份验证,并向已建立好通讯连接的用户终端下发来访登记指令;用户终端接收到上述来访登记指令后,向访客呈现来访登记信息输入界面,从而使访客可以向上述界面输入来访登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来访时间、来访事由、来访部门、来访联系人、受访人、受访部门等信息;用户终端获取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后,将上述来访登记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步骤S240,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访客信息档案中。
其中,访客信息档案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居住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等信息。
具体地,当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来访登记信息后,将上述来访登记信息中的所有信息建立成一条来访条目,并将上述来访条目记录至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中,从而使访客的来访登记信息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建立关联关系。
上述访客信息登记方法中,通过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访客身份信息为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若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本地端;其中,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第一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然后,若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用户终端;其中,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最后,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访客信息档案中;如此,通过云端服务器、本地端以及用户终端的交互便能快速完成访客信息登记操作,将访客的来访登记信息与访客信息档案进行关联,从而不需要通过手工方式花费大量时间去登记访客的信息,进而提高了访客信息登记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若根据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本地端;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用户终端;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访客信息;对访客信息建档,得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其中,本地端用于显示第二图形码。
其中,第二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
其中,第二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
其中,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
其中,访客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居住信息、生物特征信息、来访登记信息等信息。
其中,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信息。
其中,来访登记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是访客的来访时间、来访事由、来访部门、来访联系人、受访人、受访部门等信息。
具体地,若云端服务器接收到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后,若在数据库中无法查找到包含上述访客身份信息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判定未对上述访客进行身份建档操作,即数据库中未存储有与上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云端服务器向本地端发送第二图形码,该第二图形码可以是二维码,本地端显示第二图形码后,访客的用户终端可以扫描上述第二图形码,从而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进而使云端服务器后续可以对访客的信息进行建档。
当云端服务器判定与用户终端的通讯连接建立完成后,向用户终端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户终端接收到上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后,向访客呈现访客信息采集界面,从而使访客可以向上述访客信息采集界面输入身份信息、工作信息、居住信息、来访登记信息等信息;同时,用户终端也会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当用户终端获取到访客信息后,将上述访客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终端发送的访客信息后,将访客信息中的身份信息、工作信息、居住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建立成一条关联条目,作为上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可选地,云端服务器可以将上述访客的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上述访客信息档案中,将访客的来访登记信息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建立关联关系。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若根据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判定未对上述访客进行身份建档操作,并向本地端发送第二图形码;其中,第二图形码用于供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然后,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用户终端,以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当接收到用户终端返回的访客信息后,对访客信息建档,如此便可以得到上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从而不需要通过手工方式花费大量时间对访客信息进行登记并建档;进而提高了对访客进行身份建档操作的效率。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用户终端;接收用户终端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生物特征信息对访客进行身份认证。
其中,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生物特征信息包括访客人脸图像和访客指纹图像中的至少一种。
具体地,当用户终端通过扫描第一图形码与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后,云端服务器向用户终端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用户终端,从而使用户终端对访客对应的访客人脸图像和访客指纹图像中的至少一种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采集,并将上述访客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云端服务器接收到访客对应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对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对访客进行身份认证。具体地,若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云端服务器对上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得到多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然后对每一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都进行多尺度的LBP(Local Binary Pattern,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提取,得到每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的多尺度LBP特征;例如,可以采用N个不同像素大小的半径对每一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进行LBP特征提取,每一个半径实际对应着一个尺度,由此得到每一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的N个尺度下的LBP特征;然后,将多个访客人脸图像分块的多尺度LBP特征进行组合,并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其中,N为预设的常数。
之后,云端服务器将上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可选地,若访客信息档案中存储的是预设人脸图像,则云端服务器对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方法与上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提取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从而可以得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然后将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若访客信息档案中存储的是预设人脸图像特征,则云端服务器直接将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
若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人脸图像特征的相似度匹配成功,上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若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预设人脸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访客未通过身份认证。
若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对应的访客指纹图像,则对访客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经过二值化处理的访客指纹图像;然后,对经过二值化处理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经过小波变换的访客指纹图像;并对经过小波变换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最后,将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转化为小波域的特征向量,从而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之后,云端服务器将上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可选地,若访客信息档案中存储的是预设指纹图像,则云端服务器对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特征提取方法与上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提取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从而可以得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然后将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若访客信息档案中存储的是预设指纹图像特征,则云端服务器直接将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
若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预设指纹图像特征的相似度匹配成功,上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若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预设指纹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小于预设的相似度阈值,则判定访客未通过身份认证。
可选地,若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和访客指纹图像,则分别对访客人脸图像和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访客指纹图像特征,并分别与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和指纹图像特征进行相似度匹配,判断访客是否通过身份认证。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用户终端,指示用户终端采集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根据用户终端返回的生物特征信息对访客进行身份认证操作;其中,若访客生物图像特征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生物图像特征匹配成功,则判定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其中,生物图像特征包括指纹图像特征和人脸图像特征中的至少一种;如此,即使访客已在云端服务器完成身份建档,仍需要通过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从而可以判断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与访客信息档案中的生物特征信息一致,确定访客的身份,避免了访客冒用他人身份证件进行信息登记的问题;进而方便对访客进行管控,提高了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安全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云端服务器102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0,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步骤S320,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
步骤S330,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340,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步骤S350,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访客进行身份认证。
步骤S360,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步骤S370,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对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具体限定。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如上所述的各实施例所涉及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所涉及的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该装置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实现方案与上述方法中所记载的实现方案相似,故下面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访客信息登记装置实施例中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了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应用于云端服务器,包括:身份信息接收模块410、第一图形码发送模块420、登记指令下发模块430和登记信息记录模块440,其中:
身份信息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第一图形码发送模块420,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
登记指令下发模块430,用于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登记信息记录模块440,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还包括:第二图形码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信息采集指令下发模块,用于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访客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访客信息建档模块,用于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还包括:身份认证指令下发模块,用于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身份认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访客进行身份认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具体用于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和/或,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指纹图像,则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指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得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 对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进行多尺度的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对应的多尺度图像特征;对各所述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对所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身份认证模块,具体用于对所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对所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将所述细节特征转化为小波域的特征向量,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上述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5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并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访客进行身份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和/或,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指纹图像,则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指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得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 对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进行多尺度的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对应的多尺度图像特征;对各所述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对所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对所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对所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将所述细节特征转化为小波域的特征向量,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涉及的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信息、用户个人信息等)和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分析的数据、存储的数据、展示的数据等),均为经用户授权或者经过各方充分授权的信息和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光存储器、高密度嵌入式非易失性存储器、阻变存储器(ReRAM)、磁变存储器(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MRAM)、铁电存储器(Ferroelectric Random Access Memory,FRAM)、相变存储器(Phase Change Memory,PCM)、石墨烯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等。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Access Memory,DRAM)等。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数据库可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至少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可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库等,不限于此。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处理器可为通用处理器、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可编程逻辑器、基于量子计算的数据处理逻辑器等,不限于此。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访客信息登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端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所述身份认证操作包括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
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中的所有信息建立成一条来访条目,并将所述来访条目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
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
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
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指纹图像,则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将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指纹图像特征进行匹配;
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所述身份认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包括:
对所述访客指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得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
对所述处理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离散小波变换,得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
对所述变换后的访客指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的细节特征;
将所述细节特征转化为小波域的特征向量,得到所述访客指纹图像特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包括:
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分块,得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
对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进行多尺度的图像特征提取,得到各所述访客人脸图像分块对应的多尺度图像特征;
对各所述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组合,得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
对所述组合后的多尺度图像特征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阈值,则判定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相似度匹配成功;
若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小于所述预设相似度阈值,则判定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人脸图像特征相似度匹配失败。
7.一种访客信息登记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云端服务器,所述装置包括:
身份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本地端发送的访客身份信息;所述访客身份信息为所述本地端读取访客的身份证件确定得到的;
第一图形码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一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图形码;所述第一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认证操作;所述身份认证操作包括下发身份认证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用于采集所述访客的生物特征信息;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访客人脸图像,则对所述访客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将所述访客人脸图像特征与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的人脸图像特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
登记指令下发模块,用于若所述访客通过身份认证,则下发来访登记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来访登记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输入的来访登记信息;
登记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来访登记信息,将所述来访登记信息中的所有信息建立成一条来访条目,并将所述来访条目记录至所述访客信息档案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图形码发送模块,用于若根据所述访客身份信息无法查找到与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则发送第二图形码至所述本地端;所述本地端用于显示所述第二图形码;所述第二图形码用于供所述访客的用户终端进行扫描以与所述云端服务器建立通讯连接以进行身份建档操作;
信息采集指令下发模块,用于下发访客信息采集指令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访客信息采集指令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终端采集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
访客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终端返回的所述访客信息;
访客信息建档模块,用于对所述访客信息建档,得到所述访客对应的访客信息档案。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58166.7A 2021-11-17 2021-11-17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947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8166.7A CN113794741B (zh) 2021-11-17 2021-11-17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8166.7A CN113794741B (zh) 2021-11-17 2021-11-17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741A CN113794741A (zh) 2021-12-14
CN113794741B true CN113794741B (zh) 2022-04-19

Family

ID=789554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8166.7A Active CN113794741B (zh) 2021-11-17 2021-11-17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474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3715A (zh) * 2015-10-28 2016-01-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小区来访用户自动登记方法及系统
WO2018006456A1 (zh) * 2016-07-05 2018-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9658579A (zh) * 2019-02-28 2019-04-19 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41395A (zh) * 2016-02-03 2016-07-06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维码和人脸识别的门禁访问方法和系统
CN109961541A (zh) * 2017-12-26 2019-07-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15192A (zh) * 2018-08-28 2019-01-15 中控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助登记识别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1260837A (zh) * 2020-01-16 2020-06-09 广州康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权限的邀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30071A (zh) * 2020-12-15 2021-03-19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主动邀约式访客管理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3715A (zh) * 2015-10-28 2016-01-13 成都卫士通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动态二维码的小区来访用户自动登记方法及系统
WO2018006456A1 (zh) * 2016-07-05 2018-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客终端的控制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移动终端
CN109658579A (zh) * 2019-02-28 2019-04-19 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4741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925325C (en) Document authentication based on expected wear
CN108717633B (zh) 虚拟卡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650875A (zh) 房产图片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44513B1 (en) Video/animated QR codes
CN112330331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275138A (zh) 基于自动取款机的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709851B (zh) 基于rfid及面部识别的酒店安全入住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794741B (zh) 访客信息登记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0490020B (zh) 条码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07141A (zh) 调查任务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77450B (zh) 一种图像检索云识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5010A (zh) 标牌图像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49716B (zh) 字段定位与分类方法、文本图像识别方法、装置、设备
KR102640647B1 (ko) 무인점포에서 미성년자 감별을 위해 성인인증을 수행하는 전자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US11853825B2 (en) Video/animated QR codes—privacy
CN117035766A (zh) 资源交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014463A (zh)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存储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7238017A (zh) 人脸识别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037295A (zh) 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hen et al. Feature Recognition Method for Hand-Written Signature Image
CN117115934A (zh) 自动打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6593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22523A (zh) 产品上线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81520A1 (en) Video/animated qr codes - privacy
CN116092160A (zh) 医保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