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1925A -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1925A
CN113791925A CN202110975540.1A CN202110975540A CN113791925A CN 113791925 A CN113791925 A CN 113791925A CN 202110975540 A CN202110975540 A CN 202110975540A CN 113791925 A CN113791925 A CN 113791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e
directory
memory
memory mapping
mapping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554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1925B (zh
Inventor
汪庆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PTech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7554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1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1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1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703Error or fault processing not based on redundancy, i.e. by taking additional measures to deal with the error or fault not making use of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in hardware, or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06F11/0766Error or fault reporting or storing
    • G06F11/0787Storage of error reports, e.g. persistent data storage, storage using memory pro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oftware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本公开涉及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在低速存储设备上,快速保存内存映象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内存映象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利于程序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降低了运营成本。

Description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Linux系统上,在一个程序崩溃时,它一般会在指定目录下生成一个内存映象(core)文件。core文件仅仅是一个内存映象(同时加上调试信息),主要是用来调试的,进程通过响应特定信号而终止并产生core文件。一般情况下,进程还有一个core文件大小限制值,该值默认为0,表示不产生core文件;设置为非0值则表示产生core文件,若core文件要记录的数据的长度超出了该值,则core文件被截短为该限制值。被截短的core文件中只记录了进程退出现场的部分信息,可能影响问题定位。
对于网络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存储设备一般较小,速度也较慢,一般为CF卡、SD卡,其读写速度和硬盘相差几十倍,写入则更慢,如果生成core文件较大,保存core文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其会严重影响程序重启速度。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能够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快速保存内存映象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内存映象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程序可以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该方法包括: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还包括:通过分区挂接命令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到所述第一目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包括:在进程出现故障时,根据预先设置的信号机制生成所述内存映象文件。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包括:文件监控系统通过文件变化通知机制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包括:获取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容量;获取所述第二目录的剩余容量;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文件容量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该装置包括:文件模块,用于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监控模块,用于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文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中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方式,能够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快速保存内存映象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内存映象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程序可以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例,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标、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的框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附图中所示的方框图仅仅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即,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性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而有的操作/步骤可以合并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理解,虽然本文中可能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乃用以区分一组件与另一组件。因此,下文论述的第一组件可称为第二组件而不偏离本公开概念的教示。如本文中所使用,术语“及/或”包括相关联的列出项目中的任一个及一或多者的所有组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示例实施例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公开所必须的,因此不能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本公开的发明人发现,在Linux系统上,进程的core文件机制如下:
core文件开关默认为禁用状态,需要启用时再由维护人员启动,或者在各个应用程序的源码中通过setrlimit设置core文件大小指定打开;
触发生成core文件的信号是预先定义好的,即进程只有接收到特定信号时能产生core文件,然后进程退出;各进程生成的core文件默认在当前进程的工作目录下,可以通过proc文件系统接口“/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变量设置core文件路径以及core文件的名称,core文件名默认为core,可指定带上一些相关信息,如进程名、进程ID、触发的信号值、生成时刻的时间戳(自1970年元旦0点以来的秒数)等。
对于网络设备,如防火墙、路由器、交换机等,存储设备一般较小,速度也较慢,一般为CF卡、SD卡,其读写速度和硬盘相差几十倍,写入则更慢,如果生成core文件较大,保存core文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其会严重影响程序重启速度。一般后台程序需要重启继续提供服务,如bgp、osfp路由进程,由于有大量路由,core文件一般很大,其保存core文件花费时间很长,避免对业务造成影响,所以网络设备一般设置不生成core文件,或者一般限制core文件大小,但是由于core文件不完整,可能影响问题定位,导致不能及时定位问题。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难题,本公开提出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在采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能够快速保存core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core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由于可以快速保存,程序可以快速重启,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装置的系统框图。
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可以包括终端设备101、102、103,网络104和服务器105。网络104用以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服务器105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4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用户可以使用终端设备101、102、103通过网络104与服务器105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终端设备101、102、103上可以安装有各种通讯客户端应用,例如购物类应用、网页浏览器应用、搜索类应用、即时通信工具、邮箱客户端、社交平台软件等。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以是具有显示屏并且支持网页浏览的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和台式计算机等等。
服务器105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终端设备101、102、103进行管理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终端设备101、102、103的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
服务器105可例如在终端设备101、102、103的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
服务器105可例如在终端设备101、102、103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服务器105可例如在终端设备101、102、103上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在其对应的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在其上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终端设备101、102、103可例如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服务器105可以是一个实体的服务器,还可例如为多个服务器组成,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执行,相应地,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1、102、103和/或服务器105中。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20至少包括步骤S202至S208。
如图2所示,在S202中,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在进程出现故障时,根据预先设置的信号机制生成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其中,内存映象文件可为core文件,Linux系统(及其它类Unix系统)中,当进程因为某些异常原因退出(收到特定的信号)时,可将该进程的虚拟地址空间中的数据及造成退出的原因、调用栈信息等记录在一个二进制文件中,即core文件。研发人员可利用调试工具gdb对core文件进行分析,从而定位进程退出的具体原因。
在S204中,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
在S206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文件监控系统通过文件变化通知机制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Linux信号机制是Linux系统中一种处理异步事件的方法,是一种软件中断。每个进程运行期间可以向自己或其它进程发送信号,收到信号的进程会执行相应的定义或自定义的动作。当程序出现故障,例如运行期间发现本进程执行了错误的内存操作(访问非法内存、重复释放内存等),会向自己发送一个相应的信号(内存操作错误一般是SIGBUS、SIGSEGV或SIGABRT),从而实现进程生成core文件并退出。
core文件监控进程可通过系统提供的inotify接口监控生成core文件的第一目录,inotify是一种文件变化通知机制,支持监控目录和文件操作,如监控打开、关闭、移动/重命名、删除、创建或者属性改变等操作。
在S208中,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例如,获取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容量;获取所述第二目录的剩余容量;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文件容量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
当进程出现故障,发送信号,生成core文件时,按照系统配置将文件生成到core文件的第一目录。core文件监控进程监控到有core文件生成,立即将core文件移动到配置的转运保存目录可例如为第二目录。如果转运保存目录空间不够,会删除内存文件系统core文件,避免因为core文件占用内存对业务造成影响。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创建core文件挂载目录,然后挂载tmpfs内存文件系统到此目录,挂载时设置文件系统大小上限。将core文件生成目录指向core文件挂载目录,大大提升了core文件的保存速度,瞬间完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系统提供的inotify文件监控机制,实时监控core文件生成目录,将生成的core文件移动到慢速存储设备CF卡、SD卡上,同时删除内存文件提供上的core文件。
根据本公开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方式,能够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快速保存内存映象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内存映象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程序可以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本公开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通过增加内存文件系统,把core文件生成目录配置到内存文件系统目录,另外通过配置core文件转运目录,当生成core文件时,通过core文件监控进程把生成的core文件移动到慢速存储设备CF卡、SD卡上,同时删除内存文件提供上的core文件,从而解决了在低速存储设备上保存core文件慢、影响业务的问题。
应清楚地理解,本公开描述了如何形成和使用特定示例,但本公开的原理不限于这些示例的任何细节。相反,基于本公开公开的内容的教导,这些原理能够应用于许多其它实施例。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流程30是对图2所示的流程的补充描述。
如图3所示,在S302中,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第一目录可例如为tempfsCore,tempfsCore用于挂载tmpfs。tmpfs临时文件系统,是一种基于内存的文件系统,它和虚拟磁盘ramdisk比较类似像,可以使用RAM。其读写速度非常快,因为驻留在RAM中,读写几乎和访问内存相差无几。
在S304中,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tmpfs的占用空间大小是动态的,用多少才分配多少,删除文件则会释放相应的内存空间。支持占用空间配额,支持设置文件系统最大空间,超过最大空间后,则会写入失败。
在S306中,通过分区挂接命令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到所述第一目录。通过mount命令将tmpfs挂载到第一目录tempfsCore,同时设置空间配额,用于保护系统,以防止core文件太大,占用内存,影响系统业务运行,甚至导致系统奔溃。如mount-t tmpfs-o size=1Gtmpfs/tmpfsCore,这条命令分配了上限为1G的内存到/tmpfsCore目录下,上面的参数1G只是告诉内核这个挂载点最大可用的内存为1G,但是其没有立即占用1G内存,而是用多少占用多少空间。
在S308中,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配置用于进行core文件转运保存的第二目录,如保存到CF卡、SD卡上某个目录,如/log/corefile目录。
在S310中,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还可包括: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设置Core文件的核心转储文件目录和生成core文件命名规则,通过/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可以设置格式化的core文件保存位置或文件名称格式,如通过echo"/tempfsCore/core-%e-%p-%s-%t">/proc/sys/kernel/core_pattern命令,将会控制所产生的core文件会存放到/tempfsCore目录下,产生的文件名为core-进程名称-进程pid-时间戳,其中各参数意义如下:%e表示进程名称、%p表示进程id、、%s表示导致产生core文件的信号、t表示生成core文件时间。
本公开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通过在采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能够快速保存core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core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程序可以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被实现为由CPU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执行时,执行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所限定的上述功能。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方法实施例。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的框图。如图4所示,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40包括:文件模块402,第一存储模块404,监控模块406,第二存储模块408。
文件模块402用于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文件模块402还用于在进程出现故障时,根据预先设置的信号机制生成所述内存映象文件。
第一存储模块404用于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
监控模块406用于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模块406还用于文件监控系统通过文件变化通知机制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存储模块408用于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第二存储模块408还用于获取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容量;获取所述第二目录的剩余容量;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文件容量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的框图。如图5所示,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50包括:第一创建模块502,第二创建模块504。
第一创建模块502用于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第一创建模块502还用于通过分区挂接命令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到所述第一目录。
第二创建模块504用于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第二创建模块504还用于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创建模块504还用于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根据本公开的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的方式,能够在低速存储设备如CF卡、SD卡的网络设备上,快速保存内存映象文件,以便于能够利用内存映象文件更方便地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同时程序可以快速重启,减少了影响业务的时间,大大提升了系统的可维护性,并降低了运营成本。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框图。
下面参照图6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6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6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6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6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6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620和处理单元610)的总线630、显示单元6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610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610可以执行如图2,图3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6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6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6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6203。
所述存储单元6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6205的程序/实用工具6204,这样的程序模块6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6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6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6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6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该电子设备6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6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6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6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660可以通过总线630与电子设备6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6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方法。
所述软件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实现如下功能: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通过分区挂接命令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到所述第一目录。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该计算机可读介质还可实现如下功能: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例的描述分布于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唯一不同于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通过以上的实施例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具体地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可理解的是,本公开不限于这里描述的详细结构、设置方式或实现方法;相反,本公开意图涵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效设置。

Claims (10)

1.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
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
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
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还包括:
通过分区挂接命令将临时文件系统挂载到所述第一目录。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核心转存文件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
设置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命名规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包括:
在进程出现故障时,根据预先设置的信号机制生成所述内存映象文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包括:
文件监控系统通过文件变化通知机制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包括:
获取所述内存映象文件的文件容量;
获取所述第二目录的剩余容量;
在所述剩余容量大于所述文件容量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
9.一种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文件模块,用于在进程出现故障时,生成内存映象文件;
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基于系统配置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一目录中,所述第一目录位于本地内存系统中;
监控模块,用于文件监控系统对所述第一目录进行实时监控;
第二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目录中监控到内存映象文件生成时,将所述内存映象文件存储到第二目录中,所述第二目标位于移动存储设备中。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在本地内存系统中创建所述第一目录;为所述第一目录中的文件分配最大占用空间;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在移动存储设备中创建所述第二目录。
CN202110975540.1A 2021-08-24 2021-08-24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791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540.1A CN113791925B (zh) 2021-08-24 2021-08-24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5540.1A CN113791925B (zh) 2021-08-24 2021-08-24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925A true CN113791925A (zh) 2021-12-14
CN113791925B CN113791925B (zh) 2023-06-27

Family

ID=791819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5540.1A Active CN113791925B (zh) 2021-08-24 2021-08-24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1925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02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闪存擦写方法及闪存存储器
CN106293513A (zh) * 2016-07-26 2017-01-04 惠州市斯坦利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文件读取方法和装置
CN10644578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服务器核心转储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57731A (zh) * 2017-07-17 2017-11-17 福建星瑞格软件有限公司 进程产生core dump问题的监控、分析和处理方法
CN107608869A (zh) * 2017-09-13 2018-01-19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8509317A (zh) * 2018-03-29 2018-09-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文件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49550A (zh) * 2018-04-13 2018-09-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挂载方法及装置
CN109002485A (zh) * 2018-06-25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ore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656743A (zh) * 2018-12-28 2019-04-1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re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N109783117A (zh) * 2019-01-18 2019-05-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盘系统的镜像文件制作及启动方法
CN110262918A (zh) * 2019-06-19 2019-09-2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进程崩溃分析方法及装置、分布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8720A (zh) * 2020-02-10 2020-03-27 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inux系统的core dump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29087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应用程序崩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1367861A (zh) * 2020-02-29 2020-07-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缓存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3268221A (zh) * 2021-05-30 2021-08-17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匹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8021A (zh) * 2009-06-03 2010-12-08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闪存擦写方法及闪存存储器
CN106293513A (zh) * 2016-07-26 2017-01-04 惠州市斯坦利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存储设备文件读取方法和装置
CN106445787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服务器核心转储文件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7357731A (zh) * 2017-07-17 2017-11-17 福建星瑞格软件有限公司 进程产生core dump问题的监控、分析和处理方法
CN107608869A (zh) * 2017-09-13 2018-01-19 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记录方法和装置
CN108509317A (zh) * 2018-03-29 2018-09-07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日志文件保存方法、装置、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49550A (zh) * 2018-04-13 2018-09-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硬盘挂载方法及装置
CN109002485A (zh) * 2018-06-25 2018-12-14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core文件的管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290871A (zh) * 2018-12-10 2020-06-16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应用程序崩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656743A (zh) * 2018-12-28 2019-04-19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core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设备、介质
CN109783117A (zh) * 2019-01-18 2019-05-21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一种无盘系统的镜像文件制作及启动方法
CN110262918A (zh) * 2019-06-19 2019-09-20 深圳市网心科技有限公司 进程崩溃分析方法及装置、分布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28720A (zh) * 2020-02-10 2020-03-27 北京安博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Linux系统的core dump文件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367861A (zh) * 2020-02-29 2020-07-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缓存方法、系统、设备以及介质
CN113268221A (zh) * 2021-05-30 2021-08-17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匹配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建等: "基于Linux的计算系统性能监控",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o. 05, pages 622 - 62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925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9246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US10523580B2 (en) Automatic cloud provisioning based on related internet news and social network trends
US10061665B2 (en) Preserving management services with self-contained metadata through the disaster recovery life cycle
CN109726076B (zh) 一种小程序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10427258B (zh) 基于云平台的资源调度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7091512A (ja) サービスの再活性化時間を短縮するための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85765B2 (en) Selective mirroring of predictively isolated memory
CN111290871A (zh) 获取应用程序崩溃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91300A (zh) 一种虚拟机实例的热迁移方法
CN111488316B (zh) 文件缓存回收方法及装置
US10061566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identify log write instructions of a source code as sources of event messages
CN109828719B (zh) 基于云监控的commitLog文件所在磁盘控制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3791925B (zh) 内存映象文件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US11656888B2 (en) Performing an application snapshot using process virtual machine resources
CN116051031A (zh) 项目调度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87971B (zh) 内存映象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11682991B (zh) 总线错误消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11516094B2 (en) Service remediation plan generation
CN111061812B (zh) 大数据分布式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422536A (zh) 分布式服务器的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介质
CN112114937A (zh) 虚拟系统重启方法及装置
CN116627686A (zh) 网络设备的软件故障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722986A (zh) 软件性能监测方法及装置
CN115237600A (zh) 数据迁移的管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23061137A (ja) 仮想サーバの管理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られる仮想サーバ管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