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1739A -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1739A
CN113791739A CN202111129499.2A CN202111129499A CN113791739A CN 113791739 A CN113791739 A CN 113791739A CN 202111129499 A CN202111129499 A CN 202111129499A CN 113791739 A CN113791739 A CN 1137917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quipment
stored
management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949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益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sinsigh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949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17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17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7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29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31Configuration or reconfiguration of storage systems by allocating resources to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4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19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storage systems in relation to data integrity, e.g. data losses, bit erro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1In-line storage system
    • G06F3/0683Plurality of storag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储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将录像设备作为前端设备,通过录像、拍照、录音等方式获取安防数据,进而根据获取到的安防数据进行安防布置和管理,已经成为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安防数据一般储存在两个地方:后端平台(可能是NVR(NetworkVideo Recorder,网络视频录像机)或者专用的视图存储后端平台等后端平台)以及设备本身的存储(如SD卡(SecureDigital Memory Card/SD card,安全数码卡)等)。在此种结构下,如果录像设备与后端平台之间的网络出现短时间的故障,同时录像设备自身的储存空间不可用(未配备SD卡或者SD卡故障),则录像设备获取到的数据将出现不可避免的丢失,从而影响安防系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在录像设备获取到的安防数据待转存状态的情况下,通常采用降低安防数据的码率、对安防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安防数据的大小,从而能储存更多录制时间的数据。但对于整个安防系统,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点位,安防数据的完整性和清晰度等是非常重要的系统指标,而降低安防数据的大小的方法降低了储存数据的完整性或清晰度,使得储存数据的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以提高储存数据的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存方法,包括: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各所述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所述设备组包括至少两个前端设备,所述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所述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若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为待转存状态,所述数据源设备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在接收到所述转存分配请求之后,所述管理设备从所述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数据源设备为不同的前端设备;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获取前端设备报警数量;若所述前端设备报警数量大于预设报警数量,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所述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获取管理设备离线时长;若所述管理设备离线时长大于预设离线时长,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所述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包括: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多个所述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分配除所述管理设备之外的前端设备给所述管理设备,并确定为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从属设备;生成设备组,所述设备组包括一个管理设备和若干个对应的从属设备。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所述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包括:将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获得储存空间序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所述储存空间序列中预设数量的数据存储空间,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作为管理设备。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上传状态,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存入预设后端平台;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本地存储状态,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数据源设备;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转存状态;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数据源设备与所述预设后端平台数据传输中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数据源设备不能储存待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数据源设备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前,还包括:获取当前时间;若所述当前时间在所述数据源设备的预设储存计划之内,数据源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给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预设储存计划用于表征所述数据源设备获取并储存待存储数据的时间。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从所述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之一:若在所述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预设存储空间,则所述管理设备将最大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若在所述设备组中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存储空间,则所述管理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预设优先级从所述设备组中选择出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可选地,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发送包含目标设备信息的转存指令给所述数据源设备;所述数据源设备根据所述转存指令发送包含待存储数据的储存指令给所述目标设备;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可选地,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若满足第一储存条件,所述目标设备储存所述待存储数据;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且满足第二储存条件,所述目标设备删除所述目标设备存储的数据之后,储存所述待存储数据;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和第二储存条件,发送储存失败信息给所述管理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储存条件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大小,所述第二储存条件为所述目标设备的预设优先级小于所述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转存分配请求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数据大小、数据获取开始时间和数据获取结束时间,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后,还包括:所述管理设备建立请求标识、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数据源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四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请求标识用于表征所述转存分配请求;所述管理设备接收到预设后端平台发送的转存信息查询请求之后,向所述预设后端平台反馈所述映射关系;所述预设后端平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获取并储存所述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所述目标设备删除所述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数据转存系统,包括:后端平台,与多个前端设备连接,所述后端平台用于将所述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多个所述前端设备,所述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前端设备用于存储前端数据,所述前端数据为所述前端设备对应的数据,并且,各所述设备组中还至少存在一个所述前端设备用于存储待存储数据,所述待存储数据为数据源设备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源设备为与所述前端设备同一设备组的其他任一前端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数据转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数据转存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设备组内的数据转存方法的的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数据转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数据转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下文描述中,探讨了大量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更透彻的解释,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以方框图的形式而不是以细节的形式来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使本发明的实施例难以理解。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数据转存系统实现,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该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
其中,各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设备组包括至少两个前端设备;
步骤S102,若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为待转存状态,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
步骤S103,在接收到转存分配请求之后,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
其中,目标设备与数据源设备为不同的前端设备;
步骤S104,管理设备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
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方法,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前端设备的设备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全部前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转存会导致前端设备网络中存在大量转存相关的报文,转存效率较低,造成通信资源浪费,而本发明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进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减少报文数量,从而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转存效率。
可选地,前端设备为录像设备、存储设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录像设备设置有数据存储器,例如SD卡、数据硬盘等数据存储器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录像设备为IPC(IP CAMERA,网络摄像头)或NVR。
可选地,通过前端设备获取待储存数据。可选地,待存储数据为图像数据、音频数据等数据类型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各前端设备与后端平台连接,后端平台为NVR、服务器等中的一种,后端平台用于管理前端设备并存储前端设备的数据。
可选地,每经过第一预设时间段后,后端平台获取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时间段为2小时。
可选地,对多个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获取前端设备报警数量;若前端设备报警数量大于预设报警数量,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报警数量为10次。
可选地,对多个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获取管理设备离线时长;若管理设备离线时长大于预设离线时长,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离线时长为12小时。
可选地,对多个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时间段为48小时。
可选地,后端平台对多个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在前端设备的总量变化之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包括: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多个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更新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分配除更新管理设备之外的前端设备给更新管理设备,并确定为更新管理设备对应的更新从属设备;生成更新组,更新组包括一个更新管理设备和若干个对应的更新从属设备。这样,通过划分若干个更新组,并通过更新组更新设备组,保证了设备组中管理设备和其他前端设备的可靠性,从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以实现对待存储数据的储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可选地,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包括: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多个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分配除管理设备之外的前端设备给管理设备,并确定为管理设备对应的从属设备;生成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管理设备和若干个对应的从属设备。这样,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进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减少报文数量,从而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转存效率。
可选地,若存在两个及以上设备组,则任意两个设备组的存储总量相差小于预设差值,其中,设备组的存储总量为该设备组中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之和。可选地,预设差值为100M。
可选地,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包括:将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获得储存空间序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储存空间序列中预设数量的数据存储空间,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作为管理设备。这样,将数据存储空间最大的前端设备确定为管理设备,使得各设备组中存在数据存储空间较大的前端设备用于储存数据源设备的待存储数据,提高了转存数据的可行性。
可选地,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包括以下任意之一: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上传状态,将待存储数据存入后端平台;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本地存储状态,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数据源设备;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转存状态;其中,第一预设条件为数据源设备与后端平台数据传输中断,第二预设条件为数据源设备不能储存待存储数据。这样,数据源设备的待存储数据能够存放在后端平台、数据源设备本身或目标设备,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发送给后端平台,在出现数据源设备与后端平台数据传输中断、数据源设备不能连接到后端平台、数据源设备接收到后端平台发送的储存失败信息等情况下,使得后端平台不能储存待存储数据,则数据源设备自身储存待储存数据存储;在出现数据源设备未配备存储器、数据源设备的存储器故障等情况下,则数据源设备将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转存状态,并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给同一设备组的管理设备。
可选地,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前,还包括:获取当前时间;若当前时间在数据源设备的预设储存计划之内,数据源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给管理设备,其中,预设储存计划用于表征数据源设备获取并储存待存储数据的时间。这样,通过预设储存计划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在工作时间内,从而确定数据源设备是否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给管理设备,避免发送无效的转存分配请求,提高转存效率。
可选地,通过后端平台向各前端设备发送对应的预设工作计划,数据源设备将其对应的预设工作计划确定为预设存储计划,其中,预设工作计划用于表征前端设备获取并储存待存储数据的时间,例如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6时。
可选地,管理设备从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之一:若在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预设存储空间,则管理设备将最大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若在设备组中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存储空间,则管理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预设优先级从设备组中选择出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这样,通过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和预设优先级选择出目标设备,相较于通过单一参数选择,提高选择目标设备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存储空间为50M字节。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存储空间为待存储数据的数据量大小。
可选地,通过后端平台向各前端设备发送对应的预设优先级,其中,预设优先级用于表征前端设备内存储数据的重要程度,例如1、2、3等。
可选地,管理设备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包括:管理设备发送包含目标设备信息的转存指令给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根据转存指令发送包含待存储数据的储存指令给目标设备;目标设备根据存储指令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可选地,管理设备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包括:管理设备生成请求标识,该请求标识用于表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发送转存指令给数据源设备,该转存指令中包含请求标识、目标设备信息;并,发送请求标识给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发送储存指令给目标设备,该储存指令包含请求标识、待存储数据、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若储存指令中的请求标识与管理设备发送给目标设备的请求标识相同,目标设备储存待储存数据。
可选地,目标设备根据存储指令对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若满足第一储存条件,目标设备储存待存储数据;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且满足第二储存条件,目标设备删除目标设备存储的数据之后,储存待存储数据;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和第二储存条件,发送储存失败信息给管理设备;其中,第一储存条件为目标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或等于待存储数据的数据大小,第二储存条件为目标设备的预设优先级小于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这样,通过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和预设优先级判断目标设备是否储存待存储数据,相较于通过单一参数判断,提高转存的可靠性。
可选地,转存分配请求包括待存储数据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数据大小、数据获取开始时间和数据获取结束时间,管理设备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后,还包括:管理设备建立请求标识、数据信息、数据源设备、目标设备四者之间的映射关系,请求标识用于表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接收到后端平台发送的转存信息查询请求之后,向后端平台反馈映射关系;后端平台根据映射关系获取并储存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目标设备删除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这样,数据源数据将待存储数据存储到目标设备,后端平台重新连接到前端设备之后,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信息查询请求,并通过管理设备反馈的映射关系将目标设备的待存储数据补充到后端平台,并删除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不仅保证了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而且节约目标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进而利于后续的数据转存。
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转存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的数据转存系统实现,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后端平台向各前端设备发送该前端设备对应的预设工作计划,并发送该前端设备对应的预设优先级;
其中,预设工作计划用于表征前端设备获取并储存待存储数据的时间,预设优先级用于表征前端设备内存储数据的重要程度;
步骤S202,后端平台获取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
步骤S203,后端平台根据数据存储空间从多个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
步骤S204,后端平台分配除管理设备之外的前端设备给管理设备,并确定为管理设备对应的从属设备;
步骤S205,后端平台向管理设备发送其对应从属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和预设优先级;
步骤S206,后端平台生成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管理设备和若干个对应的从属设备,并将该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
步骤S207,数据源设备根据对应的预设工作计划获取数据储存状态;
步骤S208,若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为待转存状态,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
其中,转存分配请求包括待存储数据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数据大小、数据获取开始时间和数据获取结束时间;
步骤S209,管理设备根据数据存储空间和预设优先级从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
其中,目标设备与数据源设备为不同的前端设备;
步骤S210,管理设备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
步骤S211,管理设备建立请求标识、数据信息、数据源设备、目标设备四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请求标识用于表征转存分配请求;
步骤S212,管理设备接收到后端平台发送的转存信息查询请求之后,向后端平台反馈映射关系;
步骤S213,后端平台根据映射关系获取并储存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
步骤S214,目标设备删除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
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方法,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前端设备的设备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全部前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转存会导致前端设备网络中存在大量转存相关的报文,转存效率较低,造成通信资源浪费,而本发明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进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能够减少报文数量,从而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转存效率。
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一种设备组内的数据转存方法,包括:
步骤S301,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
其中,转存分配请求包括待存储数据的数据信息,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数据大小、数据获取开始时间和数据获取结束时间;
步骤S302,管理设备生成请求标识;
其中,该请求标识用于表征转存分配请求;
步骤S303,管理设备从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
步骤S304,管理设备发送转存指令给数据源设备;
其中,该转存指令包括请求标识、目标设备信息;
步骤S305,管理设备发送请求标识给目标设备;
步骤S306,数据源设备发送储存指令给目标设备;
其中,该储存指令包含请求标识、待存储数据、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
步骤S307,若储存指令的请求标识与管理设备发送给目标设备的请求标识相同,目标设备根据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储存待存储数据;
步骤S308,目标设备发送转存信息给管理节点;
其中,转存信息包括转存结果信息和数据存储空间,转存结果信息包括转存成功、转存失败中的一个;
步骤S309,目标设备发送转存结果信息给数据源设备。
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方法,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前端设备的设备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全部前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转存会导致前端设备网络中存在大量转存相关的报文,转存效率较低,造成通信资源浪费,而本发明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进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能够减少报文数量,从而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转存效率。
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存系统,包括后端平台401和多个前端设备402。后端平台401与多个前端设备402连接,且前端设备402之间相互连接。后端平台401与多个前端设备连接,后端平台用于将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多个前端设备402,各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前端设备用于存储前端数据,前端数据为前端设备对应的数据,并且,各设备组中还至少存在一个作为目标设备的前端设备,目标设备用于存储待存储数据,待存储数据为数据源设备对应的数据,数据源设备为与目标设备同一设备组的其他前端设备。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数据转存系统,前端设备用于储存其对应的前端数据,并通过后端平台对多个相互连接的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使得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前端设备用于存储同一设备组中任一其他前端设备对应的待存储数据。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前端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以实现对待存储数据的储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
结合图5所示,后端平台接入了6个IPC设备,其中,设备501的数据存储空间为300M,预设优先级为1,当前时间在预设工作计划内;设备502的数据存储空间为400M,预设优先级为1,当前时间在预设工作计划内;设备503的数据存储空间为500M,预设优先级为2,当前时间在预设工作计划内;设备504的数据存储空间为不可用,预设优先级为2,当前时间在预设工作计划内;设备505的数据存储空间为300M,预设优先级为5,当前时间在预设工作计划内;设备506的数据存储空间为500M,预设优先级为1,当前时间不在预设工作计划内。后端平台根据数据存储空间选择设备503和设备506作为管理设备,将设备501和设备502确定为设备503的从属设备,将设备504和设备505作为设备506的从属设备,生成设备组A和设备组B,其中,设备组A包括设备501、设备502、设备503,设备组B包括设备504、设备505、设备506。若后端平台断开与各前端设备的连接,设备506不用存储数据,设备501、设备502、设备503、设备505将各自的数据存储在自身的数据存储空间;设备504由于无法将待存储数据存入后端平台或自身的数据存储空间,向设备506发送转存分配请求,设备506根据数据存储空间和预设优先级选择出设备506作为目标设备,并发送包含目标设备信息的转存指令给设备504,设备504发送包含待存储数据的储存指令给设备506,设备506储存待存储数据。
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但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00及存储器(memory)601;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终端执行本实施例中任一项方法。可选地,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602和总线603。其中,处理器600、通信接口602、存储器601可以通过总线60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602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600可以调用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01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601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60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601中的程序指令/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601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6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利用本发明公开的电子设备,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数据源设备向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管理设备从该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不同于数据源设备的目标设备,并控制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目标设备。这样,不需要采用降低录像数据的码率、对录像数据进行抽帧等方法降低录像数据的大小,而是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并在设备组中的数据源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待存储数据的转存,保证了待存储数据的完整性,进而提高了待存储数据的可靠性。并且,在前端设备的设备量较大的情况下,在全部前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转存会导致前端设备网络中存在大量转存相关的报文,转存效率较低,造成通信资源浪费,而本发明通过划分若干个设备组,进而在同一设备组中,管理设备选择出目标设备,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储至目标设备,减少报文数量,从而提供良好的通信网络环境,提高转存效率。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方法的各个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所述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所述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14)

1.一种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各所述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所述设备组包括至少两个前端设备,所述设备组包括一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并将所述设备组中的任一前端设备作为数据源设备;
若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为待转存状态,所述数据源设备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转存分配请求之后,所述管理设备从所述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其中,所述目标设备与所述数据源设备为不同的前端设备;
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
获取前端设备报警数量;
若所述前端设备报警数量大于预设报警数量,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所述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
3.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后,还包括:
获取管理设备离线时长;
若所述管理设备离线时长大于预设离线时长,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重新划分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更新组,并将所述更新组确定为新的设备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划分多个所述前端设备,获得若干个设备组,包括:
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多个所述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
分配除所述管理设备之外的前端设备给所述管理设备,并确定为所述管理设备对应的从属设备;
生成设备组,所述设备组包括一个管理设备和若干个对应的从属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从所述前端设备中选择出若干个作为管理设备的前端设备,包括:
将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按照从大到小进行排序,获得储存空间序列;
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获取所述储存空间序列中预设数量的数据存储空间,并将获取到的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作为管理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若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上传状态,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存入预设后端平台;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且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本地存储状态,将所述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数据源设备;
若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则将所述数据源设备的数据储存状态确定为待转存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数据源设备与所述预设后端平台数据传输中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数据源设备不能储存待存储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源设备向所述管理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前,还包括:
获取当前时间;
若所述当前时间在所述数据源设备的预设储存计划之内,数据源设备发送转存分配请求给管理设备,其中,所述预设储存计划用于表征所述数据源设备获取并储存待存储数据的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从所述设备组的各前端设备中选择出目标设备,包括以下任意之一:
若在所述设备组中至少存在一个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预设存储空间,则所述管理设备将最大数据存储空间对应的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若在所述设备组中各前端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小于或等于预设存储空间,则所述管理设备根据前端设备的预设优先级从所述设备组中选择出前端设备确定为目标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发送包含目标设备信息的转存指令给所述数据源设备;
所述数据源设备根据所述转存指令发送包含待存储数据的储存指令给所述目标设备;
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根据所述存储指令对所述待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若满足第一储存条件,所述目标设备储存所述待存储数据;
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且满足第二储存条件,所述目标设备删除所述目标设备存储的数据之后,储存所述待存储数据;
若不满足第一储存条件和第二储存条件,发送储存失败信息给所述管理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储存条件为所述目标设备的数据存储空间大于或等于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大小,所述第二储存条件为所述目标设备的预设优先级小于所述数据源设备的预设优先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数据转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存分配请求包括所述待存储数据的数据信息,所述数据信息包括数据标识符、数据大小、数据获取开始时间和数据获取结束时间,所述管理设备控制所述数据源设备将待存储数据存入所述目标设备后,还包括:
所述管理设备建立请求标识、所述数据信息、所述数据源设备、所述目标设备四者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请求标识用于表征所述转存分配请求;
所述管理设备接收到预设后端平台发送的转存信息查询请求之后,向所述预设后端平台反馈所述映射关系;
所述预设后端平台根据所述映射关系获取并储存所述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
所述目标设备删除所述目标设备内的待存储数据。
12.一种数据转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端平台,与多个前端设备连接,所述后端平台用于将所述前端设备进行划分获得若干个设备组;
多个所述前端设备,各所述前端设备之间相互连接,所述前端设备用于存储前端数据,所述前端数据为所述前端设备对应的数据,并且,各所述设备组中还至少存在一个作为目标设备的前端设备,所述目标设备用于存储待存储数据,所述待存储数据为数据源设备对应的数据,所述数据源设备为与所述目标设备同一设备组的其他前端设备。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29499.2A 2021-09-26 2021-09-26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917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499.2A CN113791739A (zh) 2021-09-26 2021-09-26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499.2A CN113791739A (zh) 2021-09-26 2021-09-26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739A true CN113791739A (zh) 2021-12-14

Family

ID=79184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9499.2A Pending CN113791739A (zh) 2021-09-26 2021-09-26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173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549A (zh) * 2012-02-07 2013-08-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存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86399A (zh) * 2014-12-24 2016-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06369A (zh) * 2019-07-29 2021-0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11384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华录光存储研究院(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46549A (zh) * 2012-02-07 2013-08-14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存的方法及系统
CN105786399A (zh) * 2014-12-24 2016-07-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转存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306369A (zh) * 2019-07-29 2021-0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711384A (zh) * 2020-12-30 2021-04-27 华录光存储研究院(大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多个存储设备的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712332B (zh) 一种通信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5426271B (zh) 对分布式存储系统的锁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6712981B (zh) 一种节点变更通知方法及装置
CN109361525B (zh) 重启分布式部署多服务的方法、装置、控制终端及介质
CN109756566B (zh)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存储方法、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167819B (zh) 数据同步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506870B (zh) 数据仓库增量更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1541762B (zh) 数据处理的方法、管理服务器、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092719A (zh)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分布式集群文件系统
CN101533416A (zh) 一种音视频文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84601A (zh) 日志文件删除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252121B2 (en) Message send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JP2740105B2 (ja) 分散データベース制御方法
CN11757961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347238A (zh) 基于区块链的消息分区方法及系统、设备、存储介质
CN113791739A (zh) 数据转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47226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31951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节点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756800A (zh) 一种处理突发流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09962941B (zh) 通信方法、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3425707A (zh) 数据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3965538B (zh) 设备状态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505103A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95362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77497B (zh) 一种网络介质分发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