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4084A -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4084A
CN113784084A CN202111134724.1A CN202111134724A CN113784084A CN 113784084 A CN113784084 A CN 113784084A CN 202111134724 A CN202111134724 A CN 202111134724A CN 113784084 A CN113784084 A CN 1137840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ata
target
target object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472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4084B (zh
Inventor
聂志鹏
刘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472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40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40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40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40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40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4Systems for two-way working
    • H04N7/15Conference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第一图像数据,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于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于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可以使得基于目标对象对与之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更加匹配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满足了对同一采集图像中不同对象进行处理的需求,并且可以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与目标对象的匹配性,提升了图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视频会议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中替代了原有的会议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多个场景中。
为了能够清楚呈现会议内容,会通过至少两个采集设备来对会议场景中的不同信息进行采集,例如,视频会议平台对单一摄像头的内容均按照参会人视频来处理,若用户想利用摄像头拍摄白板或黑板呈现的内容,需要另外架设一路单独的摄像头来采集内容视频流。
但是,对应于上述会议场景需要至少两个摄像头,摄像头的安装及配置过程较为繁琐,容易使得摄像头的视频采集过程出现故障,不便于视频会议内容的稳定传输。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包括:
按照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对象识别;
基于对象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或,
检测到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目标对象;或,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以及,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所述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一路目标图像数据;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不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路目标图像数据。
可选地,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一类型的对象,将所述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二显示参数,以得到第二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是其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显示参数,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二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优于其在所述第一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二类型的对象,使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显示参数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显示参数保持一致;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三类型的对象,获得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三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三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
可选地,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获得各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区域信息;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四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四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三路目标图像数据;
或,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基于各目标对象中第一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获得与各目标对象相匹配的第六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六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二条件,基于与每一目标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处理,获得与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将所述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以及第一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可选地,还包括:
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需求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需求信息和/或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类型;
如果所述目图像数据为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即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为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包括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和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网络信息调整对应传输通道的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传输参数。
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
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得第一图像数据,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于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于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可以使得基于目标对象对与之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更加匹配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满足了对同一采集图像中不同对象进行处理的需求,并且可以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与目标对象的匹配性,提升了图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主要应用于图像数据的处理领域,可以是对视频流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处理,也可以是对图像帧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处理。能够使得处理后的图像数据更加满足当前的应用场景,保证不同对象采用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使得最终输出的目标图像数据与对应的目标对象的特征或者展现信息相匹配。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一下步骤:
S101、获得第一图像数据。
其中,第一图像数据是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的,即第一图像数据可以是来源于单一摄像头采集的,也可以是多摄像头采集的。对应的,第一图像数据是可以连续图像帧组成的图像数据,如一段视频流,也可以是由对应的图像帧组成的图像数据,如一组照片。以第一图像数据为视频流为例进行说明,若该视频流对应的应用场景为视频会议场景,第一设备可以是视频会议处理设备,则可以基于当前视频会议对应的会场中的视频会议处理设备中的全景摄像头进行视频的采集,得到该视频流。也可以是基于该场景中的不同角度的摄像头采集得到的视频流,如左右两个方向的两个摄像头采集得到的视频流,还可以针对演讲台以及观众席等不同区域的摄像头采集到的视频流。
S102、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采集得到的第一图像数据中会包括多个对象,可以是相同类型的对象,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对象,对应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对象也可以具有不同的对象特征。具体的,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对象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人物,还可以是具体特定特征的对象,如文字,具有目标颜色的对象等。
其中,目标对象是指通过特定条件或对应的操作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对象中选定的待处理的对象。如,可以是指定区域的对象,还可以是具有指定特征的对象,具体的,可以是文字、人物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确定目标对象以及基于目标对象进行处理的过程,可以在第一电子设备端处理,也可以当第一电子设备将采集的第一图像数据传输给服务器端,由服务器端进行处理,即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有数据处理功能,也可以是仅具有图像数据采集及数据传输的功能。由于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图像需要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和第二电子设备直接连接,即第一电子设备在采集得到第一图像数据,并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目标图像数据,将其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第一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服务器与第二电子设备连接,有服务器端执行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目标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并由服务器端将目标图像数据传输给第二电子设备。
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处理策略可以与目标对象的特征、属性以及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位置,又或者各个目标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关。例如,文字和人物在处理过程中清晰度参数不同。基于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可以是对第一图像数据整体进行处理,也可以是对第一图像数据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的图像进行处理。第一图像数据与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其中,属性信息是指图像属性,如图像的分辨率、帧率、补光参数、增益参数等。例如,原始采集的第一图像数据为第一分辨率,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图像数据为第二分辨率,且第二分辨率对应的图像画面质量优于第一分辨率对应的图像。
对应的,处理策略可以基于不同的对象预先设置,也可以基于实际采集的图像数据中包括的对象之间的关系,以及对象所在位置等信息自动分析生成的处理策略。
S103、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可以对每一目标对象根据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得到与每一目标对象对应的图像数据,将这些图像数据组合为目标图像数据。也可以是将每一目标对象对应的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的一路数据进行输出。即输出给第二电子设备的目标图像数据可以是单一视频流、双路或三路视频流。也可以是视频流与图像帧的结合,还可以发送一定数量的图像帧。与实际对应的目标对象的类型有关,还可以与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有关,与可以与第一电子设备的传输特性、或者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接收特性或者网络环境有关,具体的,会在本申请后续的实施例中进行举例说明。
不同的传输通道可以更好地匹配对应的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以使得传输至第二电子设备的图像更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例如,目标图像数据为高分辨率的图像数据,则对应的传输通道是可以满足高分辨率图像数据传输的通道。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图像数据,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于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于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可以使得基于目标对象对与之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更加匹配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满足了对同一采集图像中不同对象进行处理的需求,并且可以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与目标对象的匹配性,提升了图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确定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至少基于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目标对象。
可以通过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各个对象的特征进行分析来确定对应的目标对象,也可以是基于用户的选定操作来确定目标对象。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基于目标对象对应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如目标对象的类型,也可以是基于目标对象与其他对象之间的关系确定的信息,如目标对象与其他对象的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还可以是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配置数量、占比、配置的相对位置关系信息等。
然后,可以按照与配置信息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如,配置信息为目标对象的类型,可以根据该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对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具体的,若目标对象的类型为文字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为第一分辨率和码率,则按照此处理策略对文字区域对应的图像进行处理。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可以包括以下方式:
方式一,按照预设识别模型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对象识别,基于对象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
其中,预设识别模型是预先创建的识别模型,能够基于不同对象的特征信息对图像数据的对象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模型可以是基于训练样本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模型,训练样本可以是标记有对象类型的图像数据组成的数据集。基于识别模型对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对象识别,得到对象识别结果,该对象识别结果可以是对象的类型识别结果,也可以对象的属性识别结果。然后基于对象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若对象识别结果包括文字、空白区域和人物,若需要获取文字,则将文字确定为目标对象。
方式二,检测到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目标对象。
该第一触发操作可以是用户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目标信息可以是第一图像数据,即用户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特定区域的选定操作,如用户对人物区域进行选定,则目标对象为该区域的人物。对应的,目标信息还可以是目标应用,该第一触发操作还可以是对目标应用的操作,即不同的应用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对象。如视频会议应用需要对参加会议的人员输出清晰的文本信息,以便相关人员能够获得会议内容信息,因此,当用户打开或者接入到该目标会议应用时,将会议视频中的文本信息确定为目标对象。又例如,当目标应用为图片编辑应用,并主要是对人物进行处理,因此,启动该图片编辑应用后,目标对象为图像中的人物。
方式三、基于第一电子设备和/或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属于不同的电子设备,其配置参数可能不同。当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时,可以是基于第一电子设备的采集区域、第一电子设备的使用者信息或者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采集参数、传输参数等确定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如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采集区域不同,其对焦对象不同,可以将采集区域中的对焦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当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时,可以是基于第二电子设备的使用者、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参数等信息确定目标对象。例如,在会议场景中,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使用者不同,使用者关注的对象信息也会不同,例如,会议记录者更加关注图像数据中的文本信息,则将文本信息确定为目标对象。
还可以结合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可以根据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所处的网络环境、使用信息、参数信息等确定目标对象。例如,第一电子设备的采集装置的分辨率较低,而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支持分辨率较高的图像进行显示,可以将第一电子设备中分辨率低于预设分辨率阈值的对象确定为目标对象。
在获得了目标对象之后,可以基于目标对象与第一图像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其中,目标对象与第一图像数据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占比关系,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位置关系,还可以是目标对象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其他对象的位置关系。基于上述对应关系,确定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如,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占比较大,则确定的配置信息可以是占比配置信息。
对应的,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基于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如果目标对象唯一,至少基于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得到一路目标图像数据。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确定的目标对象仅为一个,则可以根据其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如仅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对应的,文本信息的处理策略为清晰度的优先级高于流畅度,则对文本信息进行处理可以提升其分辨率和码率,降低视频的帧率。
如果目标对象不唯一,至少基于目标对象与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至少基于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路目标图像数据。
当目标对象不唯一时,即确定的目标对象至少为两个,第一相对位置关系可以表示每一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区域信息,或者每一目标对象对应的区域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占比来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如指定区域的目标对象采用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而其它非指定区域的目标对象采用默认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还可以是根据不同目标对象的类型,以及各个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通常不同类型的目标对象对应不同的处理策略,若两个目标对象的相对距离较远时,可以采用各自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而当两个目标对象相对距离较近时,也可以采用同一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得到的目标图像数据可以是与对应的目标对象相匹配,例如,有两个目标对象可以得到两路目标图像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至少基于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可以包括以下方式中的一种:
方式一,如果目标对象属于第一类型的对象,将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二显示参数,以得到第二图像数据,将第二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
其中,第一显示参数是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显示参数,目标对象在第二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优于其在第一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其中,第一类型是指需要优化或提升显示效果的类型。对应的,显示参数可以包括分辨率、补光参数、突出显示参数等。例如,第一类型包括文本类型,则目标对象可以是文本,对应的,可以将第一图像数据中默认的第一显示参数处理为第二显示参数,例如可以提升分辨率,放大文字字体、文字字体色彩突出显示等处理,得到处理后的第二图像数据,即该第二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会传输至对应的显示设备,如第二电子设备。
方式二、如果目标对象属于第二类型的对象,使得目标对象的显示参数与第一图像数据的显示参数保持一致。
其中,第二类型对应的对象可以是第一图像数据中处理优先级较低的对象,即其处理参数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其传输效果,或者其他对象的接收效果。例如,第二类型可以是静止的人物或者运动幅度较小的人物,其处理参数可以与第一图像数据整体调整的参数保持一致即可,具体调整时可以基于网络传输参数调整对应的处理参数,如基于网络传输速率可以调整输出图像的分辨率。
方式三、如果目标对象属于第三类型的对象,获得与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三图像数据,将第三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
其中,第三类型的对象是指预先具有对应存储信息的类型的对象,如,第三类型的对象是可以是目标产品或者对应的样品,第三图像数据可以是预先生成的与该产品对应的展示图像,如优于当前展示效果的展示图像,例如将当前2D图像转换为3D展示图像。对应的,第三图像数据还可以截取的图像或者视频流,以便于能更好地展示该目标对象。
基于上述实现方式,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基于目标对象与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目标对象时,首先要获得各目标对象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区域信息,其中,区域信息包括区域位置,或者对象所在区域在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占比。然后可以通过区域信息根据以下实施方式处理目标对象: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区域信息将各目标对象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四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
其中,第一目标对象是位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区域对象。第一目标区域可以满足特定条件的区域,如在每一帧图像中占比最大的区域、图像中的剧中区域,或者焦点区域。第一显示参数可以是第一图像数据的默认显示参数,而第三显示参数可以是能够提升该第一目标区域显示效果的显示参数。以使得基于第三显示参数对目标对象进行处理时,是对该目标对象所在的第一目标区域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图像数据,为了保证图像数据在第二电子设备中的显示效果,可以将第四图像数据和第一图像数据分别作为一路数据进行输出。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区域信息获得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
第二目标对象是位于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区域的对象,该第二目标区域是表征具有预先存储图像的区域,如,第二目标对象预先存储有高清晰并配置有对应的文字介绍的目标图像,则当检测到第二对象处于第一图像数据的产品介绍区域时,则会调用与之对应的目标图像,将该目标图像确定为第五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和第五图像数据分别作为一路数据进行输出。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基于区域信息将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各目标对象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第一图像数据、第四图像数据和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三路目标图像数据。
在该实施方式中,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图像作为一路数据进行输出,即输出的图像数据一路为原始的图像数据即第一图像数据,一路为第一目标对象对应的第四图像数据,还有一路为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
对应的,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基于各目标对象中第一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获得与各目标对象相匹配的第六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六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二条件,基于与每一目标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处理,获得与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将所述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以及第一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不同的目标对象的类型对应不同的处理策略,在确定了目标对象的类型后,还需要根据各个目标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确定如何进行处理。若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距离阈值,说明各个目标对象所在区域相隔较近,若单独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可能会不便于区分各个目标对象的边缘,或者提取各个目标对象的边缘时较为复杂,会占用较多的处理资源。因此,可以对这些对象采用同一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如,可以采用第一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其中,第一对象可以是基于该条件确定的默认对象,如默认采用文字对象的处理策略对所有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也可以是比较各个目标对象所属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将处理策略最优的目标对象确定为第一对象。然后对其他目标对象也采用该处理策略进行处理,获得与每一对象对应的图像数据,将这些图像均作为第六图像数据,与未处理部分的第一图像数据作为两路数据进行输出。例如,目标对象包括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而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的相对距离较近,即使采用相同的处理参数也可以实现对图像处理效果的改进。此时默认对象类型的处理策略则是第一对象和第二对象处理参数效果较好的处理参数作为默认参数进行处理。对应的,第六图像数据为各个目标对象对应区域处理后的图像数据,而第一图像数据是初始的图像数据。
对应的,若各个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则可以采用与各个目标对象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即每一目标对象利用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单独处理,有几个目标对象则得到几路对应的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然后与第一图像数据共同输出。
在本申请实施例,该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需求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需求信息和/或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
其中,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配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二电子设备的网卡参数、显示装置的显示参数等,对应的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信息,如传输信息的传输时间、是否存在卡顿等,以及第二电子设备所处的应用环境、网络环境和场景信息等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需求信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装置为高清显示设备、环境为夜间模式,则需要调整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中的分辨率以及光线补偿参数等,以适应第二电子设备的显示需求。
对应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类型;
如果所述目图像数据为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即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为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包括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和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包括图像帧或者视频流。目标图像数据的类型可以与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相同,也可以与之匹配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图像数据可以基于不同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对应的,目标图像数据可以是视频流、也可以是图像帧,还可以是视频流和图像帧的组合。其中,视频流可以通过视频流对应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图像帧可以基于图像帧对应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每一传输通道有与之对应类型的数据的传输参数,如传输帧率,以保证能够以最优的传输方式传输对应的图像数据,提升了实际的应用效果。
对应的,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网络信息调整对应传输通道的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传输参数。
可以基于实时的网络环境信息和传输图像数据的内容类型对传输参数进行调整,以保证能够动态匹配目标图像数据的传输参数,使得图像的输出效果更优,其中,传输参数包括但不局限于码率和分辨率。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在获得了每一传输通道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基于目标展示模式,对每一传输通道传输的图像数据进行组合,获得待展示图像;然后对待展示图像进行展示。
其中,目标展示模式可以是对每一传输通道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均进行展示,还可以是对指定传输通道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进行展示,还可以是按照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各个目标对象所对应的区域进行组合得到的模式,也可以是利用分屏显示模式,即不按照原来的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区域进行展示,重新划分区域展示。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2对应的应用场景为视频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的图像采集装置采集到的第一图像数据中包括会议参会人,以及白板,白板中包括对应的文本信息,还可包括产品样品等信息。即可以采用单一摄像识别画面中的主持人、白板以及产品样品等,根据画面的具体情况选择对应的处理策略,并选择不同的视频输出路径,例如,可以使用1080P内容通道提升白板及产品区域的视频清晰度。无需做特殊设置,便于用户的使用。
具体的,当画面中只存在白板或白板在画面中占比很大,可以只对白板内容按照白板的处理策略,对白板区域进行处理,例如对白板区域进行逆透视变换、裁切并增强后只输出为一路内容共享视频。
当画面中即存在白板(或产品展示)也存在参会人,或白板(或产品展示)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在正常输出画面到普通视频通道的同时,也会将白板区域剪裁复制、逆透视变换并增强后输出为另外一路内容共享视频,这种情况常见于只有一个全景摄像头时的应用场景。
当画面中识别不到白板(或产品展示),只识别到会人或者用户关闭识别功能时,只输出一路普通视频,不启动内容共享通道。
具体的,在确定目标对象(如白板或者参会人)后,可以选用与之对应的处理策略进行处理,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通道输出之后,针对通道进行特定优化,如:
对普通视频通道针对流畅性进行优化,优先保证参会人视频的流畅度,清晰度重要性次之,即优先保证视频帧率在30fps,根据网络情况适当降低视频码率和分辨率。
对含有白板和展示产品的内容共享通道针对清晰度进行优化,优先保证白板和demo物品的清晰度和细节,流畅度次之,即优先保证视频的分辨率和码率,视频的帧率视画面的变化速度和网络情况可以低至1fps。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无需使用两个摄像头来分别拍摄参会者和内容,实现了无需特殊设置,易于普通用户使用,降低了摄像头安装的成本。同时基于不同的处理策略对不同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使得得到的目标图像数据更加符合当前的应用场景,进一步采用专用的传输通道进行传输,优化了传输后的图像数据。
参见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处理装置,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装置可以包括以下单元:
数据获得单元201,用于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处理单元202,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发送单元203,用于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获得第一图像数据,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于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于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可以使得基于目标对象对与之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更加匹配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满足了对同一采集图像中不同对象进行处理的需求,并且可以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与目标对象的匹配性,提升了图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单元202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确定子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对象识别;
基于对象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
或,
检测到基于第一图像数据的触发操作,确定目标对象;
或,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一路目标图像数据;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不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路目标图像数据。
可选地,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一类型的对象,将所述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二显示参数,以得到第二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是其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显示参数,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二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优于其在所述第一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二类型的对象,使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显示参数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显示参数保持一致;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三类型的对象,获得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三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三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获得各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区域信息;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四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四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三路目标图像数据;
或,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获得各目标对象的类型;
若各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基于各目标对象中默认对象类型的处理策略,获得与各目标对象相匹配的第六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六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若各目标对象的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二条件,基于与每一目标对象类型对应的处理策略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处理,获得与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将所述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以及第一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可选地,还包括:
第一调整单元,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需求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需求信息和/或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
进一步地,发送单元2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类型;
如果所述目图像数据为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即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为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包括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和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地,还包括:
第二调整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网络信息调整对应传输通道的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传输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提升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结构:
所述存储器301,用于存储应用程序和所述应用程序运行所产生的数据;
所述处理器302,用于执行所述应用程序,以实现:
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获得第一图像数据,对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将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于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由于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可以使得基于目标对象对与之对应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能够更加匹配目标对象的图像数据,满足了对同一采集图像中不同对象进行处理的需求,并且可以采用对应的传输通道对目标图像数据进行传输,保证了传输的目标图像数据与目标对象的匹配性,提升了图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效果。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处理器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考前文中的相应内容,此处不再详述。
本说明书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处理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及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包括:
按照预设识别模型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进行对象识别,基于对象识别结果确定目标对象;或,
检测到第一触发操作,确定目标对象;或,
基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关联信息,确定目标对象;
以及,
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对象的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至少基于所述配置信息按照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一路目标图像数据;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不唯一,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或,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得到至少一路目标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一类型的对象,将所述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二显示参数,以得到第二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二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显示参数是其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显示参数,所述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二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优于其在所述第一显示参数下的显示效果;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二类型的对象,使得所述目标对象的显示参数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显示参数保持一致;或,
如果所述目标对象属于第三类型的对象,获得与所述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三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三图像数据作为所述目标图像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之间的第一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获得各目标对象在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区域信息;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四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一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目标对象是位于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图像区域的第二目标区域的对象;或,
基于所述区域信息将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一目标对象从具有第一显示参数处理成具有第三显示参数,以得到第四图像数据,基于所述区域信息获得所述各目标对象中的第二目标对象匹配的第五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四图像数据和所述第五图像数据作为三路目标图像数据;
或,
至少基于所述目标对象的类型及其之间的第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对应的处理策略处理所述目标对象,包括: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一条件,基于各目标对象中第一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获得与各目标对象相匹配的第六图像数据,将所述第一图像数据和所述第六图像数据作为两路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一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若所述第二相对位置关系满足第二条件,基于与每一目标对象所属类型所对应的处理策略对每一目标对象进行处理,获得与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将所述每一目标对象相匹配的图像数据以及第一图像数据作为目标图像数据,所述第二条件为各目标对象之间的距离大于距离阈值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二电子设备的需求信息和硬件配置信息,基于所述需求信息和/或所述硬件配置信息调整所述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的类型确定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类型;
如果所述目图像数据为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即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为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或,
如果所述目标图像数据包括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和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将所述至少一路视频流数据通过至少一第一传输通道、将所述至少一帧图像帧数据通过第二传输通道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信息,至少基于所述网络信息调整对应传输通道的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传输参数。
10.一种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图像数据,所述第一图像数据通过第一电子设备的至少一摄像头采集;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中的目标对象进行处理得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
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至少一目标图像数据通过对应的至少一传输通道发送给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电子设备;
其中,不同目标对象对应的处理策略不同,所述第一图像数据与所述目标图像数据的属性信息不同。
CN202111134724.1A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7840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724.1A CN113784084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4724.1A CN113784084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4084A true CN113784084A (zh) 2021-12-10
CN113784084B CN113784084B (zh) 2023-05-23

Family

ID=788536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4724.1A Active CN113784084B (zh) 2021-09-27 2021-09-27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408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564A (zh) * 2022-03-01 2022-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0958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Proximity of shared image devices
JPWO2015182440A1 (ja) * 2014-05-29 2017-04-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US20170316193A1 (en) * 2014-12-17 2017-11-02 Omron Corporation Image sensing system
CN109242802A (zh) * 2018-09-28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79625A (zh) * 2018-11-2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02378A (zh) * 2019-08-12 2019-12-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摄像头拍摄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087590A (zh) * 2020-08-14 2020-12-15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5490A (zh) * 2020-12-30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301336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70958A1 (en) * 2005-01-31 2006-08-03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Proximity of shared image devices
JPWO2015182440A1 (ja) * 2014-05-29 2017-04-20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テレビ会議システム
US20170316193A1 (en) * 2014-12-17 2017-11-02 Omron Corporation Image sensing system
CN109242802A (zh) * 2018-09-28 2019-01-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79625A (zh) * 2018-11-27 2019-02-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0602378A (zh) * 2019-08-12 2019-12-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摄像头拍摄图像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301336A (zh) * 2020-02-21 2021-08-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编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087590A (zh) * 2020-08-14 2020-12-15 北京大米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5490A (zh) * 2020-12-30 2021-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31564A (zh) * 2022-03-01 2022-05-24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4531564B (zh) * 2022-03-01 2024-04-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4084B (zh) 2023-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81947B2 (en) Video production system with DVE feature
US9065974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bining a plurality of video streams generated in a videoconference
EP2047422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ducing seamless composite images having non-uniform resolution from a multi-imager
US8289371B2 (en) Smart cropping of video images in a videoconferencing session
US8547443B2 (en)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high dynamic range imaging
US20080235724A1 (en) Face Annotation In Streaming Video
US1169430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360 stitching workflow and parameter
US20130235224A1 (en) Video camera providing a composite video sequence
JP2017507557A (ja) 高解像度の動画ストリームを自身の端末で視聴するユーザの体感品質を向上するためのプロセス
US20130235223A1 (en) Composite video sequence with inserted facial region
US20090322915A1 (en) Speaker and Person Backlighting For Improved AEC and AGC
US20130106988A1 (en) Compositing of videoconferencing streams
US20150244756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erminal That is to Share Real-Time Video
CN112672174B (zh) 分屏直播方法、采集设备、播放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099245A (zh) 全景视频直播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31564B (zh) 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JP2020095611A (ja) 情報処理装置、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7534797A (zh) 增强包括相机记录的媒体记录
CN109788359A (zh) 一种视频数据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CN113784084B (zh) 一种处理方法及装置
JP2024500956A (ja) オンラインミーティングにおける拡張ビュー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437321B1 (en) Teleconference transmission
CN107333172B (zh) 一种导播系统的导播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825191B2 (en) Method for assisting the acquisition of media content at a scene
Zhang Computer vision technologies for remote collaboration using physical whiteboards, projectors and camera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