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3826B -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3826B
CN113783826B CN202011003197.6A CN202011003197A CN113783826B CN 113783826 B CN113783826 B CN 113783826B CN 202011003197 A CN202011003197 A CN 202011003197A CN 113783826 B CN113783826 B CN 1137838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up data
service
call
service providing
remo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031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3826A (zh
Inventor
傅宇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031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38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38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8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38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8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27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 G06F9/5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 being a machine, e.g. CPUs, Servers, Terminals considering the 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4Interprogram communication
    • G06F9/547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33Protocols for remote procedure calls [RP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4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4
    • G06F2209/544Remot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该方法的包括: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该解决方案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微服务架构(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是把一个大型的单个应用程序和服务拆分为数个甚至数十个的支持微服务,旨在通过将功能分解到各个离散的服务中以实现对解决方案的解耦。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实际的微服务架构生产中,服务消费端调用远端服务提供端的接口失败的情况下,其原因及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网络不通或者抖动导致调用超时而失败时,服务消费端进行服务重试会严重影响其本身或下游的API(应用程序接口)性能;而服务熔断会导致返回数据不准确,开发人员需重新编写代码,带来额外负担;mock类(模拟)对象无法返回空或预置数据;(2)网络并发超限时,负载均衡模块服务降级会导致部分服务消费端无返回数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可选地,所述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包括:
接收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信息;若所述调用结果信息为调用成功的结果信息,确认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若所述调用结果信息为调用失败的结果信息,确认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后,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返回至调用端,并通过异步线程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更新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更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之前,确认已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之前,确认已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包括:
查询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以获取服务提供端的节点地址;根据负载均衡算法从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选取一个节点,并向所述节点发起远程调用。
可选地,所述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调用请求携带的参数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并将得到的哈希码作为文件名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到与所述文件名对应的备份文件;对所述与所述文件名对应的备份文件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装置,包括:
远程调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
所述远程调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后,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本地查询模块,用于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电子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还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发明提供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
上述发明中的一个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因为采用在微服务正常时及时保存结果数据,在微服务异常时及时获得备份数据并向用户反馈的技术手段,所以克服了微服务失败时用户体验差的技术问题,进而达到了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的技术效果。
上述的非惯用的可选方式所具有的进一步效果将在下文中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或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中更新本地备份数据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中查询本地备份数据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微服务异常处理装置的组成模块示意图;
图7是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作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作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在详细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部分技术术语进行说明。
Service Mesh:即服务网格,用于处理服务与服务之间的通信。在Service Mesh架构中,服务框架的功能集中在轻量级的网络代理里实现,服务只需保证自身的业务实现。轻量级的网络代理即SideCar,也称边车,用于转发服务之间的调用。服务之间的全部流量都可以通过SideCar来转发,由此,全部的SideCar组合起来就像一个网格一样,即服务网格Service Mesh。
URL:即Uniform Resource Locator,标识统一资源定位器),表示每一信息资源在WWW(World Wide Web,即万维网)上统一且唯一的地址,是WWW的统一资源定位标志,就是指网络地址。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或装置的示例性系统架构100。如图1所示,系统架构100可以包括:
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和网络103。网络103用以在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和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之间提供通信链路的介质。网络103可以包括各种连接类型,例如有线、无线通信链路或者光纤电缆等等。
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可以通过网络103与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交互,以接收或发送消息等。例如,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可通过网络103向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发起远程调用请求,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可通过网络103将响应信息返回至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
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服务提供端服务器102可以是提供各种服务的服务器,例如对用户所浏览的购物类网站提供支持的后台管理服务器。后台管理服务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产品信息查询请求等数据进行分析等处理,并反馈给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一般由服务消费端服务器101执行。
应该理解,图1中的网络和服务器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现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网络和服务器。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主要流程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201,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在此步骤中,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调用请求向服务提供端进行远端接口调用。示例性地,可根据调用的远端接口从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获取多个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依据负载均衡算法从所述多个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中选择一个服务提供端节点的地址,向该地址对应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发起远程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可预先存储于本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可用于Service Mesh(即服务网格)架构模式。
步骤S202,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在此步骤中,在依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服务提供端地址,向该地址对应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发起远程调用后,判断调用远端接口是否成功。若调用远端接口成功,则从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响应信息中获取结果数据;若调用远端接口失败,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再次依据负载均衡算法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步骤S203,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在此步骤中,在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后,判断重试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远程调用重试的次数未超过重试次数的预设阈值,则继续发起远程调用重试;若远程调用重试的次数超过重试次数的预设阈值,则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调用请求所对应的结果数据,并可将所述结果数据返回至调用方。其中,所述调用方为发起所述调用请求的一方。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结果数据为根据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获取的数据,具体可以是最近一次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时同步获得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等步骤,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调用请求。
在此步骤中,接收调用方的调用请求,用于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示例性地,所述调用方可为服务消费端主进程。
步骤S302,根据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
在此步骤中,对所述调用请求进行解析,解析结果为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根据解析得到的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从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选择需要的服务提供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存储于本地。
更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定时进行同步。
步骤S303,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调用。
在此步骤中,确定服务提供端后,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步骤S304,接收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
在此步骤中,在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后,接收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所述调用结果为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的处理结果。
步骤S305,判断调用是否成功。
在此步骤中,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判断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的远程调用是否处理成功。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则同时转至步骤S312和步骤S307;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失败,则转至步骤S306。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也可先执行步骤S312,再异步执行步骤S307。
步骤S306,调用重试。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失败后,准备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步骤S307,判断是否开启同步。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后,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若所述服务消费端开启同步机制,则转至步骤S309;若所述服务消费端未开启同步机制,则转至步骤S312。
进一步地,可根据调用请求的URL参数判断是否开启了备份数据同步机制。URL参数包括“是否开启同步机制”、“前一次同步时间”、“预设同步时长”等自定义参数。当所述服务消费端判断“是否开启同步机制”为true时,表示开启同步机制;“是否开启同步机制”为false时,表示未开启同步机制。
更进一步地,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的条件需满足:(1)URL“是否开启同步机制”为true;(2)“前一次同步时间”≥“预设同步时长”。其中,“前一次同步时间”初始值等于“预设同步时长”。
步骤S308,判断重试是否超过阈值。
在此步骤中,在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后,判断当前重试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当前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则转至步骤S310;若当前重试次数未超过预设阈值,则转至步骤S303,根据负载均衡算法,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再次发起远程调用。
步骤S309,更新本地备份数据。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且所述服务消费端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后,所述服务消费端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处理结果的结果数据更新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
进一步地,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处理结果的结果数据更新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时,更新为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
进一步地,更新调用请求的URL参数中的“前一次同步时间”为本次同步时间。
步骤S310,判断是否开启同步。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消费端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所述服务消费端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若所述服务消费端开启同步机制,则转至步骤S311;若所述服务消费端未开启同步机制,则转至步骤S312。
步骤S311,查询本地备份数据。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消费端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且所述服务消费端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后,所述服务消费端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从中获取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
步骤S312,返回结果。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后,向调用方(比如服务消费端主进程)返回调用成功的结果数据。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提供端对所述服务消费端发起的远程调用处理成功,且所述服务消费端未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后,流程结束。
在此步骤中,确定所述服务消费端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且所述服务消费端未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后,所述服务消费端返回空数据或者异常。
在此步骤中,所述服务消费端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从中获取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后,所述服务消费端返回最近一次调用成功的结果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接收调用请求;根据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调用;接收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判断调用是否成功;调用重试;判断是否开启同步;判断重试是否超过阈值;更新本地备份数据;判断是否开启同步;查询本地备份数据;返回结果等步骤,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图4(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中更新本地备份数据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a)所示,本发明的更新本地备份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1,根据调用请求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
在此步骤中,所述服务消费端可对调用请求的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具体为,所述服务消费端可对调用请求所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信息,比如远端接口全路径名称、查询方法名称和查询参数条件做一个哈希码运算,得到运算结果。
示例性地,所述远端接口可以为“用户微服务”,所述远端接口全路径名称可以为“用户微服务”接口的全路径名称,查询方法名称可以为查询用户名,查询参数条件可以为用户名=“张三”。
步骤S402,保存并更新结果数据文件。
进一步,所述服务消费端在保存结果数据之前,对结果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加密、压缩、混淆等处理方式,获得结果数据文件。所述服务消费端根据调用请求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后,用运算结果来命名结果数据文件,将命名后的结果数据文件保存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并更新为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
进一步地,将命名后的结果数据文件保存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包括:将命名后的结果数据文件保存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指定的备份数据目录下面。
图4(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方法中查询本地备份数据的详细流程的示意图,如图4(b)所示,本发明的查询本地备份数据的方法包括:
步骤S403,根据运算结果查询备份数据。
在此步骤中,所述服务消费端可先根据调用请求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对远端接口全路径名称、查询方法名称和查询参数条件做一个哈希码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然后根据运算结果从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指定的备份数据目录下面查找文件名为运算结果的备份数据文件。
步骤S404,获取对应的备份文件。
在此步骤中,所述服务消费端根据运算结果从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指定的备份数据目录下面找到文件名为运算结果的备份数据文件后,获取对应的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
步骤S405,解析文件得到结果数据。
在此步骤中,所述服务消费端获得根据运算结果查询得到的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后,根据不同的预处理方式对最新版本备份数据文件进行解析,得到对应的结果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服务消费端根据调用请求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保存并更新结果数据文件;根据运算结果查询备份数据;获取对应的备份文件;解析文件得到结果数据等步骤,能够在微服务正常时及时保存结果数据,进而在微服务异常时及时获得并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的流程框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包括:
服务消费端主进程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消费端边车进程拦截所述服务消费端主进程的调用请求信息,获取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根据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获取服务提供端地址信息。
其中,获取服务提供端地址信息包括,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本地保存有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判断需要调用的远端接口是否是新增远端接口,若是,则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调用的远端接口向注册中心注册,所述注册中心的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更新;若否,则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从本地保存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获取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本地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定时向注册中心进行同步,更新本地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
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根据远端接口所对应的提供端地址信息,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匹配服务提供端,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其中,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匹配服务提供端后,异步发送调用日志等信息至注册中心,所述注册中心保存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发送的调用日志等信息。
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拦截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发送的远程调用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提供端主进程。
所述服务提供端主进程对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发送的远程调用信息进行业务逻辑处理,并返回处理结果信息至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
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拦截所述服务提供端主进程返回的处理结果信息,并返回至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
其中,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拦截所述服务提供端主进程返回的处理结果信息后,异步发送调用日志等信息至注册中心,所述注册中心保存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发送的调用日志等信息。
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拦截所述提供端边车进程返回的处理结果信息,并根据处理结果信息判断调用远端接口是否成功。若调用远端接口成功,则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返回结果数据至所述服务消费端主进程,同时查询调用请求的URL参数信息;若调用远端接口失败,则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进行调用重试。
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每次调用重试前,判断当前重试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是,则查询调用请求的URL参数信息;若否,则再次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匹配服务提供端,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确定调用远端接口成功,并查询调用请求的URL参数信息后,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若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则保存所述结果数据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若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未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则流程结束。
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确定重试超过预设阈值,并查询调用请求的URL参数信息后,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若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则从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获取最新版本备份数据,返回至所述服务消费端主进程;若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未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则返回空数据或异常至所述服务消费端主进程。
其中,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获取最新版本备份数据后,异步发送调用日志等信息至注册中心,所述注册中心保存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发送的调用日志等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以上步骤,能够在微服务正常时及时保存结果数据,进而在微服务异常时及时获得并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同时对调用日志进行保存,提升用户体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微服务异常处理装置的组成模块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微服务异常处理装置600包括:远程调用模块601、判断模块602和本地查询模块603。
远程调用模块601,用于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示例性地,远程调用模块601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调用请求向服务提供端进行远端接口调用。示例性地,可根据调用的远端接口从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获取多个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依据负载均衡算法从所述多个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中选择一个服务提供端节点的地址,向该地址对应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发起远程调用。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可预先存储于本地。
判断模块602,用于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
示例性地,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在依据负载均衡算法选择服务提供端地址,向该地址对应的服务提供端节点发起远程调用后,判断模块602判断调用远端接口是否成功。若调用远端接口成功,则从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响应信息中获取结果数据;若调用远端接口失败,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再次依据负载均衡算法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后,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示例性地,若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则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再次依据负载均衡算法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本地查询模块603,用于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示例性地,在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后,所述判断模块602判断重试次数是否超过预设阈值。若远程调用重试的次数未超过重试次数的预设阈值,则所述远程调用模块601继续发起远程调用重试;若远程调用重试的次数超过重试次数的预设阈值,则本地查询模块603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调用请求所对应的结果数据,并可将所述结果数据返回至调用方。其中,所述调用方为发起所述调用请求的一方。
进一步地,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存储的结果数据为根据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获取的数据,具体可以是最近一次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时同步获得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远程调用模块601、判断模块602和本地查询模块603等模块,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参考图7,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7所示,计算机系统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7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03中,还存储有系统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701、ROM 702以及RAM 703通过总线7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05也连接至总线7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7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7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RT)、液晶显示器(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7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708;以及包括诸如LAN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709。通信部分7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7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705。可拆卸介质7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7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708。
特别地,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7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7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701执行时,执行本发明的系统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发明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发明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上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所描述的模块也可以设置在处理器中,例如,可以描述为:一种处理器包括远程调用模块、判断模块和本地查询模块。其中,这些模块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模块本身的限定,例如,远程调用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向所连接的服务端发送请求获取数据的模块”。
作为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设备中。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一个该设备执行时,使得该设备包括:在接收到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能够在服务异常时及时、准确地向用户反馈数据,降低服务异常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取决于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消费端边车进程,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消费端主进程的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若否,则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的URL参数,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所述URL参数包括是否开启同步机制、前一次同步时间和预设同步时长,当所述是否开启同步机制的值为true且前一次同步时间≥预设同步时长时,表示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
在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的情况下,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在未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的情况下,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返回空数据或者异常;其中,所述结果数据是根据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获取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包括:
接收服务提供端返回的调用结果信息;若所述调用结果信息为调用成功的结果信息,确认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若所述调用结果信息为调用失败的结果信息,确认向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成功后,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返回至调用端,并通过异步线程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更新至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将所述服务提供端返回的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更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之前,确认已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包括:
查询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以获取服务提供端的节点地址;根据负载均衡算法从所述服务提供端节点地址信息表中选取一个节点,并向所述节点发起远程调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调用请求携带的参数信息进行哈希码运算,并将得到的哈希码作为文件名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到与所述文件名对应的备份文件;对所述与所述文件名对应的备份文件进行解析,以得到所述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
7.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消费端边车进程,所述装置包括:
远程调用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消费端主进程的调用请求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确定服务提供端,并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是否成功;
所述远程调用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向所述服务提供端发起远程调用失败后,发起远程调用重试;
本地查询模块,用于在确认远程调用重试次数超过预设阈值后,根据所述调用请求的URL参数,判断是否开启备份数据同步机制,所述URL参数包括是否开启同步机制、前一次同步时间和预设同步时长,当所述是否开启同步机制的值为true且前一次同步时间≥预设同步时长时,表示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
在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的情况下,查询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以从所述本地备份数据存储模块中获取与所述调用请求对应的结果数据;在未开启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的情况下,所述消费端边车进程返回空数据或者异常;其中,所述结果数据是根据所述备份数据同步机制获取的。
8.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1003197.6A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37838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197.6A CN113783826B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03197.6A CN113783826B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826A CN113783826A (zh) 2021-12-10
CN113783826B true CN113783826B (zh) 2023-08-04

Family

ID=78835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03197.6A Active CN113783826B (zh) 2020-09-22 2020-09-22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38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80194B (zh) * 2022-07-08 2022-09-13 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服务异常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961A1 (zh) * 2016-04-26 2017-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发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01046A1 (zh) * 2016-06-29 2018-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网业务的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76924A (zh) * 2019-03-22 2019-07-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0781026A (zh) * 2019-10-25 2020-02-11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设备数据存储与修复方法、装置和嵌入式设备
CN111258776A (zh) * 2020-01-09 2020-06-09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远程调用的容灾方法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85961A1 (zh) * 2016-04-26 2017-11-0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发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7317830A (zh) * 2016-04-26 2017-11-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发现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18001046A1 (zh) * 2016-06-29 2018-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网业务的恢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76924A (zh) * 2019-03-22 2019-07-0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接口调用方法及装置
CN110781026A (zh) * 2019-10-25 2020-02-11 宁波三星医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嵌入式设备数据存储与修复方法、装置和嵌入式设备
CN111258776A (zh) * 2020-01-09 2020-06-09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远程调用的容灾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826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65767B (zh) 一种数据同步的方法和系统
CN107844324B (zh) 客户端页面跳转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17687B (zh) 一种循环推送提醒消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783151B (zh) 规则变更的方法和装置
CN11309443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445868A (zh) 业务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309747A (zh) 数据同步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15114044A (zh)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486707A (zh) 基于Redis的消息异步消费方法及装置
CN113783826B (zh) 一种微服务异常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79098B (zh) 路由更新的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7818027B (zh) 名字节点主备切换的方法、装置和分布式系统
CN108874531B (zh) 用于熔断服务的方法、装置、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282589A (zh) 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3452770A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45939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114856A (zh) 一种热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5629909A (zh) 业务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22126A (zh) 一种请求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732728A (zh)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和系统
CN113556370A (zh) 一种服务调用方法和装置
CN112068853A (zh) 跨项目同步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13296968A (zh) 地址列表更新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314457B (zh) 设置虚拟私有云的方法和装置
US11799982B2 (en) Message push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