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3742B -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3742B
CN113783742B CN202111326182.8A CN202111326182A CN113783742B CN 113783742 B CN113783742 B CN 113783742B CN 202111326182 A CN202111326182 A CN 202111326182A CN 113783742 B CN113783742 B CN 113783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ributed network
equipment
information
index
ser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261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3742A (zh
Inventor
杜键
魏志远
董学明
李厚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gibir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Digibi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Digibir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Digibir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261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3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3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3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10File systems; File servers
    • G06F16/17Details of further file system functions
    • G06F16/178Techniques for file synchronisation in fil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 G06F16/2458Special types of queries, e.g. statistical queries, fuzzy queries or distributed queries
    • G06F16/2471Distributed quer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2Standardisation; Integration
    • H04L41/024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 H04L41/0266Exchanging or transporting network management information using the Internet; Embedding network management web servers in network elements; Web-services-based protocols using meta-data, objects or commands for formatt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e.g. using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XM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4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 H04L41/042Network management architectures or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distributed management centres cooperatively managing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旨在解决分布式网络设备在管理时,采用点对点的单播及外部读写的方式,造成交互指令复杂,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存储模块,通过哈希映射,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申请的内存的地址关联;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配置为对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进行增删修;逻辑关系管理模块,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增删修、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通讯指令交互模块,通过多播的方式将通讯指令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指令后处理。本发明简化了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管理的交互指令,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网络通讯、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管理系统需要管理的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对系统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的局面,网络设备管系统逐步向分布式网络模式转换。
目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维护常通过数据库和点对点的单播方式进行设备信息维护。传统数据库的管理方法功能强大,但复杂度高,并且数据库不便于移植到嵌入式设备,设备之间的通讯指令交互上,并且采用点对点的单播方式,会因为业务的复杂度的提升而引入交互指令的数量的增加,进而增加指令处理的复杂度,从而降低了处理效率。另外,传统的数据库在读写内存数据的同时,读写外部存储器件,效率上有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分布式网络设备在管理时,采用点对点的单播以及外部读写的方式,造成交互指令复杂,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通信连接;该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存储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逻辑关系管理模块、通讯指令交互模块;
所述设备信息存储模块,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作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通过哈希映射,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申请的内存的地址关联,关联后,将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中;
所述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配置为以索引ID为KEY值,通过哈希计算计算出各索引ID关联的内存地址,完成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检索;还配置为对检索出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所述逻辑关系管理模块,配置为结合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还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检索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
所述通讯指令交互模块,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业务逻辑关系封装成通讯指令,通过多播的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各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进行解析,并与自身索引ID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处理该通讯指令。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包括索引ID、设备类型信息、IP信息、业务-源设备索引、业务-目的设备索引;所述业务-源设备索引为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发送端设备信息的起始地址;所述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为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接收端设备信息的起始地址。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讯指令基于指令头部信息、指令内容信息组成;所述指令头部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转换后的bit位信息;所述指令内容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索引ID转换为bit位”,其方法为:每个字节对应8bit,用每一个bit表示一个索引ID。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若通讯指令的长度大于设定的字节长度,则将通讯指令通过分包的方法发送,具体为: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在通讯指令的指令头部信息中增加包描述信息;所述包描述信息包含总包数,当前包数;
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根据自身索引ID到相应包中比对bit位信息,如果是比对结果是1,该分布式网络设备需要继续接收此通讯指令,如果是0,将该通讯指令丢弃。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其方法为:
获取待传输的业务数据,作为输入数据;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的传输方向,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并分别检索发送端、接收端对应的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
判断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接收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
判断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发送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同步”,其方法为:
当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管理的业务逻辑关系发生变化时,检索原业务数据的发送端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并统计其对应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的索引ID,作为第一ID;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第一ID转化成bit信息,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头部信息中,将变化后的业务逻辑关系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内容中,并通过多播的方法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
分布式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指令进行业务逻辑关系的调整。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启动恢复”,其方法为:
当系统掉电或重启后,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读取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的备份文件;
通过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方法将备份文件同步给各分布式网络设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简化了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管理的交互指令,并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1)本发明基于内存读写的数据维护方法,不涉及到同时读写内存和外部存储器件,所以不管是服务器还是嵌入式管理设备,都能保证设备信息管理效率,效率更高,并且能兼容嵌入式设备和服务器设备,具有更轻便、高效、可移植的特点。
2)本申请将哈希和双向链表组合应用,通过哈希映射建立设备索引ID和设备信息的内存之间的关系,在设备信息的内存中又通过链表技术实现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的关联。通过哈希和链表技术的组合应用,解决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管理以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管理的方法问题,以及管理的时效性问题。
3)本发明将发送到不同分布式网络设备的同类型指令进行了合并,通过一条通讯指令替代多跳通讯指令方式提升通讯交互效率,并保证指令处理和业务呈现的一致性。另外,采用多播的方式进行指令的发送,解决了单播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4)在业务逻辑变更时,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检索业务逻辑关系到业务逻辑同步到分布式网络设备的效率上有极大提升,并且能保证业务呈现的一致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做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做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基于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的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拓扑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在内存中存储结构的示意图;
图4中的(a)、(b)和(c)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业务逻辑关系的构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业务逻辑关系启动恢复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有关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通信连接;该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存储模块100、设备信息管理模块200、逻辑关系管理模块300、通讯指令交互模块400;
所述设备信息存储模块100,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作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通过哈希映射,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申请的内存的地址关联,关联后,将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中;
所述设备信息管理模块200,配置为以索引ID为KEY值,通过哈希计算计算出各索引ID关联的内存地址,完成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检索;还配置为对检索出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所述逻辑关系管理模块300,配置为结合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还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检索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
所述通讯指令交互模块400,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业务逻辑关系封装成通讯指令,通过多播的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各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进行解析,并与自身索引ID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处理该通讯指令。
为了更清晰地对本发明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进行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系统实施例中各系统展开详述。
在下述实施例中,先对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及其对应的拓扑结构进行描述,再对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的各模块进行阐述。
1、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及其对应的拓扑结构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对应的拓扑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个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一个网络交换设备、一或多个分布式网络设备;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各分布式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连接、
其中,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嵌入式设备;用于管理分布式编解码设备、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以及业务逻辑关系。网络交换设备可以是二层网络交换设备;可以是三层或三层以上网络交换设备。分布式网络设备为分布式网络编码设备或者分布式网络解码设备;分布式网络编码设备用于业务编码发送,分布式网络解码设备用于业务接收解码呈现。图2中虚线标识的设备,表示可以有很多设备,这里作为省略标识。
2、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所述设备信息存储模块100,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作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通过哈希映射,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申请的内存的地址关联,关联后,将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中;
在本实施例中,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用于作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用于存储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该内存的起始地址用Node_addr表示,以索引ID为KEY值,以Node_addr作为映射VALUE,通过哈希映射方式,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内存地址Node_addr关联,并将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中。
所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索引ID、设备类型信息、IP信息、业务-源设备索引、业务-目的设备索引;
索引ID: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分配给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一个唯一不重复ID;
设备类型信息:设备特征信息,可能是业务编码类信息,也可能是业务解码类信息;
IP信息:设备的ip地址/掩码(mask)/网关(gateway)/物理地址(mac);
业务-源设备索引: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发送端设备信息起始地址;
业务-目的设备索引: 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接收端设备信息起始地址。
所述设备信息管理模块200,配置为以索引ID为KEY值,通过哈希计算计算出各索引ID关联的内存地址,完成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检索;还配置为对检索出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在本实施例中,以索引ID为KEY值,通过哈希计算出此索引ID关联的内存地址Node_addr,此起始地址对应内存地址块存储的内容即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完成设备信息检索;通过检索出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完成设备信息的修改、增加、删除功能。
所述逻辑关系管理模块300,配置为结合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还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检索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具体为:
获取待传输的业务数据,作为输入数据;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的传输方向,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并分别检索发送端、接收端对应的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
判断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接收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
判断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发送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
为了描述分布式网络设备业务传输逻辑关系,以示例说明:
为了方便表达,给每个设备进行编号,后续阐述此功能时用编号替代;索引ID和内存地址也使用特殊字符标识;
设备编号:设备01;索引ID:ID-01;对应的内存地址Node_addr1;
设备编号:设备02;索引ID: ID-02;对应的内存地址Node_addr2;
设备编号:设备03; 索引ID: ID-03;对应的内存地址Node_addr3;
设备编号:设备04;索引ID:ID-04;对应的内存地址Node_addr4。
当业务数据由”设备01”传输给”设备03/设备04”逻辑关系建立时: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1,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1即:设备01信息;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2,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2即: 设备02信息;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3,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3即:设备03信息;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4,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4即: 设备04信息。
判断“设备01”信息中“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是否含有“设备03/设备04”信息;如果没有,将目标设备“设备03/设备04”添加到“设备01”信息中“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如果已存在目标设备,跳过操作。如图4中的(a)所示。
依次判断“设备03/设备04”的设备信息“业务-源设备索引”,如果没有“设备01”信息,将“设备01”信息分别添加到“设备03/设备04”的设备信息“业务-源设备索引”中;变更后的“设备03/设备04”内存存储示意图如图4中的(b)、(c)所示。
遍历设备01信息中“业务-目的设备索引”,该索引下对应的所有设备,即为:设备01对应的业务逻辑关系。
其中,对业务逻辑关系的删除具体为:以设备01为例: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1,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1即:设备01信息;
遍历“设备01”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发现“设备03/设备04”;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3,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3即:设备03信息;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4,检索到设备地址Node_addr4即:设备04信息;
将设备03/04对应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的“设备01”信息删除;
将设备01对应“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的设备03/设备04删除。
其中,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需要通过通讯指令进行,因此在介绍通讯指令后再对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进行详述。
所述通讯指令交互模块400,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业务逻辑关系封装成通讯指令,通过多播的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各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进行解析,并与自身索引ID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处理该通讯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指令基于指令头部信息、指令内容信息组成;所述指令头部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转换后的bit位信息,即将索引ID值转化为bit位信息,放置于指令头部信息中;所述指令内容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
“索引ID值转化为bit位信息”,具体为:每个字节对应8bit,用每一个bit表示一个索引ID,并按照字节排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对应。例如:十六进制:0x78;二进制:01111000,从左到右第一个bit表示索引ID-0,第二个bit表示索引ID-1,第三个bit表示索引ID-2,依次类推。在bit信息比对中,如果bit位对应数据是1,表示该bit位对应的索引ID号的分布式网络设备被包含在内。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业务逻辑关系封装成通讯指令,通过多播的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指令后,将自身的索引ID信息与指令头部信息中的bit位处比对,是否包换自身的bit信息;如果包含设备自身,分布式网络设备需要处理此条通讯指令;如果不含将指令丢弃。
由于要支持分布式网络设备的无限扩展,从指令层面上还要做到分包发送,如果指令头部信息+指令内容信息长度大于设定字节长度(本发明中优选为1300字节)就进行分包发送处理。分包方式为:在指令头部信息中增加包描述信息,所述包描述信息包含总包数,当前包数;设备接收到指令后需要根据自身索引ID到相应包中比对bit位信息,如果是对应bit值是1,该设备需要继续接收此通讯指令,如果是0,将指令丢弃。
通过上述方式组成通讯指令以及通过该方法进行通讯指令的发送,有如下的优势:
1)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可以将发布给一个或多个分布式网络设备的同类型指令,通过一条指令发布到网络交换设备中;减少了大规模分布式网络设备情景下,指令交互的频次,有效的提升了指令效率;
2)分布式网络设备,根据自己的身份ID与指令头部信息中身份信息比对,实现过滤无效指令,只处理符合身份标识的指令信息;从而在指令发送和处理层面提升了分布式网络系统的整体的信息处理能力;
3)由于通讯指令是一条指令通过多播或广播的方式发送到目标设备,能有效保证指令到达各个目标设备的一致性,为后续的业务处理及业务呈现的一致性提供了保障。
在对通讯指令的构成以及发送、匹配介绍完成后,下面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进行介绍。
一、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
当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管理的业务逻辑关系发生变化时,检索原业务数据的发送端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并统计其对应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的索引ID,作为第一ID;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第一ID转化成bit信息,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头部信息中,将变化后的业务逻辑关系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内容中,并通过多播的方法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
分布式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指令进行业务逻辑关系的调整。
为了更清楚的对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过程进行了解,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管理的设备业务逻辑关系发生变化时触发设备业务逻辑关系检索,如:设备01的业务传输给设备02/设备03/设备04的业务逻辑关系变化;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索引ID-01检索到设备01信息,遍历设备01信息中“业务-目的设备索引”,统计出设备02/设备03/设备04。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上述检索到关联设备号,转化成bit信息,放置于指令头部信息中,将业务逻辑关系变化放置于指令内容信息中,并通过多播或广播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
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同步指令,需要比对自身索引ID,和接收到的指令的头部信息中bit位信息,自身索引ID对应的bit位信息是“1”,表示该设备需要处理此指令;自身索引ID对应的bit位信息是“0”,需要忽略此指令。
最终“设备02/设备03/设备04”需要处理业务逻辑关系同步指令;这样“设备02/设备03/设备04”就可以根据指令内容信息,取设备01的业务码流。
二、业务逻辑关系的备份
在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业务逻辑关系同步给分布式设备后,将此逻辑关系备份到文件,便于设备系统掉电或重启后业务逻辑恢复。
三、业务逻辑关系的启动恢复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启动后会读取设备信息备份文件,将设备信息重新在内存中管理起来,并将业务逻辑通过上述方式同步给分布式网络设备。即通过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方法将备份文件同步给各分布式网络设备。具体如图5所示。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包括业务逻辑关系的变更处理,即在业务逻辑变更时,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检索业务逻辑关系到业务逻辑都进行同步,然后根据业务逻辑变更指令,进行业务逻辑变更备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来完成,即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模块或者步骤再分解或者组合,例如,上述实施例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对于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模块、步骤的名称,仅仅是为了区分各个模块或者步骤,不视为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下面参考图6,其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系统、方法、设备实施例的服务器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的服务器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计算机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部分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6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601、ROM 602以及RAM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Input/Output)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6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液晶显示器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607;包括硬盘等的存储部分608;以及包括诸如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讯部分609。通讯部分6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讯处理。驱动器6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605。可拆卸介质6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6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存储部分608。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讯部分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6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CPU6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RAM、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或广域网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申请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或表示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应用于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所述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网络交换设备与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设备信息存储模块、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逻辑关系管理模块、通讯指令交互模块;
所述设备信息存储模块,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从内存中申请一块内存,作为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通过哈希映射,将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和申请的内存的地址关联,关联后,将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存储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容器中;
所述设备信息管理模块,配置为以索引ID为KEY值,通过哈希计算出各索引ID关联的内存地址,完成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检索;还配置为对检索出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进行增加、删除、修改;
所述逻辑关系管理模块,配置为结合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还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通过检索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增加、删除、修改、同步、备份及启动恢复;
所述通讯指令交互模块,配置为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业务逻辑关系封装成通讯指令,通过多播的方式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各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进行解析,并与自身索引ID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处理该通讯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包括索引ID、设备类型信息、IP信息、业务-源设备索引、业务-目的设备索引;所述业务-源设备索引为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发送端设备信息的起始地址;所述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为链表头信息,用于链接关联的业务接收端设备信息的起始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指令基于指令头部信息、指令内容信息组成;所述指令头部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转换后的bit位信息;所述指令内容信息包括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索引ID转换为bit位”,其方法为:每个字节对应8bit,用每一个bit表示一个索引I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若通讯指令的长度大于设定的字节长度,则将通讯指令通过分包的方法发送,具体为: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在通讯指令的指令头部信息中增加包描述信息;所述包描述信息包含总包数,当前包数;
分布式网络设备接收到通讯指令后,根据自身索引ID到相应包中比对bit位信息,如果是比对结果是1,该分布式网络设备需要继续接收此通讯指令,如果是0,将该通讯指令丢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双向链表技术,建立各分布式网络设备间的业务逻辑关系”,其方法为:
获取待传输的业务数据,作为输入数据;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根据所述输入数据的传输方向,确定发送端和接收端,并分别检索发送端、接收端对应的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
判断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接收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发送端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
判断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是否包含有发送端对应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若没有,则将该索引ID添加到接收端的业务-源设备索引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同步”,其方法为:
当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管理的业务逻辑关系发生变化时,检索原业务数据的发送端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索引ID,并统计其对应的业务-目的设备索引中的索引ID,作为第一ID;
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将第一ID转化成bit信息,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头部信息中,将变化后的业务逻辑关系放置于通讯指令的指令内容中,并通过多播的方法发布于网络交换设备;
分布式网络设备根据接收到的通讯指令进行业务逻辑关系的调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对各分布式网络设备的业务逻辑关系进行启动恢复”,其方法为:
当系统掉电或重启后,分布式网络管理设备读取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的备份文件;
通过业务逻辑关系的同步方法将备份文件同步给各分布式网络设备。
CN202111326182.8A 2021-11-10 2021-11-10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Active CN113783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182.8A CN113783742B (zh) 2021-11-10 2021-11-10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6182.8A CN113783742B (zh) 2021-11-10 2021-11-10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742A CN113783742A (zh) 2021-12-10
CN113783742B true CN113783742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8737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26182.8A Active CN113783742B (zh) 2021-11-10 2021-11-10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3742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358A (zh) * 2014-05-06 2014-07-16 大连梯耐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逻辑关系的报文分配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57314A (zh) * 2009-05-07 2009-10-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网管系统及数据配置管理方法
CN101706815B (zh) * 2009-12-03 2012-06-27 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数据库设备和系统
CN107092673B (zh) * 2017-04-13 2020-07-28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通信资产识别管理的系统、建模方法及检索方法
CN110019004B (zh) * 2017-09-08 2021-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89388A (zh) * 2019-08-16 2019-11-22 上海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网络存储系统中scsi锁的实现方法及设备
CN112636908B (zh) * 2020-12-21 2022-08-05 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密钥查询方法及装置、加密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358A (zh) * 2014-05-06 2014-07-16 大连梯耐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配逻辑关系的报文分配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742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8290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zed content directories on cluster devices
KR20200027413A (ko) 데이터 저장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CN108334367B (zh) 一种面向bmc芯片的固件远程升级方法
CN109542330B (zh) 数据存储方法、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11818098B (zh) 一种报文编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868251A (zh) 一种缓存数据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14666212B (zh) 配置数据下发方法
CN109756573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文件系统
CN109525622B (zh) 分片资源id的生成方法、资源分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721469A (zh) 音频数据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以及系统
CN113438317B (zh) 一种网关数据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CN113783742B (zh) 分布式网络设备信息及设备间业务逻辑关系快速管理系统
CN117349291A (zh) 一种数据库主键短id生成方法、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6010348B (zh) 一种分布式海量对象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85724B (zh) 游戏客户端中的表格数据更新方法、装置
US8244688B2 (en) Managing apparatus, recording medium in which managing program is recorded, and expiration date determining method
CN113190384B (zh) 基于纠删码的数据恢复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56925A (zh) 标识生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3916219B2 (ja) リンク先圧縮システム
CN114996216A (zh) 一种基于树结构的文档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5129779A (zh) 数据库的同步方法、装置及可读介质
JPH11149403A (ja) データ共有方式およびデータ共有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CN116367142B (zh) 基于5g的网络流量采集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03631716B (zh) 一种调试命令的转换方法和设备
CN117056133B (zh) 一种基于分布式物联网架构的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及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