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3020A -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3020A
CN113783020A CN202110647051.3A CN202110647051A CN113783020A CN 113783020 A CN113783020 A CN 113783020A CN 202110647051 A CN202110647051 A CN 202110647051A CN 113783020 A CN113783020 A CN 113783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rame
holding
holding frame
frame
contact inse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70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凯文·贝格哈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Phoenix Contact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3783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0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Buckle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接连接器的保持框架(100),该保持框架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接触嵌件(200),该保持框架具有‑基础框架(110),其具有第一侧壁(111)、与第一侧壁(111)相对的第二侧壁(112)、第一端壁(113)和与第一端壁(113)相对的第二端壁(114),其中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一端壁(113)和第二端壁(114)包围基础框架(110)的内部空间(115),接触嵌件(200)能够沿插入方向(E)插入到内部空间中,以及‑至少两个设置在基础框架(110)上的固定元件(116),其在固定位置中将至少一个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基础框架(110)上,其中固定元件(116)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设置成,使得所述固定元件(116)为了从打开位置转移到所述固定位置而能够沿插入方向(E)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所述至少一个接触嵌件(200)能够插入到所述固定元件(116)中。

Description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插接连接器的保持框架,该保持框架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接触嵌件。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以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这种保持框架用于模块化地使用例如插接连接器上的接触嵌件。在这种保持框架上可以布置一个或多个接触嵌件,以便与保持框架一起插入插接连接件或插接连接器的壳体中并且通过保持框架与壳体连接。以这种方式,接触嵌件可以以模块化方式彼此组合,并且通过保持框架布置在插接连接件中或插接连接件上。
这样的接触嵌件例如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电触点。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嵌件一方面与引向插接连接器的电线连接,另一方面构成插接触点,插接连接器能够通过这些插接触点插入式地与对应插接连接件嵌接,以便电接触。
这种模块化的接触嵌件提供了灵活的可组合性以及因此插接连接器的可变化的可用性的优点。
如果接触嵌件被插入保持框架中,则需要将接触嵌件保持在保持框架上,以便能够将保持框架与接触嵌件一起安装在例如插接连接器上。在由DE 10 2012 110 907 A1公开的保持框架中为此设置,在具有用于接收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的凹部的第一保持框架部件上可以安装第二保持框架部件,以便以这种方式锁止插入凹部中的突出元件并且由此锁止在保持框架上。
在由DE 20 2012 103 360 U1已知的保持框架中,在框架壁上设置有两种凹部。在框架壁的上边缘的第一凹部中可以嵌入式地插入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而接触嵌件的销状成形部可以与形式为开口的第二凹部卡合式地嵌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持框架以及一种插接连接器和一种电子设备,它们尤其能够在将接触嵌件装入保持框架中时在实现简单操作的同时实现接触嵌件在保持框架上的可靠的锁止。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解决。本发明的有利的设计方案和有利的改进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框架的特征在于基础框架,所述基础框架具有第一侧壁、与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第一端壁和与第一端壁相对的第二端壁,其中,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一端壁和第二端壁包围基础框架的内部空间,接触嵌件能够沿着插入方向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保持框架还具有至少两个设置在所述基础框架上的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在固定位置中将至少一个接触嵌件保持在基础框架上,其中,固定元件为了从打开位置转移到固定位置而能够沿插入方向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至少一个接触嵌件能够插入到固定元件中。
根据本发明还规定,为了固定插入到基础框架中的接触嵌件而设置固定元件,通过固定元件相对于基础框架的平移运动,固定元件可以移动到打开位置和固定位置。固定元件的平移运动平行于接触嵌件到基础框架的内部空间中的插入方向进行。整个固定元件的平移运动优选是纯线性运动。固定元件尤其是从打开位置到固定位置的平移运动可以通过接触嵌件本身的插入运动触发。在插入接触嵌件时,它们可以以其突出元件抵靠在固定元件上,从而接触嵌件可以通过其突出元件将固定元件与其一同沿插入方向挤压。由此,对于使用者来说用于将接触嵌件固定在基础框架上并从而固定在保持框架上的操作可以特别简单地进行,因为固定元件不必由使用者直接操纵,而是可以仅通过相应的接触嵌件的运动来进行固定元件的操纵。
固定元件优选分别具有两个保持臂,用于将至少一个接触嵌件保持在固定位置,其中,两个保持臂在各个固定元件从打开位置转移到固定位置时可以横向于插入方向相向运动。借助于两个保持臂可以分别将一个突出元件保持和固定在固定位置中。固定元件的两个保持臂可以在侧面并因此横向于突出元件的端面地包围或夹持突出元件。插入的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可以在固定位置保持在固定元件的两个保持臂之间。固定元件的两个保持臂可以钳式地作用,以将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夹紧在其之间。两个保持臂可以通过连接区段相互连接。两个保持臂可与连接区段一起形成U形。突出元件在固定状态下可以以下侧支承在连接区段上。连接区段可形成用于插入的接触嵌件的突出元件的支承面。连接区段能够在固定位置中贴靠在基础框架的反向于插入方向指向的边缘面上。在打开位置中,连接区段优选与边缘面间隔开。只有通过固定元件在从打开位置转换到固定位置时沿插入方向的平移运动,才优选使固定元件的连接区段贴靠在基础框架的边缘面上。
两个保持臂可以分别具有C形。由于C形,两个保持臂可以在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包围一个突出元件并且夹紧在它们之间。由于C形,在固定位置,保持臂可以从上方向各个突出元件施加力,以防止突出元件以及因此的接触嵌件可能以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从基础框架的内部空间意外地再次释放。通过C形,两个保持臂可以将突出元件压靠在连接区段上,以便能够确保将突出元件可靠地保持在固定位置中。
为了能够在基础框架上实现固定元件的位置可靠的引导,能够在基础框架上为每个固定元件构造引导轮廓,固定元件在转移到打开位置中和固定位置中时能够在引导轮廓中引导。每个引导轮廓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在基础框架上、尤其在基础框架的壁上构造的凹部构成,其中通过凹部可以在引导轮廓上分别构造两个相对的侧面,相应的固定元件尤其能够以固定元件的外边缘面沿着所述侧面滑动。
引导轮廓可以这样构造,即它在保持臂的引导区域中沿插入方向至少局部地逐渐变细。通过引导轮廓的逐渐变细,在固定元件平移运动时,固定元件的保持臂可以自动地相向运动,尤其是相向偏转。引导轮廓可产生保持臂的强制运动。
为了在所述基础框架上引导和保持固定元件,固定元件可以分别包括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其中第一引导臂可以沿着所述基础框架的面向内部空间方向的内表面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引导臂可以沿着所述基础框架的背离内部空间的外表面延伸。因此,固定元件能够特别稳定地同时在基础框架的内表面上和外表面上保持和引导。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优选地在插入方向上彼此平行地延伸。这两个引导臂可以连接到该连接区段上,使得这两个引导臂可以经由该连接区段彼此连接。两个引导臂可以从连接区段开始沿插入方向延伸,并且两个保持臂可以从连接区段开始与插入方向相反地延伸。两个保持臂可以相对于两个引导臂旋转90°角地延伸。沿着基础框架的外表面延伸的第二引导臂优选地构造为比沿着基础框架的内表面延伸的第一引导臂更长。两个引导臂可以在引导轮廓中引导。为此,引导轮廓可以构造在基础框架的内表面上和外表面上。
为了能够防止固定元件从基础框架不期望地滑脱或脱落,可以在第一引导臂和第二引导臂上分别构造卡锁区域,这些卡锁区域可以与构造在基础框架上的卡锁区域共同作用。通过卡锁区域,相应的固定元件能够经由其引导臂卡锁在基础框架上。优选地,构造在第一引导臂上的卡锁区域的形状和设计与第二引导臂上的卡锁区域的形状和设计不同。在基础框架上的卡锁区域可以分别构造为卡锁凸起。第一引导臂上的卡锁区域可以构造为长形成形的开口的形式,基础框架的内表面的卡锁区域可以伸入到所述开口中。第一引导臂上的该开口优选地在插入方向上形成为长形。通过开口的长形的构造,在基础框架的内表面上的卡锁区域可以在固定元件平移运动时在开口内移动进而改变其位置。通过使基础框架的内表面上的卡锁区域伸入到长形的开口中,该卡锁区域能够构成用于固定元件的平移运动的止挡或限制部。第二引导臂上的卡锁区域可以构造成两个相互分开构造的窗状的开口形式。通过固定元件的平移运动,基础框架的外表面上的卡锁区域能够在这两个窗状的开口之间移动,使得在固定位置中基础框架的外表面上的卡锁区域能够沉入到两个窗状的开口中的第一个中,并且在打开位置中基础框架的外表面上的卡锁区域能够沉入到两个窗状的开口中的第二个中。
为了能够为使用者将接触嵌件的松脱和移除的操作设计得尽可能简单,在第二引导臂上可以形成有松脱区域,用于松脱相应的固定元件与基础框架之间的锁止,其中,松脱区域可以构造在第二引导臂的自由端上,该自由端在固定位置中可以沿插入方向与基础框架重叠。因此,松脱区域可以沿插入方向从基础框架突出或伸出超过基础框架,从而使用者可以容易地抓握松脱区域以及由此抓握第二引导臂的自由端,以便能够松开第二引导臂和基础框架之间的卡锁。如果使用者松开该卡锁,使用者可逆着插入方向将固定元件从固定位置拉到打开位置中,由此接触嵌件被从固定元件释放且可从保持框架中移除。
根据本发明的目的还借助于一种插接连接器实现,该插接连接器具有壳体、布置在壳体中的保持框架和至少一个容纳在保持框架中的接触嵌件,其中,保持框架如前所述地构造和改进。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借助一种电子设备来实现,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如上所述构造和改进的插接连接器。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优选的实施方式详细阐述本发明。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保持框架的示意图,其中,固定元件处于打开位置,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保持框架的示意图,其中固定元件处于固定位置,
图3a、图3b以两个视图示意性示出固定元件,
图4示出基础框架的示意图,
图5示出保持框架的示意图,
图6示出保持框架沿着图5中绘制的线A-A的示意性截面图,以及
图7示出了带有插入并保持在保持框架中的接触嵌件的保持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保持框架100的示意图,所述保持框架可以布置在插接连接器的壳体中。
保持框架100具有基础框架110,所述基础框架一件式地构造。基础框架110可由形状稳定的材料,特别是金属材料构造。基础框架110可以是压铸件,例如锌压铸件或铝压铸件。
基础框架110包括第一侧壁111、与第一侧壁111相对的第二侧壁112、第一端壁113和与第一端壁113相对的第二端壁114。两个侧壁111、112彼此平行地布置。两个端壁113、114同样彼此平行地布置。端壁113、114以90°角相对于侧壁111、112布置。两个侧壁111、112和两个端壁113、114一起包围或者说限定基础框架110的内部空间115。接触嵌件200能够沿插入方向E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115中并且固定,如例如在图7中示出的那样。
接触嵌件200的固定通过布置在基础框架110上的固定元件116进行。通过固定元件116,接触嵌件200可以通过其突出元件210保持在保持框架上。每个固定元件116可以保持接触嵌件200的一个突出元件210,从而每个接触嵌件200对应两个固定元件116。
固定元件116可移动地布置在基础框架110上,其中固定元件116的可能的平移运动用箭头V表示。平移运动V平行于接触嵌件200在基础框架110中的插入方向E进行。因此,固定元件116可以跟随接触嵌件200的插入运动以及接触嵌件200从基础框架110的移出运动。通过平移运动V,固定元件116可以转移到如图1所示的打开位置,以及转移到如图2所示的固定位置。
这种固定元件116在图3a和图3b中单独示出。固定元件116能够是冲压弯曲件。固定元件116可由金属片材或弹簧钢构造。固定元件116至少局部地构造为弹性的、尤其是弹簧弹性的。
固定元件116具有两个保持臂117a、117b,两个保持臂可以直接与接触嵌件200的突出元件210共同作用,以便将相应的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基础框架110上。保持臂117a、117b被构造成弹簧弹性的。在固定元件116从打开位置转移到固定位置的过程中,保持臂117a、117b可以相向运动。在固定元件116从固定位置转换到打开位置时,保持臂117a、117b可以彼此远离地运动。保持臂117a、117b的运动横向于插入方向E进行。
固定元件116的两个保持臂117a、117b连接在连接区段118上。连接区段118将两个保持臂117a、117b彼此连接。第一保持臂117a连接至连接区段118的第一端120a,并且第二保持臂117b连接至连接区段118的与第一端120a相对的第二端120b。保持臂117a、117b从连接区段118开始逆着插入方向E远离连接区段118地延伸。
在保持臂117a、117b朝向彼此和远离彼此运动时,实现了保持臂117a、117b横向于插入方向E的偏转运动,其中摆动轴线构造在保持臂117a、117b在连接区段118上的相应连结的区域中。
此外,连接区段118形成用于接触嵌件200的突出元件210的支承面。突出元件210可以以其指向插入方向E的下侧211放置在连接区段118上。在插入接触嵌件200时,突出元件210可以以其下侧211将压力施加到连接区段118上,由此使整个固定元件116沿插入方向E移动,直至连接区段118抵靠基础框架110的边缘面119并且放置在该边缘面119上。边缘面119反向于插入方向E指向。
保持臂117a、117b分别具有C形。通过C形,保持臂117a、117b可以侧向地包围夹紧并由此保持突出元件210。第一保持臂117a可以包围突出元件210的第一侧面212a,并且第二保持臂117b可以包围突出元件210的与第一侧面212a相对的第二侧面212b。两个侧面212a、212b平行于插入方向E且横向于下侧211延伸。
通过C形,保持臂117a、117b的自由端121a、121b分别弯曲地构造,从而保持臂117a、117b可以以其自由端121a、121b跨接侧面212a、212b与突出元件210的上侧213之间的棱边213a、213b,并且可以放置在突出元件210的上侧213上。由此,保持臂117a、117b可以在插入方向E上将压力施加到突出元件210上,以便能够可靠地保持突出元件210并且由此可以防止接触嵌件200逆着插入方向E从基础框架110的内部空间115中不期望地松开。
固定元件116还包括第一引导臂122a和第二引导臂122b。两个引导臂122a、122b连接在连接区段118上,其中,两个引导臂122a、122b相对地在连接区段118的两个端部120a、120b之间连接在连接区段118上。这两个引导臂122a、122b彼此平行地并且平行于插入方向E延伸。因此,两个引导臂122a、122b与两个保持臂117a、117b相反地从连接区段118延伸出去。
第二引导臂122b构造为比第一引导臂122a更长。
固定元件116通过两个引导臂122a、122b固定到基础框架110上。第一引导臂122a沿着基础框架110的面向内部空间115方向的内表面123延伸。第二引导臂122b沿着基础框架110的背离内部空间115的外表面124延伸。
第一引导臂122a具有卡锁区域125,该卡锁区域与构造在基础框架110的内表面123上的卡锁区域126共同作用,以便将固定元件116保持在基础框架110上。第一引导臂122a上的卡锁区域125形成为长形的窗状开口,该开口的长度沿插入方向E延伸。基础框架110的内表面123上的卡锁区域126以卡锁凸起的形式构造,所述卡锁凸起沉入到第一引导臂122a的构造为开口的卡锁区域125中,如例如在图1中可看到的那样。通过开口的长形的构造,卡锁凸起能够在固定元件116的平移运动V时在开口内部移动。
第二引导臂122b同样具有卡锁区域127,该卡锁区域与构造在基础框架110的外表面124上的卡锁区域128共同作用。第二引导臂122b的卡锁区域127由两个窗状开口129、130构造。两个开口129、130在插入方向E上彼此上下布置。基础框架110的外表面124上的卡锁区域128以卡锁凸起的形式构造,所述卡锁凸起在打开位置中沉入沿插入方向E看的下开口130中并且在固定位置中沉入沿插入方向E看的上开口129中。
在第二引导臂122b上还构造有松脱区域131,用于松开在第二引导臂122b上的卡锁区域127与基础框架110的外表面124上的卡锁区域128之间的卡锁。在第二引导臂122b的自由端132形成有松脱区域131。松脱区域131形成接片,使用者可以抓住该接片,以便松开在卡锁区域127、128之间的卡锁并且逆着插入方向E向上拉固定元件116,以便可以将固定元件116从固定位置转移到打开位置中。第二引导臂122b在固定位置以其自由端132在插入方向E上与基础框架110重叠,从而在该位置松脱区域131突出超过基础框架110的下棱边133,并且因此松脱区域131露出并容易由用户手动或借助工具抓握。
图4示出没有固定元件116的基础框架110。对于每个固定元件116,在基础框架110上构造有引导轮廓134。引导轮廓134在基础框架110的内表面123上和外表面124上延伸,其中引导轮廓134构造在基础框架110的两个侧壁111、112上。在引导轮廓134中,固定元件116的两个保持臂117a、117b和两个引导臂122a、122b都被引导。引导轮廓134以槽形凹部的形式不仅构造在基础框架110的内表面123上而且构造在外表面124上。在将固定元件116转换到打开位置和固定位置时,固定元件116在与其对应的引导轮廓134中引导。
在固定元件116的保持臂117a、117b的引导区域中,引导轮廓134局部地逐渐变细。引导轮廓134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135a、135b,所述侧面区段式地沿插入方向E彼此相向延伸,如尤其在图4中可看到的那样。保持臂117a、117b在平移运动V时沿着引导轮廓134的侧面135a、135b引导。由于沿插入方向E逐渐变细,在固定元件116从打开位置到固定位置的平移运动V的情况下,保持臂117a、117b通过彼此相向延伸的侧面135a、135b也朝向彼此运动,由此保持臂117a、117b可以包围接触嵌件200的插入的突出元件210。在从固定位置转换到打开位置时,保持臂117a、117b可以通过该引导轮廓134和相对彼此设置的侧面135a、135b自动地再次弹开并且释放突出元件210。
保持臂117a、117b的引导在基础框架110的内表面123上进行,因为引导轮廓134在保持臂117a、117b的区域中构造在内表面123上。
在保持臂117a、117b的区域中,基础框架110分别具有凹部136,其中,突出元件210被插入到该凹部136中。凹部136从基础框架110的上棱边137开始沿插入方向E延伸进入基础框架110中。每个凹部136分别具有U形形状。凹部136的底部由边缘面119构造,固定元件116在固定位置以其连接区段118放置在该边缘面上。引导轮廓134的两个侧面135a、135b构成凹部136的侧向限制部。引导轮廓134的两个侧面135a、135b基本上横向于边缘面119取向。侧面135a、135b从边缘面119开始逆着插入方向E延伸直到基础框架110的上棱边137。
图1示出了处于固定元件116的打开位置的保持框架100,使得接触嵌件200能够插入到保持框架100中。固定元件116在该打开位置中以其连接区段118与边缘面119间隔地布置。在基础框架110的外表面124上的卡锁区域128沉入穿过第二引导臂122b上的卡锁区域127的下开口130。
图2示出了在固定元件116的固定位置的保持框架110。在该位置中,保持臂117a、117b已经朝向彼此枢转,使得它们现在基本上彼此平行地延伸。固定元件116以其连接区段118贴靠在基础框架110的边缘面119上。在基础框架110的外表面124上的卡锁区域128现在已经沉入穿过第二引导臂122b上的卡锁区域127的上开口129。
固定元件116从打开位置到固定位置的转移通过接触嵌件沿插入方向E的插入来实现,其方式是,接触嵌件以其突出元件210压向连接区段118并且由此使固定元件116沿插入方向E移动,由此,保持臂117a、117b相向运动并且包围和保持突出元件210。
图6示出保持框架100沿着图5中绘出的线A-A的剖面图,从而在此可以看出卡锁区域125、126、127、128的剖面。此外,在此也可以看到,如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固定位置中,固定元件116的连接区段118包围基础框架110上的边缘面119。
图7示出了插入到保持框架100中的接触嵌件200,并且接触嵌件借助于两个相对地布置在基础框架110上的固定元件116保持在固定位置。在此可以看到,保持臂117a、117b在突出元件的侧面212a、212b上从侧面包围突出元件210,并且保持臂117a、117b的自由端121a、121b放置在突出元件210的上侧214上,从而保持臂117a、117b在固定位置中可以将力沿插入方向E施加到突出元件210上。
附图标记说明
100 保持框架
110 基础框架
111 第一侧壁
112 第二侧壁
113 第一端壁
114 第二端壁
115 内部空间
116 固定元件
117a,117a 保持臂
118 连接区段
119 边缘面
120a,120b 端部
121a,121b 自由端
122a,122b 引导臂
123 内表面
124 外表面
125 卡锁区域
126 卡锁区域
127 卡锁区域
128 卡锁区域
129 开口
130 开口
131 松脱区域
132 自由端
133 下棱边
134 引导轮廓
135a,135b 侧面
136 凹部
137 上棱边
200 接触嵌件
210 突出元件
211 下侧
212a、212b 侧面
213a、213b 棱边
214 上侧
E 插入方向
V 平移运动

Claims (10)

1.一种用于插接连接器的保持框架(100),所述保持框架用于容纳至少一个接触嵌件(200),该保持框架具有
-基础框架(110),所述基础框架具有第一侧壁(111)、与所述第一侧壁(111)相对的第二侧壁(112)、第一端壁(113)和与所述第一端壁(113)相对的第二端壁(114),其中,所述第一侧壁(111)、所述第二侧壁(112)、所述第一端壁(113)和所述第二端壁(114)包围所述基础框架(110)的内部空间(115),所述接触嵌件(200)能够沿着插入方向(E)插入到所述内部空间中,以及
-至少两个布置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的固定元件(116),所述固定元件在固定位置中将至少一个所述接触嵌件(200)保持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其中,所述固定元件(116)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设置成,使得所述固定元件(116)为了从打开位置转移到所述固定位置而能够沿插入方向(E)移动,在所述打开位置中至少一个所述接触嵌件(200)能够插入到所述固定元件(116)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16)分别具有两个保持臂(117a、117b),两个所述保持臂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接触嵌件(200)保持在固定位置,其中,两个所述保持臂(117a、117b)在相应的所述固定元件(116)从打开位置转移到固定位置时能够横向于插入方向(E)相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臂(117a、117b)分别具有C形。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为每个所述固定元件(116)构造有引导轮廓(134),所述固定元件(116)在转移到所述打开位置中和所述固定位置中时在所述引导轮廓中引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轮廓(134)在所述保持臂(117a、117b)的引导区域中沿所述插入方向(E)至少局部地逐渐变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116)分别具有第一引导臂(122a)和第二引导臂(122b),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臂(122a)沿着所述基础框架(110)的面向所述内部空间(115)方向的内表面(123)延伸,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引导臂(122b)沿着所述基础框架(110)的背离所述内部空间(115)的外表面(124)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引导臂(122a)和所述第二引导臂(122b)上分别构造卡锁区域(125、127),所述卡锁区域与构造在所述基础框架(110)上的卡锁区域(126、128)共同作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持框架(10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引导臂(122b)上形成有用于松开相应的所述固定元件(116)与所述基础框架(110)之间的卡锁的松脱区域(131),其中,所述松脱区域(131)构造在所述第二引导臂(122b)的自由端(132)上,在所述固定位置,所述自由端在所述插入方向(E)上与所述基础框架(110)重叠。
9.插接连接器,具有壳体、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保持框架(100)和至少一个容纳在所述保持框架(100)中的接触嵌件(200),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框架(10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构造。
10.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接连接器。
CN202110647051.3A 2020-06-10 2021-06-10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Pending CN1137830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15530.1 2020-06-10
DE102020115530.1A DE102020115530A1 (de) 2020-06-10 2020-06-10 Halterahmen und Steckverbinder mit einem derartigen Halterahme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020A true CN113783020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7186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7051.3A Pending CN113783020A (zh) 2020-06-10 2021-06-10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3020A (zh)
DE (1) DE10202011553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I2581991T1 (sl) 2011-10-13 2017-03-31 Weidmueller Interface Gmbh & Co. Kg Držalni okvir za vtični konektor
DE102012110907B4 (de) 2012-11-13 2019-06-13 Harting Electric Gmbh & Co. Kg Halterahmen zur Halterung von Steckverbindermodule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15530A1 (de) 2021-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24802B (zh) 导体接线夹
CN110829045B (zh) 接线端子
CN108028473B (zh) 接线端子接触元件
CN110537298B (zh) 用于插接式连接器的保持框架及其装配方法
US20220416449A1 (en) Spring-loaded terminal for conductor
EP1895626B1 (en) Connecting device
JP4291341B2 (ja) 接続装置
US7806719B2 (en) Module having terminals for actuators and/or sensors
US7513794B2 (en) Clamp/plug connector for through-wall connection having wedge-shaped attachment
CN111971854B (zh)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簧以及轨装式端子
CN111919339B (zh)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簧以及轨装式端子
JP3821897B2 (ja) 電気機器の固着装置
CN111903004B (zh)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簧以及轨装式端子
CN111971855B (zh) 接线端子
CN111919342B (zh)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簧以及轨装式端子
CN111919340B (zh) 轨装式端子
CN113783020A (zh)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器
US11437740B2 (en) Contact insert, assembly produced therewith,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he contact insert
US11509074B2 (en) Spring-force terminal connection and conductor connection terminal
US20240145946A1 (en) Contact spring arrangement with release member
CN212908261U (zh) 保持框架和具有这种保持框架的插接连接件
CN111919341B (zh) 接线端子
US20230021773A1 (en) Connection device for a shield conductor of an electrical line
CN111971856A (zh) 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的夹紧弹簧以及轨装式端子
CN114747090A (zh) 连接端子以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