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9815A -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9815A
CN113779815A CN202111218072.XA CN202111218072A CN113779815A CN 113779815 A CN113779815 A CN 113779815A CN 202111218072 A CN202111218072 A CN 202111218072A CN 113779815 A CN113779815 A CN 1137798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data
storage
storage module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80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9815B (zh
Inventor
王金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ib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ib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ib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iba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180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98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98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98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lectricity, gas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涉及能源回收处理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储料仓、旋转给料器、风送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存储有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块。通过精算控制系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风量、风压,通数值和数据的调节,让电压、电流处于最佳状态,保护风机和压缩机的同时,保证物料输送量和输送能力,能够用于一点到多点,多点到一点,多点到多点,端到端的输送,低速、中低速、高速、高压、长距离,超长距离的密向输送、稀向输送、负压输送及密向-稀向-负压-机械等混合输送。

Description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源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气力输送或气流输送,是将生产原料颗粒进行流态化处理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的一种技术,但是无论负压吸送式还是正压压送式都仅仅适用于短距离输送,最长一般不会超出1000米的输送距离,限制了适用范围。
现有输送系统模式单一,无法及时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调节适应,浪费了大量的物资、人力和能源,同时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解决了现有输送系统模式单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储料仓、旋转给料器、风送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存储有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块,使旋转给料器控制所述储料仓内物料的排放,使风送系统让物料输送至各个终点,所述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由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与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结合组成,所述控制芯片能够根据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自动切换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至整个所述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需要耗能耗电的各个地方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库单元,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数据库单元能够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取出最佳值,识别调结量,能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能够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所述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能够与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和风光储能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按每小时系统能耗计算,应对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进行数据分析与采集,结合风光储能系统,实时计算再生能源量和产能,系统工作能量消耗,上游工艺与下游工艺的能量回收,系统产能监控和计算,预计新生绿能与能量回收的绿能和灰能的产出,与风送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能量产出与储能存留量,存在动态比对分析,让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始终保持在50%的余量内,与应急能源与主电网或主厂电系统动态应急切换。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电能综合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电能综合系统自动变换、监测、预警、判断、升压、降压、电流调节,根据料仓顶部或电能综合系统区域内顶部自然风电、光电的利用,然后通过自调节,给系统自身和上下流系统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优选的,所述存储模块包括仿真模似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存储模块对未来真实系统进行模似,根据用户物料特性,从存储模块中采集和提取相对应的物料特性数据,在仿真过程中以实际的物料参数和数据特征来进行数据运算和模拟。
优选的,所述储料仓内设置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采用脉冲反吹风袋式过滤器,滤袋材质选用抗静电覆膜或涤纶针刺毡,排放浓度都小于30mg/m3,滤袋与花板的密封采用弹性涨圈式袋口结构,嵌入花板孔内,所述除尘器排放气体的粉尘含量小于1mg/Nm3。
优选的,所述旋转给料器内设置有密封转子,所述转子叶片的尾部设置有耐磨柔性材质,能够使旋转给料器在动态旋转过程中耐磨且柔性和锁气,所述风送系统包括淘洗器装置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能够换路择向,所述换向阀内设置有弹性槽定位机构,能够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
工作原理:控制芯片根据存储有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块,使旋转给料器控制储料仓内物料的排放,使风送系统让物料输送至各个终点,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由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与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结合组成,控制芯片能够根据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自动切换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至整个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需要耗能耗电的各个地方自动供电供能使用,控制芯片能够通过数据库单元能够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取出最佳值,识别调结量,能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能够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能够与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通过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按每小时系统能耗计算,应对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进行数据分析与采集,结合风光储能系统,实时计算再生能源量和产能,系统工作能量消耗,上游工艺与下游工艺的能量回收,系统产能监控和计算,预计新生绿能与能量回收的绿能和灰能的产出,与风送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能量产出与储能存留量,存在动态比对分析,让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始终保持在50%的余量内,与应急能源与主电网或主厂电系统动态应急切换,除尘器采用脉冲反吹风袋式过滤器,滤袋材质选用抗静电覆膜或涤纶针刺毡,排放浓度都小于30mg/m3,滤袋与花板的密封采用弹性涨圈式袋口结构,嵌入花板孔内,除尘器排放气体的粉尘含量小于1mg/Nm3,转子叶片的尾部设置有耐磨柔性材质,能够使旋转给料器在动态旋转过程中耐磨且柔性和锁气,换向阀内设置有弹性槽定位机构,能够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于风送计算设计初期,对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精度计算,运算实况模似,在设计初期对风机选项和风量计算,选用最适合于风送系统,根据我们KNOW-HOW数据库和数据算法,快速成型风送系统设计,及模块化对接,流线型走向,由AI算法模型,根据用户参数,用户需求和要求参数表,结合物料特性及其流动性,自动填入AI算法模型里,进行算法计算和分析比对,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其比对分析数据算法,取出最佳值,AI智能识别调结量,调节值,自动植入控制系统,精算控制系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风量、风压,通数值和数据的调节,让电压、电流处于最佳状态,保护风机和压缩机的同时,保证物料输送量和输送能力,能够用于一点到多点,多点到一点,多点到多点,端到端的输送,低速、中低速、高速、高压、长距离,超长距离的密向输送、稀向输送、负压输送及密向-稀向-负压-机械等混合输送。
2、本发明通过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旋转给料器、风送系统、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和风光储能系统的应用,根据用户产能所需要的能力和产能需要,合理利用输送能力及风力调节和风量风压和计算调节能力,与之系统内的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并根据其输送量曲线图,分析比对,做到满足产能需要的同时最大化的节约能耗,应用工艺链条上,上游装装置和下游装置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利用上,贡献其所担负的绿色再创造,绿色、灰色能源再利用,零碳工业,零碳排放,碳循环和低碳经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工业生产和低成本能源消费及多种综合生物质、再生能源、碳回收,碳合成及合成燃料上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重要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着好的用科技力量守护我国的绿水青山,用创新为国家贡献一份微薄之力,用发明给行业变革带来一丝曙光的初心和出发点。
一、利用新型绿色能源属性清洁化直接转化为电,不通过长距离或超长距离送电,就地利用,实现光风氢储能一体化智能切换为基础,直接应用于生产端;二、在工厂余能利用上配合本发明的能量转换系统,光风直接转换利用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低碳或零碳能源消费上贡献其发明价值;三、在本发明本系统,及本发明项目应用的工艺链条上,上游装装置和下游装置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利用上,贡献其所担负的绿色再创造,绿色+灰色能源再利用。
零碳工业,零碳排放,碳循环和低碳经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工业生产和低成本能源消费及多种综合生物质、再生能源、碳回收,碳合成及合成燃料上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其/本发明的重要作用。
本发明配合DAXNER的化工工艺技术KNOW-HOW装置,在化工工艺生产上能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能帮助用户降本增效,提质优品。本发明的know-how工艺更适合聚烯烃、聚合物、新材料,可降解原料、新能源电源、精细化工、超细粉料,各种原料及食品、难以处理的物料。
本发明在于风送计算设计初期,对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精度计算,运算实况模似,在设计初期对风机选项和风量计算,选用最适合于风送系统,根据我们KNOW-HOW数据库和数据算法,快速成型风送系统设计,及模块化对接,流线型走向,由AI算法模型,根据用户参数,用户需求和要求参数表,结合物料特性及其流动性,与物料流-物料流数据曲线,及风量流数据曲线图,风量损耗数据值表,气压损耗数据值表,终点气流速度表,气料速度表,物料速度冲击力表,除尘器(此表包含自排式数据表,与引风式数据表-风机数据表与排气表量比对表)或淘洗器气量(含物料重力损耗表,引风量表与自排式表-含对比表,和比对分析表)监测表,自动填入AI算法模型里,进行算法计算和分析比对,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其比对分析数据算法,取出最佳值,AI智能识别调结量,调节值,自动植入控制系统,精算控制系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风量、风压,通数值和数据的调节,让电压、电流处于最佳状态,保护风机和压缩机的同时,保证物料输送量和输送能力。
本发明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精度设备预测系统算法、精度安全风险控制算法,算法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让运行大数据时时给系统创造价值,降低能耗,绿色低碳运行;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实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30多年的物料风送数据库参数对比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结合人工提前介入重大风险问题,预判风险点,对于用户安全生产,安全运营,提前量进行预测性维保,能起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的重大贡献,对行业对不环保与安全起到重大变革和创新;特别是非安全区的输送,危险物料的输送,防爆区的系统运营,含氧、含烷、含氢、含硫等易燃易爆物料的输送,起到革命性的安全预防突破和创新。
本发明系统中的淘洗器装置,在风送设计初期就利用本发明模似算法系统进行模似和计算,模似出风的走向,压力传导,介面受力等因素,设计之出就可以生成算法模似计算数据模型,和模块化设计外型尺寸等,对受力面和非受力面的板厚做了区分设计,从而节省的板材,和钢材资源上的浪费,相较传统粗犷的设计,风量效率不高的利用,即节省的能量消耗,也节省了资源消耗。在实际运行的风量和物料的走向上,更柔顺化,更惯性化,减少了阻力的消耗,降低了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和流进淘洗装置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消除了淘洗装置的给物料除静电所消耗的能量,降低了负压风机的选项功率,让除尘效果更好,系统物料过滤后除尘效率更高,创造性的开发出其流畅型淘洗装置。结合了30多年的know-how技术沉淀,使本发明淘洗系统装置在本系统里更环保,更绿色,更低碳。
我们的know-how技术,在转子旋转过程中料重和空腔的压差和压力,在风量和物料重量的作用下,由高品质轴承的配合下,轻阻力旋进中,更轻松,扭矩更小,阻力更小,降低了旋转阀的功率选择,达到节能降耗的作用,使旋转给料阀在动态旋转过程中耐磨,柔性和锁气,不会让风送系统中因为旋转阀的结点,和传统旋转阀的漏气量的原因造成风送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其旋转阀的漏气量的设计和计算其气量损耗,和压力消耗,不能让风机或压缩机产生的气量都用在输送上,造成输送过程中经旋转阀的漏气和泄漏量;本发明的最大零点也就是解决了行业痛点,旋转阀没有漏气和泄漏,也就不会造成输送过程中旋转阀点的气量泄漏,从而在设计和计算时就不用考虑此项因素,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行业问题与风送点的漏气问题,部分气压损失问题,也有从根本上做到能源高效利用,达到低碳生产和运行的目标,直接降低了运行成本。
软密封加到位弹性槽定位机构,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软性油头弹性定位,让转子在瞬间转向-面临压力气料阻力时,能通过油头的润滑,轻松转向,在转向到位是弹性定位,锁住油头与腔体,锁住气道与料道,达到无泄漏,无磨损,无漏油污染现象。风送设计过程中也无考虑其泄漏量,实现低碳绿色的生产转运物料目标。
本发明有一套AI智能芯片,能自动变换、监测、预警、判断、升压、降压、电流调节等电能综合系统,根据系统设备料仓顶部或系统区域内顶部自然风电,光电的利用,然后通过系统自调节,算法自动识别,给本系统和上下流系统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本发明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精度设备预测系统算法,精度安全风险控制算法,算法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让运行大数据时时给系统创造价值,降低能耗,绿色低碳运行;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实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30多年的物料风送数据库参数对比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结合人工提前介入重大风险问题,预判风险点,对于用户安全生产,安全运营,提前量进行预测性维保,能起到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的重大贡献,对行业对不环保与安全起到重大变革和创新;特别是非安全区的输送,危险物料的输送,防爆区的系统运营,含氧、含烷、含氢、含硫等易燃易爆物料的输送,起到革命性的安全预防突破和创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储料仓、旋转给料器、风送系统,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根据存储有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块,使旋转给料器控制储料仓内物料的排放,使风送系统让物料输送至各个终点,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由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与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结合组成,控制芯片能够根据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自动切换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至整个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需要耗能耗电的各个地方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利用新型绿色能源属性清洁化直接转化为电,不通过长距离或超长距离送电,就地利用,实现光风氢储能一体化智能切换为基础,直接应用于生产端;在工厂余能利用上,控制芯片能够根据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自动切换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至整个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需要耗能耗电的各个地方自动供电供能使用,光风直接转换利用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低碳或零碳能源消费上贡献其发明价值;本发明项目应用的工艺链条上,上游装装置和下游装置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利用上,贡献其所担负的绿色再创造,绿色、灰色能源再利用。零碳工业,零碳排放,碳循环和低碳经济上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下,工业生产和低成本能源消费及多种综合生物质、再生能源、碳回收,碳合成及合成燃料上国家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重要作用。本发明配合DAXNER的化工工艺技术KNOW-HOW装置,在化工工艺生产上能发挥巨大的商业价值,能帮助用户降本增效,提质优品。本发明更适合聚烯烃、聚合物、新材料,可降解原料、新能源电源、精细化工、超细粉料,各种原料及食品、难以处理的物料。
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库单元,控制芯片能够通过数据库单元能够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取出最佳值,识别调节量,能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数据库单元包括用户参数表、要求参数表、物料特性和流动性表、物料流数据曲线表、风量流数据曲线图、风量损耗数据值表、气压损耗数据值表、终点气流速度表、气料速度表、物料速度冲击力表、除尘器数据表、淘洗器气量监测表,储料仓除尘器数据表包括自排式数据表、引风式数据表、风机数据表、排气表量比对表,淘洗器气量监测表包括物料重力损耗表、引风量表、自排式表、比对分析表。
存储模块包括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能够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能够与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根据用户产能所需要的能力和产能需要,通过优化计算,合理利用输送能力,及其系统设计和规划的风力调节和风量风压和计算调节能力,与之系统内的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并根据其输送量曲线图,分析比对,做到满足产能需要的同时最大化的节约能耗。
存储模块包括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和风光储能系统,控制芯片能够通过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按每小时系统能耗计算,应对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进行数据分析与采集,结合风光储能系统,实时计算再生能源量和产能,系统工作能量消耗,上游工艺与下游工艺的能量回收,系统产能监控和计算,预计新生绿能与能量回收的绿能和灰能的产出,与风送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能量产出与储能存留量,存在动态比对分析,让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始终保持在50%的余量内,与应急能源与主电网或主厂电系统动态应急切换。按每小时系统能耗计算,应对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进行数据分析与采集,结合风光储能系统,实时计算再生能源量和产能,系统工作能量消耗,上游工艺与下游工艺的能量回收系统产能监控和计算,预计新生绿能与能量回收的绿能和灰能的产出,与风送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能量产出与储能存留量,存在动态比对分析,让储能系统始终保持在50%的余量内,与应急能源与主电网或主厂电系统动态应急切换,首先保证系统稳定安全的运行,其次富余电量供下游工艺段使用,满足本风送系统下游工艺段的用能需求后,还有富余电量,供上游工艺装置使用,使能源回收系统的发电,光风产量电能,即产即用,即用即循环,即循环回收,全过程无缝衔接,动态监测,动态分析,动态循环,做到产品绿色生产,绿色低碳工艺实现。
存储模块包括电能综合系统,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电能综合系统自动变换、监测、预警、判断、升压、降压、电流调节,根据料仓顶部或电能综合系统区域内顶部自然风电、光电的利用,然后通过自调节,给系统自身和上下流系统自动供电供能使用。电能综合系统能自动变换、监测、预警、判断、升压、降压、电流调节等电能综合系统,根据系统设备料仓顶部或系统区域内顶部自然风电,光电的利用,然后通过系统自调节,算法自动识别,给本系统和上下流系统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存储模块包括仿真模似系统,控制芯片能够通过存储模块对未来真实系统进行模似,根据用户物料特性,从存储模块中采集和提取相对应的物料特性数据,在仿真过程中以实际的物料参数和数据特征来进行数据运算和模似。通过仿真模似系统,来对未来真实系统进行模似,根据用户物料特性,从系统数据库中采集和提取相对应的物料特性数据,在仿真过程中以实际的物料参数和数据特征来进行数据运算和模似,把模似运算数据图表及曲线图,与数据库单元中近30年的案例数据库模型进行比对和分析。
储料仓内设置有除尘器,除尘器采用脉冲反吹风袋式过滤器,脉冲反吹风袋式过滤器具有工作稳定、全自动运行、滤袋更换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滤袋材质选用抗静电覆膜或涤纶针刺毡,排放浓度都小于30mg/m3,滤袋与花板的密封采用弹性涨圈式袋口结构,嵌入花板孔内,与花板连接密封性能好,保证了较低的排放浓度。安装与拆换快捷方便,仅需1-2人就能通过除尘器机顶便掀式顶盖进行换袋工作,滤袋的装入和取出均在净气室进行,无需进入除尘器过滤室,工作环境好。除尘器排放气体的粉尘含量小于1mg/Nm3,通过多次过滤,高于行业标准,并满足相关国家标准规范“GB31572-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旋转给料器内设置有密封转子,转子叶片的尾部设置有耐磨柔性材质,能够使旋转给料器在动态旋转过程中耐磨且柔性和锁气,风送系统包括淘洗器装置和换向阀,换向阀能够换路择向,换向阀内设置有弹性槽定位机构,能够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本发明为软密封加到位弹性槽定位机构,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软性油头弹性定位,让转子在瞬间转向-面临压力气料阻力时,能通过油头的润滑,轻松转向,在转向到位是弹性定位,锁住油头与腔体,锁住气道与料道,达到无泄漏,无磨损,无漏油污染现象。风送设计过程中也无考虑其泄漏量,实现低碳绿色的生产转运物料目标。
风送系统中,脉冲阀采用强磁性高精度,其特点:1)膜片抗疲劳性强、耐高温(150℃)、耐冲击、耐老化、运行次数≥100万次。2)运行阻力小、进气量大、每次喷吹气量不小于0.25m3。3)灵敏度高,动作时间≤0.1秒。4)整体强度高、美观大方、壳体采用铝合金压模铸造而成、强度高、变形量小、表面美观、装卸方便。
本发明系统中的淘洗器,在风送设计初期就利用本发明模似算法系统进行模似和计算,模似出风的走向,压力传导,介面受力等因素,设计之出就可以生成算法模似计算数据模型和模块化设计外形尺寸等,对受力面和非受力面的板厚做了区分设计,从而节省的板材,和钢材资源上的浪费,相较传统粗犷的设计,风量效率不高的利用,即节省的能量消耗,也节省了资源消耗。在实际运行的风量和物料的走向上,更柔顺化,更惯性化,减少了阻力的消耗,降低了物料在输送过程中和流进淘洗装置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消除了淘洗装置的给物料除静电所消耗的能量,降低了负压风机的选项功率,让除尘效果更好,系统物料过滤后除尘效率更高,创造性地开发出其流畅型淘洗装置,使本发明淘洗系统装置在本系统里更环保,更绿色,更低碳。
本发明适用于一点到多点,多点到一点,多点到多点,端到端的输送,低速、中低速、高速、高压、长距离,超长距离的密向输送、稀向输送、负压输送及密向-稀向-负压-机械等混合输送。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包括控制系统、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储料仓、旋转给料器、风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和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根据存储有数据信息的存储模块,使旋转给料器控制所述储料仓内物料的排放,使风送系统让物料输送至各个终点,所述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由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与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结合组成,所述控制芯片能够根据储能光热风发电系统自动切换自系统自循环发电系统至整个所述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需要耗能耗电的各个地方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数据库单元,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数据库单元能够让物料用最少的风量与风压送至各个终点,取出最佳值,识别调节量,能够自动识别后及时进行调整速度与速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对设备预测性判断,预测性数据分析,耐疲劳程度分析与数据曲线图分析,对风力风压数据曲线时监测,数据异常分析,自动识别和预判异常参数与数据非正常因素,能够自动归纳预警分类,分类警示预警和报警,自动进入系统自查筛查,所述粉粒体输送自动控制精算系统能够与旋转给料阀同步协同调不足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和风光储能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能源利用数据分析比对系统按每小时系统能耗计算,应对不同环境温度,不同工况,进行数据分析与采集,结合风光储能系统,实时计算再生能源量和产能,系统工作能量消耗,上游工艺与下游工艺的能量回收,系统产能监控和计算,预计新生绿能与能量回收的绿能和灰能的产出,与风送系统的能源消耗量的对比分析,能量产出与储能存留量,存在动态比对分析,让储能及能量回收系统始终保持在50%的余量内,与应急能源与主电网或主厂电系统动态应急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电能综合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电能综合系统自动变换、监测、预警、判断、升压、降压、电流调节,根据料仓顶部或电能综合系统区域内顶部自然风电、光电的利用,然后通过自调节,给系统自身和上下流系统自动供电供能使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包括仿真模似系统,所述控制芯片能够通过存储模块对未来真实系统进行模似,根据用户物料特性,从存储模块中采集和提取相对应的物料特性数据,在仿真过程中以实际的物料参数和数据特征来进行数据运算和模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仓连接有除尘器,所述除尘器采用脉冲反吹风袋式过滤器,滤袋材质选用抗静电覆膜或涤纶针刺毡,排放浓度都小于30mg/m3,滤袋与花板的密封采用弹性涨圈式袋口结构,嵌入花板孔内,所述除尘器排放气体的粉尘含量小于1mg/Nm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给料器内设置有密封转子,所述转子叶片的尾部设置有耐磨柔性材质,能够使旋转给料器在动态旋转过程中耐磨且柔性和锁气,所述风送系统包括淘洗器装置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能够换路择向,所述换向阀内设置有弹性槽定位机构,能够避免硬摩擦造成的损耗。
CN202111218072.XA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Active CN1137798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8072.XA CN11377981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8072.XA CN11377981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9815A true CN113779815A (zh) 2021-12-10
CN113779815B CN113779815B (zh) 2023-04-07

Family

ID=7887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8072.XA Active CN113779815B (zh) 2021-10-20 2021-10-20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981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18031A (zh) * 2022-05-31 2022-08-19 东北大学 高压辊磨中设备参数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86071A (zh) * 2022-04-09 2022-11-25 上海尼拜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降解塑胶绿色生产工艺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CN103748042A (zh) * 2011-02-15 2014-04-23 普尔斯蒂姆服务有限公司 受控梯度、加速蒸汽再压缩装置和方法
CN106159998A (zh) * 2016-07-18 2016-11-23 南京中节涛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系统
CN112152257A (zh) * 2020-09-04 2020-12-29 摩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42714A (zh) * 2020-10-12 2021-01-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清洁能源路由器信息-物理耦合系统
CN112551172A (zh) * 2020-04-30 2021-03-26 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环保型气力输送系统
CN113131483A (zh) * 2020-12-25 2021-07-16 唐山曹妃甸中和聚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8042A (zh) * 2011-02-15 2014-04-23 普尔斯蒂姆服务有限公司 受控梯度、加速蒸汽再压缩装置和方法
WO2012171147A1 (zh) * 2011-06-17 2012-12-20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结合风力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有序充放电协调控制系统
CN106159998A (zh) * 2016-07-18 2016-11-23 南京中节涛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可再生能源微电网优化调度系统
CN112551172A (zh) * 2020-04-30 2021-03-26 章丘丰源机械有限公司 环保型气力输送系统
CN112152257A (zh) * 2020-09-04 2020-12-29 摩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布式能源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42714A (zh) * 2020-10-12 2021-01-19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镇江供电分公司 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清洁能源路由器信息-物理耦合系统
CN113131483A (zh) * 2020-12-25 2021-07-16 唐山曹妃甸中和聚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园区的综合能源系统及其调控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文莉等: "气力输送技术在煤炭采制样系统弃样返送中的应用", 《煤质技术》 *
李勇等: "气力输送系统气源机械选择和节能分析", 《橡胶工业》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386071A (zh) * 2022-04-09 2022-11-25 上海尼拜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可降解塑胶绿色生产工艺及装置
CN114918031A (zh) * 2022-05-31 2022-08-19 东北大学 高压辊磨中设备参数控制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981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79815B (zh) 一种绿色低碳的一体化能源回收再利用系统
CN107944733B (zh) 一种含风电、需求响应和压缩空气储能的电网调度方法
CN104462771B (zh) 一种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建模分析方法
Gibadullin et al.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the environmental safety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plex
CN100414171C (zh) 基于电网节能和减少so2排放的发电机组集中控制方法
CN111882167B (zh) 一种智慧能源多元化运营管理系统
CN108716614A (zh) 一种分布式电解水制氢用于氢动力供氢的解决方案
CN114632624B (zh) 一种电除尘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CN107679723B (zh) 一种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的网络化远程测试方法
CN107228065B (zh) 一种电厂空压机站节能一体化改造方法
CN113191542A (zh) 一种智慧环保碳排放管理服务平台
CN202988727U (zh) 一种氮气回收装置
CN105184502B (zh) 一种基于机组污染物排放的节能减排机组调度方法
AU2021100106A4 (en)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ELV recycling
CN203316203U (zh) 一种破碎氧化铝结壳块的生产线装置
CN207276562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气化的自动控制系统及包含其的燃煤系统
KR102589537B1 (ko) 폐기물 소각시설을 활용한 수소 생산 시스템
CN114065470B (zh) 基于全生命周期的干式电除尘器碳足迹核算系统及方法
Padmakala et al. A Train with Automatic Functioning based on IoT with Solar Energy Source
CN214154040U (zh) 一种igcc结合风光电的制氢电站
CN116090664B (zh) 一种基于园区储能和风光气电水的多能互补优化系统
CN117200463B (zh) 一种智慧电力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330040A (zh) 一种应用于钢铁企业煤汽电能源的优化方法
CN203099332U (zh) 液氮系统氮气回收装置
Shaw Analysing mine energy management considering utility deman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