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9756A -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9756A
CN113779756A CN202110895896.4A CN202110895896A CN113779756A CN 113779756 A CN113779756 A CN 113779756A CN 202110895896 A CN202110895896 A CN 202110895896A CN 113779756 A CN113779756 A CN 113779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apter
aerodynamic
separation
parameter table
sim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58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苗
王玺
何丽
杭立杰
孟艳
张博宇
高星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Institute of Space Launch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8958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97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9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97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采用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方法,在多体动力学软件动力学仿真过程中利用子程序编译的方法,实时调用对应适配器姿态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计算出的适配器气动力参数,以完成对不同风载、不同适配器姿态、不同适配器外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的适配器分离过程仿真分析,可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有效提高仿真准确度、降低仿真计算资源的使用、减少仿真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动力学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箱式发射中,导弹和发射箱之间通常安装适配器,用来完成导弹在贮存、运输和发射过程中对导弹的支撑、减震、导向以及控制发射时初始扰动等作用。
一般情况下,适配器随导弹出箱后会与导弹分离,适配器的分离受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结构类型的适配器散落不具有规律性,其分离特性可能对导弹的飞行动力特性造成负面影响,在分离过程中可能与弹体表面发生二次碰撞,下落时可能对发射平台和地面人员造成一定威胁。因此有必要通过仿真的方法对适配器分离过程进行分析,提前预测识别风险、划分危险区域,而适配器分离仿真的准确性对装备整体设计和规划就十分重要。
现有的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案主要有动力学仿真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两种方法。适配器分离动力学仿真方法一般不考虑适配器的气动特性,仿真过程中不能考虑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影响因素,由此会使仿真准确度降低;适配器分离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方法采用动网格技术,所需计算资源较多,仿真时间较长。
由此,亟需找到一种新的仿真分析方案以应对适配器分离技术。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适配器分离的仿真分析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以采用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方法,可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有效提高仿真准确度、降低仿真计算资源的使用、减少仿真时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仿真模块,用于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由以上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采用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方法,在多体动力学软件动力学仿真过程中利用子程序编译的方法,实时调用对应适配器姿态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计算出的适配器气动力参数,以完成对不同风载、不同适配器姿态、不同适配器外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的适配器分离过程仿真分析,可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有效提高仿真准确度、降低仿真计算资源的使用、减少仿真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配器分离仿真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为适配器数值模拟风洞计算的流程图。
图5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之三。
图6是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说明书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文件的保护范围。
针对现有针对适配器分离方案仿真分析的准确度低、所需计算资源多、仿真时间长等缺点,提出一种新的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案。本说明书实施例从提高适配器分离仿真准确度、减少仿真计算资源的需求出发,采用动力学与计算流体力学耦合计算方法,在多体动力学软件动力学仿真过程中利用子程序编译的方法,实时调用对应适配器姿态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计算出的适配器气动力参数,以完成对不同风载、不同适配器姿态、不同适配器外形等因素综合考虑的适配器分离过程仿真分析,可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有效提高仿真准确度、降低仿真计算资源的使用、减少仿真时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的步骤示意图,结合图2所示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步骤104: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步骤106: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参照图3所示,在步骤102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08:模拟气动参数表;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步,计算所述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第二步,将计算得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与对应的气动特性模拟建立为气动参数表。
可选地,参照图4所示,为适配器数值模拟风洞计算的流程图。主要是通过计算适配器在不同风速、不同运动姿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并将所得速度、姿态、气动力、气动力矩编制成气动参数表,以备后续仿真调用。具体实现时,可以根据适配器不同姿态角度,计算x、y、z方向分速度;然后修改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中的jou文件,将角度变量和速度变量输入jou文件;执行修改后的jou文件;待一阶差分格式收敛后,保存计算结果;待二阶差分格式收敛后,保存计算结果;之后,从计算结果文件中读取气动系数写入气动系数表;按照这个流程将所有角度计算完成,最终得到气动参数表。
参照图5所示,在步骤108执行模拟气动参数表之后,步骤102执行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110: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vfosub.c子程序基础上编译用户子程序。
可选地,在调用所述用户子程序时,具体包括:实时获取目标适配器相对于大地坐标系三向运动姿态、三向运动速度;根据获取的目标适配器的三向运动姿态和三向运动速度,在气动参数表中调用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根据调用的气动参数、三向运动速度以及环境风速,实时计算输出适配器三向所受力和力矩。
在多体动力学软件自带的vfosub.c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用户子程序编写,使子程序可以实时获取适配器的姿态和速度,并可以此调用气动参数表中对应的姿态、速度的气动力系数和气动力矩系数,根据相关计算公式计算适配器所受力和力矩。对编写的子程序进行编译,在动力学仿真过程中可实时获取适配器对应速度和姿态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可选地,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气动参数是以风速为10m/s确定为基准,且气动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这是因为,适配器的分离及散落相对速度一般在0m/s-50m/s,属于低速运动状态,经前期计算分析,适配器相关气动参数于相对速度变化不大,选取风速为10m/s时得到的气动参数为基准,使所有气动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即不考虑气动参数随速度的变化,选取风速为10m/s时得到的气动参数为标准,只考虑气动参数随适配器姿态的变化情况。根据数值模拟风洞的计算结果可以形成适配器在不同姿态下的气动参数表,以满足适配器分离过程气动载荷的计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提高仿真准确度;同时,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所占用的计算资源仅为相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三分之一,可有效降低计算资源的占用,减少计算时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6所示,为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600,该装置600可以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602,用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第二建立模块604,用于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仿真模块606,用于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模拟模块,用于在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模拟气动参数表;计算所述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将计算得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与对应的气动特性模拟建立为气动参数表。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编译模块,用于在模拟气动参数表之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vfosub.c子程序基础上编译用户子程序。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再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述仿真模块在调用所述用户子程序时,具体用于:实时获取目标适配器相对于大地坐标系三向运动姿态、三向运动速度;根据获取的目标适配器的三向运动姿态和三向运动速度,在气动参数表中调用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根据调用的气动参数、三向运动速度以及环境风速,实时计算输出适配器三向所受力和力矩。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再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中,所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气动参数是以风速为10m/s确定为基准,且气动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提高仿真准确度;同时,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所占用的计算资源仅为相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三分之一,可有效降低计算资源的占用,减少计算时间。
实施例三
图7是本说明书的一个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7,在硬件层面,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可选地还包括内部总线、网络接口、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内存,例如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1个磁盘存储器等。当然,该电子设备还可能包括其他业务所需要的硬件。
处理器、网络接口和存储器可以通过内部总线相互连接,该内部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可以包括内存和非易失性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从非易失性存储器中读取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到内存中然后运行,在逻辑层面上形成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处理器,执行存储器所存放的程序,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上述如本说明书图1所示实施例揭示的装置执行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该电子设备还可执行图1的方法,并实现相应装置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功能,本说明书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当然,除了软件实现方式之外,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并不排除其他实现方式,比如逻辑器件抑或软硬件结合的方式等等,也就是说以下处理流程的执行主体并不限定于各个逻辑单元,也可以是硬件或逻辑器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提高仿真准确度;同时,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所占用的计算资源仅为相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三分之一,可有效降低计算资源的占用,减少计算时间。
实施例四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时,能够使该便携式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并具体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分离力、出箱速度、风载、适配器外形等多种因素对适配器分离过程的影响,提高仿真准确度;同时,适配器分离仿真分析方法所占用的计算资源仅为相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的三分之一,可有效降低计算资源的占用,减少计算时间。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凡在本说明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上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具体的,计算机例如可以为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何设备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Claims (12)

1.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模拟气动参数表;
计算所述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将计算得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与对应的气动特性模拟建立为气动参数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模拟气动参数表之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vfosub.c子程序基础上编译用户子程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用所述用户子程序时,具体包括:
实时获取目标适配器相对于大地坐标系三向运动姿态、三向运动速度;
根据获取的目标适配器的三向运动姿态和三向运动速度,在气动参数表中调用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根据调用的气动参数、三向运动速度以及环境风速,实时计算输出适配器三向所受力和力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气动参数是以风速为10m/s确定为基准,且气动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
6.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仿真模块,用于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模拟模块,用于在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模拟气动参数表;
计算所述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将计算得到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与对应的气动特性模拟建立为气动参数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编译模块,用于在模拟气动参数表之后,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之前,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vfosub.c子程序基础上编译用户子程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模块在调用所述用户子程序时,具体用于:
实时获取目标适配器相对于大地坐标系三向运动姿态、三向运动速度;
根据获取的目标适配器的三向运动姿态和三向运动速度,在气动参数表中调用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
根据调用的气动参数、三向运动速度以及环境风速,实时计算输出适配器三向所受力和力矩。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气动参数是以风速为10m/s确定为基准,且气动参数误差控制在1.5%以内。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当被包括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
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为当前目标载荷的适配器建立分离动力学模型,所述分离动力学模型中至少模拟有:目标载荷、适配器和发射筒;
使用动力学传统仿真方法建立质量属性、约束关系和目标载荷驱动;
调用预编译的用户子程序,从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调取与所述适配器当前气动特性相匹配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模拟仿真所述适配器分离过程;其中,所述用户子程序是基于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在所述多体动力学软件的开源软件基础上编译得到,所述预模拟的气动参数表中记录了适配器在不同气动特性下对应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所述气动特性至少包含:环境风速和/或适配器姿态。
CN202110895896.4A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7797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896.4A CN113779756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95896.4A CN113779756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9756A true CN113779756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36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5896.4A Pending CN113779756A (zh) 2021-08-05 2021-08-05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97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2597A (zh) * 2023-08-15 2023-12-29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发射适配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4208A (zh) * 2014-05-21 2014-09-10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止导弹装填滚转的发射筒的设计方法
CN110193208A (zh) * 2019-05-23 2019-09-03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航行器模型发射管适配器及模型发射试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34208A (zh) * 2014-05-21 2014-09-10 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止导弹装填滚转的发射筒的设计方法
CN110193208A (zh) * 2019-05-23 2019-09-03 北京机电工程研究所 航行器模型发射管适配器及模型发射试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IAO CHEN等: "Research on Simulation Method of Missile Adapter’s SeparationBased on Combined Calc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EROSPACE ENGINEERING》, 27 January 2019 (2019-01-27), pages 1 - 10 *
岳玉娜;郝继光;吴艳;: "导弹适配器分离过程虚拟试验研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no. 07, 25 July 2018 (2018-07-25), pages 77 - 81 *
岳玉娜等: "导弹适配器分离过程虚拟试验研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 vol. 39, no. 7, 25 July 2018 (2018-07-25), pages 71 - 75 *
陈大雄;瞿军;: "基于ADAMS对某导弹适配器的动力学仿真", 舰船电子工程, no. 03, 20 March 2015 (2015-03-20), pages 79 - 82 *
陶倩楠等: "导弹适配器数值模拟风洞试验", 《飞行力学》, vol. 35, no. 5, 28 June 2017 (2017-06-28), pages 92 - 9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2597A (zh) * 2023-08-15 2023-12-29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发射适配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CN117302597B (zh) * 2023-08-15 2024-04-23 北京特种机械研究所 一种固定翼无人机发射适配器及其优化设计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57989B (zh) 基于集群的词向量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1062580B (zh) 一种工作人员与目标项目的匹配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46879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08227A (zh) 一种美术资源文件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10650531B (zh) 一种基站坐标标定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750530B (zh) 一种业务系统及其数据核对方法
CN112181378B (zh) 业务流程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3779756A (zh) 一种对适配器分离进行仿真分析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221362A (zh) 卫星发射场性能试验科目的选取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4021440B (zh) 一种基于matlab的fpga时序仿真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14943334A (zh) 芯片、电子设备及数据处理方法、存储介质
CN112711051A (zh) 一种飞控系统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127854B (zh) 一种自动驾驶虚拟测试场景生成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6976432A (zh) 一种支持任务并行处理的芯片模拟方法、装置和芯片模拟器
CN116560968A (zh)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仿真计算时间预测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0471828A (zh) 一种操作系统测试方法、装置及其设备
CN107392408B (zh) 一种信用分数的提示信息输出方法及装置
US20220148298A1 (en) Neural network, computation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15130621A (zh) 一种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840945B (zh) 有限元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721290A (zh) 一种仿真测试场景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058881B (zh) 一种定点累加运算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WO2021017378A1 (zh) 基于fpga的卷积参数加速装置、数据读写方法
CN112862138A (zh) 一种热负荷预测方法、装置、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82586A (zh) 一种数据标注方法、系统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