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594B -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594B
CN113766594B CN202111311054.6A CN202111311054A CN113766594B CN 113766594 B CN113766594 B CN 113766594B CN 202111311054 A CN202111311054 A CN 202111311054A CN 113766594 B CN113766594 B CN 1137665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band
connection
current
signal strength
exp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110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6594A (zh
Inventor
舒智
洪卓轩
宋祥林
陈政
王周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mn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mnec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mnec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110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9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对于上级是双频的主路由而言,当无线扩展器中继过主路由的2.4G、5G,无线扩展器便能够获取无线扩展器与主路由之间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根据预先给无线扩展器设置的信号阈值进行切换。本发明保证在设备的连接过程中,因环境、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导致的设备间信号强度变差,无线扩展器可以切换中继到合适的频点上,且不在2.4G、5G之间来回切换。本发明的优点更体现在,连接过程中,即使当上级主路由某一频段关闭了,无线扩展器仍能自动切换到另一频段,这样使得终端始终有频点能够连接上网,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用户体验,同时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普遍的中继器都不具备根据信号强度指示自动切换连接的功能,这样的设备只能中继一个频段,当连接使用过程中,倘若信号强度变得很差的,用户使用的速率会变得很低,甚至连接会断开,影响使用,给用户带来很差的上网体验。
对于支持切换连接的中继设备,他们均期望5G优先连接上,他们有的只是在无线中继器与上级主路由建立连接关联时发送探测请求帧,获取信号强度,判断对哪一频段进行连接,待连接完成后,设备关于切换的进程就结束了,这样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跟前面提到过的同样的问题;有的他们在算法的设计上只是简单的设定一个阈值,当5G信号强度(apclii0_rssi)大于信号阈值(Signal_Threshold)或5G信号强度(apclii0_rssi)大于等于2.4G信号强度(apcli0_rssi)就去连接5G,否则,当5G信号强度(apclii0_rssi)小于等于信号阈值(Signal_Threshold)并且5G信号强度(apclii0_rssi)小于2.4G信号强度(apcli0_rssi)就去连接2.4G。这样RSSI的值会存在一定的波动,当apclii0_rssi处于信号阈值附近,apcli0_rssi很强的时候,会出现无线中继器连5G的时候,会断开去连2.4G,连2.4G的时候会断开连5G,会不断地来回切换连接,使用户无法正常上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缺陷,保证在设备的连接过程中,因环境、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导致的设备间信号强度变差,无线扩展器可以切换中继到合适的频点上,且不在2.4G、5G之间来回切换。本发明的优点更体现在,连接过程中,即使当上级主路由某一频段关闭了,无线扩展器仍能自动切换到另一频段,使得终端始终有频点能够连接上网。在此提出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2.4G频段和5G频段,若是则进入步骤二;否则不作处理;
步骤二:分别获取5G端口和2.4G端口的连接状态值;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获取到的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2.4G端口连接状态值来判断此时扩展器中继的状态;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扩展器中继状态,分别获取当前中继扩展器与主路由之间5G和2.4G的信号强度;
步骤五:比较步骤四中获取的5G和2.4G信号强度的关系以及5G信号强度与5G信号阈值、2.4G信号强度与2.4G信号阈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尝试切换至另一频段;
步骤六:根据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以及尝试连接5G或2.4G频段的次数与预设的5G或2.4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所要进行的操作,并在操作完成后返回步骤二。
更进一步的,所述5G信号阈值设置为55,所述2.4G信号阈值设置为90,所述5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以及所述2.4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均设置为3。
更进一步的,所述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2.4G频段和5G频段,包括:
在中继时进行使能邻区场地扫描,获取中继的AP信息,并将当前选择中继的AP信息中的2.4GSSID、5GSSID、2.4GB_SSID、5G_BSSID值写入设备的存储空间;
根据所述2.4GB_SSID值以及5G_BSSID值,来判断是否分别中继过5G和2.4G频段。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三,还包括:判断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是否等于一或零,若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5G频段;若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2.4G频段;若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均等于零,则此时连接处于断开状态。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四,还包括:若扩展器中继5G频段,则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中设备控制接口ioctl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5G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2.4GB_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2.4G信号强度;初始化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中继2.4G频段,则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中设备控制接口ioctl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2.4G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5G_B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5G信号强度;初始化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处于断开状态,则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5G_B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5G信号强度;利用2.4GB_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2.4G信号强度。
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六,还包括:
若当前扩展器中继5G;判断5G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50且5G信号强度小于2.4G信号强度,若是,若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且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小于三,则从5G频段切换到2.4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2.4G标志位,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否则不进行切换,并返回步骤二;
若当前扩展器中继2.4G;判断2.4G信号强度是否大于2.4G信号阈值90,若否,保持当前2.4G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再判断5G信号强度是否大于5G信号阈值,若否,则保持当前2.4G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则再判断连接频段标志位是否处于2.4G频段且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3,若否,则保持当前2.4G连接状态并非凡会步骤二,若是,切换至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频段标志位,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
若当前无线中继连接处于断开状态;判断是否获取到5G信号强度,若是,则继续判断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则连接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标志位,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否则返回步骤二;若否,则继续判断是否获取到2.4G信号强度且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连接2.4G频段,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2.4G标志位,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若否则保持当前状态并返回步骤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能够保证无线设备在连接过程中,因环境、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导致的设备间信号强度变差,无线扩展器可以切换中继到合适的频点上,且不在2.4G、5G之间来回切换。并且,即使当上级主路由某一频段关闭了,无线扩展器仍能自动切换到另一频段,这样使得终端始终有频点能够连接上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的算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公开,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图。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结合图1,包括S10至S60六个步骤:
S10: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2.4G频段和5G频段,若是则进入步骤二;否则不作处理;
具体的,当用户通过中继器的web页面或者使用WPS按键在主路由页面分别点击过2.4G、5G WPS PBC,中继过2.4G、5G,有将2.4G、5G的AP信息,SSID、BSSID、加密方式、认证方式等信息写进配置文件中,在后续步骤中,当需要进行切换时,有这些接入认证信息才能切换的过来。
S20:分别获取5G端口和2.4G端口的连接状态值;
S30:根据步骤S20中获取到的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2.4G端口连接状态值来判断此时扩展器中继的状态;
具体的,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已经分别中继过5G和2.4G是通过在中继时会使能邻区场地扫描(SiteSurvey),之后获取Ap信息,将选择的中继的Ap的ApCli0_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2.4G SSID)、ApClii0_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5G SSID)、ApCli0_B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2.4G BSSID)、ApClii0_B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5G BSSID)写入设备的存储空间中。这样就可以通过读取它们的值是否为空值,来判断是否分别中继过5G和2.4G。本算法采用的是判断ApCli0_Bssid和ApClii0_Bssid不为空,来认定中继过5G和2.4G;若5G端口状态值wifi5_ret等于1,表示此时中继的是5G,2.4G端口状态值wifi2_ret等于1,表示此时中继的是2.4G,当5G端口状态值wifi5_ret和2.4G端口状态值wifi2_ret值为0,表示此时连接处理断开状态。
S40:根据步骤S30中的扩展器中继状态,分别获取当前中继扩展器与主路由之间5G和2.4G的信号强度;
S50:比较步骤S40中获取的5G和2.4G信号强度的关系以及5G信号强度与5G信号阈值、2.4G信号强度2.4G信号阈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尝试切换至另一频段;
S60:根据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以及尝试连接5G或2.4G频段的次数与预设的5G或2.4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所要进行的操作,并在操作完成后返回步骤S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5G信号阈值设置为55,所述2.4G信号阈值设置为90,所述5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以及所述2.4G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均设置为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2.4G频段和5G频段,包括:
在中继时进行使能邻区场地扫描,获取中继的AP信息,并将当前选择中继的AP信息中的2.4GSSID、5GSSID、2.4GB_SSID、5G_BSSID值写入设备的存储空间;
根据所述2.4GB_SSID值以及5G_BSSID值,来判断是否分别中继过5G和2.4G频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利用用户空间的设备驱动程序中设备控制接口ioctl函数,通过文件描述符fd、交互协议cmd以及可变参数arg,从内核空间获取5G端口和2.4G端口的连接状态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0,还包括:
判断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是否等于一或零,若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5G频段;若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2.4G频段;若所述5G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2.4G端口连接状态值均等于零,则此时连接处于断开状态。
具体的,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已经分别中继过5G和2.4G是通过在中继时会使能邻区场地扫描(SiteSurvey),之后获取Ap信息,将选择的中继的Ap的ApCli0_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2.4G SSID)、ApClii0_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5G SSID)、ApCli0_B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2.4G BSSID)、ApClii0_BSsid(中继的主路由的5G BSSID)写入设备的存储空间中。这样就可以通过读取它们的值是否为空值,来判断是否分别中继过5G和2.4G。本算法采用的是判断ApCli0_Bssid和ApClii0_Bssid不为空,来认定中继过5G和2.4G。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40还包括:
若扩展器中继5G频段,则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中设备控制接口ioctl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5G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2.4GB_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2.4G信号强度;初始化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中继2.4G频段,则通过设备驱动程序中设备控制接口ioctl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2.4G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5G_B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5G信号强度;初始化尝试连接2.4G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处于断开状态,则发送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信息,利用5G_B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5G信号强度;利用2.4GB_SSID值从AP信息中获取2.4G信号强度。
具体的,在发送获取AP信息的过程中,驱动会过滤掉低信号的AP信息和隐藏SSID的AP信息,对于5G而言Rssi小于-85dbm会被过滤掉,对于2.4G而言Rssi小于或等于-72dbm会被过滤掉。
通过计算Rssi与信号强度Rssi_Quality的对应值如下表1所示:
表1(Rssi与Rssi_Quality的对应值表)
Figure 661175DEST_PATH_IMAGE00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60还包括,若当前扩展器中继5G。判断5G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50且5G信号强度小于2.4G信号强度,若是,若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且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小于三,则从5G频段切换到2.4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2.4G标志位,尝试连接2.4G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S20;否则不进行切换,并返回步骤S20;
若当前扩展器中继2.4G。判断2.4G信号强度是否大于2.4G信号阈值90,若否,保持当前2.4G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再判断5G信号强度是否大于5G信号阈值,若否,则保持当前2.4G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S20,若是,则再判断连接频段标志位是否处于2.4G频段且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3,若否,则保持当前2.4G连接状态并非凡会步骤S20,若是,切换至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频段标志位,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S20;
若当前无线中继连接处于断开状态。判断是否获取到5G信号强度,若是,则继续判断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则连接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5G标志位,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S20,否则返回步骤S20;若否,则继续判断是否获取到2.4G信号强度且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连接2.4G频段,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2.4G标志位,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S20,若否则保持当前状态并返回步骤S20。
具体的,之前已经分别中继过2.4G、5G,已最后一次连接状态为准,如果扩展器已经连接在2.4G上,会把之前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tryConnectTime_24G归零,如果此时2.4G信号强度大于90,并且此时5G信号强度大于55,此时2.4G信号大于-55dbm,5G信号也大于-68dbm,此时2.4G和5G信号相对较好,两者信号也相差不大,即使5G信号相较弱些,连接在5G的使用体验感也会更好些,让扩展器切换到5G,同时设置连接5G标志位config_bridge= APCLI5G,把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tryConnectTime_5G加1,连接完后就继续轮询,如果不满足切换的条件的话就保持当前的连接状态,继续轮询;
如果扩展器已经连接到5G上,会把之前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tryConnectTime_5G归零,如果此时5G的信号强度小于等于50,并且此时5G信号强度小于2.4G信号强度,即此时5G信号小于等于-70dbm,并且5G的信号还比2.4G信号弱,-70dbm已经算是差的信号了,一般此时要么就是5G目前环境下,干扰较大,或者是连接距离较远,在此种情况下,2.4G信号比5G信号好的话,连接到2.4G更合适,使用起来更稳定,体验感也会更好些,让扩展器切换到连接2.4G,同时设置连接2.4G标志位config_bridge = APCLI2G,把2.4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tryConnectTime_24G加1,连接完后就继续轮询,如果不满足切换的条件的话就保持当前的连接状态,继续轮询;
考虑到用户在上级路由进行某些操作,会致使连接断开,倘若连接着5G频点,当上级5G频段关闭了,2.4G是打开的,扩展器没获取到5G信号,有获取到2.4信号,就自动去连2.4G;反之连接着2.4G频点,当上级2.4G关闭了,5G是打开的,扩展器有获取到5G信号,就会去连5G。
一般情况下,处于连接频点上都是稳定的,但考虑到当用户在连接的过程中更改了上级的AP信息,或者进行了一些不过范的操作,导致连接断开,设备会进行尝试重新连接,为防止尝试了多次连接而没有连接上,或在两个频段之间多次尝试连接,因此,在上述的各种连接状态下都加了尝试连接次数,如果在各种状态下,尝试连接次数达到了3次,就不再尝试连接,保持当前状态,让设备处于稳定状态。
综上,本发明对于上级是双频的主路由而言,当无线扩展器中继过主路由的2.4G、5G,无线扩展器便能够获取无线扩展器与主路由之间的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Indicator)根据预先给无线扩展器设置的信号阈值进行切换。能够保证在设备的连接过程中,因环境、设备间的距离等因素而导致的设备间信号强度变差,无线扩展器可以切换中继到合适的频点上,且不在2.4G、5G之间来回切换。本发明的优点更体现在,连接过程中,即使当上级主路由某一频段关闭了,无线扩展器仍能自动切换到另一频段,这样使得终端始终有频点能够连接上网。所以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在本发明的设计主体逻辑上,做出的毫无意义和实际创新的改动,其所解决的有关技术问题依旧与本发明具有一致性,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 2.4G 频段和 5G 频段,若是则进入步骤二;否则不作处理;
步骤二:分别获取 5G 端口和 2.4G 端口的连接状态值;
步骤三:根据步骤二中获取到的 5G 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 2.4G 端口连接状态值来判断此时扩展器中继的状态;
步骤四:根据步骤三中的扩展器中继状态,分别获取当前中继扩展器与主路由之间 5G和 2.4G 的信号强度;若扩展器中继 5G 频段,则通过设备控制接口ioctl 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 5G 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 AP 信息,利用 2.4GB_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2.4G 信号强度;初始化 5G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若扩展器中继 2.4G 频段,则通过设备控制接口 ioctl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 2.4G 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AP 信息,利用 5G_B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5G 信号强度;初始化 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若扩展器处于断开状态,则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 AP 信息,利用 5G_B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5G 信号强度;利用2.4GB_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2.4G 信号强度;
步骤五:比较步骤四中获取的 5G 和 2.4G 信号强度的关系以及 5G 信号强度与 5G信号阈值、2.4G 信号强度与 2.4G 信号阈值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比较关系判断是否进行尝试切换至另一频段;选取信号强度较大的频段或信号强度大于信号阈值的频段进行尝试连接;
步骤六:根据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以及尝试连接 5G 或 2.4G 频段的次数与预设的5G 或 2.4G 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所要进行的操作,若当前扩展器中继 5G;判断 5G 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 50 且 5G 信号强度小于2.4G 信号强度,若是,若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5G 且 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小于三,则从 5G 频段切换到2.4G 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2.4G 标志位,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否则不进行切换,并返回步骤二;若当前扩展器中继 2.4G;判断 2.4G 信号强度是否大于 2.4G 信号阈值 90,若否,保持当前 2.4G 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再判断 5G 信号强度是否大于 5G 信号阈值,若否,则保持当前 2.4G 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则再判断连接频段标志位是否处于 2.4G 频段且 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 3,若否,则保持当前 2.4G 连接状态并非凡会步骤二,若是,切换至 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5G 频段标志位,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5G 信号阈值设置为 55,所述 2.4G 信号阈值设置为 90,所述 5G 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以及所述 2.4G 频段最大尝试连接次数均设置为3。
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无线扩展器是否通过手动分别中继过 2.4G 频段和5G 频段,包括:
在中继时进行使能邻区场地扫描,获取中继的 AP 信息,并将当前选择中继的 AP 信息中的 2.4G_SSID、5G_SSID、2.4GB_SSID、5GB_SSID 值写入设备的存储空间;
根据 2.4GB_SSID 值以及 5G_BSSID 值,来判断是否分别中继过 5G 和 2.4G频段。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还包括:
利用用户空间的设备控制接口 ioctl 函数,通过文件描述符 fd、交互协议 cmd以及可变参数 arg,从内核空间获取 5G 端口和 2.4G 端口的连接状态值。
5.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还包括:
判断所述 5G 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 2.4G 端口连接状态值是否等于一或零,若所述 5G 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 5G 频段;若所述 2.4G端口连接状态值等于一,则此时中继的为 2.4G 频段;若所述 5G 端口连接状态值以及所述 2.4G 端口连接状态值均等于零,则此时连接处于断开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还包括:
若扩展器中继 5G 频段,则通过设备控制接口 ioctl 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 5G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 AP 信息,利用 2.4GB_SSID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2.4G 信号强度;初始化 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中继 2.4G 频段,则通过设备控制接口 ioctl 函数从内核驱动获取当前2.4G 信号强度;并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 AP 信息,利用 5G_BSSID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5G 信号强度;初始化 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为零;
若扩展器处于断开状态,则发送探测请求帧,询问当前中继的 AP 信息,利用 5G_B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5G 信号强度;利用 2.4GB_SSID 值从 AP 信息中获取 2.4G信号强度。
7.根据权利要求 6 所述的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 5G、2.4G 自动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还包括:
若当前扩展器中继 5G;判断 5G 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等于 50 且 5G 信号强度小于2.4G 信号强度,若是,若当前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5G 且 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小于三,则从 5G 频段切换到 2.4G 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2.4G标志位,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否则不进行切换,并返回步骤二;
若当前扩展器中继 2.4G;判断 2.4G 信号强度是否大于 2.4G 信号阈值 90,若否,保持当前 2.4G 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再判断 5G 信号强度是否大于 5G 信号阈值,若否,则保持当前 2.4G 频段连接状态并返回步骤二,若是,则再判断连接频段标志位是否处于 2.4G 频段且 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 3,若否,则保持当前 2.4G 连接状态并且返回步骤二,若是,切换至 5G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5G 频段标志位,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
若当前无线中继连接处于断开状态;判断是否获取到 5G 信号强度,若是,则继续判断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则连接 5G 频段,并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5G标志位,5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否则返回步骤二;若否,则继续判断是否获取到 2.4G 信号强度且 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是否小于三,若是,连接 2.4G 频段,将连接频段标志位置于 2.4G 标志位,2.4G 频段尝试连接次数加一并返回步骤二,若否则保持当前状态并返回步骤二。
CN202111311054.6A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Active CN1137665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054.6A CN113766594B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11054.6A CN113766594B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594A CN113766594A (zh) 2021-12-07
CN113766594B true CN113766594B (zh) 2022-02-22

Family

ID=78784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11054.6A Active CN113766594B (zh) 2021-11-08 2021-11-08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65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75021A (zh) * 2021-12-17 2022-04-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中继设备、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6133143B (zh) * 2023-04-18 2023-06-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保障信道鲁棒性的fttr资源分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693A (zh) * 2017-05-27 2017-08-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接入终端进行频段切换的无线路由器和方法
CN107995633A (zh) * 2017-12-08 2018-05-0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庭环境的多热点无线网络系统
CN109362107A (zh) * 2018-11-12 2019-02-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器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892A (zh) * 2020-08-25 2020-10-20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双频网络的连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82986B2 (en) * 2017-03-17 2019-08-13 At&T Mobility Ii Llc Facilitating mobile device self-optimizing technology selection threshold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788519B (zh) * 2019-03-12 2021-06-08 深圳市网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2.4G自适应阈值的双频WiFi智能切换方法
US10743358B1 (en) * 2019-12-11 2020-08-11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Dedicated TDLS link in off-channel 5 GHz band using RSDB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693A (zh) * 2017-05-27 2017-08-15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为接入终端进行频段切换的无线路由器和方法
CN107995633A (zh) * 2017-12-08 2018-05-04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家庭环境的多热点无线网络系统
CN109362107A (zh) * 2018-11-12 2019-02-19 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中继器链路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00892A (zh) * 2020-08-25 2020-10-20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双频网络的连接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594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66594B (zh) 一种根据信号强度的无线中继5g、2.4g自动切换方法
KR101598886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무선랜을 이용한 피어투피어 연결 방법 및 장치
CN103327644B (zh) 一种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KR10088989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 통신 장치,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기록 매체
US2013005831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etting channel in wireless network
CN103024874B (zh) 一种选择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20090119751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716043B2 (en) Access point handover method and device
CN101370294B (zh) 一种终端小区切换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4980949B (zh) 一种异频测量的启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423057B (zh) 信道切换方法、装置、ap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17709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3055907B (zh) 一种组网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3828438A (zh) 一种终端及其接入失败后的处理方法
CN106102100A (zh) 一种接入式和迁移式无线负载均衡系统
CN102932877A (zh) 一种多模单待终端确定有效小区的方法及多模单待终端
CN110913440B (zh) 终端模块及其弱网场景下选择目标运营商的方法
CN109769275A (zh) Wifi频段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51433A (zh) 一种双卡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708732A (zh) 动态自适应网络切换的方法和终端
CN114585036A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2333794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及装置
WO2014106334A1 (zh) 小区接入控制方法、基站、终端及系统
CN112449305B (zh) WiFi连接方法、控制方法、移动终端、设备及服务器
CN108574520A (zh) 一种调节天线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Room 501, block a, building 8,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Yilian Unlimited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501, block a, building 8, Shenzhen International Innovation Valley, Dashi Road, Xili community, Xil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COMNEC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