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6569A -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6569A
CN113766569A CN202111056828.5A CN202111056828A CN113766569A CN 113766569 A CN113766569 A CN 113766569A CN 202111056828 A CN202111056828 A CN 202111056828A CN 113766569 A CN113766569 A CN 1137665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tocol
data
uplink data
mobile communication
cloud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682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6569B (zh
Inventor
石磊
卓书果
戴力
姚怡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Damo Institute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Damo Institute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Damo Institute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Damo Institute Hangzho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5682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65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65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用户面功能(英文:User Plane Function,UPF)主要包括核心网用户面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相关功能。示例性地,在一些应用场景中,用户面功能设备将接收到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报文,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进行解封装,例如,可以包括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英文: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User,GTP-U)、互联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IP)等,然后传输解封装后的数据,实现数据转发。但是,在实现上述数据传输过程中,云网络中的设备需要继续对数据进行封装,以保证数据在云网络中传输,导致数据传输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接收移动通信网络中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直播视频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以便云网络测设备将直播视频传输至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解封装模块,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封装模块,用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解封装模块,用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封装模块,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户侧设备、用户面功能设备、云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设备为第三方面或第四方面的数据传输设备,所述用户面功能设备分别与所述用户侧设备和所述云网络侧设备通信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可执行指令使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操作。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对第二上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中的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网络协议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的结构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为了便于理解,对本申请实施例一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参照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图1所示的场景中包括用户面功能设备101、用户设备102、基站103以及云网络侧设备104。
其中,用户设备(英文:User Equipment,UE)102和基站(英文:Base Station)103为用户侧设备,用户设备102和基站103属于移动通信网络中的设备。在本申请中,移动通信网络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信系统(英文: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英文: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长期演进(英文:long Term Evolution,LTE)网络,第5代移动通信技术(英文: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网络等,此处只是示例说明,并不代表本申请局限于此。
云网络侧设备104属于云网络,在本申请中,云网络可以包括互联网(英文:Internet)中的网络,具体地,可以包括局域网(英文: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英文:Wide Area Network,WAN)、万维网(英文:World Wide Web,WWW),也可以包括虚拟网络(英文:Virtual Network,VN),例如,虚拟局域网(英文: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虚拟专用网络(英文: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虚拟扩展局域网(英文:Virtual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VxLAN)等。
用户面功能设备101是用于实现用户面功能的网络设备,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101进行数据转发。示例性地,以上行数据为例,用户设备102将数据传输至基站103,基站103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传输到用户面功能设备101,用户面功能设备101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数据进行解封装,然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传输至云网络侧设备104。同理,云网络侧设备104向用户侧设备传输数据时,是下行数据的传输,此处不再赘述。
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需要说明的是,图1只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一种应用场景,并不代表该数据传输方法必须应用于图1所示的场景,具体可以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参照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或基站等设备,本申请中,上行数据指的是从移动通信网络向云网络传输的数据。第一上行数据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后的数据。示例性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可以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此处只是示例性说明。
步骤202、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
其中,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该目的地址可以包括云网络侧设备的介质访问控制(英文: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第一上行数据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进行解封装,对于传输层上层的部分保持不变,不解封装。传输层的上层可以包括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中的至少一项。
可选地,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包括: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下层到上层的顺序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
进一步地,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中,传输层协议可以包括GTP-U、点对点隧道协议(Point to Point Tunneling Protocol,PPTP),网络层协议可以包括IP、第4版互联网协议(英文: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IPv4)、第6版互联网协议(英文:InternetProtocol Version 6,IPv6)、基于IPv6转发平面的段路由(英文:Segment Routing IPv6,SRv6)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包括第二层L2协议,物理层协议可以包括第一层L1协议。示例性地,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包括: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利用第一层L1协议对物理层进行解封装,利用第二层L2协议对数据链路层进行解封装,利用互联协议IP对网络层进行解封装,利用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对传输层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
可选地,在另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传输层协议可以包括GTP-U和用户数据报协议(英文: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可以利用GTP-U和UDP对传输层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
步骤203、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具体示例中,云网络包括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包括:基于VxLAN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用户面功能设备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后,不需要云网络侧设备进行封装,减少了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步骤204、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云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云网络中的设备,例如,虚拟机(英文:Virtual Machine,VM)。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包括: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通过云网络中的虚拟扩展局域网隧道端点(英文:Virtual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Tunnel Endpoint,VTEP)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机。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只是以VTEP为例进行说明,也可以通过其他端点进行传输,例如,网络虚拟化通用路由封装(英文:Network VirtualizationGeneric routeencapsulation,NVGRE)端点,无状态传输隧道(英文:Stateless Transport Tunneling,STT)端点,无状态传输隧道(英文:Generic Network Virtualization Encapsulation,GENEVE)端点等。
可选地,用户面功能设备可以向用户侧设备传输数据,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本申请中的用户面功能设备可以将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或解封装,也可以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数据进行封装或解封装,不需要经过其他设备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或解封装,减少了数据转发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结合上述步骤201-204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此处,列举一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说明,可以结合图1所示的场景,此处以移动通信网络是5G网络,第一上行数据是GTP-U报文,第二上行数据是IP报文为例进行示意性说明。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网络协议示意图。用户设备向基站传输数据时,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通信协议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可选地,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封装,依次包括:基于传输层上层的协议(应用层协议、表示层协议、会话层协议)进行封装、然后基于服务数据适配协议(英文:Service DataAdaptation Protocol,)进行封装,基于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英文: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进行封装,基于无线链路控制(英文:Radio Link Control,)层协议进行封装,基于MAC层协议进行封装,基于物理层(英文:Physical Layer,PHY)协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待传输数据通过5G新无线(英文:NewRadio,NR)接口传输至基站,例如,可以通过NR-Uu接口传输,此处,基站可以是g型节点B(英文:g-Node B,gNB)。基站对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进行解封装,先基于物理层协议解封装,然后依次基于MAC层协议、RLC层协议、PDCP以及SDAP进行解封装,对于传输层上层不进行解封装,对于解封装后的待传输数据,依次按照GTP-U、UDP、IP、L2协议以及L1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一上行数据;基站将第一上行数据通过N3接口传输至UPF设备,UPF设备基于GTP-U以及UDP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然后依次基于IP、L2协议以及L1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UPF设备将第二上行数据基于VxLAN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基于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云网络侧设备。在云网络中,可以根据VTEP将目标数据传输至目标地址对应的虚拟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对第二上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中的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二
结合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另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详细说明如何从云网络侧向用户侧传输数据,即从互联网向移动通信网络传输数据。参照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包括:通过云网络中的VTEP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步骤402、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具体示例中,云网络包括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包括:基于VxLAN的协议,从物理层到传输层,按照从下层到上层的顺序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后,还可以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目的地址可以包括用户侧设备的MAC地址。
此处步骤402与实施例一中步骤203对应,相关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步骤203中的相关描述。
步骤403、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包括: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物理层到传输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进一步地,在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中,传输层协议可以包括GTP-U,网络层协议可以包括IP,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包括第二层L2协议,物理层协议可以包括第一层L1协议。示例性地,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物理层到传输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包括: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利用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对传输层进行封装,利用互联协议IP对网络层进行封装,利用第二层L2协议对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利用第一层L1协议对物理层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此处步骤403与实施例一中步骤102对应,移动通信网络的网络层上层的协议的解释说明,可以参照步骤102中的相关描述。
步骤404、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具体应用场景中,结合图3所示的协议,从云网络向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传输数据与实施例一中数据传输相反,可以参照实施例一中的解释说明。UPF设备可以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将第一下行数据依次按照从物理层到传输层顺序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对于第二下行数据,依次基于GTP-U、UDP、IP、L2协议、L1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通过N3接口将第三下行数据传输至基站,基站对第三下行数据,依次按照L1协议、L2协议、IP、UDP以及GTP-U进行解封装,然后依次按照基于SDAP、PDCP、RLC层协议、MAC层协议以及PHY层协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数据传输至用户设备,用户设备依次基于物理层协议、MAC层协议、RLC层协议、PDCP以及SDAP进行解封装。实施例二中各个概念步骤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侧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列举一种示例性的应用场景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中,以第二用户观看第一用户的直播视频为例,参照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场景示意图。
该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移动通信网络中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直播视频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以便云网络测设备将直播视频传输至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
可选地,该直播视频可以是第一用户通过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直播得到的视频,结合图3对应的解释说明,第一用户可以通过预设的应用(英文:Application,APP)或者预设的网络平台向其他用户进行直播,第二用户也可以通过该预设的应用或预设的网络平台观看第一用户的直播视频。可选地,以预设的应用为例,第一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录制直播视频后,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通过预设的应用对直播视频的数据进行封装,得到封装好的直播视频数据,将封装好的直播视频数据传输至基站,基站对直播视频数据进行解封装,参照图3对应的解释说明,对于解封装后的直播视频数据,基站根据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并将第一上行数据传输至用户面功能设备。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云网络侧设备可以包括预设的应用的服务器,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用户面功能设备将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云网络侧设备后,云网络侧设备根据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三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数据,并且,云网络侧设备可以根据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的地址信息将直播视频的数据传输至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示例性地,该方法还包括: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直播视频的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直播视频的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直播视频的第三下行数据;向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传输直播视频的第三下行数据,以便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播放直播视频。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三列举另一种示例性的应用场景对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以自动驾驶的场景为例,参照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另一场景示意图。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以自动驾驶为例,用户设备可以是车载终端,车载终端能够对车辆进行控制。示例性地,结合图6,车辆上安装有至少一种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包括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可以采集车辆行驶过程中的环境数据,环境数据用于指示车辆周围的道路环境,示例性地,环境数据可以包括道路数据、车身周围的物体数据等。例如,道路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前方、侧方、后方的道路图像、环境数据可以包括车辆周边的环境的图像;又如,环境数据可以包括车辆距离周边物体的距离。结合图3对应的解释说明,车载终端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将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环境数据传输至基站,基站进行解封装,并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环境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环境数据的第一上行数据,并将第一上行数据传输至用户面功能设备,用户面功能设备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环境数据的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环境数据的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环境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环境数据的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环境数据的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环境数据的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以便云网络测设备根据环境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对车辆进行控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云网络侧设备将控制指令传输至车载终端的过程中,云网络侧设备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控制指令进行封装得到控制指令的第一下行数据,并将第一下行数据传输至用户面功能设备;用户面功能设备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控制指令的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控制指令的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控制指令的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控制指令的第三下行数据;向车载终端传输环境数据的第三下行数据,以便车载终端根据控制指令对车辆进行控制。
此处只是以车载终端与云网络测设备传输环境数据与控制指令为例进行说明,车载终端和云网络侧设备之间也可以传输其他数据,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所描述的方法,参照图7所示,用户面功能设备70,包括:
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
解封装模块702,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
封装模块703,用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
发送块704,用于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解封装模块702,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下层到上层的顺序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解封装模块702,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利用第一层L1协议对物理层进行解封装,利用第二层L2协议对数据链路层进行解封装,利用互联协议IP对网络层进行解封装,利用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对传输层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封装模块703,用于基于VxLAN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发送块704,用于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通过云网络中的虚拟扩展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功能设备,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对第二上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中的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五
基于上述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二所描述的方法,参照图8所示,用户面功能设备80,包括:
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
解封装模块802,用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封装模块803,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发送模块804,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接收模块801,用于通过云网络中的VTEP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第一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云网络包括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解封装模块802,用于基于VxLAN的协议,从物理层到传输层,按照从下层到上层的顺序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封装模块803,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物理层到传输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可选地,在一种具体示例中,封装模块803,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利用用户面通用分组无线服务隧道协议GTP-U对传输层进行封装,利用互联协议IP对网络层进行封装,利用第二层L2协议对数据链路层进行封装,利用第一层L1协议对物理层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面功能设备,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第三下行数据。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下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侧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六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以及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所描述的用户面功能设备,结合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本身申请实施例六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用于执行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任一数据传输方法,参照图9所示,该数据传输系统90包括:用户侧设备901、用户面功能设备902、云网络侧设备903;其中,用户面功能设备902为实施例四所描述的用户面功能设备70或实施例五所描述的用户面功能设备80,用户面功能设备902分别与用户侧设备901和云网络侧设备902通信连接。具体说明参照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七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任一方法,参照图10,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并不对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做限定。
如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1002、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1004、存储器(memory)1006、以及通信总线1008。
其中:
处理器1002、通信接口1004、以及存储器1006通过通信总线1008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通信接口1004,用于与其它电子设备或服务器进行通信。
处理器1002,用于执行程序1010,具体可以执行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任一数据传输方法中的相关步骤。
具体地,程序1010可以包括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
处理器1002可能是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智能设备包括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以是同一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处理器,如一个或多个CPU以及一个或多个ASIC。
存储器1006,用于存放程序1010。存储器1006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程序1010具体可以用于使得处理器1002执行以实现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方法。程序1010中各步骤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应步骤和单元中对应的描述,在此不赘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根据地址信息,将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因为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将第一上行数据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对第二上行数据基于云网络的协议进行封装,不需要云网络中的设备进行封装,通过用户面功能设备,实现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云网络之间的数据转化和传输,减少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间,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实施例八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八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任一方法。
实施例九
基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九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所描述的任一方法。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上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可在硬件、固件中实现,或者被实现为可存储在记录介质(诸如CD ROM、RAM、软盘、硬盘或磁光盘)中的软件或计算机代码,或者被实现通过网络下载的原始存储在远程记录介质或非暂时机器可读介质中并将被存储在本地记录介质中的计算机代码,从而在此描述的方法可被存储在使用通用计算机、专用处理器或者可编程或专用硬件(诸如ASIC或FPGA)的记录介质上的这样的软件处理。可以理解,计算机、处理器、微处理器控制器或可编程硬件包括可存储或接收软件或计算机代码的存储组件(例如,RAM、ROM、闪存等),当软件或计算机代码被计算机、处理器或硬件访问且执行时,实现在此描述的导航方法。此外,当通用计算机访问用于实现在此示出的导航方法的代码时,代码的执行将通用计算机转换为用于执行在此示出的导航方法的专用计算机。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2)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
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
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包括:
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下层到上层的顺序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所述地址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云网络包括虚拟扩展局域网VxLAN,所述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VxLAN的协议,从传输层到物理层,按照从上层到下层的顺序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第三上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三上行数据通过所述云网络中的虚拟扩展局域网隧道端点VTEP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虚拟机。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
基于所述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6.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用户面功能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移动通信网络中第一用户的终端设备传输的,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
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直播视频传输的目的地址;
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
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以便所述云网络测设备将所述直播视频传输至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一下行数据;
基于所述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二下行数据;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三下行数据;
向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所述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传输所述直播视频的第三下行数据,以便所述第二用户的终端设备播放所述直播视频。
8.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的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上行数据;
解封装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上行数据,并得到地址信息,所述地址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传输的目的地址;
封装模块,用于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二上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上行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址信息,将所述第三上行数据传输至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云网络侧设备。
9.一种用户面功能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基于云网络的协议封装的第一下行数据;
解封装模块,用于基于所述云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一下行数据进行解封装得到第二下行数据;
封装模块,用于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协议对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进行封装得到第三下行数据;
发送模块,用于向移动通信网络的用户侧设备传输所述第三下行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用户侧设备、用户面功能设备、云网络侧设备;其中,所述用户面功能设备为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设备,所述用户面功能设备分别与所述用户侧设备和所述云网络侧设备通信连接。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通信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放至少一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对应的操作。
12.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CN202111056828.5A 2021-09-09 2021-09-09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665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6828.5A CN113766569B (zh) 2021-09-09 2021-09-09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6828.5A CN113766569B (zh) 2021-09-09 2021-09-09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569A true CN113766569A (zh) 2021-12-07
CN113766569B CN113766569B (zh) 2024-03-15

Family

ID=78794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6828.5A Active CN113766569B (zh) 2021-09-09 2021-09-09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6569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566A (zh) * 2022-02-14 2022-03-15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关、设备及系统
CN115694747A (zh) * 2022-09-29 2023-02-03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冗余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390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03495A1 (en) * 2016-10-11 2018-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804710A (zh) * 2016-09-3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213148A (zh) * 2019-05-22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WO2019242525A1 (zh) * 2018-06-19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US20210076299A1 (en) * 2018-06-12 2021-03-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ig Packet Protocol Mobility Instructions For 5G Handovers
US20210112447A1 (en) * 2017-04-07 2021-04-15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10112607A1 (en) * 2018-06-13 2021-04-15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12751871A (zh) * 2020-12-30 2021-05-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13390A1 (zh) * 2015-12-31 2017-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9804710A (zh) * 2016-09-30 2019-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180103495A1 (en) * 2016-10-11 2018-04-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data transmission of network nod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10112447A1 (en) * 2017-04-07 2021-04-15 Nec Corporation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US20210076299A1 (en) * 2018-06-12 2021-03-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ig Packet Protocol Mobility Instructions For 5G Handovers
US20210112607A1 (en) * 2018-06-13 2021-04-15 Ne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WO2019242525A1 (zh) * 2018-06-19 2019-1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620716A (zh) * 2018-06-19 2019-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相关装置及系统
CN110213148A (zh) * 2019-05-22 2019-09-0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2751871A (zh) * 2020-12-30 2021-05-04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瑞典)斯特凡·罗默(STEFAN ROMMER): "《5G核心网 赋能数字化时代》",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pages: 92 - 93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9566A (zh) * 2022-02-14 2022-03-15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关、设备及系统
CN114189566B (zh) * 2022-02-14 2022-07-19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网关、设备及系统
CN115694747A (zh) * 2022-09-29 2023-02-03 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冗余保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6569B (zh) 2024-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4580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handling in a network device
CN113766569B (zh)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2238230A (zh) 用于在云计算中卸载隧道数据包的方法和系统
CN108848025B (zh) 数据处理方法、智能网关、物联网系统
CN107770072B (zh) 一种发送和接收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07645433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1510513B (zh) 一种map-e链路加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网络设备
US10855491B2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GRE tunnel, access point and gateway
CN112492622B (zh) 一种数据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390812B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75187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40073128A1 (en) Message encapsulation and de-encapsulation method and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21204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extension headers to support protocol stack migration
CN113839894B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170149663A1 (en) Control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KR20240000579A (ko) 셀룰러 데이터 패킷들의 라우팅을 위한 ip 네트워크들의 개선된 사용
KR20240018439A (ko) Pfcp 세션 로드 밸런서
CN113973134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733898A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US10904747B2 (en) Service data packet encapsul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6165228A1 (zh) 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报文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7579932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28819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网络组件、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KR20170119098A (ko) 블루투스 통신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4702708A (zh) 获取地址解析协议信息的方法、设备、系统及网络虚拟化端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