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5772A -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5772A
CN113765772A CN202010611361.5A CN202010611361A CN113765772A CN 113765772 A CN113765772 A CN 113765772A CN 202010611361 A CN202010611361 A CN 202010611361A CN 113765772 A CN113765772 A CN 1137657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ed
risk
message
picture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136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5772B (zh
Inventor
张学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Beijing Wodong Tianj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dong Century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136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57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57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57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57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57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 G06F16/2255Hash tabl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2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using filtering or selective bloc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实现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从而使风险内容传播性安全可控,避免了恶劣影响的产生。

Description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即时通讯软件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在线聊天功能,这类软件既用于点对点私密聊天,也经常用于客服接待、在线问答、聊天机器人等公共服务业务场景。在公共服务业务场景下,软件运营方需要针对即时通讯软件的消息内容进行风险内容识别与管控。
目前常用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为:用户在即时通讯软件客户端发送消息,该消息经过软件服务端时触发异步任务,通过异步任务对消息进行内容风险识别;软件服务端同步将所述消息投递到目标用户;服务端风控模型对所述消息进行异步风险识别,如果消息本身存在风险内容,则给客户端下发风险通知;客户端如果接收到风险通知则删除该条风险消息。
在实现本发明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风险消息已经投递,恶劣影响已经产生,即使该风险消息最终会被处理,但是恶劣影响已经造成,用户不良感知无法挽回。以群聊场景为例,如果消息本身存在不良内容,当群成员在线人数较多时,则马上就会产生大范围的传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实现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从而使风险内容传播性安全可控,避免了恶劣影响的产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风险控制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管控模块,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步骤。
上述发明中的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通过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即在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之前进行风险识别,如果确定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从而实现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使风险内容传播性安全可控,避免了恶劣影响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涉及的一种构建所述预设风险词库的哈希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涉及的一种对文本消息“代刷单提升店铺排名”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图片消息的风险控制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对即时通讯消息进行风险识别与管控的场景,以避免风险内容产生恶劣影响。该方法可以由风险控制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以由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并集成于服务器。
如图1所示,所述风险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具体的,所述待投递消息指用户输入的信息。例如在群聊场景中,用户在自己手机的群聊窗口的文本输入窗中输入的信息即为所述待投递消息,所述待投递消息若不存在风险内容,最终会被投递至群聊中其他用户的客户端页面。或者在客服接待场景中,用户以客户的身份在自己手机的客服页面输入的信息的即为所述待投递消息,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不存在风险点内容,最终会被投递至客服端页面。当用户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信息之后,点击页面的“发送”按钮后,所述待投递消息到达消息服务器,即消息服务器接收到所述待投递消息,在进一步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之前,消息服务器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而不是将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然后异步进行对所述待投递消息的风险识别,因此,可实现避免存在风险内容的待投递消息被投递后在其他用户端产生恶劣影响。
示例性的,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文本消息,所述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分词;
针对每个分词生成对应的哈希值,将当前分词的哈希值与预设风险词库中每个风险词的哈希值分别进行匹配;
若匹配到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的风险词,则确定当前分词为风险词;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包括至少一个风险词,则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所述预设风险词库通过哈希算法预先存储至本地内存,如此可提高匹配速度,从而保证风险识别的实时性,不给消息接收端接收消息带来较大延迟。
进一步的,可参考图2所示的一种构建所述预设风险词库的哈希表的流程示意图,包括,针对已知风险分词,即词条1、词条2、词条3……词条n通过哈希算法的计算,得到每个词条对应的哈希值,然后将每个词条的哈希值组成哈希表,并进行存储。对应的,参考图3所示的一种对文本消息“代刷单提升店铺排名”进行风险识别的过程示意图,当接收到文本消息“代刷单提升店铺排名”时,对其进行分词,获得分词“代刷单”、“提升”、“店铺”、“排名”,通过哈希算法为每个分词生成对应的哈希值,通过哈希查找确定图2所构建的预设风险词库中是否存在与待识别分词的哈希值相同的哈希值,若存在,则确定当前的文本消息存在风险内容,通过哈希查找确定命中词条为“代刷单”,即“代刷单”为风险词条,然后进行风险处置,以阻止将风险词条“代刷单”进行投递,从而避免风险词条“代刷单”在消息接收端产生恶劣影响。
步骤120、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其中,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具体可以是将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整体拦截,即不对所述待投递消息的中的任何分词进行投递,并在消息发送端进行提示,告知其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发送失败,请调整后再发送;还可以是仅对命中的风险分词进行拦截,待投递消息中的其它分词正常投递,或者对命中的风险分词进行遮挡或者模糊化后将待投递消息全部进行投递。
示例性的,所述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包括:
将所述待投递消息中的风险词屏蔽;
将屏蔽风险词的所述待投递消息投递至目标客户端,以使目标客户端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展示。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之前,对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如果确定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从而实现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使风险内容传播性安全可控,避免了恶劣影响的产生;通过基于哈希数据结构对预设风险词进行存储,进而基于待投递消息分词的哈希值进行查找匹配从而确定待投递消息是否存在风险分词,提高了匹配查找的实时性,从而保证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降低了消息接收端接收到消息的延迟时间。
实施例二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图片,给出了对图片进行风险实时识别的实现方案。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当接收到待投递图片时,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存储,并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当待投递消息为图片时,需要将接收到待投递图片存储至文件服务器,并生成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然后将生成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消息发送端,即用户端,消息发送端接收到存储地址信息后发送消息投递指令,当服务端接收到所述投递指令时,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对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内容识别,若确定待投递图片存在风险内容,则不对所述存储地址信息进行投递,否则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投递至目标客户端,即消息接收端,目标客户端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从文件服务器获取对应的图片内容并渲染进行图片展示。
步骤420、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
当生成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风控服务,风控服务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从文件服务器获取待投递图片,然后将待投递图片输入至图片识别模型进行图片特征识别,获得图片特征,并将所获得的图片特征存储至预设缓存数据库。当接收到投递指令时,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图片特征,基于该图片特征确定当前待投递图片是否存在风险内容。
步骤430、当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时延迟预设时长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发送客户端,以使所述发送客户端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向服务端发送投递指令。
进一步的,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消息的发送客户端的同时,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图片上传成功的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所述待投递图片上传成功。
通常上传一张图片(将图片从客户端上传至文件服务器)需要消耗5s的时间,本实施例的方案中,当图片上传成功时延迟预设时长(通常为0.2s)后再向发送客户端发送图片上传成功通知,0.2s的延时对用户来说是基本无感知的,而在这0.2s的时间内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基本已经完成对待投递图片的特征识别,再加上向发送客户端发送存储地址信息的时耗,以及发送客户端向服务端发送投递指令的时耗,当服务端接收到所述投递指令时,预设图片识别模型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对待投递图片的特征识别,因此,当服务端接收到所述投递指令时,所述图片特征已经被存储至预设缓存数据库,直接从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图片特征进行风险识别即可。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包括Redis,Redis相比于硬盘存储的数据库具有非常快的读写速度,可进一步提高风险识别的实时性。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将图片特征识别所消耗的时间隐藏于图片上传阶段,即达到用户无感知,又实现了风险实时识别的目的。
步骤440、当接收到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的投递指令时,从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当所述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完成时,将识别到图片特征存储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
示例性的,所述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包括:
将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与预设风险图片的图片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
若存在相似度达到相似度阈值的预设风险图片,则确定所述待投递图片为风险图片。
步骤450、若所述待投递图片存在风险内容,将所述待投递图片拦截,以阻止将所述待投递图片发送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当风控系统接收到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的投递指令时,才开始进行图片特征识别以及风险识别,显然会有较大的延迟,导致风控系统的吞吐效率降低,而本实施例的方案是在图片上传时就开始进行图片特征识别,且充分利用了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消息发送端的时耗,以及消息发送端向风控系统发送投递指令的时耗,以及Redis高速读性能的优势,极大地降低了风险识别的时耗,保证了风险识别的实时性,提高了风控系统的吞吐效率。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待投递消息为图片时,当接收到待投递图片时,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存储,并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当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时延迟预设时长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发送客户端,以使所述发送客户端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向服务端发送投递指令;当接收到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的投递指令时,从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当所述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完成时,将识别到图片特征存储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的技术手段,保证了图片消息风控的实时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5所示的一种图片消息的风险控制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用户上传图片,文件服务对该图片进行存储并链接生成图片存储地址;向图片存储地址发送至风控服务,风控服务从文件服务器获取图片,并将图片发送至图像模型进行特征识别,特征识别结果存储至风险识别系统的缓存数据库,风控服务接收到图片存储地址时延迟预设时长后向消息发送端发送图片上传成功通知以及对应的图片地址,消息发送端接收到图片地址时执行图片消息投递流程,向风险识别系统发送投递指令,风险识别系统从缓存中获取图片特征,并基于图片特征进行风险内容识别,根据识别结果构造拦截结果。
实施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增加了如下操作:在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之前,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若所述风险等级低于等级阈值,则继续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否则直接将所述待投递消息拦截,不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这样设置的目的是考虑了发送消息的用户的风险等级,若用户的风险等级较高,则直接对其发送的所有消息全部拦截,不再进行风险识别,降低了风控系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性能。其中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相应的术语的解释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0、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用户的身份识别码从用户风险等级库获取所述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
所述用户风险等级库中各用户的风险等级基于用户的历史信息预先确定。
所述用户的历史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账号异常信息、验证异常信息、订单异常信息、渠道异常信息、行为特征异常信息以及风控命中信息。其中,账号异常信息例如指频繁上下线的账号,或者集中在某个特定时间上线的账号;所述验证异常信息例如具体是验证信息频次出现错误;所述订单异常信息具体指订单数量过多,存在刷单嫌疑的订单;所述渠道异常信息主要指通过非官方渠道登录账号的相关信息,例如一些通过自动化脚本登录账号的信息;所述行为特征异常信息例如包括频繁下单行为;所述风控命中信息主要指通过当前用户账号发送的消息存在风险内容的情况,如果当前用户账号发送的消息风险命中一次,则将当前用户账号的风险等级进行提升。
步骤620、若所述风险等级低于等级阈值,则继续执行后续风险识别操作,否则直接将所述待投递消息拦截,不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
步骤630、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步骤640、判断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若存在,则继续执行步骤650。
步骤650、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示例性的,参考图7所示的另一种风险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包括:用户发送消息,风控系统接收到消息,获取当前用户的风险评估值,根据当前用户的风险评估值确定是直接拦截消息,还是进行进一步的风险内容识别。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若所述风险等级低于等级阈值,则继续执行后续风险识别操作,否则直接将所述待投递消息拦截,不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降低了风控系统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待投递消息进行同步处理时,还可以同时进行异步存储与风险内容识别,以对同步处理过程中的漏检风险内容进行及时处理(例如删除已经展示在目标客户端的消息)。所述同步处理具体为: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进行风险识别,根据识别结果确定是否对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所有操作串行进行,因此为了保证实时性,同步处理时的风险识别策略不宜太复杂,相应地识别精度相比于较复杂的风险识别策略的识别精度较低。所述异步存储与风险内容识别具体指对待投递消息进行异步风险识别,异步风险识别策略较复杂,但识别精度较高,可以与同步处理相互补充,用于对同步处理时的漏检风险内容进行管控,解决了漏检风险内容长期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参见图8所示的另一种风险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以客服接待系统为例,用户(客户)通过自己客户端的客服咨询页面发起咨询,用户输入的消息发送至消息投递服务器,消息投递服务器首先判断当前用户的风险等级,若当前用户的风险等级没有超过等级阈值,进一步判断当前消息为文本消息还是图片消息,如果是文本消息则通过文本风险快速匹配策略进行风险内容识别,如果是图片消息则通过图片风险快速匹配确定当前图片是否存在风险内容,获得风险识别结果。如果当前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进行风险内容屏蔽,例如将风险分词替换为“*”号,然后将当前消息投递至客服端;如果是图片,则直接拦截图片地址信息,不将图片地址信息投递至客服端。
以下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风险控制装置的实施例,该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的风险控制方法属于同一个发明构思,在风险控制装置的实施例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内容,可以参考上述风险控制方法的实施例。
实施例四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具体包括:识别模块910和管控模块920。
其中,识别模块910,用于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管控模块920,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进一步的,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文本消息,识别模块910,包括:
分词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分词;
匹配单元,用于针对每个分词生成对应的哈希值,将当前分词的哈希值与预设风险词库中每个风险词的哈希值分别进行匹配;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匹配到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的风险词,则确定当前分词为风险词;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包括至少一个风险词,则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所述预设风险词库通过哈希算法预先存储至本地内存。
进一步的,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文本消息,管控模块920包括:
屏蔽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投递消息中的风险词屏蔽;
投递单元,用于将屏蔽风险词的所述待投递消息投递至目标客户端,以使目标客户端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展示。
进一步的,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图片,识别模块910,包括:
地址信息生成单元,用于当接收到待投递图片时,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存储,并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
特征识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
发送单元,用于当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时延迟预设时长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发送客户端,以使所述发送客户端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向服务端发送投递指令;
读取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的投递指令时,从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当所述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完成时,将识别到图片特征存储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
识别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单元具体包括:
计算子单元,用于将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与预设风险图片的图片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
确定子单元,用于若存在相似度达到相似度阈值的预设风险图片,则确定所述待投递图片为风险图片。
进一步的,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图片,管控模块920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投递图片拦截,以阻止将所述待投递图片发送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包括Redis。
进一步的,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图片上传成功的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所述待投递图片上传成功。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之前,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若所述风险等级低于等级阈值,则继续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否则直接将所述待投递消息拦截,不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
进一步的,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发送用户的身份识别码从用户风险等级库获取所述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所述用户风险等级库中各用户的风险等级基于用户的历史信息预先确定。
进一步的,所述用户的历史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账号异常信息、验证异常信息、订单异常信息、渠道异常信息、行为特征异常信息以及风控命中信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投递之前,对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如果确定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从而实现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使风险内容传播性安全可控,避免了恶劣影响的产生;通过基于哈希数据结构对预设风险词进行存储,进而基于待投递消息分词的哈希值进行查找匹配从而确定待投递消息是否存在风险分词,提高了匹配查找的实时性,从而保证了风险内容的实时识别与管控,降低了消息接收端接收到消息的延迟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装置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具备执行风险控制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实施例五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设备12的框图。图10显示的设备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设备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设备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16,系统存储器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28和处理单元16)的总线18。
总线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设备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设备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32。设备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10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10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18相连。系统存储器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识别模块810和管控模块820)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识别模块810和管控模块820)程序模块42的程序/实用工具40,可以存储在例如系统存储器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设备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设备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设备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22进行。并且,设备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20通过总线18与设备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设备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风险控制,例如实现本发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风险控制方法步骤,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器还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风险控制方法步骤,该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他们可以用计算机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风险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文本消息,所述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分词处理,得到至少一个分词;
针对每个分词生成对应的哈希值,将当前分词的哈希值与预设风险词库中每个风险词的哈希值分别进行匹配,所述预设风险词库通过哈希算法预先存储至本地内存;
若匹配到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的风险词,则确定当前分词为风险词;
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包括至少一个风险词,则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包括:
将所述待投递消息中的风险词屏蔽;
将屏蔽风险词的所述待投递消息投递至目标客户端,以使目标客户端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展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为图片,所述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包括:
当接收到待投递图片时,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存储,并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
根据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
当生成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存储地址信息时延迟预设时长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发送客户端,以使所述发送客户端基于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向服务端发送投递指令;
当接收到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的投递指令时,从预设缓存数据库读取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当所述基于预设图片识别模型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特征识别完成时,将识别到图片特征存储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
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图片特征对所述待投递图片进行风险识别,包括:
将所述待投递图片的图片特征与预设风险图片的图片特征进行相似度计算;
若存在相似度达到相似度阈值的预设风险图片,则确定所述待投递图片为风险图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包括:
将所述待投递图片拦截,以阻止将所述待投递图片发送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缓存数据库包括Redis。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存储地址信息发送至所述待投递消息的发送客户端的同时,还包括:
向所述发送客户端发送图片上传成功的通知消息,以通知用户所述待投递图片上传成功。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
若所述风险等级低于等级阈值,则继续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否则直接将所述待投递消息拦截,不执行所述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的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待投递消息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包括:
基于所述发送用户的身份识别码从用户风险等级库获取所述发送用户的风险等级;
所述用户风险等级库中各用户的风险等级基于用户的历史信息预先确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历史信息包括下述至少一种:账号异常信息、验证异常信息、订单异常信息、渠道异常信息、行为特征异常信息以及风控命中信息。
12.一种风险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待投递消息时,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风险识别;
管控模块,用于若所述待投递消息存在风险内容,则对所述待投递消息进行管控,以阻止将所述风险内容投递至目标客户端进行展示。
13.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风险控制方法步骤。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所述的风险控制方法步骤。
CN202010611361.5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657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361.5A CN11376577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1361.5A CN11376577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5772A true CN113765772A (zh) 2021-12-07
CN113765772B CN113765772B (zh) 2023-06-30

Family

ID=78785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1361.5A Active CN113765772B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57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123A (zh) * 2022-04-18 2022-05-13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情报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818730A (zh) * 2022-05-05 2022-07-29 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 内件品名与寄递地址的关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548A (zh) * 2011-11-17 2017-08-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行为数据的监控方法和系统以及风险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180089449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real-tim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isk assessor
CN108900466A (zh) * 2018-05-30 2018-11-27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恶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US20180349990A1 (en) * 2017-06-06 2018-1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int-of-sale system for real-time risk assessment, instant message-based collaborative guarantorship,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09525484A (zh) * 2018-11-20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57088A (zh) * 2018-09-30 2019-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263157A (zh) * 2019-05-24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3548A (zh) * 2011-11-17 2017-08-2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网络行为数据的监控方法和系统以及风险监控方法和系统
US20180089449A1 (en) * 2016-09-29 2018-03-2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ed real-tim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risk assessor
US20180349990A1 (en) * 2017-06-06 2018-12-0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oint-of-sale system for real-time risk assessment, instant message-based collaborative guarantorship, and method for using the same
CN108900466A (zh) * 2018-05-30 2018-11-27 北京五八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防止恶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57088A (zh) * 2018-09-30 2019-04-1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风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525484A (zh) * 2018-11-20 2019-03-26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风险识别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0263157A (zh) * 2019-05-24 2019-09-20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风险预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0123A (zh) * 2022-04-18 2022-05-13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情报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500123B (zh) * 2022-04-18 2022-08-02 远江盛邦(北京)网络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情报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14818730A (zh) * 2022-05-05 2022-07-29 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 内件品名与寄递地址的关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4818730B (zh) * 2022-05-05 2023-05-12 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 内件品名与寄递地址的关联关系的识别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5772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60261533A1 (en) Moderating online discussion using graphical text analysis
US11928212B2 (en) Generating simulated spear phishing messages and customized cybersecurity training module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US9922034B2 (en) Displaying at least one categorized message based on a percentage
CN108073429B (zh) 一种支付方式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65772B (zh) 一种风险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170373997A1 (en) Reducing already viewed content in social networks
US20230269273A1 (en) Executing Real-Time Message Monitoring to Identify Potentially Malicious Messages and Generate Instream Alerts
CN112732386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2818224A (zh) 信息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7030A (zh) 网络安全巡检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01221A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US20160142344A1 (en) Automated response action in messaging application
CN107888478B (zh) 即时通讯过程中的语音信息转发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285838A (zh)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20210112025A1 (en) Method and server for processing messages
CN110971983B (zh) 一种视频答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US11257090B2 (en) Message processing platform for automated phish detection
US9742720B2 (en) Intelligently sharing messages across groups
US10764216B2 (en) Emulating user communications in a communication session to protect information
CN113761277A (zh) 一种风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035773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服务端设备
CN107644043B (zh) 网银快捷导航设置方法及系统
CN112887803B (zh) 一种会话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553806B (zh) 一种即时通讯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58836B2 (en) Technologies for preserving contextual data across video conferen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