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0449B - 一种体育杠铃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育杠铃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0449B
CN113750449B CN202111078868.XA CN202111078868A CN113750449B CN 113750449 B CN113750449 B CN 113750449B CN 202111078868 A CN202111078868 A CN 202111078868A CN 113750449 B CN113750449 B CN 1137504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
gear
rack
rop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886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0449A (zh
Inventor
刘超
吴斌
盛鑫
李铎
梁晓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07886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04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04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04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04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04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0Exercising apparatus for developing or strengthening the muscles or joints of the body by working against a counterforce, with or without measuring devices
    • A63B21/06User-manipulated weights
    • A63B21/078Devices for bench press exercises, e.g. supports, guiding means
    • A63B21/0783Safety features for bar-bells, e.g. drop limiting mea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体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底座、放置架、床架以及卧推床;放置架设置有四个,位于底座同一侧的两个放置架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放置架和底座内部共同安装有用于保护人体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组件、驱动组件、传动组件以及变向滑轮组。本发明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当杠铃杆处于最高点时,由于托块的底面长度大于左缓冲板与右缓冲板之间的间距,且托块的位置与左缓冲板和右缓冲板的位置对应,使得托块架设与左缓冲板与右缓冲板上,以此降低了杠铃杆直接下降导致运动人员身体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在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的状况下保护运动人员的身体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体育杠铃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育杠铃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锻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体育器材也因此多样化,对于体育运动而言,拥有一种可以多方位锻炼人们各个方面机能的体育组合器械也成为一种新需求,杠铃架是一种集杠铃放置和使用者躺卧的装置,使用杠铃和杠铃架组合训练可以锻炼肩部、后背、手臂、胸部等处肌肉,还可以延缓肌肉老化、增加骨质密、防止骨质疏松等效果,改善内分泌,提高身体协调性,是想健身的男女性,可从事锻炼的运动之一。
人们在使用杠铃进行卧推运动时,当哑铃举至最高点后,人们可能会因为长时间运动或突发意外等导致手臂无力,从而导致杠铃快速下降并致使运动人员身体受到损伤。
发明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育杠铃架,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不利于在运动人员手臂无力的情况下保护运动人员身体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底座、与底座上表面一体成型的放置架、固定于底座上表面的床架以及安装于床架上表面的卧推床;
其中,所述放置架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放置架关于底座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位于底座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放置架之间固定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放置有杠铃杆,位于底座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放置架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水平高度高于放置板的水平高度,所述放置架和底座内部共同安装有用于保护人体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组件、用于驱动缓冲组件的驱动组件、用于连接缓冲组件与驱动组件的传动组件以及用于控制传动组件转动方向的变向滑轮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孔内的左缓冲板和右缓冲板,所述左缓冲板和右缓冲板对称设置,所述左缓冲板下端固定有左转轴,所述右缓冲板下端固定有右转轴,所述左转轴两端和右转轴两端均与放置架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和右转轴一端均固定套设有扭簧,所述扭簧一端与放置架内壁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贯穿第一齿轮并与第一齿轮固定的第一轮轴、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贯穿第二齿轮并与第二齿轮固定的第二轮轴、与第一轮轴一端固定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一端固定的踏板,所述第一轮轴轴线与第一齿轮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轮轴轴线与第二齿轮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轮轴上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第二轮轴与左转轴之间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齿轮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齿轮横截面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一端与第二轮轴固定的主传动绳、与主传动绳固定的第一副传动绳和第二副传动绳、与第一副传动绳远离主传动绳的一端固定的第一连接绳以及与第二副传动绳远离主传动绳一端固定的第二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绕过右转轴顶部并与右转轴靠近安装孔一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绳一端绕过左转轴顶部并与左转轴靠近安装孔一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变向滑轮组包括与第一副传动绳贴合的第一主滑轮、与第二副传动绳贴合的第二主滑轮和副滑轮以及与第一连接绳贴合的第一架轮和第二架轮,所述第二副传动绳依次绕过第二主滑轮下端、第二主滑轮上端、副滑轮下端以及副滑轮靠近第一主滑轮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绕过第二架轮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绳绕过第一架轮顶端,所述第一架轮位于靠近左转轴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架轮位于靠近右转轴的位置上,所述第一主滑轮、第二主滑轮、副滑轮、一端均与底座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轮与第二架轮一端均与放置架内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转轴远离第一架轮一侧的弧形表面和右转轴远离第二架轮一侧的弧形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绳远离第一副传动绳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块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绳远离第二副传动绳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块上表面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孔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沿放置架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缓冲组件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缓冲组件分别安装于多个安装孔内,所述第一架轮和第二架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架轮和第二架轮与多组缓冲组件向匹配,所述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绳和第二连接绳的数量与多组缓冲组件的数量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杠铃杆轴线水平,所述杠铃杆下端固定有托块,所述托块的竖直位置与左缓冲板和右缓冲板的竖直位置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上表面开设有操作孔,所述连接杆与踏板穿过操作孔,所述连接杆上端和踏板的水平位置高于放置架上表面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架上表面靠近操作孔的位置上固定有保护壳,所述第一齿轮位于保护壳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与放置架位于同一侧的侧壁上共同开设有用于安装内部元件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闭合安装口的侧板,所述踏板上表面固定有橡胶块。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缓冲组件的设置,当杠铃杆处于最高点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状况时,由于托块的底面长度大于左缓冲板与右缓冲板之间的间距,且托块的竖直位置与左缓冲板和右缓冲板的竖直位置对应,使得托块架设与左缓冲板与右缓冲板上,以此降低了杠铃杆直接下降导致运动人员身体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在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的状况下保护运动人员的身体安全。
本发明通过多组缓冲组件的设置,当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状况时,多组缓冲组件以此对杠铃杆进行减速与拦截,使得杠铃杆最终停止下降,以此进一步加强了缓冲机构对运动人员身体的保护效果。
本发明通过操作孔和保护壳的设置,由于踏板高于底座的上表面,便于运动人员踩踏踏板,同时,由于保护壳的设置,降低了运动人员在踩踏踏板过程中与第一齿轮发生接触的概率,降低了驱动组件受外力影响停止工作的概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板拆卸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缓冲组件、传动组件以及变向滑轮组;
图4为本发明的驱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底座;11-放置架;111-安装孔;112-放置板;12-安装口;121-侧板;13-操作孔;131-保护壳;2-床架;21-卧推床;3-缓冲机构;31-缓冲组件;311-左缓冲板;312-右缓冲板;313-左转轴;314-右转轴;315-连接块;316-扭簧;32-驱动组件;321-第一齿轮;3211-第一轮轴;322-第二齿轮;3221-第二轮轴;323-连接杆;324-踏板;3241-橡胶块;33-传动组件;331-主传动绳;332-第一副传动绳;333-第二副传动绳;334-第一连接绳;335-第二连接绳;34-变向滑轮组;341-第一主滑轮;342-第二主滑轮;343-副滑轮;344-第一架轮;345-第二架轮;4-杠铃杆;41-托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体育杠铃架包括底座1、床架2和缓冲机构3。
底座1为水平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底座1上表面一体成型有放置架11,放置架1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柱状结构,放置架11设置有四个,四个放置架11关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底座1与放置架11相同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内部元件的安装口12,安装口12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闭合安装口12的侧板121。
位于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放置架11之间固定有放置板112,放置板112为水平设置的V形板状结构,放置板112的突出面向下,放置板112上放置有杠铃杆,杠铃杆的轴线水平,杠铃杆下端固定有托块41。
位于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放置架11相互靠近的一侧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11,安装孔11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孔,安装孔111的水平高度高于放置板112的水平高度。
床架2底面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床架2上表面安装有可调节的卧推床21,卧推床21用于运动人员平躺或斜躺使用,卧推床21可调节多个角度。
缓冲机构3共同安装于底座1和放置架11内,缓冲机构3用于保护人体,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组件31、驱动组件32、传动组件33和变向滑轮组34。
缓冲组件31安装于放置架11内,缓冲组件31位于安装孔111的位置上,缓冲组件31包括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分别安装于两个放置架11的安装孔111内,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关于两个放置架11之间的中线对称设置,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均为竖直设置的三角形板状结构,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的上表面均为水平表面,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的下端均为顶角,左缓冲板311下端固定有左转轴313,右缓冲板312下端固定有右转轴314。左转轴313与右转轴314均为水平设置的圆柱状结构,左转轴313两端和右转轴314两端均与放置架11内壁转动连接,左转轴313一端与右转轴314一端均固定套设有扭簧316,扭簧316的一端与放置架11内壁固定。
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缓冲组件31转动,驱动组件32安装于底座1内,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齿轮321、第一轮轴3211、第二齿轮322、第二轮轴3221、连接杆323和踏板324。第一齿轮321安装于底座1内部,第一齿轮321的轴线水平,第一轮轴3211贯穿第一齿轮321且第一轮轴3211的轴线与第一齿轮321的轴线重合;第二齿轮322与第一齿轮321啮合,且第二齿轮322的轴线与第一齿轮321的轴线平行,第二轮轴3221贯穿第二齿轮322且第二轮轴3221的轴线与第二齿轮322的轴线重合;第一齿轮3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齿轮322的横截面面积,连接杆323固定套设于第一轮轴3211的一端,连接杆323呈倾斜设置,且连接杆323的上表面与第一轮轴3211的轴线之间形成锐角;踏板324底面与连接杆323上表面固定,踏板324为倾斜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
传动组件33用于连接缓冲组件31与驱动组件32,缓冲组件31共同安装于底座1和放置架11内,传动组件33包括主传动绳331、第一副传动绳332、第二副传动绳333、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主传动绳331一端与第二轮轴3221固定,主传动绳331为水平设置的钢丝绳;第一副传动绳332和第二副传动绳333一端均与主传动绳331固定,第一副传动绳332和第二副传动绳333均为钢丝绳,第一副传动绳332和第二副传动绳333的横截面积均小于主传动绳331;第一连接绳334一端与第一副传动绳332远离主传动绳331一端固定,第一连接绳334另一端绕过右转轴314顶部并与右转轴314靠近安装孔111一侧固定;第二连接绳335一端与第二副传动绳333远离主传动绳331一端固定,第二连接绳335另一端绕过左转轴313顶部并与左转轴313靠近安装孔111一侧固定。
变向滑轮组34用于架设传动组件33以及改变传动组件33的转动方向,变向滑轮组34包括第一主滑轮341、第二主滑轮342、副滑轮343、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第一主滑轮341一端与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主滑轮341为轴线水平的滑轮,第一主滑轮341侧壁与第一副传动绳332侧壁贴合;第二主滑轮342一端与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主滑轮342的轴线与第一主滑轮341的轴线平行,第二主滑轮342的侧壁与第二副传动绳333侧壁贴合;副滑轮343一端与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副滑轮343的轴线水平且副滑轮343轴线的水平位置高于与第二主滑轮342轴线的水平位置;第一架轮344为轴线水平的滑轮,第一架轮344一端与放置架11内壁转动连接,第一架轮344位于靠近左转轴313的位置上;第二架轮345的轴线与第一架轮344的轴线平行,第二架轮345一端与放置架11内壁转动连接,第二架轮345位于靠近右转轴314的位置上。
第二副传动绳333依次绕过第二主滑轮342下端、第二主滑轮342上端、副滑轮343下端以及副滑轮343靠近第一主滑轮341一端,第一连接绳334绕过第二架轮345顶端,第二连接绳335绕过第一架轮344顶端。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运动人员将杠铃杆向上举起时,杠铃杆将拨动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使得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打开,以此使得运动人员将杠铃杆举起至最高点,此时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在扭簧316的作用下复位,当需要将哑铃下降达到锻炼目的时,运动人员只需踩踏踏板324,使得第一齿轮321驱动第二齿轮32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齿轮322的横截面面积,使得第一齿轮321转动一圈时,第二齿轮322转动若干圈,以此使得主传动绳331多圈缠绕于第二轮轴3221上,使得主传动绳331驱动第一副传动绳332、第二副传动绳333、第一连接绳334、第二连接绳335同时运动,以此使得第一连接绳334与第二连接绳335驱使左转轴313和右转轴314转动,从而使得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转动,扩大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之间的间隙,使得杠铃杆下降达到锻炼的目的。
当杠铃杆处于最高点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状况时,由于托块41的底面长度大于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之间的间距,且托块41的竖直位置与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的竖直位置对应,使得托块41架设与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上,以此降低了杠铃杆直接下降导致运动人员身体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在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的状况下保护运动人员的身体安全。
为了进一步加强缓冲机构3对运动人员身体的保护效果,安装孔111开设有多个,多个安装孔111沿放置架11竖直方向等距分布,缓冲组件31设置有多组,多组缓冲组件31分别安装于多个安装孔111内,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设置有多个,多个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与多组缓冲组件31向匹配,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均设置有多个,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的数量与多组缓冲组件31的数量相等。
通过多组缓冲组件31的设置,当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状况时,多组缓冲组件31以此对杠铃杆进行减速与拦截,使得杠铃杆最终停止下降,以此进一步加强了缓冲机构3对运动人员身体的保护效果。
为了增大左转轴313和右转轴314的受传动组件33影响发生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驱动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打开更大间隙,左转轴313远离第一架轮344一侧的弧形表面和右转轴314远离第二架轮345一侧的弧形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315,第一连接绳334远离第一副传动绳33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块315上表面固定,第二连接绳335远离第二副传动绳333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块315上表面固定。
当运动人员踩踏踏板324使得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运动时,第一连接绳334拉动位于右转轴314转动,第二连接绳335拉动左转轴313转动,以此增大了左转轴313和右转轴314转动的角度,从而便于驱动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打开更大间隙。
为了便于运动人员踩踏踏板324,放置架11上表面开设有操作孔13,连接杆323与踏板324穿过操作孔13,连接杆323上端和踏板324的水平位置高于放置架11上表面位置,放置架11上表面靠近操作孔13的位置上固定有保护壳131,第一齿轮321位于保护壳131内部。由于踏板324高于底座1的上表面,便于运动人员踩踏踏板324,同时,由于保护壳131的设置,降低了运动人员在踩踏踏板324过程中与第一齿轮321发生接触的概率,降低了驱动组件32受外力影响停止工作的概率。
为了增强运动人员脚部与踏板324之间的抵接稳定性,踏板324上表面固定有橡胶块3241,橡胶块3241为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的矩形块状结构,其表面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当运动人员脚部与橡胶块3241表面接触时,增加了运动人员脚部与踏板32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增强了运动人员脚部与踏板324之间的抵接稳定性。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运动人员将杠铃杆向上举起时,杠铃杆将拨动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使得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打开,以此使得运动人员将杠铃杆举起至最高点,此时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在扭簧316的作用下复位,当需要将哑铃下降达到锻炼目的时,运动人员只需踩踏踏板324,使得第一齿轮321驱动第二齿轮322转动,由于第一齿轮321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齿轮322的横截面面积,使得第一齿轮321转动一圈时,第二齿轮322转动若干圈,以此使得主传动绳331多圈缠绕于第二轮轴3221上,使得主传动绳331驱动第一副传动绳332、第二副传动绳333、第一连接绳334、第二连接绳335同时运动,以此使得第一连接绳334与第二连接绳335驱使左转轴313和右转轴314转动,从而使得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转动,扩大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之间的间隙,使得杠铃杆下降达到锻炼的目的。
当杠铃杆处于最高点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状况时,由于托块41的底面长度大于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之间的间距,且托块41的竖直位置与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的竖直位置对应,使得托块41架设与左缓冲板311与右缓冲板312上,以此降低了杠铃杆直接下降导致运动人员身体受损的概率,有利于在运动人员手臂无力或突发意外的状况下保护运动人员的身体安全。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与底座(1)上表面一体成型的放置架(11)、固定于底座(1)上表面的床架(2)以及安装于床架(2)上表面的卧推床(21);
其中,所述放置架(11)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放置架(11)关于底座(1)长度方向的中线对称设置,位于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放置架(11)之间固定有放置板(112),所述放置板(112)上表面放置有杠铃杆(4),位于底座(1)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放置架(11)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孔(111),所述安装孔(111)的水平高度高于放置板(112)的水平高度,所述放置架(11)和底座(1)内部共同安装有用于保护人体的缓冲机构(3),所述缓冲机构(3)包括缓冲组件(31)、用于驱动缓冲组件(31)的驱动组件(32)、用于连接缓冲组件(31)与驱动组件(32)的传动组件(33)以及用于控制传动组件(33)转动方向的变向滑轮组(34),所述缓冲组件(31)包括分别安装于两个安装孔(111)内的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所述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对称设置,所述左缓冲板(311)下端固定有左转轴(313),所述右缓冲板(312)下端固定有右转轴(314),所述左转轴(313)两端和右转轴(314)两端均与放置架(1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左转轴(313)和右转轴(314)一端均固定套设有扭簧(316),所述扭簧(316)一端与放置架(11)内壁固定;
所述驱动组件(32)包括第一齿轮(321)、贯穿第一齿轮(321)并与第一齿轮(321)固定的第一轮轴(3211)、与第一齿轮(321)啮合的第二齿轮(322)、贯穿第二齿轮(322)并与第二齿轮(322)固定的第二轮轴(3221)、与第一轮轴(3211)一端固定的连接杆(323)以及与连接杆(323)一端固定的踏板(324),所述第一轮轴(3211)轴线与第一齿轮(321)轴线重合,所述第二轮轴(3221)轴线与第二齿轮(322)轴线重合,所述第一轮轴(3211)上固定有连接杆(323),所述第二轮轴(3221)与左转轴(313)之间通过传动组件(33)连接,所述第一齿轮(321)横截面的面积大于第二齿轮(322)横截面的面积;
所述传动组件(33)包括一端与第二轮轴(3221)固定的主传动绳(331)、与主传动绳(331)固定的第一副传动绳(332)和第二副传动绳(333)、与第一副传动绳(332)远离主传动绳(331)的一端固定的第一连接绳(334)以及与第二副传动绳(333)远离主传动绳(331)一端固定的第二连接绳(335),所述第一连接绳(334)一端绕过右转轴(314)顶部并与右转轴(314)靠近安装孔(111)一侧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绳(335)一端绕过左转轴(313)顶部并与左转轴(313)靠近安装孔(111)一侧固定;
所述变向滑轮组(34)包括与第一副传动绳(332)贴合的第一主滑轮(341)、与第二副传动绳(333)贴合的第二主滑轮(342)、副滑轮(343)以及与第一连接绳(334)贴合的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所述第二副传动绳(333)依次绕过第二主滑轮(342)下端、第二主滑轮(342)上端、副滑轮(343)下端以及副滑轮(343)靠近第一主滑轮(341)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绳(334)绕过第二架轮(345)顶端,所述第二连接绳(335)绕过第一架轮(344)顶端,所述第一架轮(344)位于靠近左转轴(313)的位置上,所述第二架轮(345)位于靠近右转轴(314)的位置上,所述第一主滑轮(341)、第二主滑轮(342)、副滑轮(343)、一端均与底座(1)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架轮(344)与第二架轮(345)一端均与放置架(11)内壁转动连接;
所述左转轴(313)远离第一架轮(344)一侧的弧形表面和右转轴(314)远离第二架轮(345)一侧的弧形表面均固定有连接块(315),所述第一连接绳(334)远离第一副传动绳(332)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块(315)上表面固定,所述第二连接绳(335)远离第二副传动绳(333)的一端与另一个连接块(315)上表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111)开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111)沿放置架(11)竖直方向等距分布,所述缓冲组件(31)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缓冲组件(31)分别安装于多个安装孔(111)内,所述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架轮(344)和第二架轮(345)与多组缓冲组件(31)相匹配,所述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均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绳(334)和第二连接绳(335)的数量与多组缓冲组件(31)的数量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杠铃杆(4)轴线水平,所述杠铃杆(4)下端固定有托块(41),所述托块(41)的竖直位置与左缓冲板(311)和右缓冲板(312)的竖直位置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1)上表面开设有操作孔(13),所述连接杆(323)与踏板(324)穿过操作孔(13),所述连接杆(323)上端和踏板(324)的水平位置高于放置架(11)上表面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1)上表面靠近操作孔(13)的位置上固定有保护壳(131),所述第一齿轮(321)位于保护壳(131)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体育杠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与放置架(11)位于同一侧的侧壁上共同开设有用于安装内部元件的安装口(12),所述安装口(12)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用于闭合安装口(12)的侧板(121),所述踏板(324)上表面固定有橡胶块(3241)。
CN202111078868.X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体育杠铃架 Active CN1137504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868.XA CN1137504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体育杠铃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8868.XA CN1137504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体育杠铃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0449A CN113750449A (zh) 2021-12-07
CN113750449B true CN113750449B (zh) 2022-05-10

Family

ID=787956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8868.XA Active CN113750449B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体育杠铃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044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918U (zh) * 2009-12-25 2010-12-15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卧推器
CN206315400U (zh) * 2016-12-14 2017-07-1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教学的举重训练设备
CN206350891U (zh) * 2016-08-16 2017-07-25 朱明星 自助式举重床
CN109701245A (zh) * 2019-02-20 2019-05-03 高一博 一种安全防摔杠铃架
CN209714120U (zh) * 2019-03-22 2019-12-03 王馨懿 一种举重训练装置
CN210205730U (zh) * 2019-05-31 2020-03-31 惠安佳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用杠铃举重保护装置
CN210786101U (zh) * 2019-10-09 2020-06-19 何志刚 力量训练助力装置
CN212282671U (zh) * 2020-04-17 2021-01-05 西安医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US10926125B1 (en) * 2019-01-07 2021-02-23 Kevin M. Candler Self-spotting bench pres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8918U (zh) * 2009-12-25 2010-12-15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一种具有保护装置的卧推器
CN206350891U (zh) * 2016-08-16 2017-07-25 朱明星 自助式举重床
CN206315400U (zh) * 2016-12-14 2017-07-11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种用于教学的举重训练设备
US10926125B1 (en) * 2019-01-07 2021-02-23 Kevin M. Candler Self-spotting bench press
CN109701245A (zh) * 2019-02-20 2019-05-03 高一博 一种安全防摔杠铃架
CN209714120U (zh) * 2019-03-22 2019-12-03 王馨懿 一种举重训练装置
CN210205730U (zh) * 2019-05-31 2020-03-31 惠安佳瑞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健身用杠铃举重保护装置
CN210786101U (zh) * 2019-10-09 2020-06-19 何志刚 力量训练助力装置
CN212282671U (zh) * 2020-04-17 2021-01-05 西安医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体能训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0449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13083U (zh) 磁控式跑步机
CN107961485B (zh) 一种适应性较好的双杠臂力健身装置
CN212067613U (zh) 老年下肢康复训练装置
CN113750449B (zh) 一种体育杠铃架
CN108905079B (zh) 基于恒转矩控制的电机配重式上肢健身器械
CN212789635U (zh) 一种腿部锻炼用体育器械
CN206642290U (zh) 一种肱二头肌训练器
CN112627559A (zh) 一种用于中高层建筑建设时的防坠网架设装置
CN111111099A (zh) 一种武术训练用的长距离平衡训练装置
CN214935558U (zh) 杠杆联动式防坠爬梯
CN211273374U (zh) 一种体育锻炼综合装置
CN213159155U (zh) 一种肺部训练与复健的压力安全保护卧推装置
CN213760354U (zh) 一种以电机扭矩为负载的智能健身器材
CN108434662B (zh) 女子排球力量训练装置
CN109481925B (zh) 一种重竞技搏击力量、速度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760396U (zh) 一种多功能户外体育健身器材
CN2636901Y (zh) 中老年人用电动跑步机
CN217988266U (zh) 一种杠铃保护装置
CN214512542U (zh) 一种老年人行走锻炼辅助装置
CN214550871U (zh) 一种单人联动式静音综合训练器
CN216456669U (zh) 一种具备防护网栏的荷叶蹦床
CN2774589Y (zh) 卧推训练装置
CN219963864U (zh) 一种后置扬升装置的动感单车训练器
CN113476789B (zh) 一种用于户外广场锻炼的跑步机
CN211513271U (zh) 一种杠铃安装固定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