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6592A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6592A
CN113746592A CN202010463451.4A CN202010463451A CN113746592A CN 113746592 A CN113746592 A CN 113746592A CN 202010463451 A CN202010463451 A CN 202010463451A CN 113746592 A CN113746592 A CN 1137465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network coding
data
terminal device
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634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曲芳
刘菁
杨伟强
马景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634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659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3728 priority patent/WO20212386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65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65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其中,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根据上述网络编码参数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传输数据。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传输时延不断降低,传输容量越来越大。一些实时性强、数据容量要求大的应用也逐渐渗入到移动通信网络中,例如大型实景游戏、远程手术等。该些场景的共同特点是:强交互性、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例如,在远程手术场景中,医生通过头盔等设备远程观察手术现场的情况,并通过手套等设备发出相应的指令,该指令传输到手术现场后,可以通过现场的机械操作手执行该指令。其中,操作手执行的现场情况的视频信息再经由摄像头和其它医用专业设备转换为信号,传到医生的头盔中,医生根据现场情况的视频信息,确定进一步的执行指令。在该远程手术场景中,医生要依赖看到的视频信息,确定相应的手术动作,所以要求通信系统传输视频信息的时延尽可能地短,实时性要求高,而目前的通信系统无法满足实时性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可以支持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使用网络编码传输数据,从而降低传输时延,提高传输效率,满足通信系统的实时性需求。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设备可以是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和/或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确定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可选的,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可以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的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io bearer,DRB)配置的。示例性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是DRB配置信息,该DRB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配置的DRB参数。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该配置信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网络编码参数,使用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传输数据。
通过实施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相应的网络编码方式来传输数据,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所需的内存大小,在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中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比特数总和,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数量,网络解码的反馈参数,网络编码的冗余率或者冗余率范围,缓存状态上报(buffer status report,BSR)的计算方式,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流程LCP参数等等。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给终端设备配置各种网络编码参数,便于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或者,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并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获得网络编码前的数据。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的方法可以是,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并根据该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为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减轻网络设备的负载。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还可以获取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并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确定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从而使得配置的网络编码参数与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匹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上报请求,以获取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也可以不向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上报请求,而终端设备主动上报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相应的,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网络设备接收该能力信息,并向核心网设备发送该能力信息。核心网设备存储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以便于接入网需要获取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时,从该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通过实施该方法,将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通过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携带,便于网络设备后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网络编码参数。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可以是给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终端设备传输该无线承载的数据。
通过实施该方法,以无线承载为粒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从而与现有的通过无线承载传输数据兼容。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果同一会话的数据通过多个无线承载传输,网络设备可以为多个无线承载配置相同的网络编码方式,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为不同无线承载配置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也可以确定某一个无线承载或多个无线承载不使用网络编码方式,例如,同一会话的数据通过三个无线承载传输,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三个无线承载中的两个无线承载不使用网络编码方式,而其中一个无线承载使用网络编码方式。网络设备也可以确定一个无线承载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为无线承载配置网络编码方式,从而满足无线承载的网络编码方式配置需求。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所述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速率之和;在同时使用两个MA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一个MAC实体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最大能同时支持的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所述终端设备能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内存大小;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最大内存大小。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通过网络编码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网络编码参数,从而使得所配置的网络编码参数与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匹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前,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可选的,网络设备从终端设备接收BSR,该BSR包括第一数据量,其中,该第一数据量可以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或者,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第一数据量,为该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其中,若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该实际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若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该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确定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并根据该实际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精准分配上行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第一数据量,确定对上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实际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通过实施该方法,终端设备可以上报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计算得到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从而与现有BSR上报流程兼容。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多个优先级。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两个优先级,该两个优先级可以分别是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
可选的,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可以指示该逻辑信道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最低。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为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配置两个优先级,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比该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的逻辑信道可以分配到上行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多个GBR。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两个GBR,该两个GBR可以分别是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为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配置两个GBR,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比该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的逻辑信道可以分配到上行资源。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后,还可以根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确定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对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的情况。
通过实施该方法,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便于终端设备根据反馈信息优化后续网络编码,提高网络解码的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目标时机包括以下时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接收到数据单元对应的第一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启动计时器,当所述计时器达到目标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大于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达到比例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按照目标周期,周期性发送反馈信息,所述目标周期是预设的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配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提高反馈信息的接收成功率。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是否成功解码;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
用于指示多个数据单元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单元的标识;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和所述数据单元的标识。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精确反馈网络设备对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解码情况,便于终端设备优化后续网络编码,提高网络解码成功率。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中,该方法可以由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该数据传输方法可以包括: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其中,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网络设备传输数据。
通过实施第二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使用相应的网络编码方式来传输数据,从而可以提高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时延。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所需的内存大小,在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中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比特数总和,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数量,网络解码的反馈参数,网络编码的冗余率或者冗余率范围,缓存状态上报BSR的计算方式,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流程LCP参数等等。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并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获得网络编码前的数据。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接收配置信息之前,该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从网络设备接收能力上报请求,并根据能力上报请求,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该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将该能力信息发送至核心网设备进行存储,接入网若需要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以从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
通过实施该方法,将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通过终端设备的能力信息携带,便于网络设备后续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为终端设备配置网络编码参数。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是给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网络设备传输该无线承载的数据。
通过实施该方法,以无线承载为粒度为终端设备配置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从而与现有的通过无线承载传输数据兼容。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在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前,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该BSR包括第一数据量,该第一数据量可以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或者,可以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该BSR后,可以根据第一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其中,若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之前,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确定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
通过实施该方法,便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精准分配上行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上行资源后,终端设备可以将该上行资源分配给逻辑信道。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该逻辑信道与无线承载对应,该逻辑信道可以是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可选的,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可以指示该逻辑信道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最低。
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包括对应无线承载的数据,该无线承载的数据可以是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方式进行网络编码后得到的数据。其中,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对应无线承载的数据,可以理解为,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映射在对应无线承载的数据。
通过实施该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两个优先级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比该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的逻辑信道可以分配到上行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该逻辑信道与无线承载对应,该逻辑信道可以是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
该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包括对应无线承载的数据,该无线承载的数据可以是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方式进行网络编码后得到的数据。
通过实施该方法,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两个GBR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从而可以保证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比该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低的逻辑信道可以分配到上行资源。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后,还可以根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确定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的情况。
通过实施该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便于网络设备根据反馈信息优化后续网络编码,提高网络解码的成功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时机包括以下时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接收到数据单元对应的第一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启动计时器,当所述计时器达到目标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大于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达到比例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按照目标周期,周期性发送反馈信息,所述目标周期是预设的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配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提高反馈信息的接收成功率。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是否成功解码;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
用于指示多个数据单元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单元的标识;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和所述数据单元的标识。
通过实施该方法,可以精确反馈终端设备对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解码情况,便于网络设备优化后续网络编码,提高网络解码成功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的各个模块或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可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包括通信接口,处理器与通信接口耦合。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包括: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用于通过所述输入电路接收信号,并通过所述输出电路发射信号,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上述处理器可以为一个或多个芯片,输入电路可以为输入管脚,输出电路可以为输出管脚,处理电路可以为晶体管、门电路、触发器和各种逻辑电路等。输入电路所接收的输入的信号可以是由例如但不限于接收器接收并输入的,输出电路所输出的信号可以是例如但不限于输出给发射器并由发射器发射的,且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可以是同一电路,该电路在不同的时刻分别用作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本申请实施例对处理器及各种电路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可通过接收器接收信号,通过发射器发射信号,以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为一个或多个,所述存储器为一个或多个。
可选地,所述存储器可以与所述处理器集成在一起,或者所述存储器与处理器分离设置。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存储器可以为非瞬时性(non-transitory)存储器,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其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也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芯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存储器的类型以及存储器与处理器的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应理解,相关的数据交互过程例如发送配置信息可以为从处理器输出配置信息的过程,接收配置信息可以为处理器接收配置信息的过程。具体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可以输出给发射器,处理器接收的输入数据可以来自接收器。其中,发射器和接收器可以统称为收发器。
上述第六方面中的处理装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芯片。该处理装置中的处理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当通过硬件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逻辑电路、集成电路等;当通过软件来实现时,该处理器可以是一个通用处理器,通过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软件代码来实现,该存储器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可以位于该处理器之外,独立存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上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的方法被实现。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前述网络设备和/或终端设备。
可选的,该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也可以称为代码,或指令),以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二方面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CP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反馈信息发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逻辑信道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逻辑信道的资源分配示意图;
图8和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UMTS)、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新无线(new radio,NR)以及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的其他新的系统等。
图1示出了一种可以应用于本申请的5G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系统可以分为接入网和核心网两部分。接入网用于实现无线接入有关的功能,主要包括接入网络(access network,AN)设备102,接入网络设备包括了无线接入网络(radio accessnetwork,RAN)设备以及其它通过空口接入的设备(比如WiFi)。核心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逻辑网元: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103、接入及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mobility management function,AMF)105、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function)106、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107、统一数据管理功能(unified data management)109。该系统100还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101、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4和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108。各网元之间的接口如图1中所示。应理解,网元之间还可以采用服务化接口进行通信。
UE,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经AN设备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corenetwork,CN)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称为接入终端、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无线网络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或物联网、车辆网中的终端设备以及未来网络中的任意形态的终端设备等。
AN设备,是一种将终端设备接入到无线网络的设备,具体可以为基站。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具体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中的接入点(access point,AP),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或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5G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the 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网(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中的基站等。
UDM,具备管理用户的签约数据,生成用户的认证信息等功能。
AMF,主要负责UE的注册管理、UE的连接管理、UE的可达性管理、UE的接入授权和接入鉴权、UE的安全功能,UE的移动性管理,网络切片(network slice)选择,SMF选择等功能。AMF作为N1/N2接口信令连接的锚点并为SMF提供N1/N2接口会话管理(sessionmanagement,SM)消息的路由,维护和管理UE的状态信息。AMF是5G系统中的一种移动管理网元。
SMF,主要负责UE会话管理的所有控制面功能,包括UPF的选择与控制,网络互连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分配及管理,会话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管理,从PCF获取策略与计费控制(policy and charging control,PCC)策略等。SMF还作为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中SM部分的终结点。
PCF,具备向控制面功能实体提供策略规则等功能。
AF,可以是应用服务器,其可以属于运营商,也可以属于第三方。
UPF,主要负责对用户报文进行处理,如转发、计费等,可以作为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连接的锚定点,即PDU会话锚点(PDU sessionanchor,PSA),负责对UE的数据报文过滤、数据传输/转发、速率控制、生成计费信息、用户面QoS处理、上行传输认证、传输等级验证、下行数据包缓存及下行数据通知触发等。UPF还可以作为多宿主(multi-homed)PDU会话的分支点。
DN,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的网络,例如,IP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service,IMS)、互联网等。DN中可以包括应用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AS),AS是一种软件框架,提供一个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用于为应用程序提供安全、数据、事务支持、负载平衡大型分布式系统管理等服务。UE通过与AS通信获取应用报文。需要说明的是,上述AF为AS的控制面。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只应用于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中。例如,可以应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中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网元或设备。图1中的设备或网元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从功能上划分的软件或者以上二者的结合。图1中的设备或网元之间可以通过其他设备或网元通信。
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将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的接入网设备统称为网络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中的AN设备,具体可以为各种形式的基站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遵循一定的协议层结构。例如控制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用户面协议层结构可以包括PDCP层、RLC层、MAC层和物理层等协议层的功能;在一种实现中,PDCP层之上还可以包括业务数据适配(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信道客观上存在波动,如果一个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传输时恰好碰到信道质量低谷,则可能导致传输错误,接收方收到后无法成功解码,对于该种情况,现有的通信系统是通过重传解决,即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否定确认(negative acknowledgment,NACK),发送方重传该TB。重传会引入额外的时延,并且实时多媒体业务的TB通常都很大,而错误的通常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为TB的一小部分传输出错而重新传输整个TB,会浪费无线资源,造成效率降低。
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以将网络编码应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网络编码所使用的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以及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网络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根据该网络编码参数,使用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可选的,发送方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获得该数据单元对应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其中,该发送方可以是网络设备或者终端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单元”也可以称为“数据分组”或者“编码组”或者“编码块”或者“编码分批”或者“编码单元”等等。一个数据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原始数据包,可以对该数据单元包括的至少一个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获得该数据单元对应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发送方可以不用等对该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网络编码完成后才向接收方发送网络编码数据包,而可以在对该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的过程中,一边进行网络编码,一边发送已经得到的该数据单元对应的部分网络编码数据包。接收方接收到网络编码数据包后,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发送方式对该网络编码数据包进行网络解码,从而获得原始数据包。其中,若发送方是网络设备,则接收方可以是终端设备,若发送方是终端设备,则接收方可以是网络设备。
进一步地,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用于指示该数据单元中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进一步可选的,该反馈信息还可以包括该数据单元的标识。其中,一个数据单元可以用该数据单元的标识唯一标识。可选的,若该数据单元被替换为数据分组,则可以用组标识(group ID)唯一标识该数据分组;或者,若数据单元被替换为编码分批,则可以用批标识(batch ID)唯一标识该编码分批;或者,若数据单元被替换为编码块,则可以用块标识唯一标识该编码块。
发送方在对该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该反馈信息,对网络编码进行优化,例如,发送方可以对该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中除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外的其他的原始数据包添加更多的冗余信息进行网络编码,以提高该其他的原始数据包的解码成功率。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接收方不需要重传TB,而可以通过优化网络编码达到提高原始数据包的网络解码成功率,从而减小传输时延,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满足通信系统的实时性需求。
首先,在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之前,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名称或术语进行介绍。
1、网络编码
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编码可以使用的网络编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传统代数编码、狭义的无速率网络编码以及网络编码。其中,传统代数编码可以包括分布式代数编码,例如,汉明(Hamming)码、RS码为代表的极大距离可分(maximum distance separablecode,MDS)码,Local Repairable codes等等;狭义的无速率编码,可以包括卢比变换码(Luby Transform Code,LT)、Raptor、RaptorQ等等。网络编码可以包括随机线性网络编码(Random Linear Network Coding,RLNC),和结合多元LT码的分批稀疏(batch sparsecode,BATS)码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网络编码可以是指上层所进行的网络编码,而不同于物理层的信道编码。该上层可以是具有网络编码功能的协议层,该协议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或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PDCP)层、或回传适配(backhaul adaptation protocol,BAP)层、或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发送方(也可以被称为编码方)将多个原始数据包分成多个数据单元,一个数据单元包含至少一个原始数据包,发送方对数据单元中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从而获得该数据单元对应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通常所得到的数据单元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个数大于该数据单元所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
根据发送方与接收方(也可以被称为解码方)之间的传输资源情况,发送方可以将获得的数据单元对应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分批传输给接收方。
本申请实施例的原始数据包可以替换为原始数据分段或者原始数据块等等,网络编码数据包可以替换为网络编码数据分段、网络编码包、编码数据包、网络编码数据块或者网络编码数据单元等等中的一个。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编码的数据可以包括业务数据和/或接入层生成的控制信元,接入层生成的控制信元可以包括但不限于SDAP控制PDU,PDCP控制PDU,RLC控制PDU,MAC控制PDU等等。
2、缓存状态上报(buffer status report,BSR)
终端设备在发送数据之前,可以通过BSR向网络设备上报待发送的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上报的数据量,为该终端设备分配上行资源用于传输上行数据。
3、逻辑信道优先级(logical channel priority,LCP)流程
在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上行资源后,该终端设备会通过LCP流程将该上行资源进一步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logical channel,LCH)。请参照图2所示,在LCP流程中可以分为第一轮LCP资源分配和第二轮LCP资源分配,可以理解的是,若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已经分配完,则可以不进行第二轮LCP资源分配。
可选的,如图2所示,LCH A待发送的数据量为300字节,LCH B待发送的数据量为700字节,LCH C待发送的数据量为200字节。
网络设备配置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为,LCH A的优先级高于LCH C,LCH C的优先级高于LCH B。网络设备配置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LCH A的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为100,LCH C的GBR为150,LCH B的GBR为50。其中,GBR是指系统保证承载的最小比特速率,即使在传输资源紧张的情况下,相应的比特速率也能够保持。
第一轮LCP资源分配时,终端设备按照各个LCH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各个LCH的GBR为各个LCH分配上行资源。如图2所示,根据优先级最高的LCH A的GBR,为LCH A分配用于传输100字节的上行资源,根据优先级次高的LCH C的GBR,为LCH C分配用于传输150字节的上行资源,根据优先级最低的LCH B的GBR,为LCH B分配用于传输50字节的上行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过程中,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资源已经分配完,则不会为优先级更低的LCH分配上行资源。例如,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用于传输250字节的上行资源,则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过程中,LCH B则无法获得上行资源,又或者,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用于传输300字节的上行资源,则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结束后不再进行第二轮LCP资源分配。
若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结束后,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上行资源仍然存在剩余,则进行第二轮LCP资源分配。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时,各个LCH按优先级顺序分配上行资源,即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总是先满足高优先级的LCH的传输需求。
如图所示,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为优先级最高的LCH A分配用于传输200字节的上行资源(由于LCH A总共待发送的数据量为300字节,而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已经分配用于传输100字节的上行资源,因此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分配用于传输300-100=20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优先级次高的LCH C分配用于传输50字节的上行资源(由于LCH C总共待发送的数据量为200字节,而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已经分配用于传输150字节的上行资源,因此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需分配用于传输200-150=5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优先级最低的LCH B分配用于传输650字节的上行资源(由于LCH B总共待发送的数据量为700字节,而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已经分配用于传输50字节的上行资源,因此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需分配用于传输700-50=650字节的上行资源)。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100、S101、S102以及S103,其中,S100、S101、S102以及S103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100,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为终端设备配置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网络编码参数可以包括以下参数A至J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A、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其中,并行网络编码的进程个数可以指示同时对几个数据单元分别包含的原始数据包并行进行网络编码。并行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可以指示同时对几个数据单元分别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并行进行网络解码。例如,编号为1-10的原始数据包属于一个数据单元1,将编号为11-20的原始数据包属于数据单元2。如果同时对数据单元1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和数据单元2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则并行网络编码的进程个数为2。如果同时对数据单元1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进行网络解码和数据单元2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进行网络解码,则并行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为2。
B、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所需的内存大小。
C、在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中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
D、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比特数总和。
E、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数据单元对应的每个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和/或,网络设备可以配置对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得到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中各个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分布,该大小分布也可以称为分布模式。该大小分布可以表示各个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的分布规律,比如,该各个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符合正态分布。
F、对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得到的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的数量。
G、网络解码的反馈参数。
H、网络编码的冗余率或者冗余率范围。
I、缓存状态上报BSR的计算方式。
J、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流程LCP参数。
其中,参数A至J中部分参数的内容解释见后续实施例的描述。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该核心网设备可以是AMF或者SMF。其中,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可以包括步骤一和步骤二,下面对该两个步骤分别阐述:
步骤一、网络设备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包括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
示例性的,可以是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会话请求触发该核心网设备向与该终端设备关联的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终端设备向核心网设备发送的会话请求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推荐的网络编码方式,可以理解的是,该终端设备也可以不推荐网络编码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选的,第一消息可以是业务建立消息或者PDU会话建立(PDU session setup)消息。该第一消息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推荐的网络编码方式列表,其中,该网络编码方式列表中包括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
核心网设备可以根据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确定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会话的(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的业务类型、该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或终端设备推荐的网络编码方式。
其中,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以是核心网设备通过终端设备的能力上报流程获取的。具体可选的,可以是在终端设备向网络注册时,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上报请求,在终端设备接收到能力上报请求后,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或者,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主动向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能力信息中包括用于表示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相应的,网络设备将终端设备上报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存储该能力信息。可以理解的是,该能力信息中包括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示例性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a至g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a、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其中,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包括:传统代数编码类、狭义的无速率网络编码类以及网络编码类。其中,传统代数编码类可以包括分布式代数编码,例如,汉明(Hamming)码、RS码为代表的MDS码,LocalRepairable codes等等;狭义的无速率网络编码类,可以包括LT、Raptor、RaptorQ等等。网络编码类可以包括RLNC,和结合多元LT码的BATS码等等。
b、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
c、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速率之和。
d、在同时使用两个MAC实体的情况下,终端设备针对一个MAC实体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
e、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终端设备最大能同时支持的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
f、终端设备能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内存大小。
g、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终端设备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最大内存大小。
在一些可选的方式中,核心网设备除了推荐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外,还可以指定会话内每个数据流所使用的网络编码方式。
步骤二、网络设备根据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
具体的,如果核心网设备推荐的网络编码方式中只包含一种网络编码方式,则网络设备将该网络编码方式作为第一网络编码方式配置给终端设备。如果核心网设备推荐的网络编码方式中包含多种网络编码方式,则网络设备可以从该多种网络编码方式中选择一种网络编码方式作为第一网络编码方式配置给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也可以与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不同,例如,网络设备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而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不同于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
通过实施步骤一和步骤二,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后,可以进一步根据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为该终端设备配置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其中,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可以是来自于核心网设备,即终端设备可以向核心网设备获取该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本地存储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可选的,若终端设备是向核心网设备获取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当该核心网设备没有保存该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时,该核心网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请求能力信息。例如,核心网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关联的网络设备发送能力指示信息,该网络设备接收到能力指示信息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上报请求,以请求终端设备上报包含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的能力信息,网络设备再将接收的能力信息发送给核心网设备存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可以是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配置的,其中,RB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ataradio bearer,DRB)。
示例性的,如果同一会话的数据在空口通过多个DRB传输,网络设备可以为多个DRB配置相同的网络编码方式,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为不同DRB配置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例如,同一会话的数据在空口通过三个DRB传输,网络设备可以为其中两个或三个DRB配置相同的网络编码方式,或者,网络设备也可以分别为三个DRB中的每个DRB配置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也可以确定某一个DRB或多个DRB不使用网络编码方式,例如,同一会话的数据在空口通过三个DRB传输,网络设备可以确定该三个DRB中的两个DRB不使用网络编码方式,而其中一个DRB使用网络编码方式。网络设备也可以确定一个DRB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
可选的,如果核心网设备对会话内的多个数据流分别指示了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网络设备不会将使用不同网络编码方式的数据流映射到同一个DRB,网络设备也不会将使用了网络编码方式的数据流和不使用网络编码方式的数据流映射到同一个DRB。
网络设备可以对确定网络编码方式的DRB配置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可以理解的是,如果同一个DRB的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分别使用不同的网络编码方式,则可以分别为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配置不同的网络编码参数。
S1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网络编码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是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的DRB配置的,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DRB的标识信息。可选的,该配置信息可以是DRB配置信息,该DRB配置信息中还可以包括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DRB的参数。
S102,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
S103,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传输数据。
具体的,网络设备配置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后,该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传输数据。可选的,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是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的DRB配置的,则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传输该DRB的数据。其中,传输该DRB的数据也可以理解为,传输映射在该DRB的数据。
示例性的,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重新配置网络编码方式和/或网络编码参数。可选的,终端设备在进行小区切换过程中,网络设备也可以重新配置网络编码方式和/或网络编码参数,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作为数据的发送方,对网络设备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或者,终端设备可以作为数据的发送方,对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下面分别对发送方为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进行阐述。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网络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方。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该网络设备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终端设备。其中,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可以理解为,使用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算法对数据进行网络编码。
相应的,终端设备可以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并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数据。其中,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可以理解为,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解码算法对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
可选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的情况。若当前时机满足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则终端设备向该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作为数据的发送方。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需要说明的是,该终端设备在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发送给网络设备之前,可以通过BSR上报,以请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具体可以参照后续图5实施例的描述,暂不赘述。
相应的,网络设备可以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并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使用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获得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
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确定是否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网络设备对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的情况。若网络设备确定向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例如,当前时机满足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则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方对数据进行网络编码时所使用的冗余率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确定:
方式1、若网络设备配置了网络编码的冗余率,例如,通过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H配置网络编码的冗余率,则发送方可以使用配置的网络编码冗余率进行网络编码。相应的,接收方也可以使用配置的网络编码冗余率进行网络解码。
方式2、若网络设备配置了网络编码的冗余率范围,例如,通过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H配置了网络编码的冗余率范围,则发送方可以在该冗余率范围内选择一个冗余率进行网络编码,并在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中指示所使用的冗余率。相应的,接收方可以通过解析包头信息,获得冗余率,并使用该获得的冗余率进行网络解码。
在方式2中,发送方除了可以在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中指示上述冗余率之外,还可以在该数据包所在的MAC业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对应的子头部(subheader)中指示上述冗余率;或者,发送方还可以在该数据包所在的MAC PDU中添加一个MAC CE,在该MAC CE中指示上述冗余率;或者,发送方还可以在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中指示上述冗余率。
方式3、若网络设备未配置网络编码的冗余率和网络编码的冗余率范围,则发送方可以在冗余率的全集(例如1%至100%)中选择一个冗余率进行网络编码,并在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中指示所使用的冗余率。相应的,接收方可以通过解析包头信息,获得冗余率,并使用该获得的冗余率进行网络解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冗余率又可以称为码率。
可选的,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可以预先设置在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或者,也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前述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G(即反馈参数)配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
可选的,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可以包括以下时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接收到数据单元对应的第一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启动计时器,当所述计时器达到目标值时发送反馈信息,其中,该目标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配置的;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大于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其中,该门限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达到比例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其中,该比例门限值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的。可选的,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总数量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通知给终端设备的,或者,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总数量也可以是通过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包头信息传输给接收方;
按照目标周期,周期性发送反馈信息,该目标周期可以是预设的或者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RRC信令配置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送方可以并行对多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分别进行网络编码,即并行网络编码的进程个数为多个。接收方也可以并行对多个数据单元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分别进行网络解码,即并行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为多个,其中,关于并行网络编码以及并行网络解码的描述可以参照前述对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A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是否对多个数据单元并行进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反馈信息的内容可以不同,下面分别阐述,可以理解的是,反馈信息的内容可以通过前述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G(即反馈参数)进行配置。
当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时只对一个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时,接收方可以对该数据单元的解码情况进行整体反馈,具体的,该反馈信息可以包括一个布尔型的信息,用于指示发送方当前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是否解码成功;或者,接收方也可以反馈该数据单元中解码成功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
当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时只对一个数据单元进行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时,在接收方成功解码得到当前数据单元包含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时,发送方可以发送下一个数据单元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可选的,在当前数据单元包含的所有原始数据包未成功解码之前,发送方不会传输下一个数据单元对应的网络编码数据包。
当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时对多个数据单元并行进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时,接收方可以对各个数据单元的解码情况分别进行整体反馈,或者,也可以具体反馈各个数据单元中解码成功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信息。
示例性的,若接收方对各个数据单元的解码情况分别进行整体反馈,接收方可以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单元的标识。
示例性的,若接收方具体反馈各个数据单元中解码成功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信息,接收方可以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该反馈信息指示各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和数据单元的标识。示例性的,该反馈信息可以指示数据单元1中的原始数据包1和原始数据包2成功解码,数据单元2中的原始数据包2和原始数据包3成功解码。
下面结合附图4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反馈信息发送过程进行举例说明,在图4实施例中,以数据单元为数据分组,进行网络编码的协议层为RLC层作为举例说明,可以理解的是,进行网络编码的协议层也可以是其他协议层。编号为1-10的数据包属于同一个数据分组,例如数据分组A。其中,发送方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如果发送方是终端设备,则对应的接收方是网络设备;如果发送方是网络设备,则对应的接收方是终端设备。
发送方的RLC层接收上层PDCP层的PDCP PDU。RLC层进一步根据PDCP PDU生成对应的RLC PDU。RLC层可以将编号为1-10的数据包所对应的10个RLC PDU作为一个数据分组,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网络编码参数以及网络编码方式,对数据分组中的10个RLC PDU进行网络编码,获得多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发送方将网络编码数据包发送给接收方进行网络解码。可选的,发送方可以根据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空口资源情况,分批发送网络编码数据包。
相应的,接收方也可以根据网络设备配置的网络编码参数以及网络编码方式,对网络编码数据包进行网络解码,获得发送方发送的数据包。例如,接收方对接收的网络编码数据包进行网络解码,获得数据包1和数据包2,则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可以指示数据分组A的数据包1和数据包2已经收到,即数据分组A的数据包1和数据包2解码成功。发送方可以根据接收方发送的反馈信息,在网络编码过程中,对编号为3-10的数据包添加更多的冗余信息,便于接收方解码成功得到数据包3-10。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涉及的是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传输上行数据的具体过程。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S500、S501、S502、S503、S504以及S505,其中,S500、S501、S502、S503、S504以及S505的执行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500,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S501,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网络编码参数。
S502,终端设备接收配置信息。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步骤S500-步骤S502请参照图3实施例的步骤S100-步骤S102,在此不再赘述。
S503,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BSR,所述BSR包括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或者,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可以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该实际数据量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获得的。
下面以网络编码参数为网络编码冗余率或者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信道状况信息为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对计算实际数据量进行举例说明,当然,也可以根据其他参数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冗余率,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某个DRB的网络编码冗余率是50%,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为100字节,则可以计算得到网络编码后在空口传输的实际数据量为150字节。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某个DRB的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是30%-80%,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为100字节。在距离当前时刻最近一次传输的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所使用的网络编码冗余率是60%。如果该最近的一次传输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小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可以根据冗余率是60%,计算得到网络编码后在空口传输的实际数据量为160字节。如果该最近的一次传输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则可以根据当前的信道状况信息,重新确定冗余率,可以理解的是重新根据信道状况信息确定的冗余率属于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例如,可以预先定义各个SINR所对应的冗余率,在最近一次传输的时刻与当前时刻之间的时间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时间阈值时,可以根据当前信道的SINR,查询获得当前信道的SINR对应的冗余率,并根据该冗余率,计算得到网络编码后在空口传输的实际数据量。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冗余率和信道状况信息,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某个DRB的网络编码冗余率是50%,并且向终端设备指示“50%的网络编码冗余率适用于信道的SINR为15dB,如果信道是其它SINR,则可以根据各个SINR的偏移值和冗余率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得到该其它SINR对应的冗余率”。
其中,各个SINR的偏移值和冗余率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由协议定义,例如,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定义各个SINR的偏移值和冗余率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SINR的偏移值可以是信道的SINR与标准SINR(例如标准SINR为15dB)之间的差值。冗余率修正值可以是SINR的偏移值对应的冗余率的大小。或者冗余率修正值也可以是SINR的偏移值对应的冗余率与标准冗余率(例如标准冗余率为50%)之间的差值。SINR的偏移值和冗余率修正值的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定。
例如,当前信道的SINR为10dB,标准SINR为15dB,则可以计算得到当前信道的SINR的偏移值为5dB。可以根据各个SINR的偏移值和冗余率修正值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冗余率修正为70%,即当前信道的SINR对应的冗余率是70%。如果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为100字节,则可以计算得到网络编码后在空口传输的实际数据量为130字节。
示例性的,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和信道状况信息,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配置某个DRB的网络编码冗余率范围是30%-80%,对应的,SINR范围是-10dB-30dB。可选的,可以是通过表格定义该冗余率范围与该SINR范围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可以通过表格定义该冗余率范围内各个冗余率与该SINR范围内各个SINR之间的对应关系。又例如,可以将SINR范围划分为多个SINR子范围,并通过表格定义各个SINR子范围与冗余率范围内各个冗余率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若是定义冗余率范围内各个冗余率与该SINR范围内各个SINR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根据当前信道的SINR接近的SINR对应的冗余率,确定当前信道的SINR所对应的冗余率,并根据该冗余率,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若是定义各个SINR子范围与冗余率范围内各个冗余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则可以确定当前信道的SINR所属SINR子范围,并将该SINR子范围对应的冗余率确定为当前信道的SINR所对应的冗余率,并根据该冗余率,计算得到实际数据量。
可选的,终端设备发送BSR时,可能还没有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则终端设备可以推测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如果终端设备发送BSR时,已经对待发送的数据完成网络编码,则终端设备可以将网络编码后的数据量作为实际数据量;如果终端设备发送BSR时,已经对待发送的数据中的一部分数据完成网络编码,但还有一部分数据尚未进行网络编码,则终端设备可以推测“尚未进行网络编码的这部分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数据量,加上“已经完成网络编码的这部分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数据量,从而将这两部分数据量的总和作为实际数据量。
例如,终端设备待发送的数据在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可以为100字节,终端设备根据信道状况信息和/或网络编码参数,确定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为200字节。终端设备可以发送BSR,该BSR指示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为200字节,即第一数据量为200字节。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可以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数据量是原始数据量,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该原始数据量,计算得到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其中,网络设备计算实际数据量的方法可以参照终端设备计算实际数据量的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在又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还可以是用于计算实际数据量的中间数据量,即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原始数据量,计算中间数据量。网络设备进一步根据该中间数据量,计算实际数据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和原始数据量,计算中间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信道状况信息对该中间数据量进行修正,确定实际数据量。例如,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是100字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冗余率50%确定中间数据量是150字节,并通过BSR上报第一数据量为150字节。网络设备接收到该BSR后,根据信道状况信息等对此中间数据量进行修正,最终确定网络编码后在空口传输的实际数据量是200字节。
可以理解的是,若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是实际数据量,则可以认为是由终端设备确定实际数据量。若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是原始数据量,则可以认为是由网络设备确定实际数据量。若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是中间数据量,则可以认为是由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共同确定实际数据量。本申请实施例中,实际数据量是由终端设备确定,或网络设备确定,或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共同确定,可以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前述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I(即BSR的计算方式)配置实际数据量的确定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网络设备进行网络解码的场景中,实际数据量可以是由终端设备确定,或网络设备确定,或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共同确定。在终端设备进行网络编码,UPF进行网络解码的场景中,实际数据量由终端设备确定。
S504,网络设备根据第一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具体的,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BSR,并根据BSR中包括的第一数据量,确定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网络设备根据该实际数据量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例如,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为200字节,则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200字节的上行资源。
S505,终端设备在上行资源向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并在网络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相应的,网络设备接收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并对该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进一步,网络设备将解码得到的数据发送给核心网设备,例如,网络设备将解码得到的数据发送给UPF。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解码得到的数据量与终端设备待发送的原始数据量可以相同,例如,终端设备待发送的原始数据量是100字节,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为200字节,网络设备解码得到的数据量可以也为100字节。
示例性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可以映射在DRB,映射在DRB的数据可以是通过对应的逻辑信道发送。终端设备在发送逻辑信道的数据之前,可以通过LCP流程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其中,逻辑信道的数据可以包括与该逻辑信道对应的DRB中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提供以下两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以解决优先级顺序低于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LCH无法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分配到上行资源的问题。其中,无速率网络编码是指针对有限的输入数据生成无穷无尽的网络编码数据。
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即该逻辑信道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多个优先级。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两个优先级,该两个优先级可以分别是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前述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J(即LCP参数)配置该第一优先级和第二优先级。
具体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给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时,则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可选的,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可以指示该逻辑信道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最低。
可选的,若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不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一个优先级。
下面结合图6对为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进行举例说明,如图所示,三个逻辑信道分别为LCH A、LCH B和LCH C,其中,LCH C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因此可以为该LCH C配置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即LCH C的第一优先级顺序在LCH A之后,而在LCH B之前)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即LCH C的第二优先级顺序在所有LCH之后)。
该LCH A、LCH C和LCH B中网络编码后的数据量分别为300字节、无穷大、700字节。该三个LCH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LCH A、LCH C和LCH B。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根据该三个LCH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顺序以及各个LCH的GBR,为LCH A分配用于传输10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C分配用于传输15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B分配用于传输50字节的上行资源。该三个LCH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优先级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LCH A、LCH B和LCH C。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根据该三个LCH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优先级顺序,为LCH A分配用于传输20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B分配用于传输65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C分配剩余的所有上行资源。
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即该逻辑信道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多个GBR。示例性的,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两个GBR,该两个GBR可以分别是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前述网络编码参数中的参数J(即LCP参数)配置该第一优保证比特速率GBR和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
具体可选的,终端设备在给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时,则可以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
示例性的,如果有多个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则可以配置各个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按比例为该多个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的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
可选的,若网络设备为逻辑信道对应的无线承载配置的网络编码方式不是无速率网络编码时,该网络设备可以为该逻辑信道配置一个GBR,即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GBR。
下面结合图7对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进行举例说明,如图所示,三个逻辑信道分别为LCH A、LCH B和LCH C,其中,LCH C执行无速率网络编码,因此可以为该LCH C配置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如图所示,LCH C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是150)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即LCH C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是200)。
该LCH A、LCH C和LCH B网络编码后的数据量分别为300字节、无穷大、700字节。该三个LCH的优先级顺序从高到低分别为LCH A、LCH C和LCH B。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根据该三个LCH的优先级顺序以及各个LCH的GBR,为LCH A分配用于传输10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C分配用于传输15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B分配用于传输50字节的上行资源。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根据该三个LCH的优先级顺序以及LCH C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为LCH A分配用于传输20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 B分配用于传输650字节的上行资源,为LCHC分配用于传输200字节的上行资源。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结束后,若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上行资源仍然有剩余,则在第三轮LCP资源分配中,为LCH C分配所有剩余资源。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软件、或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8和图9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应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8所示,通信装置800包括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上述图3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810用于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收发单元82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上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网络编码参数;收发单元820还用于根据上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上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当通信装置8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单元820用于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该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收发单元820还用于根据上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上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数据。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810和收发单元8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3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9所示,通信装置900包括处理器910和接口电路920。处理器910和接口电路9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9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9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930,用于存储处理器9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9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9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900用于实现图3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9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810的功能,接口电路9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8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网络编码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所需的内存大小,在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中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比特数总和,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数量,网络解码的反馈参数,网络编码的冗余率或者冗余率范围,缓存状态上报BSR的计算方式,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流程LCP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具体包括:
从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核心网设备推荐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
根据所述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确定第一网络编码方式。
5.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具体包括:
获取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上报请求;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所述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向核心网设备发送所述能力信息。
7.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网络编码参数是给所述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的;
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终端设备传输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属于同一个会话的多个无线承载中不同无线承载的网络编码方式不同;或者,属于同一个会话的多个无线承载的网络编码方式相同。
9.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编码能力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所述终端设备支持的至少一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所述终端设备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据速率之和;在同时使用两个MAC实体的情况下,所述终端设备针对一个MAC实体同时进行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数量;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最大能同时支持的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所述终端设备能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内存大小;针对每个无线承载的每种网络编码方式,所述终端设备用于网络编码和网络解码的最大内存大小。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终端设备接收BSR,所述BSR包括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或者,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所述第一数据量,确定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
根据所述实际数据量,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用于传输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的上行资源。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所述逻辑信道与所述无线承载对应。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为所述终端设备的逻辑信道配置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所述逻辑信道与所述无线承载对应。
14.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包括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对应的网络编码参数;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数据。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编码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并行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的进程个数,网络编码或者网络解码所需的内存大小,在上行传输或者下行传输中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个数,一个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的比特数总和,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大小,对原始数据包进行网络编码后的网络编码数据包的数量,网络解码的反馈参数,网络编码的冗余率或者冗余率范围,缓存状态上报BSR的计算方式,使用无速率网络编码的无线承载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流程LCP参数。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或者,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
17.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网络设备接收配置信息之前,还包括:
从所述网络设备接收能力上报请求;
根据所述能力上报请求,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能力信息,所述能力信息包括终端设备的网络编码能力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4-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和所述网络编码参数是给终端设备的无线承载配置的;
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BSR,所述BSR包括第一数据量,所述第一数据量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或者,是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量是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后的实际数据量;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BSR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和/或信道状况信息、对所述待发送的数据进行网络编码前的原始数据量,获得所述第一数据量。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优先级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优先级,为所述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所述逻辑信道与所述无线承载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映射在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在所述上行资源传输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逻辑信道在第一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一保证比特速率GBR和在第二轮LCP资源分配中的第二保证比特速率GBR,为所述逻辑信道分配上行资源,所述逻辑信道与所述无线承载对应;
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与所述网络设备传输映射在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在所述上行资源传输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所述逻辑信道的数据包括所述无线承载的数据。
23.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编码参数,使用所述第一网络编码方式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网络编码后的数据之后,还包括:
根据发送反馈信息的目标时机,确定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对所述网络编码后的数据进行网络解码的情况。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机包括以下时机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接收到数据单元对应的第一个网络编码数据包启动计时器,当所述计时器达到目标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大于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针对数据单元,当解码成功的原始数据包的数量与所述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总数量之间的比值达到比例门限值时,发送反馈信息;
按照目标周期,周期性发送反馈信息,所述目标周期是预设的或者所述网络设备配置的。
25.如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一项或者多项: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原始数据包是否成功解码;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
用于指示多个数据单元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数据单元的标识;
用于指示数据单元包含的多个原始数据包中成功解码和/或未成功解码的原始数据包的标识和所述数据单元的标识。
26.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13或14-25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或单元。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或14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
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代码指令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所述代码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或1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14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463451.4A 2020-05-27 2020-05-27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37465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3451.4A CN113746592A (zh) 2020-05-27 2020-05-27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093728 WO2021238676A1 (zh) 2020-05-27 2021-05-14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63451.4A CN113746592A (zh) 2020-05-27 2020-05-27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6592A true CN113746592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63451.4A Pending CN113746592A (zh) 2020-05-27 2020-05-27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6592A (zh)
WO (1) WO2021238676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66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编码功能的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CN115766613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2312534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21725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45751B (zh) * 2022-04-15 2023-11-21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44146A1 (en) * 2022-06-16 2023-12-2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using configured network cod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01986A1 (en) * 2016-09-30 2018-04-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uplink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CN109217990B (zh) * 2017-06-30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032734A1 (en) * 2017-08-10 2019-02-14 Sharp Laboratories Of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DICATING A LOGIC CHANNEL GROUP (LCG) PRIORITY IN A 5G NR BUFFER STATUS REPORT (BSR)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84666A1 (zh) * 2021-07-15 2023-01-1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编码功能的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WO2023125341A1 (zh) * 2021-12-30 2023-07-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3221725A1 (zh) * 2022-05-20 2023-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66613A (zh) * 2022-10-28 2023-03-07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766613B (zh) * 2022-10-28 2023-05-23 华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38676A1 (zh) 2021-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6592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11134538B2 (en) Apparatuses for end-to-end coordination of voice over cellular dat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EP381745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gbr qos stream in session
CN110972197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RU2652418C1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совместной передачи в лицензируемых и нелицензируемых диапазона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фонтанных кодов
CN110351020B (zh)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KR101693282B1 (ko) 협력 통신 방법, 클라우드 서버, 및 코어 네트워크 서버
US11096194B2 (en) Method of allocating resource to logical channel, terminal apparatus, and network apparatus
US20210399846A1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packet duplication
US11800543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in V2X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WO2020114237A1 (zh) 数据传输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5836564A (zh) 具有中继功能的无线网络中的增强调度
WO2020057637A1 (zh) 无线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CN114390619B (zh) 传输方法及设备
KR20190085454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31918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165447A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s over data radio bearer
CN116134878A (zh) 通信方法和装置
WO2021012285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16029486A1 (zh) 一种天线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设备
CN107431940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上行链路的覆盖的方法和装置
TWI791393B (zh) 資訊傳輸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CN114205059B (zh)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4065139A1 (zh) 辅助运营方法和装置
WO2024067374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