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6467A -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6467A
CN113746467A CN202111016880.8A CN202111016880A CN113746467A CN 113746467 A CN113746467 A CN 113746467A CN 202111016880 A CN202111016880 A CN 202111016880A CN 113746467 A CN113746467 A CN 113746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ouch
light
emitting device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6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良家
汪华鑫
赵鸿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68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6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6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6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方法应用于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投屏器还包括触控屏以及触控电路板,处理芯片与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方法包括:获取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第一触控信号为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触控电路板产生的;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来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投屏器可以显示第一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背景技术
利用投屏器可以将一个设备中的内容投屏至另一个设备进行显示,例如,可以将笔记本电脑中的内容投屏至大屏幕的平板电脑中进行显示等。投屏器在两个设备之间起到桥接作用。
目前的投屏器一般是按键式投屏器,用户可以按动机械按键以控制投屏器开启或关闭投屏功能。由于机械按键在按压时容易发生跷跷板现象,所以按键容易卡死,并且上述投屏器在使用时人机交互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以解决目前投屏器按键容易卡死以及人机交互差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所述投屏器还包括触控屏以及触控电路板,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灯珠,所述触控电路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或,
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的步骤,包括:
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或,
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且所述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满足预设顺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所述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在所述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其中,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和/或,
在所述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器,所述投屏器包括触控屏、处理芯片、发光器件以及触控电路板,其中:
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以及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电路板,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灯珠,所述触控电路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
所述处理芯片,具体用于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或,
所述处理芯片,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处理芯片,具体用于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或,具体用于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且所述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满足预设顺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
可选的,所述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之前,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以下至少一种灯效: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其中,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和/或,
用于在开启投屏功能之后,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可选的,所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可选的,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其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进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可选的,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可选的,所述投屏器还包括导光组件以及上盖,所述导光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之间;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扩散膜、导光板以及反射片,所述扩散膜、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反射片依次粘贴于所述上盖。
可选的,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电路板的一侧;
所述导光板设置有油墨网点,所述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和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成反相关关系。
可选的,所述触控屏为镀膜钢化玻璃,所述投屏器还包括主板,所述处理芯片设置于所述主板,所述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投屏器的上盖,所述触控电路板以及所述主板依次固定于所述上盖。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投屏器可以包括处理芯片、触控屏以及触控电路板,处理芯片与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可以获取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其中,第一触控信号为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触控电路板产生的,进而处理芯片可以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来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屏器在获取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可以显示第一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用户体验更好。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实施例。
图1(a)为目前投屏器的一种结构爆炸图;
图1(b)为图1(a)所示的投屏器外观的一种示意图;
图2(a)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投屏器外观的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一种投屏场景的示意图;
图5为图2(a)所示的投屏器中触控电路板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实施例中步骤S302的一种具体流程图;
图7为基于图3所示实施例的投屏功能关闭方式的一种流程图;
图8为图2(a)所示的投屏器中导光组件的一种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实施例中导光板上的油墨网点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基于本申请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a)所示,目前的按键式投屏器包括上盖101、机械按键102、按键主板103、下盖104以及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接口105。其中,机械按键102以及USB接口105与按键主板103电连接,上盖101与下盖104卡接,按键式投屏器的外观如图1(b)所示。其中,USB接口105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进行数据传输。用户可以按动机械按键以控制投屏器开启或关闭投屏功能。由于机械按键在按压时容易发生跷跷板现象,所以按键容易卡死,并且上述投屏器在使用时人机交互差。
为了解决目前投屏器按键容易卡死以及人机交互差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处理芯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如图2(a)所示的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器的一种可采用结构的结构爆炸图,该投屏器可以包括上盖210、下盖220、主板230、触控屏240以及触控电路板250,触控电路板250上可以设置有发光器件251。处理芯片(图2(a)中未示出)可以设置于主板230,触控屏240可以设置于上盖210,触控电路板250以及主板230依次固定于上盖210,下盖220与上盖210可以卡接、粘接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连接。处理芯片与触控电路板250以及发光器件251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器的一种外观示意图可以如图2(b)所示,投屏器具有触控屏而不具有机械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发光器件可以显示灯效,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屏观看到灯效,以与用户进行交互,对用户进行投屏器状态的提示。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应用于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所述方法包括:
S301,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S302,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投屏器可以包括处理芯片、触控屏以及触控电路板,处理芯片与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可以获取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其中,第一触控信号为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触控电路板产生的,进而处理芯片可以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来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屏器在获取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可以显示第一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用户体验更好。
投屏器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需要分别与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用户可以开启投屏功能,此时投屏器便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起到桥接作用,可以将将第一设备中的内容投屏至第二设备中进行显示。
例如,如图4所示,第一设备为笔记本电脑410,第二设备为大屏幕的会议平板420,那么投屏器430可以分别与笔记本电脑410和会议平板420进行配对,配对成功后用户可以开启投屏功能,笔记本电脑410的画面内容便可以由投屏器430中的处理芯片进行编解码后,通过投屏器430的无线网卡等传输至会议平板420,进而,会议平板420则可以显示笔记本电脑410的画面内容。
投屏器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配对成功后,用户可以在投屏器的触控屏上进行触控操作,在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等可对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的触控发出方在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时,触控发出方和触控电路板相当于以触摸屏为介质的平行电容的正负极,当触控发出方靠近触控电路板时相当于电容正负极间的距离产生变化,这就会导致以触摸屏为介质的电容的电容值发生变化,会在触控电路板上产生电流,从而被处理芯片检测到,该电流信号即为第一触控信号。也就是说,第一触控信号为投屏器中的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基于触控发出方(用户的手指或触控笔)与触控电路板形成的以触摸屏为介质的电容的电容值变化产生的。其中,第一触控操作可以为滑动、点击、长按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处理芯片获取到该第一触控信号,说明用户在触控屏上进行了触控操作,想要开启投屏功能,所以处理芯片可以开启投屏的投屏功能。同时,为了提示用户,处理芯片还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以告知用户开启了投屏功能。其中,第一投屏灯效可以包括持续发光灯效、跑马灯灯效、呼吸灯效、闪烁灯效等中的任意一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来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屏器在获取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可以显示第一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用户体验更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发光器件251可以包括多个灯珠,触控电路板250可以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其中,灯珠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珠等能够发光的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针对这种情况,如图6所示,上述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可以包括:
S601,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
在触控电路板250中,每个灯珠可以对应一个感应区域。与每个感应区域相对的触控屏位置发生触控操作时,该感应区域与触控发出方之间的电容值发生变化而产生电流,从而被处理芯片检测到,此时该感应区域即被感应,该电流信号即为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处理芯片检测到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第一触控信号时,便可以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即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芯片可以记录灯珠与感应区域之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准确确定哪个灯珠需要亮起。其中,灯珠的数量可以根据灯珠的大小、触控电路板的大小等因素确定,例如,可以为3、7、10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用户在触控屏上进行滑动操作,依次划过各个感应区域相对的触控屏位置,处理芯片则会控制各个灯珠依次亮起,呈现跟随用户的滑动操作逐步亮起的第一投屏灯效,用户感受更佳。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各个灯珠在亮起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熄灭。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各个灯珠在最后一个灯珠的亮起时长达到预设时长后一起熄灭。其中,预设时长可以为3秒、5秒、10秒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各个灯珠在亮起之后可以保持亮起状态直到用户进行其他操作,例如,关闭投屏功能,这都是合理的。
S602,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
处理芯片在控制灯珠的同时,还可以记录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进而,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可以预先设置多种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与开启投屏功能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上述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或,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且所述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满足预设顺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处理芯片便可以开启投屏功能。其中,第一目标数量可以等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也可以小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这都是合理的。
也就是说,处理芯片可以在全部感应区域均被感应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也可以在一部分感应区域被感应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例如,感应区域的总数量为8,第一目标数量为5,那么在5个感应区域被感应的情况下,处理芯片便可以开启投屏功能。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且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满足预设顺序的情况下,处理芯片可以开启投屏功能。其中,第二目标数量可以等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也可以小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可以与上述第一目标数量相等,也可以不相等,这都是合理的。
第二目标数量可以等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那么处理芯片可以在全部感应区域按照预设顺序被感应后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例如,感应区域可以为一行或一列排列,预设顺序可以为按照排列顺序从第一个至最后一个感应区域依次被感应,那么,此时如果用户的手指按照排列顺序从第一个至最后一个感应区域依次划过全部感应区域,处理芯片则可以控制投屏功能开启。
当然预设顺序还可以为其他顺序,例如,感应区域的数量为三个,呈三角形排列,那么预设顺序可以为第一个感应区域-第二个感应区域-第三个感应区域-第一个感应区域,即用户发出的第一触控操作为在触控屏上画出一个三角形。
第二目标数量小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那么处理芯片可以在部分感应区域按照预设顺序被感应后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具体方式与上述第二目标数量等于感应区域的总数量的情况下类似,只是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不是全部感应区域,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可以包括多个灯珠,触控电路板可以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针对这种情况,处理芯片可以在获取到针对感应区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并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这样,用户可以看到基于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产生的第一投屏灯效,例如,灯珠逐渐亮起的灯效,人机交互效果更好,同时,可以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保证人机交互效果的同时可以控制投屏功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可以包括:
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第一触控信号可以为用户进行长按触控操作所产生的触控信号,也可以为用户进行其他触控操作所产生的触控信号,例如,按照一定方向滑动、在触控屏上画出某个图案或随意滑动等,只要在触控屏上存在某种第一触控操作,以能够产生第一触控信号即可。
具体来说,处理芯片检测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可以记录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进而在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当第一触控信号为用户进行长按触控操作所产生的触控信号时,投屏器的投屏功能即可以在用户进行长按触控操作的情况下开启。
其中,目标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例如,可以为2秒、3秒、5秒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则说明此时用户发出了长按或其他触控操作的时长达到目标时长,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同时开启投屏功能。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在上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这样,可以实现在用户发出长按或其他触控操作达到目标时长时开启投屏功能,并通过第一投屏灯效提示用户,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
如图2(a)所示,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260,该数据接口260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投屏器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数据接口260具体可以为Type-C型硅胶线插头等,只要可以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任意一个,也就是参与投屏的两个设备中任意一个。
为了在投屏器使用的各个阶段能够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上述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步骤之前,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A-步骤C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步骤A:在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
处理芯片在检测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时,说明此时投屏器被连接在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上,为了提示用户当前投屏器已连接于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
例如,在将笔记本电脑中的内容投屏至会议平板的场景中,投屏器使用时,首先可以将投屏器的数据接口与会议平板连接,例如,可以将投屏器的Type-C型硅胶线插头插在会议平板的Type-C接口中,此时处理芯片检测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则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闪烁灯效,以提示用户投屏器已连接于会议平板。
又例如,投屏器连接于会议平板后,会驱动会议平板相应软件弹出进行配对确认的窗口,配对成功后用户可以拔出投屏器,此时,投屏器已与会议平板建立通信连接。然后用户可以将投屏器的数据接口与笔记本电脑连接,例如,可以将投屏器的Type-C型硅胶线插头插在笔记本电脑的Type-C接口中,此时处理芯片检测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则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闪烁灯效,以提示用户投屏器已连接于笔记本电脑。
当然,处理芯片在检测到数据接口连接有第一设备或者第二设备时,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不同的灯效,这也是合理的。
步骤B: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投屏器连接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后,需要进行配对已建立二者之间的通信连接,为了提示用户投屏器成功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处理芯片在检测到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例如,投屏器连接于会议平板后,会驱动会议平板相应软件弹出进行配对确认的窗口,用户可以基于该窗口进行配对确认,此时投屏器与会议平板配对成功。处理芯片便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呼吸灯效,以提示用户投屏器已与会议平板配对成功。
同样的,投屏器连接于笔记本电脑后,会驱动笔记本电脑相应软件弹出进行配对确认的窗口,用户可以基于该窗口进行配对确认,此时投屏器与笔记本电脑配对成功。处理芯片便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呼吸灯效,以提示用户投屏器已与笔记本电脑配对成功。
当然,处理芯片在检测到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配对成功时,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不同的灯效,这也是合理的。
步骤C: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
投屏器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后,投屏器便可以在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祈祷桥接作用,可以开始进行投屏。为了提示用户投屏器可以开始进行投屏了,处理芯片在检测到投屏器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配对成功时,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
例如,投屏器与笔记本电脑和会议平板均配对成功后,处理芯片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跑马灯灯效。以提示用户投屏器与笔记本电脑和会议平板均已配对成功,可以开启投屏功能进行投屏了。进而,用户可以针对触控屏进行触控操作以使触控电路板产生上述第一触控信号,处理芯片便可以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在上述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之后,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为了提示用户已经开启投屏功能,在开启投屏功能之后,处理芯片还可以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例如,可以为常亮灯效。以使用户看到该第四目标灯效后可以知晓投屏器的投屏功能已经开启。
上述第一目标灯效、第二目标灯效、第三目标灯效以及第四目标灯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互不相同;还可以有两个目标灯效相同,与另两个目标灯效不同,其中,该另两个目标灯效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还可以有三个目标灯效相同,与另一个目标灯效不同,这都是合理的。第一目标灯效、第二目标灯效、第三目标灯效以及第四目标灯效具体可以为持续发光灯效、跑马灯灯效、呼吸灯效、闪烁灯效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在检测到投屏器的数据接口连接有与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的情况下,此时投屏器需要与该外部设备进行配对,而由于闪烁灯效是快速切换亮灭的显示模式,会给人一种催促进行某个动作的感觉,因此,上述第一目标灯效可以为闪烁灯效,以给用户一种投屏器需要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进行配对的催促感,提示用户投屏器需要与该外部设备进行配对。
呼吸灯效是一种慢慢亮起与慢慢熄灭交替的灯效,其给人一种深呼吸的放松感觉,因此,第二目标灯效可以显示呼吸灯效,这样,在检测到与上述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可以给用户一种投屏器已经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放松感觉,提示用户投屏器已经与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配对成功。
投屏器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投屏器便可以开始进行投屏了,而跑马灯灯效是一种灯珠按照一定速度循环亮起的灯效,给人一种滚动奔跑的感觉,也可以给人一种催促进行某个动作的感觉。因此,上述第三目标灯效可以为跑马灯灯效,以给用户一种投屏器已经可以开启投屏功能的催促感,提示用户开启投屏功能。
在开启投屏功能之后,投屏器进入投屏模式,开始投屏工作,为了提示用户投屏器已经进入投屏模式,上述第四目标灯效可以为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以起到指示灯的作用,提示用户投屏器正在进行投屏工作。为了节电,该预设亮度可以为较低的亮度,即投屏器可以低亮度常亮。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目标灯效可以包括闪烁灯效,第二目标灯效可以包括呼吸灯效,第三目标灯效可以包括跑马灯灯效,第四目标灯效可以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这样,可以根据每种目标灯效所对应的投屏器的具体状态设置该目标灯效的具体效果,以采用符合投屏器的具体状态的目标灯效来提示用户,用户体验更佳。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701,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
其中,第二触控信号可以为触控屏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触控电路板产生的。在不需要进行投屏时,用户可以关闭投屏器,此时用户可以在触控屏进行第二触控操作以使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用户发出的第二触控操作可以为滑动操作等,其可以与上述第一触控操作相同,也可以与上述第一触控操作不同。第二触控信号的产生方式与上述第一触控信号的产生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702,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
处理芯片获取到上述第二触控信号后,便可以基于该第二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其中,第二投屏灯效可以与上述第一投屏灯效相同,也可以与上述第一投屏灯效不同,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处理芯片基于第二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的方式与上述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处理芯片还可以获取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进而基于第二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二触控操作来关闭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屏器在获取到第二触控信号后可以显示第二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用户体验更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第一触控操作可以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上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由于开启投屏功能和关闭投屏功能为相反的动作,为了适应该关系,上述第一触控操作可以与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为滑动操作,那么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可以相反,例如,如果第一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为在触控屏上从上向下滑动,那么第二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可以为在触控屏上从下向上滑动;如果第一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为在触控屏上从左向右滑动,那么第二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可以为在触控屏上从右向左滑动。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为画出预设图案操作,那么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可以相反,例如,如果第一触控操作为在触控屏上顺时针画出圆形,那么第二触控操作可以为在触控屏上逆时针画出圆圈。
为了使第一投屏灯效和第二投屏灯效分别与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相适应,以使用户感觉到当前显示的灯效是与自己发出的触控操作相适应的,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可以与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例如,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为滑动操作,第一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为在触控屏上从上向下滑动,那么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为从上向下点亮;第二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为在触控屏上从下向上滑动,那么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为从下向上点亮。
又例如,第一触控操作和第二触控操作为画出预设图案操作,第一触控操作为在触控屏上顺时针画出圆形,那么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可以为顺时针点亮;第二触控操作为在触控屏上逆时针画出圆圈,那么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为逆时针点亮。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触控操作可以与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这样,可以使得当前显示的灯效与用户发出的触控操作相适应,同时,用户发出的不同触控操作的关系与投屏器的功能相适应,可以更好的提示用户投屏器的状态,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相应于上述投屏器的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投屏器。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投屏器进行介绍。
如图2(a)所示,所述投屏器包括触控屏240、处理芯片(图2(a)中未示出)、发光器件251以及触控电路板250,其中:
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触控电路板250以及所述发光器件251电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250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240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250产生的。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投屏器可以包括处理芯片、触控屏以及触控电路板,处理芯片与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可以获取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其中,第一触控信号为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触控电路板产生的,进而处理芯片可以基于第一触控信号控制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这样,用户可以通过对触控屏进行第一触控操作来开启投屏器的投屏功能,不会出现按钮卡死的问题。并且,投屏器在获取到第一触控信号后可以显示第一投屏灯效,来提示用户投屏器当前的状态,人机交互效果好,用户体验更好。
其中,触控电路板板具体可以为触控PCB(Printed Circuit Board,印制电路板)等具有触控功能的电路板。触控屏具体可以为镀膜钢化玻璃,其中,钢化玻璃的镀膜工艺可以为AF(Anti-Fingerprint,抗指纹)镀膜、AR(Anti-Reflection,抗反射增透)镀膜、AG(Anti-Glare,防炫光)镀膜等,再次不做具体限定。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镀膜钢化玻璃具体可以为半透镀膜钢化玻璃,其透明度可以发光器件的发光亮度等因素确定,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发光器件可以设置于触控电路板250,发光器件251可以包括多个灯珠,触控电路板250可以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其中,灯珠可以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珠等能够发光的器件,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上述处理芯片,具体可以用于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处理芯片,具体可以用于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一目标数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或,具体用于在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达到第二目标数量,且所述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满足预设顺序的情况下,开启投屏功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处理芯片,具体可以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a)所示,上述投屏器还可以包括数据接口260,该数据接口260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投屏器能够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数据接口260具体可以为Type-C型硅胶线插头等,只要可以与外部设备连接进行数据传输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其中,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也就是参与投屏的两个设备中的一个。
针对数据接口260具体为硅胶线插头的情况而言,如图2(a)和2(b)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器中,投屏器还可以包括上盖210和下盖220,下盖220可以通过卡扣固定方式固定在上盖210上,即下盖220与上盖210卡接,下盖220与上盖210也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此不做具体限定。上盖210与下盖220连接后,可以形成卡口,硅胶线插头的一侧可以具有卡接机构,该卡接机构与卡口相适配,这样,上盖210与下盖220连接后,便可以将硅胶线插头固定在卡口中。
数据接口260与处理芯片电连接,以使处理芯片能够检测到数据接口260是否连接有外部设备,并且,可以通过数据接口260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相应的,上述处理芯片还可以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以下至少一种灯效:
第一种:在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之前,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其中,所述外部设备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第二种: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第三种: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和/或,
上述处理芯片,还可以用于在开启投屏功能之后,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处理芯片,还可以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其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a)所示,上述投屏器还可以包括导光组件270,导光组件270设置于上盖210与触控电路板250之间。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光组件270可以贴于触控电路板250上,与触控电路板250一同贴于上盖210和触控屏240上。导光组件270用于使用户看到的发光器件所显示的灯效的效果更加均匀稳定。
如图8所示,导光组件具体可以包括扩散膜271、导光板272以及反射片273,其中,扩散膜271、导光板272以及反射片273可以依次通过背胶274粘贴于投屏器的上盖。反射片273下方的背胶274即可以用于将导光组件贴于触控电路板上,形成稳定的结构。
这样,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便可以经过反射片273的反射作用、导光板272的反射、透过作用以及扩散膜271的扩散作用,通过触控屏射出,使得用户可以看到均匀稳定的灯效效果。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上述发光器件251(图5中以发光器件为LED灯珠为例)可以设置于触控电路板250的一侧。也就是形成侧入式发光的投屏器。
针对这种情况而言,为了使用户看到的灯效在触控屏中是均匀的,上述导光板可以设置有如图9所示的油墨网点,其中,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和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成反相关关系。即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越近,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越稀疏;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越远,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越紧密。但是,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可以并不是和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成严格比例的反相关,此处所说的反相关关系仅仅表示二者之前有相反的趋势,对于具体成何种相反关系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9所示,发光器件设置于图9所示的导光板下侧对应的触控电路上,可以呈一字型排列。这样,位于图9中下侧的油墨网点即为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较近的油墨网点,其上方的油墨网点与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因此,位于图9中下侧的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较稀疏,其上方的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加,位于图9中最上方的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最大。
这样,发光器件亮起后发出的光线进入导光组件中,部分光线通过导光组件中导光板上的油墨网点而破坏光线的全反射,被破坏了全反射的光线便不会原路返回而反射回投屏器内部,而是可以从投屏器正面的触控屏发出,其余没有射入到油墨网点上的光线便会在投屏器内部不停进行全反射,直至最终大部分反射至油墨网点处,通过油墨网点破坏其全反射而从投屏器正面的触控屏发出。
由于靠近发光器件的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稀疏,光线被全反射而不能透过触控屏的较多,而本身靠近发光器件的位置的光线强度较强,这样,可以使光线强度较强的位置最终从投屏器正面的触控屏射出的较少,而光线强度较弱的位置最终从投屏器正面的触控屏射出的较多,因此,可以使得最终通过触控屏的正面观看,显示均匀光效。
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触控屏240可以通过背胶贴于上盖210上,触控电路板250可以通过背胶贴于上盖210与触控屏240上,主板230可以通过螺钉等连接件固定于上盖210上。
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投屏器,其上盖和下盖的形状不做限定,可以为圆形、方形、多边形等。其中处理芯片、触控电路板、数据接口等器件的具体类型也不做限定,只要可以实现相应功能即可。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投屏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投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投屏器中的处理芯片,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投屏器中的触控电路板以及发光器件电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投屏器中的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灯珠,所述触控电路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包括:
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或,
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在所述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其中,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
和/或,
在所述开启投屏功能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其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7.一种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器包括触控屏、处理芯片、发光器件以及触控电路板,其中:
所述处理芯片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以及所述发光器件电连接;
所述处理芯片,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一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其中,所述第一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一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电路板,所述发光器件包括多个灯珠,所述触控电路板包括多个感应区域,每个感应区域对应一个灯珠;
所述处理芯片,具体用于在获取到任一感应区域被感应所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的情况下,控制该感应区域对应的灯珠亮起;根据被感应的感应区域的数量和/或感应区域的被感应顺序,控制投屏功能的开启;或,
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触控信号的持续时长达到目标时长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投屏灯效,并开启投屏功能。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器还包括数据接口;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以下至少一种灯效:
在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一触控信号之前,检测到所述数据接口连接有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一目标灯效,其中,所述外部设备包括需建立投屏连接的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中的任意一个;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或所述第二设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目标灯效;
在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均配对成功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三目标灯效;和/或,
用于在开启投屏功能之后,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四目标灯效;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灯效包括闪烁灯效,所述第二目标灯效包括呼吸灯效,所述第三目标灯效包括跑马灯灯效,所述第四目标灯效包括以预设亮度常亮灯效。
10.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芯片,还用于获取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第二触控信号;基于所述第二触控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器件显示第二投屏灯效,并关闭投屏功能,其中,所述第二触控信号为所述触控屏上存在第二触控操作时,所述触控电路板产生的;
其中,所述第一触控操作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一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所述第二投屏灯效的点亮顺序与所述第二触控操作的操作方向相适应。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屏器还包括导光组件以及上盖,所述导光组件设置于所述上盖与所述触控电路板之间;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扩散膜、导光板以及反射片,所述扩散膜、所述导光板以及所述反射片依次粘贴于所述上盖。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设置于所述触控电路板的一侧;
所述导光板设置有油墨网点,所述油墨网点的分布密度和与所述发光器件之间的距离成反相关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投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屏为镀膜钢化玻璃,所述投屏器还包括主板,所述处理芯片设置于所述主板,所述触控屏设置于所述投屏器的上盖,所述触控电路板以及所述主板依次固定于所述上盖。
14.一种处理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芯片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芯片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5.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1016880.8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Pending CN113746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880.8A CN113746467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6880.8A CN113746467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6467A true CN113746467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44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6880.8A Pending CN113746467A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646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8599A (zh) * 2022-01-30 2022-05-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投屏器
CN114428597A (zh) * 2022-01-30 2022-05-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多路终端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99A (zh) * 2004-09-24 2006-04-1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屏幕的锁定方法
CN101568211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触摸屏控制彩灯发光的方法
CN207150586U (zh) * 2017-09-01 2018-03-27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同屏器和同屏系统
CN107943722A (zh) * 2017-11-16 2018-04-20 杭州楷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设备实现传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09635A (zh) * 2019-04-26 2019-08-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显示桌、投屏显示方法、装置、控制器、设备和介质
CN110418100A (zh) * 2019-08-01 2019-11-05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传送端装置
CN212276395U (zh) * 2020-04-25 2021-01-01 深圳市芳华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摸投屏显示器
CN112312197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无线投屏器以及会议系统
CN11230643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无线投屏器以及会议系统
CN11231217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器、无线投屏方法以及会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8199A (zh) * 2004-09-24 2006-04-12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触摸式屏幕的锁定方法
CN101568211A (zh) * 2008-04-25 2009-10-28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用触摸屏控制彩灯发光的方法
CN207150586U (zh) * 2017-09-01 2018-03-27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同屏器和同屏系统
CN107943722A (zh) * 2017-11-16 2018-04-20 杭州楷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usb设备实现传屏的方法及系统
CN110109635A (zh) * 2019-04-26 2019-08-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显示桌、投屏显示方法、装置、控制器、设备和介质
CN112312197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无线投屏器以及会议系统
CN11230643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投屏方法、无线投屏器以及会议系统
CN112312175A (zh) * 2019-07-26 2021-02-02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器、无线投屏方法以及会议系统
CN110418100A (zh) * 2019-08-01 2019-11-05 明基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视频会议系统及其传送端装置
CN212276395U (zh) * 2020-04-25 2021-01-01 深圳市芳华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触摸投屏显示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天杰: "《安全协议 第2版》",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pages: 72 - 76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8599A (zh) * 2022-01-30 2022-05-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投屏亮度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投屏器
CN114428597A (zh) * 2022-01-30 2022-05-03 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多路终端投屏控制方法、装置、投屏器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288126B1 (en)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13746467A (zh) 一种投屏控制方法、投屏器及处理芯片
US9524047B2 (en) Multi-touch detection system using a touch pane and light receiver
WO2019062471A1 (zh) 显示屏、移动终端和显示方法
WO2019154321A1 (zh) 光敏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00394371C (zh) 坐标输入装置和具有该坐标输入装置的终端装置
CN102597935A (zh) 具有提高的信噪比(snr)的交互输入系统和图像捕获方法
TW201105891A (en) User interface with circular light guided ring with adaptive appearance depending on function
CA2996034A1 (en) Transparent interactive touch system and method
TW201941102A (zh) 具指紋辨識裝置之光學操作模組及其操作方法
TWI511008B (zh) 偵測觸控方法及其光學觸控系統
CN107092352A (zh) 一种基于距离感应的屏幕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4679304A (zh) 一种热水器触摸控制面板以及触摸控制方法
TW200907751A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CN205028278U (zh) 背投式互动显示装置
CN111258659A (zh) 灭屏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US20200293145A1 (en) Touch module
CN201413782Y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具有该按键结构的电子设备
US10795467B2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blackboard system, and user interface setting method
CN101825797A (zh) 光感应触控液晶显示装置
CN111605478B (zh) 氛围灯控制、音频发送方法及装置、氛围灯控制器及车机
US9307060B2 (en) Illuminated integrated speaker port insert and button
US20150261384A1 (en) Touch recognition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201349087A (zh) 觸控式鍵盤及其輸入方式切換方法
CN201237772Y (zh) 一种触摸发光键盘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