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4544B -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4544B
CN113744544B CN202010478501.6A CN202010478501A CN113744544B CN 113744544 B CN113744544 B CN 113744544B CN 202010478501 A CN202010478501 A CN 202010478501A CN 113744544 B CN113744544 B CN 1137445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intersection
lane
target
dimensional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85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4544A (zh
Inventor
陈一珂
吴海飞
张吉凯
肖延毅
叶倪
沈丹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85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45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45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45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45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45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25Traffic data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包括: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对路口真实情况的还原度较高,能够根据路口真实情况进行信号机的配置,信号机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均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交通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信号机(即交通信号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用于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信号机可以由信号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板、控制板、灯组驱动板、开关电源、按钮板、配电板、接线端子排等组成。为了实现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需要对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如配置每个信号灯的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等,从而管理信号灯的状态切换与持续时间。
为了实现信号机的参数配置,通常需要向用户显示渠化图,用户基于渠化图获知路口,路段,车道,停车线,人行横道,道路标志,绿化带,隔离带,车道箭头标志等内容,这样,用户可以根据渠化图为信号机配置相关参数。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渠化图的绘制比较粗糙,对路口真实情况的还原度比较低,使得用户无法根据渠化图获知路口真实情况,即无法根据路口的真实情况进行信号机的配置,导致信号机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配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示例性的,所述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包括: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所述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
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包括多个方向标识;
将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示例性的,所述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包括: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底图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其中,所述多个三维底图包括如下图像的任意组合:T形三维底图,Y形三维底图,四边形三维底图,六边形三维底图,八边形三维底图;
所述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包括: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模型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将选取的三维模型确定为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多个三维模型包括如下模型的任意组合: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
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在所述三维底图的坐标系中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三维模型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三维底图的目标位置处加载所述三维模型,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所述信号机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灯,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包括:获取所述待管理路口的目标车道信息和控制参数;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对所述目标车道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
示例性的,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车道区域信息以及目标车道数量;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区域;
将所述目标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调整为所述目标车道数量。
示例性的,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人行道信息以及人行道启用状态;
若所述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则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并删除所述目标人行道。
示例性的,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目标车道箭头信息以及目标方向;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箭头;
将所述目标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所述目标方向。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配置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参数配置设备,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生成三维目标图像(即三维渠化图),并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从而通过三维场景搭建与用户交互的功能,使得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路口,路段,车道,停车线,人行横道,道路标志,绿化带,隔离带,车道箭头标志等内容,并根据三维目标图像对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由于三维目标图像是多视角的3D效果图像,对路口真实情况的还原度较高,使得用户可以获知路口真实情况,即能够根据路口真实情况进行信号机的配置,信号机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均较高,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图1C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三维底图的示意图;
图1D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箭头三维模型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和图3B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三维模型的树形结构示意图;
图3C-图3F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三维目标图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参数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参数配置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本申请。本申请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它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此外,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信号机(即交通信号机)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用于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信号机由信号灯、CPU板、控制板、灯组驱动板、开关电源、按钮板、配电板、接线端子排等组成。为了实现交通信号的控制与管理,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生成三维目标图像,并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使得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路口,路段,车道,停车线,人行横道,道路标志,绿化带,隔离带,车道箭头标志等内容,并根据三维目标图像对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例如,可以配置每个信号灯的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等,从而管理信号灯的状态切换与持续时间。由于三维目标图像是多视角的3D效果图像,对路口真实情况的还原度较高,使得用户可以获知路口真实情况,便于根据路口的真实情况进行信号机的配置,提高信号机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提升用户体验。
示例性的,三维目标图像可以是三维类型的路口渠化图,即,路口渠化图可以是三维图像。基于三维类型的路口渠化图,能够通过导流岛、路面标线等方式,分隔或者控制冲突的车流,使之进入一定的路线,使各种不同速度的车辆,顺着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从而满足平面交叉的基本要求。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每种路口类型创建三维底图,针对每种路口类型来说,该路口类型可以对应一个三维底图,也可以对应至少两个三维底图,对此不做限制,后续以路口类型对应一个三维底图为例。
三维底图是指三维类型的底图,即具有三维效果的底图。底图是制图过程中,部署在多个图层最底部的图像,在有了底图之后,可以将与之有关的要素(即数据集)以图层的形式有序加载到底图。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三维模型加载到三维底图,因此,三维底图也可以理解为没有叠加三维模型的三维图像。
例如,路口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T形路口(即丁字路口),Y形路口(即三岔路口),四边形路口(即十字路口),六边形路口,八边形路口等。
针对T形路口,可以创建T形三维图像,该T形三维图像作为T形路口的三维底图。针对Y形路口,可以创建Y形三维图像,该Y形三维图像作为Y形路口的三维底图。针对四边形路口,可以创建四边形三维图像,该四边形三维图像作为四边形路口的三维底图。针对六边形路口,可以创建六边形三维图像,该六边形三维图像作为六边形路口的三维底图。针对八边形路口,可以创建八边形三维图像,该八边形三维图像作为八边形路口的三维底图。
当然,上述只是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针对不同的路口类型,能够创建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即可,路口类型可以是用户自定义。
在创建与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时,三维底图是三维图像,对此创建方式不做限制,是与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图像即可。例如,参见图1A所示,为四边形三维图像的示例,参见图1B所示,为六边形三维图像的示例,参见图1C所示,为八边形三维图像的示例。当然,图1A-图1C只是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关于T形三维图像和Y形三维图像,在此不再赘述。图1A-图1C只是为了方便给出的二维图像的示例,实际上,图1A-图1C均是三维图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预先创建三维模型,该三维模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之一或者任意组合: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
针对每种路口类型来说,该路口类型可以对应一个三维模型,也可以对应至少两个三维模型,对此不做限制。例如,针对T形路口来说,可以对应道路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针对Y形路口来说,可以对应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针对四边形路口来说,可以对应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当然,上述只是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确定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即可。
为了创建三维模型,可以先建立3D坐标系,以俯视图为例,则中心向右为正向X轴,中心向下为正向Y轴,中心向屏幕外为正向Z轴,以此建立3D坐标系。获取二维模型(平面模型),如道路二维模型,路口二维模型,名称牌二维模型,人行道二维模型,信号灯二维模型,箭头二维模型,建筑物二维模型。在3D坐标系下,采用3D技术将二维模型转换为三维模型,对此转换过程不做限制。如采用3D技术将道路二维模型转换为道路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路口二维模型转换为路口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名称牌二维模型转换为名称牌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人行道二维模型转换为人行道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信号灯二维模型转换为信号灯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箭头二维模型转换为箭头三维模型,采用3D技术将建筑物二维模型转换为建筑物三维模型。
例如,在采用3D技术将二维模型转换为三维模型时,针对道路二维模型,路口二维模型,名称牌二维模型,人行道二维模型,信号灯二维模型等,可以采用平面形状和贴图的方式,将二维模型转换为三维模型,对此转换过程不做限制。针对建筑物二维模型,可以采用长方体和贴图的方式,将建筑物二维模型转换为建筑物三维模型,对此转换过程不做限制。针对箭头二维模型,可以将箭头二维模型挤压为箭头三维模型,比如说,参见图1D所示,在X-Y坐标系中描绘箭头轮廓,在Z轴中给定箭头高度,以此形成箭头三维模型。当然,上述只是采用3D技术将二维模型转换为三维模型的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二维模型是两个维度的模型,即平面维度的模型,二维模型中的每个点具有横轴信息和纵轴信息。三维模型是三个维度的模型,即立体维度的模型,三维模型中的每个点具有横轴信息,纵轴信息和竖轴信息。
针对三维模型来说,“三维”表示三维模型具有三个维度,即具有横轴信息,纵轴信息和竖轴信息,“模型”表示图像,本文中的三维模型是与路口有关的图像,如道路图像,人行道图像,信号灯图像,箭头图像等等。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三维模型加载到三维底图,因此,三维模型也可以理解为能够加载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图像,如与路口有关的三维图像。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可以应用于服务器,参见图2所示,为该参数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示例性的,当需要对某个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时,可以将该路口称为待管理路口,并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如T形路口,Y形路口,四边形路口,六边形路口,八边形路口等,对此路口类型不做限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获取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指示信息,并根据该路口类型指示信息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例如,若该路口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T形路口,则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T形路口,若该路口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四边形路口,则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四边形路口,以此类推。
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WEB页面,用户在WEB页面输入与路口类型有关的信息,服务器基于该信息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指示信息。
例如,WEB页面可以包括多种路口类型的按钮,当用户点击“T形路口”的按钮时,路口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T形路口。
又例如,用户可以在WEB页面输入“T形路口”,基于上述信息,服务器可以确定路口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T形路口。
当然,上述方式只是两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只要服务器能够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指示信息,并根据其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即可。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如下步骤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步骤2011,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该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即车辆需要按照该行驶方向在该车道上行驶。
示例性的,待管理路口可以包括多个车道箭头,且服务器可以获取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例如,针对每个车道箭头,服务器可以先确定该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并基于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确定该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又例如,针对每个车道箭头,服务器可以直接确定该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WEB页面,用户在WEB页面输入与车道箭头有关的信息,服务器基于该信息确定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例如,WEB页面可以包括多种车道箭头的按钮,当用户点击某车道箭头的按钮时,可以确定该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又例如,用户可以在WEB页面输入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基于上述信息,服务器可以确定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
关于车道箭头,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南向北方向的车道箭头,东南向西北方向的车道箭头,西向东方向的车道箭头,东向西方向的车道箭头,西北向东南方向的车道箭头,北向南方向的车道箭头,东北向西南方向的车道箭头。当然,上述只是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例如,当待管理路口存在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时,用户可以在WEB页面点击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按钮,或者,用户可以在WEB页面输入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使得服务器能够确定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以此类推。显然,由于待管理路口可以存在多个方向的车道箭头,因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多个方向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
示例性的,服务器可以存储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与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的映射关系,因此,服务器确定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后,可以通过该映射关系得到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例如,针对每个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服务器可以通过该唯一标识查询该映射关系,从而得到该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
例如,针对每个车道箭头,可以存储该车道箭头的如下数据结构(即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与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的映射关系):
int id: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即每个车道箭头具有一个唯一标识。
int dir:车道箭头所处方向,即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如方向标识1表示西南向东北方向,方向标识2表示南向北方向,方向标识3表示东南向西北方向,方向标识4表示西向东方向,方向标识6表示东向西方向,方向标识7表示西北向东南方向,方向标识8表示北向南方向,方向标识9表示东北向西南方向。
int type:车道箭头类型,即车道类型,如左转车道、直行车道、右转车道。
综上所述,针对每个车道箭头(以车道箭头a为例),可以存储车道箭头a的唯一标识(如111),方向标识(如方向标识1)与车道箭头类型(如左转车道)的映射关系。基于此,服务器确定出车道箭头a的唯一标识111后,通过唯一标识111查询该映射关系,可以得到车道箭头a的方向标识是方向标识1。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WEB页面,用户在WEB页面输入与车道箭头有关的信息,服务器基于该信息确定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例如,WEB页面可以包括多种车道箭头的按钮,当用户点击某车道箭头的按钮时,可以确定该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又例如,用户可以在WEB页面输入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基于上述信息,服务器可以确定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
例如,当待管理路口存在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时,用户可以在WEB页面点击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按钮,或者,用户可以在WEB页面输入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使得服务器能够确定西南向东北方向的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以此类推。显然,由于待管理路口可以存在多个方向的车道箭头,因此,服务器可以确定多个方向的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
步骤2012,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目标方向集合包括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示例性的,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可以包括多个方向标识,且不同候选方向集合中的方向标识不完全相同。
步骤2013,将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示例性的,针对每个路口类型,可以确定该路口类型对应的所有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将这些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
例如,路口类型为四边形路口时,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包括南向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2)的车道箭头,西向东方向(对应方向标识4)的车道箭头,东向西方向(对应方向标识6)的车道箭头,北向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8)的车道箭头,基于此,可以将方向标识2、方向标识4、方向标识6和方向标识8均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1,即候选方向集合1可以为(2,4,6,8)。
路口类型为四边形路口时,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包括西南向东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1)的车道箭头,东南向西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3)的车道箭头,西北向东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7)的车道箭头,东北向西南方向(对应方向标识9)的车道箭头,基于此,可以将方向标识1、方向标识3、方向标识7和方向标识9均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2,即候选方向集合2可以为(1,3,7,9)。
路口类型为六边形路口时,在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方向标识1、方向标识3、方向标识4、方向标识6、方向标识7和方向标识9均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3,即候选方向集合3可以为(1,3,4,6,7,9)。在另一种情况下,可以将方向标识1、方向标识2、方向标识3、方向标识7、方向标识8和方向标识9均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4,即候选方向集合4可以为(1,2,3,7,8,9)。
路口类型为八边形路口时,可以将方向标识1、方向标识2、方向标识3、方向标识4、方向标识6、方向标识7、方向标识8和方向标识9均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5,即候选方向集合5可以为(1,2,3,4,6,7,8,9)。
当然,上述只是候选方向集合的几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基于上述过程,可以得到多个候选方向集合,在此基础上,针对步骤2011-步骤2013,在得到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后,将这些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方向列表。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1的子集(如方向列表可以包括方向标识2,方向标识4,方向标识6和方向标识8),则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候选方向集合1,将候选方向集合1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即,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为四边形路口。
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2的子集,则可以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候选方向集合2,并将候选方向集合2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3的子集,则可以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候选方向集合3,并将候选方向集合3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4的子集,则可以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候选方向集合4,并将候选方向集合4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5的子集,则可以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候选方向集合5,并将候选方向集合5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步骤202,获取与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示例性的,在得到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后,可以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底图中选取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参见上述实施例,可以预先创建多个三维底图,如T形三维图像,Y形三维图像,四边形三维图像,六边形三维图像,八边形三维图像等,并记录路口类型与三维底图的对应关系,如“T形路口”与“T形三维图像”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得到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后,通过该对应关系确定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
示例性的,在得到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后,可以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模型中选取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将选取的三维模型确定为待加载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参见上述实施例,可以预先创建多个三维模型,如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等,并记录路口类型与三维模型的对应关系,如“T形路口”与“道路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得到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后,通过该对应关系确定与该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
步骤203,将该三维模型加载到该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示例性的,在得到与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和三维模型后,可以在该三维底图中加载该三维模型(可以为多个),并将加载三维模型后的三维底图作为三维目标图像,即三维目标图像包括三维底图和三维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步骤生成三维目标图像:
步骤2031,获取在三维底图的坐标系中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示例性的,在得到与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和三维模型(可以为多个三维模型)后,针对每个三维模型来说,在三维底图的坐标系中,可以确定该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表示三维模型中心与三维底图中心的位置关系,该位置关系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坐标偏移和/或旋转角度。坐标偏移用于表示三维模型中心与三维底图中心的偏移,比如说,假设三维底图中心为(x0,y0),三维模型中心为(x1,y1),坐标偏移为(x2,y2),则x2=x1-x0,y2=y1-y0。旋转角度表示将三维模型绕三维底图中心转动的角度,比如说,按照顺时针方向,将三维模型绕三维底图中心转动60度时,则旋转角度为60度。
假设路口类型对应道路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则获取道路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如坐标偏移1和旋转角度1,获取信号灯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如坐标偏移2和旋转角度2,获取箭头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如坐标偏移3和旋转角度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获取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预先创建三维模型时,用户向服务器提供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使得服务器获取并存储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当然,服务器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获取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对此不做限制,只要能够得到该位置关系即可。例如,在预先创建道路三维模型时,服务器获取并存储道路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综上所述,由于服务器已经预先存储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步骤2031中,在得到与路口类型对应的多个三维模型后,针对每个三维模型来说,可以直接从服务器读取该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为了获取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在预先创建三维模型时,可以创建三维模型的树形结构,参见图3A所示,为树形结构的示例,场景作为所有三维模型的祖先根元素,三维模型A和三维模型B是场景的子级元素,三维模型A是三维模型A1和三维模型A2的父级元素,三维模型A1是三维模型A11的父级元素,三维模型B是三维模型B1的父级元素。针对图3A的示例可以参见图3B所示,路口三维模型和建筑物三维模型是场景的子级元素,路口三维模型是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的父级元素。建筑物三维模型是外圈道路三维模型,内圈道路三维模型,草坪三维模型的父级元素。当然,图3B只是示例,可以任意设置父级元素与子级元素的关系,对此不做限制。
针对场景的子级元素,如三维模型A或三维模型B,在预先创建三维模型A(或三维模型B)时,用户向服务器提供三维模型A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使得服务器获取并存储三维模型A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针对三维模型A的子级元素,如三维模型A1或三维模型A2,在预先创建三维模型A1(或三维模型A2)时,用户向服务器提供三维模型A1与三维模型A1的父级元素(三维模型A)的位置关系,使得服务器获取并存储三维模型A1与三维模型A的位置关系,而不是三维模型A1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针对三维模型A1的子级元素,如三维模型A11,在预先创建三维模型A11时,用户向服务器提供三维模型A11与三维模型A11的父级元素(三维模型A1)的位置关系,使得服务器获取并存储三维模型A11与三维模型A1的位置关系,以此类推。
综上所述,由于服务器已经预先存储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三维模型与其父级元素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步骤2031中,在得到与路口类型对应的多个三维模型后,针对每个三维模型来说,可以获取该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例如,针对三维模型A,直接查询三维模型A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针对三维模型A1,基于三维模型A1与三维模型A的位置关系,三维模型A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确定三维模型A1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针对三维模型A11,基于三维模型A11与三维模型A1的位置关系,三维模型A1与三维模型A的位置关系,三维模型A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确定三维模型A11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以此类推。
步骤2032,根据该位置关系确定三维模型的目标位置。
步骤2033,在三维底图的目标位置处加载三维模型,得到三维目标图像,即,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三维底图和各三维模型。
例如,假设路口类型对应道路三维模型,则可以基于道路三维模型与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如坐标偏移1和旋转角度1等),确定道路三维模型的目标位置,该目标位置可以包括道路三维模型中心位置的实际坐标以及旋转角度1。假设三维底图中心为(x0,y0),坐标偏移1为(x1,y1),则道路三维模型中心位置的实际坐标可以为(x0+x1,y0+y1)。在此基础上,可以在三维底图的目标位置(x0+x1,y0+y1)处加载道路三维模型,且按照顺时针方向,将道路三维模型绕三维底图中心转动旋转角度1。
假设路口类型还对应信号灯三维模型等其它三维模型,也采用上述方式处理,在此不再赘述。最终将加载各三维模型的三维底图作为三维目标图像。
综上所述,假设路口类型对应道路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则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三维底图,道路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参见图3C-图3F所示,为三维目标图像的示例,对此三维目标图像的三维模型不做限制,图3C-图3F只是为了方便给出的二维模型示例,实际上图3C-图3F中的模型均是三维模型。
步骤204,根据三维目标图像对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示例性的,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灯,待管理路口的车道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如待管理路口的车道1与信号机的信号灯1具有对应关系,待管理路口的车道2与信号机的信号灯2具有对应关系,以此类推。
由于三维目标图像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图像,因此,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待管理路口的车道。例如,道路三维模型用于模拟真实环境中的车道,在三维目标图像包括道路三维模型时,就可以包括待管理路口的车道。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也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例如,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1(对应待管理路口的车道1)与信号机的信号灯1具有对应关系,以此类推。
在需要对信号机的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时,可以获取车道1对应的控制参数(对此控制参数的内容不做限制,如红灯时长,绿灯时长等),根据该控制参数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如配置信号灯1的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等,从而管理信号灯1的状态切换与持续时间,以此类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如下步骤对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步骤2041,获取待管理路口的目标车道信息和控制参数。
例如,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假设待管理路口的南向北方向存在2条车道(后续记为车道1和车道2),则三维目标图像包括车道1和车道2。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待管理路口的南向北方向存在车道1和车道2。
当用户需要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时,可以向服务器提供目标车道信息,且目标车道信息为车道1。例如,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各车道的按钮,当用户点击“车道1”的按钮时,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车道信息。又例如,用户在WEB页面输入“车道1”的信息,服务器根据用户输入的信息获取到目标车道信息。当然,上述方式只是两个示例,对此不做限制。
当用户需要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时,可以向服务器提供车道1对应的控制参数,如红灯时长,绿灯时长等,对此控制参数不做限制。
步骤2042,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该目标车道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例如,当目标车道信息为车道1时,则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出目标车道为车道1。
步骤2043,根据控制参数对该目标车道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
例如,由于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如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1与信号灯1具有对应关系,因此,在从三维目标图像中确定出目标车道为车道1后,可以根据控制参数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如配置信号灯1的红灯时长和绿灯时长等,对此参数配置过程不做限制。
示例性的,在根据控制参数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时,服务器可以将车道1的信息和控制参数发送给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信号机确定与车道1的信息对应的信号灯1,并根据该控制参数对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
车道1的信息可以为车道1的车道标识,例如,针对三维目标图像中的每个车道来说,该车道具有唯一的车道标识,因此,服务器可以将车道1的车道标识发送给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针对信号机来说,可以记录车道1的车道标识与信号灯1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得到车道1的车道标识后,通过该对应关系查询到信号灯1的标识,继而确定需要对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
车道1的信息还可以为部署在车道1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例如,针对三维目标图像中的每个车道来说,该车道上部署一个车道箭头(即车道与车道箭头一一对应),且该车道箭头具有唯一标识,因此,服务器可以将部署在车道1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发送给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针对信号机来说,可以记录部署在车道1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与信号灯1的标识的对应关系,基于此,信号机在得到部署在车道1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后,通过该对应关系查询到信号灯1的标识,继而确定需要对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
示例性的,服务器根据控制参数对车道1对应的信号灯1进行参数配置后,还可以记录车道1的信息(如车道1的车道标识,或者,部署在车道1的车道箭头的唯一标识)与该控制参数的对应关系。基于此,在后续过程中,用户可以从服务器查询出与车道1对应的控制参数,继而对控制参数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在参数配置过程中,以及参数配置完成后,服务器均可以通过三维目标图像实时展示运行效果,即对路口场景进行渠化图的模拟,以方便工作人员核对实际效果是否与预期一致,以及实时监控交通状态是否运行正常。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生成三维目标图像(即三维渠化图),并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从而通过三维场景搭建与用户交互的功能,使得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路口,路段,车道,停车线,人行横道,道路标志,绿化带,隔离带,车道箭头标志等内容,并根据三维目标图像对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由于三维目标图像是多视角的3D效果图像,对路口真实情况的还原度较高,使得用户可以获知路口真实情况,即能够根据路口真实情况进行信号机的配置,信号机配置的效率和准确率均较高,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服务器生成三维目标图像后,可以基于三维目标图像搭建与用户的交互功能,比如说,服务器允许用户对三维目标图像进行调整,以下结合几个具体情况,对三维目标图像的调整过程进行说明。
情况一、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数量的调整。例如,获取目标车道区域信息以及目标车道数量,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区域,并将目标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调整为该目标车道数量。
示例性的,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多个车道区域,如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北向南方向的车道区域,东向西方向的车道区域,西向东方向的车道区域等,目标车道区域信息用于指示对哪个车道区域进行车道数量的调整。
示例性的,目标车道数量用于指示调整后的车道数量。
例如,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假设三维目标图像包括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北向南方向的车道区域,东向西方向的车道区域,西向东方向的车道区域,且每个车道区域包括至少一个车道,如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存在两个车道。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待管理路口存在哪些车道区域,并获知每个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如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为2。
当用户需要对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进行调整时,向服务器提供目标车道区域信息,且目标车道区域信息是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例如,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时,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又例如,用户在WEB页面输入对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进行调整时,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当然,上述方式只是示例。
当用户需要对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进行调整时,还可以向服务器提供目标车道数量,该目标车道数量用于指示调整后的车道数量。
服务器得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后,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该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区域,目标车道区域是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且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存在两个车道。服务器得到目标车道数量后,将目标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调整为该目标车道数量,由于目标车道数量为1,因此,将南向北方向的车道区域的两个车道调整为一个车道。
情况二、三维目标图像中人行道的删除调整。例如,获取目标人行道信息以及人行道启用状态,该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或者启用。若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则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并删除该目标人行道。若人行道启用状态为启用,则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并保留该目标人行道。
示例性的,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多个人行道,如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北向南方向的人行道,东向西方向的人行道,西向东方向的人行道等,目标人行道信息用于指示对哪个人行道进行处理。
示例性的,人行道启用状态可以为不启用或者启用,当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时,表示不保留人行道。当人行道启用状态为启用时,表示保留人行道。
例如,服务器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假设三维目标图像包括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北向南方向的人行道,东向西方向的人行道,西向东方向的人行道,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待管理路口存在哪些方向的人行道。
当用户需要对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进行处理时,向服务器提供目标人行道信息,目标人行道信息为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例如,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时,服务器获取到目标人行道信息。又例如,用户在WEB页面输入对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进行处理时,服务器获取到目标人行道信息。
当用户需要对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进行处理时,还可以向服务器提供人行道启用状态,该人行道启用状态可以为不启用或者启用。
服务器在得到目标人行道信息后,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该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如南向北方向的人行道。服务器在得到人行道启用状态后,若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则从三维目标图像中删除目标人行道。若人行道启用状态为启用,则保留三维目标图像中的目标人行道。
情况三、三维目标图像的车道箭头方向的调整。例如,获取目标车道箭头信息以及目标方向,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该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箭头,并将该目标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该目标方向。
示例性的,三维目标图像可以包括多个车道箭头,如每个车道部署一个车道箭头,目标车道箭头信息用于指示对哪个车道箭头的方向进行调整。目标方向用于指示调整后的方向,例如,将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左转,或者,将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直行,或者,将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右转。
例如,服务器可以向用户显示三维目标图像,三维目标图像包括多个车道箭头,用户基于三维目标图像获知待管理路口存在哪些车道箭头。
当用户需要对车道箭头1的方向进行调整时,向服务器提供目标车道箭头信息,目标车道箭头信息为车道箭头1。例如,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车道箭头1,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又例如,用户在WEB页面输入车道箭头1的唯一标识,服务器获取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
当用户需要对车道箭头1的方向进行调整时,还可以向服务器提供目标方向,该目标方向用于指示调整后的方向。
服务器得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后,从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箭头,如车道箭头1。服务器得到目标方向后,将车道箭头1的方向调整为该目标方向,假设目标方向为“左转”,则将车道箭头1的方向调整为左转。
在上述情况一,情况二和情况三中,服务器可以与用户进行交互,从而能够实现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人行道,车道箭头的可视化配置。
在情况一中,服务器可以获知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某个车道区域,其实现方式可以为:监听鼠标点击事件,获取点击位置相对于场景左上角的相对坐标,并以此位置延屏幕向内设置射线。结合车道区域的各顶点坐标相连形成的三角面,当射线与三角面相交时,即视为用户点击该车道区域。
在情况二中,服务器可以获知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人行道,在情况三中,服务器可以获知用户点击三维目标图像的车道箭头,实现原理与车道区域的实现原理类似,只是将车道区域替换为人行道/车道箭头,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可以为用户设置不同状态,每个状态开放不同功能。例如,用户状态可以包括正常状态,路口配置状态,车道箭头配置状态。
用户的初始状态可以为正常状态,在正常状态时,可以不对三维目标图像进行调整。在正常状态时,通过点击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路口,可以进入路口配置状态,通过点击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箭头,可以进入车道箭头配置状态。
在路口配置状态时,可以对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数量进行调整,参见情况一,也可以对三维目标图像中的人行道进行调整,参见情况二。在路口配置状态时,通过点击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箭头,可以进入车道箭头配置状态。
在车道箭头配置状态时,可以对三维目标图像的车道箭头方向进行调整,参见情况三。通过点击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路口,可以进入路口配置状态。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参数配置装置,参见图4所示,为所述参数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确定模块41,用于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模块42,用于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生成模块43,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配置模块44,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确定模块41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时具体用于:
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所述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
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包括多个方向标识;
将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所述获取模块42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时具体用于: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底图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其中,所述多个三维底图包括如下图像的任意组合:T形三维底图,Y形三维底图,四边形三维底图,六边形三维底图,八边形三维底图;
所述获取模块42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时具体用于: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模型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将选取的三维模型确定为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多个三维模型包括如下模型的任意组合: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
所述生成模块43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时具体用于:获取在所述三维底图的坐标系中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三维模型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三维底图的目标位置处加载所述三维模型,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所述信号机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灯,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所述配置模块44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时具体用于:获取所述待管理路口的目标车道信息和控制参数;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对所述目标车道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
所述生成模块43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还用于:获取目标车道区域信息以及目标车道数量;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区域;
将所述目标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调整为所述目标车道数量。
所述生成模块43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还用于:获取目标人行道信息以及人行道启用状态;
若所述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则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并删除所述目标人行道。
所述生成模块43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还用于:获取目标车道箭头信息以及目标方向;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箭头;
将所述目标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所述目标方向。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出一种参数配置设备(如服务器),参见图5所示,所述参数配置设备包括:处理器51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2,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52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51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51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若干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能够实现本申请上述示例公开的参数配置方法。
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其中,上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为了描述的方便,描述以上装置时以功能分为各种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和/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以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而且,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者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者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者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参数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其中,所述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包括:
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所述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将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方向列表;
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包括多个方向标识;针对每个路口类型,确定该路口类型对应的所有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将这些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其中,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的子集,则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该候选方向集合;
将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包括: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底图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其中,所述多个三维底图包括如下图像的任意组合:T形三维底图,Y形三维底图,四边形三维底图,六边形三维底图,八边形三维底图;
所述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包括:从预先创建的多个三维模型中选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模型,将选取的三维模型确定为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其中,所述多个三维模型包括如下模型的任意组合:道路三维模型,路口三维模型,名称牌三维模型,人行道三维模型,信号灯三维模型,箭头三维模型,建筑物三维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包括:
获取在所述三维底图的坐标系中所述三维模型与所述三维底图的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位置关系确定所述三维模型的目标位置;
在所述三维底图的目标位置处加载所述三维模型,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机包括至少一个信号灯,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的车道与信号灯具有对应关系;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包括:
获取所述待管理路口的目标车道信息和控制参数;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
根据所述控制参数对所述目标车道对应的信号灯进行参数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道区域信息以及目标车道数量;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区域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区域;
将所述目标车道区域的车道数量调整为所述目标车道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人行道信息以及人行道启用状态;
若所述人行道启用状态为不启用,则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人行道信息匹配的目标人行道,并删除所述目标人行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车道箭头信息以及目标方向;
从所述三维目标图像中查询与所述目标车道箭头信息匹配的目标车道箭头;
将所述目标车道箭头的方向调整为所述目标方向。
8.一种参数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生成模块,用于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其中,所述确定模块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时具体用于:
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所述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将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方向列表;
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包括多个方向标识;针对每个路口类型,确定该路口类型对应的所有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将这些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其中,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的子集,则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该候选方向集合;
将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9.一种参数配置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下步骤:
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三维底图,并获取与所述路口类型对应的待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的三维模型;
将所述三维模型加载到所述三维底图中,得到三维目标图像;
根据所述三维目标图像对所述待管理路口的信号机进行参数配置;
其中,所述确定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包括:
获取待管理路口的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所述车道箭头表示该车道的行驶方向;将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方向列表;
从多个候选方向集合中选取目标方向集合,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包括所述多个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其中,每个候选方向集合包括多个方向标识;针对每个路口类型,确定该路口类型对应的所有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将这些车道箭头的方向标识添加到同一个候选方向集合;其中,若方向列表中的每个方向标识均为候选方向集合的子集,则确定目标方向集合为该候选方向集合;
将所述目标方向集合对应的路口类型确定为待管理路口的路口类型。
CN202010478501.6A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37445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501.6A CN113744544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8501.6A CN113744544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4544A CN113744544A (zh) 2021-12-03
CN113744544B true CN113744544B (zh) 2022-11-25

Family

ID=78724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8501.6A Active CN113744544B (zh) 2020-05-29 2020-05-29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45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4396A (zh) * 2010-07-21 2010-11-24 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场景自动铺路的方法
US10255383B2 (en) * 2014-10-10 2019-04-09 Autodesk, Inc. Rule based three-dimensional (3D) intersection model
CN105806349B (zh) * 2014-12-31 2019-04-30 易图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真三维导航转向诱导方法和转向诱导导航设备
CN105913483A (zh) * 2016-03-31 2016-08-3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交叉道路模型生成的方法及装置
US10234294B2 (en) * 2016-04-01 2019-03-19 Here Global B.V. Road geometry matching with componentized junction models
CN209980458U (zh) * 2018-08-31 2020-01-21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智能路侧单元
CN110838178B (zh) * 2019-11-26 2024-01-26 北京世纪高通科技有限公司 道路场景模型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4544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97305B (zh) 一种基于自动驾驶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827249B (zh) 一种地图构建方法和装置
CN102509330B (zh) 基于电力gis的变电站虚拟三维系统的应用方法
JP2019144538A (ja) 電子地図を更新する方法、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CN109993780A (zh) 一种三维高精度地图生成方法及装置
KR20200109260A (ko) 지도 구축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CN104180814A (zh) 移动终端上实景功能中的导航方法和电子地图客户端
CN102096713A (zh) 一种基于网格化二三维地图匹配方法及系统
CN110715671A (zh) 三维地图生成方法、装置、车辆导航设备和无人驾驶车辆
CN105844631A (zh) 一种目标定位方法及装置
TW201928388A (zh) 座標系統制定方法、裝置及資料結構產品
CN113192183A (zh) 基于倾斜摄影与全景视频融合的实景三维重建方法及系统
CN113177993B (zh) 一种仿真环境中高精地图的生成方法及系统
Azfar et al. Efficient procedure of building university campus models for digital twin simulation
CN104683758A (zh) 一种便捷获得具体位置和周围环境的三维视频监控方法
CN114187357A (zh) 一种高精地图的生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844969A (zh) 一种基于河道cad数据的三维仿真系统的构造方法
CN113744544B (zh) 一种参数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521193A (zh) 实景导航的方法、实景导航的装置、存储介质与处理器
CN110223395A (zh) 一种三维场景物料模型动态构建方法及系统
Yao et al. Development overview of augmented reality navigation
KR20220155245A (ko) 포지셔닝 방법, 버전 맵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CN113744360A (zh) 一种高精地图数据自动生成道路元素网格的方法和系统
CN112614221A (zh) 高精地图渲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自动驾驶车辆
JP6091676B2 (ja) 3次元地図表示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