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1623A - 堆叠式电脑系统 - Google Patents

堆叠式电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1623A
CN113741623A CN202010472331.0A CN202010472331A CN113741623A CN 113741623 A CN113741623 A CN 113741623A CN 202010472331 A CN202010472331 A CN 202010472331A CN 113741623 A CN113741623 A CN 113741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module
expansion modules
connector
hos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23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劲勳
廖哲贤
陈金辉
衷尔佳
陈永亮
李俊谦
施博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iga Byt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723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1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1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1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onitor
    • G06F2200/1612Flat panel monit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8Computer housing designed to operate in both desktop and tower orient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包括一主机模块以及多个扩充模块,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各扩充模块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连接器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连接器,其中在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第一连接器对接于另一者的第二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

Description

堆叠式电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脑系统,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视需求扩充的堆叠式电脑系统。
背景技术
电脑在工作及生活上是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目前,大多数的电脑都是具有接近的规格与配备。然而,在家庭、工厂、医院、以及其他数百种使用环境下,需求皆不尽相同。这使得电脑中有些配备很少被使用到,有些配备又需要额外添购,而无法直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其可供使用者选择所需的扩充模块来组装成自定义的堆叠式电脑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包括一主机模块以及多个扩充模块,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各扩充模块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连接器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连接器,其中在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第一连接器对接于另一者的第二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对位部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对位部,在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第一对位部对位于另一者的第二对位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非平面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在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上表面的轮廓对应于另一者的下表面的轮廓。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其中一者为凸面,另一者为凹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凹陷于一下表面的一凹槽与凸出于一上表面的一上盖,在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上盖容设于另一者的凹槽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凹槽周围的多个防偏移导角,这些防偏移导角朝向凹槽。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数据传输控制界面包括SMBUS界面的引脚、USB界面的引脚、PCI-E界面的引脚、SATA界面的引脚及I2C BUS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电源供应界面包括3.3V引脚、5V引脚及12V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包括EDP界面的引脚、LVDS界面的引脚、DP界面的引脚及HDMI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检测界面包括Detect PIN引脚、GPIO引脚及COMPort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这些扩充模块包括音箱模块、电池模块、5G信号模块与显示模块中至少两者。
本发明的有益功效在于:本发明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连接器及位于下侧的第二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可对接于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而可满足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这样的设计可让使用者自行选择所需的扩充模块来进行上下堆叠的组装,只要将主机模块及所选择的扩充模块堆叠且对接在一起,便可使各扩充模块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扩充模块,便可轻易地组装成自定义的堆叠式电脑系统,且外形上相当简洁。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屏幕立起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主机模块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5是沿着图3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沿着图3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扩充模块的正面立体示意图。
图8是图7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第一连接器的引脚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第二连接器的引脚示意图。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爆炸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A1~A12、B1~B12、G1~G6:引脚
100、100a:堆叠式电脑系统
110、110a:主机模块
112:上表面
114:下表面
116:外接连接器
120、120a、125、125a、127、128:扩充模块
122:上表面
124:下表面
126:屏幕
130:第一连接器
140:第二连接器
150:第一对位部
152:第二对位部
160:上盖
162:凹槽
164:防偏移导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堆叠式电脑系统100包括一主机模块110以及多个扩充模块120、125,扩充模块120、125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110。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这些扩充模块120、125包括音箱模块、电池模块、5G信号模块与显示模块中至少两者。当然,扩充模块120、125的种类不以上述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堆叠式电脑系统100包括两个扩充模块120、125,分别配置于主机模块110的下方与上方,其中位于主机模块110下方的扩充模块120例如是电池模块,位于主机模块110上方的扩充模块125例如是显示模块。当然,扩充模块120、125的数量、配置位置与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图2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100的屏幕126立起的立体示意图。请参阅图1与图2,在本实施例中,当堆叠式电脑系统100未使用的时候,扩充模块125的屏幕126可被收起。扩充模块125的屏幕126例如可通过滑轨(图未示)与掀盖机构(图未示)的配合,来翻转并立起。因此,当需要使用到屏幕126时,使用者可轻松地将屏幕126翻转出来并立起,以显示信息。
图3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主机模块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4是图3的背面立体示意图。图5是沿着图3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沿着图3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扩充模块的正面立体示意图。图8是图7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请参阅图3至图8,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连接器130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连接器14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0例如是公连接器,第二连接器140例如是母连接器,但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在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第一连接器130对接于另一者的第二连接器140,以使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之间电性连接。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的第一连接器130可对接至位于上方的扩充模块125的第二连接器(参考图8中的第二连接器140),且主机模块110的第二连接器140对接至位于下方的扩充模块120的第一连接器130。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也可位在最上方或是最下方,在一实施例中,若主机模块110在最下方,也可以是位于中央的扩充模块120的第一连接器130对接至位于上方的扩充模块125的第二连接器,且位于中央的扩充模块120的第二连接器140对接至位于下方的主机模块110的第一连接器130,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之间的连接关系不以上述为限制。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在侧面设置有外接连接器116(图1),以供其他外接装置连接。当然,扩充模块120、125也可以设有外接连接器。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外形接近。为了避免重复叙述,扩充模块125的外形与配件下面将以扩充模块120来说明。
请参阅图3、图4、图6至图8,主机模块110包括非平面的上表面112与下表面114,扩充模块120包括非平面的上表面122与下表面124。扩充模块125也有一样的设计。上表面112、122与下表面114、124的其中一者为凸面,另一者为凹面。举例来说,在本实施例中,上表面112、122为凸面,下表面114、124为凹面。
在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上表面112、122的轮廓对应于另一者的下表面114、124的轮廓,以使上方的模块能够稳定地安放在下方的模块上,不易掉落,而提供第一重定位。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的上表面112的凸出轮廓对应于位于主机模块110上的扩充模块125的下表面的凹陷轮廓,且主机模块110的下表面114的凹陷轮廓对应于位于主机模块110下的扩充模块120的上表面122的凸出轮廓。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包括凹陷于下表面114的一凹槽162(图4)与凸出于上表面112的一上盖160(图3),扩充模块120包括凹陷于下表面124的一凹槽162(图8)与凸出于上表面122的一上盖160(图7)。扩充模块125也有一样的设计。在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上盖160容设于另一者的凹槽162中,而提供第二重定位。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凹槽162周围设有多个防偏移导角164(图4、图8),其为朝向凹槽162的多个斜面。当位于上方模块要堆叠在下方模块时,上方模块底部的防偏移导角164可用来导引两者之间的对位,以使下方模块的上盖160顺利地进入上方模块的凹槽162中。
再者,主机模块110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对位部150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对位部152,扩充模块120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对位部150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对位部152,扩充模块125也有一样的设计。在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第一对位部150对位于另一者的第二对位部152,以提供第三重定位。
具体地说,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的第一对位部150适于对位至位于上方的扩充模块125的第二对位部,且主机模块110的第二对位部152适于对位至位在下方的扩充模块120的第一对位部150。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位部150与第二对位部152分别配置于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旁而可确保上述两个连接器之间准确的对位,以有效降低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对接时被损坏的机率。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位部150例如是凸柱,第二对位部152例如是凹孔,但第一对位部150与第二对位部152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此外,凸柱的顶端设有导角,以导引凸柱插入凹孔。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对位部150为十字型凸柱,第二对位部152也可为十字型凹孔,以更精确地定位与防呆。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扩充模块120、125的种类不同,这些扩充模块120、125所传递的信号也不同,为了使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之间均能够信号连接,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需要能够传输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所需的信号。也就是说,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为多界面连接器。
这样的设计下,只要主机模块110与这些扩充模块120、125有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使用者只要将主机模块110及所选择的扩充模块120、125堆叠且对接在一起,便可使各扩充模块120、125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110。
因此,本实施例的堆叠式电脑系统100可让使用者能自行选择所需的扩充模块120、125来进行上下堆叠的组装,而轻易地组装成自定义的堆叠式电脑系统,且外形上相当简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以本实施例来说,第一连接器130与第二连接器140的每一者均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
图9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第一连接器的引脚示意图。请参阅图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器130例如是包括引脚A1~A12、引脚B1~B12及引脚G1~G6。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控制界面例如包括SMBUS界面的引脚及USB界面的引脚。引脚A12、引脚B1可用来传输SMBUS界面的信号。引脚B3~B4可用来传输USB界面的信号。
显示信号传输界面例如包括EDP界面的引脚。具体地说,引脚A4~A11、引脚B8~B10可用来传输EDP界面的信号。电源供应界面例如是引脚B5、引脚B11~B12。检测界面例如包括Detect PIN引脚与GPIO引脚。具体地说,引脚A1~A2与B6为Detect PIN引脚,引脚B7可用来当作GPIO的信号引脚。在本实施例中,这样的检测界面可用来检测不同层的主机模块100与扩充模块120、125。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引脚B2可作为灯号控制界面,以控制LED灯号的亮暗。当然,第一连接器130的引脚的数量与所传递的信号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图10是图1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第二连接器的引脚示意图。请参阅图1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器140例如是包括引脚A1~A12、引脚B1~B12及引脚G1~G6。在本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控制界面例如包括SMBUS界面的引脚及USB界面的引脚。引脚A12、引脚B1可用来传输SMBUS界面的信号。引脚B5~B6可用来传输USB界面的信号。
电源供应界面例如是引脚A1~A3、引脚B4、引脚B10~B12。检测界面例如包括Detect PIN引脚与GPIO引脚。引脚B2、B7为Detect PIN引脚,引脚A10、A11可用来当作GPIO的信号引脚。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引脚B3可作为灯号控制界面,以控制LED灯号的亮暗。当然,第二连接器140的引脚的数量与所传递的信号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传输控制界面可包括SMBUS界面的引脚、USB界面的引脚、PCI-E界面的引脚、SATA界面的引脚及I2C BUS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电源供应界面可包括3.3V引脚、5V引脚及12V引脚中的至少一者。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可包括EDP界面的引脚、LVDS界面的引脚、DP界面的引脚及HDMI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检测界面可包括DetectPIN引脚、GPIO引脚及COM Port引脚中的至少一者。当然,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图11是依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的爆炸示意图。请参阅图11,在本实施例中,堆叠式电脑系统100a包括主机模块110a与四个扩充模块127、120a、128、125a堆叠在一起,且彼此电性连接。由下至上为扩充模块127、120a、主机模块110a、扩充模块128、125a。扩充模块127例如是智能音箱,扩充模块120a例如是电池模块,扩充模块128例如是5G信号模块,扩充模块125a例如是显示模块。
要说明的是,随着云端应用高速发展、全球通信迈入5G时代,堆叠式电脑系统100a具有5G信号模块,可满足对高速联网的需求且可提供消费者最佳产品体验。主机模块110a与四个扩充模块127、120a、128、125a之间除了以实体连接器连接之外,还可用无线(5G、Wi-Fi6及Bluetooth)的方式来连接。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模块110a与这四个扩充模块127、120a、128、125a的外形例如是具有圆角的矩形盘体,彼此之间的轮廓吻合,而方便堆叠。当然,堆叠式电脑系统100a的造型、扩充模块127、120a、128、125a的种类与排列方式不以上述为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堆叠式电脑系统的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第一连接器及位于下侧的第二连接器,且第一连接器可对接于第二连接器。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而可满足主机模块与这些扩充模块之间的信号传递。这样的设计可让使用者自行选择所需的扩充模块来进行上下堆叠的组装,只要将主机模块及所选择的扩充模块堆叠且对接在一起,便可使各扩充模块电性连接于主机模块。如此一来,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对应的扩充模块,便可轻易地组装成自定义的堆叠式电脑系统,且外形上相当简洁。
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机模块;以及
多个扩充模块,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可拆卸地堆叠于彼此,各该扩充模块电性连接于该主机模块,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上侧的一第一连接器及位于下侧的一第二连接器,其中
在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该第一连接器对接于另一者的该第二连接器,且该第一连接器与该第二连接器的每一者包括数据传输控制界面、电源供应界面、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及检测界面中的至少两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该上侧的一第一对位部及位于该下侧的一第二对位部,在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该第一对位部对位于另一者的该第二对位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非平面的一上表面与一下表面,在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该上表面的轮廓对应于另一者的该下表面的轮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上表面与该下表面的其中一者为凸面,另一者为凹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凹陷于一下表面的一凹槽与凸出于一上表面的一上盖,在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相邻任两者中,位于下方的一者的该上盖容设于另一者的该凹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主机模块与该些扩充模块的每一者包括位于该凹槽周围的多个防偏移导角,该些防偏移导角朝向该凹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数据传输控制界面包括SMBUS界面的引脚、USB界面的引脚、PCI-E界面的引脚、SATA界面的引脚及I2C BUS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电源供应界面包括3.3V引脚、5V引脚及12V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显示信号传输界面包括EDP界面的引脚、LVDS界面的引脚、DP界面的引脚及HDMI界面的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检测界面包括Detect PIN引脚、GPIO引脚及COM Port引脚中的至少一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叠式电脑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些扩充模块包括音箱模块、电池模块、5G信号模块与显示模块中至少两者。
CN202010472331.0A 2020-05-29 2020-05-29 堆叠式电脑系统 Pending CN113741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2331.0A CN113741623A (zh) 2020-05-29 2020-05-29 堆叠式电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2331.0A CN113741623A (zh) 2020-05-29 2020-05-29 堆叠式电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1623A true CN113741623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4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2331.0A Pending CN113741623A (zh) 2020-05-29 2020-05-29 堆叠式电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1623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3015A1 (en) * 1999-12-06 2002-12-19 Henry Milan Stackable power supply system
US20030007321A1 (en) * 2001-07-03 2003-01-09 Dayley J. Don Modular processor based apparatus
CN1922770A (zh) * 2004-03-01 2007-02-28 思科技术公司 在可堆叠设备中分发电子信号
CN105867526A (zh) * 2015-01-22 2016-08-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93015A1 (en) * 1999-12-06 2002-12-19 Henry Milan Stackable power supply system
US20030007321A1 (en) * 2001-07-03 2003-01-09 Dayley J. Don Modular processor based apparatus
CN1922770A (zh) * 2004-03-01 2007-02-28 思科技术公司 在可堆叠设备中分发电子信号
CN105867526A (zh) * 2015-01-22 2016-08-1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047824A1 (en) Connector Alignment System
US772235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devices
US8308507B2 (en) KVM cable with video connectors, PS/2 connectors and USB connector
US7727027B2 (en) Dual-purpose socket
US20170371374A1 (en) Slide dock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US8043122B1 (en) Portable dock and power adapter system
US9728876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EP2173013A1 (en) Connector for first and second joints having different pin quantities,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connector and combination
US11320862B2 (en) Docking stations
US10256585B1 (en) Multi-configurable electrical cable assembly
US10944226B2 (en) Connector system for charging a device using a charging receptacle
CN103899848B (zh) 整线器
US11455013B2 (en) Computing device and mount
US8746990B2 (en) Universal modular connector
CN113741623A (zh) 堆叠式电脑系统
US20210373621A1 (en) Stacked computer system
US9166335B1 (en)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hole structure, connector mechanism with a guide pin structure and related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US20080022029A1 (en) Electrical signal connection system
US10770853B1 (en) Electrical power coupler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and for case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computing device
CN104577388B (zh) 电连接器
US20090113103A1 (en) Cascade type charge assembly
US8854305B2 (en) Transformable cursor controlling apparatus
CN217903515U (zh) 插座连接器
US20060011723A1 (en) Modularized card reader
CN211605542U (zh) 磁吸式数据连接器及智能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