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0559A -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0559A
CN113740559A CN202010411012.9A CN202010411012A CN113740559A CN 113740559 A CN113740559 A CN 113740559A CN 202010411012 A CN202010411012 A CN 202010411012A CN 113740559 A CN113740559 A CN 1137405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ure
wind
tap
value
determ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101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洛林
方涛
钱丽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101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0559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05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05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5/00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 G01P5/14Measuring speed of fluids, e.g. of air stream; Measuring speed of bodies relative to fluids, e.g. of ship, of aircraft by measuring differences of pressure in the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1/00Wind motors with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1/06Rotors
    • F03D1/065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 F03D1/0691R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struction elements of the hub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7/00Controlling wind motors 
    • F03D7/02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 F03D7/0204Controlling wind motors  the wind motors having rotation axis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ir flow entering the rotor for orientation in relation to wind di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KMEASURING TEMPERATURE; MEASURING QUANTITY OF HEAT; THERMALLY-SENSITIVE ELEM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K13/00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 G01K13/02Thermome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moving fluids or granular materials capable of flow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PMEASURING LINEAR OR ANGULAR SPEED,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SHOCK; INDICAT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3/00Indicating or recording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 G01P13/02Indicating direction only, e.g. by weather v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Indicating Or Recording The Presence, Absence, Or Direction Of Mov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测风系统包括:多个测压孔,多个测压孔中的一个测压孔沿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形成在导流罩的罩头上,多个测压孔中的其余测压孔以预定角间隔围绕所述一个测压孔形成在罩头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导流罩的旋转轴线上,用于测量外部来风对多个测压孔产生的压力值,以使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基于压力值来确定的外部来风的风向角进而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可实时准确测量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

Description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系统、包括该测风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及基于该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
背景技术
风能是一种开放且安全的可再生能源,风能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风力发电作为风能最为有效的利用方式得到了快速发展,风力发电机组成为风力发电最为核心的装备。
在风力发电技术中,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测量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中的重要部件。目前,通常利用安装在机舱的顶部且处于轮毂的高度的风向标和风速仪分别进行风速和风向的测量。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转动,风向标和风速仪所测量到的风速和风向会受到叶轮遮挡和叶轮后尾流的影响,因此所测得的风速和风向与实际的风速和风向存在较大的偏差。经统计,风向标测量的风向与实际风向的差异大约为15-20°,这会造成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偏差,并且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量达不到测量风速的额定值,同时对风偏差严重影响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系统的疲劳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结构的测风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测风系统、包括该测风系统的风力发电机组及基于该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风向标和风速仪测量风速和风向不准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系统,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导流罩,导流罩为中空回转体,测风系统包括:多个测压孔,多个测压孔中的一个测压孔沿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形成在导流罩的罩头上,多个测压孔中的其余测压孔以预定角间隔围绕所述一个测压孔形成在罩头上;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旋转轴线上,用于测量外部来风对多个测压孔产生的压力值,以使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基于压力值来确定的外部来风的风向角进而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可选地,测风系统还可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被配置为:确定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基于所确定的压力差值确定风向角,其中,控制器通过以下方式确定压力差值: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压力差值,或者,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基于接收到的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获得压力差值。
可选地,多个测压孔的数量可以为3个。
可选地,多个测压孔可包括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第一测压孔与第三测压孔可关于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对称,第二测压孔可沿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形成在罩头上,并且第一测压孔的中心线、第二测压孔的中心线和第三测压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可包括多路压力传感器,压力值可包括第一测压孔的压力值、第二测压孔的压力值和第三测压孔的压力值,压力差值可包括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
可选地,压力值为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的压力值。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测压孔的连线以及压力传感器与第三测压孔的连线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线呈锐角。
可选地,压力传感器与第一测压孔的连线以及压力传感器与第三测压孔的连线可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线呈45度角。
可选地,测风系统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其中,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基于温度值和压力值来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可选地,测风系统还可包括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导流罩的旋转角度,控制器还可被配置为:当基于旋转角度确定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确定压力值。
可选地,测风系统还可包括防水透气阀和/或风向标,防水透气阀可分别设置在多个测压孔上,风向标可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的顶部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导流罩以及上述的测风系统。
可选地,导流罩的罩头可形成为圆弧状,或者,导流罩的罩头的顶端可形成为平坦的表面,仅所述一个测压孔形成在平坦的表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方法包括:从压力传感器接收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基于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基于确定的风向角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可选地,基于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的步骤可包括:确定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基于压力差值确定角度系数;基于角度系数来确定风向角。
可选地,多个测压孔可包括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其中,第一测压孔与第三测压孔关于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对称,第二测压孔沿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形成在罩头上,并且第一测压孔的中心线、第二测压孔的中心线和第三测压孔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方法还包括:从角度传感器接收导流罩的旋转角度,其中,确定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的步骤包括:当基于旋转角度确定第一测压孔、第二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确定压力值,并且基于压力值确定压力差值。
可选地,当第一测压孔和第三测压孔的压力差值为零时,停止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动作。
可选地,方法还可包括:从压力传感器接收第一测压孔至第三测压孔的压力值;获取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基于温度值、压力差值和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可选地,基于温度值、压力差值和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的步骤可包括:基于外部来风的风向角,确定总压系数和速度系数;基于总压系数、压力值和压力差值,确定总压力值;基于速度系数、压力差值和总压力值,确定静压力值;基于静压力值、总压力值和温度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可选地,基于静压力值、总压力值和温度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的步骤可包括:基于静压力值和温度值,确定空气密度值;基于静压力值、总压力值和空气密度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可实时准确测量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因此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基于所测量的风向角和风速而准确地执行偏航等动作。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结构简单,可批量化生产,一套测风系统可应用于外形相同的多个导流罩。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可靠性高,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小。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和特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导流罩的示出了测压孔的布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导流罩的示出了测压孔的布局的截面图。
图4是图3的侧视图。
图5至图7是测风系统的示例性特性曲线图。
图8是根据另一实施例的导流罩的示出了测压孔的布局的截面图。
图9是图8的侧视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10’:导流罩;20:压力传感器;21:连接气管;30:控制器;31:轮毂控制柜;32:主控制柜;40:角度传感器;50:防水透气阀;60:风向标;70:机舱;11、11’:第一测压孔;12、12’:第二测压孔;13、13’:第三测压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其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的标号始终表示相同的组件。
本发明的主要构思在于:在导流罩的罩头上开设测压孔,并且利用传感器测量测压孔的压力值,基于测量到的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以改善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和变桨性能。与使用设置在机舱的顶部的风向标和风速仪相比,由于测压孔开设在导流罩的罩头上,因此基于测压孔的压力值所确定的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不受叶轮的影响,从而可提高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的测量的准确度。
下面,将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系统的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可包括多个测压孔和压力传感器。多个测压孔中的一个测压孔沿中空回转体的导流罩的旋转轴线形成在导流罩的罩头上,多个测压孔中的其余测压孔以预定角间隔围绕该一个测压孔形成在罩头上。压力传感器可沿导流罩的旋转轴线设置在导流罩内部,用于测量外部来风对多个测压孔产生的压力值,以使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基于压力值来确定的外部来风的风向角进而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测压孔的数量可以为三个或更多个,该数量可基于设计而改变。下面,将以三个测压孔为例来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测风系统。
如图1至图4所示,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上部的机头组合结构中,包括叶轮,叶轮上安装有多个叶片,叶轮直接面向外部来风的部分为导流罩结构,导流罩的前部为罩头结构,其可以为包括一定弧形结构的中空回转体,也可以是包括平面结构的中空回转体。本申请的测风系统可包括形成在导流罩10的罩头上的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第一测压孔11与第三测压孔13可关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对称,第二测压孔12可沿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形成在导流罩10的罩头上。第一测压孔11的中心线、第二测压孔12的中心线和第三测压孔13的中心线可处于同一平面上。
压力传感器20可用于测量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第二测压孔12的压力值和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作为示例,压力传感器20可包括多路压差传感器,其不仅可测量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第二测压孔12的压力值和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而且还可计算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
测风系统还可包括控制器30,控制器30可被配置为确定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并且基于确定的压力差值来确定风向角,从而基于所确定的风向角来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基于压力传感器20的类型,控制器30可从压力传感器20直接接收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或者,从压力传感器20接收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并且基于接收到的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而获得压力差值。优选地,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为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测得的压力值。
作为示例,压力传感器20可设置在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上并位于导流罩内部,并且可分别通过连接气管21与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连通。压力传感器20与第一测压孔11的连线以及压力传感器20与第三测压孔13的连线可分别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呈锐角。如图3所示,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的中心线的连线的交点可以为压力传感器20的设置位置。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一测压孔11的连线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所成的角为α,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三测压孔13的连线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所成的角为β,α和β可以相等并且可以为锐角。例如,α和β可以为45度角,第一测压孔11和第三测压孔13在此布局下对外部来风的方向变化比较敏感。当然,α和β的角度不限于45度,按照需要,其还可以为其他角度。对于弧形的罩头结构,压力传感器20可以设置在弧心位置处,以使多个测压孔可相对于压力传感器20均匀布置。
此外,测风系统还可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基于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值以及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控制器30可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控制器30可包括轮毂控制柜31和主控制柜32,轮毂控制柜31可从压力传感器20接收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然后将其发送给主控制柜32。主控制柜32可基于测量得到的压力值来确定风向角,进而基于所确定的风向角、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和温度传感器所感测的温度值来确定风速。主控制柜32可基于所确定的风向角发送控制指令至轮毂控制柜31,以使轮毂控制柜31选择性地控制风力发电机组执行变桨等操作。此外,轮毂控制柜31从角度传感器40接收导流罩10的旋转角度,来确定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是否处于水平面,当确定其处于水平面时,将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发送至主控制柜32,主控制柜32可基于此时的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当然,控制器30不限于包括轮毂控制柜31和主控制柜32,例如,控制器30可仅包括主控制柜32,主控制柜32可直接从压力传感器20接收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以及导流罩10的旋转角度,或者控制器30可包括一个集成控制柜。
可选地,为了避免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被堵塞或为了避免外部来风中含有的水气等污染压力传感器20等部件,每个测压孔上可设置有防水透气阀50。
另外,测风系统还可包括风向标60,风向标60设置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70的顶部上,用于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初始寻找外部来风的来流方向以及对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的安装位置进行初始标定。
下面,将以图3中示出的三个测压孔的布局为例具体描述基于本发明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以便于深入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构思。
基于本发明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可包括:从压力传感器20接收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以及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基于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基于所确定的风向角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在测风过程中,当风力发电机组启动后,可通过风向标60快速寻找外部来风的方向,并启动偏航系统进行初始对风,随后使用本申请的测风系统进行精确对风;当然,也可以不使用风向标60进行初始对风,直接用本申请的测风系统进行对风和偏航控制。压力传感器20所测量的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以及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随着实时变化,主控制柜32基于所测量的压力值可实时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并且基于实时确定的风向角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动作,并实时记录得到的风速。即,在测风过程中,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和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中的一个可能会变大,主控制柜32可控制偏航系统朝向压力值大的一侧转动,直到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与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为零为止。当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与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之间的压力差值为零时,可视为风力发电机组的叶轮满足对风需求,此时主控制柜32可控制风力发电机组停止偏航动作,对风结束。测量得到的准确风速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速记录和进一步控制,例如,可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功率曲线的绘制和验证。
下面,将描述主控制柜32基于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以及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获得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的方法和/或原理。
这里,定义从压力传感器20接收到的第一测压孔11的压力值为P1,第二测压孔12的压力值为P2,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为P3,则主控制柜32可基于压力值P1、P2以及P3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
具体地,可通过下式(1)来计算角度系数K1,并且可利用预先存储的角度系数K1与风向角之间的映射关系,基于计算出的角度系数K1来确定相应的风向角。例如,角度系数K1与风向角为如图5中示出的关系曲线,从而在计算出角度系数K1之后,利用插值法来获得当前相应的风向角。
Figure BDA0002493233250000081
在获得当前的风向角之后,可基于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t以及压力值P1、P2和P3来确定外部来风的风速。
具体地,在确定当前风向角之后,可基于预先存储的总压系数K2与风向角的映射关系,来确定总压系数K2。例如,总压系数K2与风向角为如图6中示出的关系曲线,从而在获得当前风向角之后,利用插值法来获得相应的总压系数K2,然后通过下式(2)来计算总压力值P*(总压力值:气流某点上速度等熵滞止到零时所达到的压力值,又称滞止压力值)。
Figure BDA0002493233250000082
在确定了总压力值P*后,可利用风向角基于预先存储的速度系数K3与风向角之间的映射关系,获得速度系数K3。例如,速度系数K3与风向角为如图7中示出的关系曲线,从而在获得当前风向角之后,利用插值法来获得相应的速度系数K3,然后基于所计算的总压力值P*和速度系数K3通过下式(3)来计算静压力值P(静压力值:在静止气体中,由于不存在切向力,故这个表面力与所取面积的方向无关,该压力值称为静压力值)。
Figure BDA0002493233250000083
然后,可基于获得的静压力值P和总压力值P*以及计算得到的空气密度ρ,通过下(4)来计算外部来风的风速V。
Figure BDA0002493233250000084
其中,空气密度ρ可通过下式(5)来计算。
Figure BDA0002493233250000085
其中,T=t+273.15,R为空气的气体常数,287J/kg·K。
通过上式(1)-(5)以及图5至图7,可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需说明的是,图5至图7中示出的角度系数K1、总压系数K2和速度系数K3与风向角的关系曲线仅是示例性的,其可预先存储在主控制柜32内。例如,关系曲线可通过例如模拟仿真软件模拟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过程绘制或者可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实际测风过程中绘制,由此可基于上式(1)-(5)以及相应的关系曲线来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
在测量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的过程中,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可基于角度传感器40测量的导流罩10的旋转角度来确定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是否处于水平面,当确定其处于水平面时,基于此状态下的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来计算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
具体地,压力传感器20可以以预定的频率扫描并测量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压力传感器20将实时测量的压力值转化为电信号传输到轮毂控制柜31。轮毂控制柜31可基于从角度传感器40接收的导流罩10的旋转角度,判断当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将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发送至主控制柜32,主控制柜32可通过上式(1)-(5)以及图5至图7中的特性曲线来计算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并且基于获得的风速和风向角控制风力发电机组的变桨和偏航动作。
当然,也可在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处于非水平面时,基于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的压力值来计算外部来风的风向角和风速,其只需在上述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相应地做出修正(例如,增加修正系数)即可。
在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中,测风系统的第一测压孔11至第三测压孔13形成在导流罩10的圆弧状罩头上,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测风系统的测压孔还可形成在其他形状的导流罩上。
例如,在图8以及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导流罩10’的罩头的前端形成为平坦的表面,第一测压孔11’、第二测压孔12’和第三测压孔13’可形成在导流罩10’的罩头上。可选地,可仅第二测压孔12’形成在罩头的平坦的表面上,而第一测压孔11’和第三测压孔13’形成在罩头的平坦表面外周的其他部分上。
另外,与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一测压孔11’的连线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所成的角α’与压力传感器20和第三测压孔13’的连线与导流罩10的旋转轴线所成的角β’可以相等并且为锐角。优选地,α’和β’可以为45度角。
图8中示出的实施例的其他构造与图1中示出的实施例的构造大体相同,因此这里将省略其他构造的描述。此外,基于图8中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大体与基于图1中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相同,因此这里不再描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风系统,可实时准确测量外部来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因此风力发电机组能够基于所测量的风向角和风速而准确地执行偏航等动作。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风系统,结构简单,可批量化生产,一套测风系统可应用于外形相同的多个导流罩。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测风系统,可靠性高,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小。
虽然上面已经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形。但是应当理解,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看来,这些修改和变形仍将落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测风系统,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导流罩(10,10’),所述导流罩(10,10’)为中空回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系统包括:
多个测压孔,所述多个测压孔中的一个测压孔沿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轴线形成在所述导流罩(10,10’)的罩头上,所述多个测压孔中的其余测压孔以预定角间隔围绕所述一个测压孔形成在所述罩头上;
压力传感器(20),所述压力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旋转轴线上,用于测量外部来风对所述多个测压孔产生的压力值,以使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利用基于所述压力值来确定的所述外部来风的风向角进而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30),所述控制器(30)被配置为:
确定所述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
基于所确定的所述压力差值确定所述风向角,
其中,所述控制器(30)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压力差值: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20)接收所述压力差值,
或者,从所述压力传感器(20)接收所述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基于接收到的所述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获得所述压力差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压孔的数量3个。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压孔包括第一测压孔(11,11’)、第二测压孔(11,11’)和第三测压孔(11,11’),
其中,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与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关于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沿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轴线形成在所述罩头上,并且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的中心线、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0)包括多路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值包括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的压力值、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的压力值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压力值,所述压力差值包括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值为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的压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的连线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连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线呈锐角。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的连线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20)与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连线分别与所述旋转轴线呈45度角。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
其中,所述控制器(30)还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值和所述压力值来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系统还包括角度传感器(40),所述角度传感器(40)用于测量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角度,
所述控制器(30)还被配置为:当基于所述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确定所述压力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风系统还包括防水透气阀(50)和/或风向标(60),所述防水透气阀(50)分别设置在所述多个测压孔上,所述风向标(60)设置在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70)的顶部上。
12.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导流罩(10,1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测风系统。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10)的罩头形成为圆弧状,
或者,所述导流罩(10’)的罩头的顶端形成为平坦的表面,仅所述一个测压孔形成在所述平坦的表面上。
1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风系统进行测风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20)接收所述多个测压孔的压力值;
基于所述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
基于所确定的风向角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压力值确定外部来风的风向角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
基于所述压力差值确定角度系数;
基于所述角度系数来确定所述风向角。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测压孔包括第一测压孔(11,11’)、第二测压孔(11,11’)和第三测压孔(11,11’),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与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关于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轴线对称,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沿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轴线形成在所述罩头上,并且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的中心线、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的中心线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中心线处于同一平面上,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从角度传感器(40)接收所述导流罩(10,10’)的旋转角度,
其中,确定所述多个测压孔中的每两个测压孔之间的压力差值的步骤包括:当基于所述旋转角度确定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所述第二测压孔(12,12’)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所在的平面处于水平面时,确定所述压力值,并且基于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压力差值。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和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压力差值为零时,停止风力发电机组的偏航动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从所述压力传感器(20)接收所述第一测压孔(11,11’)至所述第三测压孔(13,13’)的压力值;
获取所述风力发电机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温度值;
基于所述温度值、所述压力差值和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温度值、所述压力差值和所述压力值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外部来风的风向角,确定总压系数和速度系数;
基于所述总压系数、所述压力值和所述压力差值,确定总压力值;
基于所述速度系数、所述压力差值和所述总压力值,确定静压力值;
基于所述静压力值、所述总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静压力值、所述总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静压力值和所述温度值,确定空气密度值;
基于所述静压力值、所述总压力值和所述空气密度值,确定所述外部来风的风速。
CN202010411012.9A 2020-05-15 2020-05-15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Pending CN11374055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012.9A CN113740559A (zh) 2020-05-15 2020-05-15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1012.9A CN113740559A (zh) 2020-05-15 2020-05-15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0559A true CN113740559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3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1012.9A Pending CN113740559A (zh) 2020-05-15 2020-05-15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055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971A (zh) * 2022-01-21 2022-02-2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水风速测量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062A (zh) * 2011-07-25 2012-04-11 天津空中代码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气液两相流的速度与气体含量的传感器
KR20130032530A (ko) * 2011-09-23 2013-04-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풍력 발전기의 풍향 풍속 측정장치
CN104155473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风速风向传感装置
CN104597273A (zh) * 2014-12-12 2015-05-0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速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05334346A (zh) * 2015-10-16 2016-02-17 东南大学 一种风速风向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6593764A (zh) * 2016-12-19 2017-04-2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测风系统、测风方法、偏航控制方法和主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11062A (zh) * 2011-07-25 2012-04-11 天津空中代码工程应用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气液两相流的速度与气体含量的传感器
KR20130032530A (ko) * 2011-09-23 2013-04-0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풍력 발전기의 풍향 풍속 측정장치
CN104155473A (zh) * 2014-08-12 2014-11-1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风速风向传感装置
CN104597273A (zh) * 2014-12-12 2015-05-06 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速度的测试方法和设备
CN105334346A (zh) * 2015-10-16 2016-02-17 东南大学 一种风速风向的测量系统及其测量方法
CN106593764A (zh) * 2016-12-19 2017-04-26 北京金风科创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测风系统、测风方法、偏航控制方法和主控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董惠: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第二版)》",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pages: 142 - 145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8971A (zh) * 2022-01-21 2022-02-25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一种防水风速测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63808B2 (en) Method,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nacelle wind speed correction
US8235662B2 (en) Wind turbine metrology system
JP4589633B2 (ja) 水平軸風車及び水平軸風車の制御方法
US836638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ind turbine thrust
EP2182205B1 (en) Wind turbine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a wind turbine with the wind direction
US95625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nd turbine noise reduction
EP2105746A2 (e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turbulence intensity of a horizontal axis wind turbine
US20100143128A1 (en) Wind turbine yaw bearing determination
CN111757982B (zh) 估算风力涡轮机处的自由流入流
US2016037705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energy capture efficiency from an energy capture device
EP3643914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wind turbines from extreme and fatigue loads
US2017029250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Calibrating a Load Sensor System of a Wind Turbine
JP6609462B2 (ja) 風力発電システム
CN113740559A (zh) 测风系统、风力发电机组及测风方法
EP3514373B1 (en) Twist correction factor f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map used in wind turbine control
EP226746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wind velocity
US20180320660A1 (en) Adjustment Factor for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Map
KR20160036214A (ko) 풍력발전기
CN108691727B (zh) 一种风力机导流罩
CN108035853B (zh) 确定风力发电机组的对风角度的方法及装置
US20220074390A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eterming the wind speed or the wind direction experienced by a wind turbine
CN112761898B (zh) 一种安装在风力发电机前部的前置风速管
EP3073241A1 (en) Analyzing the boundary layer of a rotor blade
CN107762739A (zh) 叶轮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和装置
Maeda et al. Unsteady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rotating blade of Mie university open air rotor research facil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after: Jinfe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0026 No. 107, Shanghai Road, Urumq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Applicant before: XINJIANG GOLDWIND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