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9201B -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 Google Patents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9201B
CN113739201B CN202111069194.7A CN202111069194A CN113739201B CN 113739201 B CN113739201 B CN 113739201B CN 202111069194 A CN202111069194 A CN 202111069194A CN 113739201 B CN113739201 B CN 113739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d
cap
central
nozzle passage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91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9201A (zh
Inventor
王子叶
李珊珊
刘江帆
张哲铭
吕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Heavy Gas Turb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91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9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9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9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9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9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3/00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 F23R3/02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using liquid or gaseous fuel characterised by the air-flow or gas-flow configuration
    • F23R3/26Controlling the air flo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RGENERATING COMBUSTION PRODUCTS OF HIGH PRESSURE OR HIGH VELOCITY, e.g. GAS-TURBINE COMBUSTION CHAMBERS
    • F23R2900/00Special features of,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inuous combustion chambers; Combustion processes therefor
    • F23R2900/03043Convection cooled combustion chamber walls with means for guiding the cooling air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REA)
  • Superstructure Of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所述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包括罩帽外筒、罩帽挡板、罩帽面板和导流件,罩帽外筒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冷却气入口,冷却气通过冷却气入口通入罩帽外筒内并沿从第一端到第二端的方向流动,罩帽挡板设于罩帽外筒内并与罩帽外筒的内壁连接,罩帽挡板具有多个贯穿罩帽挡板的引流孔,引流孔允许冷却气通过,罩帽面板连接在罩帽外筒的第二端,罩帽面板具有多个贯穿罩帽面板的发散冷却孔,导流件具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一端与引流孔连通,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罩帽面板。本发明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可以在减少发散冷却孔数量的同时,实现高效冷却。

Description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烧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气轮机燃烧系统采用多个燃烧室用来实现可靠且高效的燃气轮机运行。各燃烧室包括火焰筒,燃料喷射系统,以及引导燃烧后热燃烧气自火焰筒至透平的过渡件。压气机将空气压缩到设计的压力后,一部分用于燃气轮机冷却,一部分进入燃烧室,进入燃烧室的气体一部分对过渡段、火焰筒、罩帽进行冷却,另一部分进入燃料喷射系统与燃料混合并点燃。相关技术中为实现对罩帽的高效冷却,通常在罩帽面板上设置发散冷却孔,但是相关技术中的罩帽面板存在发散冷却孔若布置密度大,则存在冷却气消耗大的问题,若发散冷却孔布置密度小,则存在冷却效果差,冷却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所述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可以在减少发散冷却孔数量的同时,实现高效冷却。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包括:罩帽外筒,所述罩帽外筒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冷却气入口,冷却气通过所述冷却气入口通入所述罩帽外筒内并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流动;罩帽挡板,所述罩帽挡板设于所述罩帽外筒内并与所述罩帽外筒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冷却气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罩帽挡板所在的平面,所述罩帽挡板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帽挡板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允许所述冷却气通过;罩帽面板,所述罩帽面板连接在所述罩帽外筒的第二端,所述罩帽面板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帽面板的发散冷却孔;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连接在所述罩帽挡板上且位于所述罩帽挡板与所述罩帽面板之间,所述导流件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引流孔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罩帽面板并将通过所述引流孔的冷却气导流至所述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通过在所述罩帽外筒内设置罩帽挡板,且罩帽挡板上设置引流孔,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处设有发散冷却孔,可以利用引流孔对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进行第一次冷却,然后利用发散冷却孔实现冷却气的均匀分布,从而使罩帽面板的各区域冷却均匀,提高罩帽冷却效率,降低发散冷却孔数量,以减小冷却气消耗,另外通过设置导流件将通过引流孔的冷却气精准引流至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处,可以将冷却气集中输送,避免冷却气分散,进一步提高冷却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提高高温区域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件与多个所述引流孔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或导流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的截面边缘为花边形或锯齿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通道的截面积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帽挡板具有第一喷嘴通道,所述罩帽面板具有第二喷嘴通道,所述第一喷嘴通道与所述第二喷嘴通道相对,所述燃烧室的喷嘴穿设在所述第一喷嘴通道和所述第二喷嘴通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通道包括第一中心喷嘴通道和多个第一外围喷嘴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环绕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且多个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喷嘴通道包括所述第二中心喷嘴通道和多个第二外周喷嘴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外围喷嘴通道环绕在所述第二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且多个所述第二外围喷嘴通在所述第二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孔包括多个外围引流孔、多个中间引流孔和多个中心引流孔,所述中心引流孔、所述中间引流孔和所述外围引流孔在所述罩帽挡板的径向上沿远离所述罩帽挡板的中心位置依次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中心冷却孔环绕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并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外围引流孔,多个所述外围引流孔位于所述罩帽挡板的外周边缘处并在所述罩帽挡板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引流孔的直径为d,则满足5mm≤d≤20mm。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罩帽的罩帽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罩帽的罩帽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罩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罩帽1;
罩帽外筒10;罩帽面板20;发散冷却孔201;第二喷嘴通道202;第二中心喷嘴通道2021;第二外围喷嘴通道2022;
罩帽挡板30;引流孔301;中心引流孔3011;中间引流孔3012;外围引流孔3013;第一喷嘴通道302;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第一外围喷嘴通道3022;
导流件40;导流通道4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1包括罩帽外筒10、罩帽挡板30、罩帽面板20和导流件40。
具体地,如图3所示,罩帽外筒10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具有冷却气入口(未示出),冷却气通过冷却气入口通入罩帽外筒10内并沿从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流动(图3所示的气流方向),罩帽挡板30设于罩帽外筒10内并与罩帽外筒10的内壁连接,且冷却气的流动方向垂直于罩帽挡板30所在的平面,罩帽挡板30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罩帽挡板30的引流孔301,引流孔301允许冷却气通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罩帽面板20连接在罩帽外筒10的第二端,罩帽面板20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罩帽面板20的发散冷却孔201,发散冷却孔201位于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处。
换言之,通入罩帽外筒10内的冷却气可通过引流孔301垂直冲击罩帽面板20,具体地,冷却冲击孔可对应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设置,从而利用冲击冷却对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进行第一次冷却,在第一次冷却后,针对罩帽面板20上仍然存在高温区域处设置发散冷却孔201以进一步将冷却气均匀分布,对高温区域进一步冷却。
进一步地,导流件40连接在罩帽挡板30上且位于罩帽挡板30与罩帽面板20之间,导流件40具有导流通道401,导流通道401的一端与引流孔301连通,导流通道401的另一端朝向罩帽面板20并将通过引流孔301的冷却气导流至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由此,导流件40可以将通过冷却冲击孔的冷却气精准引流至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实现高温区域的高效冷却,即导流件40可将冷却气集中输送至所需区域,避免冷却气分散,提高高温区域的冷却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通过在所述罩帽外筒内设置罩帽挡板,且罩帽挡板上设置引流孔,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处设有发散冷却孔,可以利用引流孔对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进行第一次冷却,然后利用发散冷却孔实现冷却气的均匀分布,从而使罩帽面板的各区域冷却均匀,提高罩帽冷却效率,降低发散冷却孔数量,以减小冷却气消耗,另外通过设置导流件将通过引流孔的冷却气精准引流至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处,可以将冷却气集中输送,避免冷却气分散,进一步提高冷却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提高高温区域的冷却效率和冷却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流件40为多个,多个导流件40与多个引流孔301相对。
进一步地,导流件40为导流板或导流管。具体地,可根据冷却需求和罩帽1整体布局合理选择导流件40的类型。
进一步地,导流通道401的另一端的截面边缘为花边形或锯齿形,以增强气流的湍流强度,进一步增强冷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导流通道401的截面积沿从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即在冷却气的流动方向上,导流通道401逐渐收缩以用于增强气流速度,加强冲击冷却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罩帽挡板30具有第一喷嘴通道302,罩帽面板20具有第二喷嘴通道202,第一喷嘴通道302与第二喷嘴通道202相对。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喷嘴通道302和第二喷嘴通道202可以用于装配燃机的喷嘴。
具体地,如图2所示,第一喷嘴通道302包括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和多个第一外围喷嘴通道3022,多个第一外围喷嘴通道3022环绕在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的外周,且多个第一外围喷嘴通道3022在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如图1所示,第二喷嘴通道202包括第二中心喷嘴通道2021和多个第二外围喷嘴通道2022,多个第二外围喷嘴通道2022环绕在第二中心喷嘴通道2021的外周,且多个第二外围喷嘴通在第二中心喷嘴通道2021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引流孔301包括多个外围引流孔3013、多个中间引流孔3012和多个中心引流孔3011,中心引流孔3011、中间引流孔3012和外围引流孔3013在罩帽挡板30的径向上沿远离罩帽挡板30的中心位置依次间隔布置。由此,中心引流孔3011、中间引流孔3012和外围引流孔3013可针对罩帽面板20的高温区域进行高效的冲击冷却,提高冷却效果。
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中心冷却孔环绕在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的外周并在第一中心喷嘴通道3021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第一外围喷嘴通道3022之间具有一个第一外围引流孔3013,多个外围引流孔3013位于罩帽挡板30的外周边缘处并在罩帽挡板30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进一步地,引流孔301的直径为d,则满足5mm≤d≤20mm。例如,d可以为10mm、15mm或20mm。由此,合理设置d的数值既可以提高冲击冷却效果,又可以保证罩帽挡板30的结构强度。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包括:
罩帽外筒,所述罩帽外筒在其长度方向上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具有冷却气入口,冷却气通过所述冷却气入口通入所述罩帽外筒内并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流动;
罩帽挡板,所述罩帽挡板设于所述罩帽外筒内并与所述罩帽外筒的内壁连接,且所述冷却气的流动方向垂直于所述罩帽挡板所在的平面,所述罩帽挡板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帽挡板的引流孔,所述引流孔允许所述冷却气通过,所述罩帽挡板具有第一喷嘴通道,所述第一喷嘴通道包括第一中心喷嘴通道和多个第一外围喷嘴通道,多个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环绕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且多个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引流孔包括多个外围引流孔、多个中间引流孔和多个中心引流孔,所述中心引流孔、所述中间引流孔和所述外围引流孔在所述罩帽挡板的径向上沿远离所述罩帽挡板的中心位置依次间隔布置,多个所述中心引流孔环绕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并在所述第一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间隔布置,相邻所述第一外围喷嘴通道之间具有一个中间引流孔,多个所述外围引流孔位于所述罩帽挡板的外周边缘处并在所述罩帽挡板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罩帽面板,所述罩帽面板连接在所述罩帽外筒的第二端,所述罩帽面板具有多个沿其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罩帽面板的发散冷却孔;
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连接在所述罩帽挡板上且位于所述罩帽挡板与所述罩帽面板之间,所述导流件具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与引流孔连通,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罩帽面板并将通过所述引流孔的冷却气导流至所述罩帽面板的高温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多个,多个所述导流件与多个所述引流孔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为导流板或导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的截面边缘为花边形或锯齿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通道的截面积沿从所述第一端到所述第二端的方向逐渐减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帽面板具有第二喷嘴通道,所述第一喷嘴通道与所述第二喷嘴通道相对,燃烧室的喷嘴穿设在所述第一喷嘴通道和所述第二喷嘴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通道包括第二中心喷嘴通道和多个第二外围喷嘴通道,多个所述第二外围喷嘴通道环绕在所述第二中心喷嘴通道的外周,且多个所述第二外围喷嘴通道在所述第二中心喷嘴通道的周向上间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孔的直径为d,则满足5mm≤d≤20mm。
CN202111069194.7A 2021-09-13 2021-09-13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Active CN113739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194.7A CN113739201B (zh) 2021-09-13 2021-09-13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9194.7A CN113739201B (zh) 2021-09-13 2021-09-13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9201A CN113739201A (zh) 2021-12-03
CN113739201B true CN113739201B (zh) 2023-02-17

Family

ID=78738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9194.7A Active CN113739201B (zh) 2021-09-13 2021-09-13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9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049A (zh) * 2022-07-19 2022-10-18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燃烧室过渡段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7044A1 (en) * 1997-06-13 1998-12-17 Siemens Westinghouse Power Corporation Combustion turbine cooling panel
CN204513463U (zh) * 2015-02-15 2015-07-29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冲击导流冷却管的燃烧室罩帽
CN204717743U (zh) * 2015-03-31 2015-10-21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低热值燃料气燃气轮机燃烧室
CN205807486U (zh) * 2016-06-21 2016-12-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火焰筒用进气漏斗安装结构
CN113091092A (zh) * 2021-05-13 2021-07-09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烧室层板及燃烧室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8057044A1 (en) * 1997-06-13 1998-12-17 Siemens Westinghouse Power Corporation Combustion turbine cooling panel
CN204513463U (zh) * 2015-02-15 2015-07-29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冲击导流冷却管的燃烧室罩帽
CN204717743U (zh) * 2015-03-31 2015-10-21 北京华清燃气轮机与煤气化联合循环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低热值燃料气燃气轮机燃烧室
CN205807486U (zh) * 2016-06-21 2016-12-14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一种燃气轮机火焰筒用进气漏斗安装结构
CN113091092A (zh) * 2021-05-13 2021-07-09 中国联合重型燃气轮机技术有限公司 燃烧室层板及燃烧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9201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66764B2 (en) Flow sleeve impingement cooling using a plenum ring
US6155056A (en) Cooling louver for annular gas turbine engine combustion chamber
CN103032895B (zh) 用于冷却多管燃料喷嘴的系统
US7007478B2 (en) Multi-venturi tube fuel injector for a gas turbine combustor
US8276391B2 (en) Combustor liner cooling at transition duct interface and related method
US7413053B2 (en) Acoustic resonator with impingement cooling tubes
US8516822B2 (en) Angled vanes in combustor flow sleeve
US8528839B2 (en) Combustor nozz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combustor nozzle
US7574865B2 (en) Combustor flow sleeve with optimized cooling and airflow distribution
US9383098B2 (en) Radial flow fuel nozzle for a combustor of a gas turbine
US20100037620A1 (en) Impingement and effusion cooled combustor component
CN101514658A (zh) 紊流的后端衬里组件及冷却方法
US20090255268A1 (en) Divergent cooling thimbles for combustor liners and related method
JP2011163752A (ja) 燃焼器のヘッド端部に高圧空気を供給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484077B (zh) 一种火焰筒头部的高效冷却结构
CA2937405C (en) Cooling passages in a turbine component
CN102251857B (zh) 用于冷却涡轮机燃烧器过渡件的系统
CN113739201B (zh) 具有引流装置的罩帽
US9890954B2 (en) Combustor cap assembly
US20160054002A1 (en) Combustor cap assembly
US11365883B2 (en) Turbine engine combustion chamber bottom
CN111380077A (zh) 燃气轮机的燃烧器
CN113669760B (zh) 罩帽
CN112082174B (zh) 燃油喷嘴、燃烧室、燃气轮机以及防止燃油喷嘴内燃油结焦的方法
CN107702147B (zh) 燃气轮机的燃料喷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