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0779A -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0779A
CN113730779A CN202111302905.0A CN202111302905A CN113730779A CN 113730779 A CN113730779 A CN 113730779A CN 202111302905 A CN202111302905 A CN 202111302905A CN 113730779 A CN113730779 A CN 1137307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cine
feeding
medicine feeding
container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290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0779B (zh
Inventor
刘静怡
陈柱佗
郑建
陈毛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sofid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sofid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sofid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sofide Shanghai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290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07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07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07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07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07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1/00Devices for introducing or retaining media, e.g. remedies, in cavitie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03Nasal or oral feeding-tubes, e.g. tube entering body through nose or mou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J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OR PHARMACEUTICAL PURPOSES; DEVICE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RINGING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INTO PARTICULAR PHYSICAL OR ADMINISTERING FORMS; DEVICES FOR ADMINISTERING FOOD OR MEDICINES ORALLY; BABY COMFORTERS; DEVICES FOR RECEIVING SPITTLE
    • A61J15/00Feeding-tubes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61J15/0026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feeding-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1/00Sprayers or atomis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rapeutic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06Head
    • A61M2210/0618Nos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包括:供药泵、进药针顶出机构、药物容器套装机构、饲药管和饲药管进给机构;供药泵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进药针顶出机构,进药针顶出机构具有顶针输出端,顶针输出端位于药物容器套装机构的一侧;药物容器套装机构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药物容器,能够将药物容器推送至进药针顶出机构的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饲药管的一端连接供药泵的输出端,另一端的端部密封且侧壁设置有喷孔;饲药管进给机构连接在饲药管上,能够对饲药管进行弯曲、送进和退回。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雾化给药以及间歇性持续给药,适用于生物医药等药物的给药。

Description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尤其是一种上鼻道定靶式喷射药物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治疗脑部疾病传统的用药方式主要为口服和注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口服药物的效果并不好,主要原因有:一是老年、幼儿及一些特殊疾病状态的患者存在吞咽困难,或存在明显的口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吸收障碍。二是治疗脑部疾病需要很高的脑组织药物浓度,而由于肝脏首过效应及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口服给药在脑组织中不易达到高浓度。三是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给予紧急治疗,而传统的口服方式药物到达脑组织时间较长,起效较慢。四是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较差时。在上述这些情况下,目前的解决方法通常是采取注射给药。而注射给药属于有创式给药,如药物制剂中存在风险因素,如不溶性微粒、热源、微生物等,会对患者造成较高的临床风险。且长期注射给药,患者的顺应性较差,容易对患者造成心理创伤。
此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口服或注射药物意味着药物在通过血液到达大脑之前必须先通过身体。为了确保足够的口服或注射药物到达大脑,患者服用的药物必须远远超过大脑最终接受的剂量,这有时会导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长期体重增加、糖尿病、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和器官损伤。
鼻腔给药在上述情况下有着天然的临床优势。首先,这是一种无创的给药方式,患者在应用时引入的临床风险较低,药物通过鼻腔黏膜吸收入血或入脑,鼻腔内环境及鼻腔黏膜存在天然的免疫屏障,可阻止病原微生物或不溶性微粒进入人体;其次,存在吞咽困难或不适合注射给药的患者,使用鼻腔给药的形式可以弥补目前传统临床给药方法的缺点,给患者带来更多的便利性和舒适性。且采用本发明进行鼻腔给药,可以提高药物的脑靶向性,使药物快速到达作用部位,降低药物在外周循环中的浓度,降低外周副作用。采用本发明进行鼻腔给药带来的给药效率飞跃意味着像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和其他疾病的患者可以明显感受到他们使用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减少多达四分之三,这将使他们免受相应的副作用,同时也大大减少了所需治疗的频率。这种新方法以喷雾剂的方式将药物直接通过鼻子输送到大脑,为患者提供了更方便的使用方式,以及更可靠、有效的治疗。
本发明可适用的适应症领域包括帕金森病、精神分裂、抑郁症、阿尔兹海默症、中枢神经镇痛、肿瘤脑转移、脑血管意外等。
帕金森病患者通常采用口服多巴类药物进行治疗,但该病患者在晚期会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让口服药物变得难以实现。注射给药作为有创给药形式,会引入更高的临床风险,且用药不便。而采用本发明进行鼻腔给药,解决了注射给药的便利性问题,且提高药物的脑靶向性,降低了外周副作用。
抑郁症患者的治疗目前在临床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药物起效较慢,通常抑郁症患者在服药几周或几个月后才有较明显的症状改善,且持续治疗时间至少需要6个月以上。传统的给药方式无法解决药物起效缓慢的问题,且长时间、多频次的用药,如果以注射方式给药,患者的顺应性极低。本发明提供的高效脑靶向性,可将药物快速递送入脑,且无注射给药的顺应性问题,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给药方式起效慢和顺应性差的问题。
肿瘤脑转移一直是临床上未得到解决的难题,因为化疗药物入脑量有限,所以肿瘤脑转移患者目前只能采用脑部放疗、手术切除或全身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纵使如此,肿瘤脑转移患者的生存几率还是极低,且大大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本发明可将化疗药物靶向递送至脑内,解决临床上化疗药物入脑量小的问题,增加药物入脑浓度,减小外周副作用,为肿瘤脑转移的治疗带来突破性进展。
中枢神经镇痛药物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药物,但一些传统药物无法取得理想镇痛效果的情况下,要求患者采用鞘内注射的方式给药,这种给药方式会引入极大的临床风险,也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采用本发明进行鼻脑给药,可以将药物靶向输送至脑部,让中枢神经镇痛药物直接在脑部起效,避免的鞘内注射的方式,可以为需要中枢神经系统镇痛的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成为临床给药的重要补充。
此前,Mishra教授和他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合作者曾发明了一种水溶性的药物,这种药物也被用于当前的研究中。他们创造的新形式相较于传统给药方式更容易操作,但他们仍然缺乏一个有效的工具来将其送入大脑。而且还存在一个问题,通过鼻子输送的药物通常会很快从体内清除,需要经常重新给药。
专利文献CN102247642B公开了一种携带式鼻腔持续给药装置,通过导管将储液药囊中的药液引流至给药释放架中,在由一设置于给药释放架上的给药小体将药液缓慢释放。这种装置过于简单,无法实现雾化给药以及间歇性持续给药,因此无法适用于抗精神病等药物的给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包括: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饲药管2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
所述供药泵8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具有能够轴向移动的顶针输出端,所述顶针输出端位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的一侧;
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药物容器,能够将所述药物容器推送至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的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饲药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供药泵8的输出端,另一端的端部密封且侧壁设置有喷孔;
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连接在所述饲药管2上,能够对所述饲药管2进行弯曲、送进和退回;饲药管进给机构的位置可上下调节;
其中,所述顶针输出端在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插入所述药物容器内获取药物,以及将所述药物容器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中顶出。
优选地,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包括:仓体51、滑块52和第一弹性件53;
所述滑块52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53弹性连接在所述仓体51内壁的一侧,所述滑块52的另一侧与所述仓体51内壁构成药物容器的容置空间;
所述仓体51对应于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顶针孔,供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进出,所述顶针孔相对侧的所述仓体51上开设有药物容器孔,供所述药物容器被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顶出;
所述第一弹性件53将药物容器顶向所述另一侧的方向,以便所述药物容器被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依次从所述药物容器孔向外顶出。
优选地,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包括:进药针顶杆71、进药针72、进药针电机、传动机构和多个第一滚子73;
所述进药针顶杆71套设在所述进药针72外部,所述进药针72的头部露出所述进药针顶杆71,所述进药针顶杆71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滚子73之间;
所述进药针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第一滚子73,从而驱动所述进药针顶杆71和所述进药针72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药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54、容器托55以及容器塞56;
所述容器塞56滑动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54内,与所述容器本体54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容器托55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54的底部外侧。
优选地,所述饲药管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供药泵8的输出端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饲药管2,每个所述饲药管2对应一个鼻腔。
优选地,饲药管进给机构3包括:饲药管支架31、饲药管电机和多个第二滚子32;
所述饲药管2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饲药管支架31上,能够通过所述饲药管支架31弯曲和固定所述饲药管2;所述饲药管2的另一部分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之间,所述饲药管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驱动所述饲药管2轴向移动。
优选地,还包括:可穿戴支架1;
所述供药泵8、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安装在所述可穿戴支架1上。
优选地,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通过连接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可穿戴支架1上;
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顶珠结构,所述顶珠结构包括:中空壳体41、圆珠42和第二弹性件43;
所述中空壳体41的一侧开口,所述圆珠4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设置于所述中空壳体41内,所述第二弹性件43将所述圆珠42部分顶出所述开口。
优选地,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9、电源6,所述数据处理模块9和所述电源6分别与所述供药泵8、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1:将内窥镜管路插入饲药管进给机构3,调整饲药管进给机构3的上下档位位置,并使内窥镜管路进入鼻腔至嗅区,记录进入深度后退出内窥镜管路;
步骤2:将内窥镜管路从鼻腔中退回,将饲药管插入饲药管进给机构;
步骤3:根据记录的深度,通过饲药管进给机构3将饲药管2伸入鼻腔至所述深度;
步骤4:控制供药泵8和进药针顶出机构7工作,进行药物喷射;
步骤5:药物吸尽后,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使饲药管中的药液清空,进药针顶出机构7继续工作,将用尽的药物容器从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顶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通过本发明能够实现雾化给药以及间歇性持续给药。
2、通过饲药管进给机构可以有效调整饲药管的姿态,使药物准确进入鼻腔中预定的位置。
3、通过进药针顶出机构和药物容器套装机构的配合,实现了药物容器的更换,适用于长时间使用。
4、尽量多的可替换零件,以尽量减少装置中的残液,从而保证药物的纯洁性, 防止不同药物之间互相污染。
5、通过无线操作,或者有线操作,使用者可自行操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药物容器套装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进药针顶出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分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饲药管进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饲药管进给机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供药泵与进药针顶出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结构框图;
图1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12为手持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和图14为穿戴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6、图17为手持部分和穿戴部分的电性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18、图19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包括: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饲药管2、饲药管进给机构3、可穿戴支架1、数据处理模块9和电源6。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安装在可穿戴支架1上,可穿戴支架1可穿戴在使用者的头部、肩部等部位。数据处理模块9、电源6,数据处理模块9和电源6分别与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电连接。
供药泵8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进药针顶出机构7,进药针顶出机构7具有顶针输出端,顶针输出端位于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的一侧。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药物容器,能够将药物容器推送至进药针顶出机构7的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饲药管2的一端连接供药泵8的输出端,另一端的端部密封且侧壁设置有喷孔,从而使侧面喷出的药液形成喷雾。饲药管进给机构3连接在饲药管2上,能够对饲药管2进行弯曲、送进和退回。
如图2所示,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包括:仓体51、滑块52和第一弹性件53。滑块52的一侧通过第一弹性件53弹性连接在仓体51内壁的一侧,滑块52的另一侧与仓体51内壁构成药物容器的容置空间。第一弹性件53可以采用弹簧。仓体51对应于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顶针孔,供进药针顶出机构7进出,顶针孔相对侧的仓体51上开设有药物容器孔,供药物容器被进药针顶出机构7顶出。第一弹性件53将药物容器顶向另一侧的方向,以便使用完的药物容器被进药针顶出机构7依次从药物容器孔向上经由药物容器孔顶出。喷雾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比如采用雾化泵或者采用供药泵将药物压缩入管径差异引起压力差的饲药管,从而实现药物的雾化输出,出于成本考虑,可以采用内径小的饲药管,但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进药针顶出机构7包括:进药针顶杆71、进药针72、进药针电机、传动机构和多个第一滚子73。进药针顶杆71套设在进药针72外部,进药针72的头部露出进药针顶杆71,进药针顶杆71设置于多个第一滚子73之间。进药针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多个第一滚子73,从而驱动进药针顶杆71和进药针72轴向移动。药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54、容器托55以及容器塞56。容器塞56滑动连接在容器本体54内,与容器本体54的内壁过盈配合,容器托55连接在容器本体54的底部外侧。
进药针顶杆71、进药针72首先向上移动,穿过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的顶针孔,使进药针顶杆71插入容器塞56并继续向上移动,此时,容器本体54内的药物由于压力作用,即可通过进药针顶杆71进入供药泵8。由于容器托55与药物容器孔之间的摩擦力,药物容器不会直接从药物容器孔被顶出,直至容器本体54内的药物用完,此时进药针顶杆71即到达了容器本体54的底部(图中为顶部),直接带动药物容器向上克服摩擦力将用完的容器本体54顶出。然后收回进药针顶出机构7,此时第二个药物容器就会在第一弹性件53的弹力作用下进入被弹出的药物容器的初始位置,等待进药针顶出机构7插入。
在本发明中,饲药管2的数量为两个,如图4所示,供药泵8的输出端通过分流管12分别连接两个饲药管2,每个饲药管2对应一个鼻腔。分流管12的每个分支上分别设置有一个罗伯特夹121,用以控制支流的开闭,以及辅助控制流速。分流管和饲药管为连接状态,且分流管和饲药管为可卸载,便于更换。
如图5所示,饲药管进给机构3包括:饲药管支架31、饲药管电机和多个第二滚子32。饲药管2的一部分固定在饲药管支架31上,能够通过饲药管支架31弯曲和固定饲药管2;饲药管2的另一部分设置于多个第二滚子32之间,饲药管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多个第二滚子32,通过多个第二滚子32驱动饲药管2轴向移动。
饲药管进给机构3可以在上下档位移动,挡位的控制由多对顶珠结构来实现。
如图7所示,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通过连接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可穿戴支架1上。连接装置4包括顶珠结构,顶珠结构包括:中空壳体41、圆珠42和第二弹性件43。中空壳体41的一侧开口,圆珠42和第二弹性件43设置于中空壳体41内,第二弹性件43将圆珠42部分顶出开口。
如图6所示,被连接装置4夹紧的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上设置有与圆珠42相对应的球面凹坑,从而在固定的同时可以实现位置可移动,每次移动的距离即相邻两个圆珠42的距离。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可包括显示屏11,显示屏11通过数据线与数据处理模块9电连接,数据线可以是type-c数据线等,用于给使用者显示设备状态。
数据处理模块主要用于各模块的数据收集,处理,通讯等,还集成有无线通讯模块和有线通讯接口,无线通讯模块为蓝牙通讯,有线通讯接口为Type-C接口。数据处理模块9可以通过显示屏11控制,可以通过其自身的按钮10控制,也可以通过无线连接智能终端的方式通过智能终端控制。
如图9所示,供药泵8与进药针顶出机构7之间的管路,以及分流管均采用柔性管路,并采用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以便于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分流管以及供药泵8与进药针顶出机构7之间管路的拆卸、更换。
如图10所示,本发明的使用方法如下:
1. 打开开关,设备开机自检,将各装置的参数输出到显示屏上。
2. 将带有内窥镜功能的管路,插入到饲药管进给机构上。调整饲药管进给机构的上下档位,使之和鼻孔高度相匹配,开启开关,内窥镜管路进入鼻腔,到达嗅区后,停止进给管路,并将管路的进给深度记录下来。将内窥镜管路退回,使之从饲药管进给机构中完全退出来。
3. 将药瓶套装固定在托架上,将药瓶进药针放置到药瓶顶出机构的入口处,另一端接到供药泵上。
4. 将两根饲药管,插入到饲药管进给机构上,另一端接到供药泵上。
5. 在手机应用程序上,或者有线连接的手柄上,输入饲药管的进给深度。
6. 开启进给功能,使饲药管进给到指定深度。
7. 开启送药功能,供药泵开始启动,药液从进药针处吸取,通过供药泵,饲药管等恒速的送至鼻部嗅区。在药瓶中的药液用完后,供药泵仍然工作一段时间,以保证管路内残留的药液也输送到嗅区内。
8. 供药结束后,手机应用程序或有线手柄,提示清洗系统,此时,将药瓶套装更换为清洗套装。
9. 开启清洗功能,此时供药泵启动,清洗液从进药针处吸取,通过供药泵,饲药管到达开孔处。
10.清洗结束后,在显示屏上点击“关机”,恒流泵,数据处理模块,电源,依次断电。将清洗套装,进药针,饲药管全部拆下。
11.当操作过程中,如果有流速过大,导致鼻腔不舒适,可使用紧急停止按键,进行紧急停止操作,重新调整和检查设置参数,再进行喷药操作。
实施例1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对部件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将整体分为手持部分和穿戴部分。
如图12所示,手持部分包括进药针顶出机构7、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电源6,如图13、14所示为穿戴部分,通过相应的穿戴结构穿戴在头部,如此可以极大的减少穿戴在头部部分的重量。
如图15所示,手持部分和穿戴部分通过管路连接。不仅如此,由于电源6位于手持部分,穿戴部分所需的电能需要通过线路与手持部分连接,如图16、17所示,本实施例中使用Type-C结构连接两者,从而实现供电以及信号传输。
实施例2
如图18、19所示,本实施例是将实施例1中的手持部分和穿戴部分集成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穿戴部分,虽然牺牲了一定的穿戴舒适性,但是这种一体式的结构不会出现手持部分和穿戴部分意外脱离的风险,更有安全性。且装置集成度高,管路实现最短化,使管路中的残液最少。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Claims (10)

1.一种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药泵(8)、进药针顶出机构(7)、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饲药管(2)和饲药管进给机构(3);
所述供药泵(8)的输入端通过管路连接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具有能够轴向移动的顶针输出端,所述顶针输出端位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的一侧;
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内安装有一个或多个药物容器,能够将所述药物容器推送至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的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
所述饲药管(2)的一端连接所述供药泵(8)的输出端,另一端的端部密封且侧壁设置有喷孔;
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连接在所述饲药管(2)上,能够对所述饲药管(2)进行弯曲、送进和退回;饲药管进给机构的位置可上下调节;
其中,所述顶针输出端在轴向移动过程中,能够插入所述药物容器内获取药物,以及将所述药物容器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中顶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包括:仓体(51)、滑块(52)和第一弹性件(53);
所述滑块(52)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53)弹性连接在所述仓体(51)内壁的一侧,所述滑块(52)的另一侧与所述仓体(51)内壁构成药物容器的容置空间;
所述仓体(51)对应于顶针输出端所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顶针孔,供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进出,所述顶针孔相对侧的所述仓体(51)上开设有药物容器孔,供所述药物容器被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顶出;
所述第一弹性件(53)将药物容器顶向所述另一侧的方向,以便所述药物容器被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依次从所述药物容器孔向外顶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包括:进药针顶杆(71)、进药针(72)、进药针电机、传动机构和多个第一滚子(73);
所述进药针顶杆(71)套设在所述进药针(72)外部,所述进药针(72)的头部露出所述进药针顶杆(71),所述进药针顶杆(71)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滚子(73)之间;
所述进药针电机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多个第一滚子(73),从而驱动所述进药针顶杆(71)和所述进药针(72)轴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容器包括:容器本体(54)、容器托(55)以及容器塞(56);
所述容器塞(56)滑动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54)内,与所述容器本体(54)的内壁过盈配合,所述容器托(55)连接在所述容器本体(54)的底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饲药管(2)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供药泵(8)的输出端通过分流管分别连接两个所述饲药管(2),每个所述饲药管(2)对应一个鼻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饲药管进给机构(3)包括:饲药管支架(31)、饲药管电机和多个第二滚子(32);
所述饲药管(2)的一部分固定在所述饲药管支架(31)上,能够通过所述饲药管支架(31)弯曲和固定所述饲药管(2);所述饲药管(2)的另一部分设置于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之间,所述饲药管电机通过传动机构驱动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通过多个所述第二滚子(32)驱动所述饲药管(2)轴向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穿戴支架(1);
所述供药泵(8)、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安装在所述可穿戴支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通过连接装置(4)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可穿戴支架(1)上;
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顶珠结构,所述顶珠结构包括:中空壳体(41)、圆珠(42)和第二弹性件(43);
所述中空壳体(41)的一侧开口,所述圆珠(42)和所述第二弹性件(43)设置于所述中空壳体(41)内,所述第二弹性件(43)将所述圆珠(42)部分顶出所述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数据处理模块(9)、电源(6),所述数据处理模块(9)和所述电源(6)分别与所述供药泵(8)、所述进药针顶出机构(7)和所述饲药管进给机构(3)电连接。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将内窥镜管路插入饲药管进给机构(3),调整饲药管进给机构(3)的上下档位位置,并使内窥镜管路进入鼻腔至嗅区,记录进入深度后退出内窥镜管路;
步骤2:将内窥镜管路从鼻腔中退回,将饲药管插入饲药管进给机构;
步骤3:根据记录的深度,通过饲药管进给机构(3)将饲药管(2)伸入鼻腔至所述深度;
步骤4:控制供药泵(8)和进药针顶出机构(7)工作,进行药物喷射;
步骤5:药物吸尽后,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使饲药管中的药液清空,进药针顶出机构(7)继续工作,将用尽的药物容器从药物容器套装机构(5)顶出。
CN202111302905.0A 2021-11-05 2021-11-05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Active CN1137307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905.0A CN11373077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2905.0A CN11373077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0779A true CN113730779A (zh) 2021-12-03
CN113730779B CN113730779B (zh) 2022-02-08

Family

ID=7872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2905.0A Active CN113730779B (zh) 2021-11-05 2021-11-05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0779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3208A (ja) * 1996-03-21 1997-09-30 Unisia Jecs Corp 鼻腔用投薬器
JP2001321331A (ja) * 2000-05-16 2001-11-20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送水装置
CN105771030A (zh) * 2016-05-18 2016-07-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输液器
CN206007705U (zh) * 2016-06-29 2017-03-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输液换瓶装置
CN206228682U (zh) * 2016-07-27 2017-06-09 杭州国辰迈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更换吊瓶的输液装置
CN108404262A (zh) * 2018-02-24 2018-08-17 天津普洛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残疾人用医疗注射装置
US20180264220A1 (en) * 2015-08-21 2018-09-20 Stc.Unm Seal Between Bag Valve Mask and Face, with Nasal Cannula
CN108553710A (zh) * 2018-06-27 2018-09-21 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插拔针和换瓶装置
CN111420162A (zh) * 2020-04-28 2020-07-17 李斌 用于住院部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的壁挂式自动输液装置
CN11163222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缙云都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调压及更换药瓶功能的点滴架
CN112190789A (zh) * 2020-10-28 2021-01-08 福州市连江县邦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注射装置
CN112472979A (zh) * 2020-12-02 2021-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婴幼儿微量给药设备
CN213252352U (zh) * 2020-09-11 2021-05-25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麻醉科用喉部麻醉喷雾器
CN113018657A (zh) * 2021-03-05 2021-06-25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粉末分配供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58144A (zh) * 2021-05-13 2021-07-02 黄海兵 鼻腔循环给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3208A (ja) * 1996-03-21 1997-09-30 Unisia Jecs Corp 鼻腔用投薬器
JP2001321331A (ja) * 2000-05-16 2001-11-20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送水装置
US20180264220A1 (en) * 2015-08-21 2018-09-20 Stc.Unm Seal Between Bag Valve Mask and Face, with Nasal Cannula
CN105771030A (zh) * 2016-05-18 2016-07-2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自动输液器
CN206007705U (zh) * 2016-06-29 2017-03-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输液换瓶装置
CN206228682U (zh) * 2016-07-27 2017-06-09 杭州国辰迈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更换吊瓶的输液装置
CN108404262A (zh) * 2018-02-24 2018-08-17 天津普洛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残疾人用医疗注射装置
CN108553710A (zh) * 2018-06-27 2018-09-21 烟台凯博机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自动插拔针和换瓶装置
CN111420162A (zh) * 2020-04-28 2020-07-17 李斌 用于住院部病房或重症监护室的壁挂式自动输液装置
CN111632225A (zh) * 2020-06-09 2020-09-08 缙云都画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自动调压及更换药瓶功能的点滴架
CN213252352U (zh) * 2020-09-11 2021-05-25 重庆市中医院 一种麻醉科用喉部麻醉喷雾器
CN112190789A (zh) * 2020-10-28 2021-01-08 福州市连江县邦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更换输液瓶的静脉注射装置
CN112472979A (zh) * 2020-12-02 2021-03-12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婴幼儿微量给药设备
CN113018657A (zh) * 2021-03-05 2021-06-25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一种粉末分配供给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058144A (zh) * 2021-05-13 2021-07-02 黄海兵 鼻腔循环给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0779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23921A (zh) 一种多功能鼻饲管及鼻饲系统
CN2778312Y (zh) 食道癌局部综合治疗管
CN109481810A (zh) 一种连续控释给药型气管导管
CN113730779B (zh) 将药物喷射至鼻腔的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543172A (zh) 一种呼吸道定位喷雾给药装置
CN107929925A (zh) 一种呼吸内科专用上药装置及上药方法
CN110038209B (zh) 一种用于神经外科三叉神经经皮治疗的球囊扩张装置
CN201283161Y (zh) 一次性鼻腔给药棉签
CN2803416Y (zh) 局部雾化给药喷嘴
CN217697546U (zh) 经鼻递释药液装置
CN101979109B (zh) 双鼻腔持续经鼻给药装置
CN219462278U (zh) 一种直肠管给药装置
CN215961748U (zh) 一种呼吸科用可深入给药装置
CN203677673U (zh) 一种新型呼吸道给药器
CN216571056U (zh) 一种与压力输液器适配的输液袋
CN211797036U (zh) 一种啮齿类动物用灌胃器
CN219050062U (zh) 一种鼻腔黏膜用药助推管
CN214073504U (zh) 一种肿瘤患者治疗给药装置
CN202761895U (zh) 膀胱、前列腺清洗给药管
CN219090788U (zh) 简易成人外耳道深部及鼓膜表面给药装置
CN210992457U (zh) 重症医学用多功能治疗工具
CN212327160U (zh) 一种无痛引流管
CN201061669Y (zh) 食道癌局部化疗器
CN220917922U (zh) 一种消化道给药装置
US11679243B2 (en) Non-digestible, controlled release system for soluble drug deliver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