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9644A -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9644A
CN113729644A CN202111040624.2A CN202111040624A CN113729644A CN 113729644 A CN113729644 A CN 113729644A CN 202111040624 A CN202111040624 A CN 202111040624A CN 113729644 A CN113729644 A CN 113729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y
temperature sensing
area
det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06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伟
汪宏
李永春
周心怡
谢炜基
洪纪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406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9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9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9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1Measuring temperature of body parts ; Diagnostic temperature sensing, e.g. for malignant or inflamed tissu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21Determining level or depth of anaesthesia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皮肤表面温度;S3:待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S4:根据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若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若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解决了目前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场分布不便于手术操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检测的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医学应用中,已经发展了一系列麻醉检测技术,通过检测人体血压、脑电、心率等生理指标来判断麻醉的效果及深度。如2014-03-19公开的一种麻醉深度监测装置,公开号为CN103637798A,通过采集脑电信号实现麻醉深度监测。但对于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检测还缺乏有效的手段,目前主要还是通过病人反馈某个具体部位是否有痛感来判断麻醉的范围和效果,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同时也会让病人产生不适。
人体皮肤表面的热图像与人体内部病理生理学之间有着精确的关联。从微观结构来看,人体内部每一种细胞活动,例如分裂、酶反应或新陈代谢等,都伴随着细胞内部温度的变化。获取人体皮肤表面的热图像对人体病理生理学的研究具有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表明,神经阻滞的区域由于细胞活性降低,该区域的温度也会相应降低,因此可以将区域阻滞相应部位皮肤表面是否发生温度变化作为局部麻醉药物是否生效的判断依据。
目前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来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场分布,但这种设备昂贵,分辨率一般也不够高;另一方面,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场分布,需要使皮肤裸露在设备前,不便于手术操作,同时,皮肤表面温度也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目前使用红外热像仪来测量人体皮肤表面温场分布不便于手术操作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3:待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S4: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
上述方案中,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通过实时监测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之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来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实现了对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有效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无创伤,且可持续监控药物作用范围,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的优点。
优选的,将被待施行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所覆盖,且远离手术部位的区域作为待测区域。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优选的,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采用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并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封装。
优选的,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为2×10、10×10、10×40或40×4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优选的,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温度传感阵列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得到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优选的,通过以下步骤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2.1:由贴敷于待测区域的温度传感阵列实时监测得到模拟信号;
S2.2: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S2.3:根据数字信号与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温度值,以此作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优选的,在步骤S2.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出待测区域中各处的温度值差异,从而显示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优选的,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后第0、1、3、5和10min时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得到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
优选的,在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判断区域神经阻滞作用的范围。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人体温度的装置,用于实现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阵列、数模交换器、数字源表、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阵列,用于检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并输出模拟信号;
所述数模交换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阵列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源表,用于为电路提供电压并测量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温度值,并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出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通过实时监测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之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来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实现了对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有效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无创伤,且可持续监控药物作用范围,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施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10×1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将柔性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新西兰兔脊柱部位的皮肤表面的应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3:待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S4: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通过实时监测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之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来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实现了对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有效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对人体无创伤,且可持续监控药物作用范围,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的优点。
实施例2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更具体地,将被待施行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所覆盖,且远离手术部位的区域作为待测区域。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待测区域理论上可被待施行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覆盖,且尽可能远离手术部位,以防止影响手术进行。
更具体地,所述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更具体地,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采用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并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封装。
更具体地,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为2×10、10×10、10×40或40×4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的需求不同,采用不同的温度传感阵列结构。例如,若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比较窄小,则优先采用2×10或10×10结构的温度传感阵列;若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比较宽大,则优先采用10×40或40×40结构的温度传感阵列。图2为10×1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更具体地,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温度传感阵列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得到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胶黏或捆绑的方式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
更具体地,通过以下步骤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2.1:由贴敷于待测区域的温度传感阵列实时监测得到模拟信号;
S2.2: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S2.3:根据数字信号与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温度值,以此作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更具体地,在步骤S2.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出待测区域中各处的温度值差异,从而显示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将不同颜色与不同的温度值匹配从而更好地呈现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温度值的划分最小可精确到0.1℃。
S3:待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所使用的局麻药为利多卡因或罗哌卡因。
更具体地,在步骤S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监测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后第0、1、3、5和10min时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得到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
S4: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
更具体地,在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判断区域神经阻滞作用的范围。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待测区域中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的各处判定为神经阻滞未生效,将待测区域中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的各处判定为神经阻滞已生效,从而得到区域神经阻滞作用的范围。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人体温度的装置,用于实现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包括温度传感阵列、数模交换器、数字源表、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阵列,用于检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并输出模拟信号;
所述数模交换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阵列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源表,用于为电路提供电压并测量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温度值,并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出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温度传感阵列的电极接头连接一个数模交换器,由数模交换器将温度传感阵列监测到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数模交换器与一个数字源表连接,通过数字源表为电路提供电压并测量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将数字源表与一个处理器信号连接,通过USB接口将处理器和数模交换器连接,并将处理器分别与一个存储器和一个显示器连接,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通过处理器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温度值,然后通过显示器显示出来。
实施例4
在本实施中对新西兰兔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并采用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对新西兰兔进行检测。本实施例将10×1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新西兰兔脊柱部位的皮肤表面,如图4所示,待温度显示稳定后,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利多卡因。
实验结果表明,在新西兰兔上施行区域神经阻滞并注射局部麻醉药物前,柔性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监测到的温度基本一致,表明新西兰兔体表温度分布一致且稳定;而注射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后,通过柔性温度传感器阵列监测到新西兰兔靠近头端的脊柱部位的皮肤表面温度比靠近尾端的脊柱部位皮肤表面温度低0.2℃;从神经阻滞效果来看,新西兰兔的后肢无法动弹,表明阻滞效果确切,3-4小时后,新西兰兔后肢可恢复;同时前肢的运动不受影响。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待测区域所处的部位选定合适的温度传感阵列,以及预设温度变化阈值;
S2:将温度传感阵列贴敷于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3:待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所测温度稳定后,施行区域神经阻滞技术;
S4: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判断区域神经阻滞的生效情况,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未生效,
若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变化值不低于预设的温度变化阈值,则判定区域神经阻滞已生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被待施行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所覆盖,且远离手术部位的区域作为待测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阵列为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采用柔性导电复合材料制备,并用聚二甲基硅氧烷进行封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温度传感阵列为2×10、10×10、10×40或40×40的柔性温度传感阵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测试温度传感阵列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得到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步骤实时监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S2.1:由贴敷于待测区域的温度传感阵列实时监测得到模拟信号;
S2.2: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S2.3:根据数字信号与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对应的温度值,以此作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3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不同颜色标注出待测区域中各处的温度值差异,从而显示出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还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分布情况判断区域神经阻滞作用的范围。
10.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人体温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阵列、数模交换器、数字源表、处理器、存储器和显示器;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阵列,用于检测待测区域的皮肤表面温度并输出模拟信号;
所述数模交换器,用于接收温度传感阵列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
所述数字源表,用于为电路提供电压并测量温度传感阵列中各温度传感器的电阻;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接收到的数字信号与存储器中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进行对比得到相应的温度值,并控制显示器进行显示出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温度传感阵列的电阻-温度对应关系;
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
CN202111040624.2A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Pending CN113729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624.2A CN113729644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0624.2A CN113729644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9644A true CN113729644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6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0624.2A Pending CN113729644A (zh) 2021-09-06 2021-09-06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964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9885A1 (en) * 1997-08-26 1999-03-04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assive, non-invasive method to quantify objectively the level and density of a neural blockade
CN1413554A (zh) * 2002-10-24 2003-04-30 绍兴第四医院 一种麻醉平面的监测方法及监测仪器
CN202051689U (zh) * 2011-03-23 2011-11-30 上海市同济医院 麻醉平面测试条
CN102307515A (zh) * 2009-01-03 2012-01-04 安德烈亚斯·彭诺 用于脊髓麻痹效果检验的设备和方法
CN10268801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一种麻醉平面测试条
WO2015092627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ntinuous temperature profiling and control during surgery
CN107510435A (zh) * 2017-07-07 2017-12-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
CN109363637A (zh) * 2018-10-30 2019-02-22 宋兴荣 一种基于体温监测的实时麻醉平面监测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9009885A1 (en) * 1997-08-26 1999-03-04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assive, non-invasive method to quantify objectively the level and density of a neural blockade
CN1413554A (zh) * 2002-10-24 2003-04-30 绍兴第四医院 一种麻醉平面的监测方法及监测仪器
CN102307515A (zh) * 2009-01-03 2012-01-04 安德烈亚斯·彭诺 用于脊髓麻痹效果检验的设备和方法
CN202051689U (zh) * 2011-03-23 2011-11-30 上海市同济医院 麻醉平面测试条
CN102688017A (zh) * 2011-03-23 2012-09-26 上海市同济医院 一种麻醉平面测试条
WO2015092627A1 (en) * 2013-12-18 2015-06-2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Continuous temperature profiling and control during surgery
CN107510435A (zh) * 2017-07-07 2017-12-26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 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连续监测装置
CN109363637A (zh) * 2018-10-30 2019-02-22 宋兴荣 一种基于体温监测的实时麻醉平面监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左真文等人: "肢体皮肤温度改变用于评估区域阻滞效果的研究进展", 《现代实用医学》 *
李艳等人: "手掌心和腋窝区域皮肤温度变化对乳腺癌患者胸椎旁神经阻滞效果的评估", 《临床麻醉学杂志》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8429B2 (en) Internal bleeding detection apparatus
RU2248813C2 (ru) Маска с датчиками для текущего контроля пациента
US20200359906A1 (en) Biological data measurement device
CN105852861A (zh) 一种基于电阻抗成像的男性性功能评估方法及监测装置
US20180325386A1 (en) Multiplexed implantable sensor probe
CN103315726B (zh) 便携式血压测量设备和血压测量方法
CN100377687C (zh) 用于采集生物机体官能数据和新陈代谢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1008879B1 (ko) 동잡음 획득용 전극을 구비한 심전도 전극
Colbert et al. Skin impedance measurements for acupuncture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a continuous recording system
CN109745047B (zh) 一种基于压阻式电极的电阻抗成像系统
CN113729644A (zh) 一种利用温度传感阵列检测区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的方法
Liu et al.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a thermal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a temperature sensor array for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of enclosed surfaces and its use at the body-seat interface
CN104161498B (zh) 一种体温计
CN110074772A (zh) 一种预校准颅内压探头
CN209847158U (zh) 电阻抗成像设备
CN115778358A (zh) 一种脑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的自适应温度补偿方法及系统
RU2011130250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контроля результата спинальной анестезии
Morais et al. Concept study of an implantable microsystem for electrical resistance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in dairy cows, suitable for estrus detection
Petsarb et al. Low cost and customized plantar pressure analyzer for foot pressure image in rehabilitation foot clinic
JP2885341B2 (ja) 頭部形状測定器並びに該測定器と一体化した頭皮上電位分布計測器
CN206792390U (zh) 一种人体体表温度测量装置
EP1839574A1 (en) Human organism examination band and human organism examination circuit
CN208511316U (zh) 一种医用体温监测显示记录仪及带有该记录仪的退热贴
Gurel et al. Unobtrusive heartbeat detection from mice using sensors embedded in the nest
CN203303044U (zh) 便携式血压测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