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7403B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27403B CN113727403B CN202111049513.8A CN202111049513A CN113727403B CN 113727403 B CN113727403 B CN 113727403B CN 202111049513 A CN202111049513 A CN 202111049513A CN 113727403 B CN113727403 B CN 1137274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etwork
- terminal
- switching
- signal strength
- priv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4—Reselecting a network or an air interfa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65—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reducing network power consump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网络技术领域。该方法通过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工作状态以及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所以,本申请在进行网络切换时,由终端自己获取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从而自动完成网络切换,效率更高,并且,本申请中在网络切换时考虑了终端的工作状态和专网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在切换时不影响终端的正常工作业务,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网络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承载宽带集群终端的网络类型一般分为两种形式:专网和公网,专网是指通过基站和核心网络及业务服务器组成的网络资源,如公安局、政府、铁路等一些特殊部门或企业,部署在自己工作区域的网络,该网络更安全,公网是指运营商网络的公共网络资源,如3G/4G。
相对于专网,公网具有成本低、覆盖广等优势。在一些情况下,终端在专网信号不好时,可以切换到公网,以满足终端业务的继续处理。现有的公网和专网的切换一般都是人工确定专网是否可用,然后通过人工触发终端进行网络切换,这种网络切换的方式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用以改善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确定专网是否可用,且通过人工触发终端进行网络切换而导致切换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工作状态以及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所以,本申请在进行网络切换时,由终端自己获取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从而自动完成网络切换,效率更高,并且,本申请中在网络切换时考虑了终端的工作状态和专网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在切换时不影响终端的正常工作业务,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专网,所述目标网络为公网时,所述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终端在所述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包括:
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获取终端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若没有业务使用且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网络从专网切换到公网,这样可避免终端在有业务进行时进行切换而造成业务中断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包括:
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设定时长内信号强度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才切换,可以避免由于信号强度是瞬时变化而导致会频繁切换的问题,这样等待设定时长后再切换,可以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终端处于空闲态下且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才进行网络切换,这样在网络切换时,不影响终端与基站的通信。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等待设定时长后再切换,可以避免由于信号强度是瞬时变化而导致会频繁切换的问题,这样可以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
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包括:
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所述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终端处于RRC连接态且在睡眠状态下才进行网络切换,可避免影响终端的正常通信业务的问题。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网络切换次数;
若所述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且所述终端处于公网时,将所述终端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直至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将所述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频繁切换达到设定次数后,将终端锁定在公网达到设定时长,这样可以避免终端频繁进行网络切换而导致业务时断时续的问题。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切换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专网,所述目标网络为公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所述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所述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切换状态设置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网络切换次数;若所述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且所述终端处于公网时,将所述终端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直至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将所述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所述方法中的步骤。
本申请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执行网络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工作状态以及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所以,本申请在进行网络切换时,考虑了终端的工作状态和专网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在切换时不影响终端的正常工作业务,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请参照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结构示意图。本申请的网络切换方法适用于该网络结构,处于专网下的终端,在进行专网业务时,通过连接专网基站,访问专网服务器后进行专网业务处理。处于公网下的终端可连接公网基站,访问公网服务器,且也可以通过访问专网服务器进行专网业务处理,也即处于公网下的终端也可进行专网业务。终端可以根据需求在公网与专网之间进行切换。
请参照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
其中,终端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为终端当前的工作业务情况,如是否在进行通话、语音等实时业务,由于这些业务是实时进行的,如果在这些业务正在进行时而进行网络切换,可能会造成业务中断的问题。所以本申请中,在进行网络切换时,还需要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网络切换方法由终端执行,即终端可以获取自身的工作状态以及对专网的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其中,当前网络可以是指公网或者专网,当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为公网时,检测其专网的信号强度,由于终端虽然连接的是公网,但是终端在专网的覆盖范围下,如该专网是指某个企业内部的网络,终端可以是指该企业内的终端,终端在专网的覆盖范围下,所以终端可以实时检测专网的信号强度。
信号强度可以包括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Power,RSRP)、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RSSI)和信干噪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等,终端可以检测这些信息来获得信号强度。
步骤S120: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
其中,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即在当前网络为公网时,目标网络为专网,在当前网络为专网时,目标网络为公网。
在进行网络切换时,可以判断终端的工作状态是否有业务,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是否达到切换条件,以此来判断是否进行网络切换,这样不仅仅依据信号强度来切换,还考虑了终端的实际业务情况,从而可以确保终端的业务在不被中断的情况下进行切换,保证业务的正常进行。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工作状态以及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所以,本申请在进行网络切换时,由终端自己获取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从而自动完成网络切换,效率更高,并且,本申请中在网络切换时考虑了终端的工作状态和专网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在切换时不影响终端的正常工作业务,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下面针对两种网络的切换方式分别进行说明。
在当前网络为专网,目标网络为公网时,即专网切公网的情况下,获取终端的工作状态包括:获取终端在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然后可在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中当前未有业务正在使用,且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专网切换至公网。
其中,终端在专网下时,可每隔设定时间进行一次信号强度测量,如每隔1s进行一次测量,测量的信号强度指标可以包括RSRP和SINR。终端可以在检测到RSRP小于预设RSRP和/或SINR小于预设SINR(此时预设RSRP和预设SINR可称为第一设定值,其中,预设RSRP和预设SINR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如预设RSRP可以为-110dB,预设SINR可以为-5)时,获取终端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如果当前未有业务正在使用,则切换至公网。或者,终端也可以先判断终端是否有业务正在使用,若否,再检测信号强度,如果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可切换至公网。若终端当前有业务正在使用,则无需再检测信号强度,即使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则也不进行网络切换,因为要优先确保当前使用的业务不被中断。
其中,终端的业务可以包括按键通话(Push to Talk over Cellular,POC)以及点呼,POC是指基于移动蜂窝网络分组域承载,通过手机客户端VoIP技术实现的半双工(一人说话,其他人听)语音业务,可以支持一对一会话,一对多群组会话;点呼是指在专网下的终端1和在同一专网下的终端2进行通话业务,是一对一的业务。所以,终端可以检测当前是否正在进行POC或点呼业务,如果有,则不能进行网络切换,如果没有,则在检测信号强度是否小于第一设定值,如果小于,则可进行网络切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通过获取终端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若没有业务使用且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网络从专网切换到公网,这样可避免终端在有业务进行时进行切换而造成业务中断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切换的稳定性,还可以在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则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专网切换至公网。
例如,如果在终端当前未有业务使用时,检测信号强度,若检测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此时不马上进行网络切换,而是继续对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如设定时长设置为3s,在这3s内每隔1s检测一次信号强度,若检测获得的3个信号强度均小于第一设定值,则进行网络切换。反之,如果在3s内测得信号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设定值,则不进行网络切换。然后可在下一个3s内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检测,如在下一个3s内,如果终端当前未有业务使用,且测得的信号强度均小于第一设定值,则进行网络切换。
在终端切换到公网后,可以通过接入点(Access Point Name,APN)接入到专网服务器,使得终端可以在专网弱信号区域继续做业务,不影响工作。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设定时长内信号强度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才切换,可以避免由于信号强度是瞬时变化而导致会频繁切换的问题,这样等待设定时长后再切换,可以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当前网络为公网,目标网络为专网,即从公网切换为专网时,获取终端的工作状态,包括: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的连接状态,在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公网切换至专网。
其中,RRC是指终端与基站之间空口的协议,控制平面的第三层信息,RRC有两种连接状态,包括空闲态和连接态,在RRC空闲态时,终端没有和基站建立RRC连接,终端监听寻呼信息,终端在小区间移动时,会发生小区的重选;在RRC连接态时,终端和服务器通信,需要终端和基站首先建立连接,连接建立成功后,终端就处于和基站的连接态,处于连接态的终端在小区间移动时会发生小区的切换,处于连接态的终端,可以发送NAS信令和核心网进行互操作,最终和服务器进行通信。
由于在RRC空闲态下的终端是不做任何业务的,所以可以直接确定终端当前并没有通信业务使用,可以在专网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如RSRP大于-100dB时进行网络切换,此时切换不影响终端的工作状态。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终端处于空闲态下且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才进行网络切换,这样在网络切换时,不影响终端与基站的通信。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确保切换的稳定性,还可以在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则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公网切换至专网。
例如,如果在终端处于RRC空闲态时,检测信号强度,若检测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此时不马上进行网络切换,而是继续对信号强度进行检测,如设定时长设置为3s,在这3s内每隔1s检测一次信号强度,若检测获得的3个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二设定值,则进行网络切换。反之,如果在3s内测得信号强度小于或等于第二设定值,则不进行网络切换,如此可确保终端的网络切换的稳定性。然后可在下一个3s内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检测,如在下一个3s内,如果终端处于RRC空闲态,且测得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二设定值,则进行网络切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等待设定时长后再切换,可以避免由于信号强度是瞬时变化而导致会频繁切换的问题,这样可以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公网切换专网时,若RRC的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公网切换到专网。
其中,终端在RRC连接态下,如果没有数据传输,会根据基站的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的规则停止监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以达到省电的目的,一个DRX周期包括On Duration和Opportunity for DRX两个时间段,Opportunity for DRX这个时间段可以认为是睡眠状态,在这个时间段内,终端不接收下行信道的数据,OnDuration时间段可以认为是启动状态,在这个时间段内,终端监听物理层信道数据。
所以,上述的睡眠状态可以是指基站的DRX的opportunity for drx时间段,在这个状态下,终端没有通信业务,所以,可以在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时,检测信号强度,若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如RSRP大于-100dB,则将终端切换到专网。
或者在进行切换时,也可以等待设定时长后再进行切换,如在3s内,若测得的信号强度均大于第二设定值,才进行切换,这样可以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若终端处于RRC连接态,即终端在DRX的on duration状态,此时不进行网络切换,因为在RRC连接态下,终端在应用层可能没有做业务,但是有专网用户的第三方应用(如微信、QQ等)可能有正在进行的业务,如终端可以检测第三方应用是否有心跳报文,若有,则确定第三方应用有业务,此时不进行网络切换,也就是说,在终端处于RRC连接态时,检测第三方应用是否有业务,若有,则不进行网络切换,若没有,则可进行网络切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终端处于RRC连接态且在睡眠状态下才进行网络切换,可避免影响终端的正常通信业务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终端检测到信号强度处于第一设定值和第二设定值之间的范围时,可以不进行网络切换,若终端当前处于公网,则继续在公网,若终端当前处于专网,则继续在专网,因为这种情况下专网的信号不稳定,所以切换到专网后可能又会切断到公网,避免网络的频繁切换而导致业务中断的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上述进行网络切换后,为了避免专网信号不稳定而导致频繁切换的问题,还可以获取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网络切换次数,若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且终端处于公网时,将终端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直至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将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
其中,预设时长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如预设时长为5分钟,则在这5分钟内若终端在公网和专网之间的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如设定次数为3次(具体数值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此时说明专网信号不稳定,为了使得终端能够更稳定的为用户服务,则可将终端设备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如关闭终端的网络切换功能,如在切换3次后,终端处于公网,则将终端锁定在公网下,不进行网络切换条件的检测,若切换3次后,终端处于专网,则可再进行一次切换到公网,使得将终端锁定在公网。
在终端处于公网的时长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可进行切换,设定时长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如设定时长为半小时,则可锁定终端在公网下达到半小时后,重新将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即在半小时达到后,终端可重新开启网络切换功能,这样终端可继续检测网络切换条件,在满足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网络切换条件后,可进行网络切换。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频繁切换达到设定次数后,将终端锁定在公网达到设定时长,这样可以避免终端频繁进行网络切换而导致业务时断时续的问题。
由于专网一般是企业内部提供的网络,其安全性更高,所以终端所连接的网络应主要以专网为主,减少专网用户在公网下的流量消耗(因为专网一般都是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并且,由于公网信号复杂,第三方应用在公网状态下,经常和服务器连接传输数据,所以对终端的功耗影响较大,影响终端性能。同时,第三方应用的服务器在专网服务器内,这样专网的网络数据更安全、简单,对终端的性能影响更小。
请参照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切换装置200的结构框图,该装置200可以是电子设备上的模块、程序段或代码。应理解,该装置200与上述图2方法实施例对应,能够执行图2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个步骤,该装置200具体的功能可以参见上文中的描述,为避免重复,此处适当省略详细描述。
可选地,所述装置200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
切换模块220,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专网,所述目标网络为公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在所述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所述切换模块220,用于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220,用于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220,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220,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时,所述信息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的连接状态;所述切换模块220,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所述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可选地,所述装置200还包括:
切换状态设置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网络切换次数;若所述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且所述终端处于公网时,将所述终端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直至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将所述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照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执行网络切换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指上述的终端,可以与基站进行通信交互,其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310,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接口320,至少一个存储器330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340。其中,通信总线340用于实现这些组件直接的连接通信。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设备的通信接口320用于与其他节点设备进行信令或数据的通信。存储器330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330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存储器330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310执行时,电子设备执行上述图2所示方法过程。
可以理解,图4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所述电子设备还可包括比图4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4所示不同的配置。图4中所示的各组件可以采用硬件、软件或其组合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所执行的方法过程。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例如,包括: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通过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根据工作状态以及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当前网络和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所以,本申请在进行网络切换时,由终端自己获取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从而自动完成网络切换,效率更高,并且,本申请中在网络切换时考虑了终端的工作状态和专网的信号强度,这样可以更有利于在切换时不影响终端的正常工作业务,确保切换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再者,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形成一个独立的部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所述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或者,公网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其中,在所述当前网络为专网,所述目标网络为公网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在所述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若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在所述公网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所述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包括:
在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小于第一设定值时,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长内的网络切换次数;
若所述网络切换次数达到设定次数且所述终端处于公网时,将所述终端设置为不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直至达到设定时长后重新将所述终端设置为可进行网络切换的状态。
4.一种网络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终端在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以及专网的信号强度,所述当前网络下的工作状态包括: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或者,公网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
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状态以及所述信号强度确定是否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当前网络切换至目标网络,所述当前网络和所述目标网络分别为专网和公网之一;
其中,在所述当前网络为专网,所述目标网络为公网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在所述专网下的通信业务使用情况;若所述通信业务使用情况包括所述终端当前未有业务在使用,且所述信号强度小于第一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专网切换至所述公网;
在所述当前网络为公网,所述目标网络为专网的情况下,获取终端在所述公网下与基站的无线资源控制协议RRC的连接状态;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空闲态,且所述信号强度在设定时长内均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若所述连接状态为RRC连接态,且所述终端处于睡眠状态下测得的所述信号强度大于第二设定值,则将所述终端所连接的网络从所述公网切换至所述专网。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可读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可读取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运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9513.8A CN113727403B (zh) | 2021-09-08 | 2021-09-08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49513.8A CN113727403B (zh) | 2021-09-08 | 2021-09-08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7403A CN113727403A (zh) | 2021-11-30 |
CN113727403B true CN113727403B (zh) | 2023-07-04 |
Family
ID=78682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49513.8A Active CN113727403B (zh) | 2021-09-08 | 2021-09-08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274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189915A (zh) * | 2021-12-16 | 2022-03-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网络规避的乒乓重选优化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4585053B (zh) * | 2022-01-21 | 2023-08-15 | 高新兴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公专网络频段融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5225464B (zh) * | 2022-07-15 | 2023-08-15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2088A (zh) * | 2019-11-27 | 2020-04-0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语音通话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6227B (zh) * | 2013-11-05 | 2016-09-14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和系统 |
CN104703238A (zh) * | 2013-12-10 | 2015-06-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06657268A (zh) * | 2016-11-15 | 2017-05-10 | 杭州创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Gyk远程维护监测系统及实现方法 |
CN107396411B (zh) * | 2017-07-26 | 2019-10-22 | 国家电网公司 | 用于电力远程集抄通信的多通道切换控制系统 |
CN110167026A (zh) * | 2018-02-14 | 2019-08-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专网应用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CN112996047B (zh) * | 2021-02-24 | 2023-03-2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迁移方法和设备 |
CN113225670B (zh) * | 2021-03-31 | 2022-11-08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 一种基于分组交换的异构无线网络及其垂直切换方法 |
-
2021
- 2021-09-08 CN CN202111049513.8A patent/CN1137274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2088A (zh) * | 2019-11-27 | 2020-04-0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语音通话网络切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27403A (zh) | 2021-11-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727403B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9497730B2 (en) | Measurement gaps triggering for a multi SIM mobile device | |
CN107852657B (zh) | 选择驻留小区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57776A (zh) |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11930381B2 (en) | Backup link for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 |
EP3364670B1 (en) | Signal strength measurement method and device | |
WO2014094309A1 (zh) | 最小化路测测量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0636593A (zh) | 连接模式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754136B (zh) | 非激活状态下的多连接恢复方法及其设备 | |
US20160081032A1 (en) |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program | |
CN102378286B (zh) | 集中式网络的频谱切换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和系统 | |
EP4277339A2 (en)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elaxation for radio resource control connected mode | |
EP4376466A1 (en) |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ment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US20240137827A1 (en) | Pdcch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s | |
CN102149155A (zh) | 一种双网双待终端进行通讯的方法和装置 | |
WO2023151063A1 (zh) | 测量放松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10070370B1 (en) |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nitiating a cell selection | |
CN111417217B (zh) | 一种双连接配置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 |
CA2794229C (en) | Method for state transition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230308977A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US20230232268A1 (en) |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1589415B2 (en) | Radio barri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 |
US10356676B2 (en) |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
CN112584553B (zh) | 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重建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15442859A (zh) | 信令风暴抑制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