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7380B - 容灾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容灾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7380B
CN113727380B CN202110924647.3A CN202110924647A CN113727380B CN 113727380 B CN113727380 B CN 113727380B CN 202110924647 A CN202110924647 A CN 202110924647A CN 113727380 B CN113727380 B CN 113727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element
network
pdu session
local area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2464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7380A (zh
Inventor
李沸乐
杨文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2464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7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7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7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容灾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进而,根据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通过上述方法,保证了核心网与局域网断开连接后,局域网内部业务能够继续运行。

Description

容灾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核心网(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 core,5GC)的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 function,UPF)网元按部署位置和用途,可分为国际互联网(简称:公网)UPF网元和边缘UPF网元。通常,公网UPF网元部署在数据中心(Data Center,DC)中,如大区机房。公网UPF网元用于为访问公网的用户设备提供数据转发服务。边缘UPF网元可以部署在地市区县、园区等边缘场景。边缘UPF网元用于为专用局域网(简称:专网)中的用户设备访问公网就近提供数据转发服务。在专网架构下部署边缘UPF网元的专网可以称为混合专网。专网内用户对数据安全性、网络可靠性等要求比公网内用户更高。
在计算机通信领域,灾难定义为: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通信系统运行严重故障或瘫痪,使通信系统支持的业务功能停顿或服务水平不可接受,并且此状态超出一定时间的突发事件。当发生灾难时,专网与公网之间的连接断开,公网UPF网元和边缘UPF网元会释放用户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导致园区区域内的用户设备与专网网络连接中断、业务应用终止的情况,从而无法保证园区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是,目前没有针对混合专网组网架构设计的容灾方法,如何根据混合专网组网架构设计容灾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容灾方法及装置,由此解决混合专网结构下公网与专网失联时专网业务如何保持可靠稳定地传输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灾方法,所述方法由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包括:若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则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进而,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如此,核心网与局域网断开连接时,专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继续保持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可以使业务数据在终端设备和局域网数据网络之间继续转发。保证了核心网与局域网断开连接后,专网内部业务能够继续运行。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包括不释放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不释放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则在核心网与局域网断开连接的情况下,终端设备的业务数据仍可以在终端设备与局域网数据网络之间继续转发,避免因核心网与局域网的连接中断导致局域网范围内的业务中断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恢复,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进而,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并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若存在相同的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若存在不同的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释放掉不同的PDU会话,如此,释放出了不同的PDU会话占用的隧道资源,提升了隧道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类PDU会话。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容灾方法,所述方法由第一网元执行,包括: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第一网元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其中,保活信息用于指示待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若保活信息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若保活信息不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释放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如此,当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后,核心网中的第一网元根据保活信息判断第一局域网是否是需要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若是,则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保证了核心网与局域网恢复连接时,第一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无需重新发起注册流程,进而不会导致第一局域网中的业务中断,保证了第一局域网中业务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元包括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若第一网元为AMF网元,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若第一网元为SMF网元,第一网元通过N4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连接,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PDU会话。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活信息是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之前配置的。通过在第一网元上预先配置保活信息,保证了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突然失联时,第一网元可以保存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进而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恢复连接时无需重新发起注册流程,进而保证了第一局域网中业务传输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时,第一网元获取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进而,第一网元获取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若存在相同的PDU会话,则保持相同的PDU会话。若存在不同的PDU会话,则释放掉不同的PDU会话,如此一来,减少了不同的PDU会话所占用的隧道资源,提升了隧道资源的利用率。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元向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不释放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单元。接收单元,用于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恢复时,获取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发送单元。发送单元,用于向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类PDU会话。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时,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处理单元,还用于当保活信息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处理单元,还用于当保活信息不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释放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不删除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网元包括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网元为AMF网元时,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网元为SMF网元时,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保活信息是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之前配置的。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接收单元,用于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获取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该处理器执行该存储器存储的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该通信装置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包含计算机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处理电路和收发管脚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其中,处理电路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处理动作,收发管脚用于执行相应方法中的接收/发送的动作。
上述第三方面至第八方面中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所代带来的技术效果可参加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对应设计所带来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专网组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容灾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企业市场毫无疑问是5G网络建设增长的关键点,国内外运营商及设备商均高度重视企业市场专用局域网(以下简称专网)的研究和落地。对于要求专网业务数据不出园区、低时延处理本地业务,同时希望降低核心网建设和日常运维成本的垂直行业(比如医院,汽车厂等),运营商通常为垂直行业建设混合专网。混合专网与普通专网的区别点在于,混合专网是在垂直行业园区本地部署资源独占的专用边缘UPF,垂直行业园区与公网和其他园区共用公网5G核心网(5G core,5GC)控制面。专用边缘UPF专为垂直行业园区就近提供用户面数据报文转发等网络服务。通过在垂直行业园区本地部署资源独占的专用边缘UPF,专网内部业务可以通过边缘UPF进行处理,可以无需发送至公网UPF进行处理,减少了专网内部业务的处理时间,提升了专网内部业务的处理速度。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专网组网结构示意图,混合专网10包含专网100和公网110,专网100包括终端设备101、无线接入网(NG-RAN)网元102、边缘UPF网元103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DN)104。
公网110包括接入性移动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网元111、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网元112、UPF网元113和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网元114等。图1只是示意图,该混合专网还可以包括其他网元,本申请实施例对于该混合专网中包含的网元数量不作限定。
终端设备101可以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101可以有不同的名称,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终端单元、终端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终端代理或终端装置等。终端可以被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被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被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终端设备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 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或可穿戴设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和无人机控制器(UAV controller,UAVC),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 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终端设备101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接入无线接入网网元102。
无线接入网网元102可以是园区范围内的公专网共享基站,签约公网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的外部访客用户终端、签约公网DNN和本专网DNN的不同类型的用户终端均可从园区共享基站正常接入网络,并建立到签约了对应DNN的网络的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
无线接入网网元102通过N2接口与公网110中AMF网元111进行连接,通过N3接口与边缘UPF网元103进行连接。
边缘UPF网元103用于为专网100提供用户面数据报文转发业务,边缘UPF网元103通过N3接口与无线接入网网元102进行连接,通过N4接口与公网110中SMF网元112进行连接,通过N9接口与公网110中UPF网元113进行连接,通过N6接口与DN104进行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入了专网100的外部公网访客,可以采用上行分类器(uplink classifier,ULCL)的方式访问公网,即边缘UPF网元103作为ULCL UPF,锚定到公网UPF113,对于终端设备101上属于专网100本地业务的数据流量,通过N6接口发送到DN104,对于终端设备101上属于公网110的互联网业务,通过N9接口发送到公网UPF网元113。
DN104也可以是本地数据网络(local area data network,LADN),可以称作企业内网,终端设备101在园区内可以通过PDU会话访问企业内网,终端设备101离开了企业内网的服务区域则释放PDU会话。
DN104通过N6接口与边缘UPF网元103进行连接。
AMF网元111用于管理终端设备101的注册、连接、访问验证授权、移动性和可达性管理,通过N2接口与专网100中无线接入网网元102进行连接。
SMF网元112用于与分离的数据面交互,管理会话的建立、更新和释放以及维护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状态,负责终端设备101的网络之间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的分配管理。SMF网元112通过N4接口与UPF网元113及边缘UPF网元103进行连接。
UPF网元113用于为访问公网110的终端设备101提供数据转发服务,UPF网元113通过N4接口与SMF网元112进行连接,通过响应SMF网元112的请求,负责完成用户面上GTP-U协议的封装和解封装、分组路由和转发、数据包检查、QoS流映射等网络用户面的处理等。通过N9接口与边缘UPF网元103进行传递上行、下行用户数据流,通过N6接口与互联网(Internet)进行连接。
UDM网元114用于存储和管理用户的数据及配置文件。
专网100系统中的无线接入网网元和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等设备通过接入环、汇聚环等组成的传输网与公网110系统中的设备连接通讯。
在现有技术中,当传输网因为工程施工被破坏或传输网设备故障等突发性灾难导致专网与公网之间的N2、N4、N9等接口同时故障,造成公网与专网断开连接时,公网和专网中主要网元的处理措施以及对用户和业务的影响如下:
(1)公网AMF网元:AMF网元检测到与专网基站的N2接口故障后,释放此N2接口资源并将此N2接口关联的所有连接态用户转化成空闲态,同时借助SMF网元通知边缘UPF网元释放这些空闲态用户的N3隧道,AMF网元无法收到专网空闲态用户的周期性跟踪区域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的信令,在一个周期时间后(通常是54分钟)将释放专网空闲态用户所占用的资源。
(2)公网SMF网元:SMF网元检测到与边缘UPF网元连接的N4接口故障后,去激活边缘UPF网元上激活的用户,释放与N4接口关联的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3)专网边缘UPF网元:边缘UPF网元检测到与公网SMF网元连接的N4接口故障后,可以去激活SMF网元服务的用户,丢弃与SMF网元保持的PDU会话相关的数据包,并释放与N4接口相关的所有隧道资源和上下文。
显然,现行标准中公网与专网失联后,由于公网5GC控制面上已经释放掉专网中UE的连接状态以及PDU会话,专网边缘UPF网元释放掉专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会导致专网园区区域内的用户连接中断、业务终止的情况。而当故障恢复后,公网与专网中主要网元的处理措施以及对需运行业务的用户的影响如下:
(1)公网AMF网元:当N2接口恢复后,专网内UE与AMF网元进行连接,由于AMF网元已经将N2接口关联的所有连接态用户转化为空闲态,专网中UE需要重新发起注册。
(2)公网SMF网元和专网边缘UPF网元:当N4接口恢复后,由于SMF网元和边缘UPF网元已经释放掉了N4接口关联的PDU会话,业务传输已经中断。专网中UE需要重新建立PDU会话来恢复业务。
由上述可知,由于公网5GC控制面上已经释放掉专网中UE的连接状态以及PDU会话,需要专网中UE重新注册和建立PDU会话,此时会再次造成会话的短暂中断和重连,从而导致专网内业务传输的再次中断。因此在现有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partnership project,3GPP)标准定义的公网AMF网元、SMF网元和专网边缘UPF网元均无法支撑混合专网结构下的容灾需求。
而本申请实施例针对混合专网结构下公网与专网失联时专网业务仍能可靠稳定地传输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容灾方法。通过提前在公网AMF网元和SMF网元上配置保活专网名单,并开启AMF网元、SMF网元和边缘UPF网元的保活功能。当公网与专网之间的N2、N4、N9接口断开连接时,公网AMF网元查看与此断裂的N2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的上下文,检查此N2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是否已建立了与保活专网名单上的专网DNN网络之间的PDU会话。若有,AMF网元进行业务保活。公网SMF网元查看此断裂的N4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的上下文,检查此N4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是否已建立了与保活专网名单上的专网DNN网络之间的PDU会话,若有,SMF网元进行业务保活。专网中边缘UPF网元则继续保持专网中连接态UE的用户面连接,保证业务数据在UE和专网网络之间继续转发,即保活运行。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容灾方法,可以在不添加额外的设备或节点模块的情况下,通过增强5GC中关键网元功能,即可在混合专网结构下,公专网失联时精准满足有高可靠容灾需求的专网的业务持续性稳定性传输的需求,在不增加资源开销的情况下,提升了专网业务可靠性。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方法及装置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容灾方法,该方法由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核心网可以是5G核心网,可以称作公网。局域网可以是专用局域网,可以称作专网。
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N4接口与核心网中SMF网元进行连接,通过N9接口与核心网中UPF网元进行连接。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中SMF网元连接的N4接口,以及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中UPF网元的N9接口发生故障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会释放掉N4、N9接口关联的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导致终端无法在局域网中转发网络数据,从而造成了局域网中业务的中断。
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开启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保活功能,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
具体的,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不释放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S202、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
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由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继续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没有释放掉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致使终端设备可以继续在局域网中转发业务数据,进而局域网中的业务没有造成中断。
基于图2的实施例,通过开启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保活功能,在没增加额外的设备的情况下,使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在公网与专网断开连接时,继续保持专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不释放终端设备的PDU会话,进而保证了终端设备可以在专网内继续转发业务数据。从而使专网中的业务没有因公网与专网断开连接而造成中断,保证了专网内业务传输的持续性及稳定性的同时,也没有增加额外的资源开销。
如图3所示,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恢复时,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
其中,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可以理解地,当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后,局域网中终端设备无法通过基站向核心网中的SMF网元发起连接,也即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无法建立新的PDU会话。而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若干PDU会话,可以因局域网中用户的选择而释放掉部分PDU会话,从而导致局域网与核心网断开连接前与连接恢复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PDU会话可能是不同的。
示例性地,在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之前,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有第一PDU会话、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当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后,局域网中用户选择释放掉第一PDU会话,则在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有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也即第一类PDU会话包括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
S302、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
当核心网与局域网连接恢复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可以通过N4接口获取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
S303、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以PDU会话作为索引,遍历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若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进而可以执行以下步骤304。若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不同的PDU会话,进而可以执行以下步骤305。
S304、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示例性地,若第一类PDU会话包括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第二类PDU会话包括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也即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第二PDU会话。
S305、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不同的PDU会话。
示例性地,若第一类PDU会话包括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第二类PDU会话包括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不同的PDU会话,也即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第三PDU会话。
基于图3的实施例,通过获取核心网与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第一类PDU会话,与核心网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进行比对,保持两类PDU会话中相同的PDU会话,保证了相同的PDU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在局域网与核心网恢复连接后可以使用原有会话,无需重新建立新的PDU会话,进而不会导致终端设备与核心网中第一网元的连接中断。释放掉两类PDU会话中不同的PDU会话,也即将不同的PDU会话所占用的隧道资源进行释放,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在核心网与局域网的连接恢复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通过N4接口向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类PDU会话,以便于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对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进行比对,进而释放掉不同的PDU会话所占用的隧道资源,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示例地,如图4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S306、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类PDU会话。从而,以便于核心网中第一网元接收到第一类PDU会话。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容灾方法,该方法由第一网元执行,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第一网元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局域网与核心网共享核心网5GC控制面,第一局域网指的是多个局域网中的一个局域网。
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进行连接,通过N4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N9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连接。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的N2接口,以及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4、N9接口发生故障时,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的连接断开时,第一网元会释放掉N2、N4接口关联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导致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的连接恢复时,第一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需要重新发起注册以及重新建立PDU会话,从而导致了第一局域网中业务数据传输的中断。
而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开启第一网元的保活功能,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时,第一网元判断保活信息里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其中,保活信息用于指示待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也可以称作保活专网名单。需要说明的是,保活信息是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之前,提前配置给第一网元的。
若保活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执行S502;若保活信息不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执行S503。
S502、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示例性的,参见表1,为待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名单。
表1
局域网数据网络名称
ABCD.COM
FGHJ.COM
ZXCV.COM
若第一局域网的标识为ABCD.COM,查找表1,在表1中找到了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具体的,第一网元不删除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PDU会话。如此一来,待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时,第一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
示例性地,第一网元可以是AMF网元,AMF网元通过N2接口与局域网中无线接网网元进行连接。第一网元还可以是SMF网元,SMF网元通过N4接口与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连接。
若第一网元是AMF网元,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若第一网元是SMF网元,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
S503、第一网元释放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示例性地,若第一局域网的标识为HJKL.COM,查找表1,未在表1中找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第一网元释放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具体地,当第一网元是AMF网元时,AMF网元将与N2接口关联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连接态转化成空闲态,同时借助SMF网元通知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释放掉新转为空闲态的终端设备的N3隧道,此时AMF网元已无法收到第一局域网中空闲态终端设备的信令。若一个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周期时间(通常是54分钟)后,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之间的连接仍未恢复,则释放掉这些终端设备的会话信息。
当第一网元是SMF网元时,由于SMF网元通过N4接口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进行连接,当第一局域网与核心网断开连接时,SMF网元去激活该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服务的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释放PDU会话和隧道资源。
基于图5的实施例,通过对核心网中AMF网元和SMF网元提前配置保活信息并开启保活功能。在没有添加额外的设备的情况下,保证了在面对人为或自然灾难时,AMF网元和SMF网元能够保证保活信息中待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在核心网与保活信息上的局域网的连接恢复后,局域网中的终端设备无需重新发起注册流程、建立PDU会话,进而不会导致局域网中业务的中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不需要添加不专属于混合专网的终端设,仅通过增强5GC关键网元的功能即可在核心网与局域网端连接断开时,精准满足有高可靠容灾需求的专网的业务持续性稳定性的需求,故提升专网业务的可靠性的同时也不会增加资源开销。
参见图6,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后,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601、第一网元获取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
其中,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由步骤S502可知,当保活信息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第一网元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连接状态,也即不删除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运营商可以直接删除核心网中第一网元保持的任一个PDU会话。如此一来,可能导致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断开连接前第一网元保持的若干个PDU会话,与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恢复连接时第一网元保持的若干个PDU会话可能是不一样的。
S602、第一网元获取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
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后,第一网元可以通过N4接口获取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
S603、第一网元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若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执行S604;若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不同的PDU会话,执行S605。
S604、第一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示例性的,若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前,第一网元保持有第一PDU会话、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当第一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后,运营商选择释放掉第三PDU会话,则在第一局域网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第一网元保持有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也即第二类PDU会话包括第一PDU会话和第二PDU会话。
如此一来,第一网元对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与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二类PDU会话进行比对,第一类PDU会话包括第二PDU会话和第三PDU会话,发现第一类PDU会话与第二类PDU会话相同的PDU会话是第二PDU会话。则第一网元继续保持第二PDU会话,保证了第二PDU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恢复连接时可以使用原有会话,无需重新建立PDU会话,如此一来,保证了会话的连续性。
S605、第一网元释放不同的PDU会话。
示例性地,通过比对,第一类PDU会话与第二类PDU会话中不同PDU会话是第一PDU会话,则第一网元释放掉第一PDU会话。
具体的,当第一网元是SMF网元时,SMF网元释放掉第一PDU会话,删除第一PDU会话的隧道资源和上下文。
基于图6的实施例,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时,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保证了相同的PDU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在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后无需重现建立PDU会话,将不同的PDU会话删除掉,可以释放出不同的PDU会话所占用的隧道资源,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当核心网与第一局域网的连接恢复后,第一网元可以通过N4接口向第一局域网中的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有助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对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进行比对,进而将两类PDU会话中相同的PDU会话继续保持,将不同的PDU会话释放掉,进而可以将不同的PDU会话所占占用的隧道资源进行释放,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示例地,如图7所示,所述方法还包括:S606、第一网元向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从而,以便于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接收第二类PDU会话。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方法,通过提前在公网中AMF网元和SMF网元配置保活信息,并开启公网中AMF网元和SMF网元以及专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保活功能。在AMF网元与专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的N2接口断开连接时,AMF网元查看断裂的N2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的上下文,检查是否建立了与保活信息上的专网DNN网络之间的PDU会话,若有,则保持UE的连接状态,若没有则去激活UE的连接状态。在SMF网元与边缘数据面功能网元的N4接口断开连接时,SMF网元检查与N4接口关联的连接态UE的上下文,检查是否建立了与保活信息上的专网DNN网络之间的PDU会话,若有,则保持UE的PDU会话,若无,则释放掉PDU会话。如此一来,当公网与专网的连接恢复时,保持PDU会话对应的UE无需重新注册并建立PDU会话,不会造成业务数据传输的中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公网SMF网元的N4接口和与公网用户面功能网元的N9接口断开连接时,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继续保持专网内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保证了业务数据仍可以在终端设备和专网数据网络之间继续转发,即保活运行。进而保证了专网内业务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稳定性。
当公网与专网的连接恢复时,公网中的SMF网元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共同检查两网元上保持的PDU会话上下文信息,查看在两网元上是否同时存在相同的PDU会话,若存在相同的PDU会话,SMF网元继续保持相同PDU会话,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相同的PDU会话对应的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保证终端设备的数据继续转发。两网元删除掉不同的PDU会话,释放出不同的PDU会话所占用的隧道资源,提升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容灾方法,在不增加不专属于混合专网的终端设备和其他节点模块的同时,通过增强5GC关键网元的功能,即可在公网与专网断开连接时,精准满足有高可靠容灾需求的专网的业务持续性稳定性的需求,在提升专网业务可靠性的同时,也不会增加资源开销。
上述主要从各个节点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节点,例如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第一网元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算法步骤,本发明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以及第一网元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8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通信装置80包括处理单元801、接收单元802和发送单元803。可选的,该通信装置8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804。该通信装置80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网络设备中的芯片或者片上系统。
处理单元801,用于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还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
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不释放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接收单元802,用于当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恢复时,获取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可选的,接收单元802,还用于获取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还用于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可选的,处理单元801,具体用于当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发送单元803,用于向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第一类PDU会话。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组成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通信装置90包括处理单元901、接收单元902和发送单元903。可选的,该通信装置90还可以包括存储单元904。
处理单元901,用于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时,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当保活信息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当保活信息不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释放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不删除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可选的,第一网元包括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当第一网元为AMF网元时,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当第一网元为SMF网元时,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PDU会话。
可选的,保活信息是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之前配置的。
可选的,接收单元902,用于当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获取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可选的,接收单元902,还用于获取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还用于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可选的,处理单元901,具体用于当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可选的,发送单元903,用于向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
图8和图9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例如,处理单元可以称为处理模块。另外,在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各个单元的名称也可以不是图中所示的名称,例如,发送单元也可以称为通信单元。
图8和图9中的各个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存储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通信装置10包括处理器1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11连接的存储器12和通信接口13。处理器11、存储器12和通信接口13通过总线14连接。
处理器1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1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1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可以用于实现通信装置80中处理单元801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11可以用于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还可以用于根据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局域网中转发数据。处理器11也可以用于实现通信装置90中处理单元901的功能,示例性地,处理器11可以用于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时,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还可以用于当保活信息包含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保持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存储器1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1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1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1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11用于执行存储器1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信接口1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1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总线1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1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图10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结构。处理器11用于对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1用于支持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图2中的步骤S201-S202。处理器11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3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与第一网元通信。存储器12用于存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可以存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的数据包。
可选的,图10所示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用于示意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一网元的结构。处理器11用于对第一网元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1用于支持终端设备执行图5中的步骤S501-S503。处理器11可以通过通信接口13与其他设备通信,例如与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通信。存储器12用于存储第一网元的程序代码和数据,例如可以存储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以及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通过基站与第一网元建立连接发出的信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计算机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和接口,处理器通过接口与存储器耦合,当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执行指令时,使得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方法被执行。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执行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执行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然而,在实施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公开实施例的其他变化。在权利要求中,“包括”(comprising)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相互不同的从属权利要求中记载了某些措施,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施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申请的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执行,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用于在局域网中提供核心网的用户面功能网元的功能,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中的用户面功能网元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若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断开,则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
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所述局域网中转发数据;
若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恢复,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获取所述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
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判断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所述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若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所述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所述相同的PDU会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包括不释放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向所述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所述第一类PDU会话。
4.一种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网元执行,所述第一网元用于提供与第一局域网中的网元建立连接进行通信的功能,所述方法包括:
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所述第一网元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所述保活信息用于指示待保持通信连接的局域网;
若所述保活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若所述保活信息不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则释放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所述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所述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所述第一网元获取所述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
所述第一网元判断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所述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若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所述第二类PDU会话中存在相同的PDU会话,所述第一网元保持所述相同的PDU会话。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包括不删除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协议数据单元PDU会话。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元包括接入移动性管理功能AMF网元和会话管理功能SMF网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保活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包括:
若所述第一网元为AMF网元,所述第一网元通过N2接口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无线接入网网元连接,所述第一网元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控制面连接;
若所述第一网元为SMF网元,所述第一网元通过N4接口与所述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连接,所述第一网元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PDU会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活信息是在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之前配置的。
9.根据权利要求5-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元向所述第一局域网中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第二类PDU会话。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核心网连接断开时,保持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面连接在所述局域网中转发数据;
接收单元,用于若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恢复,获取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第一类PDU会话,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包含了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与所述核心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所述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保持的所述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核心网中第一网元发送的第二类PDU会话;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在第一网元与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时,判断保活信息是否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保活信息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保持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保活信息不包含所述第一局域网的标识时,释放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连接状态;
接收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恢复,获取所述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元的第二类PDU会话,所述第二类PDU会话包含了所述第一网元与所述第一局域网连接断开与连接恢复之间,所述第一网元保持的第一局域网中终端设备的PDU会话;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局域网中边缘用户面功能网元发送的第一类PDU会话;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所述第二类PDU会话中是否存在相同的PDU会话;
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第一类PDU会话和第二类PDU会话中存在相同的PDU会话,保持相同的PDU会话。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24647.3A 2021-08-12 2021-08-12 容灾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727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4647.3A CN113727380B (zh) 2021-08-12 2021-08-12 容灾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24647.3A CN113727380B (zh) 2021-08-12 2021-08-12 容灾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7380A CN113727380A (zh) 2021-11-30
CN113727380B true CN113727380B (zh) 2023-06-16

Family

ID=78675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24647.3A Active CN113727380B (zh) 2021-08-12 2021-08-12 容灾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7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7324B (zh) * 2022-03-29 2023-12-08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容灾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630355B (zh) * 2022-03-31 2023-09-08 深圳艾灵网络有限公司 基于核心网的故障恢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9294B (zh) * 2022-04-27 2024-04-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930B (zh) * 2022-08-19 2024-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容灾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1000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upf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548082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重定向方法及装置
CN110476475A (zh) * 2017-03-27 2019-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局域数据网连通性
CN11053567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mf动态容灾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60A (zh) * 2019-01-15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86674A (zh) * 2019-02-18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1000A1 (zh) * 2016-08-31 2018-03-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upf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76475A (zh) * 2017-03-27 2019-11-19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局域数据网连通性
CN109548082A (zh) * 2017-09-21 2019-03-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重定向方法及装置
CN110535676A (zh) * 2018-05-25 2019-1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Smf动态容灾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6160A (zh) * 2019-01-15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586674A (zh) * 2019-02-18 2020-08-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5G 边缘计算MEC 节点容灾组网部署方案研究;梁冰;《广东通信技术》;全文 *
5G专网核心网部署模式与挑战;杨文聪;《移动通信》;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7380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27380B (zh) 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10167051B (zh) 集中式单元-分布式单元架构下的通信方法、通信设备
CN115002924A (zh) 一种上行小数据的传输方法、网络侧du和网络侧cu
CN113396611B (zh) 接入失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EP3777370B1 (en) Handling of temporary non access stratum parameters during registration procedure for the ue supporting registration to the network using 3gpp network access and non-3gpp network access
CN113412632A (zh) 链路失败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1565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470543B (zh) 执行群组通信的装置和方法
CN114915614A (zh) 一种恢复ims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233395A1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231676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3891374A (zh) 故障网元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418229B (zh) 数据复制传输功能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US20170311253A1 (en) Highly available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a LTE based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10749744B2 (en) Enhanced performance of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group of pooled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ies
CN112752287B (zh) 基于基站分流的本地业务保障方法、装置、基站及介质
CN112788682B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其装置
CN116266936A (zh) 报文转发方法及代理设备
CN115696408A (zh) 一种用户面功能容灾方法及通信装置
KR102402355B1 (ko) 데이터 패킷 처리 장치의 장애 발생 시의 서비스 복구 방법
CN111669214A (zh) 一种基于机载WiFi的机上语音通信方法及系统
KR102353226B1 (ko) 세션 관리 장치의 장애 발생 시의 서비스 복구 방법
CN110798369A (zh) 一种B-TrunC群组业务的POOL机制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23141877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systems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e replacement during mobility
CN217116413U (zh) 专网网络架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