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7215B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7215B
CN113727215B CN202111013412.5A CN202111013412A CN113727215B CN 113727215 B CN113727215 B CN 113727215B CN 202111013412 A CN202111013412 A CN 202111013412A CN 113727215 B CN113727215 B CN 1137272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erminal
acquired
target
cl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34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7215A (zh
Inventor
李菲
邹璐
姚关伟
施晨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bi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bi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bi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bix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341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72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72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2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72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72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1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5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ill image data
    • G06F16/5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 H04N7/181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for receiving images from a plurality of remote 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通过本申请,客户端可以实时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接收各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业务数据,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收货设备之间,普遍还停留在各个收货设备之间单独运作,不能较好的联通协同,各个收货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之间的互通性较差,导致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较低。另外,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记录各个收货设备所采集到的数据,导致数据采集效率较低,也会存在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的现象,数据采集准确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和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包括一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该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该客户端接收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该客户端对该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该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该目标数据集合,以使该服务器对该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该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可见,本方案中通过客户端控制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接受M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M个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以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客户端对所有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客户端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校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第一称重终端和第一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该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包括:
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一业务数据;
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二业务数据。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为信号接收结果,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
在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客户端向该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以使该发射终端基于该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该接收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该客户端在向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接收该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
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生成语音提示信息;
该客户端将该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以使语音播放终端播放该语音提示信息,该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客户端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客户端获取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
该客户端对该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特征信息,并基于该图像特征信息判断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是否存在待采集对象;
若该客户端确定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通行指令,以使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该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该通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之前,包括:
该客户端周期性向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状态反馈指令,以使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该状态反馈指令返回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通行状态或者禁止状态,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出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该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四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该方法还包括:
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三业务数据;
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四业务数据。
其中,第二称重终端、第二摄像终端、第二通行控制终端以及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分别对应的作用和工作过程,以及与客户端的交互过程可以参见上述第一称重终端、第一摄像终端、第一通行控制终端以及第一位置检测终端的具体描述,本申请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该目标数据集合包括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对象标识和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为数据采集终端对该目标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的;
该服务器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该目标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该配置字段库中包括对象标识与对象配置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服务器根据该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对该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该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
该服务器对该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该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该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该一个或多个待采集对象中每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该客户端接收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该客户端对该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该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该目标数据集合,以使该服务器对该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该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第一称重终端和第一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一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二业务数据。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为信号接收结果,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
在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之前,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该客户端向该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以使该发射终端基于该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该接收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确定模块,用于该客户端在向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接收该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用于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生成语音提示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用于该客户端将该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以使语音播放终端播放该语音提示信息,该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之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周期性发送模块,用于该客户端周期性向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状态反馈指令,以使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该状态反馈指令返回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通行状态或者禁止状态,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出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结合第三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该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四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用于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三业务数据;
第七发送模块,用于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四业务数据。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数据集合模块,用于接收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该目标数据集合包括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对象标识和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数据,该目标数据为数据采集终端对该目标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的;
配置字段获取模块,用于该服务器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该目标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该配置字段库中包括对象标识与对象配置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数据配置模块,用于该服务器根据该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对该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该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
数据分析模块,用于该服务器对该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该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该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器用于收发指令,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运行程序指令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使得具有处理器的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上述第二方面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客户端可以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控制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接受M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M个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以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这样,通过客户端对所有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客户端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校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现场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接收多个数据采集现场的业务数据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数据处理系统可以包括服务器10和用户终端集群。该用户终端集群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用户终端,这里将不对用户终端的数量进行限制。如图1所示,具体可以包括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如图1所示,用户终端100a、用户终端100b、用户终端100c、…、用户终端100n可以分别与上述服务器10进行网络连接,以便于每个用户终端可以通过该网络连接与服务器10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该用户终端集群中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头戴设备等具有数据处理的智能终端。应当理解,如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集群中的每个用户终端均可以安装有目标应用(即应用客户端),当该应用客户端运行于各用户终端中时,可以分别与上述图1所示的服务器10之间进行数据交互。
其中,如图1所示,该服务器1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在图1所示的多个用户终端中选择一个用户终端作为目标用户终端,该目标用户终端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桌上型电脑、智能电视等携带数据处理功能的智能终端。例如,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图1所示的用户终端100a作为目标用户终端为例。用户终端100a可以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用户终端100a可以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并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10发送目标数据集合。服务器10接收到用户终端100a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后,可以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目标数据集合所对应的目标对象标识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该匹配字段库中包括对象标识与对象匹配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服务器10可以根据目标对象标识的目标配置字段,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服务器10可以对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包括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正常,或者,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异常。这样,通过用户终端100a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交互,采集得到目标数据集合,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通过服务器10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根据该分析结果可以验证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这样,可以实时监控所采集到的数据的异常情况,可以避免因作弊行为所采集到不真实的数据,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由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执行,该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为服务器(如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0),或者用户终端(如上述图1的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一用户终端),或者为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组成的系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如图2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101,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
具体的,客户端可以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该数据采集指示用于指示数据采集终端对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并返回对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的业务数据。相应地,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数据采集指令后,可以基于自己所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相应的目标数据。每个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完目标数据后,可以对所采集到的目标数据进行整理汇总,生成业务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包括一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该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如M可以取值为1,2,3...。其中,待采集对象可以是指车辆、飞机、收货框、物品、货物等。应理解,客户端可以通过物联网分别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即客户端可以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这样,客户端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之间可以通过物联网形成较好的联调协同,可以更好的通过客户端控制各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通过客户端控制各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可以避免人工收集时因作弊行为而导致所收集到的业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以及避免采集到的数据被篡改,可以提高业务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解决人工收集效率低的问题,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其中,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是指称重终端和摄像终端,也可以包括其他终端,如录音终端,用于采集音频数据,可以根据具体场景确定数据采集终端,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制。具体的,业务数据可以是指称重数据和视频数据,也可以是音频数据等。
可选的,客户端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数据采集指令可以包括采集数据种类、采集数据格式以及数据返回规则等。数据采集指令可以用于指示数据采集终端基于采集数据种类进行数据采集,并根据采集数据格式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以得到业务数据,基于数据返回规则将业务数据返回给客户端。数据返回规则可以包括间隔预设时间发送和实时发送等方式。采集数据种类用于指示数据采集终端需要采集哪些种类的数据,采集数据格式是指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数据后,需要将采集到的数据转换为什么的格式。例如,客户端向称重终端A发送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称重终端A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称重数据指令后,可以基于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中的采集数据种类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称重终端A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中的采集数据格式,对采集到的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进行格式化处理,得到业务数据。称重终端A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中的数据返回规则,将业务数据返回给客户端。
S102,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
具体的,M个数据采集终端可以分别将自己采集到的业务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分别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是多个数据采集现场中的数据采集终端。客户端可以与多个数据采集现场中的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接收每个数据采集现场中的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业务数据,避免各个数据采集现场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分布在不同地方,可以增加各个数据采集终端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同时,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可选的,当待采集对象不能通过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在客户端提供的用户操作界面中,输入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点击查询。客户端可以响应管理人员的点击操作,获取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采集表,该采集表中包括多个采集配置字段,该采集配置字段包括对象标识、对象称重数据、对象视频数据等。客户端得到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应的采集表后,可以在用户操作界面中显示该采集表。管理人员可以在采集表输入采集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并点击保存。客户端可以响应管理人员的输入操作,获取待采集对象的业务数据。
S103,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具体的,客户端得到M个业务数据后,可以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即将具有同一个对象标识的业务数据进行组合,得到目标数据集合,一个待采集对象对应一个目标数据集合。客户端得到每个待采集对象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合后,可以将该每个待采集对象对应的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后,可以对每个待采集对象的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当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异常时,则通知管理人员对异常的目标数据进行查看,并将异常的目标数据发送给管理人员。这样,可以对采集到的数据是否有水分合作和不合格进行验证,可以提高收验货业务管理的效率。同时,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客户端可以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控制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接受M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M个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以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这样,通过客户端对所有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客户端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校验。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由客户端和数据采集终端交互执行,该客户端可以为用户终端(如上述图1的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一用户终端),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是指具有数据采集功能的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如图3所示,该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201,客户端获取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收货场景中,如图4所示,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采集现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40a是指第一待采集对象,如载货车辆;40b是指第一称重终端,如地磅;40c是指第一摄像终端,如摄像头;40d是指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如红绿灯;40e是指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如红外线发射设备;40f是指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如红外线接收设备;40g是指第二栏杆终端,即栏杆设备。下文结合图4所示的数据采集现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客户端可以通过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对第一数据采集区域进行拍摄,得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是指第一数据采集现场中的数据采集终端对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的区域。例如,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可以是指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对待采集对象进行重量采集的地方。
S202,客户端对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特征信息,并基于图像特征信息判断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是否存在待采集对象。
具体的,客户端可以对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区域图像的图像特征信息。客户端可以基于该图像特征信息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是否存在待采集对象,即可以通过图像特征信息判断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上方是否存在物体。若通过图像特征信息判断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上方存在物体像素,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存在待采集对象。若通过图像特征信息判断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上方不存在物体像素,则可以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客户端还可以实时检测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的称重数据,若客户端检测到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的称重数据持续一段时间小于预设阈值时,则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中无待采集对象。若客户端检测到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的称重数据持续一段时间大于或者等于预设阈值时,则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中存在待采集对象。
S204,若客户端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通行指令。
具体的,如图4所示,若客户端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可以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发送通行指令,该通行指令用于指示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输出通行提示信息,比如显示绿灯,用于提示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S204,第一通行控制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行指令,基于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
具体的,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行指令,基于该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该通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如图4所示,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可以是指红绿灯设备,红绿灯设备可以基于通行指令输出绿灯,以提示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S205,客户端周期性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状态反馈指令。
具体的,客户端可以周期性的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发送状态反馈指令,以使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反馈其当前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通行状态,或者,禁止状态。通行状态是指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输出通行提示信息,如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为红绿灯设备时,通行状态为输出绿灯状态。禁止状态是指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输出禁止提示信息,如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为红绿灯设备时,禁止状态为输出红灯状态。其中,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用于控制待采集对象进出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以使待采集对象有序进出第一数据采集区域,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和准确率。
S206,第一通行控制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状态反馈指令,基于状态反馈指令向客户端返回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
具体的,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状态反馈指令后,可以基于该状态反馈指令向客户端返回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的状态信息。如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为红绿灯设备时,可以将红绿灯设备当前所显示的灯颜色反馈给客户端,如向客户端反馈红绿灯设备当前的状态信息为显示绿灯(即通行状态),或者向客户端反馈红绿灯设备当前的状态信息为显示红灯(即禁止状态)。
S207,客户端接收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客户端向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
具体的,客户端可以接收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返回的状态信息,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例如,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为红绿灯设备时,返回的状态信息为绿灯状态。客户端可以向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该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称重过程中的视频进行采集,第一摄像终端属于M个数据采集终端。该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用于对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拍摄,以得到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或者对象图像,如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可以是摄像设备。
可选的,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客户端向第一栏杆终端发送通行指令,该第一栏杆终端用于控制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第一栏杆终端可升起栏杆以使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第一栏杆终端可以降落栏杆,使栏杆横向阻挡通行路口,以阻止待采集对象进行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第一栏杆终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通行指令后,可以基于该接收到的通行指令,判断第一栏杆终端中的栏杆的当前状态为升起状态,还是为降落状态。若第一栏杆终端中的栏杆的当前状态为升起状态,则保持当前状态;若第一栏杆终端中的栏杆为降落状态,则将降落状态转换为升起状态,即升起栏杆,以使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禁止状态,则客户端向第一栏杆终端发送禁止指令。第一栏杆终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禁止指令后,可以基于该接收到的禁止指令,判断栏杆的当前状态为升起状态,还是降落状态。若栏杆的当前状态为升起状态,则将升起状态转换为降落状态,即降落栏杆;若栏杆的当前状态为降落状态,则继续保持当前状态,以禁止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S208,第一摄像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基于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第二业务数据。
具体的,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后,可以基于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进行拍摄,采集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采集到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后,可以从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中挑选出一帧目标视频帧,通过对该目标视频帧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对象标识。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得到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视频数据和对象标识后,可以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和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业务数据,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可以将该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客户端,第二业务数据属于M个业务数据。
可选的,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从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中挑选出一帧目标视频帧时,可以根据视频数据中每帧视频帧的像素值,从视频数据中挑选出像素值最高的视频帧,作为目标视频帧。
可选,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也可以随机从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视频数据中,随机挑选出一帧视频帧,作为目标视频帧。
可选的,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可以采用OCR图像识别技术(OpticalCharacter Recognition,即光学字符识别),对目标视频帧进行图像识别时,得到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如可以通过对目标视频帧进行文字提取,提取出目标视频帧中的文字内容信息和各个文字信息的文字位置信息,该文字信息包括数字、英文以及中文等字符。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可以根据各个文字信息的文字位置信息,从提取出来的文字内容信息中确定目标格式的目标文字内容,将目标格式的目标文字内容确定为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对象标识。例如,第一待采集对象为车辆A时,可以通过OCR图像识别技术对包含车辆A的目标视频帧进行图像识别,得到车牌号,将该车牌号确定为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
S209,客户端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
具体的,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并向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后,可以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位置检测指令,该位置检测指令用于指示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向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发送检测信号。其中,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和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用于检测第一待采集对象是否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S210,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位置检测指令,基于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具体的,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和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向客户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为信号接收结果,该信号接收结果为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接收到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未接收到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的检测信号。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接收客户端发送的位置检测指令,基于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发送检测信号。如图4所示,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可以是指红外线设备,发射端(即图4中的40e)可以是指红外线发射端,接收端(即图4中的40f)可以是指红外线接收端。当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时,说明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接到通行指示后,进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客户端可以向红外线发射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红外线发射端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位置检测指令后,可以向红外线接收端发送探测请求,用于告知红外线接收端,红外线发射端间隔多久会向其发红外线信号。其中,红外线发射端可以采用电磁波的形式向红外线接收端发送探测请求。若红外线接收端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探测请求后,可以向红外线发射端返回探测响应,用于确认接收到探测请求。若红外线接收端没有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探测请求,则说明红外线发射端与红外线接收端之间的通信出现异常,则可以将该异常反馈给管理人员,以使管理人员进行异常消除。红外线发射端接收到红外线接收端返回的探测响应后,则可以确定红外线接收端已做好接收检测信号的准备,则可以通过光传输向红外线接收端发送红外线信号(即检测信号)。
S211,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向客户端返回信号接收结果。
具体的,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可以生成信号接收结果,并将该客户端返回信号接收结果。例如,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可以是指红外线接收端,红外线接收端在向红外线发射端返回探测响应后,可以一定时间后生成信号接收结果。若红外线接收端在收到探测请求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红外线,则说明红外线被遮挡,则生成的信号接收结果为红外线接收端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检测信号。若红外线接收端在收到探测请求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红外线,则说明红外线没有被遮挡,则可以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生成的信号接收结果为红外线接收端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检测信号。红外线接收端可以向客户端返回信号接收结果。
S212,客户端在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接收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
具体的,客户端在向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可以接收该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若信号接收结果为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接收到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的检测信号,则说明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向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发送的检测信号(如红外线信号)没有被遮挡,则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可选的,若信号接收结果为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未接收到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的检测信号,则客户端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生成语音提示信息,并将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
具体的,若信号接收结果为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未接收到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发送的检测信号,则说明检测信号被遮挡,可以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客户端可以生成语音提示信息,并将该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该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例如,该语音提示信息可以是指“未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请进行位置调整”。例如,信号接收结果为红外线接收端未接收到红外线发射端发送的红外线信号,则说明红外线信号被第一待采集对象遮挡,可以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可选的,语音播放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语音提示信息,并播放该语音提示信息。
具体的,语音播放终端可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语音提示信息,可以通过TTS(Text-To-Speech,一种语音合成技术)对语音提示信息进行语音合成,生成提示语音,并播放提示语音,以提示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S213,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确定出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客户端向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
具体的,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即基于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确定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客户端向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该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用于指示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进行称重数据采集,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是指对待采集对象进行称重的区域。只有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时,才会通过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进行称重,若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不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不会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进行称重。
S214,第一称重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基于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具体的,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基于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称重数据。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获取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对象标识,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的称重数据和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第一业务数据,向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如图4所示,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可以为地磅A,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可以为货车B。地磅A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后,可以基于接收到的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对货车B进行称重,采集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货车B的称重数据。地磅A采集到货车B称重数据后,可以接收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的货车B的对象标识,对货车B的称重数据和对象标识进行组合,生成第一业务数据。地磅A生成第一业务数据后,可以向客户端发送该第一业务数据,第一业务数据属于M个业务数据。这样,直接由客户端控制第一称重设备(即地磅)获取第一待采集对象(即货车)的称重数据,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即真实性),可以避免人工收集称重数据时容易作弊,导致采集到的称重数据不真实。
S215,客户端接收第一称重终端返回的第一业务数据。
具体的,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向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后,客户端可以接收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
S216,客户端接第一摄像终端返回的第二业务数据。
客户端接收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后,则可以向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完成采集指令,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完成采集指令后,停止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如图4中的40a)进行拍摄,将对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采集到的第二业务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客户端可以接收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
如图4所示,当客户端接收到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发送的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一摄像终端(即图4中的40c)发送的第二业务数据后,可以向第二栏杆终端(即图4中的40g)发送对象出场指令。第二栏杆终端(即图4中的40g)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对象出现指令后,可以升起栏杆,以让第一待采集对象(即图4中的40a)离开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第二称重终端针对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称重数据,第四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第二摄像终端针对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即客户端还可以接收第二称重终端返回的第三业务数据和第二摄像终端返回的第四业务数据。如图5所示,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端接收多个数据采集现场的业务数据的示意图,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可以接收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返回的业务数据,也可以接收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返回的业务数据,也还可以接收其他数据采集现场返回的业务数据。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包括上述图4中的第一称重终端(即图4中的40b)、第一摄像终端(如图4中的40c)、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即图4中的40d)、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即发射终端(即图4中的40e)和接收终端(即图4中的40f))等终端,第一待采集对象为在第一数据采集现场中进行数据采集的对象。第一数据采集现场中的各个终端与客户端的交互过程可以参见图3中步骤S201-S216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累述。同样的,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也包括第二称重终端、第二摄像终端、第二通行控制终端以及第二位置检测终端等终端。第二待采集对象为在第二数据采集现场中进行数据采集的对象。
具体的,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可以对第二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检测,得到位置检测结果。该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得到的位置检测结果为: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接收终端未接收到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其中,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具体怎样对第二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检测的内容,可以参考上述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包括的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对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检测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累述。第二位置检测终端可以向客户端返回对第二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检测得到的位置检测结果,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可以接收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若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客户端(如图5中的50a)可以向第二数据采集终端(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第二数据采集终端(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称重终端接收到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后,可以基于该第二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第二数据采集终端(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称重终端还可以获取第二数据采集终端(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和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第三业务数据,并将该第三业务数据发送给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
具体的,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通行控制终端向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返回其的状态信息,该第二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也包括通信状态和禁止状态。第二通行控制终端可以是指红绿灯设备,用于控制第二待采集对象进入第二数据采集区域进行数据采集,可以使第二数据采集现场中的待采集对象有次序的进行数据采集,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通行控制终端的工作过程以及与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的交互过程,与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中的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中的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若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确定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客户端(如图5中的50a)向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摄像终端可以基于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摄像终端还可以获取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对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和对象标识进行组合,得到第二业务数据,并向客户端(即图5中的50a)发送第四业务数据。其中,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摄像终端获取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第一摄像终端获取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同样的,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也包括语音播放终端,用于提示第二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包括的语音播放终端与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包括的语音播放终端的作用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b)包括的语音播放终端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第二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也包括第三栏杆终端和第四栏杆终端,第三栏杆终端用于控制第二待采集对象进行第二数据采集区域,第三栏杆终端的运行过程与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一栏杆终端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一栏杆终端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第四栏杆终端用于控制第二待采集对象离开第二数据采集现场,第四栏杆终端的运行过程与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二栏杆终端(即图4中的40g)相同,可以参考上述对第一数据采集现场(即图5中的50c)中的第一栏杆终端(即图4中的40g)的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确定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通行指令,第一通行控制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通行指令,基于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客户端向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第一摄像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基于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第二业务数据。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客户端向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第一称重终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基于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通过客户端与第一数据采集现场中的各个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接收第一数据采集现场中各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效率,也可以避免人工采集数据时作弊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另外,客户端也可以与第二数据采集现场中的各个终端进行数据交互,接收第二数据采集现场中各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业务数据,客户端业务可以接收其他数据采集现场中的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业务数据。这样,客户端可以对多个数据采集现场中的业务数据进行采集,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现场的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请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可由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执行,该客户端和服务器可以为服务器(如上述图1中的服务器10),或者用户终端(如上述图1的用户终端集群中的任一用户终端),或者为服务器和用户终端组成的系统,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如图6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301-S307。
S301,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
S302,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
S303,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
步骤S301-S303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图2或者图3所描述的内容,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累述。
S304,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
具体的,客户端得到目标数据集合后,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可以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该目标数据集合包括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对象标识和目标待采集对象的N个目标数据,一个目标数据为一个数据采集终端对目标待采集对象进行数据采集得到的,N为正整数,例如N可以取值为1,2,3...。
S305,服务器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目标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
具体的,服务器可以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该配置字段库中包括多个对象配置字段,以及对象标识与对象配置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该对象配置字段可以是指人工预先添加在配置字段库中的,如对象标识字段、对象重量字段、对象视频字段以及等等,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
其中,不同对象标识对应的对象配置字段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预先设置不同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配置字段。例如,不同大小的目标待采集对象对应的对象图像字段的图像限制大小不同,该图像限制大小用于限制客户端上传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图像大小,即客户端只能上传小于或者等于图像限制大小的对象图像给服务器。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体积较大,则对象图像的图像限制大小可以设置为较大一些。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体积较小,则对象图像的图像限制大小可以设置为较小一些。如飞机对应的图像限制大小可以大于车辆对应的图像限制大小。
S306,服务器根据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
具体的,服务器得到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后,可以根据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例如,可以根据目标对象配置字段生成数据单据,根据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确定目标对象配置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即对数据单据进行填写,得到对象配置数据。即服务器可以在目标数据集合中,确定每个目标对象配置字段的字段值,如可以在目标数据集合中,确定对象标识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即填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号),在目标数据集合中,确定对象重量字段对应的字段值等。
S307,服务器对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
具体的,服务器得到对象配置数据后,可以对该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该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正常,或者,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异常。其中,可以人工设置每个目标待采集对象对应的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服务器可以根据该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异常。即若目标数据不在正常阈值范围内,则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异常;若目标数据在正常阈值范围内,则服务器可以确定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正常。其中,服务器还可以对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进行单位换算,以及进行偏差计算,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同时,服务器还可以对客户端上传的目标数据集合、对象配置数据以及分析结果等数据进行存储,避免数据的遗失。另外,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对象配置数据,确定当前的数据采集进程,便于数据采集业务的管理,以及为数据采购、采购效益分析、数据成本分析等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可选的,服务器判断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是否在正常阈值范围内的具体方式可以包括:根据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本体重量,该本体重量是指目标待采集对象本身的重量。例如,目标待采集对象可以是指车辆,本体重量是指车辆本身的重量,即除去载体重量后车辆本身的重量。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与本体重量之间的第一差值,将该第一差值确定为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获取预先人工输入的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实际重量,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的第二差值。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若第二差值不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则确定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出现异常,并输出提示信息,以提示管理人员进行人工校验。
例如,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数据为称重终端采集到的称重数据时,可以预先人工设置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服务器得到对象配置数据后,可确定对象重量字段对应的字段值是否在正常阈值范围内,若对象重量字段对应的字段值在正常范围内,则说明目标待采集对象的重量正常;若对象重量字段对应的字段值不在正常范围内,则说明目标待采集对象的重量异常,并通知管理人员。如在收料场景中,可以根据该正常范围阈值确定收发料偏差。
例如,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目标数据可以为摄像终端所采集到的视频数据,可以预先设定视频数据异常的标准,如当视频数据的像素值小于目标像素值时,则说明视频数据清晰度较差,不能观看,则可以确定视频数据发生异常,并通知管理人员,以使管理人员查看异常原因。若视频数据的像素值大于目标像素阈值,则说明视频清晰度较好,可以进行观看。该目标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可以用于验证称重终端在对目标待采集对象进行称重数据采集时,是否存在作弊行为或者不合规行为,避免因作弊行为或者不合规行为导致采集到的称重数据不真实,从而导致后续业务处理结果的准确性较差。例如,在收料场景中,项目A需要收料10吨,因作弊行为使称重终端显示10吨,让管理人员误以为收料完成,但实际收料8吨,从而导致后续工程进行受影响。而本方案可以通过采集收料过程中的视频数据,以便验证是否存在作弊行为或者不合规行为。服务器还可以采用AI技术,对目标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进行图像识别,得到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对客户端发送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进行验证和补充,可以提高待采集对象标识识别的准确性。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控制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接受M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M个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以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这样,通过客户端对所有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客户端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校验。另外,服务器还可以根据客户端发送的目标数据集合生成对象配置数据和分析结果,确定当前的数据采集进程,便于数据采集业务的管理,以及为数据采购、采购效益分析、数据成本分析等决策提供数据参考。
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计算机设备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数据处理装置为一个应用软件;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的相应步骤。如图7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包括:第一发送模块11、接收模块12、第二发送模块13、第三发送模块14、确定模块15、生成模块16、第四发送模块17、获取模块18、判断模块19、第五发送模块20、周期性发送模块21、第六发送模块22以及第七发送模块23。
第一发送模块11,用于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包括一个或多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该一个或多个待采集对象中每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12,用于该客户端接收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该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13,用于该客户端对该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该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该目标数据集合,以使该服务器对该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该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其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包括第一称重终端和第一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一业务数据和第二业务数据,该第一业务数据包括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二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一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一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第一发送模块11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1101,用于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一业务数据;
第二发送单元1102,用于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一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二业务数据。
其中,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该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为信号接收结果,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
在该客户端向该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之前,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三发送模块14,用于该客户端向该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以使该发射终端基于该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该接收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确定模块15,用于该客户端在向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接收该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其中,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生成模块16,用于若该信号接收结果为该接收终端未接收到该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该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生成语音提示信息;
第四发送模块17,用于该客户端将该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以使语音播放终端播放该语音提示信息,该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
其中,该客户端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之前,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18,用于该客户端获取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
判断模块19,用于该客户端对该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特征信息,并基于该图像特征信息判断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是否存在待采集对象;
第五发送模块20,用于若该客户端确定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通行指令,以使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该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该通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该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其中,该客户端向该第一摄像终端发送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之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周期性发送模块21,用于该客户端周期性向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状态反馈指令,以使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该状态反馈指令返回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该状态信息包括通行状态或者禁止状态,该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用于控制该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出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其中,该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该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该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称重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该第四业务数据包括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该第二摄像终端针对该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该数据处理装置还包括:
第六发送模块22,用于若该客户端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该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称重终端基于该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该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三业务数据;
第七发送模块23,用于若该客户端确定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该客户端向该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该第二摄像终端基于该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该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该客户端发送该第四业务数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图7所示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子单元,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模块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模块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数据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客户端可以与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通信,控制M个数据采集终端进行数据采集,并接受M个数据采集终端返回的M个业务数据,这样,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以及可以避免作弊行为导致采集到的数据不真实,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这样,通过客户端对所有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可以提高各个数据采集终端所采集到的业务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率。同时,可以客户端可以将目标数据集合发送给服务器,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中的目标数据的异常情况进行校验。
请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网络接口1004和存储器1005,此外,上述计算机设备1000还可以包括:目标用户接口100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目标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目标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目标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8所示的计算机设备1000中,网络接口1004可提供网络通讯功能;而目标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目标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包括一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客户端接收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客户端对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服务器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计算机设备1000可执行前文图2或者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也可执行前文图7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数据处理装置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
此外,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且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前文提及数据处理装置所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且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处理器执行程序指令时,能够执行前文图2或者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作为示例,程序指令可被部署在一个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在位于一个地点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又或者,在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上执行,分布在多个地点且通过通信网络互连的多个计算设备可以组成区块链系统。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可以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前文图2或者图3所对应实施例中对数据处理方法的描述,因此,这里将不再进行赘述。另外,对采用相同方法的有益效果描述,也不再进行赘述。对于本申请所涉及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者计算机程序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个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一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申请实施例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上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上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盘、光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一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所述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所述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所述客户端对所述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所述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为所述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其中,所述对所述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目标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所述配置字段库中包括多个对象配置字段,以及对象标识与对象配置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象配置字段包括对象标识字段、对象重量字段、对象视频字段;其中,不同大小的目标待采集对象对应的对象配置字段的图像限制大小不同,所述图像限制大小用于限制客户端上传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图像大小,且体积大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图像限制大小大于体积小的目标采集对象的图像限制大小;
根据目标对象标识的目标配置字段,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并对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
其中,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正常,或者,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异常,服务器根据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所述服务器根据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根据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本体重量,该本体重量是指目标待采集对象本身的重量;
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与本体重量之间的第一差值,将该第一差值确定为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
获取预先人工输入的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实际重量,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的第二差值;
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若第二差值不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则确定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出现异常;
所述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包括:
若所述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所述客户端向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称重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所述客户端向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一摄像终端基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所述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所述第二称重终端针对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所述第二摄像终端针对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客户端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称重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确定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摄像终端基于所述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业务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包括发射终端和接收终端,所述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为信号接收结果,所述信号接收结果为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或者,所述接收终端未接收到所述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
在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向所述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以使所述发射终端基于所述位置检测指令的指示,向所述接收终端发送检测信号;
所述客户端在向发射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后,接收所述接收终端返回的信号接收结果,若所述信号接收结果为所述接收终端接收到所述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号接收结果为所述接收终端未接收到所述发射终端发送的检测信号,则确定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未处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生成语音提示信息;
所述客户端将所述语音提示信息发送给语音播放终端,以使语音播放终端播放所述语音提示信息,所述语音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进行位置调整,以处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向第一位置检测终端发送位置检测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客户端获取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的区域图像;
所述客户端对所述区域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图像特征信息,并基于所述图像特征信息判断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是否存在待采集对象;
若所述客户端确定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不存在待采集对象,则向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通行指令,以使所述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所述通行指令的指示输出通行提示信息,所述通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入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之前,包括:
所述客户端周期性向所述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发送状态反馈指令,以使所述第一通行控制终端基于所述状态反馈指令返回所述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的状态信息,所述状态信息包括通行状态或者禁止状态,所述第一通行控制终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进出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
6.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中每个数据采集终端基于接收到的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目标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业务数据,一个所述业务数据包括一个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一个数据采集终端针对所述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M为正整数;
接收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接收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的M个业务数据,一个所述业务数据来自一个数据采集终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客户端对所述M个业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将所述M个业务数据中针对同一个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目标数据确定为目标数据集合,向服务器发送所述目标数据集合,以使所述服务器对所述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所述分析结果为所述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其中,所述对所述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分析得到分析结果,包括:
从配置字段库中,获取目标数据集合中目标对象标识对应的目标对象配置字段;所述配置字段库中包括多个对象配置字段,以及对象标识与对象配置字段之间的对应关系;所述对象配置字段包括对象标识字段、对象重量字段、对象视频字段;其中,不同大小的目标待采集对象对应的对象配置字段的图像限制大小不同,所述图像限制大小用于限制客户端上传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图像大小,且体积大的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图像限制大小大于体积小的目标采集对象的图像限制大小;
根据目标对象标识的目标配置字段,对目标数据集合进行数据配置,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并对目标数据集合的对象配置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目标数据集合的分析结果;
其中,该分析结果为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正常,或者,目标数据集合中包括的目标数据异常,根据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异常;
所述根据目标数据的正常阈值范围判断目标数据是否异常的步骤包括:
根据目标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从数据库中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本体重量,该本体重量是指目标待采集对象本身的重量;
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与本体重量之间的第一差值,将该第一差值确定为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
获取预先人工输入的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实际重量,获取目标待采集对象运载的载体的称重重量与实际重量之间的第二差值;
判断第二差值是否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若第二差值不属于正常阈值范围内,则确定目标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出现异常;
所述客户端分别向M个数据采集终端发送数据采集指令,包括:
若所述客户端基于第一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第一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则所述客户端向第一称重终端发送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一称重终端基于所述第一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所述第一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一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一业务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确定第一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所述客户端向第一摄像终端发送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一摄像终端基于所述第一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所述第一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二业务数据;
所述M个数据采集终端还包括第二称重终端和第二摄像终端,所述M个业务数据包括第三业务数据和第四业务数据,所述第三业务数据包括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所述第二称重终端针对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的称重数据,所述第四业务数据包括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的对象标识和所述第二摄像终端针对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采集得到的视频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基于第二位置检测终端返回的位置检测结果确定出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处于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二称重终端发送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二称重终端基于所述第二称重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处于所述第二数据采集区域内的第二待采集对象的称重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三业务数据;
若所述客户端确定第二通行控制终端返回的状态信息为通行状态,则所述客户端向所述第二摄像终端发送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以使所述第二摄像终端基于所述第二视频数据采集指令的指示采集所述第二待采集对象的视频数据,并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第四业务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收发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收发器用于收发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当被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013412.5A 2021-08-31 2021-08-3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37272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3412.5A CN113727215B (zh) 2021-08-31 2021-08-3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3412.5A CN113727215B (zh) 2021-08-31 2021-08-3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7215A CN113727215A (zh) 2021-11-30
CN113727215B true CN113727215B (zh) 2022-10-18

Family

ID=786798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3412.5A Active CN113727215B (zh) 2021-08-31 2021-08-31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72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86613B (zh) * 2023-05-04 2023-07-18 利维智能(深圳)有限公司 工业互联网数据的智能采集处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6348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92266B (zh) * 2012-06-14 2014-04-30 沈阳新一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衡称重方法
CN106886612A (zh) * 2017-04-21 2017-06-23 厦门华厦学院 一种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
CN110069520A (zh) * 2019-03-16 2019-07-30 平安城市建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采集方法、数据采集终端、后台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381022B (zh) * 2019-06-13 2021-12-10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视联网的数据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2559566B (zh) * 2020-12-03 2023-08-04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地磅的合规性监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05680A (zh) * 2021-02-09 2021-06-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26348A (zh) * 2020-06-16 2020-09-29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7215A (zh) 2021-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96264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智能广告推送系统
CN111918039B (zh) 基于5g网络的人工智能高风险作业管控系统
CN110516529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的投喂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13727215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445817A (zh) 测试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1191507A (zh) 智慧社区的安全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
CN113096158A (zh) 运动对象的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76124A (zh) 摄像头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12233428A (zh) 车流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113165B (zh) 一种用于安检设备的行包判读方法
CN114627394A (zh) 一种基于无人机的渣土车套牌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9579957A (zh) 一种无人过磅系统及方法
KR102600622B1 (ko) 모돈의 행동인식 기반의 분만 판단을 위한 장치 및 그 장치의 구동방법
CN111047731A (zh) 一种基于ar技术的电信机房巡检方法及系统
CN112733809B (zh) 一种用于自然保护区监控系统的智能图像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15019462A (zh)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0163043B (zh) 面部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13888481A (zh) 一种桥面病害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71236A (zh) 周界目标物体的检测方法及其系统
KR102550914B1 (ko) 승무원 통합 자원 관리 훈련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시스템
CN111259689A (zh) 用于发送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9314803A (zh) 远程操作系统
CN114448952B (zh) 流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682400A (zh) 一种电梯内是否有人的识别方法、电梯管理单元和系统
US2024011934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pediting distributed feedback for developing of machine learning classifi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