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25880A -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 Google Patents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25880A
CN113725880A CN202110916329.2A CN202110916329A CN113725880A CN 113725880 A CN113725880 A CN 113725880A CN 202110916329 A CN202110916329 A CN 202110916329A CN 113725880 A CN113725880 A CN 1137258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unit
supply system
base station
peak clip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632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25880B (zh
Inventor
阳林
夏维
赵跃
王勇
唐享华
程远东
赵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Rui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Rui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Ruidu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632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258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258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8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258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258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8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 H02J3/32Arrangements for balancing of the load in a network by storage of energy using batteries with conver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dc mains or d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1/10Parallel operation of dc 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1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DC powered lo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该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连接,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管理系统和供电系统,满足5G基站AAU的直流供电业务需求,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5G基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5G基站不断建设与5G业务的不断发展,对5G基站AAU(Active Antenna Unit,有源天线单元)的直流供电业务也有更高要求。例如扩容合路接入需求、拉远距离过长的恒压需求、差异化备电需求。目前部分基站为满足5G基站AAU的直流供电业务需求,采用MOS管方案或双向DC/DC方案的电池合路器,或采用价格高昂的智能锂电(附带外接1组电池)实现电池合路功能;为拉远距离过长的AAU配置DCDU智能升压设备;配置分户型差异化备电单元或智能开关;在AAU前端再次配置了分路型智能开关等操作。这样使得基站投资成本过高,不利于应用推广,且增设的各设备配合衔接会发生逻辑冲突矛盾。同时现有电池连接器不能对5G新增电池实施精准的充放电管理,导致电池容量损失、电费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满足5G基站AAU的直流供电业务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二: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充电单元和电源切换开关,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单元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三: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与DC/DC充电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单元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四: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五: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和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输出端(同为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的基站侧)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在所述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母线受控开关,在所述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侧连接有第二母线受控开关。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给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设定加电调试的试运行工作时长,试运行时长到期前,如收到起租加电信号,则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如在试运行到期时未收到起租加电信号,则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智能开关阵列自动断开锁定。通过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可设定固定时段(可远程调整起止时间)给AAU断电节能;也可自组网监控,接收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的指令遥控关闭/开启AAU供电实现精准节能管控。这样结构简单,利用制造使用,减低成本。
进一步,结构一中的DC/DC升压单元具有多个,每个DC/DC升压单元与一个智能开关单元对应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直流分配单元的对应输出端连接。
结构简单,利于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结构一至结构五任一中的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入端与基站开关电源交流检测装置输出端相连;
在结构一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内的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二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电源切换开关和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三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DC/DC升压单元和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四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各智能开关单元,及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五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DC/DC升压单元、第一母线受控开关、第二母线受控开关及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利用监控单元采集基站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信息,以及采集起租加电信号、预存的备电时长及购买的发电服务信息,从而控制相应受控单元的工作。
进一步,所述监控单元的信息输出端还与运维监控平台和/或本地监控平台连接,实现单平台或者双平台监控。
获取运维监控平台和/或本地监控平台的话务量数据,用于分析平台精准节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本发明所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基站供电系统,包括电源监控模块、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
所述外市电供电单元通过交流智能开关与开关整流模块连接,开关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备电系统连接;
所述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负载连接;
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还分别与上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连接;
电源监控模块控制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之一供电。
基站供电系统可满足5G基站AAU的直流供电业务需求,同时根据需要,控制外市电供电单元或备电系统进行供电,便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备电系统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和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母线控制开关和整流模块,所述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并联后通过母线控制开关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连接,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分别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母线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整流模块的的输出通断,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充电端连接;
结构二: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所述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并联连接电池合路器,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结构三: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采用型号一致的新电池组或者利旧电池组,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电池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结构,用于满足不同基站削峰填谷的需求,使用灵活。设置独立的削峰填谷监控系统,评估并保证网络安全、削峰填谷实施效果。
当备电系统的最大扩容能力,不足够支撑峰谷储能系统的充电容量要求时,采用结构一,利用母线控制开关和整流模块,控制原有电源系统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进行供电切换,同时解决原有电源系统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兼容共存的问题。在原有电源系统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前端分别配置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交流输入通/断切换,解决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的通用性问题并节约整流模块的待机功耗。
当备电系统的最大扩容能力,足够支撑峰谷储能系统的充电容量要求时,采用结构二或结构三。结构二利用电池合路器来连接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通过电池合路器控制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在不同峰谷时段的充放电管理。且结构二连接结构简单,利于使用。结构三采用型号一致的新电池组或者利旧电池组,无需电池合路器,结构更加简单,有利于安装使用。同时可减少备电电池容量为1小时,意即基站全部采用同型号铁锂电池组成备电+储能系统时,电池组的整体放电时间可以设计为“峰期+1”小时。
进一步,所述结构一的削峰填谷电源系统还包括DC/DC输出单元;
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电池组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DC/DC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端连接。
根据电流检测单元获取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电池组的电流数值信号,用于判断负载接管和输出电压调节,控制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输出的电压,利于使用。
进一步,所述结构一采用如下两种方案之一:
方案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为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第二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所述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外市电,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入端;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所述第一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电电池组之间,所述第二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之间;
方案二:第一控制单元为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第二控制单元为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案,使用灵活,保证系统顺利运行。进一步,结构二和结构三分别采用如下两种方案之一:
方案一:控制单元为智能开关单元,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市电,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基站原有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侧;
方案二:控制单元为开关电源监控单元,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
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方案,使用灵活,保证系统顺利运行。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结构一的方案二中还包括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和第二智能开关单元;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入侧或者输出侧。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结构二的方案二中还包括智能开关单元;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
设置智能开关单元,使对电路的开关控制更为灵活。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二的电池合路器包括并联的多条合路支路,每条支路包括开关单元和DC/DC输出单元。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结构二和结构三的扩容模块包括整流单元,用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时整流。
通过电池合路器实现对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的管理,并控制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在不同峰谷时段的充放电管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所述基站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之一:
方法一: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闭合,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断开,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闭合,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直至充满;
方法二: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组充电直至充满;
方法三:在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放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放电;
在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充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充电。
利用对应方法,实现期储能、峰期放电,降低基站网络设备的电费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峰期若遇外市电停电,由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负载放电;若峰期转到谷期时,外市电仍未恢复,则自动切换到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用电池供电。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若因谷期停电导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未充满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计算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内储能电池的削峰放电时长;储能电池放电的优先顺序为:尖峰期、高峰期及平峰期,放电时长不足的剩余峰期,切换到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供电,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用电池容量与储能电池容量在峰期均消耗殆尽时,则闭合部分或者全部的基站原有整流模块,仅给基站负载供电。
在本发明的再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当一天中有2个或多个谷期时,利用最长的谷期给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其余谷期中,闭合部分或者全部的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并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切换开关,仅给基站负载供电;待谷期切换到峰期后,断开原有电源系统的第一控制单元与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同时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恢复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继续放电。
在本发明的再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峰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使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给基站负载供电;谷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停止给基站负载供电,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为基站负载供电。
针对外市电停电情况,采用对应的供电方法,保障供电,使给设备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一的框图;
图2是本发明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二的框图;
图3是本发明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三的框图;
图4是本发明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四的框图;
图5是本发明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结构五的框图
图6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设有5G扩容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未设5G扩容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备电系统的结构一采用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备电系统的结构一采用方案一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备电系统的结构一采用方案二及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备电系统的结构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基站供电系统的备电系统的结构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如图1所示,结构一: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含电池合路单元,和/或智能升压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DC/DC升压单元具有多个,每个DC/DC升压单元与一个智能开关单元对应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直流分配单元的对应输出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电性连接。智能开关阵列具有多组,每组包括一个受控开关,受控开关的受控端与直流分配单元的对应输出端电性连接。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外市电供电时,基站开关电源系统通过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给各AAU负载实现57V恒压供电,此时,各AAU前端的受控开关均闭合。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停电时,基站所有电池组通过智慧DCDU+智能开关一体化模块,根据预先分别设定的备电时长(或备电电压、备电容量)门限给各路5G负载57V恒压放电,实现与4G的差异化备电保障服务。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交流油机供电时,若购买了发电服务,则基站开关电源系统通过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给5G负载57V恒压供电;若未购买发电服务,则基站开关电源系统通过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即图中的智慧DCDU+智能开关一体化模块)给5G负载自动断电,实现与4G的差异化发电保障服务。
如图2所示,结构二(当不需要57V升压功能时):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充电单元和电源切换开关,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单元电性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电性连接。优选智能开关阵列具有多组,每组包括一个受控开关,受控开关的受控端与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的对应输出端电性连接。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外市电供电时,基站开关电源系统通过DC/DC充电单元给5G扩容电池按照设定充电电流与电压充电,同时通过电源切换开关的开关电源直流母线输入给AAU负载供电。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停电时,5G扩容电池组连接电源切换开关实现给AAU负载放电,基站原有电池组给4G无线设备及传输设备放电,DC/DC充电单元停止工作。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交流油机供电时,若购买了发电服务,则此时等同于外市电有电时的工作方式,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直流母线通过DC/DC充电单元给5G扩容电池按照设定电流与电压充电,同时通过电源切换开关给AAU负载供电。若未买发电服务,则继续执行交流输入停电逻辑,直至5G扩容电池组独立放电至低压保护。
如图3所示,结构三(当需要57V升压功能时):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直流分配单元和电池合路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和DC/DC充电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单元电性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电性连接。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外市电供电时,基站开关电源系统通过DC/DC充电单元给5G扩容电池按照设定充电电流与电压充电,同时通过DC/DC升压单元的开关电源直流母线输入给AAU负载57V恒压供电。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停电时,5G扩容电池组连接DC/DC升压单元给AAU负载57V恒压放电,基站原有电池组给4G无线设备及传输设备放电,DC/DC充电单元停止工作。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为交流油机供电时,若购买了发电服务,则此时等同于外市电有电时的工作方式,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直流母线通过DC/DC充电单元给5G扩容电池按照设定电流与电压充电,同时通过DC/DC升压单元给AAU负载供电。若未买发电服务,则继续执行交流输入停电逻辑,直至5G扩容电池组独立放电至低压保护。
如图4所示,结构四(5G扩容电池在长时间停电后,如需对5G减少备电时长转而对4G实现备电保障):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直流分配单元和电池合路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有的电池合路单元均有开关)。
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双向DC/DC充电单元、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充电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或者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电性连接。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停电初始,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停止工作(关闭充电与放电功能),5G扩容电池连接DC/DC升压单元(或ATS切换开关)给AAU负载单独放电。
达到预设的5G备电时长后,AAU前端的智能开关单元断开AAU供电,再打开电池合路单元的放电功能,实现5G扩容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原有电池一起给原有4G负载放电,延长原有4G负载的备电时长。
外市电长时间停电情况下,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的放电功能开启时:
若原有电池系统有电,则5G扩容电池通过电源适配管理单元按照预设电流放电,与原有电池一起给原有4G负载放电以此延长备电时间;
若原有电池系统已深度放电保护(母线无电压),则5G扩容电池通过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独立给4G负载放电,延长4G负载的备电时间。
如图5所示,结构五: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和双向DC/DC充电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充电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输出端和双向DC/DC充电单元的基站侧分别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电性连接,在所述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母线受控开关,在所述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侧电性连接有第二母线受控开关。
当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交流输入停电初始,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停止工作(关闭充电与放电功能),5G扩容电池连接DC/DC升压单元(或ATS切换开关)给AAU负载单独放电。
达到预设的5G备电时长后,AAU前端的智能开关单元断开AAU供电,再打开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的放电功能,第一母线受控开关和第二母线受控开关闭合,实现5G扩容电池的剩余容量与原有电池一起给原有4G负载放电,延长原有4G负载的备电时长。
外市电长时间停电情况下,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的放电功能开启时:
若原有电池系统有电,则5G扩容电池通过电源适配管理单元按照预设电流放电,与原有电池一起给原有4G负载放电以此延长备电时间;
若原有电池系统已深度放电保护(母线无电压),则5G扩容电池通过电源适配管理单元独立给4G负载放电,延长4G负载的备电时间。
本方案中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还包括设置于结构一至结构五任一中的监控单元,监控单元的输入端与基站开关电源交流检测装置输出端相连。监控单元用于采集起租加电信号、预存的备电时长及购买的发电服务信息,监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依据起租加电信号、预存的备电时长及购买的发电服务信息控制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开闭。
在结构一中,监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内的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在结构二中,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电源切换开关和各智能开关单元连接;在结构三中,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DC/DC升压单元和各智能开关单元连接;在结构四中,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各智能开关单元,及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连接;在结构五中,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DC/DC升压单元、第一母线受控开关、第二母线受控开关及各智能开关单元连接。
本方案的一种优选方式中,监控单元的信息输出端还与运维监控平台和/或本地监控平台电性连接,实现单平台或者双平台监控,监控单元利用RS485接口接入铁塔总部运维监控平台,根据当地运营商实时话务量数据分析平台精准节能时,选配4G模组的嵌入式FSU搭建本地监控平台,实现双监控平台组网。
如图6和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本发明所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基站供电系统,包括电源监控模块、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外市电供电单元通过交流智能开关与开关整流模块电性连接,开关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备电系统连接,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负载电性连接,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上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连接,电源监控模块控制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之一供电。
为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的策略,从而降低基站网络设备电费成本,需要基站建设大容量储能电源系统,使之能支撑整个12-16个小时峰期的用电,并能在8-12小时较短的谷期内完成储能系统的储能恢复,意即在深度放电条件下短时间内须对电池充满电,每天一个深度充放电循环,如此往复。以每KW直流负载计算:峰期12小时、16小时备电分别需要12KWh、16KWh放电容量,对应分别需要至少配置48V/250Ah电池、48V/350Ah电池,在8~12小时充满电需要至少0.2C充电电流,对应配置开关电源充电容量为50A、70A。
为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的目标,备电系统可以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如图8-10所示,结构一: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在一天24小时中可设置多个峰谷时段,每个峰谷期时间切换点可调整,可根据当地执行的电价政策(例如根据工商业发展情况、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作息习惯、气候情况,对1天24小时进行了多个峰谷时段的划分,例如包括尖峰期、高峰期、平峰期、低谷期等三至四个等级,其中,峰期约为12-16小时,谷期约为8-12小时)进行峰谷时段的预设;或者根据市电电网上的电流大小判断是峰期还是谷期,例如当电流大小超出峰期阈值时设定为峰期,低于峰期阈值时设定为谷期。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根据电路电流或者预设的时间表格判断),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和/或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母线控制开关和整流模块,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并联后通过母线控制开关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电性连接。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分别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一次下电开关和/或二次下电开关)的控制端及母线控制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充电端连接。
结构一采用方案一:第一控制单元为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第二控制单元为第二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如图8和9所示,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外市电,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入端。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第一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电电池组之间,第二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之间。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根据电路电流或者预设的时间表格判断),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和/或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一次下电开关和/或二次下电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闭合,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和第一交流智能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第一交流智能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的输入端均连接外市电。如图8所示,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串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二次下电开关断开;如图9所示,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并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均断开。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一次下电开关和/或二次下电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断开,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和第一交流智能开关闭合,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此阶段,基站原有的电源系统供电方式可采用其原来的工作方式,例如有外市电时优先外市电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直至充满。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串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二次下电开关闭合;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并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均闭合。
结构一采用方案二:第一控制单元为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第二控制单元为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开关电源监控单元收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的命令,通过通信协议解析,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
优选方案二还包括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和第二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如图10,位于整流模块输入侧时,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位于整流模块输出侧时,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智能开关单元可以为一个开关也可以是多个并列子开关组成的集合,当采用多个并列子开关组成的集合时,每一个子开关设置于一条待控制线路上。
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断开(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串联时,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为二次下电开关;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并联时,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为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闭合,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和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外市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断开,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和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闭合,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此阶段,基站原有的电源系统供电方式可采用其原来的工作方式,例如有外市电时优先外市电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直至充满。
峰期若遇外市电停电,仍由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负载放电,若峰期转到谷期时外市电仍未恢复,则自动切换到原有备电电池供电。若因谷期停电导致储能电池充电未充满,此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计算储能电池的削峰放电时长,储能电池放电的优先顺序为:尖峰期、高峰期、平峰期,放电时长不足的剩余峰期,则闭合部分或者全部的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切换到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供电,当原有备电电池容量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在峰期均消耗殆尽时,闭合原有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开关,油机给基站负载供电。
结构一的削峰填谷电源系统还包括DC/DC输出单元,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电池组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如电流霍尔传感器等),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DC/DC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端电性连接。本方法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峰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使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给基站负载供电。谷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停止给基站负载供电,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为基站负载供电。
如图11所示,当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系统的最大扩容能力足够支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的充电容量要求时,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还可采用结构二实现削峰填谷。
结构二: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结构二的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并联连接电池合路器,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具体电池合路器包括并联的多条合路支路,每条支路包括开关单元和DC/DC输出单元(具体合路器对电压的控制可采用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赘述),例如削峰填谷电源系统中每一个电池组均连接有一路合路支路,通过控制电池合路器内不同的开关的开闭,从而控制峰期备电电池组、扩容储能电池组在不同峰谷时段的充放电管理。
结构二采用方案一:控制单元为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市电,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基站原有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侧。
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交流智能开关断开,并控制合路器内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应的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交流智能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包括原有电池组及外市电供电,谷期可先通过外市电供电)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组充电直至充满。
结构二采用方案二:控制单元为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优选方案二中还包括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市电,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基站原有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侧。
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并控制合路器内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应的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包括原有电池组及外市电供电,谷期可先通过外市电供电)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组充电直至充满。
峰期若遇外市电停电,仍由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负载放电,若峰期转到谷期时外市电仍未恢复,则自动切换到原有备电电池供电(具体可控制合路器内相应开关的开闭实现)。若因谷期停电导致扩容储能电池充电未充满,此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计算储能电池的削峰放电时长,扩容储能电池放电的优先顺序为:尖峰期、高峰期、平峰期,放电时长不足的剩余峰期,则切换到原有备电电池系统供电,当原有备电电池容量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在峰期均消耗殆尽时,闭合原有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开关,油机给基站负载供电。
如图12所示,当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系统的最大扩容能力足够支撑峰谷储能系统的充电容量要求时,同时原有基站的备电电池可调配整合到其他基站利旧时,可采用结构三实现削峰填谷。
结构三: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交流智能开关的控制端电性连接,交流智能开关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结构三的削峰填谷电源系统采用型号一致的新电池组或者利旧电池组,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电池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结构二和结构三的扩容模块包括整流单元,用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时整流。
结构三采用方案一:控制单元为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市电,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基站原有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侧。
在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放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交流智能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放电。在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充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交流智能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充电。
结构三采用方案二:控制单元为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优选方案二中还包括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
在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放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放电。在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充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充电。
若因谷期停电导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未充满,此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计算储能电池的削峰放电时长,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优先顺序为:尖峰期、高峰期、平峰期,当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容量在峰期消耗殆尽时,闭合原有电源系统的交流输入开关,油机给基站负载供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本发明所述基站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包括如下方法之一:
方法一: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一次下电开关和/或二次下电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闭合,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串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二次下电开关断开;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并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均断开。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一次下电开关和/或二次下电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断开,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闭合,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直至充满。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串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二次下电开关闭合;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并联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一次下电开关和二次下电开关均闭合。
方法二: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组充电直至充满;
方法三:在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放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放电。在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充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充电。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3)

1.一种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升压单元,电源适配管理单元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二: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充电单元和电源切换开关,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出端与5G扩容电池组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开关的供电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三: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DC/DC充电单元与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充电单元的输入端与5G扩容电池组连接,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四: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和5G扩容电池组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
结构五: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包括集成一体化设置的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和智能开关阵列,所述电源适配管理单元包括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和DC/DC升压单元,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5G扩容电池组通过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互联,基站开关电源系统的输出端(同为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的基站侧)与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端连接,DC/DC升压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阵列中对应的智能开关单元的一端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另一端与AAU负载和/或BBU连接,在所述基站开关电源系统与双向DC/DC充电单元连接线路上设置有第一母线受控开关,在所述DC/DC升压单元的输入侧连接有第二母线受控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一中的DC/DC升压单元具有一个或多个,每个DC/DC升压单元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开关单元对应连接,智能开关单元的受控端与直流分配单元的对应输出端、或监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结构一至结构五任一中的监控单元,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入端与基站开关电源交流检测装置输出端相连;
在结构一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与智能开关阵列内的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二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电源切换开关和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三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DC/DC充电单元、DC/DC升压单元和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四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各智能开关单元,及电源切换开关或者DC/DC升压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在结构五中,所述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双向DC/DC电池合路单元、DC/DC升压单元、第一母线受控开关、第二母线受控开关及各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
监控单元采集基站开关电源交流输入信息,以及采集起租加电信号、预存的备电时长及购买的发电服务信息,控制相应受控单元的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单元的信息输出端还与运维监控平台和/或本地监控平台连接,实现单平台或者双平台监控。
5.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监控模块、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
所述外市电供电单元通过交流智能开关与开关整流模块连接,开关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备电系统连接;
所述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一次下电和二次下电负载连接;
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连接;
电源监控模块控制外市电供电单元和备电系统之一供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电系统采用如下结构之一:
结构一: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和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母线控制开关和整流模块,所述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并联后通过母线控制开关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连接,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分别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的控制端以及母线控制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整流模块的的输出通断,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充电端连接;
结构二: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包括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所述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并联连接电池合路器,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基站原有电池组和若干扩容储能电池组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结构三:所述备电系统包括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和削峰填谷电源系统;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控制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采用型号一致的新电池组或者利旧电池组,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监测电网用电的峰期和谷期,控制电池组工作,实现谷期储能、峰期放电。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一的削峰填谷电源系统还包括DC/DC输出单元;
基站原有电源电池组的输出端设置有电流检测单元,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输出端与DC/DC输出单元的输出电压控制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一采用如下两种方案之一:
方案一: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为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为第二智能开关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所述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均连接外市电,第一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和第二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对应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入端;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所述第一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电电池组之间,所述第二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储能电池组之间;
方案二:第一控制单元为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基站原有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第二控制单元为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开关电源监控单元,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二和结构三分别采用如下两种方案之一:
方案一:控制单元为智能开关单元,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交流智能开关单元时,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外市电,交流智能开关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基站原有整流模块的输入端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入端连接;
当智能开关单元为直流智能开关单元时,直流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整流模块的输出侧;
方案二:控制单元为开关电源监控单元,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开关电源监控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开关电源监控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控制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和扩容整流模块的输出通断。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结构一的方案二中还包括第一智能开关单元和第二智能开关单元;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一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第二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第一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基站原有开关电源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所述第二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整流模块输入侧或者输出侧;
和/或,结构二的方案二中还包括智能开关单元;
所述削峰填谷监控模块与智能开关单元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通路上;
所述智能开关单元设置于整流模块的输入侧或者输出侧。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二的电池合路器包括并联的多条合路支路,每条支路包括开关单元和DC/DC输出单元;
和/或,所述结构二和结构三的扩容模块包括整流单元,用于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时整流。
1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5-11之一所述基站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之一:
方法一: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闭合,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
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断开,第二控制单元和第一控制单元闭合,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直至充满;
方法二:自谷期转到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放电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扩容储能电池组对基站所有负载放电;
自峰期转到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向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输出储能信号,削峰填谷监控模块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基站原有电源系统对基站所有负载供电,外电网对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组充电直至充满;
方法三:在峰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放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放电;
在谷期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输出充电信号至削峰填谷电源系统,控制控制单元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电池组整体充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供电系统的供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峰期若遇外市电停电,由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对基站负载放电;若峰期转到谷期时,外市电仍未恢复,则自动切换到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用电池供电;
和/或,若因谷期停电导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储能电池充电未充满时,削峰填谷监控模块计算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内储能电池的削峰放电时长;储能电池放电的优先顺序为:尖峰期、高峰期及平峰期,放电时长不足的剩余峰期,切换到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供电,当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备用电池容量与储能电池容量在峰期均消耗殆尽时,则闭合部分或者全部的基站原有整流模块,仅给基站负载供电;
和/或,当一天中有2个或多个谷期时,利用最长的谷期给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充电;其余谷期中,闭合部分或者全部的基站原有整流模块,并断开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切换开关,仅给基站负载供电;待谷期切换到峰期后,断开原有电源系统的第一控制单元与负载全下电控制开关,同时闭合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母线控制开关,恢复到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继续放电;
和/或,峰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高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使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给基站负载供电;谷期时,通过DC/DC输出单元调整削峰填谷电源系统的输出电压低于基站原有电源系统的母线电压,削峰填谷电源系统停止给基站负载供电,控制基站原有电源系统为基站负载供电。
CN202110916329.2A 2021-08-11 2021-08-11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Active CN1137258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329.2A CN113725880B (zh) 2021-08-11 2021-08-11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6329.2A CN113725880B (zh) 2021-08-11 2021-08-11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880A true CN113725880A (zh) 2021-11-30
CN113725880B CN113725880B (zh) 2023-11-14

Family

ID=78675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6329.2A Active CN113725880B (zh) 2021-08-11 2021-08-11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258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7507A (zh) * 2022-06-14 2022-08-3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配电装置及供电装置
CN115579988A (zh) * 2022-10-27 2023-01-06 重庆瑞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站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790A (zh) * 2013-03-25 2013-06-12 北京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移峰填谷的供电系统
CN204464992U (zh) * 2015-03-11 2015-07-08 南京欣网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直流远程供配电系统
CN107592952A (zh) * 2015-05-06 2018-01-16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配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78795A (zh) * 2016-06-08 2019-03-15 安辛可公司 用于控制混合电力系统中的能量流的方法和设备
CN209119823U (zh) * 2018-10-11 2019-07-16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基站后备储能电源
JP2020061833A (ja) * 2018-10-05 2020-04-16 田淵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
CN112994000A (zh) * 2021-04-20 2021-06-18 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路灯供电系统为5g基站供电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51790A (zh) * 2013-03-25 2013-06-12 北京时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移峰填谷的供电系统
CN204464992U (zh) * 2015-03-11 2015-07-08 南京欣网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基站直流远程供配电系统
CN107592952A (zh) * 2015-05-06 2018-01-16 通用电气航空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配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9478795A (zh) * 2016-06-08 2019-03-15 安辛可公司 用于控制混合电力系统中的能量流的方法和设备
JP2020061833A (ja) * 2018-10-05 2020-04-16 田淵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及び分散型電源システム
CN209119823U (zh) * 2018-10-11 2019-07-16 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基站后备储能电源
CN112994000A (zh) * 2021-04-20 2021-06-18 南京南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路灯供电系统为5g基站供电的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77507A (zh) * 2022-06-14 2022-08-30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配电装置及供电装置
CN115579988A (zh) * 2022-10-27 2023-01-06 重庆瑞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基站电池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25880B (zh) 2023-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72454B (zh)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充电系统
CN113644736B (zh) 5g基站智能微电网多源供电系统
CN113725880B (zh) 存量基站的5g智能电源管理系统、供电系统及供电方法
CN102468685A (zh) 供电系统
CN210137208U (zh) 一种蓄电池组置于远端的直流远供电源系统
CN110999013A (zh) 储能系统
CN113507162A (zh) 一种变电站直流供电系统的自动核容装置及核容方法
CN111884197B (zh) 一种智能直流配电系统
CN113725879B (zh) 用于存量基站的削峰填谷储能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03261105U (zh) Rru通信基站电源系统
CN112838931A (zh) 普遍适配的多模块并机扩容电源系统
CN112671081A (zh) 普遍适配的多模块并机电源系统
CN202679050U (zh) 通信基站集中供电系统
CN114598040A (zh) 一种铅酸与锂电池混用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072664A (zh) 一种多输入多输出供电装置及一体化机柜
CN114825398A (zh) 一种适用于通讯基站铅酸与锂电池混用的储能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293777A (zh) 一种用于多站融合的电力运行不间断供电系统及方法
CN204464992U (zh) 一种通信基站直流远程供配电系统
CN114161983A (zh) 一种电动车换电系统及电池包的充电方法
CN112103981A (zh) 智能峰谷供电管理系统
CN113258654A (zh) 梯次电池装置、系统和梯次电池系统控制方法
CN117498414A (zh) 一种光伏与储能配合实现通信基站节电降费的系统
CN209767152U (zh) 基于能源池的直流微网供电系统
CN114977507A (zh) 一种基站配电装置及供电装置
CN216312686U (zh) 一种别墅户用光伏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